① 三国活得最久的几位大咖,你知道都有谁吗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群雄并起,诸侯争霸。经过多年的角逐之后,孙、曹、刘三方势力脱颖而出,形成了三足鼎立之势。然而令人意外的是,最终一统三国,结束乱世的,却并非这三家中的任何一家,而是司马家族。每每提起此事,大多数人都会认为,司马家族之所以,能够以晋代魏,少不了司马懿的铺垫;
而司马懿之所以,能够架空魏室,则是因为长寿。的确,司马懿享年73岁,他熬死了三任主公,熬死了枭雄刘备,熬死了劲敌诸葛亮,还熬死了诸多曹魏重臣。不过如果我们细读历史,就会发现,在三国时期,司马懿根本算不上老寿星,彼时比他长寿的牛人,还有很多,仅年过九十的,就有六个之多,其中一人甚至活到了一百零五岁。
这些人分别是谁呢?我们一起来盘点一下。 第六名:终年90岁的士燮
张臶,字子明,是钜鹿人氏。他是史料记载中,三国最长寿的人,活了一百零五岁。同是他也是今天盘点的所有寿星中,唯一一个终生未曾为官的人。说到此处,也许有人认为,他是一个无能之辈,其实不然,他的一生中,曾多次受到袁绍和曹操征召,只不过他没有赴任罢了。
据《三国志》记载:“?袁绍 前后辟命,不应,移居上党。并州牧高干表除乐平令,不就,徙循 常山,门徒且数百人,迁居任县。太祖为丞相,辟,不诣。太和中,诏求隐学之士能消灾复异者,郡累上臶,发遣,老病不行。?”
意思是说,袁绍、高干、曹操、曹叡等人,都曾多次征召他为官,但是他全部推辞了。试想,如果他真的徒有虚名,又怎么得到这些人的反复征召呢
② 三国时的三位“老寿星”,寿命都超过了95岁,你都知道吗
古语有云,人到七十古来稀,由于古代物质水平有限,加上战乱频发,70岁绝对算是高寿。乱世三国时期,各诸侯之间彼此征伐,战争基本没有停止过,这导致很多大家熟悉的谋士、将领,在三四十岁的时候就去世了。当然,在汉末三国时期,也有一些长寿之人,比如廖化、司马懿等武将,寿命就达到了七十八岁了,这在当时已经是比较少见的情况了。而就笔者今天要说的三位“老寿星”,寿命都超过了95岁,可谓更加罕见了。那么,问题来了,这三个人分别是谁呢?
太平元年(256年),吕岱在武昌与世长辞,时年九十六岁。其子吕凯继承爵位。吕岱在弥留之际吩咐家人:“殡葬之时,棺木不用油漆、疏巾布衣。丧葬礼仪务必简单节俭。”吕凯根据吕岱的遗言,将其归葬于海陵高阳荡(今江苏省如皋市白蒲镇林梓社区)。对此,在不少历史学者看来,吕岱一生戮力奉公,为孙吴开疆拓土,功勋赫赫。并且,在笔者看来。吕岱可以说是大器晚成的名将,在40岁之前,吕岱在东吴并没有什么较大的成就。但是,在40岁之后,吕岱在东吴平步青云,最终成为武将之首的大司马。而这,自然让人联系到廉颇、马援等老当益壮的名将。对此,你怎么看呢?欢迎留下你的观点,让我们一起讨论。
③ 三国演义里最长寿的是谁
最长寿的人叫张臶(建)。这翁生于汉顺帝永和元年,即公元136年,死于曹魏正始元年,即公元240年,活了105岁,几乎跨越了整个三国时期。
张臶一肚子学问,一大群学生,却一辈子都不愿意为官,多次拒绝有关部门的聘书,是个“上不侍奉皇帝,下不结交诸侯”的隐士。这样的人必须长寿。
还有一位神人,据说活了133岁,这人就是左慈(156?--289?),字元放,汉族,道号乌角先生,东汉末年著名方士,少居天柱山,研习炼丹之术。明五经,兼通星纬,学道术,明六甲,传说能役使鬼神,坐致行厨。《后汉书》说他少有神道。
④ 三国最长寿的人
三国时期,最长寿的八个人都是谁呢?
第八名就是高柔(89岁)。高柔是三国时期魏晋重臣,他出生于东汉熹平三年(174年),去世于景元四年(263年)。
第七名是士燮(89岁),东汉末年时期,士燮是割据交州的军阀。他于东汉永和二年(137年)出生,东吴黄武五年(226年)去世,享年89岁。值得一提的是,士燮的控制范围因有如今越南部分地区,因此越南史料也可看到士燮的名字,越南人尊称士燮为“士王”。
第六名:孟光(89岁+),对于孟光的年龄,史书出现了这样的记载“九十馀”。本着最稳妥的理解,他实岁肯定达到了89岁,但是这个余,余多少并没谱儿。保守的理解为,孟光的年龄超过了89岁。孟光因董卓之乱避难到巴蜀地区,刘焉父子都非常重视他。只不过后来得罪了一大批人。
第五名:刘寔(90岁),他是三国时期至西晋时期的大臣,他也是汉室宗亲,是东汉章帝第五子济北惠王刘寿的后代。他出生于建安二十五年(220),去世于永嘉四年(310年)。晋朝建立后虽然刘寔一开始非常坎坷,但最后仍然被人们重视。
第四名:司马孚(92岁),说到司马孚人们大概率是不熟悉的,但是他有一个弟弟哥哥是尽人皆知,此人就是司马懿。司马孚出生于光和三年(180年),去世于泰始八年(272年)。他是司马防的第三子,也是司马懿的弟弟。值得一提的是,司马炎于太极殿东堂为他举哀三日。
第三名是吕岱(95岁),他出生于延熹四年(161年),去世于东吴太平元年(256年)。吕岱平定贼寇,辅助荆州军事,平定交州,镇压叛乱,执掌荆州文书工作。孙亮登基后,成为了大司马,也就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人。吕岱去世后,他的儿子吕凯继承了他的爵位。
第二名是来敏(96岁),来敏出生于延熹八年(165),去世于景耀四年(261),享年96岁。从董卓之乱后,来敏的命运就发生了改变,其后来敏得罪了很多人,最终的来敏只是担任执慎将军,后来过了几年,来敏去世,享年96岁。
这第一名就是张臶(104岁),张臶出生于永和元年(136年),去世于正始元年(240年)。他字子明,是钜鹿人。他被誉为“东汉末到三国时期有可靠记载的最长寿的人之一。”正始元年,张臶以104的高龄去世。不久后,王朗的儿子王肃到任广平,表达了对张臶的敬意,并对其家属有所特殊照顾。
⑤ 三国时代一共11位皇帝,在位时间最长的是谁
三国时代11位皇帝,在位时间最长的应该刘禅,因为蜀汉一共存在42年,他就在位40年。而具体说来:
1、曹魏短命,孙吴夭寿
众所周知,三国时代的曹魏帝王在位时间都是不长的,不但如此,他们的寿命也不长,比如:曹丕在位时间只有6年,也只是活了39岁。而他的儿子,年轻有为的曹睿,更是只活了33岁,在位时间也只有13年而已。至于后边的曹家皇帝,恰如曹芳也不过在位16年而已。就这都算曹魏帝王在位最长纪录的保持者。而那个被成济扎死的血性曹髦,也是不到20,在位6年而已。尽管曹奂享年56岁。在曹家算高寿,但是凶狠的司马炎却只让他在位时间为6年罢了。所以可以说曹魏存在的45年里。皇帝就换了5个。平均每个在位不到10年。
直到了最后还在张飞的女儿,关羽的老秘书的廖化的陪伴下,出降并且享受俘虏的休闲人生,可以说他活得真是”巴适“的狠。直到60岁才驾鹤西游,而他的寿命,更是在三国君主中名列前茅。
⑥ 《三国演义》的武将中,谁得善终最长命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在三国这个分裂动荡的年代,不少人或为名族大义或为理想信念或者为基本生存,投身于自己的“事业”中。当然有很多有名的武将,但不少人却因为战争或饥饿灾病而未能得以善终。
比如周瑜,吕蒙和马超都英年早逝。而关羽、吕布和颜良都死于战火之中。他们有超凡的能力但却如一颗颗流星般转瞬即逝,让我们惊艳却又痛惜不已。但不可否认也有一些得以善终,寿命较长的武将。接下来我将分别阐述。
在三国时期,纷争四起。对于武将来说,在外打仗无疑是在刀刃上舔血。所以能够善始善终的,都是有勇有谋的,有非凡能力的,知道处世之道理的。
当然我们也不应忽视,还有其所处的政治环境,是清明的还是腐败的。同时还有统治者是否有远大的抱负和见解。所以考虑他们能够长寿甚至善始善终,应从多方面分析。我们通过分析其令人“羡慕”原因,加以内化,为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提供借鉴。
⑦ 三国里哪个人物活了100多岁
赵佗(公元前237年-公元前137年)是秦朝著名的将领,南越的建立者。他是南越第一任国王,在位时间为公元前204年至公元前137年,史称“南越武帝”。秦代衡山县镇定县(今中国河北省正定县)。受秦始皇和任涛的委派,他率领50万大军来到平岭南。公元前214年,岭南平定后,由于龙川极其重要的地理位置和军事价值,赵佗被任命为首任龙川县令。直到公元前208年,赵佗调任南海县尉,任龙川县令6年。他在担任龙川县令、南海郡守期间,以及建立南越国自称“南越王”后,一直推行“编百越”政策,促进汉越民族融合,把中原先进文化带到南越大地,使南越得到了很好的发展。
年轻勇猛的赵佗精通武功谋略。秦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年仅18岁的赵佗被任命为50万大军的副统帅。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年仅23岁的赵佗被封为首任龙川县令。公元前208年,南海县令任涛去世,赵佗继续担任南海县令,时年29岁。公元前204年,建立南越国,自称南越王,定都番禺(今广州),时年33岁。汉高祖十一年(公元前196年),赵佗被汉朝封为南越王,时年41岁。吕雉高祖(公元前183年),54岁的赵佗自称南越武帝。公元前179年,吕后死后,中国皇帝刘恒登基,赵佗去见皇帝,回到汉朝。他在58岁时仍被称为南越国王。这就意味着我们常说的赵佗属于汉。刘彻四年(公元前137年),南越王赵佗高高兴兴地去世,葬在番禺东北,享年101岁。他是中国历史上最长寿的国王。他死后,孙和他的后代、赵兴、赵建德继续担任四代南越国王。在刘彻·丁原皇帝的第六年(公元前111年),南越死去。从公元前204年到南越93年,传世的南越国王有五代。总的来说,赵佗称帝67年,他的后代称帝26年。
自赵佗秦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任50万大军副都督至汉武帝刘彻建元四年(公元前137年),为岭南的统一和发展努力了82个春秋,其中5年任50万大军副都督,6年任龙川县令,4年任海南郡都督,4年任南越武帝,63年任南越王。
赵佗执政期间,采取了“和白吉越”的民族政策,促进了岭南地区的民族融合和经济文化发展,为祖国统一大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赵佗在龙川县任职六年,为百姓做了许多好事、实事,如挖井造城,设府修路;传播先进的中原文化和文明;推广先进的生产力和耕作技术;改善越人的生活条件;并培养使用越人为官;维护良好的社会秩序;推广优良品种;迁汉人与越人杂居;促进汉越通婚。公元前209年,赵佗上书胡亥二世,派一万五千寡幼妇补士卒。这些女人后来都嫁给了士兵和越人,建立了自己的家园和事业,再也没有回过北方。此外,他还鼓励士卒与中原人、越人通婚。难怪今天很多外地游客高度评价龙川人杰地灵,山美水美,人更美。这一事实与士兵和越人结婚,继续繁衍生息,世代相传是分不开的。
⑧ 在三国最长寿的八个人分别是谁,都活到了多少岁
第二名是来敏(96岁),来敏出生于延熹八年(165),去世于景耀四年(261),享年96岁。从董卓之乱后,来敏的命运就发生了改变,其后来敏得罪了很多人,最终的来敏只是担任执慎将军,后来过了几年,来敏去世,享年96岁。
这第一名就是张臶(104岁),张臶出生于永和元年(136年),去世于正始元年(240年)。他字子明,是钜鹿人。他被誉为“东汉末到三国时期有可靠记载的最长寿的人之一。”正始元年,张臶以104的高龄去世。不久后,王朗的儿子王肃到任广平,表达了对张臶的敬意,并对其家属有所特殊照顾。
⑨ 三国人物中,谁最长寿
NO.1:张臶 字:子明 终年:105岁
历史介绍:巨鹿人,隐士,少游太学,学兼内外,后归乡里。终身不仕,因此不算文武,文武中第一长寿者就是下面的来敏了
NO.2:来敏 字:敬达 终年:97岁
历史介绍:义阳新野人,汉末大乱,敏随姊奔荆州,姊夫黄琬是刘璋祖母之侄,故益州牧刘璋遣迎琬妻,敏遂俱与姊入蜀,常为璋宾客。涉猎书籍,善左氏春秋,尤精於仓、雅训诂,好是正文字。先主定益州,署敏典学校尉,及立太子,以为家令。后主践阼,为虎贲中郎将。丞相亮住汉中,请为军祭酒、辅军将军,坐事去职。亮卒后,还成都为大长秋,又免,后累迁为光禄大夫,复坐过黜。前后数贬削,皆以语言不节,举动违常也。与孟光俱以其耆宿学士见礼於世。敏荆楚名族,东宫旧臣,特加优待,是故废而复起。后以敏为执慎将军,欲令以官重自警戒也。年九十七,景耀中卒。
NO.3:吕岱 字:定公 终年:96岁
历史介绍:广陵海陵人,吴将。孙权时任上大将军,孙亮时,任大司马。
NO.4:司马孚 字:叔达 终年:93岁
历史介绍:河内温县人,司马懿之弟,历仕魏国五代皇帝,迁至太傅。西晋代魏后,司马孚进封为太宰,晋帝司马炎对他十分尊宠,但他不以此为荣,至死仍以魏臣自称。
NO.5:士燮 字:威彦 终年:90岁
历史介绍:苍梧广信人,东汉末交址太守,孙权派步骘至交州任职,士燮迎接了步骘。在其帮助下,步骘成功斩杀了苍梧太守吴巨,于是东吴在名义上占有了交州,士燮也被加封为左将军。士燮又修书给益州的雍闿等人,要求他们派人来投靠孙权。士燮因此又被加封为卫将军,他的弟弟士壹、儿子士徽、族子士匡也都封了侯位。226年,士燮病逝,终年九十岁。
⑩ 三国最长寿的人不是司马懿会是谁呢
三国时期,战争频繁,天灾、瘟疫横行,导致当时社会人们的平均年龄只有二三十岁,能活到六十以上的就算是高寿了。说到谁是这时期最长寿的人,大多数人认为就是司马懿、贾诩、廖化等人了,毕竟这些人确实都活得比较久。其实不然,三国时期还是有好几个人活到了九十岁以上!
首先还是先看看大家熟悉的这几个吧!
张臶(音同“剑”),生于136年,死于240年,字子明,东汉末至三国时期的隐士、音乐家。张臶生活的年代从东汉一直到曹魏齐王曹芳时期,受到朝廷多次征召,一直回避,不愿做官。三国志介绍,他活了一百零五岁,是三国时期有可靠记载的最长寿的人。
左慈(156?--289?),此人也比较有名气,在三国演义里曾经戏弄曹操。字元放,东汉末年著名方士,据说活了135岁,但是没有可信的依据,这里就不做讨论了。
所以,三国时期最长寿的人活了105岁,在当时那个年代不得不说是一个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