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老人得了心肌梗塞
1、突抄然剧烈胸痛或胸部憋闷,或疼痛时间超过15分钟,就应警惕了。心绞痛的发作往往是阵发性的,大多数人可能三五分钟就过去了,一次心绞痛的发作,一般不超过20分钟,由于心脏缺血所导致的疼痛或不适的感觉,超过20分钟就会发生心肌梗死。如果持续不缓解的胸痛,应警惕心肌梗死的发生。
2、患有肥胖、三高而平时又没有上腹部不适的患者,如果出现胃疼要高度警惕,冠心病、心绞痛或急性心梗有时表现为胃部有烧灼感。
3、如果在没有任何诱因的前提下,忽然发现自己无缘无故的心跳加速,持续时间在1分钟到10分钟之间。并且常常是在体力活动、情绪激动或过度饱餐后出现。应警惕这可能是身体发出的心梗指示。
4、如果感觉疲劳头晕,休息之后也不能缓解症状就要提高警惕。
5、中老年人手指发麻、抽筋等症状也可能是动脉硬化的早期表现。
6、出现心慌、气短、恶心、呕吐、面色苍白、烦躁不安等。
如果在平时出现以上的的某一种症状都要及时到医院进行检查,不要认为没有什么事,去医院医院检查就算是没有病也可以让自己安心,有病的话也可以及时进行治疗。
2. 老年人心梗,吃什么蔬菜、水果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度过了危险期后,除保持心情舒畅,按医嘱服药、注意休息、做好自我保健外,在日常饮食营养方面还应注意以下 几点: 1、控制总热量的摄入临床资料表明,心肌梗死患者身体超重或肥胖的较多。因脂肪过多环绕心脏,压迫心肌,致使心肌功能进一步 减弱。因此,应限制饮食总热量,以控制体重。在休息时,每天供给热量以25~30千卡/每公斤体重为宜。 2、补充维生素C和微量元素维生素C既有加强血管弹性、韧性,防止出血的作用,又可促进创面愈合。含维生素C丰富的食物主要是 蔬菜和水果,尤其是猕猴桃、柑橘、草莓、新鲜大枣等。微量元素中的碘、镁对降低血清胆固醇有重要作用,可减少胆固醇脂和钙盐在血 管壁上的沉积,减缓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形成。海产食物中的鱼、虾、海带、海蜇、紫菜等含碘量较多,在日常饮食中可经常交替食用。镁 可以提高心肌的兴奋性。若体内缺镁,会出现心律紊乱,胸闷气短,并影响冠状动脉血流,进一步导致心肌缺血缺氧,对有病的心肌非常 不利,甚至会使病情再次复发。镁在绿叶蔬菜中含量较多。 3、低脂肪、低胆固醇饮食日常饮食应以豆油、玉米油、花生油、芝麻油、菜籽油等作烹调用油。因为这些植物油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 不含胆固醇。应避免食用过多的动物脂肪及含胆固醇高的动物内脏。同时宜多吃豆制品,每日胆固醇的总摄入量应控制在300毫克以下。 4、限制食盐食盐中主要成分是钠。钠摄入过多,能增加血管对各种升高血压物质的敏感性而引起细小动脉痉挛,使血压升高。钠还 有很强的吸收水分的作用。据实验表明,每克食盐可携带水分200~250毫升,吃盐越多,血容量越增加,从而直接增加心脏负担。世界卫 生组织建议,健康成人每日吃盐以6克为宜。因此,心肌梗死病人每日吃盐量应少于4克。其他含盐多的食物如咸菜、酱豆腐、咸腊肉、 松花蛋等以不吃或少吃为佳。 5、少食多餐、食物细软由于心肌梗死病人血循环功能低下,易导致胃肠黏膜淤血,消化液分泌减少,消化功能减弱,食欲不振。因此,平时最好吃半流食和易消化的软食,如脱脂牛奶、酸奶、大米粥、江米红枣粥、面条、面片儿、馄饨、软米饭等。同时,每餐进食量不 宜过多,每日进餐以4~5次为宜。否则会由于腹部胀满,腹腔器官血流相对增加,而反射性地使冠状动脉血流相对减少,诱发心绞痛、心 律紊乱、心力衰竭或加重心肌梗死的程度,甚至还会引起猝死。 此外,还要适当吃些粗粮杂粮、薯类及瓜果,因为增加食物纤维素的摄入,可增加粪便体积,使大便松软,促进肠蠕动,预防便秘。 便秘是心脏病人的大敌,因为用力排便时腹压增高,可使回心血量增加,加之屏气,用力,会使心脏耗氧量增加。临床上心梗患者因大便 干结而用力排便导致猝死的病例屡见不鲜。所以,一定要保持大便通畅,防止发生意外,病人可常吃些香蕉、梨、柑橘等。此外,一切刺 激性食物及烟酒均应禁忌。
3. 80岁大娘在沈阳的政务中心突发心梗,导致其突发心梗的原因是什么
80岁大娘在沈阳的政务中心突发心梗,导致心梗是因为血液过于浓稠,导致血液无法正常的流通到各个部位,血液在流经心脏的过程中造成堵塞的情况。我们都知道心脏是身体最重要的一个器官,现在每时每刻都进行跳动来,让身体中的血液进行流动,从而为身体中的细胞带来营养物质,同时排除相应的废物,让人体能够有大量的动力进行相应的工作和思考。
老人的免疫系统是很低的,外界一些微不足道的疾病,可能就会威胁老人的身体健康,由于老人对于这些疾病并不是特别的了解,那么在患病的初期就不会特别的在意,从而导致疾病越拖越久,到最后发展成很严重的疾病。
4. 80多岁的老人心梗经治疗后,现在又疼,有什么办法没
问题分析:
心肌梗死是冠心病的一种,常见与中老年,多半有血压血脂或血糖内偏高,出现心前区持续疼痛等,容常反复发作。
意见建议:
80岁老人,心肌梗死发作时,应立即松送医院救治,以免耽误治疗。高龄老人不适合手术,平时需要按时服用降压药,高血糖降糖注意饮食,并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等抗凝等相关治疗。
5. 我们母亲80岁,有点心梗,医生说支架可做,可以不做 保守治疗,这种情况,我应该选择那个啊纠结,不
80岁的心梗患者,一般来说如果能够保守治疗,最好是保守治疗。毕竟老人年纪大了,容易不耐受手术。
6. 80多岁老人心梗引起心衰同时还伴有胸腔积液能有治愈的希望吗
这种情况一般是来不可能治愈的,首源先心衰是不可逆的。本身心脏功能会随着年龄增加,而逐渐减弱,在加上有心梗,心梗的也就是心肌因为缺血而导致坏死。坏死的心肌是无法恢复正常的,其次还有胸腔积液虽然可以抽,但是有心衰,还会在出现积液。
7. 老年人心梗怎么保守治疗
老年心梗,通常为老年人发生心肌梗死,可行保守治疗,主要方案如下:
一、抗血小板治疗:
常规应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或吲哚布芬,进行抑制血小板聚集治疗,可有效控制动脉粥样硬化进展,改善冠心病、心肌梗死预后。
二、控制相关危险因素达标:
1、控制血压达标:可服用相关降压药物,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贝那普利,钙通道阻断剂,如氨氯地平,利尿剂,如氢氯噻嗪。降低血压至140/90mmHg以下,如耐受可降至130/80mmHg,以进一步改善预后;
2、控制血脂达标:低密度脂蛋白可服用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等,降至1.4mmol/L以下;
3、控制血糖达标:空腹血糖6.1mmol/L以下,餐后两小时血糖7.8mmol/L以下,并去除焦虑、紧张等不良饮食和生活习惯。
三、治疗相关并发症:
1、合并心力衰竭:可酌情应用强心剂,如地高辛,利尿剂,如呋塞米,改善血流动力学。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如贝那普利,β受体阻断剂,如美托洛尔,醛固酮受体拮抗剂,如螺内酯,抑制心肌重构、改善心腔扩大及心衰预后;
2、合并心律失常:可应用β受体阻断剂,如比索洛尔、美托洛尔,Ⅲ类抗心律失常药胺碘酮,控制快速性心律失常,改善心律失常预后。
老年心梗患者,应进行如上综合干预,改善心肌梗死预后,提高生存率。
8. 老年人急性心梗前的征兆会是怎么样的
老年人的急性心梗前兆,会出现心绞痛、胸闷、恶心、胸痛、胸闷、心悸、神志不清回等症状,答心肌梗塞建议做好预防工作,比如说身边放有一些救心丸和硝酸甘油等,平时避免过度的疲劳,心情要保持在愉快的状态,天气突变时要做好防寒工作。
9. 老年人多发心梗,心梗发作时有什么症状
心肌梗死发病时,一般表现为心前区疼痛、牙疼、意识丧失等。心梗是在缺血缺氧的情况下发生的。冠状动脉堵塞,心肌会缺血,人可能会出现心前区疼痛的症状。心梗发作时身体可能会发出一些症状信号,比如牙痛、肩痛、喉咙痛等,这些都有可能是心脏的求救信号。
为了更好地合理地防止心梗发生,在膳食上必须多留意,尽可能少食多餐,选用详细地址的饮食搭配。而且在发热量层面也需要留意,降低摄取的发热量,饮食搭配针对心梗的防止具备较大的功效。除此之外,还要留意自身的心态把控,防止心态太多兴奋。大部分心梗是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点开裂,造成心脏血管内产生静脉血栓后阻塞心脏血管导致的。心梗的问题便是出在这个冠状动脉上。身心健康的动脉具备延展性,伴随着时间流逝,血管壁会慢慢变厚发硬,长出斑点,这就是动脉粥样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