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长寿老人 > 古代岁数的称呼60岁

古代岁数的称呼60岁

发布时间:2022-05-10 14:21:51

『壹』 古代对40,50,60,70,80,100岁的人怎么称呼

答:“二十弱冠、三十而立、四十为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花甲,七十古来版稀,八十耄耋;当而立权感叹弱冠,当不惑感叹而立...”

人初生叫婴儿,不满周岁称襁褓。
2至3岁称孩提。
女孩7岁称髫年。男孩7岁称韶年。
10岁以下称黄口。
13岁至15岁称舞勺之年。
15岁至20岁称舞象之年。
女孩12岁称金钗之年。
女孩13岁称豆蔻年华。
女孩15岁称及笄之年。
16岁称碧玉年华;
20岁称桃李年华。
24岁称花信年华;女子出嫁称票?梅之年。
男子20岁称弱冠。
30岁称而立之年。
40岁称不惑之年。
50岁称知命之年。
60岁称花甲或耳顺之年。
70岁称古稀之年。
80岁称杖朝之年。
80至90岁称合?之年,耄耄之年。
100岁乐期颐。
另外,还有称童年为总角或垂髫,称青少年为束发,女子待嫁称待年或待字,称老年为皓首或白首,称长寿老人为黄发等等

『贰』 古代分别称20岁、30岁、40岁、50岁、60岁、70岁、八九十岁各称什么

20岁:加冠

30岁:而立

40岁:不惑

50岁:半百、知天命、知命之年

60岁:耳顺、耳顺之年、还历之年、花甲之年

70岁:从心之年、古稀之年、悬车之年、杖围之年

80岁:朝枚之年、朝枝之年、耄[mao]耋[die]之年

90岁:鲐背

(2)古代岁数的称呼60岁扩展阅读:

儿童称谓

童孺:儿童。

垂髫[tiao]:指儿童。儿童垂发叫髻。垂髫:髫[tiáo],指古代儿童犹未束发时自然下垂的短发。因而就用“垂髫”称幼儿或指人的幼童阶段。也有说“垂发”的,意思相同,如《后汉书·吕强传》就有“垂发服戎,功成皓首”句。垂髫:小孩子头发扎起来下垂着,指幼年。垂髫:指幼年儿童(又叫“总角”)。垂髫(tiao)是三四岁至八九岁的儿童(髫,古代儿童头上下垂的短发)。

龆[tiao]:儿童换牙。龆年:童年。

髫[tiáo]年:童年。

髫[tiáo]龄:童年。

束发:是指青少年。

稚:称年龄小的为稚。

膝下:幼年,言子女幼年仅能依附父母的膝下。《孝经圣治》:“故亲生只膝下。”

孺子:儿童。《孟子离娄上》 :“有孺子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也用作老人对年轻后生的称呼。《史记留侯世家》:“父去里所,复还,曰:‘孺子可教矣。’”

成人称谓

冠者:指成年人。

待年、待字:指女子成年待嫁的年岁。“爱自待年金声夙振”(《文选宋文皇帝元皇后哀策文》)。“女子许嫁,笄而字。”(《礼记·曲礼上》)

有室、有家:男子娶妻、女子出嫁之年。《孟子·滕文公下》:“丈夫生而愿为有室,女子生命而愿为有家。”朱熹集注:“男以女为室,女以男为家。”

怨女:指年龄大而没有结婚的女子。〈孟子梁惠王下:“内无怨女,外无旷夫。”

旷夫:指年龄大而没有结婚的男子。

老人称谓

杖家之年:五十

杖乡之年:六十

杖国之年:七十

杖朝之年:八十。

《礼记·工制》:“五十杖于家,六十杖于乡,七十杖于国八十杖于朝,九十者天子欲问焉,则就其室。”

斑白:老人。老年人头发斑白,因代指老人。

黄发:是指长寿老人。:指老人,老人的头发由白变黄。“黄发”是枯黄的头发。人老了,头发上由黑变白,白发则黄。

皓首:白头,指年老。

久寿:长寿。

眉寿:耄[mao]寿,长寿。人老了眉毛长,所以称眉寿。

姥[mu]:年老的妇人。

暮齿:晚年,暮年。

暖寿:旧俗在过生日的前一天,家里的人和关系较近的亲友来祝寿。

万寿:大寿,高寿之意。

遐龄:指人长寿高龄。

『叁』 古代对六十岁年龄的人称呼是什么

古代对六十岁年龄的人称呼是:耳顺之年、花甲之年。
花甲之年,汉语成语,拼音是huājiǎzhīnián,因为六十年为一花甲,所以花甲之年的意思是人到了六十岁了,也可称耳顺之年。
古人的年龄有时不用数字表示,不直接说出某人多少岁或自己多少岁,而是用一种与年龄有关的称谓来代替。垂髫(tiáo)是三四岁至八九岁的儿童(髫,古代儿童头上下垂的短发)。总角是八九岁至十三四岁的少年(古代儿童将头发分作左右两半,在头顶各扎成一个结,形如两个羊角,故称“总角”)。

『肆』 古代人对各个年龄段的称呼分别是什么

不满周岁--襁褓;
2~3岁---孩提;
女孩7岁---髫年;
男孩8岁---龆年;
幼年泛称--总角;
10岁以下--黄口;
13~15岁--舞勺之年;
15~20岁--舞象之年;
12岁(女)--金钗之年;
13岁(女)--豆蔻年华,
15岁(女)--及笄之年;
16岁(女)--破瓜年华、碧玉年华;
20岁(女)--桃李年华;
24岁(女)--花信年华;
至出嫁---梅之年;
至30岁(女)--半老徐娘;
20岁(男)--弱冠;
30岁(男)--而立之年;
40岁(男)--不惑之年、强壮之年;
50岁----年逾半百、知非之年、知命之年、艾服之年、大衍之年;
60岁----花甲、平头甲子、耳顺之年、杖乡之年;
70岁----古稀、杖国之年、致事之年、致政之年;
80岁----杖朝之年;
80~90岁--耄耋之年;
90岁----鲐背之年;
100岁----期颐。

『伍』 30岁、40岁、50岁、60岁在古代的谓称是什么

30而立,40不惑,50知天命,60花甲。

20岁(男)——弱冠;
30岁(男)——而立之年;
40岁(男)——不惑之年、强壮之年;
50岁——年逾半百、知非之年、知命之年、艾服之年、大衍之年;
60岁——花甲、平头甲子、耳顺之年、杖乡之年;
70岁——古稀、杖国之年、致事之年、致政之年;
80岁——杖朝之年;
80~90岁——耄耋之年;
90岁鲐背之年;
100岁——期颐。

『陆』 古代文化常识 人各年龄阶段的称呼

人生各个年龄段,用古语称呼:
一、年龄段为童年:
不满周岁——襁褓;2~3岁——孩提;7岁(女)——髫年;8岁(男)——龆年;幼年泛称——总角;童年——垂髫;10岁以下——黄口;12岁(女)——金钗之年;13岁(女)——豆蔻年华;13~15岁——舞勺之年;青少年——束发。

二、年龄段为少年:
15岁(女)——及笄之年;16岁(女)——破瓜年华、碧玉年华、破瓜之年;15~20岁——舞象之年;20岁(男)——弱冠;20岁(女)——桃李年华;24岁(女)花信年华;至出嫁—— 梅之年。

三、年龄段为中年:

30岁(男)——而立之年;40岁(男)——不惑之年;50岁——年逾半百、知非之年、知命之年、艾服之年、大衍之年。

四、年龄段为老年:

60岁——花甲、平头甲子、耳顺之年、杖乡之年、下寿;70岁——古稀、杖国之年、致事之年、致政之年;80岁——杖朝之年、杖家之年、中寿;80~90岁——耄耋之年;90岁——鲐背之年。

老年——皓首,又称“白首”,还有把六十岁以上的人统称为“耆老”;八十岁以上的人称为“大耋”;亦有泛称老人为“龙钟”、“潦倒之年”的。

五、百岁以上:
100岁——期颐、上寿;120岁——花甲重开;140岁——古稀双庆。

『柒』 古人对“六十岁”年龄的人的称呼是

称呼60岁的人为“花甲之年”。古稀之年:指七十岁;
耄耋之年:指八、九十岁;
期颐之年:一百岁

『捌』 "古人对六十岁"年龄的人的称呼是

"古人对六十岁"年龄的人的称呼是:花甲、平头甲子、耳顺之年、杖乡之年、还历之年;
古人年龄称呼是男女有分别的:
不满周岁——襁褓;
2~3岁——孩提;
女孩7岁——髫年;
男孩8岁——龆年;
幼年泛称——总角;
10岁以下——黄口,即乃稚气未脱的少儿代称也;
13~15岁——舞勺之年;
15~20岁——舞象之年;
12岁(女)——金钗之年;
13岁(女)——豆蔻年华,
15岁(女)——及笄之年;
15岁(男)——志学之年
16岁(女)——破瓜年华、碧玉年华,二八年华;
20岁(女)——桃李年华;
24岁(女)花信年华;
至出嫁—— 梅之年,标梅之年;
至30岁(女)——半老徐娘;
20岁(男)——弱冠;
30岁(男)——而立之年;
壮年时期——春秋鼎盛;
40岁(男)——不惑之年、强壮之年;
50岁——年逾半百、知非之年、知命之年、艾服之年、大衍之年;
60岁——花甲、平头甲子、耳顺之年、杖乡之年、还历之年;
70岁——古稀、杖国之年、致事之年、致政之年,从心之年、悬车之年;
80~90岁——耄耋之年;
90岁鲐背之年;
100岁——期颐,又可称为“人瑞”。

『玖』 古人对“六十岁”年龄的人的称呼是什么

耳顺、耳顺之年、花甲之年、耆均指60岁。

1、耳顺是六十岁的代称。是指个人的修行成熟,没有不顺耳之事。是听得进逆耳之言,詈骂之声也无所谓,无所违碍于心。

2、花甲:旧时用天干和地支相互配合作为纪年,六十年为一花甲,亦称一个甲子。花:形容干支名号错综参差。指六十岁。

3、耆是一个汉字,读音qí,意思是六十岁曰耆,亦泛指寿考。出自《释名·释长幼》、《庄子·齐物论》、《周礼·秋官·大行人》、《礼记·曲礼》、《诗·鲁颂·閟宫》。

(9)古代岁数的称呼60岁扩展阅读

1、高龄:敬辞,称老人的年龄,多指60岁以上。

2、下寿:古人以60为下寿,指60岁以上。

3、还历寿:61岁的寿辰。

4、从心之年:70岁。

5、古稀:古代人活到70岁,也就很不容易了。

6、悬车之年、杖围之年:均指70岁。

7、耋:七八十岁的年纪,泛指老年。如:耄耋之年。

8、喜寿:指77岁,草书喜字似七十七,故特代指77岁。

9、朝枚之年、朝枝之年:均指八九十岁。

10、伞寿:80岁寿辰。因伞字的草体形似八十,故称“伞寿”。

11、中寿:指80岁以上。

12、米寿:指88岁。因米字拆开好似八十八,故借指88岁。

13、上寿:90岁为上寿。

14、白寿:指99岁,百少一为99,故借指99岁。

15、期颐:指百岁高寿。

16、茶寿:指108岁。茶字上面廿,下面为八十八,二者相加得108岁。

17、双稀、双庆:140岁。

阅读全文

与古代岁数的称呼60岁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女夏装连衣裙50岁以上的 浏览:163
孩子例行体检是多久 浏览:465
养老金并轨办法 浏览:7
传统要孝顺 浏览:330
没有收到退休工资是怎么回事 浏览:599
大学体检视力下降了怎么办 浏览:992
父母体温多少度 浏览:24
重阳节欢迎老同志回家 浏览:463
哪种血型长寿 浏览:319
怎么骗父母买awm绝地求生 浏览:933
企业家退休年龄 浏览:185
入职体检第一步是什么 浏览:709
把孝敬根植于幼小的心田手抄报 浏览:231
哪些地方适合老年人冬季养老 浏览:219
苏州80岁以上老人乘地铁如何免费 浏览:587
养老金进入哪个零售业 浏览:935
2016养老金上海涨多少钱 浏览:608
50岁男人抵抗力差 浏览:703
长寿龟脱皮是什么原因 浏览:498
小练笔孝顺 浏览:6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