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长寿老人 > 立春吃长寿面

立春吃长寿面

发布时间:2022-05-10 07:52:25

长寿面什么时候吃,为什么要吃长寿面

过生日来的时候吃,以下奉上长寿自面寓意;
民间有生日吃寿面的习俗,其由来可有漫长的历史了。这个习俗源于西汉年间。
相传,汉武帝崇信鬼神又相信相术。一天与众大臣聊天,说到人的寿命长短时,汉武帝说:《相书》上讲,人的人中长,寿命就长,若人中1寸长,就可以活到100岁。”坐在汉武帝身边的大臣东方朔听后就大笑了起来,众大臣莫名其妙,都怪他对皇帝无礼。汉武帝问他笑什么,东方朔解释说:“我不是笑陛下,而是笑彭祖。人活100岁,人中1寸长,彭祖活了800岁,他的人中就长8寸,那他的脸有多长啊。”
众人闻之也大笑起来,看来想长寿,靠脸长长点是不可能的,但可以想个变通的办法表达一下自己长寿的愿望。脸即面,那“脸长即面长”,于是人们就借用长长的面条来祝福长寿。渐渐地,这种做法又演化为生日吃面条的习惯,称之为吃“长寿面”。这一习俗一直沿袭至今。

Ⅱ 吃长寿面寓意

在我国古代曾经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故事:汉武帝一天与众大臣聊天,谈到人的寿命长短。汉武帝说:“相书上讲,人的人中长,寿命就长。若人中1寸长,就可以活到100岁。”

大臣东方朔听后大笑,接口说:“彭祖活了800多岁,他的人中就有8寸,那他的脸有多长啊。”众人听后皆大笑起来。

此说本是讽刺汉武帝的戏言,但经过长期的流传以后,人们以为人中长,面部长的人,寿命就会长。

由于面部的“面”与面条的“面”谐音,于是,后来人们便普遍以为吃面条就会使人长寿,所以有了做寿之日吃面条的习俗,并且就这样而形成并流传下来。

生日主人要吃长寿面,所以亲朋好友也把长寿面作为生日馈赠的常选礼品。

Ⅲ 大年初一吃长寿面的寓意

大年初一的时候吃长寿面,寓意“年年长久”,预祝着寿长百年,不少老年人还保持着这样的风俗。

Ⅳ 寿面该什么时候吃

过生日的当天吃,民间有生日吃寿面的习俗,其由来可有漫长的历史了,唐明皇即位后,渐渐冷落原来患难之妻王皇后;

有一天,王皇后对唐明皇说华民:“三郎你忘了当后我脱下新做的紫色背心换了一斗面,为你做汤饼过生日的事吗?”这故事反映了唐代人过生日是吃“汤饼”的。汤饼又叫做“水引”,也就是汤面,可见过生日吃汤面的习俗由来已久。

后代因为它是过生日祝寿用的,所以称作“寿面”。因为中国食品中面条最为绵长,寿日吃面,表示延年益寿。祝寿时置于寿案之上。吃寿面是过生时最要紧的饮食。

(4)立春吃长寿面扩展阅读:

面在生产过程中不断条,苏面少,面条挺直,厚薄均匀,表面光洁,抗弯曲能力强;烹调时煮熟快,不糊汤,不粘结,不断条,吃起来爽口而又有韧性。

面条是中国粮食食品之一,历史悠久,分布甚广。面条烹调简单,并可根据各人的口味和地方习惯,加入不同佐料制成咸面、甜面、辣面以及牛奶、鸡蛋、番茄、可可等多种花色的面条;

并可采用煮、蒸、炒、拌等多种烹调方法,因此很受消费者欢迎。地方传统产品也很多,如福建的龙须面、棋子面,江苏的空心面,山西的刀削面、浙江的馄饨面等,各具特色,驰名全国。

Ⅳ 河南人过生日有什么习俗,吃什么

河南人的祝寿习俗:
寿日这天,儿孙们要将寿星的居室精心布置一番,堂屋张灯结彩,焕然一新。中间摆上架方桌,桌前挂红色围裙。桌上燃两支红蜡烛,点几炷香,寿果、寿酒、寿鱼等摆满了方桌。墙上挂寿星图、红色寿幛和寿联,上写“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等字样。这天早晨,老寿星穿戴整齐,手拄龙头拐杖,坐在堂屋上首。众儿女侄孙辈均整其衣冠,依次给老人磕头,共祝老人多福多寿。晚辈们恭敬地向老人献上寿果和寿蛋,老人又把这些食分给众人同吃,俗说这是给老人咬灾。这天的早餐,一定要吃鸡蛋。鸡蛋煮熟后,用凉水过,老人拿在手里,双手对揉。这种举动,称为“骨碌运气”,据说吃了滚运气的鸡蛋,人可除百病,去晦气,交好运。

有些地方的庆寿仪式在早晨,有些地方则在中午。这天,亲戚朋友要来祝贺,所以寿星家中要备上丰盛的的宴席招待宾客。贺寿人所送之礼叫“寿礼”,如果是挂面称为“寿面”鸡蛋称为“寿蛋”,红糖称为“寿糖”。凡是出嫁的姑娘,要给父母准备寿糕。城市居民购置西式蛋糕,在农村,人们大多是手工制作。民间蒸制的寿糕是用小麦面做成的桃形蒸馍,内包红枣和红糖。

中午祝寿前要鸣放鞭炮,然后“寿星”入座,儿女叩拜。亲友依次向老人祝贺,老人频频点头,向贺喜人致谢。儿女们双手把面条递给老人,祝老人长生不老。然后祝酒、品菜、欢声笑语溢满寿堂,家人共享天伦之乐。这天中午的饭菜非常丰盛,主食以面条为主。面条为“长寿面”,是寿日不可缺少的食品。
平时祝寿,都要吃长寿面,闺女要给父母送寿糕、寿桃。可父母到了六十六、七十三、八四的年龄,闺女给父母的寿礼就特殊了。

六十六,是寿俗中最为隆重的一次。因为这个年龄,占了两个六字,按中国的风俗习惯,象征着六六大顺。老人和晚辈对六十六岁庆寿活动都很重视。“六十六,娘吃闰女一块肉。”此俗在河南汉族中非常流行。父

母活到六十六岁过生日那天,出嫁的闺女要回娘家给父母拜寿,寿礼必须是一块猪肉。这块肉,象征着女儿是父母身上的一块肉。女儿长大了,趁父母六六顺之时,买肉来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虽然是买的肉,也意味着是割自己身上的肉。为此,对卖肉者不能计较肉的多少,更不能讨价还价,必须是一刀割下来,有多少是多少,全部送给父母,以表示闰女对老人的敬意。

七十三、八十四是老人的忌年,豫北称它为循头年。民间有“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叫自己去”的说法,所以每当老人到了这个年龄,心情都非常紧张。当父母活到这个年龄的时候,做儿女的,要帮助老人渡过难关。趁父母生日时,买条活鲤鱼,让老人吃了。鲤鱼善“窜”,这一“窜”,老人就算过了难关,以后就会太平无事了。豫南有些地方,要把寿鱼放在锅里整个炖,放盐、葱、姜等佐料调味。炖鱼时不能翻动,待鱼汤煮成白色,鱼肉化在汤里时,将鱼汤盛出让老人喝了,然后小心翼翼地把鱼骨架放在村中的河里顺水漂走,他们认为这样老人的灾祸就可免除了。在豫北,女儿要在父母循头年的时候,选择农历立春的早晨,天色还未发亮时,以满怀祝愿的心情,将亲手煮的两个熟鸡蛋拿到麦场上,骨碌几圈后,回家让父亲或母亲躲在门后吃掉。这样,父母在神不知鬼不觉的时候,就会像鸡蛋滚麦场一样,顺利渡过循头年。

不管是什么祝寿方式,寿宴上都不许吃包子和饺子,意在害怕家里平日多生气,使老人成为“气包”,给老人精神上造成不快。但有些家庭不大计较,寿日除吃寿面外,也吃寿饺。总之,祝寿习俗作为一种社会交往方式,联络了长辈与晚辈的感情,表达了人们的美好愿望,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Ⅵ 立春能吃面条吗

立春是我国二十四节气的第1个节气,立春这一天在各个地方的忌讳也是不一样的,有吃春饼、春盘的食俗,春饼,谓之“咬春”吃萝卜在农村也叫做咬春。1、立春之日不理发。 2、立春之时不卧床。3、立春之日不搬家。4、忌讳吵架,不口出污言秽语。
5、当天不看病。6、出嫁了的闺女不回娘家。设有吃面条的忌讳,能吃面条。

Ⅶ 过生日要吃的长寿面到底要在什么时候吃啊

一般是早上和鸡蛋一起吃,晚上吃蛋糕、寿桃。当然,现在也有很多人晚上过生日聚会时候吃。

Ⅷ 什么节日吃面条

年初二吃面条
“初一的饺子初二的面,,一转转个大元宝,骨碌碌往家跑。”,堪称天津卫春节食俗独具地方特色的“三部曲”,且包容着丰富的饮食文化内涵。春节期间包合子吃,其主题当取“和合”之意。中国一神话传说中象征夫妻相爱的神名叫“和合二仙”:常画二像,笑面,一持荷花,一捧圆盒,取“和谐和好”之意。“荷”与和、合谐音;合子与圆盒之圆同形;二者其形、音、意是何等的相合!由此可见,把合子列入春节期间的食谱,大有象征阖家团圆、家庭和睦、家人和谐、生活和顺的寓意。为了使合子包得圆,周边齐整,老人们还用碗边修整一番;合子的馅要装得足一些,其间包进多少团圆、美满的良好意愿。为使合子“溢美”,周边还要捏成花边,可视为面食的艺术品了。正月初七吃面条
大部分地方在这天还有吃面条的习俗,寓意着用面条缠住岁月的双腿,取长寿之意。此外,正月十七和正月二十七也被视为“人日子”。正月初七,十七,二十七,此三天分别为小孩儿,大人和老人的“日子”,谁要过“日子”就要吃面条。
正月十七吃面条
正月十七是吃面节,吃面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正月十七来临时,中国人吃面条是一种传统习俗,为了保自己一年平平安安。
元旦节吃面条
汤饼实际是一种面片汤,将和好的面团托在手里撕成面片,下锅煮成。是指古代凡小麦面制品用水煮的食品,后魏贾思勰《齐民要术》卷九“饼法”中,讲了“水引馎饦法”,其中“水引”制法:“挼(ruó)如箸大,一尺一断,盘中盛水浸,宜以手临铛上,挼令薄如韭叶逐沸煮。”馎饦“挼如大指许,二寸一断,着水盆中浸,宜以手向盆旁挼使极薄,皆急火逐沸熟煮。非直光白可爱,亦自滑美殊常”。可知水引和馎饦属于同一类型食品,只是水引似今面条,馎饦似今长揪皮。其实宋人说的“年馎饦”是一句概括语,也包括了水引。北宋《岁时杂记》说:“元旦,京师人家多食索饼,所谓年馎饦,或此之类。”(《岁时广记》卷五引)索饼就是前代的长引。长引是说拉长的东西,索饼指像绳索一样细长的饼,两个名称讲的都是形状细长的食物。由上可知,宋代元旦流行吃面条之类的食品。
二月二吃面条
民间形成了习惯,每到二月二这一天,人们就爆玉米花,也有炒豆的。大人小孩还念着:“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有的地方在院子里用灶灰撒成一个个大圆圈,将五谷杂粮放于中间,称作“打囤”或“填仓”。其意是预祝当年五谷丰登,仓囤盈满。节日时,各地也普遍把食品名称加上“龙”的头衔。吃水饺叫吃“龙耳”;吃春饼叫吃“龙鳞”;吃面条叫吃“龙须”;吃米饭叫吃“龙子”;吃馄饨叫吃“龙眼”。
生日吃面条
面条的形状最后定格为长条。到宋代,汤饼也改称为面条(唐时叫“不托”)。面条的这种样子,使人的联想“因势赋形”,把面与生日、寿诞联系起来。按风俗礼仪,过生日贺诞辰吃长寿面。为什么过生日要吃面?宋人马永卿在《懒真子》中说:“必食汤饼者,则世欲所谓‘长寿’面也。”为什么面条能作为人长命百岁的象征?因为面的形状“长瘦”,谐音“长寿”。面条也就成为讨口彩的最佳食品。还有一种说法是:汉武帝时,人们认为寿命长短与人中长短有关,人中长短取决于面孔长短,而面条正暗合“面长”,长寿面由此而来。
夏至日吃面条
夏至过后,进入三伏,山西民间多吃凉面开胃消暑。山西凉面,又叫伏面,古称“冷陶”,虽非珍馐名点,却源于上古祀日,反映时令变迁,传承千年习俗,是一道融入文化遗韵的晋地美食。
清代时“夏至伏面”已发展成为各种花色冷面。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载“夏至,大祀方泽,乃国之大典。是日家家俱食冷淘面,即俗说过水面是也……冷淘面爽口适宜,天下无比。”

Ⅸ 长寿面什么时候吃,为什么要吃长寿面

长寿面寓意着长长久久,承受永远寿比南山等等,与美好的祝福,长寿面的什么时候吃?各地有各地的风俗习惯,我们这里一般的是晚上吃,也有,都是早上吃,也有的是中中午吃要给你各地的风俗习惯来吃

Ⅹ 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腊八节,立春,立秋,都吃什么民俗特色食品

春节大年三十子时要吃饺子,元宵节吃元宵,清明节吃清明团子,端午节吃粽子,中秋节吃月饼,腊八节喝腊八粥,立春吃春饼,立秋要贴秋膘(吃肉)

阅读全文

与立春吃长寿面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2018年5月退休工资是多 浏览:733
如何向父母求红包 浏览:353
光讯体检结果怎么看 浏览:655
老年人买菜折叠拉杆车 浏览:427
老年人高钠血症 浏览:986
机务段司机退休年龄 浏览:904
重阳节活动软文 浏览:198
处级领导退休年龄 浏览:523
泸州机关养老金每月什么时候发 浏览:555
大班孝敬长辈教案 浏览:233
婚后首付怎么证明父母出 浏览:172
90后有双方父母同时病了怎么办 浏览:461
儿子成家父母还帮什么 浏览:48
有没有种植和养殖老年大学 浏览:285
老年人脚心长脚垫是怎么回事 浏览:20
全护理养老院上海浦东 浏览:968
报考警校体检查什么 浏览:667
广东社保交15年退休拿多少钱 浏览:69
成都市养老机构政策 浏览:720
焦作体检去哪个医院 浏览: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