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长寿老人 > 60岁的巨婴

60岁的巨婴

发布时间:2022-05-09 00:27:36

Ⅰ 为什么现在那么多中国巨婴

中国式巨婴,到底有多可怕?什么都不放过
“巨婴”是什么?
就是人身体长大了,心理年龄还停留在婴儿时期。
现在的中国父母很多都在养“巨婴”,“巨婴”的危害很大很大,不信来看看吧!
01
前几天,上海街头出现了这样的一幕。
一位上了年纪的老阿姨在街上走着,后面一男子突然冲过来将她抱起,在空中狂甩。
老阿姨试图挣扎,男子则加大了力度,强行将她往地上按。
瘦弱的老阿姨被甩得站都站不稳,一个踉跄就摔倒在了地上。
她疲惫又无奈地坐在台阶上,男子却愈发来劲:
脱掉自己的上衣,用力地朝着老阿姨的头部抽打,甚至将衣服甩在了她脸上。
后来,周围来了一些保安,大家试图制止男子的疯狂举动。
可谁知,这名男子非但没有收敛,反而更加猖狂,还拿了别人的扫帚,要过来殴打老阿姨。
究竟是有什么不共戴天之仇,才能让他对一个瘦弱无力的老人下重手?
后来经过调查才得知,这名老阿姨,正是男子的母亲。
当天,男子向母亲索要2万块钱还银行贷款,但母亲说自己没钱。
男子便让她去向亲戚借,母亲不同意,他就直接动了手,对自己的母亲又是拖拽又是殴打。
这一幕看得人又心酸又毛骨悚然。
作家武志红曾在一本书种写道:
“中国人的集体心理年龄,没有超过1岁,还停留在口欲期。”
有太多的中国式巨婴,把啃老当作理所当然,心安理得地拒绝长大。
他们虽然生理年龄已经是成人,但心理年龄仍似婴儿般。
总是一味向父母、社会索取,永远以自我为中心,丝毫不会考虑别人的感受。
一旦要求得不到满足,他们就会像没断奶的婴儿一样撒泼、哭闹。
02
山东一位70多岁的阿婆,每天顶着酷暑奔走于街头,只为帮儿子找工作。
不会上网、没有人脉的阿婆,只能用最笨的方式:在街上找人搭话。
她希望能碰到某个好心的路人,可以帮自己的儿子重新走上社会。
阿婆的老伴已经去世,儿子在家啃老了二十多年。
平日里,两人就靠着每月3000元的退休金生活。
阿婆说,儿子之前也干过一段时间保安,但后来就不想干了,在家待着,一待就是20多年。
一个有手有脚的成年男人,每天窝在家里当蛀虫,吃饭、睡觉、打游戏。
还要从70多岁老母亲微薄的退休金里,搜刮钱财来为自己所用。
这样的巨婴现象,在中国实在是太过常见。
有48岁的海归硕士,回国后不肯工作,靠老母亲给的生活费苟活。他母亲已经82岁了,还患有尿毒症,苦苦哀劝儿子出去工作,儿子却死活不肯。
有赴日留学5年的25岁青年,对前来接机的母亲连刺9刀,致其生命垂危。
原因仅仅因为他嫌弃母亲不能满足他的生活费需求,于是竟拔刀相向。
有16岁就成为博士的高材生,是别人眼中的天才,却在毕业前强迫父母在北京为自己买套房。父母无力承担北京的房价,他却理直气壮地说:“我是个博士生又有什么用,我连一套房子都没有,算什么博士。”
中国老龄科研中心统计,在城市里,我国有65%以上的家庭存在“老养小”现象。
有30%左右的成年人依靠父母为其支出部分甚至全部生活费。
刘墉曾感叹说:“今天有多少孩子,既要美国的自由,又要中国的宠爱,没有美国孩子的主动,又失去了中国的孝道。”
都说百善孝为先,养儿为防老。
然而,有太多喜欢溺爱孩子的中国式家长,养出了遍地的中国式巨婴。
他们没有独立能力,喜欢坐享其成,喜欢一味索取,最后成为不折不扣的白眼狼。

Ⅱ 成年巨婴的行为特征

咨询记录 · 回答于2021-08-05

Ⅲ 怎么看家庭中的“巨婴”

我认为吧,中国式的巨婴终归还是跟家庭的教育和个人的成长有关的。毕竟一个孩子如果不加管教,不做家务,不学习,只知道喝,只知道吃,这就是很巨婴的行为了。曾经看过一个故事,就是一个人很懒,什么都不动手,需要别人来帮助他,有一天,他的父母出门了,于是就在他脖子上挂了一个大饼。几个月之后回来了,却发现这个人饿死了,因为他吃掉了自己脖子前面的饼,懒得去吃后面的饼,最后就被饿死了。这就是典型的巨婴,没了父母什么都做不成,也许我们还要庆幸他还知道低头吃他前面的饼,但这都给我们带来很大的启发。
小时候,有些家长好不容易老来得子,对他是疼爱有加,殊不知,这是害死他的前奏。就像最近的郑爽代孕吧,也是家庭教育的原因。《隐匿的角落》中的朱朝阳,成绩优异,最后却干出一件件不符合他个人形象的事情,主要原因也是来自家庭,他的家庭四分五裂,父亲对小三一家非常宠爱,最后导致了朱朝阳性格的扭曲,一个聪明的孩子,就这样被毁了。
一个孩子的本性和天性都是善良的,他们如同一张白纸,这张白纸需要每一个家长的辛苦耕耘才能变成一张五彩缤纷的画卷。
我们也不能说都归咎于家庭教育,因为家长可能也遭受过一些经历,导致家长自己性格上的扭曲。也有些是外部原因。中国式巨婴,我个人认为,形成的多方面原因都有。
既然家庭教育不成功,我希望我们在社会上遇到这样的中国式巨婴,能利用好社会教育,把他们教育回来,虽然他们那一张白纸早就变得黑不见底,但社会的力量的无穷的,毕竟社会有些深不见底的坑,等着这些巨婴们去跳嘛。
如果遇到了,不要太计较这些巨婴,让他们尝尝社会的险恶哈哈哈。

Ⅳ 你怎么看待现在社会上出现了大量的成年“巨婴”,造成这些“巨婴”的原因你觉得是什么

巨婴,中国家庭幸福的最大杀手。

任何心理障碍,本质上都是关系障碍。

任何人面对世界、面对关系、面对其他人的方式,本质上都是自己内心潜意识的投射。

01

小U最近同老公离婚了,决绝又果断地给他们七年的感情划上了句号。

刚开始的时候,我们不理解,这金童玉女的一对,甚是般配,走到哪里都绝对闪瞎一干单身汪,怎么说离就离了呢?

著名心理学专家武志红,将典型的巨婴心理特征分为三个方面:

1.共生心理

所谓共生心理,就是作为个体的成年人,无法独自生存,没有生活能力,极度依赖他人,认为他们和自己没有区别。

成年人的共生叫病态的共生,一类人表现为无法获得独自生存的能力,如社会中那么多啃老的成年人,父母穷极一生,养出了一个家庭的大蛀虫;

或是表现为在心理上还未断奶的“妈宝男”,凡事由母亲安排,置妻子角色为透明。

另一类人则表现为无法从原本的共生关系中获得抽离,认为孩子永远是自己身体的一部分,给予孩子无边界的关心,让孩子在自己的爱中排斥和纠结。

2.全能自恋

全能自恋是婴儿典型的心理特征,婴儿认为自己就是宇宙中心,所有的需求都应该得到满足。

成年巨婴的全能自恋杀伤力巨大,在他眼中,自己就是上帝,都是对的,其他人和万物都是错的。

在很多的巨婴中,他们的脑海中都有一个完美的设想,在他们的设想中,自己是完美的存在。

但是巨婴还有一个特征就是,不行动,即使他们对自己有着完美的设想,由于不行动,自己的设想终归只是空中楼阁。

由于自己在现实生活中不得志,于是很多的巨婴都转向能够控制的虚拟空间中麻痹自己、逃避现实,在自己构建的虚拟王国中,做着自己的王者。

3.偏执分裂

偏执分裂是全能自恋的另一个极端,当他们的需要无法得到满足时,巨婴成年人就会进入到躁狂的偏执分裂。

他们要么充满了全能自恋的幻想,要么对现实世界极度不满,暴怒。

于是这就能解释,巨婴心理的人,为什么会容易暴怒。

那是因为你没有满足他全能自恋的设想,他认为你的这道菜做出来应该是这样的,但你做出来的不是,于是他们会进入到偏执分裂,并且会暴怒。

这也能解释,社会上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暴戾。

明明是跟你毫不相干的明星的家务事,竟会有人去质问:你为什么不去死!

明明是对你们家病患救死扶伤的医生,却成了你暴戾的承受者;

明明是跟自己没有干系的毫无必要的社会纷争,偏偏有人狂热参与其中……

这些巨婴,当身边的人和事情不满足他们原有的期待的时候,他们即刻就会进入到偏执分裂的极端,成为施暴者。

Ⅳ 你在现实生活中遇到过哪些“巨婴”

巨婴,自我为中心,张扬而放肆身边不少人,长期张扬个性,认为自己独一无二,不与世俗同流。高铁霸座如此,海归啃老如此,身边的,则是那些人,整日自认为不可一世,自我为中心的人,在我眼里,这不是个性,是自私,是中毒不浅深入骨髓的自私。

Ⅵ 现今社会有很多的巨婴,是什么原因导致的这种后果

这就是由于父母太溺爱孩子,在巨婴小的时候没有教他们学会独立,勇敢的面对困难。

巨婴啃老都啃得理所当然,觉得父母对他们所做的一切都是应该的。巨婴们都非常自私,以自我为中心,不懂得照顾他人,只知道不停地向父母索取。

之前看过一个新闻,一个日本40多岁男子活活的被饿死在家中。很难想象,在这个社会,40多岁的人还会被饿死。一个有手有脚的人再饿都知道去找食物。

这个男子就是一个巨婴,从毕业之后就跟母亲一起生活,在找工作的时候受到挫折,之后就靠自己的母亲养着。在他去世前,他的母亲刚刚离世不久。没有人照顾他,他也不懂得该如何去生活,最后只能够活活的被饿死。

被父母溺爱的孩子,虽然成年了,但是他们的心理年龄还跟婴儿般。 他们失去了面对生活的勇气,不懂得该如何去解决问题。

所以家长在孩子小的时候一定要教会他们独立自主的能力。

Ⅶ 曾经的巨婴杨锁在失去父母之后,该怎样生活

我相信许多父母在教育自己孩子的时候都会告诉他们的,孩子要学会自立自强。这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道理,因为父母是无法陪伴您一生的,到了一定的时候,还是需要你自己去努力的,而且在小的时候就能够独自去完成一些事情,这对我们以后的发展也是有着莫大的好处的。此同时,因为有一些父母,他们在儿童时期吃过太多的苦,所以为了不想让孩子走自己的老路,就对他们过分的宠爱。

关心关爱孩子,这的确没有什么错,但如果将这种关心不断放大,就会导致出现一些差错,而这种关爱也就将成为一种溺爱。我们也是见到过许多例子的,本来孩子可以拥有着自己美好的前途,但是却因为父母的过分溺爱,导致最终一事无成。为什么说过分的溺爱不好呢?其实就是因为他无法给孩子独立成长的空间,导致孩子以后的生活都需要依靠父母,我们也是把他们叫做巨婴。

结语:说起像杨锁这种巨婴,虽然现在的生活中已经很少了,但还是有这样的人的,父母的过分关爱,再加上自身的不努力,导致他们就成为了只能依靠别人生存的人,如果他们多多少少能够有一点自立的能力,我想他们的生活也不会过得如此悲惨。杨锁的例子也是给我们了一个警惕,那就是无论如何自身都要保持一颗上进的心,不要把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同时也是告诉所有的父母们,关爱孩子可以,但不要把这种关爱变成溺爱!

Ⅷ 很讨厌老公的家人怎么办

有句老话叫爱屋及乌,你真的爱你的老公,那就要全盘的接受他的一切,包括他的家人,你与他家人之间如果出现问题,最难为的就是你老公,所以,适当的忍耐也是妻子应该做的。交往中如果经常出现不愉快的事情,建议尽量的减少接触的次数,这样出现矛盾的机率也会降低,而且可以私下与老公交流,告诉自己不太能接受人际交往中的
哪些问题,让他帮助你挡掉那些可能出现问题的情况。个人观点,未必圆满,供参考。

阅读全文

与60岁的巨婴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古人最孝顺 浏览:370
洗牙体检一般多久 浏览:687
蛟河城乡社会养老保险怎么交 浏览:705
给父母赡养费打款时要注意什么 浏览:454
70岁老人吃完就睡觉 浏览:515
2017上海退休金计算 浏览:923
为什么我总爱埋怨父母 浏览:260
商业养老保险多少钱 浏览:789
职工养老保险是有医疗保险吗 浏览:236
怎么让60岁的父母不再种地 浏览:861
若一次孝敬父母的事 浏览:896
养老保险指纹在手机上怎么操作 浏览:612
村干部的养老保险有什么用 浏览:641
孩子小时候孝顺长大后还会孝顺吗 浏览:485
今年四十八岁入养老保险怎么入 浏览:757
退休工人社保加工资问题 浏览:786
70周岁叫 浏览:596
体检查肝功肾功血脂血糖有什么用 浏览:699
五华县农民养老保险多少钱 浏览:808
怎样孝敬父母政治答案 浏览: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