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老年产生偏执有什么特点
偏执,指病态的自我援引性优势观念或妄想,常见的是关于被害、爱、恨、嫉妒、荣誉、诉讼、夸大和超自然力的妄想。具体来说,老年人的偏执具有以下一些特点。
广泛猜疑,常将他人无意的、非恶意的甚至友好的行为误解为敌意或歧视,或无足够根据,怀疑会被人利用或伤害,因此过分警惕与防卫。将周围事物解释为不符合实际情况的“阴谋”,并可成为超价观念。
在与人相处上,易产生病态嫉妒;好嫉恨别人,对他人过错不能宽容;过分自负,若有挫折或失败则归咎于人,总认为自己正确;脱离实际地好争辩与敌对,固执地追求个人不够合理的“权利”或利益。
此外,忽视或不相信与自己想法不相符合的客观证据。例如有些老年人则可能听见邻居议论他、骂他,但是同住的家人没有听见这些声音;有的老年人感觉到墙壁上通了电,床上也被坏人通了电,有麻酥酥的感觉;有人则闻见煤油味,香水味,进而疑心家中进来了外人,或者家里的人和外面的人串通一气要陷害自己。
同时,老年偏执还容易表现情绪焦虑、抑郁、失眠。老年人因为感觉到被害而紧张恐惧、坐立不安或者表现情绪低落,容易发脾气。
❷ 治疗老年偏执的方法有哪些
如果我们已经具有了偏执心理,或者虽然我们没有感觉到,但周围的人不断地提醒我们有这种状况,那么也不用过于担心,应该坚持治疗。
对偏执型人格障碍的治疗应采用心理治疗为主,以克服多疑敏感、固执、不安全感和自我中心的人格缺陷。常见治疗老年偏执的疗法有以下几种。
(1)认知提高法
由于患上偏执的老年人对别人不信任、敏感多疑,不会接受任何善意忠告,所以如果我们意识到自己患上了偏执心理,或者别人反复指出自己有些偏执。此时,我们老年人就应该反思一下,并去认真了解一下偏执人格障碍的性质、特点、危害性。
如果我们通过这些认识,再结合自身的特点,发现我们确实存在偏执心理,我们就应该了解纠正方法,使我们对自己有一正确、客观的认识,并自觉自愿产生要求改变自身人格缺陷的愿望。这是进一步进行心理治疗的先决条件。
(2)交友训练法
患上偏执的老年人应该积极主动地进行交友活动,在交友中学会信任别人,消除不安感。交友训练的原则和要领首先是真诚相见,以诚交心。这也就要求我们老年人必须采取诚心诚意、肝胆相照的态度积极地交友。要相信大多数人是友好的和比较好的,可以信赖的,不应该对朋友,尤其是知心朋友存在偏见和不信任态度。必须明确,交友的目的在于克服偏执心理,寻求友谊和帮助,交流思想感情,消除心理障碍。
其次是交往中尽量主动给予知心朋友各种帮助。这有助于我们老年人以心换心,取得对方的信任和巩固友谊。尤其当别人有困难时,更应鼎力相助,患难中知真情,这样才能取得朋友的信赖和增强友谊。而我们也能在真诚的友谊中换来心灵的收获,从而有利于消除偏执的猜疑。
其三是注意交友的“心理相客原则”。一般说来,如果双方性格、脾气的相似和一致,则有助于心理相容,搞好朋友关系。另外,性别、年龄、职业、文化修养、经济水平、社会地位和兴趣爱好等亦存在“心理相容”的问题。但是最基本的心理相容的条件是思想意识和人生观价值观的相似和一致,所谓“志同道合”。这是发展合作、巩固友谊的心理基础。
如果我们有了一些真心朋友,平时在一起聊聊天,交交心,有困难时真诚帮助,这样自然可以消除我们的一些偏执、多疑心理。
(3)敌意纠正训练法
患有偏执心理的老年人,易对他人和周围环境充满敌意和不信任感。所以,采取以下训练方法,有助于克服敌意对抗心理。
经常提醒自己不要陷于“敌对心理”的旋涡中。事先自我提醒和警告,处世待人时注意纠正,这样会明显减轻敌意心理和强烈的情绪反应。
要懂得只有尊重别人,才能得到别人尊重的基本道理。要学会对那些帮助过你的人说感谢的话,而不要不疼不痒地说一声“谢谢”,更不能不理不睬。
要学会向你认识的所有人微笑。可能开始时你很不习惯,做得不自然,但必须这样做,而且努力去做好。
要在生活中学会忍让和有耐心。生活在复杂的大千世界中,冲突纠纷和摩擦是难免的,这时必须忍让和克制,不能让敌对的怒火烧得自己晕头转向,肝火旺旺。
老年人如果偏执过于严重,就会演变成偏执性精神障碍。这种疾病的危害隐蔽性很大,人们在一般情况下无法判断或者不会承认自己患上偏执疾病,这就使得偏执极不易治疗。
同时,还有些老年偏执性精神障碍患者,常合并患有躯体性疾病,精神症状往往被极大的破坏性结果时,损失往往已不能挽回。因此,对我们老年人来说,还是应提高对此病的识别能力,以防发生不测,如果已经患上,则应该到专门的医疗机构去接受治疗。
❸ 为什么老人年龄大了之后会特别偏执
额叶与人情绪控制的相关,老人变得孤僻,自私也多由该部位病变引起。不过肿瘤可能性不大,而是脑变性性改变。通常伴随全脑改变,认知损害明显,也有些首先以额叶病变开始,医学上叫做匹克病不过对于大多数普通人认识到家人出现痴呆症状,通常要到中度以上才可能发现。毕竟普通人通常会把病患尚保存完好的功能认作情况不严重。经常有痴呆患者做事前说后忘了,家人觉得老人还叫的出孩子名字,所以“不严重”。通常这样的时候,神经内科就诊,评估情况,必要的用药是可能会有帮助的。与老人呕气的行为,真的,挺没必要的。出现这样的情况也提示着能与老人呕气的机会也不会再多了。
❹ 老人偏执臆想是怎么回事
你好这位朋友:
如果你感觉他思维和意识都没有问题.
考虑还是他的性格问题,观念问题.而且因为知识水平和各方面的限制,这样的情况就是看心理医生也很难改变,同时年龄也很大了.
主要是排除精神疾病
只要思维和意识都是正常的
希望家人多宽容吧.
没有好的方法.
❺ 老年人偏执是什么表现如何治疗
病情分析:好像是神经衰弱,神经衰弱有心理治疗,了解疾病的本质,解除思想顾虑。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意见建议:性格开让,避免诱因.药物治疗,谷维素,维生素B1,舒乐安定治疗,针灸治疗和中医治疗
❻ 偏执型精神分裂的老人怎么办
要提醒人们注意的是:偏执型精神分裂症的病人,常常看上去像个正常人,不打不闹,说话也很有条理。但必须警惕,此型病人的主要症状是妄想,还人相当一部分病人同时伴有幻觉。在幻觉、妄想的影响下,病人可能发生自杀、伤人、毁物和危害社会治安等行为。妄想中最常见的是关系妄想和被害妄想,即病人认为别人的言行都与他有关,都是要加害于他,都是他的仇人。因而随时可产生”你要害我,不如我先下手为强”的念头,于是病人会对他的妄想对象产生攻击性暴力行为。幻觉中以幻听、幻视最多见,病人听到的常常是令他不愉快的谈话内容,看到的常常是令他恐怖的景象。
在护理偏执型病人时要掌握一定的技巧,应首先取得病人信任,以便了解病人的幻觉、妄想内容。当病人叙述妄想内容时,要耐心倾听,不能与病人争辩妄想内容的真实性;避免当着病人面与他人耳语,以防引起病人的疑虑或反感,促使妄想泛化。当被涉及为妄想对象时,不要过多解释,并在可能的情况下,减少接触,注意安全。还可利用每日简单的活动干扰病人的妄想内容。在护理偏执型精神分裂症病人时要注意掌握病人的幻觉、妄想内容,对症处理。有被害妄想、幻嗅、幻味的病人吃自己做的饭。自罪妄想的病人总认为自己罪大恶极,不配吃饭,对这样的病人可将饭菜搅拌在一起,让其误认为是残羹剩饭使病人吃下。自罪妄想的病人有时还会有自杀行为,因此,要注意病人的情绪变化,加强护理,预防自杀。若病人听到某处声音在骂他、攻击他而情绪激动时,可将病人带到那里,证实确无客观事实存在,并作好说服解释,缓解病人的情绪。偏执型精神分裂症的病人还可能受幻觉、妄想的支配,产生冲动行为,引起严重的后果。因此应加强防范措施,防止意外的发生。当病人出现攻击行为的前驱症状时,如频繁踱步、言语挑衅、双拳紧握、急躁不安等,不要激惹病人,保持安全距离,移开周围的危险物品,并准备足够的人力控制病人,从而保证病人和他人的安全。
由于偏执型精神分裂症的病人是最危险的伤人者,对社会及他人的安全构成极大的危害,因此,要及时将发病的病人送至医院进行治疗,防止意外事件的发生。
❼ 八十几的老人总爱胡思乱想,与别人吵架怎么办
如果老人的情绪改变是最近突然发生的,那么要考虑两方面的问题,一个是是否有被害妄想或幻觉出现,也就是可能为突发精神障碍。另一种可能性是老年痴呆的早期改变。老年痴呆患者在发病早期常常以性格改变为主。建议带老人家以检查身体为名,先到神经内科查一下老年痴呆症的筛查。必要的话到精神专科就诊。如果老人一直就是性格固执、有点偏执的,那么更可能是老年以后,性格固化的影响。这样很难改变,只有多支持、多理解了。
❽ 怀疑老人得了很严重的精神方面的疾病,重度人格分裂的表现是什么
重度人格分裂的表现是什么呢?
有这类异常人格的人敏感多疑。他们总是妄自尊大,而又极易产生羞愧感和耻辱感。他们多疑并始终提防别人欺骗或作弄自己,结果会让旁人觉得很难与其相处,且他们通常不讲道理。这类病人好猜疑和嫉妒,他们怀疑别人的忠实而不能信任他人,性嫉妒在他们身上很常见他们不轻易结交朋友,而且会避免卷入集体活动中。在他人眼中他们不爽快、狡猾而且过于自信以致成为缺点。他们时常处于防卫状态,别人的无心快语也被其认为是对他们的拒斥。
人格障碍被定义为终身的持久状态,故可预料其很少会有变化。目前几乎没有关于其结局的可靠依据。对个随访研究的综述显示,其中只有两个随访的时间达到了4年以上。这些研究在样本采集和评估方法上有很大的差异,而且大多样本量相当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