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70岁以上的老人社保卡除了工资外还有其它的钱吗
摘要 除了养老金之外,高龄老人还可以领取其他的补贴,有多少钱呢?我们养老金的待遇对于绝大部分退休老人,甚至是唯一的经济收入和来源,因为我们到达60岁的法定退休年龄,你不可能再去工作,由于身体条件等各方面的因素不可能再去劳动,不可能工作那么也就失去了稳定的固定工资的收入。
2. 2020年社保新政策女性55周岁可以参加职工社保,那么70岁才能退休,合算吗e
摘要 亲~您好[微笑],很高兴能帮您回答该问题哦~针对您提出的问题现回复如下:(1)合算的,在达到退休年龄之后您可以选择一次性补缴至满十五年的。(2)因为缴纳社保后可以提供以下好处的。一、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人们在缴纳养老保险费达到15年,在退休后就可以领取养老金。这就为人们年老后的生活提供了基本的生活保障,因为人们年老退休后,丧失劳动能力,所以往往是没有稳定的生活来源的,而养老保险就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二、提供医疗保障 养老保险是可以为老年人提供医疗保障的,缴纳了养老保险费,在退休后,如果因为年老生病的话,看病治疗是可以有医疗报销待遇的。要知道,人老之后,难免会有病痛,所以能有医疗报销可以说是很好的保障了。也可以避免因为看病治疗花费太多的钱财,这无论是对自己还是对子女都是非常有帮助的。 为了老年生活有一份好的保障,就要尽早开始做好社保中的养老保险规划。
3. 社保卡70岁以后能领多少钱还激活
摘要 到达退休年龄之后要先到社保局办理退休手续以后才能正常领退休工资,具体的退休资料问当地社保部门,带好材料去办理就可以了
4. 我今年70岁了,企业职工,退休前没有交够15年社保,现在怎么办
1、延长缴费至15年,参保人员达到法定退休年龄之后,若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缴费不足15年,可以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在待遇领取地延长缴费至15年;2、延长缴费未满15年,可转入居民养老保险,如延长缴费后依然无法达到缴费年限15年,可以申请从城镇职工养老保险转入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享受相应的养老待遇;3、申请终止基本养老保险关系,个人可以书面申请终止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经本人书面确定之后,终止其职工养老保险关系,并将个人账户存储额一次性支付给本人。
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不足十五年的可以:1、延长缴费至满十五年。2、社会保险法实施前参保,延长缴费五年后仍不足十五年的可以一次性缴费至满十五年。(4)70岁退休社保扩展阅读:社会保险法实施前参保、延长缴费五年后仍不足十五年的可以一次性缴费至满十五年。到了退休的年龄就可以按月领取养老金。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不足十五年的也可以转入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或者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按照国务院规定享受相应的养老保险待遇。参考资料:养老保险_网络
付费内容限时免费查看
5. 享受退休金己满70岁的老人,其每月有40元的年龄补贴,其社保局是怎样规定的
一、符合哪些条件的人员可以列入实施范围?
答:高龄无保障老人纳保要符合四项条件:一是年满70周岁,二是在上海居住、生活满30年,三是解放后户籍制度建立起为本市城镇户籍,四是未纳入基本养老、医疗保险制度以及未享受征地养老待遇。主要是三类对象:职工遗属、退休老龄职工供养的老年家属(即一老养一老)和社会无业无保的老人。
二、为何要设定年满70周岁的条件?
答:设定“年满70周岁”
的年龄条件,主要是为了解决年龄大、本人难以或无力缴纳社会保险费的老人的社会保障问题。对他们已不适用通过缴费纳入现有的城镇职工社会保险制度,而是采取由政府筹措资金为高龄无保障老人提供社会基本养老金及基本医疗待遇的办法。70周岁以上的老人无保障问题,不少是由于当时社会历史原因
等多种因素形成的,当前这个制度就是要解决这类人群在保障方面的突出问题。70周岁以下的老人,大部分已参加城镇职工社会保险,少部分没有社会保险的无保障老人,也可随年龄增长逐步纳入高龄老人社会保障制度内。
三、对于超过法定退休年龄,不满70周岁人员社会保险待遇如何处理?
答:对于超过法定退休年龄又不满70周岁的人员,按照目前本市已出台的相关规定,可以通过“续保、补保”的方式,参加本市社会保险,并享受相应的社会保险待遇。对确因家庭困难而无力缴费的人员,一是通过各种社会帮困措施,帮助其缓解生活或医疗方面的困难,待到达70周岁后纳入本市城镇高龄老人保障制度。二是可多方筹资,通过“续保、补保”解决社会保险待遇。
四、“在上海居住、生活满30年,户籍制度建立起就是本市城镇户籍”的条件如何认定?
答:从解放后建立户籍制度以来,就是本市城镇户籍,同时已经在本市居住、生活满30年的,就符合该项条件。这一条件的认定应以户籍原始记载为准。对办理过户籍性质变更的人员的认定,另行制定相应的办法。
五、“未纳入基本养老、医疗保险制度以及未享受征地养老待遇”的条件如何认定?
答:“未纳入基本养老、医疗保险制度以及未享受征地养老待遇”,是指不具有享受本市规定的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小城镇社会保险、征地养老等待遇的资格,以及外省市规定的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待遇的资格,且未享受上述各项待遇。
六、高龄无保障老人的养老、医疗待遇如何办理?
答:首先,由本人或委托他人向户籍所在街道(乡、镇)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申请,尚未建立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的,向街道(乡、镇)劳动保障事务所申请,并提交本人身份证和户口簿原件及复印件。经事务受理中心(或劳动保障事务所)初核后,报区(县)劳动保障局。区(县)劳动保障局会医保、民政、公安部门和社保中心联合审核批准后,纳入高龄老人保障制度,享受这一制度规定的养老、医疗待遇。然后,由本人或委托他人凭“享受养老待遇核定表”,以及本人一寸照片(一张),到户籍所在街道(乡、镇)的医保服务点办理《医保证》,作为其享受基本医疗保障待遇的凭证。对有困难的老人,由社区组织就业援助员、救助协理员等上门服务。
七、高龄无保障老人享受哪些养老、医疗待遇?从什么时候开始享受这些待遇?
答:高龄无保障老人的养老待遇目前为每月460元。医疗保障待遇为门急诊医疗费报销50%,住院医疗费报销70%,其余部分由个人承担。区(县)劳动保障局会医保、民政、公安、社保中心等部门核审时,将明确养老、医疗待遇享受的起始年月。养老待遇每月10日发放。医疗待遇目前先由本人垫付,然后到医保服务点报销。报销制度实行一阶段后,将完善结算办法,实行持卡结算,个人不再垫付由医保支付的费用。
八、高龄无保障老人就医有哪些规定?
答:高龄无保障老人在办理《医保证》时,由本人根据就近原则,在本市户籍所在地或居住地选定一所医保定点医院,一般选定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一级医疗机构)。然后凭《医保证》在选定的医保定点医院就医。因病情需要转诊的,应由选定的医保定点医院开具转诊证明,转诊到其他医保定点医院就医。每次转诊的医保定点医院原则上限于一所,转诊期限为1—3个月。因病情需要继续转诊的,应当重新办理转诊手续。因病情需要急诊就医的,可选择其他医保定点医院就医。
九、高龄无保障老人的医疗费报销是什么范围?
答:高龄无保障老人医疗费报销范围,按照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办法中有关用药范围、诊疗项目、服务设施等的规定执行,但不执行分类支付规定中按比例个人自负的规定。如使用用药范围内的“乙类药品”,个人不需要先负担10%的药费,而是按实际药费及报销比例报销。
十、已享受职工遗属待遇的人员,符合条件的是否可以享受高龄无保障老人的养老、医疗待遇?
答:享受职工遗属待遇的人员,在未满70周岁以前,可继续享受职工遗属待遇。年满70周岁后,符合高龄无保障老人条件的人员,享受高龄无保障老人的养老、医疗待遇,不再享受职工遗属待遇,同时办理换领《医保证》手续;个别年满70周岁,但不符合高龄无保障老人其他条件的职工遗属,应继续享受职工遗属待遇。
十一、高龄无保障老人纳保后,原由单位、民政、街道等部门发放的生活补贴,是否还能继续领取?
答:高龄无保障老人纳保后,原由单位、民政、街道(乡、镇)等部门定期发放的生活补贴,低于460元的,原相关待遇不再享受,统一享受高龄老人保障待遇;原享受的待遇高于460元的部分,仍由原部门按原渠道予以补足。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6. 已满70岁的企业退休职工,已经交完了医疗保险,什么时候能领取医保
企业在给员工办理医保手续后就可以领取了;再者是在员工生病的时候可以用到;其次是需要提前将自身的一个社保取消,让企业转而代缴职工医保,才可以成功申领到职工医保。笔者认为主要需要从以下三个角度去分析处理。
一、企业在给员工办理医保手续就可以领取了
对于企业而言,在员工入职后可以主动给员工办理医保手续,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保障好员工的一个医疗服务,毕竟员工在日常生产的过程中可以获得更多的一个社会保障对于员工而言是一种更好的事情,在员工生病有需要的时候可以主动用到企业缴纳的职工医保,来做对应的报销处理,这样子对于职工而言是一种非常好的保障形式,可以减轻职工的一个经济压力。企业在办理职工医保之后,员工就可以领取了。
注意事项:对于职工而言,在有能力的情况下可以主动让企业给其缴纳更多的一个社会养老保险,可以在老后领取到更多的一个退休金,更好地保障老年生活。
7. 70岁能交社保吗
70岁有交社保吗?70岁的人不能交摔炮,因为现在只有年龄都是60岁就已经超过了70超过了60岁,所以说就完了一不能再交了。
8. 70后社保补缴政策
70后社保补缴政策包括:
1、各地不得违反国家规定采取一次性缴费方式,将超过法定退休年龄等不符合条件的人员纳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范围;
2、对城镇个体工商户和灵活就业人员,不得以事后追补缴费的方式增加缴费年限;
3、对于符合国家规定补缴养老保险费的,应按社会保险法规定缴纳滞纳金。
社会保障是以国家或政府为主体,依据法律,通过国民收入的再分配,对公民在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能力以及由于各种原因而导致生活困难时给予物质帮助,以保障其基本生活的制度。
社会保障的本质是追求公平,同时必须以立法或法律为依据。其基本内容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等。
社会保障由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优抚安置等组成。其中,社会保险是社会保障的核心内容。全球的社会保障模式,大致可分为国家福利、国家保险、社会共济和积累储蓄四种,分别以英国、前苏联、德国、新加坡为代表。中国在建的社会保障制度,属于社会共济模式,即由国家、单位(企业)、个人三方共同为社会保障计划融资,而且这是未来相当长一段时期的改革趋势。个人责任的强化已经成为全球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共识。社会保障是现代工业文明的产物,是经济发展的“推进器”,是维护百姓切身利益的“托底机制”,是维护社会安全的“稳定器”。社会保障是现代国家一项基本的社会经济制度,是社会安定的重要保障,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
第二条 国家建立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等社会保险制度,保障公民在年老、疾病、工伤、失业、生育等情况下依法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
9. 年过七十岁的老人还要交城乡居民社保费吗
社保费是自愿缴费的,但还是需要缴纳医疗保险费,年纪越大越需要交,可以交给孩子缴费,根据我们国家社保的有关政策,国家将新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合并为城乡居民医疗保险,这是国家统一城乡待遇的一项重要举措,超过退休年龄就不符合纳入养老保险的条件。年纪超过65岁以上就不需要缴交城乡居民社保费了。
一、要了解自身的情况类型,再考虑是否应该缴费,如若超过退休年龄,可以不缴社保费,但需要缴纳医保和养老保险,可以给孩子代交。很多地方正在实践用家庭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个人账户里的钱给家庭成员缴纳城乡居民医保个人负担部分。这样很多老人的居民医保费,就可以由孩子给缴费了
二、根据国家制度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实施时已满六十岁是可以领取基础养老金的。应该加强医疗保险的投入,以减轻得病时的负担。
虽然是社保是根据要贯彻自愿、互助、公开、服务的原则,年满六十以上老人要根据自身情况还需不需要缴费,医疗保险用集中起来的医疗保险基金来补偿由疾病所带来的经济损失,对于70岁的老人还能不能交社保可以咨询一下居住社区,可以根据现行的政策来办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二十五条:国家建立和完善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 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实行个人缴费和政府补贴相结合。 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人、丧失劳动能力的残疾人、低收入家庭六十周岁以上的老年人和未成年人等所需个人缴费部分,由政府给予补贴。医疗保险也具有保险的两大职能:风险转移和补偿转移。即把个体身上的由疾病风险所致的经济损失分摊给所有受同样风险威胁的成员,用集中起来的医疗保险基金来补偿由疾病所带来的经济损失。
10. 70岁才退休,以前的社保金能退吗
如何修改退休年龄?人社部的方案研究几年了还没公开,
最快也要2018-2019年公开征求意见、再次修改完善、颁布,颁布之后至少5年(2024年)才开始实施。
反对过快调整及突然袭击。
建议1:
2024年起,原来50岁退休的每4年提高一岁,原来55岁退休的每8年提高一岁。
2024年原50岁原55岁
2028年51岁
2032年52岁56岁
2036年53岁
2040年54岁57岁
2044年55岁
2048年56岁58岁
2052年57岁
2056年58岁59岁
2060年59岁
2064年60岁60岁
到2064年统一60岁退休,再根据国家财力和社保基金积累决定是否调整退休年龄。
短期内社保空账的对策:2017年国务院出台政策,央企等国企划转10%的股权给社保基金,增强社保基金实力。
(参照:2016年,102家央企利润总额1.2万亿元,10%就有1200亿元。)
建议采取更多措施,比如:
A:公务员人数和行政支出每年递减2%(随着政府管理水平提高、及大陆人口几年后就开始减少、再保留上千万公务员已无必要)。
B:各地当年度财政资金有结余的一律上缴,严惩年度突击花钱上万亿的荒唐行为。
C:税收资金每年划拨社保基金递增2%,进一步提高社保实力。
不要一味提高退休年龄,让百姓缴费四十年(20岁到60岁甚至更高)、只领几年养老金就死亡。
建议2:建立灵活(弹性)退休制度。参考《公务员法》第88条,推广到全民。
公务员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可申请提前退休:
(一)工作年限满30年的;(二)距国家规定的退休年龄不足5年,且工作年限满20年的。
建议对全民都给予允许弹性退休的政策。对于下岗失业、生病的职工,更应该允许弹性退休。
建议3:把五花八门的养老保险种类(公务员、事业单位、企业职工、城乡居民、军人养老保险等)
统一为“公民养老保险”,待遇尽量公平并有保底和封顶,比如,最低待遇不可低于当地最低
工资的60%(福建在2010年已有此政策),最高不可以高于当地社平工资2倍。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