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长寿老人 > 90岁老人民事纠纷案件适用

90岁老人民事纠纷案件适用

发布时间:2022-05-04 00:16:19

1. 年近90的老人,能被确认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吗

限制行为能力人,包括10 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 。
所以,你提到的民事主体不能作为限制行为能力人。

如果被确认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话,经其法定代理人的否认,是可以撤销的。

2. 民事案件证人八十多岁了的证言前后矛盾能作为定案依据吗

不能。不管证人多大年龄,前后说法矛盾的证据,是不能作为证据使用的。需要排除矛盾,确定唯一性。

3. 怎样判断90岁高龄老人是否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

这个需要在行为能力和认知能力两个方面进行测评。如可以独立行走,不需要别人照顾起居,思路清晰,能准确表达自己的意思。这样的老人才算有独立民事能力

4. 90岁以上老人出事民事付什么责任

九十岁以上老人出事,该怎么负民事责任,就怎么负刑责任。
因为无论多大多岁数,都应当负民事责任。不能因为年龄大就无责任。

5. 老人意愿在民事诉讼中起什么作用

现代法学理论成果和国际司法经验是人类文明的共同成果,两大法系的日渐趋同说明了借鉴国外有益经验,是司法改革走向成功的一条捷径。在简易程序司法解释中,引入的诉讼契约理念就在于尊重当事人的权利。

诉讼契约是大陆法系诉讼法学者提出的概念,有学者认为它是当事人之间就诉讼程序事项而达成的以直接发生诉讼法上效果为目的的合意。包括管辖合意、诉讼上的和解、证据契约、放弃型诉讼契约、执行程序中的契约。5当事人之间的合意如果足以解决已经形成的纠纷和冲突,民事诉讼的目的已经实现,这也是尊重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的要求。

简易程序司法解释第二条中规定的当事人的程序选择权体现了诉讼契约原理。程序选择权,是指当事人在民事诉讼中就程序性事项达成合意后共同处分自己诉讼权利的一种权能。它体现尊重当事人的意思自治,体现诉讼民主,提高诉讼效率。根据该条的规定,在一审普通程序案件中,当事人各方可自愿选择适用简易程序并经法院审查同意的,可以适用简易程序,这实际上也就是当事人之间达成了适用简易程序的契约。程序转换过去是单向,只允许向普通程序转换,绝对禁止向简易程序转换。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中第171条中就规定,已经按照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在审理过程中无论是否发生了情况变化,都不得改用简易程序审理。而简易程序司法解释的出台,对此是一个突破。

在过去,我们在法律规定上很少承认诉讼契约。比如民事诉讼法的规定,调解书须经当事人签收后才具有法律效力。赋予当事人在调解书签收前的反悔权,不符合契约理论,而且有悖于诚实信用原则,客观上还形成法院作出的调解书效力还不及民间调解组织作出的调解协议的效力的尴尬局面。因为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人民调解协议的民事案件的若干规定》中明确,民间调解组织作出的协议具有民事合同的性质,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履行自己的义务。在简易程序司法解释中,对此进行了修正。解释第十五条的规定,调解协议经当事人签字后即具有法律效力,体现了尊重诉讼契约的精神。此外,简易程序司法解释第二十二条关于当事人可以协商举证期限,但最长不超过15日的规定都体现了诉讼契约的原理。

其实,从诉讼法律关系参与者的角度讲,法院作为诉讼关系的一方,同样可以作为诉讼契约的参加者,因此笔者认为诉讼契约并不局限于当事人之间。当事人与法院之间同样可以达成契约,简易程序司法解释第二十八条规定的当事人可以要求邮寄送达裁判文书,这实际上当事人与法院之间达成的诉讼契约,法院只要按照约定进行送达即可产生法律效力。

6. 90岁老人如何申请法律援助:赡养问题

九十岁老人申请法律援助看他儿子家有楼房五处不去赡养老人反而把责任推给多病又七多岁女儿身上适种不孝儿要他河用上法庭冶他

7. 请问老年人90岁了,在法律上有没有处理自己自己

什么意思?“请问老年人90岁了,在法律上有没有处理自己自己”?

还是要问“老年人90岁了,在法律上有没有处理自己自己农转非的钱的权益吗?”?
如果你问的是下面的话,当然有权自己处理自己的权(但有前提,要他自己是有“完全行为能力”,简单说就是说他智能正常,能独立处理自己的事情)!

如果他是无行为能力,限制行为能力,那可能由他的监护人(夫妻,子女等近亲)处理

参考资料:
1、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是指能够通过自己的独立行为参加民事法律关系,取得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资格。
根据《民法通则》,“十八周岁以上的公民是成年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可以独立进行民事活动,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2、限制民事行为能力:是指自然人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资格受到一定的限制。
根据《民法通则》,A、“十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进行与他的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活动;其他民事活动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征得他的法定代理人的同意。”B、“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进行与他的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活动;其他民事活动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征得他的法定代理人的同意。”

3、无民事行为能力:是指自然人不具有以自己的行为参与民事法律关系取得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资格。
根据《民法通则》,A、“不满十周岁的未成年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民事活动。”B、“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民事活动。”

8. 排除妨碍法院对于老年人怎样强制执行

涉及被执行人是老人的案件难度较大,还是以劝解做工作为主,劝解不成的,才考虑强制执行。但由于超过70岁,依法不得对其人身采取拘留等措施,强制带离还是法律允许的。排除妨碍、恢复原状在行政法中属于强制执行的方式,但在民法中属民事责任。
法律分析
在排除妨害的案件判决后,如果已经申请法院强制执行了,该案就证明已经终结,依法是不可以再审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的。如果妨害人又继续实施原妨害行为,可以再行起诉,要求人民法院判处对方排除妨害行为。排除妨碍是指权利人行使其权利受到不法阻碍或妨害时有权请求加害人排除或请求人民法院强制排除,以保障权利正常行使的行为。排除妨碍请求权是公民生活中一条重要的权利,受法律保护。在适用范围方面,妨碍的适用范围比妨害更为广泛。妨碍是指对他人行使权利造成障碍,这种障碍不以产生实际损害为前提。妨害是指实施了某种侵害他人行使权益的行为,后果上已有某种损害结果的发生。在义务主体方面,排除妨碍的义务主体比排除妨害更广泛。排除妨碍的义务主体不但包括实际侵权人还包括具有某些履行事务职能的主体。排除妨害的权利人仅能诉求实施侵害行为的实际侵权人。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 第十二条 行政强制执行的方式:(一)加处罚款或者滞纳金;(二)划拨存款、汇款;(三)拍卖或者依法处理查封、扣押的场所、设施或者财物;(四)排除妨碍、恢复原状;(五)代履行;(六)其他强制执行方式。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一百一十一条 诉讼参与人或者其他人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情节轻重予以罚款、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一)伪造、毁灭重要证据,妨碍人民法院审理案件的;(二)以暴力、威胁、贿买方法阻止证人作证或者指使、贿买、胁迫他人作伪证的;(三)隐藏、转移、变卖、毁损已被查封、扣押的财产,或者已被清点并责令其保管的财产,转移已被冻结的财产的;(四)对司法工作人员、诉讼参加人、证人、翻译人员、鉴定人、勘验人、协助执行的人,进行侮辱、诽谤、诬陷、殴打或者打击报复的;(五)以暴力、威胁或者其他方法阻碍司法工作人员执行职务的;(六)拒不履行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的。人民法院对有前款规定的行为之一的单位,可以对其主要负责人或者直接责任人员予以罚款、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9. 90岁以上老人打官事法院受理吗

再回答这个问题,90岁以上的老人打官司法院受理吗?只要老人意识清醒不糊涂,法院是受理的。

阅读全文

与90岁老人民事纠纷案件适用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城乡养老金上调 浏览:301
关于孝顺亲敬老的名言名句 浏览:990
60岁不老女星 浏览:24
那种孩子最孝顺 浏览:556
汕头城乡居民养老待遇多少钱 浏览:480
去厂里上班体检没过怎么办 浏览:475
重阳节的旅游文章 浏览:625
农村养老交多少好 浏览:71
农民失地养老保险怎么领取 浏览:326
外国人退休金多少 浏览:917
私企教养老金有哪些好的政策 浏览:67
养老院的床是什么材质的 浏览:280
扩展老年活动中心的答复 浏览:549
70岁老人消化功能减退吃什么药好 浏览:677
新型城镇化农村养老 浏览:151
老年大学南开招生 浏览:794
社区开展老年人中秋节活动 浏览:980
退休工资扣大额医疗吗 浏览:882
80岁能坐飞机 浏览:493
滨海县养老金 浏览: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