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中国健康比例多少
一、中国人健康大数据概况
中国高血压人口有1.6----1.7亿人
高血脂的有将1亿多人
糖尿病患者达到9240万人
超重或者肥胖症7000万-----2亿人
血脂异常的1.6亿人
脂肪肝患者约1.2亿人
平均每30秒就有一个人罹患癌症
平均每30秒就有一个人罹患糖尿病
平均每30秒,至少有一个人死于心脑血管疾病
《千手观音》23位主要演员中19位都是因药物不良反应导致聋哑
英国研究证实:有85%的药品是无效的,对病人最好的措施就是尽量减少医疗干预。
美国研究证实:高度发达的现代医学体系与人的健康没有太大关系。
美国研究证实:有30%---40%的手术根本不需要做!
美国研究证实:与美国人健康寿命相关的因素中,只有10%跟医疗相关!导致美国人健康寿命延长30年中,有25年与医学没有关系。
四、健康大数据·中国每天有720个缺陷儿出生
2006年9月12日是我国首个“预防出生缺陷日”,同年监测显示,每隔30秒就有一个缺陷儿出生,相当于每小时30个,每天720个!
五、中国青少年健康大数据
80%学生早餐营养质量较差
青春期贫血的发病率达38%
全国肥胖儿中脂肪肝发生率40—50%
小学生近视率32.5%
初中生59.4%
高中生77.3%
大学生80%
中国7个城市中小学生早餐行为调查
调查显示:我国超过80%学生早餐营养质量较差,均没有达到国家标准!
中国青少年青春期贫血的发病率达38%。
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调查:
目前中国2.7亿在校生蛋白摄入量,仅为标准的65%。
铁、钙、锌严重不足,维生素A的摄入量仅为标准的15%。
青春期贫血的发病率达38%。
2013—2014年度,北京中小学肥胖检出率为19.5%,其中10%出现脂肪肝,而全国肥胖儿中脂肪肝发生率40—50%。
2型糖尿病发病率20年间增长了11—33倍。
教育部《2013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监测报告》
小学生近视率32.5%
初中生59.4%
高中生77.3%
大学生80%
沿海城市高中毕业生视力低下率85%
高度近视率呈急剧上升趋势
六、中国老年人健康大数据
2020年,我国进入老龄化严重阶段!
骨质疏松症已跃居常见病、多发病的第七位。
60岁以上的人群患病率为56%,女性发病率为60—70%。其中骨折率发生率接近三分之一,每年医疗费用按最保守的估计需要人民币150亿。
全世界痴呆病人已达2400多万,平均每7秒增加一个,中国老年痴呆患者约占全世界病例总数的1/4,平均每年增加30万的新发病例。
发达国家进入老龄化时,人均GDP在5000—8000美元。2003年我国未富先老,人均GDP为1000美元。
老龄化进程:
法国115年;
瑞士85年;
英国80年;
美国60年;
中国18年。
发达国家进入老龄化时,人均GDP在5000—8000美元;
2003年我国未富先老,人均GDP为1000美元。
专家提醒
不要总以为疾病离我们很远,更不要让健康埋有隐患。
我们已经有太多的朋友,太多的亲人被疾病、被癌症夺去了鲜活的生命。
要知道,很多疾病在早期是很容易防治的,长期失治才会加重恶变,以致丧失生命。
有问题早发现、早诊断,才能早预防、早治疗,才能更好的珍惜生命。很多重大疾病都是从轻度重疾开始的!
战国时代有一名医叫扁鹊,医术非常高明,受到魏王的接见,扁鹊说自己的医术比不上中兄,中兄的医术比不上长兄。
魏王很奇怪,说:“那为什么你的长兄默默无闻,你的中兄只是小有名气,而你却名贯四方呢?”
扁鹊回答:“我的长兄总是治病于发病前,我的中兄治病于发病初期,而我却治病于病情恶化之后。”
事前控制比事中控制更重要,事中控制比事后控制更重要,对付危机(病情恶化)的最好方法是不陷入危机(病情恶化)。
做好事前控制,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健康是1,妻子、孩子、位子、票子、房子、车子……是0,0在多,1没有没了,就什么都没了。
看完以上数据值得我们每个人深思:
其实,人一生的追求不外乎财富增长、事业成功、爱情美满、家庭幸福……但无论我们追求多少、拥有多少,如果失去健康,一切都将没有了意义。所以,为了自己,为了家人,为了亲朋,保健养生从现在做起!
这种事情发生在别人身上只是一个故事,我们看一看,听一听也就过去了,如果不幸发生在我们自己身上,那就是一个事故了;到时候连累的还是自己至亲至爱的家人。
㈡ 高血压有多少人中国
高血压人群是比较多的,近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性非传染病预防控制中心最新的研究公布2010年中国成年人中,高血压患病率高达33.5%,据此估计患病的总人数已经突破了3.3亿,是非常庞大的人群。但是还有很多患者不知道自己患了高血压,相当于每三名成年人中就有一个人是高血压的人群,因此高血压的发病率还是非常高的。
建议一定要积极的控制并且预防高血压疾病,在饮食生活各方面进行调整,特别是饮食当中一定要做到低盐低脂低胆固醇的饮食方式,要控制体重,减轻压力,保持平和乐观的心态。
在我国确诊高血压的人数非常多。根据国家疾控中心数据显示:我国15周岁以上人群中高血压患病率为24%,相当于每5个成年人中便有一个人患有高血压病。在年龄超过65岁的老年人中,50%的人有高血压。
高血压是一种长期的慢性的老年疾病,特别是40岁以上的人发病率显著的提高,这和年龄因素有一定的关系,高血压主要指的是以体循环动脉血压增高为主要特征,收缩压大于等于140毫米汞柱,舒张压大于等于90毫米汞柱,可伴有心脑肾等器官的功能或者器质性损害的临床综合征。
㈢ 60岁血压多少正常
过去正常血压的标准是<140/90毫米汞柱。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高血压学会制订了新的规定如下: 分级 收缩压(毫米汞柱) 舒张压(毫米汞柱) 理想血压 <120 <80 正常血压 <130 <85 高正常 130-139 85-89 1 级高血压(轻型) 140-159 90-99 亚组:临界 140-149 90-94 2 级高血压(中型) 160-179 100-109 3 级高血压(重型) ≥180 ≥110 单纯收缩期高血压 ≥140 <90
㈣ 老年人高血压是指哪个年龄段
五十岁以上就是了
㈤ 中国五十岁以上人群高血压发病率是多少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在欧美一些国家发病率高达20%以上,我国在1979~1980年进行了全国大规模的抽样普查,除台湾省以外都参加了这次普查。15岁以上人群高血压总患病率为7.89%,1992年我国又进行了第三次抽样普查,高血压的患病率为11.6%,较1979~1980年有明显增加。在地区分布上,华北、东北及东部沿海地区患病率高于南方和西部内陆地区,这可能与地理、气候、种族、环境、饮食习惯、社会文化、心理状态等因素有关。
在性别、年龄方面,高血压的患病率男性为6.96%,女性为8.4%,女性高于男性。一般来说在35岁以前,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35岁以后则女性高于男性,这可能与女性妊娠和更年期内分泌变化有关。从发病年龄上看,小于20岁年龄为3.11%;20~39岁年龄组为8.6%;50 ~59岁年龄组为11.38%;60~69岁年龄组为17.23%,说明老年人发病率明显高于中青年。
民族方面,以拉萨的藏族人患病率最高,为17.76%;其次是内蒙古锡盟蒙族,为10.7%;维吾尔族为1.15%;新疆柯尔柯孜族为0.63%;四川凉山彝族人患病率最低,仅为0.34%。
在城市与农村也存在差别。城市高血压患病率达10.84%,农村为6.24%,究其原因除了城市居民生活水平较高和生活工作较紧张外,也与城乡的环境因素差别有关。
㈥ 中国高血压指南中的老老年年龄界限为多少岁
中国高血压指南老年年龄界限为60岁。
㈦ 60岁的老人血压多高才算正常能用年轻人的标准吗
在140/90mmHg以内都属于正常。但毕竟60岁,操劳了大半辈子,身体各个组织器官或多或少出现了点问题,出问题一定要保养,非同日三次测量超出上限值140/90mmHg即可确诊为高血压,这也是我国高血压指南的标准。就可以按照正常成人的血压标准来要求,收缩压小于120mmHg,舒张压小于80mmHg。高血压患者的降压目标:在患者能耐受的情况下, 逐步降压 达标。一旦发现血压升高,就应该根据患者的血压水平,包括身体的一些健康指标,如血值,血糖,年龄等因素评估病情,必要时需要积极的用药干预
推荐使用臂式血压计,测量血压前大家应安静休息5~10分钟,要排空大小便,避免饮酒、饮浓茶、饮咖啡和饮酒,以免引起血压波动。控制血压也不能急于求成。如果血压下降过快,患者会出现不耐受,出现头晕、乏力等症状,甚至出现休克。控制血压应循序渐进,逐渐下降。
㈧ 中国人血压多少是正常高血压治疗误区有哪些
目前指南规定,诊断高血压方面,只有一次诊室血压高,不能诊断高血压。通常需要隔1~4周(取决于血压水平)进行2~3次诊室测量,以确认高血压的诊断。也就是发现血压140/90,还需进一步观察。而且要在未使用降压药物的情况下,非同日3次测量诊室血压。
越来越多的人,都知道高血压如果长期不控制,就会发生心脑肾等等疾病,后果严重。很多人测完血压高于140/90,就被诊断为高血压,甚至开始吃药。如果在测量血压前没有做好准备,尤其在判断自己有没有高血压的时候,一定做好准备再去测量,这样才能准确测量血压,才能准确判断。
3.长期吃一种药副作用太大,要经常换着吃。其实没必要,因为副作用一般在用药初期就表现出来了,如果没有副作用,那基本就不会再有。所以即使长期吃药,其血压控制好获得的好处,远远超过药物的副作用,经常注意检查就可以了。
㈨ 血压多少算高不同年龄段血压标准也不同高血压偏爱哪类人
高血压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疾病,因为常见可能大家对高血压的认知比较多,但很多人觉得高血压病情并不重,确实高血压在初期,甚至中期也不会有太多的不适,仅仅有头晕、头痛、胸闷等症状,还有一部分人根本没有症状,只有在测量血压时才发现会高。其实高血压不仅有以上这些轻微的不适,也会导致各种心脑血管疾病,比如中风、心肌梗死等等,如果不重视高血压,很可能在不经意间导致这些疾病发作,甚至出现死亡。所以不论老年人还是中青年人,都应该重视高血压,都应该有定时测量血压的习惯,这样才能远离并发症和致命的风险。
D代表Dash diet(得舒饮食):得舒饮食是目前世界上最佳的饮食方式之一,其倡导摄入更多营养丰富的纤维类蔬菜,较多的全谷类食物,以及少量鱼肉禽肉,少吃红肉,适量乳制品,少吃盐和甜品,多吃水果,少喝酒,对控制高血压有较大的帮助,其实说的简单点,就是调整饮食结构,改变不同的营养素所占的比例。
E代表Exercise(运动):运动可以增加血流量,并且改善血管壁弹性,降低血管硬化程度,起到降压的效果,此外,运动也可以缓解压力,减轻紧张程度,降低交感神经兴奋,也可以降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