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长寿区的著名人物
巴寡妇清,中国最早的女企业家,出巨资修长城,为秦始皇陵提供大量水银。晚年被秦始皇接进宫封为“贞妇”,死后将其灵柩运回,厚葬于长寿龙山寨,秦始皇还下令在其葬地筑“女怀清台”以资表彰。巴寡妇清实为巴国、巴郡时期(今重庆地区)工商业发展水平的标志性人物。
谯定(1023~?),字天授,号达微,人称“涪陵先生”、“谯夫子”,北宋末年著名理学家,宋代巴蜀理学四大学派之一的涪陵学派的开创者。
聂贤(?---1544)字承之,号凤山,官至工部尚书、刑部尚书,卒赠太子少保,谥号“荣襄”。
陈新甲(?~ 1642),明末官吏,官至兵部尚书。
李希贤(生卒年不详),生逢康、乾两代,官至云南迤西道道员,清朝有名的“垦荒县令”。
韩鼎晋(1767—1826),字树屏,清乾隆六十年(1795)进士,官至仓场侍郎、工部侍郎,以上书进谏著称。
胡超(1776~1849),字卓峰,清朝名将,官至陕甘提督、振威将军,平定张格尔叛乱,绘像紫光阁。
陈铭德(1897年~1989年),创办《新民报》,任社长、总经理。新中国成立后为上海《新民晚报》顾问。
李寿民(1902年~1961年),笔名还珠楼主,曾被誉为“现代武侠小说之王”,代表作品《蜀山剑侠传》,一生中的作品多达4000余万字。
李一鄂(1901年~1928年),原名李维基。1901年,长寿县党组织的创始人和长寿县早期革命活动的组织、领导者。1928年春,因肺结核病恶化,不幸辞世,终年28岁。
2. 延寿县的历史沿革
商、周为肃慎族属地。秦、汉、肃慎臣属扶余,本境为扶余辖地,汉朝延寿县隶属玄菟郡。
三国及两晋属肃慎族,仍为扶余属地,晋时隶属护都夷校尉。
南北朝属挹娄族,至公元500年左右,为勿吉,挹娄改称,属境,臣服于魏。
唐及五代为靺鞨辖地。唐初役属高丽鄚颉府。唐开元元年,公元713年,以后,属唐廷忽汗州都督府,唐末及五代时期,靺鞨故地尽为渤海所有,建5京15府62州,本境遂为渤海之鄚颉府高州境,今宾县。
辽初仍属渤海上京鄚颉府,辽灭渤海,本地为女真兀惹部,治所兀惹城,今通河县治附近。
金为上京会宁府曲江县辖境。
元朝初属辽阳行省开原路。
皇庆元年以后,属女真水达达路吾者部。
明属奴尔干都司,明永乐七年,1408年,三月设木兴河卫,改属辽东都司。清顺治十年,公元年,为镇守宁古塔之按班章京及副都辖境。康熙元年,公元1662年,归镇守宁古塔等处将军管辖。康熙十五年,公元1676年,改属吉林将军。雍正三年,公元1725年,为吉林将军阿勒楚喀副都统辖地。光绪五年,公元1879年,奏准开放蚂蜒河荒地。光绪二十九年,公元1903年,十月改为县治,定名长寿县,仍属宾州厅管辖。
光绪三十三年,公元1907年,建置行省,隶属东三省总督、吉林省巡抚统辖。宣统元年,公元1909年,宾州厅升为宾州府,仍归宾州府管辖。宣统三年,公元1911年,吉林省分设西南、西北、东南、东北四道,长寿县归西北道宾州府管辖。
民国3年,公元1914年6月,吉林省西北道改为滨江道,遂隶属滨江道,并更名同宾县。
民国18年,公元1929年,又改称延寿县。民国19年,1930年,裁撤滨江道,直属吉林省。伪满康德元年,公元1934年10月,实施新省制,划归滨江省管辖。
1946年1月25日,中国人民解放军三五九旅,老七团、老八团解放延寿,建立了延寿县民主政府,隶属松江省哈东地区行政专员公署。
1954年8月1日,松江、黑龙江两省合并,隶属黑龙江省政府。
1956年设置专区,划归牡丹江专员公署。
1970年2月20日,改属松花江地区行政专员公署。
3. 四川长寿县属于哪个市
长寿县属于重庆市。
长寿区(原长寿县)位于重庆市东部,是一个古老文明的县。
长寿区(原长寿县),隶属重庆市,地处重庆腹心,襟长江而临主城。介于东经106°49′~107°27′,北纬29°43′~30°12′之间。
古属巴国枳邑,原名乐温县。因县民多高寿,于公元1363年改置长寿县。
位于重庆市主城东北隅,属于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地跨长江南北,东南接壤涪陵区,西南与渝北区、巴南区为邻,东北接垫江县,西北与四川省邻水县相接。距重庆主城区50余千米。
(3)长寿县历史扩展阅读
长寿区(原长寿县)位于重庆市东部,是一个古老文明的县。
根据重庆简史记载,在战国时期,秦惠王更元九年(即公元前三百一十六年)以前,四川东部一带处在氏族部落阶段,缺乏详细的文字记载,无法查证。
按长江所经之地,长寿周围古代氏族、部落的分布情况判断,长寿属于枳。
有巴、枳、鱼等氏族。
巴:其地在今重庆附近,鱼:其地在今奉节区,枳:其地在今涪陵城西四十五里梓里乡,氏族部落时期,长寿属枳,隶属巴国梁州。
秦始皇统一六国(公元前221年),置三十六郡,长寿县域属巴郡的枳县。
县治在今涪陵城西四十五里梓里乡。
西汉、东汉、三国蜀汉以及西晋时期,长寿县属枳县部份,隶属涪陵郡。
东晋(公元347--420年)时期,晋桓温平蜀,以旧枳县为涪陵郡治,而迁巴郡之枳于邻溪口(今江北区洛碛镇),长寿区域仍是枳县一部份,隶属涪陵郡。
南朝、西魏、北周时期,枳区隶属巴郡,直至隋朝开皇初废郡止。
重庆市历史沿革
在距今200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早期,在今重庆巫山县已经出现了中国最早的人类——巫山人。
在距今2万年至3万年的旧石器时代晚期,出现了“铜梁文化”(今铜梁区)。
夏商时期为百濮地,《华阳国志》载:"越嶲郡会无为濮人居地,有濮人冢",《史记·楚世家》说:“(楚武王)于是始开濮地面有之,建宁郡南有濮夷,濮夷无君长总统,各以邑落自聚,故称百濮也”。
三峡地区是中国主要岩盐产区,由于盐是古代重要的硬通货之一,由此在商朝至西周时期巫山地区催生了巴国文明。
战国时期,巴国从汉水流域南迁至长江上游后,先后在枳(今涪陵区)、江州(今渝中区)、垫江(今合川区)建都。
周庄王八年(前689年),巴国与楚国激战于那处(今湖北省荆门市东南),双方相持数月,巴人不敌而归。
巴楚之战时断时续,几乎贯穿整个巴史。
周慎靓王五年(前316年),秦国灭巴国后,屯兵江州,筑巴郡城(江州城),城址在今渝中区长江、嘉陵江汇合处朝天门附近。
是为史载重庆建城之始。
秦朝分天下为36郡,巴郡为其一。
4. 永寿县的历史
永寿县夏属漆国,商、周时为周的先祖公刘、太王封地,属豳国。春秋战国时属秦。西汉初年开始建县,时名漆县,属雍国,先后隶属中地郡、内史地、右内史、右扶风郡。新莽时改漆县为漆治。东汉时恢复漆县,隶属右扶风、新平郡。三国时县境属魏,改属扶风郡。北魏时县境北部属白土县,西、南部属好畤县、莫西县,东部属温秀县。西魏大统十四年(548)于广寿塬(今渠子乡永寿坊村一带)建广寿县,先后隶属泾州、南豳州、豳州。北周明帝二年(558)县治南迁至今监军镇永寿村,改称永寿县,隶属新平郡。当时漠西县和永寿县并存。隋开皇三年(583)撤销永寿县制,并入新平,改属北地郡。其后又恢复广寿县名,旋即又撤,辖境先后分属白土、漠西、上宜等县。
唐武德二年(619)复置永寿县,县治在麻亭(今永平镇政府驻地),隶属豳州。其时永寿、上宜、温秀4县并存,县治均在今县境内。三年(620)永寿县改属豳州道招摇军。四年(621)县城由麻亭迁到义丰琏(今监军镇固县村)。贞观二年(628)县治又迁至永寿坊村。文明元年(684)改属奉天县(今乾县),以奉乾陵。神龙元年(705)到至德三年(758)先后属雍州、豳州、京兆府、新平郡。乾元元年(758)改属关内道彬州。兴元二年(785)县治由永寿坊迁到顺政店(今监军镇永寿村)。乾宁元年(894)属乾州。二年(895)属威胜军。后唐同光元年(923)废军复州,永寿属京兆府。当时上宜县仍存。
宋初永寿县更名为长寿县,不久又改称永寿县,先后隶属彬州、新平郡、永兴军路静难军等。乾德三年(965)改属醴州。嘉祐元年(1056)县治迁到麻亭。熙宁五年(1072)又属彬州。元至元五年(1268)后撤销上宜县,境内只存永寿县,属奉元路乾州。至元十五年(1278)县治再次由永寿村迁至旧县城(今永平)。至大元年(1308)将永寿所属的吴店、吴山寺、齐难、庄子源划归乾县,永寿县境从此稳定下来。明洪武二年(1369)属西安府乾州。
民国5年(1916)属关中道。6年(1917)为省直属县。1930年县治迁至监军镇,属彬县分区。1925年属陕西省第七行政督察专员公署。
1948年4月永寿县人民政府成立,隶属西府分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1949年5月改属彬县分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1950年4月隶属宝鸡分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宝鸡区专员公署、宝鸡专员公署)。1956年10月隶属陕西省人民委员会。1961年8隶属咸阳专员公署。1968年9月成立永寿县革命委员会,隶属咸阳地区革命委员会。1978年10隶属咸阳地区行政公署。1981年1月永寿县人民政府隶属咸阳地区行政公署。1983年10属咸阳市人民政府。
5. 中国第一长寿村是哪里
中国第一长寿村在广西巴马瑶族自治县长寿村。
巴马瑶族自治县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的一个山区县,是世界五个长寿村之一。这里长寿的老人非常多,第四次人口普查时该县有1958位80至99岁老人,69位百岁以上的寿星,其中年龄最大的135岁,每10万人中有百岁以上长寿者30.8人,居世界第一。
(5)长寿县历史扩展阅读:
长寿的环境:
1、空气:在巴马,空气的负氧离子很高,著名的水晶宫、百魔洞和百鸟岩等旅游景点。负氧离子被称为“空气中的维生素”和“长寿素”。
2、可滋泉水:巴马的水,多是地下水和富含矿物质的山泉水,又称小分子水。巴马的山泉水,从山洞里打出来,放上一年,水也不会变质。
3、地磁:人们生活在高地磁场环境中,身体发育好,血清清洁且循环好,心脑血管发病率低,身体免疫力高,能协调脑电磁波,提高人的睡眠质量。
4、阳光: 巴马在高磁场的作用下,不仅日照时间平均5小时,而且80%以上是被誉为“生命之光”的4至14微米波长的远红外线。在烈日下,也不会感觉毒辣。远红外线不仅能激活水,更能不断地激活人体组织细胞,增强人体新陈代谢,改善微循环,提高人体免疫力。
5、食物:巴马的土壤有丰富优质的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还有高含量的锰和锌,农作物通过吸收土壤里的锰和锌,储藏在茎叶或果实里,人又通过食物吸收而进入人体。
6. 长寿设区的时间
2001年12月25日,经国务院批准长寿县撤县设 区。
2002年4月9日,重庆市长寿内区挂牌成立容。
长寿区历史沿革
1949年12月2日,长寿县解放。12月18 日长寿县人民政府成立。1950年1月23 日,川东行政公署通令,长寿县由大竹专 区划属涪陵专区。1952年11月3日,四川 省人民政府通知,将长寿县划属重庆市 辖。1953年1月1日,长寿县复划属涪陵 专区。1959年4月17日,四川省人民委员 会通知,将长寿县复划属重庆市辖。
2001年12月25日,经国务院批准撤县设 区。2002年4月9日,重庆市长寿区成 立。
7. 如何长寿
长寿
长寿life prolonging
chang shou
寿命长
——《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
长寿民谣
齿常叩,津常咽,耳常弹
鼻常揉,腿常支,面常擦,
足常摩。腹常旋,腰常伸,
肛常提,食勿言,卧勿语,
饮勿醉,色勿迷。
心常静,骨力劲;脊梁直,
肠胃净;耳目清,神跟定;
腰腿健,精魄正。
夙光好,夜寂早;早餐好,
晚餐少;读读书,看看报;
常笑笑,莫烦恼;勤为福,
恒常要;忙到老,寿到老。
少肉多菜;少糖多果;
少烦多眠;少衣多浴;
少言多行;少盐多醋;
少食多嚼;少 怒多笑;
少欲多施;少车多步。
少烟多菜;少酒多水;
早睡早起,锻炼身体;
季节变换,及时更衣;
烟酒嗜好,应当禁忌;
食不偏爱;搭 配合理;
襟怀坦荡,长寿无疑。
长寿有可能源于基因突变
美国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的科学家发现,百岁以上的老人有一种共同的基因突变,科学家表示这一发现有助于找到减缓人类老化的方法。
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进行的一项研究中发现,百岁老人在线粒体DNA上出现相同突变的几率比其他人高5倍。分子生物系教授阿塔尔迪博士说:“突变改变了线粒体DNA复制的起始点,也许能够加速DNA的复制,从而使得个体能够更快地更换受损的DNA分子。”换句话说,在复制的过程中,这些分子受氧化损害的影响可能要小一些。因此,具有这种基因突变的人会更加长寿。
线粒体DNA位于线粒体内,只通过母亲传给后代。线粒体能够获取代谢物氧化后释放的能量。
阿塔尔迪博士表示,他们现在正在进行进一步的试验研究,以确定这种基因突变确切的生理后果。
以长寿为年号
1、长寿(692年四月—694年五月)是武周武则天的年号。
2、长寿(769年-779年)是南诏阁罗凤的年号,共计11年。
重庆市长寿区
长寿区(原长寿县)位于重庆市东部,是一个古老文明的县。县名的由来,传说纷纭,较为普遍的说法是:在明代洪武年间,有一位状元及第官拜当朝的宰相,一次下乡察访民情,路过双龙场,(一说是路过新市乡附近的河石井),突遇大雨滂沱,便在酒店歇息躲雨,得见酒店对面一家庭院张灯结彩,鼓乐齐鸣,笙歌不辍,人来客往,十分热闹,正待问个究竟。却见一位老翁,满头白发,银须齐胸,年约九十有余,来店沽酒,自称是给爷爷做寿。这位宰相听后,兴趣油然而生,便向老翁问道:“令祖父高龄几何?”老翁笑答:“我的祖父正满一百五十岁”。宰相越发惊奇,正欲细问,又见一个年约四十多岁的中年人来到老翁面前,口称爷爷,给你送来雨伞。片刻,又有一个儿童蹦蹦跳跳欢天喜地前来,称送伞者为爷爷,要他回去拜寿行礼。宰相在这里再也按捺不住,于是亲赴寿翁家祝贺,宾主动寒暄中,主人察颜观色,深感来人谈吐不凡,遂取出文房四宝,请其题词留念。宰相亦不推诿,接过笔来,龙飞凤舞地写下“花眼偶文”四个大字。主人不解其意,向他请教,宰相便以每个字为句首,写下四句诗:
花甲两轮半,眼观七代孙;
偶遇风雨阻,文星拜寿星。
下方落款是:“天子门生门生天子”。主宾们才恍然大悟,方知客人是当朝宰相,又是皇帝的老师,大家不由肃然起敬。
这位宰相通过察访,了解到这个古老文明的乐温县,土地肥沃,物产丰富,山清水秀,景色宜人,民风淳朴,热爱劳动,百岁老人比比皆是。便回朝奏明天子,从是年九月开始,遂改乐温县为长寿县。
这个美妙的传说,历经数百年,至今民间还绘声绘色盛传不衰。但此事毕竟是传说,没有事实根据。 长寿县名究竟由来如何?要从长寿县的地理沿革说起。根据重庆简史记载,在战国时期,秦惠王更元九年(即公元前三百一十六年)以前,四川东部一带处在氏族部落阶段,缺乏详细的文字记载,无法查证。按长江所经之地,长寿周围古代氏族、部落的分布情况判断,长寿属于枳。有巴、枳、鱼等氏族。巴:其地在今重庆附近;鱼:其地在今奉节区;枳:其地在今涪陵城西四十五里梓里乡,氏族部落时期,长寿属枳,隶属巴国梁州。 秦始皇统一六国(公元前221年),置三十六郡,长寿县域属巴郡的枳县。《正义》枳:“今涪州城,为秦枳县,在江南”。《龚志》云:“枳辖今涪陵,长寿等县地”。县治在今涪陵城西四十五里梓里乡。西汉、东汉、三国蜀汉以及西晋时期,长寿县属枳县部份,隶属涪陵郡。东晋(公元347--420年)时期,晋桓温平蜀,以旧枳县为涪陵郡治,而迁巴郡之枳于邻溪口(今江北区洛碛镇),长寿区域仍是枳县一部份,隶属涪陵郡。南朝、西魏、北周时期,枳区隶属巴郡,直至隋朝开皇初废郡止。
唐代武德二年,正式置乐温县(即今长寿区域),隶属涪州。“因其地常温,禾稼早熟,民乐之”,故定名为乐温县。元末明玉珍及其子明升踞蜀十年(公元1361--1371年),建立农民政权,国号夏,都重庆。明代洪武六年九月,明玉珍将乐温县改名长寿县。以县北有长寿山,居其下者,多长寿老人,因此得名。《明志》:长寿“府东少北,洪武二年置” 县城仁和场灌滩寺。明天顺中,知县时顺始迁县城于铜鼓坎,下则濒临长江,外环以深濠。万历年间,不幸中火,知区王来举重修。崇祯末年,复毁于农民起义军。清代康熙六年,知县余钰复移置于凤山,以石修砌成垣,辟有四门:东名“迎晖门”;南名“安庆门”;西名“集凤门”北名“拱辰门”。八年功竣。至此,长寿县城规模始具,人称“凤城”,直到今日。
直至现在,长寿区同样也不负长寿之名。到2004年末,全区60岁以上老年人已达到14.1万人,占总人口的12.8%,已超过国际通用人口老龄化起点(7%)的标准线。 假若你来到长寿区的协信广场上,可以很惊奇的发现,整个广场上大多数都是老年人,是一道十分让人感到温暖的风景线。
长寿有关的人物记录:
历史上最长寿的女人:有确凿文件证明的、有史以来最长寿的女人是法国的詹妮·路易·卡门(Jeanne Louise Calment)。生于1875年2月21日,死于1997年8月4日,享年122岁164天。
历史上最长寿的男人:是日本人的泉重千代,生于1864年6月29日,死于1986年2月21日,享年120岁237天。
目前在世的最长寿的人:一名黎巴嫩名叫哈米达-穆索尔玛尼的妇女的个人文件表明她出生于1877年,今年已经128岁,这使得她有望成为世界最长寿之人。
有证书的最长寿的人之一:我国四川省乐山五通桥120岁的杜品华老人,在2002年116岁时,获得了上海大世界吉尼斯总部颁发的证书,被确认为世界上最长寿的人。
有证书的最长寿的人之二:2005年,《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宣布当时114岁的波多黎各公民埃米利亚诺·梅尔卡多-德尔托罗为世界上最长寿的人,今年的8月21日他在位于波多黎各伊莎贝拉镇的家中度过了115岁生日。
据说是世界上最长寿的人:中国的一位老中医,名叫李清云,是一位素食主义者,据说他出生于1677年,死于1933年,享年256岁。
从上面的资料可以看出,不管是活着的,还是已经死了的,到目前为止,没有确切的资料表明谁是最长寿的人。
纹饰
传统吉祥纹样。纹饰以一图案化的长寿字构成,意人长寿。亦有增长其两边或四边笔划的,称“长脚寿字”,亦寓长寿之意。
长寿文化名人集合:
历来有不少名人因在其短短的一生中迸发出惊人的能量而被后世人所铭记,其实,历史上伟大的名人也有许多人是非常长寿的,并且在成就上毫不逊色,其中的一些更因其长久的人生轨迹获得了额外精深的思索结论以及迟来的成绩。这里谨罗列活过耄耋之年的名人以览于诸位:
伏尼契 1864-1960 因《牛虻》而闻名于世的爱尔兰女作家
毛姆 1874-1965 英国著名作家,《月亮与六便士》系其代表作
萧伯纳 1856-1950 英国诺贝尔奖得主,著有《人与超人》、《巴巴拉少校》
海伦·凯勒 1880-1968 20世纪最伟大的残疾人,杰出的励志作家
阿加莎·克里斯蒂 1890-1976 作品印数巨多的女侦探小说家
叶芝 1856-1939 爱尔兰诺奖得主,少见的长寿诗人
雨果 1802-1885 19世纪法兰西浪漫主义的领袖人物,《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等享誉全球
布丰 1707-1788 法国博物学家,对近代科技小品的创作影响极大
托尔金 1892-1973 顶级魔幻史诗《指环王》的作者,一系列卖座影片以之为蓝本
列夫·托尔斯泰 1828-1910 古今文坛的不二巨匠,俄罗斯文化的良心
贝克特 1906-1999 荒诞派文学的缔造者,凭《等待戈多》叩开诺奖大门
尤奈斯库 1912-1994 荒诞派的代表人物,《秃头歌女》的确不同凡响
莫里亚克 1885-1970 读过《在路上》一定不会对他陌生
歌德 1749-1832 一部《浮士德》可以写60年,不进名人堂都难
黑塞 1877-1962 德国作家,《荒原狼》为他赢得诺奖
伏尔泰 1694-1778 启蒙运动的主要领导者,影响18世纪资产阶级革命
纪德 1869-1951 《伪币制造者》的制造者
丘吉尔 1874-1965 战争鬼才也是文学天才,诺奖得主
哈代 1840-1928 无名的裘德使他成名,英国最受欢迎的作家之一
华兹华斯 1770-1850 英国浪漫诗的先驱
绥拉菲摩维奇 1863-1949 鲁迅曾翻译的《铁流》即出自他的笔下
索福克勒斯 公元前496-公元前406 终结了埃斯库罗斯的垄断,永远的悲剧之父
柏拉图 公元前427-公元前347 希腊三贤之一,客观唯心的忠实推导者
阿瑟·米勒 1915-2005 以《推销员之死》为人所知的剧作家,很难把他同梦露联想到一块
泰戈尔 1861-1941 印度全能型天才,中国人民的朋友,诺奖实至名归
博尔赫斯 1899-1986 作家中的作家,短篇《小径分岔的花园》比他本人更有名
杜拉斯 1914-1996 伟大的情人就是那种64岁还能令24岁大学生拜倒其下的一类人
索尔·贝洛 1915-2005 诺奖青睐美国人,《洪堡的礼物》
巴金 1904-2005 著作等身的一代文学家,他的认识超越了岁数
冰心 1900-1999 其诗取道于诗哲泰戈尔,却比后者活得更长
马哈福兹 1911-2006 在埃及,他让人想到太阳
莱辛 1919- 新科诺奖得主,敢说敢做的奇女子,08年到处都是她的小说
塞林格 1919- 不会不知道《麦田里的守望者》吧
哈利 1921- 2008 黑人作家,描述黑人成长史的《根》同《飘》齐名
罗布·格里耶 1922-2008 新小说的创始人和代表,电影大师,《橡皮》已入经典名著之林
约翰·布莱恩 1922- 愤怒的青年同样可以作出绝佳的成就,不幸被文学奖遗漏
米开朗琪罗1475-1564 好吧,他始终坚称自己只是一名雕塑家(文艺复兴艺术三杰之一)
提香1490-1576 他画板上的裸女比你在浴室里见到的还多
毕加索1881-1973 有史以来第一个活着亲眼看到自己的作品被收藏进卢浮宫的话题百出的艺术家
斯陀夫人1811-1896 写一本书引发一场战争的小妇人
光未然1913-2002 激情四射的现代诗人,我们讲《黄河大合唱》好比讲一段传奇
8. 重庆长寿区为什么叫长寿区
长寿地处重庆腹心来地带,襟长江而临源重庆主城,居渝东而挟三峡库区,史称“膏腴之地,鱼米之乡”,因其“东北有长寿山,居其下者,人多寿考”而得名。 千百年来,勤劳智慧的长寿人民,用辛勤和智慧创造了辉煌的历史文明,谱写了灿烂的长寿文化。改革开放激活了这方热土,经济社会发展势头强劲,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城市形象全面提升,已成为重庆市的一座区域性中心城市和中国西部最大的天然气化工基地。
请采纳 更多请参考网络
9. 重庆市长寿区的文化历史有吗
长寿谷位于南山东麓,其地貌呈谷状纵伸,依攀山势,直冲云霄,谷线全长2300米。其间鸟鸣不断、溪水常流、林木郁郁葱葱、岩石突兀奇特。设计者们巧用天然形胜,从不同角度,以“流动”和“静止”的状态揭示着传统“寿”文化的内核。其主要景观包括:根据佛经中提到的有关观世音就是“无量寿佛”之法身的记载而建造的18米高的铜制“无量寿佛”;一个代表谷中所流之水实乃救度众生之水的铜制皮袋“流水尊者”;刻有著名书法家启功先生所书之“寿比南山”的巨大石刻等。为了深入挖掘中国传统的“寿”文化内涵,充分展现其历史价值和久远生命力,进一步丰富当地的民俗文化氛围,一个设计新颖,独具创意,以寿文化为主题的富有热带雨林特色的大型自然山水园“长寿谷”将在南山文化旅游区内建成,并于“首届中国南山长寿文化节”正式向游人开放。 长寿区(原长寿县)位于重庆市东部,是一个古老文明的县。县名的由来,传说纷纭,较为普遍的说法是:在明代洪武年间,有一位状元及第官拜当朝的宰相,一次下乡察访民情,路过双龙场,(一说是路过新市乡附近的河石井),突遇大雨滂沱,便在酒店歇息躲雨,得见酒店对面一家庭院张灯结彩,鼓乐齐鸣,笙歌不辍,人来客往,十分热闹,正待问个究竟。却见一位老翁,满头白发,银须齐胸,年约九十有余,来店沽酒,自称是给爷爷做寿。这位宰相听后,兴趣油然而生,便向老翁问道:“令祖父高龄几何?”老翁笑答:“我的祖父正满一百五十岁”。宰相越发惊奇,正欲细问,又见一个年约四十多岁的中年人来到老翁面前,口称爷爷,给你送来雨伞。片刻,又有一个儿童蹦蹦跳跳欢天喜地前来,称送伞者为爷爷,要他回去拜寿行礼。宰相在这里再也按捺不住,于是亲赴寿翁家祝贺,宾主动寒暄中,主人察言观色,深感来人谈吐不凡,遂取出文房四宝,请其题词留念。宰相亦不推诿,接过笔来,龙飞凤舞地写下“花眼偶文”四个大字。主人不解其意,向他请教,宰相便以每个字为句首,写下四句诗: 花甲两轮半,眼观七代孙; 偶遇风雨阻,文星拜寿星。 下方落款是:“天子门生门生天子”。主宾们才恍然大悟,方知客人是当朝宰相,又是皇帝的老师,大家不由肃然起敬。 这位宰相通过察访,了解到这个古老文明的乐温县,土地肥沃,物产丰富,山清水秀,景色宜人,民风淳朴,热爱劳动,百岁老人比比皆是。便回朝奏明天子,从是年九月开始,遂改乐温县为长寿县。 这个美妙的传说,历经数百年,至今民间还绘声绘色盛传不衰。但此事毕竟是传说,没有事实根据。 长寿县名究竟由来如何?要从长寿县的地理沿革说起。根据重庆简史记载,在战国时期,秦惠王更元九年(即公元前三百一十六年)以前,四川东部一带处在氏族部落阶段,缺乏详细的文字记载,无法查证。按长江所经之地,长寿周围古代氏族、部落的分布情况判断,长寿属于枳。有巴、枳、鱼等氏族。巴:其地在今重庆附近;鱼:其地在今奉节区;枳:其地在今涪陵城西四十五里梓里乡,氏族部落时期,长寿属枳,隶属巴国梁州。 秦始皇统一六国(公元前221年),置三十六郡,长寿县域属巴郡的枳县。《正义》枳:“今涪州城,为秦枳县,在江南”。《龚志》云:“枳辖今涪陵,长寿等县地”。县治在今涪陵城西四十五里梓里乡。西汉、东汉、三国蜀汉以及西晋时期,长寿县属枳县部份,隶属涪陵郡。东晋(公元347--420年)时期,晋桓温平蜀,以旧枳县为涪陵郡治,而迁巴郡之枳于邻溪口(今渝北区洛碛镇),长寿区域仍是枳县一部份,隶属涪陵郡。南朝、西魏、北周时期,枳区隶属巴郡,直至隋朝开皇初废郡止。 唐代武德二年,正式置乐温县(即今长寿区域),隶属涪州。“因其地常温,禾稼早熟,民乐之”,故定名为乐温县。元末明玉珍及其子明升踞蜀十年(公元1361--1371年),建立农民政权,国号夏,都重庆。明代洪武六年九月,明玉珍将乐温县改名长寿县。以县北有长寿山,居其下者,多长寿老人,因此得名。《明志》:长寿“府东少北,洪武二年置” 县城仁和场灌滩寺。明天顺中,知县时顺始迁县城于铜鼓坎,下则濒临长江,外环以深濠。万历年间,不幸中火,知区王来举重修。崇祯末年,复毁于农民起义军。清代康熙六年,知县余钰复移置于凤山,以石修砌成垣,辟有四门:东名“迎晖门”;南名“安庆门”;西名“集凤门”北名“拱辰门”。八年功竣。至此,长寿县城规模始具,人称“凤城”,直到今日。 直至现在,长寿区同样也不负长寿之名。到2004年末,全区60岁以上老年人已达到14.1万人,占总人口的12.8%,已超过国际通用人口老龄化起点(7%)的标准线。 假若你来到长寿区的协信广场上,可以很惊奇的发现,整个广场上大多数都是老年人,是一道十分让人感到温暖的风景线。
10. 长寿区的历史沿革
早在七千多年前,长寿境内就有土著民族居住。至周代(公元前十一世纪),“巴人”在重庆全境、四川东部、贵州北部、湖北西部等地建立巴国,定都今重庆渝中。长寿时称巴国枳邑。
秦惠王更元九年(公元前316年)灭巴,建巴都郡(今重庆),在枳地(今涪陵城东枳里乡)置枳县,今长寿地属枳县。
蜀汉(公元220—263年)巴郡益州治江州县,先帝刘备在今长寿城附近设常安县(属枳县)。北周武民三年(561)废枳县,其地并巴县。
唐武德初年(614年),县西置温山县,隶属于南潾州。武德二年(615年),置乐温县,因其地常温,禾稼早熟,民乐之,故定名为乐温县,隶属于南潾州,又在县西南置永安县,隶属涪州。武德九年(622年),乐温县改属涪州。开元二十二年(734年),永安县被撤销,并入乐安县。
宋熙宁三年(1070年),温山县被撤销,改为温山镇,并入了乐温县。
元至元二十年(1283年),乐温县并入涪州。
元末明玉珍及其子明升踞蜀十年(公元1361-1371年),建立农民政权,国号夏,都重庆。明代洪武六年(1373年)九月,明玉珍以“县北有长寿山,居其下者,人多寿考”将乐温县改名长寿县。
明洪武六年(1373年),长寿县由涪州划属重庆府辖,治所未变。
清嘉庆年间,省下设道,长寿县属川东道。嘉庆七年(1802年),县署由河街迁至今城内新署街(今凤岭社区)。
民国三年(1914年),改川东道为东川道,长寿县属东川道。民国七年(1918年)后,全省军阀割据,长寿县先后划属刘湘、杨森防区。民国十七年(1928年)撤道,省辖县,知事公署名县政府。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川政统一,长寿县属四川省第十行政督察区,专员公署设大竹县城。
1949年12月2日,长寿县解放。12月18日长寿县人民政府成立。1950年1月23日,川东行政公署通令,长寿县由大竹专区划属涪陵专区。1952年11月3日,四川省人民政府通知,将长寿县划属重庆市辖。1953年1月1日,长寿县复划属涪陵专区。1959年4月17日,四川省人民委员会通知,将长寿县复划属重庆市辖。
2001年12月25日,经国务院批准撤县设区。 2002年4月9日,重庆市长寿区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