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50岁以后的人骨质流失,哪些方法可以补充钙质
50岁以后的人骨质流失,哪些方法可以补充钙质?
老人骨质疏松要吃阻止骨吸收的药物、雌激素替代疗法、降钙素、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以及双膦酸盐类,促进骨形成性药物包括氟化物、合成类固醇、甲状旁腺激素以及异黄酮等。
c
较严重的骨质疏松,需要做腰椎片,看有没有腰椎压缩性骨折。如果有,腰痛比平时可能更严重、更剧烈,需要开始真正的抗骨质疏松治疗。当老年人突然出现活动后腰疼,或干活后腰疼,一定要及时就诊,不要耽误了骨折,反而容易加重其他问题。有的人是腰椎骨折,可能压迫到中间脊髓神经,后期可能有其他并发症。
Ⅱ 50岁后骨质疏松多补钙,但补钙误区都有哪些,你清楚吗
上了50岁的中老年人会觉得自己的身体是一天不如一天了,现在爬个楼梯都觉得非常费劲。腿脚不灵活跟缺钙有一定的关系,年纪大了,钙质流失严重,这个时候不及时补钙,就会出现骨质疏松的问题。补钙需要正确,了解补钙误区。
其实补钙很简单,可以通过饮食来补钙,我们平时吃的大豆以及一些豆制品、牛奶、酸奶以及花生、海带之类的食物都有很多的钙,经常吃也可以给身体补充钙质,预防很多骨骼问题的出现。
除了饮食补钙以外,还需要多晒太阳,多运动,这样能促进钙吸收,补钙后身体不吸收的话,也是做无用功。补钙需要早,不要等年纪大了再决定补钙,特别是女性,每天吃一颗钙片对身体是有好处的。
Ⅲ 人一旦过了50岁,应该如何补钙、预防和改善骨质疏松
人一旦过了50岁,身体各方面的机能就会下降,尤其是骨头方面的老化和疏松症状会比较明显。骨头方面的疾病或给人的生活带来很大的影响,同样也会让身体非常的痛苦。而要想让全身的骨头保持健康,就需要在生活中加强对钙的吸收。这样可以有效的预防和改善一些影骨质疏松引起的手脚问题。
要想正确补钙,预防和改善骨质疏松。首先需要常晒太阳。众所周知,晒太阳促进钙吸收的最好方式,在生活中常晒晒太阳,锻炼锻炼身体,笔记可以促进钙的吸收,还能强健体;其次,多吃含钙丰富的食物。在正常的生活饮食中,要多吃一些含钙丰富的食品,比如牛奶、海鲜等。牛奶是最好的补钙食品。尽量在生活中多喝牛奶,多吃奶制食品;最后,保持适当的运动。在生活中,保持运动不仅可以改善骨骼的物质代谢,提高钙的吸收,还能通过运动来提高骨头的弹性和韧性,能有效地预防骨质疏松。
过了50岁身体各方面的机能都会下降,所以要在平时的生活中养成运动的好习惯,运动不仅能够促进血液循环和形成代谢,还能锻炼我们骨头的弹性和韧性,促进钙的吸收,也是非常重要的。
你还有哪些补钙的好方法?
Ⅳ 年纪大了以后,吃什么能够强化自己的骨骼
年纪大了以后我建议就是食补和药补一起,我是学医的
男性和女性的身体构造不一样,所以男性和女性在上了年纪以后的滋补也不一样,这里的不一样是指吸收和食材的不一样的,但是方法都建议食补药补,一起,这样的话效果会更佳。
不管是男女性,都要注意身体的保养。达到一定岁数之后,食补可以经常喝骨头汤,吃蛋白多一点的肉类,蛋类。熬制骨头汤的时候可以加点醋,能促进钙吸收,另外还要多晒太阳,勤体检,一般遵医嘱比较好。
Ⅳ 50岁以上的人需要“养骨”,哪些事情需要少做呢
年龄到了50岁基本上已经走过人生的一半,从这个时候开始你会发现身体大不如前,常常感慨英雄迟暮,经常感觉到腰酸背痛,子女要带自己出去旅游,一想到要走很多路,担心腰腿受不了,赶紧摆手、摇头表示不去。
骨骼中的钙质从30岁就开始走下坡路,到了50岁基本上已经有12%的骨量流失,很多老年人平时没有注重补钙的事情,子女买的钙片总是吃吃停停,想起来就吃一粒,想不起来就扔一边,知道膝盖疼得厉害了,医生建议补钙了才意识到重要性。
除了在饮食上要多吃含钙高的食物,还要增加适量的运动,很多人到了50岁以后就感觉腰腿僵硬,活动不顺畅,弯腰抬腿困难,这就说明运动少量。建议中老年人平时多走路,也可以进行慢跑,若是身体比较虚弱可以练习打太极。
Ⅵ 50岁以上的人怎么补钙,补多长时间
50岁以上的人补钙,可以治愈饮食含钙量。口服钙尔奇D,补钙,多晒太阳,适度运动利于补钙。
Ⅶ 50岁左右的中年人最需要补什么(钙,维生素...)怎么补
首先,补钙最重要的方法就是通过饮食的方法进行补钙,毕竟只有进入人的身体之后才能够被吸收的,所以人们一定要在饮食上注意起来,很多时候我们可以吃一些含钙量比较丰富的食物,比如牛奶,鸡蛋,虾皮,芝麻,海带,芹菜、油菜、胡萝卜、萝卜缨等。这里能补充每日所需的钙的含量,中年人如果经常吃这些东西的话,那么就不需要吃其他的保健品进行补钙了。
日常生活中有很多的海产品是有着非常丰富的钙质的,比如说人们经常吃海鱼的话,就能够起到很好的补钙的作用,因为海鱼中有着丰富的氨基酸,还有丰富的有磷、硒、钙等微量元素,还能够延缓衰老。所以经常吃一点鱼的话,能够满足中年人们对钙质的需求。
还有生活中很多的50岁的中年人需要补钙的话,就可以多喝一点豆浆,因为本身豆类食品中含钙量都是非常的大,如果能够把很多的豆制品一起食用的话,那么,补钙效果就特别的好。还有如果中年人们想要补钙的话,那么就可以多吃一点坚果来起到补钙的作用。
五十岁的中年人需要补钙的话,那么就可以参考以上的方法进行补钙,如果人们缺钙不是很严重的话,那么不建议大家食用保健品来补钙,如果出现腰腿酸软的问题的话,那么就需要通过药物的方式来进行补钙了,另外还要注意加强锻炼。
Ⅷ 女性过50岁,要调经养骨,适时补充什么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人体机能会慢慢下降,很多的器官功能会下降,衰老就不知不觉地到来了。尤其女性朋友到了45岁后,卵巢功能慢慢衰退,雌激素的分泌减少,月经量也会慢慢变少,直至绝经。这就是在提醒女性即将进入更年期。
女性进入更年期除了月经出现异常以外,很大一部分女性还会出现其他身体不适的问题。比如心慌失眠、脾气暴躁、食欲下降等等。所以,很多人的更年期过得很痛苦。不过,身边也有些女性,不知不觉就到了60多岁,感觉她们没有经历更年期。
Ⅸ 50岁骨折怎么补,要注意什么
老年人骨折是不容易好,骨质流失严重,恢复能力差
建议你服用骨愈灵等活血化淤的药物,可以帮助骨折提前愈合,恢复的快些. 另外适度的功能锻炼
另附: (转载自小松博客)
骨折病人的饮食调养
对骨折病人的营养需求与膳食,患者和家属大多感到困惑,常常不得不向医生请教。
其实,骨折病人除了在最初一些日子里可能伴有轻微的全身症状外,其余时间里大多没有全身症状,所以和一般健康人的日常饮食相仿,选用多品种、富有各种营养的饮食就可以了。要注意使食物易于消化和吸收,慎用对呼吸道和消化道有不良刺激的辛辣品(辣椒、生葱、芥末、胡椒)等。在全身症状明显的时候,应给予介于正常饮食和半流质饮食之间所谓软饭菜,供给的食物必须少含渣滓,便于咀嚼和消化,烹调时须切碎煮软,不宜油煎、油炸。
以上是骨折病人的一般饮食原则。为了更快更好地促进骨折愈合,骨折病人还应根据骨折愈合的早、中、晚三个阶段,根据病情的发展,配以不同的食物,以促进血肿吸收或骨痂生成。
△早期(1-2周):受伤部位瘀血肿胀,经络不通,气血阻滞,此期治疗以活血化瘀,行气消散为主。中医认为,"瘀不去则骨不能生"、"瘀去新骨生"。可见,消肿散瘀为骨折愈合之首要。饮食配合原则上以清淡为主,如蔬菜、蛋类、豆制品、水果、鱼汤、瘦肉等,忌食酸辣、燥热、油腻,尤不可过早施以肥腻滋补之品,如骨头汤、肥鸡、炖水鱼等,否则瘀血积滞,难以消散,必致拖延病程,使骨痂生长迟缓,影响日后关节功能的恢复。在此阶段,食疗可用三七10克,当归10克,肉鸽1只,共炖熟烂,汤肉并进,每日1次,连续7-10天。
△中期(2-4周):瘀肿大部分吸收,此期治疗以和营止痛、祛瘀生新、接骨续筋为主。饮食上由清淡转为适当的高营养补充,以满足骨痂生长的需要,可在初期的食谱上加以骨头汤、田七煲鸡、动物肝脏之类,以补给更多的维生素a、d,钙及蛋白质。食疗可用当归10克,骨碎补15克,续断10克,新鲜猪排或牛排骨250克,炖煮1小时以上,汤肉共进,连用2周。
△后期(5周以上):受伤5周以后,骨折部瘀肿基本吸收,已经开始有骨痂生长,此为骨折后期。治疗宜补,通过补益肝肾、气血,以促进更牢固的骨痂生成,以及舒筋活络,使骨折部的邻近关节能自由灵活运动,恢复往日的功能。饮食上可以解除禁忌,食谱可再配以老母鸡汤、猪骨汤、羊骨汤、鹿筋汤、炖水鱼等,能饮酒者可选用杜仲骨碎补酒、鸡血藤酒、虎骨木瓜酒等。食疗可用枸杞子10克,骨碎补15克,续断10克,苡米50克。将骨碎补与续断先煎去渣,再入余2味煮粥进食。每日1次,7天为1疗程。每1疗程间隔3-5天,可用3-4个疗程。
==================================
【饮食疗法】
方1 赤小豆适量煎服,加赤砂糖少许温服之,本方适用于活血化瘀期。
方2 猪骨头1000克,黄豆250克,加水小火烧烂,加盐姜调味分饮食之。
方3 猪脊骨一具,洗净,红枣120克,莲子90克,降香、生甘草各9克,加水小火烧烂,加姜盐调味分多次饮之。
方4 鲜湖蟹2只,取肉(带黄),待粳米粥熟时,入蟹肉,再加以适量生姜、醋和酱油服食,常服。
方5 乌雄鸡1只(约500克),去皮毛内脏,洗净,“三七”5克切片,纳入鸡肚中,加少量黄酒,隔水清炖,熟后用酱油蘸服,常服。
方6 生黄芪30~60克,浓煎取汁,加粳米100克,煮粥,早晚服食。
方7 当归20克,黄芪100克,嫩母鸡1只,加水同煮汤食用。
方8 紫丹参50克,洗净,加水煮,取汁,其汁与猪长骨1000克、黄豆250克同煮,待烂熟,加入少量桂皮、盐即成。
方9 生螃蟹500克,捣烂,热黄酒冲服250克,余渣敷患处,约半日“各各”有声即好。用于骨折接骨。
【禁忌食品】
(1)忌盲目补充钙质 钙是构成骨骼的重要原料,有人以为骨折以后多补充钙质能加速断骨的愈合。但科学研究发现,增加钙的摄入量并不加速断骨的愈合,而对于长期卧床的骨折病人,还有引起血钙增高的潜在危险,而同时伴有血磷降低。此是由于长期卧床,一方面抑制对钙的吸收利用,一方面肾小管对钙的重吸收增加的结果。所以,对于骨折病人来说,身体中并不缺乏钙质,只要根据病情和按医生嘱咐,加强功能锻炼和尽早活动,就能促进骨对钙的吸收利用,加速断骨的愈合。尤其对于骨折后卧床期间的病人,盲目地补充钙质,并无裨益,还可能有害。
(2)忌多吃肉骨头 有些人认为,骨折后多吃肉骨头,可使骨折早期愈合。其实不然,现代医学经过多次实践证明,骨折病人多吃肉骨头,非但不能早期愈合,反而会使骨折愈合时间推迟。究其原因,是因为受损伤后骨的再生,主要是依靠骨膜、骨髓的作用,而骨膜、骨髓只有在增加骨胶原的条件下,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而肉骨头的成份主要是磷和钙。若骨折后大量摄入,就会促使骨质内无机质成分增高,导致骨质内有机质的比例失调,所以,就会对骨折的早期愈合产生阻碍作用。但新鲜的肉骨头汤味道鲜美,有刺激食欲作用,少吃无妨。
(3)忌偏食 骨折病人,常伴有局部水肿、充血、出血、肌肉组织损伤等情况,机体本身对这些有抵抗修复能力,而机体修复组织,长骨生肌,骨痂形成,化瘀消肿的原料就是靠各种营养素,由此可知保证骨折顺利愈合的关键就是营养。
(4)忌不消化之物 骨折病人因固定石膏或夹板而活动限制,加上伤处肿痛,精神忧虑,因此食欲往往不振,时有便秘。所以,食物既要营养丰富,又要容易消化及通便,忌食山芋、芋艿、糯米等易胀气或不消化食物,宜多吃水果、蔬菜。
(5)忌少喝水 卧床骨折病人,尤其是脊柱、骨盆及下肢骨折病人,行动十分不便,因此就尽量少喝水,以减少小便次数,如此虽小便次数减少,但更大的麻烦也产生了。如卧床病人活动少,肠蠕动减弱,再加上饮水减少,就很容易引起大便秘结。长期卧床,小便潴留,也容易诱发尿路结石和泌尿系感染。所以,卧床骨折病人想喝水就喝,不必顾虑重重。
(6)忌过食白糖 大量摄取白糖后,将引起葡萄糖的急剧代谢,从而产生代谢的中间物质,如丙酮酸、乳酸等,使机体呈酸性中毒状态。这时,碱性的钙、镁、钠等离子,便会立即被调动参加中和作用,以防止血液出现酸性。如此钙的大量消耗,将不利于骨折病人的康复。同时,过多的白糖亦会使体内维生素B1的含量减少,这是因维生素B1是糖在体内转化为能量时必需的物质。维生素B1不足,大大降低神经和肌肉的活动能力,亦影响功能的恢复。所以,骨折病人忌摄食过多的白糖。
(7)忌长期服三七片 骨折初期,局部发生内出血,积血瘀滞,出现肿胀、疼痛,此时服用三七片能收缩局部血管,缩短凝血时间,增加凝血酶,非常恰当。但骨折整复一周以后,出血已停,被损组织开始修复,而修复必须有大量的血液供应,若继续服用三七片,局部的血管处于收缩状态,血液运行就不畅,对骨折愈合不利。
(8)骨折禁饮果子露。
骨折与一般皮肉损伤不同,坚硬的骨质愈合时间比较长,短则1个月,长则半年以上。在医院对好位置,作了固定以后,常需在家继续休养、康复。做好家庭护理,促进愈合,尤其重要。
“民以食为天”,骨折病人也一样。让骨折病人吃好,是家庭护理中很重要的一条。
绝大部分骨折虽无内脏损伤,但由于经历了创伤或手术的打击、终日休息、运动减少,原先的生活规律被打乱,可能胃口不好,受伤后短时期内较为明显。老年患者和体质较弱或心理承受能力差的人,更容易发生。在心理护理的基础上,要在病人饮食花样、调配上多下功夫,做到营养丰富,色、香、味俱佳,以刺激食欲。手臂活动不便的,还要喂饭。适当多吃一些西红柿、苋菜、青菜、卷心菜、胡萝卜等维生素C含量丰富的蔬菜,以促进纤维骨痂生长和伤口愈合。
骨骼异常坚硬,主要由有机物和无机物所构成。无机物占比例最多的是钙。人体内99%的钙集中在骨骼内。受伤发生骨折后,人们自然而然地想到让伤员多吃些钙质,以加快愈合。不知从何时起,骨头汤成了骨折伤员的最好补品。但是,根据医疗经验及实验研究,却没有发现骨折伤员需要额外补充钙质的证据。骨折后受伤部位局部血液循环障碍,组织偏于酸性,骨折端可发生脱钙。但这些脱出的钙质并没有被运走、排泄,而是溶解在周围。等到局部创伤性炎症恢复正常后,便作为修复骨折的主要材料沉积下来。
根据最近的研究成果,骨折病人需要补充锌、铁、锰等微量元素。这几种元素,有的参与组成人体代谢活动中的酶,有的是合成骨胶原和肌红蛋白的原料。经测定,骨折后病人体内上述物质的血清浓度均明显下降。因此,在骨折早期适当补充,可能有利于愈合。动物肝脏、海产品、黄豆、葵花籽、蘑菇中含锌较多;动物肝脏、鸡蛋、豆类、绿叶蔬菜、小麦面粉中含铁较多;麦片、芥菜、蛋黄、乳酪中含锰较多,骨折病人可适当多吃。除此以外,也可服用含有这些物质的药物。
骨折早期因忧思少动,气机郁滞,无力推运,常有大便秘结,卧床病人更多见。宜多食含纤维素多的蔬菜,吃些香蕉、蜂蜜等促进排便。
骨折病人不需“忌口”,对饮食没有什么特殊的限制。但有一点要特别提出的,就是不要吸烟。声名狼藉的香烟与很多疾病有关,包括心脏病和癌症,并可损害皮肤伤口的愈合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