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长寿老人 > 悉地长寿

悉地长寿

发布时间:2022-03-16 21:01:41

1. 请问这是什么菩萨告诉我下!


长寿佛】
长寿佛是阿弥陀佛的圆满报身相,所以并未显现成身着袈裟的出家形象.而是身着天衣,天冠,
并有十三种饰物庄严其身,手中持有令人长生不老的不死甘露宝瓶.长寿佛顾名思义能赐人长
寿,健康.修持长寿佛,现生可消除疾病、延长寿命,善业善缘增长,恶业恶缘缩短,令世间法之
事业长寿。当我们往生的时候,对我们有利益只有佛法。命终亦可往生长寿佛净土。如遇父母
生日,赠送其长寿佛供奉,更是令父母寿命长久的极好缘起.

【长寿佛赞】
宗喀巴大师造 法尊法师译

犹如黄丹含曙色 可爱红黄光网覆 千莲蕊上月轮座 无量寿佛从舍出


身披五彩妙天衣 若赤宝山虹光绕 无量摩尼宝庄严 如是佛身我敬礼


两手犹如新藤条 其上托有无量器 无死甘露极充满 赐寿悉地我敬礼


发色绀青如蜂黑 髻饰顶上余长垂 细软彩绫为下裙 相好威炙我敬礼


凡以猛利信敬心 演出和雅可意语 赞咏如来胜功德 能赐众善我敬礼


智剑割断无知网 大悲恒悯含识类 荷度生担无疲乏 究竟归处我敬礼


称名能消诸横死 忆念即救三有怖 皈依便赐毕竟乐 于诸时处常敬礼


我今敬依离过尊 现前愿消诸灾障 究竟得往极乐界 莲花化生承事佛


犹如无量寿佛身 眷属寿量并世界 胜妙相好悉何若 愿我所得亦如是

2. 佛教中的息业、增业、怀业、诛业是什么意思

息业、增业、怀业、诛业。

四业:是佛教密法中的四种事业。

即:息灾法,消除疾病、灾害祸患等;增益法,增长财富、寿命、名望、官位等;怀爱法,获得他人的敬爱;诛杀法,摧伏甚至诛杀怨仇、魔怪。这都是属于密教的范畴,所以有些东西大多数人不常听闻或接触。

(2)悉地长寿扩展阅读:

佛教用语:四业具有得道之人果法的功能。包括:息业,增业,怀业,诛业。

诗书:

。《后汉书·逸民传·法真》:“处士 法真 ,体兼四业。” 李善 注:“谓《诗》、《书》、礼、乐也。”《晋书·后妃传下·孝武定王皇后》:“天性柔顺,四业允备。”

行业:

指士、农、工、商四民之业。《周礼·地官·载师》“凡宅不毛者里布” 清 孙诒让 正义:“四业,即诸子注四民之业。《汉书·食货志》亦云‘四民有业’, 贾 疏谓即《闾师》畜耕树蚕四业,又引或说以为四时之业,并谬。” 宋 司马光 《赐书》诗:“四业既交修,坐令风化纯。”

佛教用语:

四业具有得道之人果法的功能。在佛教密续中,护摩火供仪式通常表现出四业。四业包括:息业,增业,怀业,诛业。

息业是指通过除障和除病进行净化和安抚。

增业是指增富或使人富有,长寿。

怀业是指控制局面的影响或吸引力。

诛业是指怒相神、毁灭神或暴力行为,以为着灭除混乱和障碍。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四业

3. 六字真言颂有什么作用

念修六字大明咒实有不可思议之功德。

六字真言颂是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咒,源于梵文,象征一切诸菩萨的慈悲与加持。六字大明咒是“唵啊吽”三字的扩展,其内涵异常丰富、奥妙无穷、至高无上,蕴藏了宇宙中的大能力、大智慧、大慈悲。

此咒即是观世音菩萨的微妙本心,久远劫前,观音菩萨自己就是持此咒而修行成佛的,佛名正法明如来。



(3)悉地长寿扩展阅读

《六字真言颂》相传内蒙古地区的诺彦活佛编写和唱诵的,因此原版的是蒙语歌词,后来才翻译成汉语。不少中文歌词里诺言活佛的写法确实是不对的,正确的写法是“诺彦”,这个翻译是从清朝乾隆年间就已经册封并确定的。

创作背景

六字真言颂歌曲唱诵词本是佛教六字经文,2010年11月,原唱,莫尔根作为表演嘉宾,参加由世界噶陀法脉总会组委会、宁玛巴世界和平护国息灾祈祷大法会筹委会、国际金刚乘文化交流联盟、香港佛教文化产业在湾仔香港国际会展中心旧翼会议厅联合举办的。

国师直美信雄法王首次来港主礼,与三十多位红教最高仁波切、堪布共同出席,上千名嘉宾参加的“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1周年大会、世界噶陀法脉总会成立大典、国师直美信雄法王护国息灾祈福大法会”,并演唱在佛教里人人耳熟能详的经典佛曲《六字真言颂--怙主三宝》,全场随之沸腾。

此音乐之后各佛教念佛机里均都有收录,仅次于阿弥陀佛五音唱法。

4. 念经和念咒有何区别望有经验的回答

“经”是显意,“咒”是密意。
“咒”是总持,是精华,也就是总持佛法,也是无量义。
“咒”展开来就是“经”,“经”浓缩起来就是“咒”。
所以,“经”和“咒”本质没有区别。例如《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在经文的后面,佛陀宣说了《般若心咒》,那是总结,说明《心经》是从此咒流露出来,有的人喜欢念经,那就念完整的经文,有的人只喜欢念咒,那就只持《般若心咒》,功德都一样。

很多经典都是从“咒”开展宣说,又例如《楞严经》,《楞严经》是从《楞严咒》中流露,《楞严咒》是精华,总持包含《楞严经》在里面。

通俗一点理解,就好像我们开店,我们向顾客说了一大堆关于这产品的功能、价格、用处等等介绍,目的是为了让顾客了解这个产品;如果你只拿这产品让顾客自己看,顾客自己能知道这是什么东西,有什么用处,怎么用吗?

这个“咒”,到底是什么意思,有什么用,只有佛陀才知道,佛陀把它的功用,功德讲出来,那就是“经”,这个经也就是通向这个咒中境界的修行方法和途径。

经和咒功德虽然一样,但它会根据每个人的根性和因缘所出现的“功德相”,“境界”又不一样。例如同样是修一样的“咒语”,有的人出现“财宝悉地”,有的人出现“长寿悉地”等等。它都是随着个人因缘,所以你要说这个咒有什么功德,说不准,只能说它功德广大不可思议,就好像准提咒里说的一样,如如意珠,一切随心。也可以说是“万法唯心”。

寺庙里的出家人天天念经,虽然外表看起来跟常人一样,但是他们的内心,比我们清净多了,这一点就已经能体现念经念佛持咒的功德。

外道的咒语,肯定不能跟佛陀的咒语比,解脱不能比,智慧不能比,功德也不能比。外道的咒语充其量就是能入定发神通,但是不能解脱,最后还是要堕入轮回。
而佛陀宣说的咒语,有佛陀菩萨无量劫修行的功德、大悲誓愿、无量智慧、无量戒行等等在里面,而且都是圆满的。众生修习佛陀宣说的咒语,能唤醒佛陀菩萨的誓愿,获得他们的功德和救度,最终走向解脱。

“经”因为是显,也就是白话,只要认识字的人,一般都能大概看懂它说的意思;但是“咒”,即使你是世间专门研究宗教的博士后,也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因为“咒”只有佛陀才知道,即使是等觉菩萨尚不能了知。所以佛家提倡看经,是入门,让大家首先了解佛家讲的是什么,理解了才能好好修行。如果你把一个“咒”拿出来让人念,不讲它的功德,说实在话,没有人会做莫名其妙的事情,这是众生的习性。

5. 佛学名词阐述:什么是“悉地”

佛学大词典 对“悉地”解释如下:

【悉地】

梵siddhi ,西藏语 grub-pa。意译作成就、妙成就。梵汉并举而称成就悉地、悉地成就。于密教,意指依诵持真言等,以身、口、意三密相应而成就世间、出世间种种妙果。据大日经疏卷十五载,完成正觉之阶位,称为无上悉地;达于此位之前,尚有信、入地、五通、二乘、成佛等五种悉地。对此,显教诸师认为‘信’是地前之信行,‘入地’是指入于初欢喜地(相当于声闻之入见道),‘五通’是遍知世间五神通之境,至超越五通仙人位而臻第四地,‘二乘’是超越二乘之境界,而至第八地,‘成佛’即是由第九地修菩提道,进而完成如来位。若依密教,则初欢喜地有十心,初心至第四心为五通,第五心至第八心为二乘,第九心至第十心,即得成佛。即初地十心分三品,初四心为下品,次四心为中品,后二心为上品。

尊胜仪轨卷下更分悉地为有相、无相二种,得世间长寿或福德等,称为有相悉地;成就出世间果德,则称无相悉地。二悉地亦各有三品之别。若以此配于前述五种悉地及无上悉地,则有相之下悉地与中悉地相当于五种悉地之最初三种,上悉地相当于第四之二乘悉地;至于无相之下悉地则相当于有相悉地,中悉地相当于第五成佛悉地,上悉地相当于无上悉地。

日僧空海之‘即身成佛义’即是将始觉因位之悉地称作持明悉地(持明意即诵持真言)、本觉果满之悉地称作法佛悉地。同时,据大日经疏卷三,真言行者在观心上所现之境,共分为三品悉地,上品安住于密严佛国,中品安住于十方净土,下品安住于诸天修罗宫。

又‘苏悉地’为梵语su-siddhi 之音译,意译作妙成就,即成就胜妙之义。日本台密基于三部大法之一的苏悉地经,而说苏悉地法,以此表金刚、胎藏两部不二之最深秘法。[大日经卷三悉地出现品、卷五秘密漫荼罗品、如意宝珠转轮秘密现身成佛金轮咒王经悉地成就品]

丁福保佛学大词典 对“悉地”解释如下:

【悉地】(术语)译曰成就,但成就有所成能成之别,通于世出世之法,三密相应,因而成就之妙果,以梵语谓之悉地,为成就其妙果,使三密相应之因行,以汉语谓之成就。大日经疏十二曰:‘悉地是真言妙果,为此果故而修因行故,此中成就者是作业成就。’大日经供养法疏上曰:‘悉地者成就,亦云成菩提。’大日经义释五曰:‘当得成就一切悉地。’

中华佛教网络全书 对“悉地”解释如下:

【悉地】

(梵siddhi,藏grub-pa)

意译‘成就’或‘妙成就’,梵汉并举则称为‘成就悉地’或‘悉地成就’。此词为密教所常用。通常指修持密法之后所获得之种种妙果。《大日经疏》卷十五曾对成正觉之前的五种悉地,作清晰的诠释。文云(大正39·738b)︰
‘夫言成就悉地者,谓住菩提心也,此菩提心即是第十一地成就最正觉。如是悉地,诸悉地中最在其上。(中略)悉地有几种者,谓此无上悉地以前略有五种悉地︰一者信,二者入地,三者五通,四者二乘,五者成佛。此是五种悉地也。初信者,谓随分能净诸根,深信如来秘藏决定不疑,信佛有如是如是方便,若依行者必成菩提,此是地前信行也。次入地者,谓入初欢喜地也,准望声闻法中犹如见谛人也。
第三,五通者,谓了知世间五通之境,犹如幻梦、水月镜像不可取相。尔时度五通仙人之地,名第三也。第四,二乘者,谓观察二乘境界,心得无著,心不堕实际,尔时得度二乘境界,尔时到第八地也。五,从第九地修菩提行道,转转胜进成如来位也。然诸经论师,大略皆作如此说尔。若秘藏中,义复有异,谓初欢喜地自有十心,从初心至第四心得度五通境界,从第五至第八心得度声闻缘觉境界,从第九心一向行菩萨修道,至第十心名为成佛。佛者觉也,谓觉自心性净本来常寂灭相也。’

此系以正觉成满位为‘无上悉地’,而在此之前有地前信行、入地、五通、二乘及成佛五位悉地。对此,显教诸师以‘入地’为入初欢喜地,并以之比拟于声闻入见道人;‘五通’是了知世间五通之境,越五通仙人之地至第四地;‘二乘’是越二乘境界到第八地;‘成佛’是从第九地修菩提道,转进成如来位。但若依秘密藏义,初欢喜地有十心。其中,初心到第四心度五通,称为‘五通’;第五心到第八心度二乘,称为‘二乘’;第九心到第十心成佛,称为‘成佛’。此即将初地中之十心分为三品,初四心为下品,次四心为中品,后二心为上品。

悉地有‘有相悉地’、‘无相悉地’之分,且各有三品。如《尊胜佛顶修瑜伽法轨仪》卷下云(大正19·380a)︰
‘悉地有三种,下悉地者长生不死,地仙中为王,或世间一切胜事巧妙合练赤白,种种胜事多闻智慧福德无不具足,住寿万万岁。中悉地者隐形,悉地中为转轮圣王,住寿一劫。上悉地者,所加持药物器杖等三相具现,得证五地已上八地已来菩萨之身。(中略)随众生趣化度众生,如是说者名为有相悉地之法。(中略)其无相悉地者,前三种悉地为下悉地。若无相中悉地者,或得本尊身,若得应化身乃至十地位菩萨之身,号曰中悉地。其上悉地者,三业即是三密,三密即是三身,三身即是大毗卢遮那如来智。’

此中,世间之住寿福德等成就称为有相,出世之果德成就名为无相。有相中之下悉地及中悉地可以配列于前述《大日经疏》五种悉地中之前三种,上悉地证五地以上八地以来之菩萨身,则相当于其中之第四种‘二乘’;无相中之中悉地得应化身乃至十地菩萨身,相当于其中之第五种‘成佛’。上悉地之三身至极之果也就相当于前述之‘无上悉地’。

◎附︰〈三品悉地〉(摘译自《望月佛教大辞典》等)

三品悉地,指真言行者所得的悉地有上中下三品。梵语‘悉地’(siddhi),译为成就或成菩提。行者能求的心行有上中下三品,因此所得的悉地也有三种,即︰上品生于大日的密严国土;中品生于十方净土;下品生于诸天阿修罗宫。《大日经疏》卷三云(大正39·608a)︰
‘此中言悉地宫,有上中下。上谓密严佛国,出过三界,非二乘所得见闻。中谓十方净严。下谓诸天修罗宫等,若行者成三品持明仙时,安住如是悉地宫中。’

空海《即身成佛义》解释‘悉地’云(大正77·381c)︰‘此经所说悉地者,明持明悉地及法佛悉地。’盖悉地虽于世间、出世间等有无量差别,但终归于持明与法佛二者。‘持明悉地’亦称有相悉地。三品之悉地皆可名为持明。‘明’是真言的异名;诵持真言者总称持明者,即《大日经疏》所说之持明仙。行者之根机有上中下,故诵持真言也有不同,因而所得之悉地也有上中下之分。

其次,‘法佛悉地’又称无相悉地。意谓证法身法尔之佛体。三品之中,上中二品之悉地皆摄于此一悉地。三品二种悉地,虽大体上有胜劣之异,但以深秘解释时,持明悉地即法佛悉地,更无别者。

三品悉地中,(1)上品密严国土为自受用土,修生智法身之土。《辨显密二教论》云(大正77·380b)︰‘密者金刚三密,华者开敷觉华,严者具种种德。言以恒沙佛德、尘数三密,庄严身土,是名曼荼罗。’(2)中品十方净严,指清净严饰庄严的净土,有东西南北四维上下之方位,有广狭远近等之分齐,故称为十方净严。如西方阿弥陀佛之报身报土、兜率天上弥勒菩萨之应身应土,皆属于此类。即是他受用之身土。(3)下品诸天修罗宫,是天上界之修罗宫、夜叉宫、紧那罗宫等。如释迦如来升忉利天说《地藏经》,又入海龙王宫中说《请雨经》,于楞伽山顶罗婆那夜叉王宫殿说《楞伽经》,是变化等流二身之土。

[参考资料]《大日经》卷三〈悉地出现品〉、卷五〈秘密曼荼罗品〉;《宝悉地成佛陀罗尼经》;《苏悉地羯啰经略疏》卷五;《如意宝珠转轮秘密现身成佛金轮咒王经》〈悉地成就品〉。

陈义孝佛学常见辞汇 对“悉地”解释如下:

【悉地】三密相应而成就妙果,梵语叫做悉地,故悉地是成就的意思。

6. 急求!长寿佛咒 观音心咒 莲师心咒(咒词)

◎长寿佛咒

嗡 那摩巴嘎瓦得 阿坝热 么大 阿耶加那

色波那 则大得昨 杂呀 达它嘎达亚内

阿哈得 萨亚容桑波达亚 达亚它 嗡

本耶本耶 吗哈本耶 阿坝热 么达本耶 阿坝热

么大本耶 加那桑吧 若巴子得 嗡萨日瓦 桑嘎

巴热西达 达日玛得 嘎嘎那 萨梦嘎得 桑巴瓦

波西得 吗哈那亚 巴热瓦锐 梭哈

观音心咒也就是所谓六字明
嗡 玛尼 贝美 HONG

莲华生大士心咒
嗡阿吽班杂咕噜贝玛悉地吽

如果看完我的回答对佛教有兴趣,可看末学个人简介中我推荐的佛教资料。

7. 长寿佛心咒是什么意思

按照佛家的理解长寿佛:阿弥陀佛的梵文原意是“无量光”和“无量寿”两种意思,具有空间和时间两种性质,本来都是阿弥陀佛一身所兼具的,但在藏传佛教将这两种含义分别当作两尊佛供奉。藏传佛教认为无量光佛是原生的,无量寿佛是他的化身。在喇嘛庙里无量寿佛的壁画、塑像、唐卡画像可以说触目皆是,特别是在灵塔殿里,长寿佛是不能缺的。
长寿佛心咒是《放生仪轨》中最长的心咒。念诵时要有信心与禅定。长寿佛心咒是在放生时必定要念的,此咒不仅可以延伸众生的寿命,还有使其渐次获得二悉地(世间与出世间的造诣)的功德。
心咒所在之处即是长寿佛的智慧身所在之处。既然我与一切众生的身心都已经被长寿佛的智慧身所印持摄受,那么一切寿障等不吉祥之事就会烟消云散。所谓禅定,就是念诵的时候,应当远离昏沉与散乱,内心没有任何杂得极大的念、无有任何动摇。如果能够这样念诵长寿佛心咒,我们自己以及被放的众生都能获利益。

8. 谁能帮我翻译一下这个梵文图案,

六字大明咒“嗡嘛呢呗咪吽(OMMAŅIPADMEHUM)”是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咒,源于梵文,象征一切诸菩萨的慈悲与加持。六字大明咒是“唵啊吽”三字的扩展,其内涵异常丰富、奥妙无穷、至高无上,蕴藏了宇宙中的大能力、大智慧、大慈悲。此咒即是观世音菩萨的微妙本心,久远劫前,观音菩萨自己就是持此咒而修行成佛的,佛名正法明如来。

嘛呢咒不是一串普通的字,它包含了观世音菩萨所有的慈悲和加持;事实上,嘛呢咒就是观世音菩萨的音声形式。现今由于我们的业障,使我们不能真正在其净土亲见观世音菩萨;但我们所能做的,就是听他的咒音,持诵它、读它,以金色的字优美地写下它。因为咒是本尊的心要。和本尊无分别,所以上述这些行为会带来利益。六字大明咒是观世音菩萨六度的表现,如同观世音菩萨所说的,无论谁持诵六字真言,都将圆满菩萨六度,并净化一切业障。

观世音菩萨的六字大明咒--唵嘛呢呗美吽(OMMANIPADMEHUM),是诸佛慈悲智慧的音声显现。其中涵摄了佛所教授八万四千法门的精义。在众多不同的咒语中,如明咒、陀罗尼咒、密咒,没有一个比观世音菩萨的六字大明咒更殊胜。持诵这个一般所称嘛呢咒咒语的大利益,在佛经和密续中一再被提及。据说,只持诵麻呢咒一遍,就等于诵念了佛陀所传的十二分教。持诵六字大明咒及圆满了菩萨的六度,并能稳固地杜绝任何投生六道的可能性。这是个简单的修法,容易了解,所有人都能修持,也包含了佛法的要义。如果你把嘛呢咒当作快乐与痛苦时的皈依处,那么观世音菩萨将一直与你同在。你将不假造作地愈来愈虔诚,自然升起对大乘之道的所有了悟。

念修六字大明咒实有不可思议之功德。

《莲花藏经》云:“若持圣观音之明咒,能获得财富、粮食等受用,能免遇怨敌、传染病、毒、兵器、监狱以及非时横死,并能从中获得解脱。”

《千手千眼经》云:“食物饮料若被下毒,至心持诵大悲观音咒,则食此物反成胜妙天食。”

《十一面经》云:“若诵此咒,则被千眼垂视,千手救护。若以此咒加持水,则凡喝此水者,业障定得清净。凡听闻此咒者或被咒声随风所触之人,亦能清净业障。”

《六字大明咒经》云:“何人若诵若作意‘嗡嘛呢叭咪吽’之明咒,能避免一切疾病之损害,并能从中获得解脱,清净一切业障,获得长寿,且受用财富增上。”

《宝箧经》云:“若持诵六字大明咒,能使福德具足。诵此咒时,九十一恒河沙数佛陀亲临,微尘数菩萨亦亲临,且天、龙、鸠槃荼、四大天王等亲临而守护之。其人身内之一切有情能获不退转菩萨位。若身上佩带此明咒,则成金刚身,并成舍利塔,当知此理。若诵此明咒,则能具足清净之无量慈心、悲心与智慧聚。若每日诵此明咒,则圆满六度,并能获得持明之转轮王位,现前无上菩提,成就佛果。即使仅以手触此明咒,亦将成为最后有菩萨。若男若女,若童男若童女,若鸟若兽等即使仅见此明咒,亦将成为最后有菩萨。”

《具义索经》云:“闻此观音咒藏之有情者,若于旁生耳边诵此咒者,则其解脱恶趣后,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自在轮经》云:“若每日念诵一千八百遍六字大明咒者,清净一切罪业及障碍,并从病、魔等违缘中解脱。”

《一百零八名号经》云:“若诵嗡嘛呢叭咪吽者,不堕三恶趣,不感染由其业力所感之麻风病、黄水疮之皮肤病、疮疽、肺气肿等一切疾病,并从中解脱,能忆念一切宿世,命终时往生极乐刹土。”

《佛说大乘庄严宝王经》云:“善男子,大地之尘可尽数,一诵六字大明咒之福德聚不可胜数;大海之水滴可尽数,一诵六字大明咒之福德聚不可胜数。善男子,譬如一长宽各一百由旬、高五百由旬之房内,装满芝麻,于其门口,有一长生不死之人,每一百劫取出一粒,乃至芝麻取尽之时间内,欲算数一诵六字大明咒之福德聚而不能尽。善男子,四大部洲中,所有青稞、豌豆、小麦等粮食之颗粒可数尽,一诵六字大明咒之福德聚不可胜数。善男子,犹如瞻部洲中,恒河等十一大河及其附属之五百小河,昼夜不息流入大海,一诵六字大明咒之福德聚亦如是而增上。如是大河中之水滴可尽数,一诵六字大明咒之福聚德不能胜数。善男子,世间之马、象等牲畜,獐子等山兽,狮子、老虎、兔子等动物,所有兽类之毛虽可尽数,一诵六字明咒之福德聚不能胜数。善男子,比如一高九万九千由旬,宽一百万零四千由旬,长一千万由旬之金刚铁山,于其山边有一长生不死之人,用嘎息嘎之布,每一百劫磨此山一次,乃至山尽之时间内,一诵六字大明咒之福德聚不能胜数。善男子,譬如一深八万四千由旬,广如铁围山所围大小之大海,大小如头发百分之一之水滴可尽数,一诵六字大明咒之福德聚不可胜数。善男子,譬如一息卡树园中之树叶可一一尽数,一诵六字大明咒之福德聚不可胜数。善男子,譬如四大洲中所有之男、女、童男、童女皆为七地菩萨,其福德不及一诵六字大明咒之福德聚。善男子,于一年之十二月中或有闰月之十三个月中,不分昼夜之雨滴可尽数,一诵六字大明咒之福德聚不可胜数。无须再多说,于我及如我善逝,数至一千万,于一劫中,以妙衣等供养之功德,此与六字大明咒之福德聚亦不能比,况以供养我独自之功德乎?”

《莲花冠续》云:“仅仅一诵、一作意(忆念)或身一触‘嗡嘛呢叭咪吽',亦能清净五无间罪、近五无间罪等一切罪障,从八无暇之三恶趣中解脱后,不再受身语意三业的痛苦。并从野兽、罗刹等一切非人及一切疾病、畏惧中解脱,亲见由证悟法身后所显现之色身圣尊。”

圣者观世音曾在娑婆世界化现为大法王松赞干布,他在《嘛呢全集》(是一切经续的总集,为藏地的第一个伏藏品)中如是宣说持诵六字明咒之功德。

若持诵六字大明咒,可以回遮并寂灭世间邪魔之损害。

嗡字,能回遮并寂灭天魔之损害;

嘛字,能回遮并寂灭鬼女之损害;

呢字,能回遮并寂灭邪王之损害;

叭字,能回遮并寂灭土地神之损害;

咪字,能回遮并寂灭魔与死魔之损害;

吽字,能回遮并寂灭鸠槃荼与罗睺之损害。

若持诵六字大明咒,能消除四百零四种疾病;

嗡字,能消除四大共同引发之疾病;

嘛字,能消除热病;

呢字,能消除风病;

叭字,能消除涎病;

咪字,能消除寒病;

吽字,能消除胆病;

如是能遣除一切疾病。

若持诵六字大明咒,能清净六道业障,并遣除其痛苦。

嗡字,能清净天之业障,并遣除其死堕苦;

嘛字,能清净非天之业障,并遣除其战斗苦;

呢字,能清净人之业障,并遣除其生老病死苦;

叭字,能清净旁生之业障,并遣除其役使苦;

咪字,能清净饿鬼之业障,并遣除其饥渴苦;

吽字,能清净地狱之业障,并遣除其寒热苦。

若持诵六字大明咒,能关闭转生六趣之门,

嗡字,能消除傲慢心所引转生天趣之业力,关闭转生天趣之门;

嘛字,能消除嫉妒心所引转生非天之业力,关闭转生非天之门;

呢字,能消除贪心所引转生人趣之业力,关闭转生人趣之门;

叭字,能消除痴心所引转生旁生之业力,关闭转生旁生之门;

咪字,能消除吝啬心所引转生饿鬼之业力,关闭转生饿鬼之门;

吽字,能消除嗔心所引转生地狱之业力,关闭转生地狱之门。

持诵此明咒王者,能清净一切十不善业、五无间罪等以身语意三门所造之业障及习气。

嗡字,清净身障,

嘛字,清净语障;

呢字,清净意障;

叭字,清净烦恼障;

咪字,清净习气障;

吽字,清净所知障。

持诵六字大明咒能清净恢复所违犯的秘密乘之根本与支分誓言,

嗡字,恢复身之誓言;

嘛字,恢复语之誓言;

呢字,恢复意之誓言;

叭字,恢复根本誓言;

咪字,恢复支分誓言;

吽字,恢复一切誓言。

再者,一切不善业之因乃为五毒烦恼,持诵六字大明咒能摧伏并寂灭一切五毒烦恼的分别念,

嗡字,摧灭愚痴心;

嘛字,摧灭嗔恨心;

呢字,摧灭我慢心;

叭字,摧灭贪欲心;

咪字,摧灭嫉妒心;

吽字,摧灭一切烦恼心。

再者,十方三世无余一切之皈依处可总集为三宝与三根本,若持六字大明咒者则为一切皈依中之殊胜者,

嗡字,皈依佛;

嘛字,皈依法;

呢字,皈依僧;

叭字,皈依上师;

咪字,皈依本尊;

吽字,皈依空行。

持诵六字大明咒能拔除轮回与恶趣中的一切痛苦。

再者,若持诵六字大明咒,则别解脱戒、菩萨戒、密乘戒之三种戒体,于自相续中未生者,能生起;已生者,能不受损害而增上;已生而受损害者,能得以恢复。并具足三乘戒之一切功德。

嗡字,护持声闻戒;

嘛字,护持独觉戒;

呢字,护持菩萨戒;

叭字,护持居士戒;

咪字,护持八关斋戒;

吽字,护持密乘戒。

再者,若持诵六字大明咒,能生起慈悲喜舍四无量心,并能以四无量心利益众生,

嗡字,能产生大悲心;

嘛字,能产生慈无量心;

呢字,能产生悲无量心;

叭字,能产生喜无量心;

咪字,能产生舍无量心;

吽字,能产生法性无量心,

如是六种无量心于相续中生起,并以此利益众生。

再者,若持诵此六字大明咒,能积集大乘菩提心之一切功德,能于自相续生起并增上菩提心宝,

嗡字,生起愿菩提心;

嘛字,生起行菩提心;

呢字,生起无二菩提心;

叭字生起法性菩提心;

咪字,生起智慧菩提心;

吽字,生起胜义菩提心。

再者,如海菩萨行可以归纳为六度,若诵此六字大明咒则能圆满六度,

嗡字,圆满布施度;

嘛字,圆满持戒度;

呢字,圆满忍辱度;

叭字,圆满精进度;

咪字,圆满禅定度;

吽字,圆满般若度。

如是若持诵此大明咒,能自然而然地获得秘密金刚乘甚深之成熟灌顶,完全成熟自相续,

嗡字,身获得天尊身灌顶;

嘛字,语获得咒语灌顶;

呢字,心获得法灌顶;

叭字,以宝瓶灌顶成熟身;

咪字,以秘密灌顶成熟语;

吽字,以智慧灌顶成熟意。

再者,若持诵此六字大明咒王,则为祈祷十方三世之三宝、三根本及如海护法众,且为一切祈祷之精华,一切祈祷之王,一切祈祷中之唯一根本。

嗡字,祈祷一切佛菩萨之身;

嘛字,祈祷一切佛菩萨之语;

呢字,祈祷一切佛菩萨之意;

叭字,祈祷一切佛菩萨之功德;

吽字,祈祷一切佛菩萨之身语意功德事业五者。

如是若持诵并祈祷此六字大明咒王,则能获得诸佛菩萨身语意功德事业无尽庄严轮之一切加持与悉地,

嗡字,身获身加持;

嘛字,语获语加持;

呢字,意获意加持;

叭字,自生功德加持;

咪字,随欲成就事业加持;

吽字,无碍获得一切加持。

再者,若诵修此六字大明咒王,获得内外五大种清净后,又能获得暂时五部空行的加持与悉地,究竟清净五佛母之自性而成就佛果。

嗡字,使五大清净为金刚瑜伽母;

嘛字,使地大清净为佛部空行;

呢字,使心清净为金刚部空行;

叭字,使火大清净为宝生部空行;

咪字,使水大清净为莲花部空行;

吽字,使风大清净为事业部空行。

如是,内五大种清净为五部空行。

嗡字,聚明六字母;

嘛字,普贤佛母;

呢字,佛眼佛母;

叭字,白衣佛母;

咪字,玛玛革佛母;

吽字,救度佛母。

如是五大清净为五佛母之本性而成佛也。

再者,若持诵此六字大明咒王,能将五毒烦恼分别念寂灭于法界而现前五智慧。

嗡字,能现前法界智;

嘛字,能现前大圆镜智;

呢字,能现前平等性智;

叭字,能现前各别自证智;

咪字,能现前成所作智;

吽字,能现前俱生智;

如是六种智慧不必寻找而自然现前。

再者,若持诵此六字大明咒王,则内外五蕴能清净为五部佛之体性,

嗡字,能获得大悲聚明之果位;

嘛字,能成就毗卢遮那佛;

呢字,能成就金刚萨埵;

叭字,能成就宝生佛;

咪字,能成就无量光佛;

吽字,能获得不空成就佛之果位。

如是若持诵六字大明咒王,则能将二障及其习气寂灭于法界,并现前本来怙主自成五身大金刚持普贤观自在之果位,乃至轮回未空之间,于三界内化身而恒常、周遍、任运度化众生,

嗡字,任运获得法身;

嘛字,任运获得报身;

呢字,任运获得化身,

叭字,任运获得体性身;

咪字,任运获得现前菩提身;

吽字,任运获得不变金刚身。

圣者观世音所化现的头顶无量光佛、现量安住法界本性的大法王松赞干布云:“嗡嘛呢叭咪吽”,乃幻化之身文字,能成办各种利益;也是语文字,能成办念诵。伏藏大师列绕朗巴(法王如意宝前世)之伏藏品中云:“十方一切诸善逝,最极精华如意宝,皆集于此六字咒,能速成就三世佛。”若念修此随欲成就之诸佛精藏如意宝者,则能寂灭一切暂时之疾病、饥荒、刀兵以及四大之损害等违缘,寿命福德财富受用等增上广大,诸佛菩萨及白方天众垂念守护。从无始来所造之业,烦恼、痛苦、罪障及其习气无余清净,远离轮回、恶趣、中阴之一切痛苦,往生莲花庄严极乐刹土,最后获得一切智智之佛位。一切经、续、窍诀及教言藏皆言:此乃欲求解脱者之唯一如意宝,故当精勤修持也。六字大明咒如此殊胜,而非薄福之人所能值遇。如《佛说大乘庄严宝王经》中,佛对除盖障菩萨说,当时佛为求得“嗡嘛呢叭咪吽”六字真言,于无量世间供养千万俱胝如来,尚未求得,后因承事供养胜莲如来方才得到,而胜莲如来亦由承事供养无量如来方得此法。所以如今大家能念修此法,应当生感恩心作希有想,来信受奉行。

如果真正具足正知正见、对佛陀量士夫有不可思议、不退转的坚固信心,又对此咒王普被三根的不可思议加持力有了定解,则不但白天连晚上睡梦中也会精进念此咒的。

反观我们自己现在最差的就是信心,多的是世智辩聪。全知麦彭仁波切在讲六度中般若度时,把这种不属于闻思修智慧的颠倒世智辩聪叫做与般若波罗蜜多相违的颠倒习气,在这种恶心的支配下,众生整天邪思妄想、打妄语、作非法行,这些玩世间小聪明的分别心并不是真智慧,反到成为获得悉地的障碍。当今的众生烦恼粗、邪见重,大多不相信有前生后世,不承认有六道轮回和因果报应,当然更不会谨慎取舍善恶业。同样对此咒的功德,一般分别心很强、不信因果、尤其不信佛的人,对诸佛菩萨不可思议神通力加持过的心咒之功德会生邪见,说这咒子我写了、也念了,哪里见有什么功德?加持在什么地方。对这种人就是十方诸佛、千手千眼大悲观世音亲自现前,来教化他,历经千百年,对他也不会有丝毫利益。到头来依旧沉沦生死,生生世世难得解脱。所以我们不应分别为什么“嗡嘛呢叭咪吽”有这么大功德与力量?为什么仅仅一个字就具足遣除违缘、清净业障、关闭轮回之门、恢复戒体、有回遮与寂灭魔害等等的作用?……

这里再三强调,信心是成就的根本,你对心咒功德怀疑不信或者虽信但懈怠散乱,念诵时也不如法,要想得大加持当然不可能。反之,若信心真纯,则诸佛菩萨功德真实不虚,甚深三摩地加持过的心咒力不可思议,深信虔诵观音心咒者必然暂时业消智朗、障尽福崇,究竟成就与观音菩萨无二的果位。这一点是十方诸佛共证、千经万论均宣的。但对六道众生来讲,旁生愚笨,没有知言解义的能力,无缘领受妙法,而邪魔外道、一般的世智辩聪,邪见又深、难信圣言,这都成了获得六字大明咒功德的根本障碍,可怜的众生,观音菩萨大悲赐如意宝却无缘受用枉受诸苦。

根据《宝箧经》的记载,持诵一亿遍嘛呢咒,你身上无数的活有机体将受到观世音菩萨的加持;在死后,即使是尸体荼毗的烟,都能保护吸入者免于转生三恶道。

纵使是此咒的某字——唵、嘛或呢,都具有不可思议的力量,能加持并使众生解脱。据说,佛拥有超越任何众生的非凡能力,像是能正确说出连续下了十二年的暴风雨里共有多少雨滴,但即使是佛,也无法完全述说持诵一遍嘛呢咒所产生的功德。如果佛开始做这般阐述,即便将地球上的森林都制成纸,也不够写尽其中最微小部分的功德。

世界上没有任何事物能真正吓退死神,但观世音菩萨悲心的温暖光亮,却能完全袪除任何人在死神逼近时所感到的畏惧。这即是所谓的“无欺皈依处”。观世音菩萨完全不受轮回束缚,随时都在帮助众生,连最微细的动作——一手势、一眨眼,都具有帮我们自轮回中解脱的力量。当我们藉持诵嘛呢咒来向他祈求时,不应该认为他在遥远的净土而听不见,因为观世音菩萨永远在对他有信心的人身边。我们由于自身的障碍,无法到阿弥陀佛极乐净土的普陀山亲见观世音菩萨。事实上,他的悲心不舍弃任何众生,他不断化现为最能利益众生的任何形相,尤其是化身为伟大的善知识。所以我们应该坚信观世音菩萨是无上的救怙主,他将解脱道示现给一切众生,实际上就是我们的根本上师。

观世音菩萨悲心的甘霖无分别地遍洒在众生界。但幸福的作物不会生长在信心种子枯萎的地方。缺乏信心,就是在他加持的暖阳下自我封闭,好比将自己关在暗室中。假如你有信心,在你与观世音菩萨的加持之间,就没有距离和迟滞。

六字大明咒是观世音菩萨的精髓,是菩萨六度的咒语形式。当你持诵此咒时,六波罗蜜多会自然生起,行菩提心也同时达成。

9. 密勒日巴传中提到桑杰依喜大师是哪个传承所传之法是不是大威德之光的修法

是桑杰耶喜大师 将近十岁的时候,在成为显密经教宝藏的善知识云敦桑波(义为功德贤)的座前,受全具优婆塞戒,命名为却交多杰(义为法护金刚)。继后,在坝索伦珠邓清寺中延请善知识云敦桑波为作亲教师,先正式受了沙弥戒。这位幼年佛子换掉俗相,披上出家法衣,为与迅速成佛的缘起相应,命名桑杰耶喜(义为佛慧),俨然如手捧钵器,成为人天众生供养田的释迦能仁再来此世。上师云敦桑波座前,听受能怖金刚、密集、不动金刚等所有四种灌顶,以及长寿灌顶、贡波护法随赐灌顶等许多随赐灌顶,与《噶当法笈》传经等许多正法。他意乐在众多善巧人士聚会的当中,研习大车轨(无著、龙树)诸经论。他年满十五岁时,在癸亥年冬季法会期间,去到了学法大寺院扎什伦布寺,依止闻思洲寺师智王准珠绛称(义为精进幢)座前,听受性相、名相的安立等辩论方式,并其他想学的经教。桑杰耶喜大德专修能怖金刚圆满出关后,继在温萨巴大师前,请求传授了贡波护法十三大法的随许灌顶,以及贡波法要珍本传经等所有贡波护法法门,阎摩法王内、外、密三法修法随许灌顶等整个法门。密集、胜乐、能怖三尊四种灌顶及所有导修讲义、作规等共与不共殊胜教授等。菩提道次第广略两论传承诵授及精讲等,共与不共两种长寿灌顶及导修讲授等。宗喀巴大师修法门类不共诸法要。圣十一面观音随许灌顶、观音法三要、村布师传观音法导修剖释等所有观世音菩萨法门。节岗师传马头金刚随许灌顶修法等及传经、二十一字经教念诵传授。
亲自著有《至尊上师洛桑邓珠行传及祈祷文》、《甚深道上师本尊瑜伽修法依宗喀巴大师而修之内、外、密三种上师瑜伽法》、《菩提道次第启请与上师瑜伽合修法》、《依多尊本尊修多尊上师瑜伽法》、《菩提道次第下士道所缘法门》、《修“觉”法门》、《会供轮》、《宗喀巴大师修法》、《贡波护法师传启请》、《赞师次第》、《供养上师仪轨》、《大乘共道上师瑜伽门中三士道次第导修讲授》、《上师瑜伽门中此生有义修法》、《修心七义论不仅讲说务令心中起生法》、《水施所缘法门》、《如来四尊所缘法门》、《问答嘉言心要日光吉祥论》、《见、修、行心要》、《甚深教授口诀十一种》、《基道果中难义问答》、《中观笔记》、《答扎喜仁波切书》、《大乘长净斋戒取受法》、《大悲观音修法)、《供本尊宝盖寄托所愿》、《书翰》、《住嘉师传长寿灌顶法》、《威猛五金翅随赐灌顶》、《杰岗师传马头金刚随赐灌顶》、《贡波护法随赐灌顶法》、《能怖金刚修法胜伏诸魔念诵次第》、《马头金刚瑜伽修法》、《观音斋戒仪轨一切悉地生源》、《上师本尊怙主明王护法圣会中供养施食次第》、《具誓法王修法消灭魔军四种事业悉地》、《施食仪轨次第一切悉地生源)、《上师本尊文殊修法》、《上师能怖金刚瑜伽修法》等著作。

阅读全文

与悉地长寿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老人故去期数单如何写 浏览:965
湿热体质养生宜用的中药是什么 浏览:119
父母60岁请柬怎么写 浏览:410
三支柱养老金多少 浏览:424
老年痴呆症英文叫什么名字 浏览:570
老人餐该怎么分配 浏览:210
公务员录用体检要注意什么 浏览:141
现在人的养老金是多少 浏览:355
2050年的退休金 浏览:197
叶酸预防老年痴呆服剂量 浏览:453
50岁大妈短裙丝袜 浏览:171
脑梗死引起的老年痴呆遗传吗 浏览:308
为什么父母出门小孩会哭 浏览:941
父母为什么不让男生留长发 浏览:689
老公不孝顺父母可以离婚吗 浏览:816
国外公务员退休金高 浏览:961
50几岁的老人做透析可以活多久 浏览:231
给老人生日画什么图案 浏览:8
老人脸色发黄不吃油什么原因 浏览:120
与父母发生冲突如何解决英语 浏览:8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