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古代的长寿的人有哪些
古代最长寿的人彭祖,姓钱名铿,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寿星和养生家,许多先秦古籍都载有回他的名答字。彭祖一生自尧时起,历夏至商,曾为商贤大夫。相传彭祖至殷朝末年已767岁,一直活到800岁后不知去向。有学者解释,上古用于支记日法,一个甲子就是60日,若按767个甲子计,彭祖则活了46020日,即126岁。总之,彭祖作为长寿的象征,连春秋的孔子都很倾慕他,庄子和葛洪也赞叹他寿命之长久。
㈡ 祝福老人长寿的诗句
1、《天下乐令/减字木兰花 其一》
宋代:佚名
寿星明久。寿曲高歌沉醉后。寿烛荧煌。手把金炉,燃一寿香。
满斟寿酒。我意殷勤来祝寿。问寿如何。寿比南山福更多。
释义:寿星人明久。在寿宴高歌喝酒,无乐不欢之后。祝寿的蜡烛还在明亮的燃烧着。手把金炉,燃烧一长寿香。
斟满寿酒。我热情来向他祝寿。如要问寿命还有多少。寿命比南山幸福更多。
2、《题菊寿上虞陈处士·其一》
明代:谢迁
古稀华诞届重阳,采采东篱菊正芳。
想见聚星堂上客,寿觞齐举溢秋香。
释义:七十古稀的生日正赶上重阳节,在东篱下采摘的菊花正香。想到众星捧月的屋中客人,一起举起酒杯,洋溢着秋天的香气。
3、《新荷叶·薄露初零》
宋代:李清照
薄露初零,长宵共、永书分停。绕水楼台,高耸万丈蓬瀛。芝兰为寿,相辉映、簪笏盈庭。
花柔玉净,捧觞别有娉婷。鹤瘦松青,精神与、秋月争明。
德行文章,素驰日下声名。东山高蹈,虽卿相、不足为荣。安石须起,要苏天下苍生。
释义:值薄露初降、昼夜一般平的秋分之际。分停:平分。以传说中海上“篷莱”、“瀛洲”等神山比喻寿星家的亭台楼阁。意谓前来祝寿的人中,既有子侄辈,亦有身居高官者,使寿诞为之生辉。芝兰:香草,喻指佳子侄。
鹤鸟寿长谓之仙鹤,松柏常年青翠,故合用为祝寿之辞。一则以隐居会稽东山的晋人谢安比喻寿主;二则寿主晁补之之原籍齐州,即今山东一带。在宋朝,人们习惯地把齐州一带叫做东山、东郡或东州。当年苏轼称自己知密州为“赴东郡”或“知东州”。
4、《人月圆·为细君寿》
元代:魏初
冷云冻雪褒斜路,泥滑似登天。年来又到,吴头楚尾,风雨江船。但教康健,心头过得,莫论无钱。从今只望,儿婚女嫁,鸡犬山田。
释义:你在褒斜古道上冒着冰冷的大雪行走,地上泥泞湿滑走起来如同登天一样艰难。过了一年才到了吴头楚尾的江西豫章,一路上乘坐江船历经风雨。
只希望你身体健康,对不平之事心里能过得去,不抱怨自己没有足够的钱。从今往后,只希望自己的儿女能过上温饱的山村林园生活就可以了。
5、《燕归梁·双燕归飞绕画堂》
宋代:晏殊
双燕归飞绕画堂。似留恋虹梁。清风明月好时光。更何况、绮筵张。
云衫侍女,频倾寿酒,加意动笙簧。人人心在玉炉香。庆佳会、祝延长。
释义:燕子双双归来,围绕画堂翻飞,好像在留恋如彩虹艳丽的雕梁。此时有清风和明月相伴,正是美好的时光,更何况还有盛大的宴会呢?
侍女们身穿飘如白云的衣衫频频为宾客们倒酒,而且特意为大家献上乐曲。宴会上的熏香使得大家沉醉。我愿祝贺这样美好的时刻延绵长久。
㈢ 人之长寿是什么意思
人的长寿,之是的意思
㈣ 形容人长寿的词
百龄眉寿 眉寿:长寿。祝人高寿的颂辞。
长命百岁 寿命很长,能活到一百岁。常用作祝福长寿之词。
长命富贵 既长寿又富裕显贵。
长生久视 久视:不老,耳目不衰。形容长寿。
龟鹤遐寿 遐:长久。祝人长寿的颂辞。
黄发儿齿 比喻人长寿。
海屋添筹 海屋:寓言中堆存记录沧桑变化筹码的房间;筹:筹码。旧时用于祝人长寿。
美意延年 对一切乐观的人,能够健康长寿。
祛病延年 祛:除去。除去疾病,延长寿命。
人寿年丰 人长寿,年成也好。形容太平兴旺的景象。
寿山福海 寿象山那样久,福象海那样大。旧时用于祝人长寿多福。
寿元无量 寿元:寿命;无量:没有限度。祝人长寿的颂辞。
松柏之寿 比喻长寿。
万寿无疆 疆:界限。万年长寿,永远生存。用于祝人长寿。
延年益寿 增加岁数,延长寿命。
寿比南山 寿命象终南山那样长久。用于祝人长寿。
福寿康宁 祝颂语。谓幸福、长寿、健康、安宁诸福齐备。
龟鹤遐龄 遐:长久。遐龄:高寿。传说龟、鹤都能活一千年。比喻长寿。亦作“龟龄鹤算”。
龟年鹤寿 相传龟、鹤寿有千百之数,因以“龟年鹤寿”比喻人之长寿。或用作祝寿之词。
海屋筹添 宋苏轼《东坡志林·三老语》:“尝有三老人相遇,或问之年……一人曰:‘海水变桑田时,吾辄下一筹,尔(迩)来吾筹已满十间屋。’”原谓长寿,后以“海屋筹添”为祝寿之词。
河清人寿 古时传说黄河水千年一清,因以“河清人寿”极言人之长寿。
黄发台背 指长寿的老人。后亦泛指老年人。黄发,指老年人头发由白转黄。台背,指老年人背上生斑如鲐鱼背。台,通“鲐”。
黄发鲐背 黄发:老年人头发由白转黄,后常指老年人。鲐背;鲐鱼背上有黑斑,老人背上也有,因常借指老人。指长寿老人,也泛指老年人。亦作“黄发台背”、“黄耈台背”、“鲐背苍耈”。
却病延年 谓消除病痛,延长寿命。
益寿延年 指延长寿命,增加岁数。同“延年益寿”。
驻颜益寿 保持容颜不衰老而增长寿命。
乔松之寿 〖解释〗乔、松:古代传说中的仙人王乔和赤松子。指像仙人那样的长寿。
㈤ 世界上最长寿的人
你看:千岁宝掌和尚活了1072岁宝掌千岁和尚是老祖寺常住的开山祖师。
宝掌和尚是中印度婆罗门贵族的儿子,出生时间相当于我国战国时期周威烈王十二年丁卯(公元前414年)七月七日午时。他生下来就有很多瑞象,骨气不同常人,眼睛大,鼻子长,两耳垂肩,双眉高挑,左手紧握成拳总不展开,父母知道这孩子将来一定不同寻常。才满九岁,父母就带他投奔佛陀精舍出家作沙弥。当师父帮他剃度落发的时刻,他突然愉快自然地放开了一直握拳的左手,掌心还露出了一颗珍珠。他虔诚地把这颗掌中明珠呈献到本师像前,还首次双手合十顶礼。在场亲见的和众多听说此事的人们都说这是奇事。他的剃度师父也就以此命名他法号宝掌。
宝掌法师既实现了夙愿,离尘出家,从此就精勤修行,严持戒律。举止威仪,如同高山顶上虬劲的青松,肃然挺立于霜雪之中。虽名闻利养、喜怒哀乐的八风轮番吹袭,都不能动摇他励志修行的德操。由于他是在佛陀入灭后九十多年才出生人世,所以常叹息自己没有能够亲自听闻佛陀的言教。于是,他就不顾寒冬酷暑,废寝忘餐,殚精竭虑研读佛陀宣讲的经、律、论三藏,依教奉行,历练不殆。他还期望能学到教外别传的禅宗,为了这个目标,他发足外出,参访圣贤知识,广受教益,走遍了五个天竺国度,历时五百多年。
他决定到东土震旦——中国去寻找真谛。
时在东汉末期桓帝之初的建和至永兴年间(公元147—153),从今天的尼泊尔进入中国的云南到达四川,第一站是和宾头卢尊者登峨嵋山,朝礼普贤菩萨,住在大慈寺十余年。经常二十天才吃一餐饭,而且坚持诵经不断。当时汉灵帝丞相何进大为惊叹而赞诗说:“他是如此勤奋勉力,当经文从他的口齿里飞快地诵读出来的时候,就像岩壁上的清泉急速地喷泻。当他半夜里息心静坐的时候,常常可以听到躲在台阶前的那些将被度化的神鬼感激的哭泣。”宝掌师常对人说:“我有夙愿要住世千岁,今年已是六百二十六岁了”。因此,世人都尊称他为千岁和尚。接着他又到五台山,朝礼文殊菩萨于金刚窟。
当时正是魏蜀吴三国鼎立、战事不断的时候,有道家李道元麻衣子法号达真人等,皈依佛门,改穿僧衣随侍千岁和尚。到了古义丰郡,就是现在的黄梅县,那里是上古时代伏羲皇帝演画卦爻的场所,汉代称为云台山的山区,正确的名称应当是“云丹山”。
千岁和尚看见这里山连着山、岭叠着岭,还有高峻巍峨的两峰并立,不禁高歌赞叹:“我站在高山顶上举目四望,见万里无云、群山如画、风烟弥漫,翠绿的丛林里不时传来牧童的笛声。那皎洁的月光把满天照得像秋天碧水般剔透清澈。我不禁紧系鞋带,撩起衣袍,乘着白云,和大伙同到那清凉的天国去悠闲地嬉戏。”于是就在这块古佛住过的地方,搭起了栖身修行的茅蓬草庵住了下来,一直停留了百十几年,却很少有人知道。某一天,偶然听说高德佛图澄隐住在陕西终南山,于是他又背着衣钵,拄着竹杖前往询问佛法。佛图澄接待千岁和尚,问道:“这些平凡庸俗的世中人,忠与奸、好与坏之间想化解、融洽,是不可能的啊。”千岁和尚回答说:“我说是一元复始,万象更新,也只有见到葭灰飞动方可能说妥当准确。”
这个时期,西晋的朝纲腐败,政局动乱。塞外五个民族起兵渡过了黄河,烽烟四起。千岁和尚辞别了佛图澄,仍然回到了双峰茅蓬隐修。他的精神感动了山中猛虎,处处跟随护卫。虽然外面战祸纵横,然而紫云山中的晨钟暮鼓却没有停息间断。因此,千岁和尚经常告诫常住大众,说:“窗外射进来的霞光随着帘子的摆动照在空榻上,外面十里松荫邀伴着绿色青苔,一切都那么安静。你们不要去驱赶在竹林里啼叫的子规鸟,恐怕会惊醒那些雷虎,从树林脚下出来。”
这时有一位来自海上仙岛的亻屋亻全仙人来到这里,邀千岁和尚同上南岳山去。在祝融峰上为群仙说戒,感化了白猿进果、黑虎守门、神龟献上灵芝草、紫鸾伏于法座下。千岁和尚在南岳度过了数十个结夏安居。之后,又到庐山去访问耶舍尊者。尊者一见到千岁和尚就盘问道:“这里路深猿啼、虬松起舞,乱石坐卧、云雾飘浮,只有牧童能够到达这里唱歌。请问老大德是从哪里来的?”千岁和尚笑着回答:“藤萝长到万年就盘挂到树木上,请问土地到什么时候生出荠草来?”尊者说:“药苗刚刚出土成长,竹根刚刚栽种。”说罢,就和千岁和尚相互搀扶着,登上金轮峰,礼拜舍利塔。住了一夜,他们又一起下山到南康。在这里听说达摩祖师从广东来到了建邺。千岁和尚就与耶舍尊者珍重道别,前往白下,去见达摩,咨询决疑悟道的心要。达摩见了高声唤他一声:“老阇黎!”千岁和尚顿然地应答一声。达摩大师哈哈大笑,千岁和尚立即言下大悟,顿时觉得“七百多年来心中的疙瘩,竟然如坚冰一下子融化开了。”在回归的路上作偈说:“我在梁国的都城遇见了达摩导师,参究禅法,明心见性了。现在我要飘然行脚到浙东浙西,去看尽那里的好山好水。”于是,千岁和尚往来于泗洲,寻访了智者大师,又和他顺着泗水东流而下,由千顷到达了琴溪。在现在被称为赤鲤古潭的地方,还留有唐代裴休手书的宝掌石存在啊。千岁和尚又到延陵,去访紫髯道士,邀他一同到天台山去,经过石梁飞瀑,登上了赤城山,拜访昙猷尊者。千岁和尚指着麦田说:“这起伏的麦浪就象波涛汹涌的大海水,那满车满车装的是不是汗水呀?”昙猷尊者听罢振摇着锡杖说:“漂亮的言词,满口的空话,果报如此,功德如此!”千岁和尚辞别了尊者,接下来就是上华顶峰,礼拜长耳定光古佛;航南海,拜观音大士;遂即到四明山,带领竺历法师进入四川,拜谒禅宗二祖神光和尚;又越过棉竹山,过白帝城,在旅途凉亭的墙上题写:“日出东边雨又飘,栈前栈后草萧萧,不知道良师益友居住何处?在弯弯山道和白云深处,数次向樵夫打听过,都不知晓。”于是就离开了四川,再返回雁荡山,重新遍游那气势磅礴、莽莽苍苍的雁荡七十二峰上的寺庵,在大龙湫瀑布休息的时候,友会了博具那尊者。榜庵曰:“观不足,额手望天柱岩的美景而忘记归来。”隐士陶弘景真人就是为此而建造了这“忘归”和“观不足”二座游亭啊。还镌写了一首诗:“我曾经过目观尝了天下的名山,其中只有这里的美景难以用图画记录下来,山前的白头老翁在这里已经住了一千年,仍然说这一生都还观不足。”
千岁和尚听说傅大士住在双林寺宏扬佛法,特地前往参访。他请问“如何是佛的正法眼藏”,傅大士把十指交叉躬敬地回答说:“两手空空提着锄头,步行的人骑着水牛,人明明从桥上走过,却只见桥在流动而水不流。”。千岁和尚又接着追问,“莫不是教外别传?”大士说:“碧水倒映着孤峰,寒潭迎照着明月,你我都不知道它的本源,须弥山就在你的脚底下越过”。千岁和尚与大士居游了数年后,就前往渔浦,攀越赤符、大岩等许多名山胜地,又回到司空山,隐居于古庙之中。高士沈约经过这里看望了千岁和尚,在石上镌书曰:“寒风吹破了故旧的窗纸,片片雪花飘落在供台。把三衣统统都披到身上,仍然象浸到水中一样的冷,还是去捡柴草,拨开地炉深深的积灰,看有没有未熄的火种。”已经是冬天了,千岁和尚应约到了舒城。他邀三祖僧璨大师游罗浮山,参访道家大德葛洪真人于梅花坞的洗耳泉。千岁和尚见了吟诗曰:万顷青山,一分梅花三分竹,行吟住宿,难道只许你仙人独享?”葛洪真人也和道:“禅翁到来的时候,恰好这局棋刚刚下完,茶也煮熟了,岂不好吗?”三祖在旁,轻轻拍掌笑道:“稚川,稚川,你不要故作推辞怕忙碌,还是赶紧去挖笋子来,烧柴草煮饭吃!”说罢三人大笑,这笑声把山上的石头都震落下来,如今,这个落石洞还在梅花村的旁边呢。
此时,唐王朝刚刚开始建立,千岁和尚又回到双峰老祖寺。他说过“我走尽了中国的八百个洲,这座山偏偏可称得上修道之人游访居住的地方”的话。这期间,他礼拜了禅宗四祖道信和尚,逗留请益,并且请他去住持老祖寺。
在一切安顿就绪之后,千岁和尚就北渡黄河至嵩山少林寺,礼拜初祖达摩的面壁崖。接着又北上幽州,游西山,访华严室利尊者于潭柘寺;游历上方山,到真定,礼拜大菩萨,遇见了白足企都仙和尚。千岁和尚和他对话,使他感到真诚挚爱。千岁和尚就带他又回到黄梅,访问五祖弘忍大师于东禅寺,和他们来往十分莫逆,达数十年之久。后因兵扰蕲黄,时局不安,千岁和尚又重返江浙,隐居于浦江与赤岩之间。当时在淀溪,有位朗圣僧,是五祖弘忍的法孙,他平静安逸,独居修行。千岁和尚和他十分友善,经常写信叫白狗送给朗禅师,朗师养了一只黑猿,由黑猿把回信带给千岁和尚。所以唐南康郡王韦皋就此在墙上题诗说“白犬驰书至,昔猿洗钵回”。不久,朗公圆寂。千岁和尚也就渡过涛涛长江,挂笠在会稽云门寺。当时正是唐高宗显庆二年丁巳岁(657),千岁和尚已经是高龄一千零七十二岁了。这年七月七日,他忽然向如光、慧云二位徒弟说了一段偈语:“本来以为没有生和死,今天也要显示生死了,我得去安住于成佛之道心,来生我还要转世再来到这个世界。”说完就闭目入定。七日之后,又苏醒过来,嘱咐徒众说“我灭度之后,你们就在这里修塔供养。日后,会有人来迎接我的遗骨回归中天竺。希望你们要切切注意,不要拒绝啊!”说罢就与世长辞。徒众们谨遵遗命,就在若耶溪的南岸建塔,掩葬千岁和尚的真身。每当风雨交加的时候,墓塔会放出亮丽的光来。到了龙朔二年(662)五月初五日,正好有一位印度僧人来到,环绕师塔顶礼,塔门自动打开,人们看见塔内大师的真身舍利放出耀眼的光芒,宝骨洁白庄严,带有明亮的红色纹理,令人肃然起敬。那位印度僧人祷礼完毕,提起千岁和尚头骨振动着,那全身的骨架关节紧密有系,没有一块散落。印度僧人把骨架放入池中漂洗后,仔细藏入包裹,背负着向西而去。这时,天空云霄中显现出种种瑞相,还隐隐传来美妙的佛音梵曲,多日不绝于耳。洗骨池至今还在舍利塔的左边。
查阅千岁和尚生前所经历的地方有数十余处,处处都已建成了寺庙。唯有黄梅双峰老祖寺最为庄严壮观。因为是在四祖、五祖于黄梅弘扬佛法之前所建,而千岁和尚年岁又最高,所以后人都尊称为老祖寺。
我(行森)现今有愧的住持老祖寺,在瞻仰顶礼这位古德的时候,就象瘦粼的竹子,面对大风吹来无力站稳,令人胆颤心惊。是啊,这数千年来,有多少名山大川中的寺院丛林,在建后又遭毁坏的,推想着也不知道有多少。然而在这里却是殿阁檐楹,开朗完整,吐云吞月,几乎没有受到什么损毁,乃至于周围泉石松竹都蕴含着当年的古貌,如若不是有千岁和尚的高德,如何能够得到象有神灵般的护卫呢?行森常常阅读五灯、祖传,其中对于千岁和尚的记述都过于简略。正好我因为住在深山,闲暇较多,所以就详细察阅考证象《古会稽记事》、《唐汇搜奇》、《白氏类林》、《罗浮旧志》、《天台会纂》、《法苑珠林》、《雁荡集》等书目,将其中有关千岁和尚生平行实的内容记录下来,恭写成文。以有益将千岁和尚苦修道行的榜样,如日月高照,使后世来人能有所借鉴啊。
行森顶礼,谨作赞词:
怀悲愿,露古颜。孤筇直过万重关,竿头风月滩滩别,足底烟霞处处闲。
称幽兴,唯此山,惊回龙梦出潺氵爰。奇石蟠松无限意,双峰绝顶许谁攀?http://hi..com/%D4%B8%C9%FA%BC%AB%C0%D6%CD%C1/blog/item/b058b8ca65e14615bf09e622.html
㈥ 描写人长寿的诗句
长岁
鹤语寄春秋,古柏参天四十围
愿献南山寿, 年齐大衍经内纶富
先开北容海樽, 学到知非德器纯
绿琪千岁树, 杖朝步履春秋永
明月一池莲, 钓渭丝纶日月长
寿考征宏福, 闲雅鹿裘人生三乐
文明享大年, 逍遥鸠杖天保九如
上寿期颐庄椿不老
桑弧蓬矢志在四方, 君子福履洪范斯陈
瑶池春不老, 设悦遇芳辰百岁期颐刚一半
寿域日开祥, 称觞有菜子九畴福寿已双全
王树盈阶秀, 玉树阶前荣衣兢舞金萱映日荣
金萱堂上花, 甲初周范陈九五福
甲初
桃熟三千年, 贤淑七旬人, 经几度七二风光, 现出麻姑仙草
导引三摩地, 应独有三千岁月, 结成王母皤桃
璇阁数华年, 恰合蟾圆, 一度瑶池看桃实, 预期耸千春
相夫教子壶范, 久钦际此欣, 逢设悦日
积福延龄, 期颐预卜, 而今初倍及笄年
祝寿
金萱称庆咏霓裳,丹桂飘香开月阙。
梅子绽时酣夏雨,萱花称满霭慈云。
人杰地灵欣献瑞,孙贤子孝唱神怡。
堪夸仁者同偕老,相爱入初志不移。
笑看今朝添百福,遐龄长寿祝期颐。
㈦ 描写人长寿的诗句有哪些
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
年年有今日,岁岁有今朝;
长命百岁
㈧ 赞美长寿的诗词
赞美长寿的诗词
惟愿圣主南山寿,何愁不赏万年春 - 惟愿圣君无限寿,长取新年续旧年
世人个个学长年,不悟长年在目前,我得宛丘平易法,只将食粥致神仙”
㈨ 最长寿的人是谁
人类历史上最长寿的人 ――――――― 玛土撒拉 彭祖是中国文化中长寿的象征,是亘古以来中国独一无二的人瑞。据史料记载,彭祖姓名铿,是上古时期部落首领陆终氏的第三个儿子,殷朝末年的时候已经有七百六十岁了,看上去却还是年轻人的模样,彭祖活了八百多岁。 但是,彭祖的寿命同人类的始祖亚当相比,还差了一截。更有趣的是:亚当也不是人类历史上最长寿的人。人类史上的长寿冠军是玛土撒拉,亚当的第七代孙子。 为何玛土撒拉能夺取人类历史上的长寿桂冠呢?圣经创世记五章21节说以诺六十五岁的时候,生了玛土撒拉。玛土撒拉姓名的意思是“他死后将带给”。以诺给玛土撒拉起了个十分奇特的名字。“他死后将带给”人类什么呢?是好是坏?是喜是悲?这一切对当代的人(包括以诺在内)都是个不解的谜。 也许你会说,姓名不过是一个人的符号而已,父母给子女起名字也不可能有什么神秘吧? 其实不然,玛土撒拉是亚当的第七代后裔。他七代祖先的姓名,分别都有其独特的涵义。亚当:人;赛特:被注定,被指派;以挪士:致死的,不免一死的;该南:悲哀;玛勒列:可称颂的神;雅列:将要降临;以诺:教导。 如果我们把这七个人名的意思同玛土撒拉(他的死将带给)连起来,那就是:“人注定不免一死,这是何等的悲哀。然而,可称颂的神将要降临,教导我们。他的死将带给…” ,这是何等奇妙的信息。你能说只是偶然巧合吗?祖孙八代,时间跨度几千年,若不是上帝预先设定,人有可能传下这奇妙的训词吗? 然而,更奇妙的事还在后头。玛土撒拉是挪亚的祖父,他在一百八十七岁时生了挪亚的父亲拉麦,而拉麦在一百八十二岁时生了挪亚,所以祖孙之间相差了三百六十九岁(187+182=369)。玛土撒拉的意思既然是“他的死将带给”,他那世代的人一定又好奇、又惧怕,到底他死后会带来什么后果。结果,玛土撒拉活到九百六十九岁才去世,那时他的先祖,甚至儿子拉麦,都比他早过世了,他们都没看到想看的,这实在是上帝的怜悯,因为玛土撒拉一死,上帝对那个世代的审判――大洪水――就马上来到了。何以见得,请看创世记第六章13节记载:“上帝就对挪亚说:凡有血气的人,他的尽头已经来到我面起;因为地上满了他们的强暴,我要把他们和地一并毁灭。”上帝吩咐挪亚造方舟,让他的妻子、儿子、媳妇,以及牲畜,能够躲避洪水。正因为如此,玛土撒拉何时去世,不仅是他个人的事情,而且关系到当时全人类的生死存亡。因为玛土撒拉一死,就意味著上帝的审判将要临到。果然,当玛土撒拉活到九百六十九岁时撒手而去,那时,挪亚是六百岁整(969-369=600)。创世记第七章6节说:“当洪水泛滥在地上的时候,挪亚整六百岁。”不但是“玛土撒拉”这个名字的预言应验,而且在时间上也完全应验!至此,我们可以再将玛土撒拉的儿子拉麦(意思是绝望的、哀伤的人)和孙子挪亚(意思是安慰、安息)名字加到那句不完整训词上,全部的意思便是:“人是注定不免一死的,这是何等的悲哀。然而,可称颂的神将要降临,教导我们。他的死将要带给绝望的、哀伤的人安慰、安息。”行文至此,我们能不赞叹上帝所预言的时间是何等的精确。我们能不感谢上帝一而再,再而三的怜悯人类,推迟了大洪水到来的时间吗?也正因为如此,上帝才让玛土撒拉不断的延长寿命使他成了人类历史上最长寿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