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糖尿病患者饭前饭后的血糖,多少才算得上正常
正常人的空腹血糖低于5.6,餐后2小时应低于7.8的血糖,如果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在6左右,空腹时可以,2小时后血糖控制在8左右,上下不超过1,在这个范围内波动就可以了,不要太低,避免低血糖。
2. 人的血糖正常值是多少
空腹血糖:3.9mmol/L~6.1mmol/L
餐后2小时:3.9mmol/L~7.8mmol/L
糖尿病达标血糖值?
血糖控制并不是越低越好,而是应该按照年龄段区分。年龄段区分大致上为三个年龄段,60岁以下、60-80岁和80岁以上。
每个年龄段对血糖的控制要求是不一样的。80岁以上的老人,空腹血糖控制在8mmol/L,餐后血糖控制在10-11mmol/L,都是合理的。只要在不引起糖尿病酮症、糖尿病性非酮症高渗昏迷和急性或危及他们生命的情况下,可以放宽他们的饮食控制。60岁以下糖尿病患者的空腹和餐后血糖应该控制在5-6mmol/L和7-8mmol/L。在患者没有感到低血糖或不舒服的情况下,血糖控制越低越好。至于60-80岁的糖尿病患者,情况相对特殊,患者合并各种并发症风险可能性大,可能存在无法提前预知的风险,而且这个年龄段患者大多有不同程度自主神经病变,机体对血糖内源性调节能力差,所以,该类患者的血糖控制标准相对宽松一点,如空腹血糖控制在7mmol/L以内,餐后血糖则控制在10mmol/L以内。
3. 请问餐后血糖多少范围内属正常
餐后血糖 如果是正常没有糖尿病的人,那么餐后2小时血糖应该保持在7.8mmol/L以下。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不同年龄段血糖控制的要求都有所不一样。
关于血糖控制达标的量化标准,中华医学会根据不同年龄段的糖尿病患者制定了不同的量化指标。量化指标大致上分三个年龄段,小于60岁、60-80岁和大于80岁。
对于预期寿命长、小于60岁的“年轻”糖尿病患者,中华医学会给出的指标是空腹血糖控制在5-6mmol/L,餐后血糖控制在7-8 mmol/L。
对于60-80岁的患者,指标是空腹血糖小于7 mmol/L,餐后血糖小于10 mmol/L。
至于大于80岁的糖尿病患者,无论是空腹血糖还是餐后血糖,都可高于60-80岁患者指标1-2 mmol/L。
4. 餐后血糖值2小时的正常值的范围是多少
普通人小于7.8mmol/L
如果是糖尿病患者,不同年龄段的患者对血糖值控制达标的标准也有所不同,年龄越大,要求越宽松,年龄越小,预期寿命越长,要求越严格。为什么这样呢?以下是糖尿病专家的回答。
关于血糖控制达标的量化标准,中华医学会根据不同年龄段的糖尿病患者制定了不同的量化指标。量化指标大致上分三个年龄段,小于60岁、60-80岁和大于80岁。
对于预期寿命长、小于60岁的“年轻”糖尿病患者,中华医学会给出的指标是空腹血糖控制在5-6mmol/L,餐后血糖控制在7-8 mmol/L。
对于60-80岁的患者,指标是空腹血糖小于7 mmol/L,餐后血糖小于10 mmol/L。
至于大于80岁的糖尿病患者,无论是空腹血糖还是餐后血糖,都可高于60-80岁患者指标1-2 mmol/L。
如此规定的原因是什么?
经全球各权威机构多次论证证实,血糖高于该指标数值时,容易出现大血管、微血管病变。糖尿病血糖控制指标的量化标准非空穴来风,而是有医学依据的。全球的内分泌专家结合了许多权威专家的实验结论发现,长期空腹血糖>6.1mmol/L、餐后血糖>7.8mmol/L就容易引起微血管并发症,如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和大血管并发症,如心绞痛、心肌梗死、中风等。
然而有个别患者却表示,在控制到血糖达到标准数值后,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不适感。血糖指数高一些,不适感则消失。这种情况被称为“相对性低血糖”。
“相对性低血糖”指:理论上没有达到低血糖值,但患者出现了类似低血糖症状。在临床上,将低血糖值定为3.1 mmol/L(年老者)和2.8 mmol/L(年轻者)。糖尿病患者长期适应了高血糖状态,无论是自主神经的自我调节能力,还是内源性的调节能力,他们都比健康人差一些。所以该类患者在血糖控制初期,初达标时会出现“相对性低血糖”状态。为避免这种不适,血糖下降要有梯度,不能操之过急。
最后,请糖尿病患者牢记。切莫等到身体出现并发症时才去就医,因为往往这个时候,糖尿病已经处于不可逆或者难以逆转的状态。
5. 八旬老人空腹血糖标准
不同年龄段的糖友的血糖标准是不一样的,毕竟随着年龄的增大,身体技能的不断衰退,以及预期寿命长短不一等,年纪越大,血糖控制达标标准越宽松。下面是关于不同年龄段血糖控制标准。
关于血糖控制达标的量化标准,中华医学会根据不同年龄段的糖尿病患者制定了不同的量化指标。量化指标大致上分三个年龄段,小于60岁、60-80岁和大于80岁。
对于预期寿命长、小于60岁的“年轻”糖尿病患者,中华医学会给出的指标是空腹血糖控制在5-6mmol/L,餐后血糖控制在7-8 mmol/L。
对于60-80岁的患者,指标是空腹血糖小于7 mmol/L,餐后血糖小于10 mmol/L。
至于大于80岁的糖尿病患者,无论是空腹血糖还是餐后血糖,都可高于60-80岁患者指标1-2 mmol/L。
如此规定的原因是什么?
经全球各权威机构多次论证证实,血糖高于该指标数值时,容易出现大血管、微血管病变。糖尿病血糖控制指标的量化标准非空穴来风,而是有医学依据的。全球的内分泌专家结合了许多权威专家的实验结论发现,长期空腹血糖>6.1mmol/L、餐后血糖>7.8mmol/L就容易引起微血管并发症,如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和大血管并发症,如心绞痛、心肌梗死、中风等。
然而有个别患者却表示,在控制到血糖达到标准数值后,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不适感。血糖指数高一些,不适感则消失。这种情况被称为“相对性低血糖”。
“相对性低血糖”指:理论上没有达到低血糖值,但患者出现了类似低血糖症状。在临床上,将低血糖值定为3.1 mmol/L(年老者)和2.8 mmol/L(年轻者)。糖尿病患者长期适应了高血糖状态,无论是自主神经的自我调节能力,还是内源性的调节能力,他们都比健康人差一些。所以该类患者在血糖控制初期,初达标时会出现“相对性低血糖”状态。为避免这种不适,血糖下降要有梯度,不能操之过急。
最后,请糖尿病患者牢记。切莫等到身体出现并发症时才去就医,因为往往这个时候,糖尿病已经处于不可逆或者难以逆转的状态。
6. 八十岁的血糖正常值是多少
八十岁老人空腹血糖应该控制在7以下,餐后2小时血糖应该控制在10以下为正常。
如果血糖高,应该控制治疗,首先采取生活方式的干预治疗,如控制饮食摄入量,荤素搭配,总量控制,不要吃甜食和零食,适当运动,减小腹围。定期复查,必要时使用药物治疗。
7. 我餐后两小时测到血糖值为13.8 请问是否是糖尿病了 该怎么办
餐后2小时血糖不超过11.1,空腹不超过6.11。目前不能确诊,建议做个糖化血红蛋白实验。 不过您糖尿病的可能很大。餐后2小时是糖耐量实验。如果胰腺正常工作,是不会出现那么高的血糖值。 建议正规检查,正规治疗。
8. 80岁的老人血糖17.2正常吗
肯定是不正常的,我们人一般都是6.1的血糖标准。在7左右的情况下,对老人而言是正常,但是内都17.2了,说明老人的胰岛功容能减退了,出问题了,也得看老人的身体状况如何,显现了什么症状,有的人虽然血糖高但是没有症状的,建议你去化验一下。
9. 80岁的老人餐后血糖多少是正常
血糖控制标准:分满意、良好、尚可、较差四个等级。满意标准:空腹血糖<6.1mmol/l,餐后两小时血糖<7.8mmol/l,糖化血红蛋白4~6%,尿糖为0~100ml,血压低于130/85mmhg。良好标准:空腹血糖在6.1~7.2mmol/l之间,餐后两小时血糖在7.8~8.9mmol/l之间,糖化血红蛋白在6~7%之间,尿糖0克/100mg,总胆固醇<200mg/d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40mg/dl,甘油三脂<150mg/dl,血压<140/90mmhg,体重指数:男<25,女<24。尚可标准:空腹血糖在7.2~8.8mmol/l之间,餐后两小时血糖在8.8~11.1mmol/l之间,糖化血红蛋白在7~8%之间,尿糖在0~0.5g/100ml之间,总胆固醇在200~250mg/d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在35~40mg/dl之间,甘油三脂在150~200mg/dl之间,血压在140~160/94~95mmhg之间,体重指数,男25~27,女24~26之间。较差标准:空腹血糖>8.8mmol/l,餐后两小时血糖>11.1mmol/l,糖化血红蛋白>8%,尿糖>0.5g/100ml,总胆固醇>250mg/d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35mg/dl,甘油三脂>200mg/dl,血压>160/95mmhg,体重指数,男>27,女>26。
老年患者
的血糖水平可适当放宽,空腹血糖在8mmol/l左右,餐后血糖在8.0~11.0mmol/l。需要提醒的是血糖越接近正常值,越容易发生低血糖。有严重并发症的患者,血糖控制水平应放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