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长寿老人 > 最长寿乾隆

最长寿乾隆

发布时间:2022-03-10 05:16:42

❶ 中国最长寿的皇帝,比乾隆多活了十几年,他是谁

皇帝看似风光好,其实却是高风险,能活到古稀之年的皇帝,实在不多,在位时间很长,活了很久的乾隆皇帝,其实也才89岁;至于在位61年的康熙皇帝,其实也只有69岁。那么最长寿的皇帝是谁呢?

果然,赵佗死后,南越国被大汉所灭,不过这个长寿的皇帝,开挂的人生,却让后人记住。

❷ 乾隆为什么是最长寿的皇帝有秘诀吗

弯弓习武 四方巡游 . 乾隆皇帝健康长寿,和其喜欢弯弓习武等运动有着密切的关系。适度运动使人气血通畅,血流加快,脏腑调和,筋骨壮实,体质得以增强。据说乾隆皇帝夏天接见武官后,经常与他们比试射箭,秋天出塞时也是如此。作为一种娱乐活动,射箭使人心情舒畅,精神焕发,心态得到了良好的调整。 除射箭外,乾隆皇帝还喜欢打猎。打猎时,行走在大自然中,呼吸着新鲜空气,人体吸氧量明显增加。同时,美好的自然环境,诱人的鸟语花香,使人心胸开阔,情怀舒畅,对身心大有裨益。 乾隆皇帝一生6次巡游江南,5次西巡五台山,3次东巡泰山。每次巡游时间长短不一,多在数月之间。在轻松的游览过程中,他不仅领略了大自然的风光,而且还开阔了眼界,锻炼了意志,增强了体力,对身体益处无穷。乾隆皇帝在位期间,始终保持着早起的习惯。乾隆皇帝喜欢赋诗,而且每天必作数首。他常把写好的诗传给有一定文学素养的官员们评阅。遇到引用典故之处,他会让官员们作出解释。如果官员们当时解释不出来,可以将诗文带回各自的府邸继续研究。对于那些始终也没能找到正确答案的官员,乾隆皇帝也不加责怪。由此可见,他对诗文的造诣是很深的。通过赋诗,锻炼了脑力,抒发了情怀。现代研究表明,人体大脑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只要对大脑不断地输入信息,脑细胞就可以不断发育,脑功能就可以不断得到加强,从而延缓大脑的衰。乾隆皇帝闲暇时喜欢习书作画以加强自身修养。通过习书作画可以陶冶性情,对心理是一种良好的调节。同时,运笔过程中需要指力、腕力、臂力的综合协调,需要思想意念的高度集中。这样,不仅达到了养性的目的,同时还锻炼了体力。饮茶也是乾隆皇帝的所爱。研究表明,饮茶可以降低血脂,清热醒神,消除机体的疲劳状态。乾隆皇帝常与能诗善文的大臣一起品茗观戏,赋诗联句,真可谓乐在其中!此外,他对音律也很感兴趣,而且自己能使用乐器。在每年的祭灶日子里,乾隆皇帝常自击鼓板,吟唱《访贤曲》。通过歌唱,抒发了感情,陶冶了情操,对养生也很有帮助。乾隆皇帝常服的补益增寿方药有六种以上,其中最主要的当属龟龄集和松龄太平春酒。龟龄集以龟龄作方名,取龟鹤长寿之意。乾隆皇帝十分关心龟龄集的有关情况,他常问总管:“药房的龟龄集还有多少?”而且每次对制备龟龄集的处方和相关事宜均亲自过问。至于松龄太平春酒则是乾隆皇帝十分喜欢饮用的一种补益,该酒具有益气健脾,养血活络的功效。乾隆皇帝曾把他的长寿秘诀归纳为16个字,即“吐纳肺腑,活动筋骨,十常四勿,适时进补”。所谓“十常四勿”,即“齿常叩,津常咽,耳常弹,鼻常揉,睛常运,面常搓,足常摩,腹常施,肢常伸,肛常提;食勿言,卧勿语,饮勿醉,色勿迷”。由于有合理的养生方法,而且能够坚持如一,所以直到暮年,乾隆皇帝仍能身康体健。

❸ 清朝皇帝中为什么乾隆最长寿

乾隆皇帝长寿秘决
1928年,逊帝溥仪派来重殓尸骨的陈毅在他的《东陵纪事诗》中写道:高宗圣寿七十以后,自称“古稀天子”,又自称“十全老人”,乃宾天百三十年,竟婴此奇惨,凡有血气,孰不感伤!
号称“十全老人”的乾隆皇帝,在死后100多年后,自己的尸骨竟然落了一个不全,而与其他后妃尸骨放在了一起,直至今天也还是与4个后妃共同睡在一个棺椁里,令人感到悲叹不已。
乾隆皇帝生前先后两次平定准噶尔叛乱,一次回部叛乱,大小金川叛乱两次,镇压了一次林爽文领导的台湾人民起义,与廓尔喀(今尼泊尔)作战两次,与缅甸、安南(今越南)作战各一次,结果都以交战邻国上表纳贡而结束。乾隆帝因此志骄意满,夸耀“十全武功”,并自称“十全老人”,“十全”,意思是完美无缺。然而乾隆最得意的一个美称则是“古稀天子”,以致“古稀天子”之印是乾隆晚年最得意的御宝。因为乾隆认为大清帝国“得国之正,扩土之广,臣服之普,民庶之安”皆为自己之功绩。
“古稀天子”这一称号是怎样来的呢?原来在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乾隆皇帝七十大寿时,工部尚书彭元瑞做了一篇题为《古稀之九颂》的奏折,阿谀奉承乾隆,其中引用了唐朝大诗人杜甫“人生七十古来稀”的诗句,赞颂乾隆皇帝为“古稀天子”。乾隆帝十分欣赏,认为“用意新而遣词雅”,中国历史上曾有过几位年过七旬的皇帝,但他们的业绩却无法与自己相比。他为此做了一篇《古稀说》:
余以今年登七秩,因用杜甫句,刻“古稀天子之宝”……三代以上弗论点,三代以下,为天子而登古稀者才得六人,已见之近作矣。至夫得国之正,护土之广,臣服之普,民庶之安,虽非大当,可谓小康。且前代所以亡国者,曰强藩,曰外患,曰权臣,曰外戚,曰女谒,曰宦寺,曰奸臣,曰佞幸,今皆无一仿佛者。即所谓得古稀之六帝,元、明二祖,为创业之君,礼乐政刑有未遑焉。其余四帝,予所不足为法,而其时其政,亦岂有若今日哉?是诚古稀而已矣……
对于乾隆皇帝来说,的确政绩显著,功勋赫赫,但从乾隆后期来看,政治开始腐败下去了,这与乾隆的好大喜功、南巡北猎、连年用兵等有直接的关系,国力日渐衰弱,到嘉庆皇帝即位时,已是国库空虚、民穷财尽了。但就乾隆的长寿来说,“古稀”二字是当之无愧的。在中国历史上的230多个皇帝中,短命的多,长寿的少,而活到89岁高龄的却只有乾隆皇帝一人,他经历康熙、雍正、乾隆、嘉庆四朝,享受了七代同堂的天伦之乐。
乾隆皇帝为什么能独享高寿呢?有关专家研究发现,乾隆皇帝有一套养生秘诀。原来在乾隆当皇子时,他最敬仰的是他的祖父康熙皇帝,康熙皇帝8岁登极,当了61年的皇帝,活了69岁,是清代一位较长寿的皇帝。
康熙把养生之道分为养身和养心(或称为养神、养性)两方面。养身是指节饮食、慎起居、戒烟、戒酒、戒贪得、适当活动、勤身力行、重节敛、生活淡泊。养心是指文艺、道德、思想、品性等精神生活。
康熙皇帝对于养身的精辟见解为:“节饮食,慎起居,实却病之良方”。“节饮食”,“身体微有不豫,即当节减饮食”,并“视其病由,从容调理,量进饮食,使血气增长”。并举例说,有的老人“苟于饮食禁之太过,惟任诸凡补药,鲜能资补气血而令人充足”,因而是不足取的。“所好之物,不可多食,当各择其宜于身者”。“慎起居”,就是讲卫生,夏天不贪凉,冬天先增衣。“人平日洁净,则清气着身,若近污秽,则为浊气所染,而清明之气渐为所蒙蔽矣”。“朕于夏月盛暑,不开窗、不纳风凉者,皆因自幼习惯,亦由心静,故身不热。此正古人所谓但能心静,即身凉也。且夏月不贪风凉,于身亦大有益。盖夏月盛阴在内,倘取一时风凉之适意,反将暑热闭于腠理,彼时不觉其害,后来或致成疾。每见人(在)深秋多有肚腹不调者,皆因外贪风凉而内闭暑热之所致也”。“若寻常居家,偶尔出行,忽感寒气者有之,宜常防范”,“未(至)寒冷,即增衣服”,“朕冬月衣服过于厚,却不用火炉。所以然者,盖为近火(炉)则衣必薄,出行外走必致感寒。与其感寒而加服,何如未寒而先进衣乎?”“戒酒戒烟”,“朕自幼不喜饮酒,然能饮而不饮”,“是为诚不饮者”,“大抵嗜酒,则心志为其所乱而昏昧,或致疾病,实非有益于人之物”,“好饮酒,乐酒无厌,心恒狂乱,遂至形骸颠倒,礼法丧失,其为败德,何可胜言?”“戒贪得,重节敛”,孔子说“老年血气既衰,戒之在得”,“朕今年高,亦当以圣人之言为戒,人生衣食财禄皆有定数,若俭约不贪,则可以养福,则可以致寿”,“君子勤修不敢惰,致欲不敢纵,节乐不敢极,惜福不敢侈,守分不敢僭”。康熙又说,“圣人以劳为福,以逸为祸。荀子曰,身劳而心安为之。朕谓‘人恒劳而知逸,若安于逸,则不惟不知逸,而遇劳既不能堪也’”。
养心则是指“学六艺,多读书”等。“人果专心于一艺一技,则心不外驰,于身有益,朕所及明季人与我国之耆旧,善于书法者俱寿考而身强健。复有能画汉人,或造器物匠役,其巧绝人者,皆寿至七八十,身体强健,画作如常”,“朕自幼好书,今年老虽极匆忙时,必书几行字,一日亦未间断,是以犹未至荒废”。“多读书,则嗜欲淡。嗜欲淡,则费用省。费用省,则营求少。营求少,则立品高”。“近世之人以不食肉为持斋,岂知古人之斋必与戒并行”,“所谓斋者,齐也,齐其心之所不齐也。所谓戒者,戒其心(生)妄念也”。康熙皇帝还酷爱手工艺品。康熙养心得所涉及内容丰富,含义深刻,立意高尚,对于后世的乾隆有着深刻的影响,以致后来乾隆先后26次至康熙帝景陵时,留下大量缅怀性诗句,表达了乾隆皇帝对一生以文治武功著称的祖父康熙大帝的终身怀念与孺慕。其中,嘉庆元年(1796年)85岁的太上皇乾隆在《恭谒景陵》诗中写道:
昨叩六旬年,今携子位传。
未能定犹我,深感赐由天。
祖有福超训,新殷冰与渊。
明楼九拜毕,悲忆鉴忻然。
乾隆皇帝根据自己的切身体会,对祖父康熙皇帝长寿的经验加以改进,从而总结出符合自己的:“吐纳肺腑,活动筋骨,十常四勿,适时进补”十六个字的养生真言。“吐纳肺腑,活动筋骨”是指:经常做一些深呼吸,做一些有益的大强度身体锻炼。80岁的乾隆还去行围打猎,骑马射箭。一生中六下江南,三上五台山。“十常”为:齿常叩、津常咽、耳常掸、鼻常揉、睛常转、面常搓、足常摩、腹常运、肢常伸、肛常提。这与现代不少的人所做的皮肤护理、按摩保健具有同等或超出的道理。“四勿”为:食勿言、卧勿语、饮勿醉、色勿迷。“适时进补”即是根据时令、身体的细微变化添减补品。以药膳为主,其中常用的有:山药鸭羹、烘鹿肉、鹿尾烧鹿肉、鹿肉丸子炖豆腐、鹿筋拆肉、八宝鸭子、八珍糕等。
乾隆好读书,善诗文。他一生通晓满、汉、蒙、藏、维吉安多(四川西部的藏语方言)五种文字。并著有大量的文赋,编成《御制文集》3集,共达1350余篇;《御制诗余集》434卷,及《乐善堂全集》等,收录约4万余首诗。他的生活饮食很有规律。每天大约6时起床,洗漱后用早膳,上午处理朝政,与大臣议事,午后游览休息。晚饭后看书习字,作文赋诗,然后就寝。他的膳食以新鲜蔬菜为主,少吃肉类,并且从不过饱,不吸烟,但喜饮茶。
另外,经史学专家对于乾隆身世的考证,乾隆除了后天保健得法外,先天禀赋也好,他的先天禀赋得自于他的母亲,其母活到86岁才崩逝。
总之,由于乾隆养生有法,因此他身体健壮,年近90岁还神志清醒,活动自如。乾隆五十三年(1793年)英国特使参加了乾隆皇帝83岁生日时,英国人眼中的乾隆皇帝是这样的:动作敏捷,风度翩翩,脸上没有一点老年的痕迹,总是笑眯眯的,看上去不超过60岁

徐鑫 摘选《点击乾隆陵地宫》

❹ 中国哪位皇帝最长寿

正统皇朝的皇帝,寿命最长的人是乾隆
称帝者最长寿的人是赵佗

❺ 为何乾隆能成为中国古代最长寿王帝他有何长寿秘诀

清朝一共有11个皇帝,其中最长寿的就是乾隆皇帝了,乾隆在世60年,在他退位之后,还坚持了3年的时间,才去世的。虽然乾隆的一生,没有什么出色的政绩,但是属于他的花边新闻却非常多。大多数的清宫剧都和乾隆有关,是因为乾隆太长寿了,乾隆长寿的原因和他母亲有着很大的关系。


作为熹妃的孩子,乾隆自然也继承了熹妃的优秀基因。乾隆是非常长寿的,甚至比母亲还多活了一年,享年87岁,熹妃和乾隆都是非常有福的人,一辈子没受过什么大苦大难。又加上优秀的长寿基因,所以说,乾隆是清朝最长寿的皇帝,这些原因就是乾隆长寿的秘诀了。

❻ 乾隆为什么能成为最长寿皇帝

乾隆活了多少岁?在中国数千年的帝王史上,超过八十岁的长寿皇帝有三位:一是南北朝时的梁武帝萧衍,活了八十六岁;二是一代女皇武则天,享年八十二岁,而乾隆皇帝终年则为八十九岁,是中国历史上最长寿的皇帝。
其实,乾隆是众所周知的好色成性、纵情声色的风流皇帝,他不仅拥有三宫六院,宫中美女如云,佳丽荟萃,而且六下江南还留下无数风流香艳的历史传说;晚年他与一个异族美女香妃的浪漫传奇,更让后人领略了他的风流好色世上无人能及。俗话说,酒是穿肠毒药,色是刮骨钢刀。那么,乾隆如此风流成性、纵情声色,为什么能成为史上最长寿的皇帝呢?
乾隆第一任皇后富察氏是他还未做皇帝的时候就迎娶的嫡福晋。但是,他竟是与富察氏的嫂嫂暗度陈仓,如胶似漆,结果气得皇后一命归西去了。这是乾隆十三年二月里的事。到了乾隆十五年八月,册立乌喇那拉氏贵妃娘娘为新皇后,但他却在秦淮河上的风流快活,把新皇后气得寻死觅活,结果把头上的万缕青丝一古脑儿剪干净,以示抗议。不久,这位乌喇那拉氏皇后也泪尽血枯,命丧黄泉。
当时,在乾隆的后宫中,还有一位宠妃,就是电视连续剧《环珠格格》中所说的那位知书达理的令妃娘娘。这位令妃在历史上也是确有其人。当皇后乌拉那拉氏与乾隆的关系日趋缓和的之时,令妃却在无意中成了第三者。那么,乾隆为何对令妃情有独钟呢?原来令妃乃江苏美女,原名叫魏佳氏,比乾隆小十六岁。更重要的,这魏佳氏聪明伶俐,深谙夫妻之道,她对乾隆的风流艳事采取的基本原则就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这给了乾隆充分的空间和自由。所以没多久,魏佳氏就从贵人一路晋封为了令妃,直至被册封为令贵妃。

然而,当那位满怀异域风情的新疆美女香妃进京的那一刻起,乾隆立马就把目光从令妃身上转移开来,全部投到了这位浑身喷香的异域美女身上。为了缓解香妃的思乡之情,乾隆破例在皇城禁地,圈处一片少数民族聚集区,安置了随同香妃一起进京的娘家人。除此之外,乾隆还为她配备了厨师,专做新疆饭菜。由此不难看出来,这位身边美女如云的皇帝,此时此刻把所有的心思都扑在了香妃的身上。
其实,不论是两位皇后也好,还是令妃、香妃也罢,都不过是乾隆后宫三千佳丽的代表而已。乾隆一生阅女无数,风流成性,那么,他为何拥有八十九岁的高寿呢?
乾隆生于公元1710年,驾崩于公元1799年,在位六十年,终年八十九岁。考究起来,乾隆之所以长寿,除去饮食起居条件优越,喜好习武强身之外,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一生酷爱书法,把所吟所赋凝于笔端,当作健身执法,这是他长寿的重要原因之一。
乾隆一生爱好广泛,学识渊博。他爱读书,是封建帝王中少有的多才多艺的皇帝。他情趣甚广,喜书法,喜诗文,还喜欢听戏、观灯、看杂技、滑冰等,并亲自演过戏,这些活动,对修身养性颇有裨益。
古人把习练书法作为健身之道,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早在周、秦时期就已把书法作为“六艺”课程之一。纵观历史,书法家大多长寿。如著名的书法家、书写《多宝塔》和《麻姑仙西云记》的颜真卿,去世时七十六岁;书写《九成宫》的欧阳询,终年八十五岁;书写《玄秘塔》的柳公权,享年八十八岁;而书写《夫子庙》碑刻的虞世南,则与乾隆一样活了八十九岁。
习练书法所以能够健身,是因为在回避之前需要沉思凝神,心不外弛。挥毫时要心正气和,一心专注,一气呵成。实际上和气功有着许多相同之处。而乾隆自由酷爱书法,周围有很多大学士做老师,严格教导。继位后又孜孜不倦,刻苦用功,每到一处都提笔留诗。从皇宫到酒楼,从行宫到古刹,几乎随处可见乾隆墨迹。
据有关史料记载:“高宗万几之暇,惟事丹铭,御制诗五集,至十万余首。”当然,这里未免有点夸张。其实,据有的学者考证只有五万多首。这在历史上也是颇为可观的。历史上写诗较多的可算是南宋诗人杨万里了,一生作诗两万多首。集唐、五代两千多位诗人作品的《全唐诗》,也不到五万首。所以有人说乾隆诗词遍天下,确是事实。
乾隆所以酷爱书法,是和幼年所受的教育分不开的。清朝作为少数民族统一中国后,深深感到必须学习优秀的汉文化,才能巩固自己的统治。所以定都北京后,对宗室子弟八旗少年学汉文、临碑帖每天都有严格的规定和要求。康熙曾亲自指导乾隆习练书法,并且教导习练书法是健康之本:“人专心于一艺一技,则心不外驰,于此有益。朕所及明季人与我国之嗜旧,善于书法者俱寿考而身强健。富有能画汉人或造物匠役,其巧绝于人者皆寿至七八十,身体强健,而作如常……”

除此以外,乾隆还喜欢四处“旅游”。他六下江南,三上五台,游览名川大山、古刹旧寺。如此涉足野外宽阔幽静之地,令人心旷神怡,悠然忘返,对身心健康是大有益处的。同时,乾隆起居饮食很有规律。他早上大约6点多起床,先洗漱后用膳。早餐后,处理政务,然后与大臣议事,午后游览。晚饭后,看书习字,作文赋诗,然后就寝。乾隆的饮食多以新鲜蔬菜为主,肉类、野味少而食之,并且从不过饱。乾隆喜喝茶,对饮用水,即御用西山泉水十分讲究。他还效法祖父康熙皇帝,从不吸烟。
其实,人的身体寿命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一般来说是和新陈代谢的速度有关。目前的科技水平还没有找到延缓细胞衰老的有效办法。每个人的内在的身体素质、生理机制以及外在的生存环境都不相同,因此寿命长短也就不同。古人很重视养生之道,帝王更是如此,当时正处于康乾盛世,天下太平,乾隆一生多才多艺,为人又潇洒豁达,晚年传位于嘉庆皇帝,早早做了太上皇,不为朝政烦心,心情愉悦,加之重视保健养生,即便风流成性,纵情声色,身体自然也不会轻易被拖垮。

阅读全文

与最长寿乾隆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北京处级干部退休工资多少钱 浏览:318
代交养老保险怎么弄 浏览:790
退休人员返聘怎么发工资吗 浏览:420
退休金7000是什么级别 浏览:921
出名的老年痴呆养老院 浏览:126
株洲市个人养老保险查询 浏览:135
公司只给缴纳养老保险吗 浏览:4
抚顺2016退休涨工资 浏览:244
怎么申请澳门养老金 浏览:541
70岁老人很瘦怎么办 浏览:755
长沙企业退休金走势图 浏览:628
28到50岁的服装款式 浏览:991
广州老年公寓价格表 浏览:216
农村敬老院发展的意义 浏览:478
包拯很孝顺 浏览:819
西安哪里婴儿体检好 浏览:544
体检喉咙痛是什么原因 浏览:260
老人穿纸尿裤怎么防止胯部疙瘩 浏览:901
社保退休后多长时间领 浏览:895
父母有狐臭是怎么回事 浏览: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