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今年中铝职工满50岁的可以内退吗
女性50岁不能退休。从事管理和科研工作的女职工55岁;从事生产和工勤辅助工作的女职工50岁,自由职业者、个体工商户女年满55周岁。
B. 国企让五十岁的员工选择内退,这是为什么
现如今,国家法定退休年龄难为60岁,女为55岁。但在一些国企当中,实行内退制度,即在法定退休年龄的基础之上,可以提前五年进行内退,到了法定退休,年龄在正式退休。
其实,国企采取内退的制度是有利有弊的,它的好处在于,对于一些希望尽早退休的人来说,这是一项福利,尤其是从事体力劳动的人,更希望能够早早的内退,因为随着年龄的增加,身体的机能以及精力各方面都没法满足企业的需要。
但是对于一些想要继续在工作岗位上发光发热了,并且获得更高收入的人来说,这是一项不好的政策。比如从事办公室行政类的人员,工作量往往不大,工作压力通常也不大,所以这一部分人更希望能够延迟退休,因为单纯从收入角度去讲在岗的收入,一定要比退休之后的收入要更高。
但不管这一项政策究竟是好还是不好,是侵犯了一些人的利益,还是带给一些人的福利,它都只是企业的一项制度,作为员工,都应该去遵守。
C. 国企让员工50岁办理内退,合法吗
前不久,某国企效益持续下滑,出台了优惠政策:女员工年满45岁、男员工年满50岁可以内退。内退待遇真不错,工资上涨5%,停发效益奖,正常缴纳社保,直到女满55岁、男满60岁办理正式退休手续,退休待遇不低于在职员工的退休待遇。报名的员工把办公室的玻璃门都挤破了。
国企员工“内退”政策是一项“土政策”,但有上级政策的支持,是合法的。效益不好的国企,经上级同意,员工可以办理内退手续。副科以上的管理人员,达到“到龄退职”年龄,可以办理退二线手续。
比如,在某国企,员工月薪+效益预支奖每月5000元,内退后,拿打八折的工资,不到四千元。副科以上的管理人员在职月薪2万,退二线拿80%的在职待遇,可以拿到1.6万。
一是强制性。有的人愿意内退,有的人不愿意内退,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企业按照年龄搞“一刀切”,表面上是让你自己主动申请内退,实际上用考核、降级、增加工作量等手段,强迫你内退。
二是害怕。员工害怕办理内退后,企业不再管你了,失去了依靠。尤其是那些老员工,在国企做一辈子了,离开国企进入社会,感觉没有依靠了。
三是担心。有些员工担心,内退后企业开始大幅度涨工资、涨奖金,那就太吃亏了。比如,有的企业经营困难时让员工内退,企业好转了,留下的职工大幅涨工资、涨奖金,导致内退的人感觉上当受骗了。
所以,强烈建议企业尊重老员工的历史贡献,给他们政策保障,让他们安度晚年、老有所养。
D. 新劳动法关于内退规定出台
关于内退的法律规定
"内退"是"在企业内部退出岗位休养"的简称。用人单位安排职工"内退",无论是条件还是程序,都是由相应的法规规定的。如不符合规定的条件,不履行规定的程序,用人单位无权擅自决定安排职工"内退"。因内退问题在现实中产生的许多法律纠纷,很多内退的职工或企业都很关心内退的一些法律上的规定,笔者作为劳动法方面的专业律师,经常会接触相关的案例,现结合办理过案件所适用的相关法律规定,对内退问题的法律依据及规定作以总结。
1、国务院1993年《国有企业富余职工安置规定(国发[1993]111号令)》第九条明确规定:“职工距退休年龄不到五年的,经本人申请,企业领导批准,可以退出工作岗位休养。“可见,“内退“有三个条件即男到达55周岁、女到达50周岁以上,经本人申请,企业领导批准。
2、 劳动部对于企业职工内退同样有明确的规定。劳部发[1994]259号《劳动部关于严格按照国家规定办理职工退出工作岗位休养问题的通知》规定:企业对距退休年龄不到5年的职工...方可办理退出工作岗位休养。...坚决制止企业超出国务院规定办理“内退”的做法。今后对企业的此类行为要及时纠正,并严肃处理。劳动部的规定是对《国有企业富余职工安置规定》的再次重申,严禁剥夺劳动者正当权利。劳动社会保障部(劳社发[1999]8号文)《劳动社会保障部关于制止和纠正违反国家规定办理企业职工提前退休有关问题的通知》中有同样的规定。
3、 1992年7月23日国务院发布的《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条例》,这一条例名义上为“工业企业“实质上其原则适用于所有全民性质的企业,包括国有商业银行和企业化改制的原国有事业单位。因此,现在国企改革中发生的所有“内退“纠纷均应使用该条例。
从以上的法律规定及政策规章可知,执行国务院法规中的“内退“是有严格条件的,违反了上述法律政策规章办理的“内退“不会受到仲裁委和法院的支持。
企业职工内退相关政策法规解析:
根据国家相关规定,企业职工内退必须同时达到以下几个法律要件方可办理,缺一不可
1、企业富余职工
所谓富余职工是指企业因生产经营发生困难不能正常生产,而无法安置工作岗位的这部分职工
2、法定的内退条件
国务院1993年第111号令规定法定的内退条件是:“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5年的”。国家法定退休年龄是:男60岁女55岁。法定内退条件即男55岁、女50岁
3、职工本人自愿
4、企业领导同意
5、劳动部门备案
在内退程序上,除了当事人双方的认可和协商一致,办理大面积内退期间,应当经企业职工代表大会讨论同意,应当在工会的监督下进行。
解读:国家出台内退政策的目的是,达到内退条件的职工因大部分存在年老、体弱、多病的情况,考虑到这部分职工的具体情况,结合到企业减员增效发展生产的目的,针对有富余人员情况的企业,经职工本人自愿,可以办理内退。因此国家出台了有关企业职工内退的政策规定,并强调严禁企业超出国务院规定办理内退的行为。
在国有企业的改制、重组中,任何涉及员工安置、分流富余人员等广大职工切身利益的事项,都必须经过职工代表大会讨论通过。国有企业的改制前提是保障职工的合法权益
职工内退达5年后应该办理正式退休结束企业内退状态,
距法定退休5年以内或工龄满30年以上的职工,经与企业协商一致,可实行内部退养办法。内退期间由企业逐月为其发放生活费,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生活费标准根据企业支付能力由企业与内退人员协商确定,但最低不得低于当地下岗职工第一年的生活费标准,即当地失业保险金标准的120%。
在企业改制时,内退人员也可一次性领取生活费,企业为其一次性预缴应缴社会保险费,解除劳动关系。对改为非国有企业的,经改制前后企业协商一致,可将内退人员所需资金一次性划拨给改制后企业,由改制后企业按月为其发生活费,缴纳社会保险费。
E. 内退是好事还是坏事
随着社会的进步以及岗位的要求,有一些岗位提前退休或许是好事情。提前退休总好过,因为学历不够,而被劝退的好。
F. 中国电信员工50岁可以内退吗
湖南电信有文规定满50岁可内退。
G. 企业职工内退合适吗退休有影响吗
由于职工内退,发放的工资发生变化,缴纳养老保险基数也发生变化,是影响退休金领取的。
H. 女职工50岁正退,还是先内退55岁正退合适
咨询记录 · 回答于2021-11-29
I. 国营单位内退好不好到底什么原因才会内退
内退全称应叫“内部退养”或者“内退内养”或者“离岗退养”,这严格来说并不是真正的办理了退休手续,只是在单位内部的一种近似退休待遇的办法,办理内退的人员可不在单位工作,但每月可从单位领取一定数额的内退费,不过这些人的社会保险并没有终止,而是由单位继续在社保中心缴纳,一直到到达退休年龄条件后正式办理退休。单位一般也对内退设置一定的年龄界限(譬如距法定退休年龄5年内等等)。所以,这实际上是一种保留劳动关系但又无须在岗的情形,一般在国企较多,主要是对一些无法安排合适岗位但又未达到退休年龄的老员工的过渡性办法。 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5年,本人申请企业批准的,可办理企业内部退养手续。办理了内退手续的,不享受变更身份的一次性安置费或经济补偿金;享受了一次性安置费或经济补偿金的,不能办内退。 内退期间由企业发放生活费,在改制前的企业已办理内退手续的,其生活费、养老金从改制后新企业成立的第一天起改按文件执行,由改制后的新企业继续为其发放生活费和缴纳社会保险费;也可以按改制前原内退规定一次性发给有关费用,并缴足有关社会保险费。 改制时内退的人员,生活费由原企业移交新企业,由新企业按月发放,并且正式退休前不再追加。生活费标准:根据企业经济效益和工资水平,由企业和内退职工协商,按职工本人内退前12个月的月平均工资的一定比例计发,但最低不得低于下岗职工第一年基本生活费标准。按规定不得低于最低生活保障费。按生活费标准也可一次性发放给内退职工,并向社保机构预缴养老金和医疗费。生活费一次性发放的,以后不再追加。 社保金的缴纳。无论原有内退人员,还是改制时的内退人员,均应将养老金和医保金落到实处。养老和医保费按规定的缴费比例和内退前12个月的月平均工资以及一定的年递增率计算预缴额,职工到龄退休或患病时按相应规定享受有关待遇。一次性缴费有困难的,由原企业向新企业移交等额资产,由新企业负责按月缴纳内退职工内退期间的养老和医保费。改制后的企业无特殊原因,均应与内退人员续签劳动合同。
距法定退休5年以内或工龄满30年以上的职工,经与企业协商一致,可实行内部退养办法。内退期间由企业逐月为其发放生活费,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生活费标准根据企业支付能力由企业与内退人员协商确定,但最低不得低于当地下岗职工第一年的生活费标准,即当地失业保险金标准的120%。
解析:
根据国家相关规定,企业职工内退必须同时达到以下几个法律要件方可办理,缺一不可
1、企业富余职工
(所谓富余职工是指企业因生产经营发生困难不能正常生产,而无法安置工作岗位的这部分职工)
2、法定的内退条件
(国务院1993年第111号令规定法定的内退条件是:“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5年的”。国家法定退休年龄是:男60岁女55岁。法定内退条件即男55岁、女50岁))
3、职工本人自愿
4、企业领导同意
5、劳动部门备案
在内退程序上,除了当事人双方的认可和协商一致,办理大面积内退期间,应当经企业职工代表大会讨论同意,应当在工会的监督下进行。
解读:国家出台内退政策的目的是,达到内退条件的职工因大部分存在年老、体弱、多病的情况,考虑到这部分这部分职工的具体情况,结合到企业减员增效发展生产的目的,针对有富余人员情况的企业,经职工本人自愿,可以办理内退。因此国家出台了有关企业职工内退的政策规定,并强调严禁企业超出国务院规定办理内退的行为。
在国有企业的改制、重组中,任何涉及员工安置、分流富余人员等广大职工切身利益的事项,都必须经过职工代表大会讨论通过。国有企业的改制前提是保障职工的合法权益
职工内退达5年后应该办理正式退休结束企业内退状态,
距法定退休5年以内或工龄满30年以上的职工,经与企业协商一致,可实行内部退养办法。内退期间由企业逐月为其发放生活费,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生活费标准根据企业支付能力由企业与内退人员协商确定,但最低不得低于当地下岗职工第一年的生活费标准,即当地失业保险金标准的120%。
?
在企业改制时,内退人员也可一次性领取生活费,企业为其一次性预缴应缴社会保险费,解除劳动关系。对改为非国有企业的,经改制前后企业协商一致,可将内退人员所需资金一次性划拨给改制后企业,由改制后企业按月为其发生活费,缴纳社会保险费。
J. 工龄30年50岁的企业职工,单位让内退,退休金很少,合法吗
这肯定是不合法的,因为在没有退休年纪的时候就让员工内退。这肯定是侵犯了员工的合法权益的,所以企业职工就可以向劳动仲裁部门或者是法院提起诉讼。保护自己的权益。像是有的互联网企业,他们员工到了30岁就会淘汰他们的员工。
像是国外的那些公司就是对员工都非常好,他们那里工会真的就是非常保护员工的利益。但是虽然保护了员工们的利益,却把企业坑得够呛。企业因为要保证员工们的利益,所以用工的成本也是非常大的。导致他们那里的工厂年年都亏损。所以说员工和企业的利益还是应该做到一个平衡。至少企业在辞退员工的时候应该把该给的东西都给了。这样员工也不会觉得自己受到多大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