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长寿老人 > 犹太人长寿

犹太人长寿

发布时间:2022-03-03 10:53:34

① 为什么犹太人这么优秀

这要从圣经里面看。因为犹太人是耶和华上帝的选民,上帝看重犹太人。犹太人依靠耶和华上帝,上帝就赐智慧给犹太人,所以犹太人就这么优秀。比如,旧约《列王纪上》中,记载大卫王的儿子所罗门在梦中祈祷求智慧,就使人感动:
3:3 所罗门爱耶和华,遵行他父亲大卫的律例,只是还在邱坛献祭烧香。
3:4 所罗门王上基遍去献祭,因为在那里有极大的邱坛,他在那坛上献一千牺牲作燔祭。
3:5 在基遍,夜间梦中耶和华向所罗门显现,对他说:“你愿我赐你甚么?你可以求。”
3:6 所罗门说:“你仆人我父亲大卫用诚实、公义、正直的心行在你面前,你就向他大施恩典;又为他存留大恩,赐他一个儿子坐在他的位上,正如今日一样。
3:7 耶和华我的神啊,如今你使仆人接续我父亲大卫作王,但我是幼童,不知道应当怎样出入。
3:8 仆人住在你所拣选的民中,这民多得不可胜数。
3:9 所以求你赐我智慧,可以判断你的民,能辨别是非。不然,谁能判断这众多的民呢?”
3:10 所罗门因为求这事,就蒙主喜悦。
3:11 神对他说:“你既然求这事,不为自己求寿求富,也不求灭绝你仇敌的性命,单求智慧可以听讼,
3:12 我就应允你所求的,赐你聪明智慧,甚至在你以前没有像你的,在你以后也没有像你的。
3:13 你所没有求的,我也赐给你,就是富足、尊荣,使你在世的日子,列王中没有一个能比你的。
3:14 你若效法你父亲大卫,遵行我的道,谨守我的律例、诫命,我必使你长寿。”

② 犹太人是什么意思

犹太人(Jews)
希伯来语作Yehudi或Yehudhi。

原指犹大支派(以色列人12支派之一)或犹大王国(以色列国分裂后与北方10支派所成立的以色列王国对立)的人民。全体犹太人本来统称希伯来人,自进占巴勒斯坦起至巴比伦流亡为止又称以色列人。经过流亡生活,只有原属犹大王国的人仍然保持民族特徵,其他10个支派於西元前721年亚述灭亡北方王国后四散而同化於其他民族,因此,犹太人一词仅指原属犹大王国之人。各派犹太人都承认由犹太妇女所生者即为犹太人,而改革派则认为,双亲中有一人是犹太人者即为犹太人。一般地讲,从纯粹宗教的角度看,世代生活在非犹太人环境中而保留犹太教许多基本教义的社团,作为整体被认为真正犹太人,但作为个人,这种人不能任意与犹太人结婚。

又称希伯来人、以色列人。属欧罗巴人种地中海类型 。主要分布在美国、以色列、俄罗斯,以及欧洲和其他地区 。以色列犹太人以希伯来语为国语,属闪 - 含语系闪语族;美国犹太人通用英语,不少人懂希伯来语或以地语;其余使用所在地语言。19世纪以前,流散于世界各地的犹太人,由于彼此隔绝,在社会文化、宗教礼仪和生活习俗上产生一定差别 ,遂形成3大支系:阿什肯纳兹人 、赛法丁人和东方人 。信仰犹太教,历史上曾有一部分人改信基督教。正统派教徒进行割礼,禁与未受割礼的外族人通婚。定星期六为不务俗事的安息日。改良派遵守教规不严。有一部分人来到中国,逐渐与当地居民融合。整个中世纪,在基督教世界,犹太人始终背着出卖耶稣的罪名,到处受到仇视和迫害。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 ,600 万欧洲犹太人更惨遭纳粹德国无辜杀害 。犹太人向往复国 ,1948年5月 ,在英美支持下部分犹太人在巴勒斯坦建立以色列国。后来又有不少犹太人从世界各地迁至以色列,已有460多万人。

高智商
人类的平均智商是90-100之间,而犹太人的智商比人类的平均智商高出20-30左右,对于犹太人为什么高智商解释不一没有统一的定论,主要解释有以下四点。
一、犹太人经过近二千年散居在世界各地和当地人通婚客观上形成了远血缘的繁殖的作用,其后代一般比近血缘的繁殖智商要高.
二、犹太人研究《塔木德》对智商有启发的作用.
三、中世纪反犹的欧洲,禁止犹太人从事农业及在政府部门中任职,迫使犹太人从事高智商的商业和金融业,加上犹太人都在在从事高智商的犹太人内部通婚加速了后代智商的提升.
四、犹太人在普遍反犹的环境中生存必须依靠智力,所以形成了犹太人对知识和智慧的重视

肤的多样性
犹太人在世界各地经过接近二千年的流浪,和当地人的通婚,使到犹太人的肤色变得多种多样,有白种犹太人,黄种犹太人,和黑种犹太人,及印度和拉美的亚肤色的犹太人.

历史变迁

圣经时代 犹太人历史始于公元前第二个一千年的头五百年,始祖是亚伯拉罕、其子以撒和其孙雅各。一场遍及全国的饥荒迫使雅各和他的儿子们,即以色列十二个部落的祖先移居埃及,在那里他们的后代沦为奴隶。几个世纪之后,摩西率众人出埃及,摆脱奴役,奔向自由,最终返回以色列故土。他们在西奈沙漠上流浪了40年,在那里形成了一个民族,并接受了包括十诫在内的摩西律法,他们的始祖们所创立的一神教从此初具规模。

以色列各部落在约书亚的指挥下,征服了以色列故土,并定居下来,但它们往往只是在受到外来威胁时,才在被称为“士师”的领袖的统领下联合起来。公元前1028年,扫罗建立了君主国;他的继承者大卫于公元前1000年统一了各部落并建都于耶路撒冷。大卫的儿子所罗门把王国发展成为繁荣的商业强国并在耶路撒冷兴建了以色列一神教圣殿。考古发掘证实,在所罗门统治时期,曾在一些设防城镇,如夏琐、美吉多和基色设立了重要的城市贸易中心。所罗门去逝后,国家分裂成两个王国:一个是以色列王国,首都设在撒马利亚;一个是犹太王国,首都设在耶路撒冷。两个王国并存两个世纪之久,由犹太诸王统治,并由先知告诫人们主持社会正义和遵守律法。

公元前722年,以色列王国遭亚述人侵占,它的人民被迫流亡(史称“失掉的十个部落”)。公元前586年,犹太王国被巴比伦人征服,入侵者捣毁了耶路撒冷的圣殿,并将大部分犹太人放逐到巴比伦。

犹太人自治时期(公元前538—60年) 公元前539年,巴比伦帝国被波斯人征服,之后,许多犹太人返回犹大(以色列故土),并在耶路撒冷重建圣殿,犹太人在故土上的生活方式也得以恢复。此后四个世纪,犹太人在波斯人和古希腊人的统治下,享有很大程度的自治权。由于叙利亚塞琉孤王朝强制实行一系列措施,禁止犹太人的宗教信仰,导致爆发了公元前168年由马加比家族(哈斯蒙尼人)领导的起义,随后建立了由哈斯蒙尼王朝犹太诸王统治、历时约80年的独立犹太王国。

异族统治(公元前60年一公元1948年) 从公元前60年起,国家因内乱而削弱,日益为罗马所控制。为了摆脱罗马统治,犹太人发动了一次又一次的起义,其中最大的一次爆发于公元66年。经过4年的战斗,罗马人于公元70年征服了犹地亚(犹大),焚毁丁第二圣殿,并将国内的众多犹太人放逐。犹太人对罗马进行的最后一次反抗是千余人固守在马撒达山顶城堡中。这次反抗于公元73年以守卫者集体自杀而告终。它成为犹太人在自己的土地上争取自由的象征。

在罗马(公元70-313年)和拜占庭(公元313-636年)的统治下,犹太人社会在故土上继续保持和发展自己的法律、教育及文化制度。公元2世纪,涉及生活方方面面的犹太律法被编集成口传律法《密西拿经》,后于公元3-5世纪,又扩编成《塔木德经》。这些律法有些后来根据情况而变化作了修改,至今仍为恪守教规的犹太人所遵守。

犹太人重获国家主权的另一次尝试是公元132年的巴尔·科赫巴起义,其结果是在犹地亚建立了一个独立的犹太飞地,以耶路撒冷为都城。但是,三年之后,罗马人打败了了巴尔·科赫巴,并且为了断绝犹太人与故土的联系,把耶路撒冷改名为埃利亚卡皮托利纳,把国家更名为巴勒斯梯那。

从公元7世纪始,国家先后被阿拉伯人(613—1091)、塞尔柱克人(1091—1099)、十字军(1099—1291)、马穆鲁克人(1291-1516)、奥斯曼帝国的土耳其人(1517一1917)和英国人(1918—1948)所统治。不同时期的统治者任意变动疆界,更改国名。各征服者所建造的王宫殿宇是他们统治这片故土的历史见证。

尽管千百年来的异族统治使犹太人越来越少,但在这片故土上犹太人一直保持着他们的存在,而且随着散居各国的犹太人返回故乡,犹太人口也不断增加。到了19世纪中叶,稀少的犹太人口出现了猛增的势头。

犹太复国主义 多少世纪以来,盼望有朝一日能返回锡安(锡安,传统上是耶路撒冷和以色列故土的同义词),一直是散居世界各地的犹太人的生活支柱。到了19世纪末,由于东欧的犹太人不断遭到压迫和迫害,而西欧的犹太人对既未结束种族歧视也未使犹太人与所在国家的社会融为一体的那种形式上的解放所抱幻想日益破灭,犹太复国主义作为一种民族解放运动而出现。1897年,西奥多·赫茨尔在瑞士的巴塞尔召开了第一届犹太复国主义大会。在会上,犹太复国主义运动成为一个正式的政治组织,它号召犹太人返回以色列故土,在祖先的家园复兴犹太民族生活。

在犹太复国主义思想的感召下,成千上万的犹太人开始返回故土,当时这片故土是奥斯曼帝国的一部分,人烟稀少,为世人所忽视。早期的开拓者在这里排干沼泽,开垦荒地,在秃山上植树造林,兴办工业,建设城市和乡村。他们建立了社区机构和服务设施,并使长期以来仅用于礼拜仪式和文学的希伯来语在日常生活中恢复使用。

一块土地,两个民族

国际联盟基于承认“犹太人与巴勒斯坦(以色列故土)有着历史的联系”和“在那个国家重建犹太民族家园”的考虑,于1922年委托英国统治这片故土,并特别责成英国“为这个国家创造各种确保建立犹太民族家园的政治、行政和经济环境。”

同年,英国在这块托管地境内四分之三的土地上建立了阿拉伯外约旦酋长国(即今日的哈希姆约旦王国),只把约旦河以西的地方留作发展犹太民族家园之用。阿拉伯极端领导人就连在这样小的区域建立犹太民族家园也要反对,他们煽动袭击犹太社区,甚至打击主张阿拉伯一犹太人共处的阿拉伯人。英国对犹太移民和定居的限制并没有使阿拉伯好战分子善罢甘休,暴力事件屡屡发生,持续不断,直到二次大战爆发为止。

二战期间,纳粹杀害了约600万欧洲犹太人,其中包括150万儿童。战后,尽管迫切需要为在纳粹大屠杀中幸免于难的犹太人寻找避难所,但英国并未取消犹太移民的限额。为了邮票说明:安娜·富兰克及家人在这所房子里躲避纳粹迫害达两年之久对付英国限制移民的政策,故土上的犹太社团与世界各地犹太人一起,动员一切人力物力,组织了一场“非法”移民运动先后把85,000难民从欧洲转送到故土上。

阿拉伯人反对犹太人在故土上定居,犹太人则坚持要求解除对犹太移民的限制,英国在无法调解的情况下,遂将问题移交给联合国。联合国大会于1947年11月29日表决在约旦河以西地区建立两个国家:一个犹太国和一个阿拉伯国。犹太人接受了这个分治计划而阿拉伯人则予以拒绝。

国家地位

1948年5月14日英国托管结束,犹太人随即宣布建立以色列国。此后不到24小时,五个阿拉伯国家的军队入侵了这个新国家。这场以色列独立战争断断续续打了一年多,于1949年7月以停火线为基础分别与接壤的阿拉伯国家签定了停战协议。

以色列在立国宣言中表明它“向所有邻国及其人民伸出和平及睦邻之手。”尽管历届以色列总理一再重申这一呼吁,但始终遭到拒绝或不受理睬。阿拉伯恐怖分子不断袭击以色列居民中心,阿拉伯国家不仅支持和鼓励袭击行动,而且还实行经济和外交抵制,封锁以色列海运的国际航道并挑起全面战争。1956年和1967年,以色列发动先发制人的攻击,对蓄意挑衅作出反应。1973年,以色列击退了阿拉伯邻国同时从三条战线发动的全面进攻。1982年,因加利利北部居民屡遭恐怖分子的袭击,以色列采取行动,摧毁巴解(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在南黎巴嫩搞恐怖活动的基地。

1977年,埃及总统萨达特应贝京总理邀请访问耶路撒冷,从而打破了拒和的僵局。这次访问导致了双方的谈判,其结果是1979年3月26日签署《埃以和平条约》并达成《戴维营协定》,该协议包括实现中东和平的有关条款及就1967年以来以色列管理的犹地亚、撒马利亚及加沙地带未来地位所做的一项安排。随着这些地区在1987年爆发了暴力抗议行动,阿以冲突的焦点集中在巴勒斯坦阿拉伯方面。以色列确信有关各方只有通过直接谈判才能解决问题,因此,对由美俄主持下,于1991年10月30日在马德里举行的中东和平会议提供的对话机会表示欢迎。这次会议使以色列、黎巴嫩、叙利亚以及约旦一巴勒斯坦代表团坐在一起,为以色列随后与其每个阿拉伯邻国间的双边谈判及为解决区域问题举行多边会谈奠定了基础。

犹太人将自己称为“记忆的民族”。亚伯拉罕的信仰,埃及的奴隶生活,先知的言行,贤人的智慧,民族的历史、与圣城耶路撒冷的关系,犹太人靠着“记忆”将这些继承下来,并告诉子孙过去所发生的一切。说犹太人是“记忆的民族”,是为了表示他们记忆和继承历史的遗产。在这些记忆中,不光有民族的伟业和光荣,还有那些迫害、离散、痛苦和失败。犹太人通过记忆,将这些痛苦和教训世代相传,以警后人。

历史其实就是一个民族烙印的记录。犹太人认真记忆民族历史的原因之一就是想通过这个方式,让离散于世界各地的犹太人认识到犹太人的一体性。但是,历史教育更大的作用是对人格的全方位启发,这一点犹太人也是相当认同的。所以,真正意义上的历史教育不仅是强调光荣的历史,还要正视历史中的失败、挫折、迫害和没落,从中进行反省,取得教训。在这层意义上,犹太人试图将教育定义为“痛苦的教育”。他们不但告诉孩子们人生有喜悦和幸福,更告诉他们人生会有黑暗和失意。

普陵节(也称普珥节)就是每到二或三月举行的化装游行。在古代,成为王妃的犹太人以斯帖曾经不惜一切地拯救过犹太人的生命。这个节日就是为了纪念这段历史。

在普陵节上,人们要吹笛、敲钟,孩子和大人们都化装上街游行。在进行这个愉快的游行之前,孩子们必须学习这个节日的由来。以斯帖曾经舍身向国王通报屠杀犹太人的阴谋,结果阴谋的主犯被处决,犹太人在千钧一发之际保住了生命。表达犹太人的感谢之情就是普陵节的主旨所在。

在每年的十二月,有历时八天的献殿节。在古代,为了反抗希腊的暴政,马喀比派举行起义,恢复了犹太人自治。这个节日就是为了纪念这次起义而设的。在这个节日里,人们要就耶路撒冷神殿遭亵渎和犹太人的信仰自由遭剥夺的历史进行学习。

还有,在二千年以前,希腊军队亲手破坏了耶路撒冷神殿。为了纪念这次事件,每年八月犹太人都会回顾历史,实行一天的绝食,祈祷神殿的再建。

另外,还有西班牙的犹太人遭流放,犹太人遭基督教徒的弹压,被征收苛捐杂税,一直到法西斯的大屠杀,不管事件大小,只要和自己有关,犹太人都会调查清楚,详细地记载和记忆。

犹太人选择的使命就是不再让这些悲惨的历史重演。过去的苦痛就是将来的教训,所以,犹太人会把这种使命传于下一代,告诉他们:对人生不能采取安逸的态度;对民族、对世界都要有责任感;学习历史不应该只停留在过去,还要对未来敞开自己的胸怀。

一个民族拥有自己的历史,一个人同样也拥有自己的历史,比如人的成长、体验、家庭、朋友和故乡。每一种体验都和有关的历史联系在一起,形成了一个个大的历史板块。历史就是个人和他所在共同体的产物。学习历史不是要罗列过去的历史事件,而是要考虑这些事件和现在之间的关系以及它所具备的意义。对犹太人来说,历史就是对现在的挑战和对未来的发问。

举例来说,犹太人的教科书中不会单纯记录犹太人怎样遭法西斯屠杀,而是要设问:如果你自己在当时的情况下会怎样对应?学生们会被要求参考先人写的各种关于集中营生活的文章,把自己想象成受害者。根据情况不同,有的人如果有从集中营中幸存下来亲戚朋友,可以与他们进行座谈,听一下最真实的体验。

学生们通过这样的学习,更能直观地认识历史,从中进行反省和看到未来的方向。法西斯德国的罪恶再不可饶恕,也要和德国人民建立友好的关系,这就犹太人对历史采取的归纳法的态度。从失败中,能认清善与恶,正面事物和负面事物,并进行区别。犹太人最忌讳的就是无视事实,对所有的事物都做一刀切式的规定。由柳洪平创建。

③ 生物学: 是不是有的基因可以使人长寿

美国科学家进行的一项研究传出了让科学界震惊不小的消息:在人体中,有一种能够影响血液中胆固醇分子大小的基因,可以帮助人们将寿命提高到百岁以上,同时还可以防止诸多让人们头疼不已的慢性疾病,如心脏病、中风、糖尿病等。
美国纽约爱因斯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对以长寿著称的阿士肯纳基犹太人家族进行了研究。他们选择了这组东欧犹太后裔是因为他们曾因数百年与外界隔绝而使得其家族的基因构成十分相似,进而为得出比较精确的研究结果奠定了基础。科学家对213名平均年龄在98岁以上的老人(其中有一半已年过百岁)进行了研究。科学家还同时对其216名后代进行了研究。
研究人员发现,在这些百岁老人身上出现了一种基因变异,能够改变调节血脂及其颗粒大小的一种酶,并使得血脂的颗粒变大。这种基因变异在这些百岁老人身上发生的频率要高出一般人群的三倍。研究人员同时还发现,他们的后代所能产生的同样变异频率则为一般人群的两倍。研究人员认为,阿士肯纳基家族身上发生的这种基因变异能提高高密度脂蛋白(一种对人有益的胆固醇)的含量。同时在这些古稀老人的身上发现了比对照组要大得多的大分子高密度脂蛋白和低密度脂蛋白,或所谓的“坏”胆固醇。这说明,小分子低密度脂蛋白会对人的心脏构成威胁。研究人员认为,大分子能够阻止“坏”胆固醇进入动脉血管壁,从而减少了脂肪堆积在那里成为堵塞的危险。
这一研究佐证了科学界的一种假设,即人的基因倾向多为遗传所获,因此是否能够长寿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能够从上一辈获得正确的基因。这些古稀老人不但活得很长寿,而且在其身上几乎也看不到一般老年人会出现的那些常见疾病。

④ 犹太人是什么意思

犹太人(希伯来语:יְהוּדִים‎,Yehudim),又称犹太民族,属闪米特人,人种为欧罗巴人种闪米特-含米特亚种,是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国的一个民族。根据犹太教律法《哈拉卡》的定义,一切皈依犹太教的人(宗教意义)以及由犹太母亲所生的人(民族意义)都属于犹太人。犹太人发源于西亚的以色列地或希伯来地。

犹太人的民族、文化和宗教信仰之间具有很强的关联性,犹太教是维系全体犹太人之间认同感的传统宗教。犹太教不欢迎外族皈依,要皈依犹太教的外族人必须通过考验才可以,虽然如此历史上世界各地仍有小部分不同肤色的人群通过皈依犹太宗教而成为犹太族群的一部分,而犹太人也由此从阿拉伯半岛的一个游牧民族,发展成为遍布全球的世界性族群之一。

根据有关犹太人组织的统计,2007年全球犹太人总数约在1320万人左右,其中540万人定居在以色列,530万人居住在美国,其余则散居在世界各地。以色列是世界上唯一一个以犹太人为主体民族的国家。 犹太人是全世界智商最高的种族, 平均智商高达125以上。

中文名:犹太人
外文名:Jews
祖先:闪米特-亚伯拉罕-以撒-希伯来人
起源地:黎凡特南部
聚居国家:以色列、美国等
有关典籍:塔木德
美誉:智商最高的民族
人种:白色人种
名称及语源

中文中的“犹太人”,起源于希伯来语中的“יְהוּדִי”,古时亦称“术忽”、
点击查看图片
犹太人
“斡脱”等。而其宗教犹太教音译为中文的“一赐乐业教”(音近“以色列”),另由于其独特的宗教习俗,又被古代中国人称为“蓝帽回回”、“挑筋教”等。

英语中的“Jew”一词起源于中古英语的“Gyw, Iewe”,后者来自古法语中的“giu”以及更早的“juieu”,最初则可以追溯至拉丁语的“Iudaeum”。

拉丁语“Iudaeus”意为“Judaean”,即“来自Judaea地区的人”。该词本身与希腊语中的同义词“Ἰουδαῖος”一样,是从中古时期的亚拉姆语的“Y'hūdāi”、希伯来语的“יְהוּדִי”、“Yehudi”;“יְהוּדִים”、“Yehudim”中演化而来的,含义是“犹大族(tribe of Judah)人”或“犹大王国(kingdom of Judah)的国民”。希伯来语的犹太人写作“יְהוּדִי”。拉迪诺语中对应的单词为:“ג׳ודיו”、“Djudio”(sg.);“ג׳ודיוס”、“Djudios”(pl.);“意第绪语:יִיד:“Yid””;“יִידן”、“Yidn”。

其他语言中,犹太人分别表示为:“Jude”(德语)、“juif”(法语)、“jøde”(丹麦语)、“judío”(西班牙语),但有些语言中也以“希伯来”的音译来指称犹太人,如“Ebreo”(意大利语)和“俄语:Еврей”(俄语)。德语单词“Jude”发音作“[ˈjuːdə]”,是单词Yiddish的词源。(更全面的介绍请参见犹太人多语言译文对照列表。)

根据《美国传统英语词典》(The American Heritage Dictionary of the English Language,2000年第四版)的解释:“一般认为,将名词Jew作为修饰性形容词的用法,如犹太人律师(Jew lawyer)和犹太人伦理观(Jew ethics)等类似的说法是带有严重侵犯性的粗俗语言。一般应使用“Jewish”作为形容词来表述带有犹太人特征的事物。但是有些人对此过于谨慎,甚至在本可以使用Jew的场合也索性代之以Jewish,例如“议会里有数名犹太人。”完全可以表达为没有侵犯性的“There are now several Jews on the council”,但害怕引起误会的人会委婉地使用“Jewishpeople”或“persons of Jewish background”。其实这种说话适得其反,会让人误解为Jew是一个带有负面评价的名词。

⑤ 中华文明为什么能如此长寿

人民网介绍,尽管有许多证据可以解释中华文明长寿的原因,却没有人知道为什么它比其他古代文明更为长寿。很少有学者提出这一问题,更别说试图解答。
生态因素
我们的分析将从最直接的要素入手,由具体到抽象。有研究指出,特定的地理环境促成了中华文明的扩张和绵延,其生态因素包括三个特征:
首先,广阔的水网分布不仅成为了天然的交通运输网络,更将拥有同样文化却散居在不同地方的人们联系起来。
其次,广袤的土地为承载大量人口的农耕经济提供了保障,促使越来越多的族群和人们加入了中华文明。

后,古代中国人的聚居区(中国北部地区)气候比较寒冷,所以这里的人们比同时期处于较温暖地区的人们,如古埃及人、印度人和巴比伦人,需更勤奋工作。为了
抵御寒冬,中国人需要搭建屋舍、准备衣物和柴火。中华文明即是源起于较寒冷的北方(黄河流域),之后逐渐迁徙扩展至较温暖的南方,从长江流域到珠江两岸。
相比之下,西方文明起始于温暖的南方(希腊和罗马),并逐渐向北面扩展,先到西班牙和葡萄牙,再到西欧(荷兰、比利时、法国、英格兰、德国等),最终到达
俄国。
文化、宗教和制度因素
一系列的文化、宗教和制度因素可以更好地解释为何中华文明能扩展并影响其他远离黄河流域的族群。
在这些因素中,有一个特别的因素就是,古代中国人有一种与“天”紧密联系的世俗宗教。尽管现代中文里的“天”在英语中翻译成“Heaven(天堂)”,但
对于古代中国人来说,“天”是高高在上的,是仁慈与先知的化身,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掌控着宇宙中的秩序,包括统治人类社会。虽然“天”被具化为一个神,
受到人们朝拜,被称作上帝(或上天),但它却不是唯一的神。由此导致的结果是,中国人被灌输了一种非排外的世界观(正如天堂并不排斥任何人),形成了一种
兼容并蓄的文化。所以,认为“天”并不限于某一族群,这与《圣经?旧约》中基督上帝仅限于犹太人不同(直到耶稣之后,基督教才被允许流传至异教徒)。而恰
恰这种特性使得非汉族地区的族群融入中华文明成为可能。鉴于此,加之中国没有像西方一样的制度化的教会组织的存在,使得中国历史上没有出现过宗教战争,这
或许也是中华文明从未间断的原因之一。

在之后的中文用语中,“上帝”的“帝”一词被频繁使用,但并非特指某一位神,而是指人类社会中的最高统治者,他因受天命而享有管辖天下的权力。正如
“天”代表了一种非排他的、跨族群的秩序一样,受天命的中国统治者(“帝”或皇帝)则不仅是汉族的领导者,也是全中国所有族群的管辖者(狄百瑞)。

一个导致中华文明不断扩张的因素则是皇室的统治方法,通过文化吸收以及示范效应等方法,而不是通过征服和压迫。政治上,自周朝(前1046—前256)开
始,中国统治者设立了一套分封制度来管理游牧族群。与西方不同,罗马帝国征服欧洲后,用罗马文化取代了希腊文明,而在中国的王朝更替中却没有出现这样的文
化断层。此外,由于中华文明的包容性,很容易使外来入侵者融入其中并在征服胜利后被“汉化”。历史上,中原曾两次遭到少数民族入侵,一次是忽必烈带领的蒙
古人建立了元朝(1206—1368),另一次是满洲人建立了清朝(1616—1911)。虽然他们逐鹿中原,取得地位,却最终被“汉化”,用中华文明的
思想来建立自身统治的合法性。中华文明从未被蒙古或满洲文明所取代。
正因为中华文明的兼容并蓄,才使少数民族统治者更容易包容并接受中原文化。事实上,满洲人毫无后顾之忧地接受了汉族文化。假设来说,这就好比罗马人吸收了希腊、埃及文明,雅利安人包容了哈拉帕(印度)文化,而不是在征服后就以自身文明取代这些文明。

样地,在中原王朝的更替中,后者往往继承前者的制度结构和统治文化而非推翻后重新建立。在秦(前221—前206)、汉(前206—公元220)最早的两
个王朝时期,周朝的封建制度逐渐瓦解,取而代之的是中央集权的郡县制度。另外,还包括度量衡。自汉代以来的政府结构,以及从周朝开始的书写体系(包括象形
文字)历经王朝兴衰沿用至今。虽然儒学于公元前136年被定为“国教”,但一些周朝的地方文化,也能在独尊儒术的背景下,静静地流传下来。由此可见,要理
解中华文明的延续不断,关键是了解其是一个不断累积而非相互取代的过程。不难想象,我们的祖先是以大地农民的眼光观看百川汇流融入大海的情景。
中华文明历经沧桑而从未间断,关键在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也使我们更加期待21世纪中国复兴后主导新的世界秩序将是何等景象。
为什么古代欧洲没能形成大一统的国家?
另一个导致中华文明历史悠久的因素与某些历史发展阶段的先后顺序有关,这决定了中国的发展历史与西方截然不同。有两个方面特别值得关注:

一,中国的封建(分封)制度先于帝国专制统治。需要说明的是,这里提到的“封建制度”不同于封建主义,后者在1949年后的中国被视为落后、专制甚至是反
动的同义词,被认为是旧中国的代名词。为了更好理解这里提出的观点,我们必须先解释什么是封建制度。与西方的封建时期相比,周朝出现的中国封建体系权力更
为集中。共主(周天子)是这一体系中的最高统治者,由他将土地分封给各个诸侯。诸侯理论上拥有自己封地上的所有东西,包括人(称为“子民”),这些子民事
实上是各诸侯的农奴。这些世袭的封地最早是赏赐给不同部族的首领的,感谢他们在推翻商朝(约前1600—前1046)时拥护周氏的部族。由于商朝的最后一
位统治者极其残忍无情,于是“天”便授意将王权传给周氏以建立周朝。分封制度后来被周天子们用来统治自己的诸侯,一直延续了867年,而周朝也成为中国历
史上最长的朝代。
至周朝末期,一些封地开始变为独立的国家并彼此交战,由此开始了历史上的战国时期(前475—前221)。其中,七个封地
演变为当时主要的国家,直到其中之一征服了六国并建立了中国历史上首个专制王朝——秦。由于秦朝曾在英语中直译为“Chin”,故中国的英语拼写
China也由此而来。由秦国建立并在汉朝得到完善的行政制度一直沿用至1911年,它不仅造就了中国专制政治制度的长久,也将中华文明传承至今。

果以罗马帝国(前27—公元395)做类比则能更好地理解上述问题的重要性。如果横跨亚欧大陆的罗马帝国不是崛起于封建主义之前,而是崛起于统一各个领主
的封地之后(封建体制),那历史又将会是怎样的?它的命运也许会如同结束了中国封建体制的秦国一样,使得欧洲以一个完整的国家形态延续至今,就像中国自
2300多年前秦国大一统之后一直保持着完整的帝国形态。如此,罗马文明也很有可能至今依然存活。
第二,帝国建立和文化统一
在时间上的先后顺序不同。在中国,文化统一以“儒化”或国家独尊儒术的形式出现,使之成为所有人的行为准则,而这几乎与帝国建立同步进行。在西方,与儒家
文化具有相当地位的则可能是基督教文化,而它的影响仅在罗马帝国衰落、天主教会的势力壮大后才传播开来。在比较基督教文化与儒家文化时,我提到其“也许”
与儒家文化地位相当,因为对于教廷能否作为整个欧洲文化统一的推手这个问题尚存争议。

由于对基督教的真正教义有不同解释,教廷内部存在派系
斗争,加之连年的宗教战争,使得教会在促进欧洲文化统一的道路上困难重重,不过,基督教距离这一目标已经十分接近。在此以基督教为例只是希望说明儒家思想
统一下的中国文化,乃是中华文明绵延不断的又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同样,由儒家文化衍生出的科举制度被历朝历代所袭用,中国的政治结构一再得到巩固,也避
免了中华文明因发生突变而被阻断。

⑥ 犹太人的割礼是什麽

犹太教的割礼 为什麼犹太人诞下婴孩后会举行庆祝仪式?从犹太裔母亲而生的婴孩(或者在一些自由派的社群当中,从犹太裔父亲而生的婴孩) 是犹太婴孩,举行欢迎、立约和命名的仪式作用何在? 这些典礼和仪式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它们开展了处身於传统和社群中的人生礼仪,它们代表了以礼仪满足律法规条的要求。有了这些典礼和仪式,就不会出现拉比夏卢.舒伟斯(Harold Schulweis)所说的「仪式真空期」——没有人纪念或庆祝的重要时刻。这些典礼和仪式让人走进犹太人历史的长廊,把人领向犹太人的未来,并增强犹太教和犹太人生活方式所展现的核心信念和象徵,如盟约、律法及社群。 正如拉比罗拉.盖勒(Laura Geller)所言,可能最要紧的是,这些礼仪带来改变。举行割礼或为女孩进行的立约仪式贝切芭芝(brit bat)前,婴孩只是他父母的孩子罢了,人们甚至只用「小宝宝」来称呼那个婴孩。进行这个仪式后,他或她的身份就确立了,正如盖勒所说:「透过仪式,犹太人跟盟约和弥赛亚连结在一起,犹太小孩经历转变,而成为真正的犹太人,是某犹太人父母的孩子。……婴儿被改造,领受名字,被赐予宗族和历史、根源和目的,既沉重又雀跃。」犹太群体也经历改变,他们再次与历史及未来连结在一起,并欢迎这位新成员成为他们的一分子。 婴孩的礼仪和风俗 为犹太男婴进行的最基本仪式在现今犹太社会十分盛行,甚至乎许多人也许已经忘记这个仪式的宗教意义了。割礼在希伯来文是贝切(brit),意思是盟约,割礼的希伯来文术语就是贝切米拉(brit milah),意思是「割礼的盟约」,一般人称它为贝斯(bris)。透过割礼,男婴跟神与犹太人之间的约连结起来。 割礼所用的仪器 割礼是宗教仪式,必须由一名受过宗教律法训练,有意识地遵行律法的犹太人执行。这个人叫做穆汉 (mohel),一般都有医生认可证明。在一些群体中,由犹太裔医生担任穆汉。 割礼要在婴儿出生后第八天举行。根据创世记记载,以撒是在出生后第八天受割礼,因此,亚伯拉罕的男性子孙都要受割礼。假如男孩生病或有其他健康问题,他要经医生证明身体状况许可,方可受割礼。 穆汉指导散德用手把婴孩双脚分开 在割礼仪式中,某些人会沾上光彩。维托莲(Kvatterin)(注1)将婴孩交给维托(Kvatter) (注2),维托将婴孩放在散德(Sandek) (注3)的膝上,当穆汉进行割礼时,散德负责固定婴孩。 割礼进行期间,穆汉致祝词并宣告孩子已实践律法,接著婴孩的父母致祝词以表明他们的儿子已被纳入神与犹太人之间的约,并正式给他们的儿子起希伯来名字。 没有法例规定犹太人要怎样给儿女起名,父母通常花很长时间为儿女选择合适的名字。为了纪念去世的亲人,来自中欧或东欧的亚甚肯纳兹(Ashkenazi)犹太家庭以希伯来文及英文给儿女起名,而这些名字或多或少跟去世亲人的名字有关。来自西班牙、葡萄牙或北非的塞法迪(Sephardi)犹太人会给他们的儿女起一个跟仍然在世的亲人有关的名字:有时在割礼宣布的希伯来名字跟仍然在世的亲人的名字是一模一样的,有时他们的名字与亲人的名字在发音或意义上相近。通常父母为孩子先取一个希伯来名字,然后把它翻译为英文,如英文名字约瑟(Joseph)是从尤斯夫(Yosef)翻出来的,英文名字撒母耳(Samuel)是从舒默凯(Shmuel)翻出来的;有时父母选取的希伯来名字,其首字母与英文名字的首字母相同。许多父母从圣经或拉比文献的名字给儿女取名,或从愈来愈多可供选择的新派以色列名字中挑选合适的名字。除了希伯来名字外,许多父母给子女起「俗名」,名字写在出生证明书上,以便在普通场合使用,亚甚肯纳兹犹太人或同时取意弟绪(Yiddish)名字;其他人则为他们的子女取适用於任何场合的希伯来名字。 犹太人用截然不同的方式来庆祝女儿诞生。传统上,犹太人不会举行类似割礼的仪式来庆祝女儿诞生。女儿出生后不久,在犹太会堂宣读《托拉》(Torah)的仪式中被赐予名字。女儿和她的母亲都不用出席在会堂举行的命名礼,女儿的父亲宣读托拉,在朗读祷文时宣布女孩的希伯来名字,并祝福女孩长寿和身体健康,然后会众向父亲和其家人祝贺。今天,许多犹太社群仍然举行这个为女儿而设的庄重仪式。 现今,部分犹太人有感於这个仪式并不能满足他们的需要而另外举行仪式庆祝女儿诞生。这些仪式有几个名称,其中一个名称是闪赫芭芝(simchat bat),仪式通常在父母和亲属都能出席的合适时间举行,不一定在出生后的第八天。父母正式给女儿取希伯来名字,他们和其他亲属选读崇拜手册或作分享。有时父母也同时安排他们的女儿在会堂举行命名仪式,好让整个社群一起庆祝女孩诞生。 穆汉以指头酒给婴孩作止痛并为婴孩祝福宣告他的名字 婴孩诞生庆祝仪式的历史和主题 几乎有犹太人就有割礼,割礼是为了欢迎男孩加入犹太人与神之间的约而设立的重要仪式。然而,为女孩举行的类似仪式只有三十年历史,且不普及。这些仪式的历史虽短,却深受历史悠久和各式各样的民间习俗以及传统割礼的影响。古时耶路撒冷圣殿律法规定犹太人生孩子,不管是男的还是女的,都要献感谢祭。根据《塔木德经》(Talmud)记载,古时在以色列地,每当有婴孩诞生,犹太人就会植树以作纪念。 《托拉》首先论及割礼,其实《托拉》首先命令犹太人守割礼。割礼是神与犹太人立约的证据,也许它本身就是一个盟约,正如创世记十七章十一节所说:「你们都要受割礼,这是我与你们立约的证据。」《托拉》提及神与人立约的「证据」还包括安息日和神跟挪亚立的彩虹之约。 拉比认为对神和人来说,割礼是犹太人有分於神的盟约的「证据」。塔木德时期的先哲讲了很多关於割礼好处的故事,以突显割礼的重要性,包括割礼影响男人来生的命运。女人方面,有不同的形容,例如她们已经成为盟约的一方;她们被纳入男人的一方与神立约;或是每个月的生理期就是她们的凭据。关於割礼的重要性,有人解释说神创造了一个美丽但不完全的世界,让世人进行补救工作,使世界变得更完美。 割礼在古代社会十分盛行,在以色列国,割礼有著特殊的盟约意义。但在犹太历史中,活在不同文化内的犹太人,在奉行割礼时,一直被受质疑。在古希利尼文化时期,叙利亚统治者安提阿古依比法尼(Antiochus Epiphanes)——即发动对马加比家族(Maccabees)战争的作俑者——迫害犹太人,禁止犹太人行割礼。早期基督徒认为行割礼是多此一举,因此反对行割礼。外邦人对割礼的敌视态度一直维持到基督教盛行的中古时期,但犹太人没有受到也奉行割礼的回教徒的反对。即使近代小部分犹太领袖 (一些十九世纪的改革思想家) 也对割礼提出质疑,认为行割礼是原始和落伍的做法,但割礼仍然是犹太教最源远流长的仪式。

⑦ 长生不老

网络词条:长生不老

里面有的
1.只有fyzh这个人的精神病很会传染
2.心理酷刑又名情绪、精神、意识的酷刑 玩起来感觉很像幻觉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
两面性 矛盾论
老子的阴阳学说
3.这是一场持久战 说不定 谁每一天每一秒都存在死亡的可能性 难说...

⑧ 犹太人怎么看穆罕默德

犹太人认为穆罕默德是他们的先知先觉,其地位犹如中国人心中的孔子。

⑨ 犹太人的割礼是什么

犹太人的割礼是指男性切除全部或部分阴茎包皮。根据犹太教教义,所有的男孩都要受割礼。在犹太人中间,割礼实际上是履行与上帝之立约、确定犹太人身份、进入婚姻许可范围的一种标志。

割礼是犹太人盛行的传统宗教仪式,希伯来文称此仪式为“盟约”(brit)或“割礼的盟约”(brit milah),穆汉(mohel)为割礼执行人。

男婴如没有生病或有其他健康问题等延期理由,穆汉就会为出生后第八天的男婴举行割礼。割礼进行期间,穆汉会致祝词并宣告男婴已实践律法,接着男婴的父母会致祝词以表明自己的儿子已被纳入上帝与犹太人之间的约,正式给男婴起名。

(9)犹太人长寿扩展阅读:

1.犹太人割礼的起源:

根据《圣经》记载,犹太人的祖先亚伯拉罕在99岁时听从上帝旨意,行了割礼,上帝告诉亚伯拉罕,以后世世代代的男子,生下来的第八日都要受割礼。一个犹太人开始信奉犹太教的标志就始于割礼仪式。

从这一天起,新生婴儿就与上帝结下了契约,因此割礼成为一个犹太人一生中最重要的仪式,对犹太人来说,为出生后第八天的男婴举行割礼是著神圣的特殊意义。:

2.犹太割礼的过程:

男婴被包裹在洁净的襁褓里,身披祈祷巾的父亲一手抱着男银,一手拿着经书开始诵读:“赞美你,我们的上帝。你用圣谕使我们圣洁,你命令我们的孩子入我先祖亚伯拉罕的约,成为一个信守诺言的好的犹太人。”读一句就停一下,会堂里的其他犹太人就跟着他诵读。

之后婴儿被放到一张装饰华丽的椅子上,孩子的外公去抱起他,然后坐下来等候给婴儿行割礼,孩子的爷爷站在椅子旁边。行礼师身披祈祷巾,他首先用白色的药膏涂抹在孩子的生殖器上,然后一手用一根银白色的细小铁器挑起婴儿包皮的前端,一手用刀具麻利地环切下前端包皮。

接着他在孩子的伤口上撒了一些药粉,最后用纱布将伤口裹上,整个过程很快就结束了。割礼施行完毕,犹太会堂的神职负责人手持一杯葡萄酒开始念经。之后他将酒杯交到孩子母亲的手里。孩子的母亲念几句经文后啜一小口酒。这时周围的亲朋好友唱着歌,走上前来与孩子的父母以及家人拥抱,向他们表示祝贺。

⑩ 犹太人是什么意思

犹太人(希伯来语:יְהוּדִים‎,Yehudim),又称犹太民族,属闪米特人,人种为欧罗巴人种闪米特-含米特亚种,是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国的一个民族。犹太人通常有两种情况,广义上来讲,根据犹太教(Judaism)律法《哈拉卡》的定义,一切皈依犹太教的人(宗教意义)以及由犹太母亲所生的人(民族意义)都属于犹太人。犹太人发源于西亚的以色列地或希伯来地。狭义上来讲则要追朔到在“种族"范畴上的历史。
犹太人的民族、文化和宗教信仰之间具有很强的关联性,犹太教是维系全体犹太人之间认同感的传统宗教。犹太教不欢迎外族信犹太教,要信犹太教的外族人必须通过考验才可以,虽然如此历史上世界各地仍有小部分不同肤色的人群通过信犹太宗教而成为犹太族群的一部分,而犹太人也由此从阿拉伯半岛的一个游牧民族,发展成为遍布全球的世界性族群之一。

阅读全文

与犹太人长寿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天津市2019职工退休金计算 浏览:256
铁路退休金没发 浏览:270
二级教授推迟退休年龄 浏览:119
异地安置老人医保卡怎么办 浏览:240
老人家咳嗽停不下来喘气不过 浏览:979
孝敬父母具体行动 浏览:892
农场职工养老保险怎么办 浏览:147
职工发生的体检费入什么科目 浏览:979
先进的全身体检设备有哪些 浏览:646
80岁老人可否刑事拘留 浏览:360
48岁养老金多少 浏览:537
被父母打到骨折后怎么赔偿 浏览:884
老年人育儿观不合怎么办 浏览:153
开办老年大学的重要性 浏览:885
步楼敬老院 浏览:445
公婆没有养老金烦死了 浏览:601
老年痴呆为什么不能攻克 浏览:166
多力长寿花欧 浏览:669
老人离家出走怎么定位位置 浏览:732
老年大学新年感谢词 浏览: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