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长寿老人 > 王世雄长寿诗

王世雄长寿诗

发布时间:2022-03-03 08:44:22

① 清代名医王世雄 有一段写关于鹅肉的文字原话是什么呢

1、清代名医王世雄写关于鹅肉的文字原话是:
“鹅,甘、温。暖胃生津,性与葛根相似。能解铅毒,故造银粉者,月必一食也。”
2、清代名医王世雄,曾任太医。对养生方面,颇有研究。并写下了关于长寿、养生的诗。
长生不老有新方,可惜进人却渺茫。
细将松黄径曲捣,朝朝服食保康祥。

② 求几首关于 养生 的诗词

1、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步出夏门行·龟虽寿》 曹操

诗中以长寿动物神龟为例,说明生老病死的规律。同时也是一曲养生之道的千古绝唱,是曹操给后世养生长寿的渡人金针!今人常用诗中“烈士暮年,壮志不已”来抒发老当益壮的胸襟。

2、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饮酒》 陶渊明

这首典型的养生诗,境与意会,物与心融,真是妙不可言。

3、杲杲冬日出,照我屋南隅。

负暄闭目坐,和气生肌肤。

初似饮醇醪,又如蛰者苏。

外融百骸畅,中适一念无。

旷然志所在,心与虚空俱。——《负冬日》 白居易

唐代诗人白居易,在诗作中有不少是抒写养生方法的。他的“养生方法”之一就是勤炼气功。从诗中可以看出,白居易不但爱好气功,而且已修炼到很高的层次。他练功时“外融百骸畅,中适一念无”。

4、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

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 ——程颢

健身需健心,“心乐才有身乐”,乐观旷达,内心欢乐,才能健身强体。怎样才能“心乐”呢?北宋名家程颢他认为人的一生,即便老了,生活也应当和少年人一样丰富多彩,以愉悦身心,欢度晚年。

5、羽虫见月争翻翻,我亦散发虚明轩。

千梳冷快肌骨醒,见露气人霜逢根。——《苏沈良方》苏轼

宋代文学家苏东坡一生仕途坎坷,但他却处世达观,淡泊名利,晚年除寄情山水外,还潜心研究医药,收集民间验方,这首诗说的就是他在皎洁的月光下,站立在空旷的轩阁之中,梳发健身的情景。

他还经常练习气功,“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便是他练习气功时清朗精神境界的写照。

6、惜气存精更养神,少思寡欲勿劳心。

食惟半饱无兼味,酒止三分莫过频。

每把戏言多取笑,常含乐意莫生嗔。

炎凉变诈都休问,任我逍遥过百春。——龚廷《摄养诗》

明代名医龚廷贤活到92岁,他写的《摄养诗》,是根据多年从医治病,保健养生的实践,归纳出的一套有关“吃喝玩乐”的科学规律。

这首诗告诉人们,别轻视“吃喝玩乐”。这四个字是每个人终其一生都在做的“大文章”,只不过岁月给每个人判的分数不同罢了。“吃喝玩乐”不是人生目的,而是保证身心健康的生活工作手段。

7、世人个个学长年,不悟常年在目前。

我得宛丘平易法,只将食粥得神仙。——陆游

南宋大诗人陆游,一生共走过了85个春秋。他诗中蕴含的独特养生之道,可以使我们参悟到这位诗人的长寿秘诀,对现代人提高健康素养无疑具有现实的借鉴意义。陆游钟情食养,清淡为主。在诸多食疗方法中,陆游似乎对食粥有所偏好。

他认为丰盛的饮食会加重肠胃的负担,粗茶淡饭为宜。粥系流质食物,老幼皆宜,味美香糯,营养丰富,易为人体消化吸收。如果在粥中加入相应的食品或食物,如莲心、薏苡仁、花生米、羊肉、西洋参、胡萝卜等,还有防治疾病、祛病延年的功用。

③ 求养生方面的诗词,多多益善!

1、《摄养诗》——明代龚廷贤

惜气存精更养神,少思寡欲勿劳心。食惟半饱无兼味,酒至三分莫过频。

每把戏言多取笑,常含乐意莫生嗔。炎凉变诈都休问,任我逍遥过百春。

译文:保精、益气、养神为健康长寿之根本,若欲延年益寿,减少私欲杂念,不要操心太多。做到食勿过饱,勿求厚味,饮酒应以少量为好,切莫贪恋杯中物。

要经常保持乐观,开口常笑。一个人在处于逆境的时候,不但一般人对你冷漠,连平时很亲近的朋友也会逐渐和你拉开距离,对此要从容面对,不要放在心上,一定要忍得,自在逍遥,乐享百年。

2、《抱朴子·极言》——晋代葛洪

治身养性,务谨其细,不可以小益为不平而不修,不可以小损为无伤而不防。

译文:修身养性,即使是极其微小的地方,也务必要谨慎,不能因为小的进步微不足道就不再修养,也不能因为小的损害对大体没有影响就不加以提防。

3、《证类本草·衍义总序》——唐代唐慎微

夫善养生者养内,不善养生者养外。

译文:善于保养生命的人保养内心,不善于保养生命的人保养外表。

4、《退庵随笔·摄生》——清代梁章钜

体欲常劳,食欲常少。劳勿过极,少勿过虚。

译文:形体应当常劳动,饮食要常节制,这样有益于健康。但劳动不要太过度,节制不要太过虚脱。

5、《丹溪心法》——元代朱震亨

与其救疗于有疾之后,不若摄养于无疾之先。

译文:与其等到生病后才积极诊断治疗,不如在没病的时候就摄取养分,提高免疫力,做到未病先防的效果。

④ 清朝太医王世雄有没有一首《长寿诗》

王世雄写过《长寿诗》
全诗如下:
长生不老有新方,可惜进人却渺茫。
细将松黄径曲捣,朝朝服食保康祥。

⑤ 有关健康的古诗词

1、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韩翃(唐)《寒食 / 寒食日即事》

暮春时节,长安城处处柳絮飞舞、落红无数,寒食节东风吹拂着皇家花园的柳枝。

2、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韩翃(唐)《寒食 / 寒食日即事》

夜色降临,宫里忙着传蜡烛,袅袅炊烟散入王侯贵戚的家里。

3、二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悲。——孟云卿(唐)《寒食》

二月的江南花开满枝头,在他乡过寒食节足够悲哀了。

4、贫居往往无烟火,不独明朝为子推。——孟云卿(唐)《寒食》

贫困的生活平常也是不生火做饭的,不仅仅是明天才吃子推这样的冷食。

5、近寒食雨草萋萋,著麦苗风柳映堤。——无名氏(唐)《杂诗》

时令将近寒食,春雨绵绵春草萋萋;春风过处苗麦摇摆,堤上杨柳依依。

6、等是有家归未得,杜鹃休向耳边啼。——无名氏(唐)《杂诗》

这是为什么呵,我却有家归去不得?杜鹃呵,不要在我耳边不停地悲啼。

7、烟水初销见万家,东风吹柳万条斜。——窦巩(唐)《襄阳寒食寄宇文籍》

水面上薄烟散去,远远望见岸边许多户人家。

8、大堤欲上谁相伴,马踏春泥半是花。——窦巩(唐)《襄阳寒食寄宇文籍》

在这美丽的春天,却没有人陪伴我,只有我一人在河堤上独自纵马游览,马蹄踏着路上的泥里有一半裹着花瓣。

9、雨中禁火空斋冷,江上流莺独坐听。 ——韦应物(唐)《寒食寄京师诸弟》

雨中的寒食节更显得寒冷,我独自坐听江上黄莺的鸣叫。

10、把酒看花想诸弟,杜陵寒食草青青。——韦应物(唐)《寒食寄京师诸弟》

端着酒杯赏花时又想起了杜陵家几个弟弟,寒食时,杜陵这一带已是野草青青了。

⑥ 有哪些关于健康的诗句

1、齿,骨之穷也,朝朝琢齿,齿不龋。《养生要集》

解读:“牙齿坚完”是健康长寿的象征,叩齿术是在我国流传的一种古老的养生方术。肾主骨,齿为肾之余,也属于骨头的一部分。龋齿,是牙齿的大患,人们每天早晨口中上下牙齿相互敲啄,指上下相对应的每颗牙齿互啄,就可以减轻龋齿的危害,保持牙齿的健康。

2、饱食即卧,乃生百病。《备急千金要方》

解读:饱食即卧,食物停聚未及消化,积而淤滞,气滞不行,脾胃受伤,气血痰食积聚而致百病丛生。

3、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动也。形气亦然。形不动则精不流,精不流则气郁。《吕氏春秋》

解读:流动的水不会腐恶发臭,转动的门轴不会生虫朽烂,这是由于不断运动的缘故。人的形体、精气也是这样。形体不活动,体内的精气就不运行,精气不运行,气就滞积。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生命在于运动。

4、食毕,饮清茶一杯,起行百步,以手摩脐。《昨非庵日纂》

解读:古人自古讲究饭后养生,这里提到用餐后要做三件事情,即饮茶、散步、揉腹,如能长期坚持做下去,必有益身体健康。

5、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素问·四气调神大论》

解读:四时阴阳之气是万物生存的根本,古人都会根据此而在春夏养阳,秋冬补阴,以便服从于其四时阴阳这个根本,才能与万物一起生活并且生长。如果一旦违反了这个根本,就会损伤其本源,破坏其真气,以上这些就是四时调摄的宗旨。

⑦ 关于健康的古诗

关于健康的古诗词:

1、《养生》

作者:陆游 (宋)

禀赋本不强,四十已遽衰,药裹不离手,对酒盘无梨。

岂料今八十,白间犹黑丝,咀嚼虽小艰,幸未如牛?

昔虽学养生,所遇少硕师,金丹既茫昧,鸾鹤安可期?

惟有庖丁篇,可信端不疑。爱身过拱璧,奉以无缺亏。

孽不患天作,戚惟忧自诒。挛躄岂不苦,害犹在四支;

二竖伏膏肓,良医所不治。衣巾视寒燠,饮食节饱饥,

虎兕虽在傍,牙爪何由施?老人不妄语,聊赋养生诗。

2、《步出夏门行·龟虽寿》

作者:曹操
(东汉)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3、《饮酒》

作者:陶渊明
(东晋)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4、《江村》

作者:杜甫
(唐)

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


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复何求?

5、《负冬日》

作者:白居易
(唐)


杲杲冬日出,照我屋南隅,负暄闭目坐,和气生肌肤。


初似饮醇醪,又如蛰者苏。外融百骸畅,中适一念无。


旷然志所在,心与虚空俱。

6、《摄养诗》

作者:
龚廷贤

(明)



惜气存精养神,少思寡欲勿劳心。


食惟半饱无兼味,酒止三分莫过频。


每把戏言多取笑,常含乐意莫生嗔。


炎凉变诈都休问,任我逍遥过百春。

7、《好了歌》

作者:曹雪芹
(清)

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


古今将相今何在?荒家一堆草没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


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娇妻忘不了!


君生日日说恩爱,君死又随人去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儿孙忘不了!


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

⑧ 王世雄的介绍

王世雄(1981年10月出生),前卫艺术家,当代画坛狂人,海南澄迈人,善造自然景观,痴于书画,能诗词歌舞。偶为琴棋辞章,广交益友,好读书史,略通人生之变,字雄奇,号浪子,狂人又一怪。

⑨ 王世雄的艺术简介

王世雄(1981年10月出生),前卫艺术家,当代画坛狂人,海南澄迈人,善造自然景观,痴于书画,能诗词歌舞。偶为琴棋辞章,广交益友,好读书史,略通人生之变,字雄奇,号浪子,狂人又一怪。崇拜徐渭、石涛、齐白石,师承范曾、薛林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六岁始学琴棋书画舞,他在艺术领域以不断创新、发明、开拓、探索、革命和作画速度极快而著称,他喜欢跳拉丁舞,好用身子和用手作画,只见他快速地挥动手中的步子上下翻飞,一挥而就、一气呵成,并且神形兼备,酷似对象画画如舞蹈;王世雄知识渊博,个性张扬,放浪不羁,涉猎广泛,油画、水墨文人中国画、书法、装饰、行为艺术、雕塑,深入钻研过古今中外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知识。2008年参与景观方案项目《三亚凤凰岛整体规划设计》,为突破自我艺术面对市场肯定。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香港大地景观设计有限公司设计师,中国景观设计协会会员,中国硬笔书法家协会会员,新加坡新神州艺术院院士,新长征民族文化传播中心客座教授,海南国际标准舞体育协会会员。

阅读全文

与王世雄长寿诗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养老保险哪些人不领还要退回 浏览:457
为国解忧永不退休不领社保 浏览:839
重阳节宣言 浏览:991
80岁老人肺气肿吸氧设备 浏览:861
什么是脱离父母的管教 浏览:994
敬老院助残日活动 浏览:622
老年大学品牌打造 浏览:864
农民社保卡土地养老金怎么查询 浏览:424
辽宁农民养老金是多少钱 浏览:344
孝敬父母的八个字成语有哪些 浏览:57
陆丰市哪里有老人乘车卡 浏览:748
久月初九重阳节小作文 浏览:463
老年公寓安全协议 浏览:872
老人如何保持生活自理能力 浏览:357
高龄老年人适合喝什么牛奶 浏览:450
重阳节爬山活动横幅 浏览:353
老年人脊背烧 浏览:578
武警选拔体检检查什么部位 浏览:328
金丝峡老人多少岁免门票 浏览:509
体检多少天前要吃素 浏览: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