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佛教里的大乘佛教的创始人是谁
佛教、佛学,大乘、小乘,所有有分别的念头,都不是佛创始的初衷。
佛教,是佛创始的,佛学,也是佛创始的,佛是一个总的源头,最真、最高、最大的东西,都在源头那里。等而下之,后人的种种分化、分支流派,只要是有分别的,都是不符合佛的原意的。本来,并没有教与学的差别,没有大、小乘的差别,没有上座部、大众部的差别,……佛的教化,本来只有一个用意,那就是让众生都像他那样觉悟宇宙的真理,彻底地觉悟人生的意义,也就是——成佛。所以,我们需要的不是佛教,不是佛学,我们需要的是学佛。(因为,佛教,更多的是仪轨性、程式性,让人觉得更多的是和庙相关,佛学,更多的是研究性、知识性,更多的是和研究机构,院、校相关。)佛教的仪式、佛学的研究,并不一定就是真的学佛。学佛,应该从心学起,从自己的心到佛的心,从佛的心到自己的心。佛的心在哪里?现在,更多的应该是在经里。经,是佛的语录,论,是后人的阐发。以自己的心感悟佛的心,缘份到时,一定会有收获。
② 求一篇大足石刻的导游讲解词。
我的家乡就在美丽富饶的大足.所以我很了解;女士们,先生们,欢迎来到世界文化遗产地——大足石刻.它初刻于晚唐,基本建成于宋代。它是世界的文化结晶,是华夏儿女的技术与智慧的高度体现,也是我国在古代历史的完美展现.大足石刻的创始人是赵智凤先生.石刻内容多姿多彩:有金身千手观音.数珠手观音.日月观音.释迦麽尼佛睡卧像.还有震惊中外的华严三圣等等.大足石刻艺术精湛,内容丰富。具有'’汇天地之精华,聚九洲之灵气‘’的特点。
大足石刻不仅有规模巨大的佛教造像和体系完整的道教造像,还有石窟造像中罕见的纯儒家造像,而且“三教”、“两教”合一的雕刻也很多。大足石刻的这种文化现象作为实物例证,反映出在中国文化史上儒、道、释三家长期以来既斗争又融合,到宋代时“孔、老、释迦皆至圣”,“惩恶助善,同归于治,三教皆可通行”的“三教合流”思想占主导地位的局面已经巩固。
大足石刻,“凡佛典所载,无不备列”,在艺术上“神的人化与人的神化”达到高度统一。
大足石刻纵贯千余载,横融佛道儒,造像精美,完好率高。同时伴随造像出现的各种经文、傍题、颂词、记事等石刻铭文有15万余字,而且多为金石史中的佳品,是一座难得的文化艺术宝库。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具有很高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在我国古代石窟艺术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被国内外誉为神奇的东方艺术明珠,是天才的艺术,是一座独具特色的世界文化遗产的宝库。
③ 重庆长寿东林寺简介哪儿有
长寿东林寺始建于南宋淳熙光宗年间(1191-1195),距今已有820多年历史,占内地18000平方米。经明万历和容清咸丰年间两次整建,扩建为四合院三重殿(不含山门),建筑面积约2000平方米。
建有正殿、前殿、后殿、左右厢房及财神殿、六神殿、无常殿、送子殿、地狱十二殿、奈何桥、钟楼、山门等。并有客房、食堂、厨房、憎人宿舍等设施。
(3)佛塔长寿术扩展阅读:
东林寺最吸引游人观赏是刻于山门外右侧岩壁上的宋代摩岩石刻千手观音的造像。此被称为千手观音(实为42只手),结跏趺坐于一石凿壁龛内的鳌鱼连花宝座上。造像高2.35米,宽0.85米,一颈、三面、九脸、42臂,其42只手各执有降魔法物。
造像左右刻有飞天,塑有信任和供养6尊及金童、玉女。细观千手观音造像,姿态优美生动,面相清秀圆润,容颜慈祥可亲,造型独特新奇,形象栩栩如生,刀法流畅自然。继承发扬了唐代“薄衣、透体、丰满如美”的艺术风格。其艺术成就,可与大足石刻同期的石刻造像。
④ 为什么宝塔都是单数
从大多数塔来看,从一层到十五层,在佛教经典里有明确的规定。按古印度佛教的制度,佛塔的层数与塔的相轮数目相等。我国佛教与印度佛教有很大的差异,我国佛塔的层数,是该寺院建塔时主持的大师以及高僧、方丈来确定的,层数与相轮数目应当相同,这是佛教规定的数字。我国有的塔做十三层,而相轮只做三至五盘或者七盘,这样例子甚多,其实这与佛教经典的规定是很不符合的,时间久了,“山高皇帝远”流传各地,各地都不相同,寺院高僧的思想也不一样。而且宋元至明清,饭僧日益增多,他们的历
史文化修养不够,佛经读得甚少,当地造塔,就随意而行,不管什么规定与要求。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各地有的这样做,也有的那样做,越来越离奇,结果什么样的塔几盘相轮也都不清楚。
按佛教真谛三藏《十二因缘经》的规定,相轮的数目是轮王一盘、须弥洹二盘、斯陀含三盘、阿那舍四盘、罗汉五盘、缘觉六盘、菩萨七盘、如来八盘……。印度塔相轮是双数的。但传到我国之后,受到了“阴阳五行”学说的影响,都不采用双数,而采用单数,这就因为“阴阳五行中”双数为阴,单数为阳。为了奉佛,吸取各种学说之“精华”,在中国佛塔之建设方面就采取单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