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长寿老人 > 拜师礼仪大于60岁鞠躬

拜师礼仪大于60岁鞠躬

发布时间:2022-02-23 07:33:09

㈠ 古代拜师礼仪步骤如何鞠躬

1
拱手礼

在胸前拢手,由前向后收,呈拱手形。向前推,不躬身。

视距离远近,可高,不能低于胸。

日常相见礼,送别礼。

2
揖礼

在胸前抱手,轻于抱拳,重于拱手。略躬身或不躬身。

用于日常行礼,敬长上,同学朋友互敬。

3
一拜礼

(拜礼)

展臂,至胸前合,拢手。男左手前,女右手前。躬身(30度)。手臂随腰部动,头不动。

用于初相见,敬长上,行家礼。只行一个。

常规大礼。

4
两拜礼

(再拜礼)

展臂,至面部前,拢手。躬身(45度)。手臂随腰部动,头不动。

用于向长上行大礼。一般行一个,叫“拜”。最多行两个,叫“再拜”。

5
三拜礼

(再拜额手礼)

立定,挺身,庄重。

“双手附心。”双手附在胸腹之间,男生左手在前,女生右手在前。叠并,两肘与手成直线。双手表示“与天地合其德”。天德大刚健,大恒久,大信用,大起始。地德大承载,大包容,大丰富,大付出。两德兼备而各有显。显德可以因时因境而变化。

“高揖。”双手向前上方推出,推至额头前方,两臂伸直。

“行礼(拜)。”头、颈、手臂皆不动,腰部下躬,深躬(90度)。

“兴。”起身,双手升至额前。

“再行礼(再拜)。”

“兴。”

“额手。”双手贴向额头,再推出。

“三行礼(三拜)。”

“兴。”

“礼成。”双手复位,至胸腹间。

用于敬天地祖先先师,特定场合敬父母,行人生大礼。

用于集体行大礼。

大礼站着行要行三个,叫“再拜额手”,相当于古代的“再拜稽首”。

6
叩首礼

古人因为席地坐在小腿和脚后跟上,叫“踞”、“正坐”,行这个大礼很方便。

古人行的最大礼是“再拜叩首礼”。先踞坐下去,挺直身,臀部不要离开小腿,也就是不要跪起来。先行拜礼,行两个。拜礼的动作是,双手在额前揖起,下落,手拜至前面地面,身子随手臂前倾。行第三个礼时,两手下行,分开,手心向上。躬身,手背贴在侧前方地面上,额头叩至地面。第三个礼仪动作也可以双手不分开,额头叩至手心。这三个礼仪动作表示越来越敬。今人可以再拜叩首,也可以只行一个叩首礼。站着行就是“再拜额手礼”和“额手礼”。三,表示多,再多也还是三。

只用于特定大礼,如敬天敬地敬祖先,特定场合敬先师,特定场合敬亲生父母辈祖辈,结婚那一天夫妻对拜。不可以随便行。随便行是亵渎礼仪,亵渎对方。

7
执手礼

双手平伸并出,晚辈手心向下,长辈手心向上,长辈握住晚辈的手。长辈可以坐着,执晚辈之手。

家庭礼仪。结婚时夫妻礼仪。

8
交手礼

仅用于生向孔夫子行拜师礼时,师代孔夫子还礼。孔子像上,孔夫子用的是这个还礼动作。双手在胸前交叉叠并,推出,平示。

师不能随便还这个礼。

9
鞠躬礼

垂手,躬身。鞠躬幅度可大可小,越下越敬。

颔首、躬身,长者用于还礼。

10
附手礼

双手附胸腹间,上手男左女右。

行大礼前站姿,升国旗站姿。表示诚意正心。

握手、挥手、摆手、招手、拥抱、起身、鼓掌、点头、躬身、应答、微笑、示请、示让,也是礼仪,属于“仪”、“貌”的范畴。

㈡ 礼仪中鞠躬多少度代表了什么

代表意义如下:

15度,一般招呼

30度,迎客礼

45度,送客礼

90度,遗体告别

日本比较常用90度鞠躬,迎宾礼大于45度。

鞠躬,即弯腰行礼,是表示对他人敬重的一种郑重礼节。它不仅是我国的传统礼仪之一,也是很多国家常用的礼貌方式。在我国,鞠躬常用于下级对上级、学生对老师、晚辈对长辈表达由衷的敬意,也常用于服务人员对宾客致意,或表演者、演讲者、领奖者对听众、观众表示尊敬和感谢。

行鞠躬礼时,应取立正姿势,脱帽,双目注视受礼者,目光也随鞠躬自然下垂,表示一种谦恭的态度。行礼时,可以同时问候“您好”、“欢迎光临”等,也可致谢或致歉。鞠躬礼毕,直起身时,双目还应有礼貌地注视对方,使人感到是诚心诚意。

鞠躬时,切不可撇开两腿,随随便便弯一下腰或只往前探一下脑袋当作行礼。这是一种毫不在乎的表现,是对受礼者的不尊重。生活中常有一面鞠躬一面翻起眼睛看着对方的情况,这种方式非常不妥,应该避免。鞠躬时,嘴里不要吃东西或叼着香烟,这是不礼貌的。

(2)拜师礼仪大于60岁鞠躬扩展阅读:

鞠躬的程度表达不同的意思。如:弯15度左右,表示致谢;弯30度左右,表示诚恳和歉意;弯90度左右,表示忏悔、改过和谢罪。

鞠躬对韩国和朝鲜人来说也很讲究。我们可以经常看到,韩国和朝鲜妇女在会谈、宴会或作客时,一手提裙,一手下垂鞠躬,告别时面对客人慢慢退去,表示一种诚恳和敬意。

参考资料:网络-鞠躬

㈢ 鞠躬的度数和礼仪大小

1、15度一般是运用在一般的应酬场合,如问候时,介绍,握手,让座等都可以用15度鞠躬礼。

2、30度一般是下级给上级,学生给老师,晚辈给前辈,服务人员给来宾表示的敬意。

3、45度属于最高的礼节。这个得慎重分场合人物来定论。

“鞠躬”起源于中国,商代有一种祭天仪式“鞠祭”:祭品牛、羊等不切成块,而将整体弯卷成圆的鞠形,再摆到祭处奉祭,以此来表达祭祀者的恭敬与虔诚。这种习俗在一些地方一直传承下来,人们在现实生活中,逐步沿用这种形式来表达自己对地位崇高者或长辈的崇敬。

(3)拜师礼仪大于60岁鞠躬扩展阅读:

行鞠躬礼掌握的要领是:

1、脖子不可伸得太长,不可挺出下颏。

2、耳和肩在同一高。

3、保持正确的站立姿势,两腿并拢,双目注视对方的胸部,随着身体向下弯曲,朝膝盖方向下垂。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鞠躬

㈣ 拜师傅可以以鞠躬代替吗

拜师傅还得按照拜师的习俗和规矩来,应该下跪敬茶。毕竟一日为师终生为父。

㈤ 求古代拜师礼仪的详细步骤,越细越好

1、正衣冠

据《礼记》记载:“礼义之始,在于正容体,齐颜色,顺辞令。”因此,古代开学仪式的第一课即是“正衣冠”。

古人认为:“先正衣冠,后明事理。”让学生注重自己的仪容整洁,是首先要上的第一课。入学时,新生要一一站立,由先生依次帮学生整理好衣冠。然后,“衣冠整齐”地排着队到学堂前集合。恭立片刻后,才能在先生的带领下进入学堂。

2、行拜师礼

步入学堂后,先要举行拜师礼。学生先要叩拜至圣先师孔子神位,双膝跪地,九叩首;然后是拜先生,三叩首。拜完先生,学生向先生赠送六礼束脩。所谓六礼束脩,亦即古代行拜师礼时弟子赠与师父的六种礼物,分别是,芹菜:寓意为勤奋好学,业精于勤;莲子:莲子心苦,寓意苦心教育。

红豆:寓意红运高照;红枣:寓意早早高中;桂圆:寓意功德圆满;干瘦肉条:以表达弟子心意。其中“束脩”二字,有人解释为十条干肉。据《礼记·少仪》记载:“其以乘壶酒、束脩、一犬赐人。”郑玄注:“束脩,十脡脯也。”束脩在春秋以前就存在了,《论语·述而》中已有“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3、净手净心

行过拜师礼后,学生要按先生的要求,将手放到水盆中“净手”。“净手”的洗法是正反各洗一次,然后擦干。洗手的寓意,在于净手净心,去杂存精,希望能在日后的学习中专心致志、心无旁骛。

4、朱砂开智

朱砂开智也叫朱砂启智或朱砂点痣,是开学仪式中最后一道程序。具体做法是先生手持蘸着朱砂的毛笔,在学生眉心处点上一个像“痣”一样的红点。因为“痣”与“智”谐音,朱砂点痣,取的其实是“智”的意思,意为开启智慧,目明心亮,希望学生日后的学习能一点就通。

㈥ 拜师的礼节

拜师学艺,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传承技艺的一个必要环节。在中国古代民间,对技艺传承有着严格的要求和约束。同一类别的技艺,有不同门派,他们又各有自己的特殊规矩和密不外传的独特文化。

无论是传统武术,还是烹饪、中医,或者木工、铁匠、泥瓦匠、竹篾匠、金石匠、书画匠等,他们在技艺传承上,都必须走拜师学艺的流程。传统拜师礼仪流程,主要有前期考察、收徒准备和拜师仪式三大阶段。
一、前期考察。
两个人正式成为师徒关系之前,都会有一个彼此考察阶段。拜师的人,会经人介绍选择自己心仪的行业、师门及师父。收徒的人,一般会收不记名弟子,进行资质、能力和品格等考察。

当收徒人和拜师人双方达成了共同意愿后,才会进入正式拜师的环节。
二、收徒准备。
收徒的人,在举行正式收徒仪式前,会通知本门派的全体人员及行业前辈等届时参加收徒拜师仪式。
准备香案,张灯结彩,做好与收徒拜师相关的后勤保障等工作。
三、拜师仪式。
1.人员就位。师父在正堂居左落座,师母居右落座,行业前辈及同道在前面左边落座,同门前辈、同辈等右边落座,师兄弟在下首两旁分开站立。

2.介绍门派传承。司仪介绍师门、师父和门派传承情况,以及新收徒的个人信息。
3.上香拜祭祖师。师父向祖师上香、上表,行三跪九叩大礼,汇报本门派吸纳弟子传承有人。
4.新徒递拜师贴。师父落座后,新弟子头顶拜师贴,行三跪九叩大礼,双手奉上拜师贴,表示愿意加入师门学艺,接受师门及师父教诲。

5.师父接拜师茶。新弟子向师父敬献拜师“盖碗茶”,名叫“改口茶”,改口叫师父。师父接拜师茶,正式承认彼此的师徒关系。同时,也会向师母献茶改口。
6.新徒献拜师礼。新弟子,向师父献上“六礼束脩”,即芹菜、莲子、红豆、红枣、桂圆和腊肉干。师傅收礼后,也会回赠相应礼物,以做纪念。
7.师父训诫门规。师父向所有参加人员宣读本门本派的门规,对新入门弟子赐名,记入门派宗谱,勉励其踏实做人、勤奋学艺、光耀门派。准弟子和新入门弟子代表,分别做表态发言。

8.师徒共拜祖师。师父带领全体弟子,行三跪九叩大礼,共同拜祖师,祈求保佑师门及弟子。
9.见证代表讲话。见证代表,一般为行业前辈、本门派师叔伯等人。做收徒拜师见证,明确师徒关系。
10.礼毕结束。拜师礼仪结束,师徒合影,共赴宴会。

㈦ 拜师需要什么礼仪

传统的师徒关系仅次于父子关系,即俗谚所谓”生我者父母,教我者师傅”、“投师如投胎”。有的行业,一入师门,全由师傅管教,父母无权干预,甚至不能见面。建立如此重大的关系,自然需要隆重的风俗礼仪加以确认和保护。一般拜师礼仪分成四个程序。 第一,拜祖师、拜行业保护神。表示对本行业敬重,表示从业的虔诚,同时也是祈求祖师爷“保佑”,使自己学业有成。 第二,行拜师礼。一般是师傅、师母坐上座,学徒行三叩首之礼,然后跪献红包和投师帖子。 第三,师傅训话,宣布门规及赐名等。训话一般是教育徒弟尊祖守规,勉励徒弟做人要清白,学艺要刻苦等。

㈧ 拜师鞠躬和叩拜有什么区别

鞠躬主要表达"弯身行礼,以示恭敬"的意思。叩拜是古代一种下级对上级的一种表示尊敬的礼仪。行叩拜礼,更传统一些,行鞠躬礼,则显得现代一些。

阅读全文

与拜师礼仪大于60岁鞠躬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养老保险哪些人不领还要退回 浏览:457
为国解忧永不退休不领社保 浏览:839
重阳节宣言 浏览:991
80岁老人肺气肿吸氧设备 浏览:861
什么是脱离父母的管教 浏览:994
敬老院助残日活动 浏览:622
老年大学品牌打造 浏览:864
农民社保卡土地养老金怎么查询 浏览:424
辽宁农民养老金是多少钱 浏览:344
孝敬父母的八个字成语有哪些 浏览:57
陆丰市哪里有老人乘车卡 浏览:748
久月初九重阳节小作文 浏览:463
老年公寓安全协议 浏览:872
老人如何保持生活自理能力 浏览:357
高龄老年人适合喝什么牛奶 浏览:450
重阳节爬山活动横幅 浏览:353
老年人脊背烧 浏览:578
武警选拔体检检查什么部位 浏览:328
金丝峡老人多少岁免门票 浏览:509
体检多少天前要吃素 浏览: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