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男性更年期会出现哪些症状
男性更年期症状如下:
首失,生理功能状态,特别容易感到疲劳,或疲劳后特回别不容易缓答解。食欲不振,经常性的便秘或者腹泻,腰膝酸软,总是感觉力不从心。
其次,精神方面,记忆力减退、精神总是不能集中、暴躁易怒、没有耐性、多疑、淡漠、悲观失望、逐渐对生活失去信心。
再则,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心悸、心前区总是感觉不舒服、憋闷、头晕、耳鸣、潮热汗出、失眠多梦、易惊、健忘、反应较为迟钝。夫妻房事反应淡漠,可有勃起障碍,生活质量下降。
B. 男性身上出现的哪些表现,是“更年期”的征兆
大家都知道女性有更年期阶段,进入这个阶段后的女性会有翻天覆地的变化,比如脾气越来越暴躁,动不动就大动肝火,曾经有一部电视剧“青春期撞上更年期”,它反映出了很多家庭的现有状态,更年期母亲碰到青春期孩子,那真的是一台好戏。
更年期是人生的转折点之一,人们常说四十而不惑,到了这个年纪经历的事情多了,看人也非常透彻,唯独看不清楚自己;面对衰老我们总是无能无力,与其郁郁不乐不如接受现实,开始面对你辉煌的中老年生活吧。
C. 提问:60岁男性高血压血脂,经常头晕恶心昏厥该怎样治疗
艾静医生 答 2012-08-25 12:33:33您好:高血压与高血脂都是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需及时治疗。降压药物如是西药需长期服用,或也可中西医结合治疗。如果时常晕厥恶心呕吐,必要时需做头颅CT明确是否有脑血管病变。平时须注意低盐低脂饮食,情绪不宜过于激动易怒,适当锻炼。
D. 头晕目眩,脸热,轻微脑梗,应该怎么防范治疗
病人血压高不高,是否有阴虚内热去,确定了再说怎样治疗。
E. 老年人老是口干 口苦 有时候会头晕 脸热
病情分析: 老年人老是口干 口苦 有时候会头晕 脸热,这种情况不能除外高血压病或者是肝胃不和等情况意见建议:最好 是查一下血脂\\血糖\\监测血压等,明确诊断,进行治疗.
F. 经常突然间头昏眼睛花,全身大出汗是什么原因男性60岁,有高血压和糖尿病史。
你好:
我也是糖尿病人,和你交流一下:
一个有高血压和糖尿病史的内人,经常突然间容头昏眼睛花,全身大出汗,非常明显是发生了低血糖。
糖尿病人在服降糖药或胰岛素时很容易发生低血糖,低血糖的症状有:
饥饿感,可伴一过性出汗、心悸,有时可发生手抖、头昏,严重时可发生如嗜睡、意识(认人、认方向)障碍、胡言乱语、甚至昏迷,死亡。
所以糖尿病人一定要随身带一定食物,防止发生低血糖时的自救。
怎样纠正低血糖:
补充吸收快的含糖食品如含糖饮料、糖果、饼干、点心馒头等都可以,量不宜多,饮料50-100ml,糖果2-3个,饼干2-3块,点心1个,馒头半两-1两。
低血糖时不宜喝牛奶,无糖巧克力、瘦肉等以蛋白质、脂肪为主的食品。
合用拜糖平者:宜服葡萄糖液体,用水果糖、饼干来纠正低血糖是来不及的。
有意识障碍者立即服葡萄糖液体,送医院急诊。
G. 老年人头晕有几种原因
头晕是老年人的常见病之一。究其原因大致如下:
1、贫血 老人如有头晕、乏力、面色苍白的表现,应去医院检查一下,看是否盆血。健康状态下,老年人体内造血组织的存在量以及造血质和量
已经有所下降,红细胞本身的老化,使其对铁的利用率大不如前。因此,老年人如果不注重营养保健,很容易患贫血。此外,消化不良、消化性溃疡、消化道出血以及慢性炎症性疾病的老年患者均可继发贫血。
2、血粘度高 高血脂、血小板增多症等均可使血粘度增高,血流缓慢,造成脑部供血不足,发生容易疲倦、头晕、乏力等症状。其中造成高血脂的的原因很多,最主要的是平素饮食结构的不合理,患者大量吃高脂肪、胆固醇的食物,而又不爱运动。目前该类疾病的发病率有上升趋势。
3、脑动脉硬化病 患者自觉头晕,且经常失眠、耳鸣、情绪不稳、健忘、四肢发麻。脑动脉硬化使脑血管内径变小,脑内血流下降,产生脑供血、供氧不足,引起头晕。
4、颈椎病 常颈部发紧、灵活度受限、偶有疼痛、手指发麻、发凉,有沉重感。颈椎增生挤压颈部椎动脉,造成脑供血不足,是该病头晕的主要原因。
5、高血压 高血压患者除头昏之外,还常伴随头胀、心慌、烦躁、耳鸣、失眠等不适。
6、心脏病 冠心病早期,症状尚轻,有人可能没有胸闷、心悸、气短等显著不适,只感觉头痛、头晕、四肢无力、精神不易集中、耳鸣或健忘等。此时发生头晕的原因主要是心脏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管腔变细变窄,使心脏缺血缺氧。而心脏供血不足,可以造成供血不足,引起头晕。
中医认为,老人头晕大体有以下诸种原因:肝肾不足,精血亏虚,不能上荣于脑;肝阴不足,肝阳上亢;膏梁厚味,化湿生痰,痰浊蒙蔽清阳;脾气虚弱,气血生化不足。根据具体病情,常予补益肝肾养血活血、滋阴潜阳;健脾补血;化湿通络法治疗。
对于头晕最好的解决办法还是预防。老人定期作血压、心音、心律,以及血常规、血脂、血粘度、脑电图、脑血流图、颈部X线等检查,防患于未然,是极必要的。此外,建议老年朋友制定合理的保健方案:
1、戒烟酒,忌生、冷、油腻以及过咸过辣过酸的食物。尤其动物肝、肾、肠等肉食和蛋清、鱼子要少吃。
2、多食新鲜蔬菜、水果、豆芽、瓜类、黑木耳、芹菜、荸荠、豆、奶、鱼、虾等。向冠心病患者特别推荐草莓汁,有调查表明此种果汁有益于预防冠心病。
3、经常练太极拳有助保持愉快平和的心态;而且太极拳作为一种动作舒缓的体育运动,有活血舒筋的作用。可祛病强身。
H. 男性更年期 头晕怎么办
和女性一样吃些谷维素或者更年安。
I. 男性,60岁。突发言语不清伴右侧肢体无力3小时来诊最可能2个诊断是什么
言语不清、右肢无力3.5 h”
我国急性缺血性卒中的发病率、致残率、病死率均很高。这为患者的生存及生活质量带来了严重威胁,也为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作为超急性期急性缺血性卒中的血管再通治疗方法,静脉溶栓是安全且有效的,已被多国指南认可及推荐。高血压是急性缺血性卒中的可控危险因素之一,也是影响急性缺血性卒中静脉溶栓治疗效果的因素之一。导致患者静脉溶栓过程中血压升高的因素很多。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会使患者患侧上肢血压降低,从而掩盖真实血压情况。本文对一例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合并锁骨下动脉盗血病例进行分析,提示在静脉溶栓治疗过程中,应对患者的血压进行严密监测。
1. 病例介绍
患者男,71岁,主因“言语不清、右肢无力3.5 h”急诊入院。患者于晚上8点突发言语不清,右肢无力。症状迅速加重,不能进行言语表达,不能理解他人言语,右侧肢体瘫痪严重。无神志障碍,无呕吐及肢体抽搐,无大小便失禁。患者症状持续不能缓解。随即就诊于我院急诊。
既往史:患者既往高血压病史2年,无吸烟及饮酒史,无家族性遗传病史。
查体:血压140/90 mm Hg(1 mm Hg=0.133 kPa),心率94次/min,心音强弱不等,心律不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神志清醒,完全性混合性失语。双侧瞳孔直径左:右为3:3 mm,对光反射(+),双眼向左侧凝视,无眼球震颤。双侧额纹对称,闭睑有力,右鼻唇沟浅,伸舌居中,咽反射(+),悬雍垂居中,软腭上提有力。颈软,左侧肢体肌力Ⅴ级,右侧肢体肌力Ⅰ级。四肢肌张力正常,腱反射(+),右侧巴宾斯基征(+),余神经科查体不合作。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15分。
辅助检查:急诊查头颅计算机体层摄影(CT):双侧大脑半球广泛脱髓鞘病变(见图1);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凝血四项、电解质、血糖、肝肾功能均无明显异常。心电图:心房颤动。
入院后根据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静脉溶栓指南建议,经临床及实验室评估,该患者符合静脉注射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溶栓标准,建议行静脉溶栓治疗,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
2. 诊疗经过
患者为老年男性,急性起病,发病3.5 h就诊,急诊头颅CT未见出血及大面积低密度影。实验室检查未见明显异常。在发病后4 h行rt-PA静脉溶栓治疗。rt-PA剂量按照0.9 mg/kg计算。
溶栓后1 h患者语言障碍及右肢无力症状较前稍缓解。查体发现,神清,完全性运动性失语和不完全性感觉性失语,双侧瞳孔直径左:右为3:3 mm,对光反射(+),向右侧联合注视不能,无眼球震颤。双侧额纹对称,闭睑有力,右鼻唇沟浅,伸舌居中,咽反射(+),悬雍垂居中,软腭上提有力。颈软,左侧肢体肌力Ⅴ级,右侧上肢肌力Ⅰ级,右侧下肢肌力Ⅱ+ 级,肌张力正常,腱反射(+),右侧巴宾斯基征(+),余神经科查体不合作。患者可以遵嘱抬左手,眼球不再凝视,右下肢刺激可稍微抬离床面。溶栓后NHISS评分13分。
患者于溶栓后6 h,突发意识不清,查体发现,双侧瞳孔直径左:右约4:2 mm,左侧对光反射(-),右侧对光反射(+)。四肢对疼痛刺激无反应,心电监测示快速心房颤动,心率140~160次/min。立即予以强心、利尿、脱水降颅压等治疗。同时复查头CT提示左侧侧脑室旁基底节高密度影,考虑为急性脑出血(见图2)。经抢救无效,患者死亡。
在抢救过程中,再次向患者家属详细询问患者病史得知,患者既往有左侧锁骨下动脉盗血病史,复测血压右侧180/85 mm Hg,左侧120/65 mm Hg。之后查阅患者既往病历资料,经颅多普勒(TCD)检查提示左侧锁骨下动脉盗血(见图3)。主动脉弓至颅内段CT血管造影(CTA)检查提示左侧锁骨下动脉狭窄(见图4)。
3. 病例分析
急性缺血性卒中已经成为我国居民死亡的第一位病因[1],究其原因,与我国治疗不规范,没有按照卒中发病时间窗进行治疗有关。大血管闭塞的缺血性卒中患者若得不到及时的救治,每例患者平均每分钟将丧失190万个神经元。静脉溶栓后早期神经功能障碍的改善往往意味着闭塞血管的早期再通[2],血管的再通可以使梗死灶周围的血供得到改善,挽救缺血半暗带区域内的脑组织,减少最终梗死面积,改善临床转归。静脉溶栓后,导致患者症状加重的原因有许多,如脑水肿、低氧、癫痫发作、高血压、高血糖以及新发梗死等。其中,高血压是导致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静脉溶栓后脑出血的最常见原因。所以,在溶栓过程中,应该严格监测患者的血压变化。本文报告了一例接受静脉溶栓治疗的急性缺血性卒中合并锁骨下动脉盗血病例。锁骨下动脉狭窄患者的患肢血压有降低的可能性,在溶栓过程中应测量患者双上肢的血压,降压要以锁骨下动脉未狭窄侧肢体为准,即以血压较高侧为准。
在抢救过程中,我们再次详细询问患者病史,患者家属提供该患者有左侧锁骨下动脉狭窄病史,复测血压右侧为180/85 mm Hg,左侧为120/65 mm Hg,双侧收缩压相差60 mm Hg。一般认为,正常人双上肢血压存在一定差异,左侧稍高于右侧,但一般在10 mm Hg内,超过20 mm Hg时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在溶栓过程中,仅测量了病变侧肢体血压,未能及时发现患者血压偏高的情况。由于患者左侧锁骨下动脉盗血,患侧血压下降,左侧上肢血压维持在130~140/80~90 mm Hg,估计在溶栓过程中,患者实际血压应在190~200/100~110 mm Hg之间。分析患者入院时头颅CT,提示双侧半球广泛脱髓鞘病变,提示患者血脑屏障被破坏,存在小血管病变的可能性,亦容易造成脑出血。综合分析,患者脑出血的原因有:①溶栓过程中,血压过高,未及时发现及处理;②颅内广泛白质脱髓鞘病变。
3.1 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的临床特点
锁骨下动脉发生狭窄或闭塞时,远端动脉压力降低,血液供应减少,不能满足需求,虹吸作用使邻近的椎-基底动脉血流反流,进入患侧锁骨下动脉远端,导致脑部及患侧上肢缺血。脑部缺血症状一般表现为头晕、头痛、视物不清等。患侧上肢缺血症状表现为活动后患侧上肢疼痛、无力、发凉、患侧上肢收缩压偏低、锁骨上窝听诊有血管杂音、桡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等。多项研究表明,锁骨下动脉狭窄或闭塞多发生在左侧[3-4],在本文报告的病例中同样发生在左侧。而超过2/3的锁骨下动脉狭窄或锁骨下动脉盗血患者没有任何临床症状[5],这使患者及家属往往忽视了此类疾病。
循证医学已证实,溶栓治疗应作为急性缺血性卒中超急性期治疗的首选方法[6]。然而,血管管腔内压力增高时,会减少人脐静脉或培养的内皮细胞的rt-PA表达和释放,高基线收缩压水平可能阻碍内皮纤溶功能,对再通起到不良影响[7]。欧洲急性卒中协作研究Ⅰ(ECASS-I)显示,溶栓时基础血压水平、血压的最大值及平均值越高,预后越差[8]。卒中溶栓治疗的安全执行监测-国际卒中溶栓登记研究(SITS-ISTR)表明,高血压与早期神经功能改善、梗死面积减小、早期及远期预后良好呈负相关[9]。此外还有研究证实,高收缩压是溶栓后症状性颅内出血(sICH)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10]。
3.2 脑白质疏松与静脉溶栓预后的关系
脑白质疏松与溶栓后颅内出血(ICH)密切相关,脑白质疏松的发生使脑白质缺血,脑组织缺氧性损伤,血管间隙增大,血浆成分漏出血管壁,使得血-脑屏障受到破坏,从而使rt-PA静脉溶栓后更易发生ICH[11]。
4. 小结
静脉溶栓治疗过程中,应对患者的血压进行严密地监测,以免影响患者预后,导致不良事件发生。特别是要在静脉溶栓开始之前,对患者双侧血压进行对比,以排除锁骨下动脉盗血等掩盖患者真实血压水平的情况。若出现双侧血压测量值相差较大的情况,应监测血压较高的一侧,并积极采取措施控制血压变化,以使静脉溶栓安全及有效。
J. 63岁的男性平时好好的,晚上12点多发觉头晕,检查没有发烧血压也正常,问问医生怎么会事,注意点什么
指导意见:
您的头晕和脑血管扩张急性脑供血不足或是颈椎病是有关系,建议还是去医院尽快确诊再对症治疗千万不要盲目治疗用药,平 时精神 放松,适当进行体育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