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为什么50岁以上的艾滋病人数增加
一个颇复杂的年龄组别,一些女性这时开始对性失去兴趣,而这一般都是结婚多年白头到老的老夫老妻。至于仍然属于自由身的女性,不再对男性强求什么承诺,一切能快乐为先,加上有丰富经验,更能掌握性所带来的快乐。 很多人以为这时的女性,在情欲上的需求全趋平静。其实她们当中有些人是对此有要求的。性关系频率会跟从前有所不同,她们会慢慢地享受。如少年人喜欢吃快餐,而年长人士则欣赏一顿饭吃3小时的法国菜
㈡ 我一个朋友,男,50岁,持续发烧一个月,并发肺部感染,检查出来患艾滋病,目前CD4计数只有7,请问
意见建议:
你好,这种情况存活时间是不好说的,但cd4太低了,建议正确治疗!
㈢ 男人50岁得了艾滋病可以拿到自己的养老金吗
你好,感染艾滋病毒后,是可以得到有效控制的,存活20-30年甚至更长时间是有可能的。
㈣ 老年人成中国艾滋感染年增长率最高群体,为何会出现这一现状
根据国家卫生部的统计,中国老年人竟然成为中国艾滋病感染人增长率最高的群体。这让我们非常的意外,觉得他们已经基本上都是年过50岁的人了,为什么他们竟然会成为感染艾滋病增长率最高的群体呢?这是因为他们在这个年龄还有性需求,但是他们对性方面的知识比较缺乏,所以才导致艾滋病感染非常容易。
目前的世界是没有对抗艾滋病的治疗方法的,虽然说现在对抗艾滋病病毒的药物是有效的,但是呢。艾滋病还是非常恐怖的,在性方面一定要有非常充足的保护措施。
㈤ 得了艾滋病还能活多久50岁患上艾
从理论上来说,如果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初次感染病毒时只有二十岁左右,身体健康状况良好,那么在及早发现,及时服用抗病毒药物的情况下,可以活50年左右或更久。在现有的医疗条件下,如果艾滋病毒感染者在病毒感染初期就开始高效抗逆转录病毒疗法,那么其寿命肯定是可以得到极大的延长。最理想的状态是终身控制在无症状期,不会进入艾滋病发病期,能够活到正常人的预期寿命,约75岁左右。但这只是最理想的状态,在治疗过程中会受一些因素影响,以至于不一定能达到这种状态,比如药物副反应过于严重导致患者不能耐受,放弃服药;或者国家提供的免费药物均耐药,患者又无力负担自费药物,使治疗中断等。这些因素都会影响治疗效果,不过可以确定的是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感染者的存活时间必定会远远高于未经任何治疗的感染者。
㈥ 艾滋病感染的年龄分布一下哪个年龄组为主
艾滋病没有年龄的组别,只要成年人都有机会。这个就看个人素质了。
有些人成年后就是沉迷于色情,就喜欢到处找地方发泄,以至于属于防范而感染艾滋。性欲亢进的人,从18岁成年开始可能一直持续到70岁都是有的。这些性欲亢进的人,基本都是到处发泄。
相对来说年龄段在30-50岁直接的比较多,但近几年,20-30岁的也不少,这些年轻人一冲动就忘了防范,没有采取安全措施就开始发泄,完事才后悔。
目前据调查统计,同性恋人群中,艾滋发病率也是很高的。
㈦ 艾滋病可使中国人口人均预期寿命降低多少
《艾滋病的流行对中国人口发展影响初步探索》称,如果艾滋病的流行按照最近几年的平均速度发展,到2010年,中国艾滋病感染者可能达到1000万左右。他采用国际上比较成熟的预测模型对此数据进行分析的结论是,艾滋病的流行状况将对中国人口发展产生十大影响:
——对人口总量的影响。假设到2010年成人感染率由目前的0.1%上升到1%,而后开始持续下降,到2020年时基本没有新发生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但仍有部分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尚未发病。2010至2030年的20年间约有二千万人死于艾滋病。由于死亡人口绝大多数是20至40岁生育旺盛期育龄人口,其死亡不但直接减少人口总量,也将间接地减少出生人口,从而使总人口大约减少2%。
——对生育水平的影响。如果法律禁止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结婚和生育,2010至2030年将使处于生育旺盛期的育龄妇女平均每年减少约35万人;这可能使妇女总和生育率下降大约0.1,20年间将减少出生人口大约1000万。
——对人口素质的影响。艾滋病会通过以下途径影响人口素质的提高:直接导致社会中最有生产力的青年人口死亡;由于年轻父母的死亡,破坏了知识在家庭内的传播;孩子教育状况恶化。艾滋病传播涉及儿童,甚至新生儿,从而影响出生人口素质和婴儿死亡率。
——对人口结构的影响。目前中国报告的艾滋病人口中,90%是最具有社会创造能力的20至49岁人口。他们不但是物质再生产的主力军,同时也是人口再生产的主要承担者。这部分人口的流失会直接或间接地改变中国人口年龄结构,加剧人口老化速度,提高人口老化指数。
——对人均预期寿命的影响。按假定数据,2010至2030年间,平均每年死于艾滋病的患者约为100万人。利用模型生命表估计的初步结果显示,艾滋病可使中国人口人均预期寿命降低2岁左右。其中男性下降大约3岁,女性大约下降1岁;男女人均预期寿命的差距将进一步拉大。
——对未成年人口的影响。艾滋病对未成年人口的影响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是由父母传播而感染,二是因为父母死亡而成为孤儿。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的报告称,中国2001年艾滋病孤儿为76000人,到2005年艾滋病孤儿将会增长到2.6亿人。
——对女性人口的影响。目前新感染的病例中妇女的比例在逐步提高,尤其是在贫困落后的地区。多数的研究表明,男性感染者将艾滋病病毒传给女性的危险性是女性传给男性的4倍,而且许多妇女无力采取自我保护措施。
——对老年人口的影响。中国报告的艾滋病人口中,20至50岁的人口大约为90%。目前疫情涉及主要在农村和落后地区。在农村老年人口没有社会保障,养老主要靠子女的情况下,多一个艾滋病患者就意味着老年人少一份个人转移支付收入,这无疑会使本就脆弱的老年养老体系雪上加霜。
——对贫困人口的影响。由于艾滋病感染者无法参与经济活动,其收入大幅大下降,加之治疗艾滋病的高额花费,绝大多数患者将沦为绝对贫困人口,其家庭成员也会因此而受牵连。按平均每个家庭3人计算,累计的2000万艾滋病患者会使至少6000万人沦为相对或绝对贫困人口。
——对少数民族人口的影响。少数民族人口占中国总人口的8%,但检测出的艾滋病病毒感染人口中,少数民族人口占36%。艾滋病高发的云南、新疆和广西都是少数民族比例较高的地区。在云南省,少数民族感染者占80%。在凉山彝族自治州的99%的感染者是彝族。如果艾滋病在某些少数民族人口中的流行超过一定的水平,将直接威胁民族的生存,不利于民族繁荣、边疆稳定。
aware天 猫可在家自测不用抽血简单方便
㈧ 重庆的艾滋病人可以提前退休吗已满50岁。
你应当向当地劳动能力鉴定中心申请进行劳动能力鉴定,如果鉴定结论是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养老保险缴费年限满15年,可以办理提前退休手续。
㈨ 艾滋病早期发病的症状
有相当一部分人在感染HIV病毒后,可以在长达十年之内没有任何明显症状。
但其血液、精液里还是含有病毒。期间如果发生危险性活动,
将会把病毒传染给性伴。所以没有症状不一定没有受过感染。
以下是一些HIV感染后的初期症状及其发生率。
这些症状通常在感染后2-4周内出现。
平均要在3个月之后才能由验血证实感染。
所以如果你最近有过危险性活动和其中的几个症状,请一定找医生:
1.持续低热(93%)
2.疲乏(90%)
3.原因不明的喉炎(70%)
4.体重突然下降10%以上(70%)
5.头痛(60%)
6.恶心(60%)
7.肌肉和关节痛(60%)
8.夜间盗汗(50%)
9.持续腹泻(50%)
10.皮疹(40%)
http://..com/question/16282997.html
㈩ 急求老年人与艾滋病论文一篇
《南方都市报》报道,据广州市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负责人介绍,今年艾滋病疫情出现了一个新的特点,就是老人的感染例数增加明显。
艾滋病虽然被发现还不到30年,但因其死亡率高而至今没有有效药物和疫苗,早已成为专业研究和公众关注的热点,一些相关信息也被广泛认知,例如公认的艾滋病高危行为主要有:不洁的采供血、吸毒、不安全的性行为和母婴传播,其中不安全的性行为主要存在于性交易和同性性行为中。
从日常生活经验和相关调查数据来看,在商业卖血者、吸毒者和同性恋者中,老年人并不占有特别大的比例,所以,老年人感染艾滋病个案的增加明显,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性交易传播。《南方都市报》的报道中也提到,艾滋病防控人员在与感染老人的交流中,总结这些老人染病的原因是,退休后口袋里有钱但又不是很多,时间空闲,就会光顾一些低档的娱乐场所,有些老人出于身体状况的原因,不愿意使用安全套,因而不幸中招。
老年人买春,并不是单纯的性需求旺盛这么简单,更与文化生活匮乏、精神空虚有关。随着生活方式的变革,其乐融融、三代乃至四代同堂的大家庭形态,已经永远地过去了。年轻人大多为了生活而奔波忙碌,没有多少时间陪伴家里的老人。这个极端功利的社会,也没能为丰富老人的生活提供多少帮助,所谓寂寞难耐,老人只能将注意力转向其他生活方式,而从性交易中寻求慰藉,就成了一个重要的宣泄通道。
老年人热衷于买春,除了感染艾滋病和性传播疾病几率较高外,还有其他风险。老人因“按摩”或“桑拿”而猝死———也就是传说中的“马上风”,就经常见诸媒体报道。事实上,就在今天,《南方都市报》就有报道,黄埔区一位收购废品的六旬老翁,昨日猝死在一暗娼家中,全身赤裸,怀疑因买春时吃药过度或病发致死。
当然,不同的人,看问题的角度也不一样。我以前的一个邻居,父亲已经快70岁了,但平日很爱去风月场所“找女人”,邻居母亲对此非常不满,经常在他面前抱怨,他被唠叨得烦了,就冲母亲说:是我给钱他去玩的,你就别啰嗦了。他这么大年纪了,还有这个心思和能力,作为儿子我很高兴,因为这说明他身体还很好……
当越来越多老人走进风月场所寻求性方面的慰藉之时,应该反思和检讨的正是我们———作为社会主流的青壮年阶层,我们没能充分考虑和照顾老人的需要,以至于他们中有些人晚节不保,甚至因此染上本不该有的疾病乃至失去生命。老人感染艾滋病个案增加明显这个现实提醒我们,除了继续关注和帮助卖血者、吸毒者、性工作者等,防控艾滋病的努力中,也应该包含为劳碌了一辈子的老人提供丰富的精神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