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人的寿命有多长
1、 什么叫寿命
简而言之,寿命是指生物在自然界存在的时间,也就是说,寿命是指生物的生命活动存在于自然界全过程的时间概念。生物遵循出生、生长、发育直至衰老、死亡这一生命周期的必然规律,人类也不例外。实际上,人的寿命即是指人活了多少年。
��2、人的正常寿命该是多少
��人的寿限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的。古人云“人生七十古来稀”。清朝时人均寿命33岁,民国时期只不过35岁,而目前我国的人均寿命已达75岁。那么,人的寿命究竟该有多长呢?科学研究结果表明,人类的正常寿命不应该少于100岁。
��科学家研究哺乳动物时发现,其最高寿命相当于生长期的5~7倍。例如,狗的生长期为2年,寿命约为10~14年;马的生长期为5年,其寿命为30~40年。人也是哺乳动物,生长期为20~25年,自然寿命则应为100~175岁。另外研究还发现,细胞分裂的次数、周期,与寿命是相关的,可用细胞分裂次数乘以分裂周期,求得每种动物的寿命。如小白鼠的细胞约分裂12次,分裂周期为0.25年,其寿命为3年。而组成人体的细胞大约分裂50次,每次分裂周期为2.4年,故人的寿命约为120岁。
��不管按哪种观点推测,人的寿限都应在百岁之上。事实上,人类的人均寿命远未达到此标准。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人类活不到自然寿命呢?一般认为是:
��1. 人从直立行走后,以胸式呼吸为主,不仅限制了肺活量,还影响到消化系统功能。
��2. 缩小了全身运动幅度,脊椎负荷加重,头高位运动易导致大脑缺血、缺氧,双手作用不均匀,导致大脑缺乏逆相调节,心脏负荷加
��3. 运动不足,减少了心血管的锻炼。
��4. 消化功能的萎缩,咀嚼力下降,胃肠道细胞构成改变。
��5. 人类是社会性动物,消极情绪的产生与发展,减少了自然寿命。即中医所言“七情”损伤机体,“识神”侵害“元神”,而致减寿。
��3、现代人的平均寿命
��人类的人口平均寿命,因其时代不同、地区不一样,因而差别很大,人类社会是不断进步的,人口平均寿命也是不断增长的。大量的统计资料证明,现代人的人口平均寿命已大大超过古代人。有关资料显示,大约在两千年以前,人类的人口平均寿命约为20岁;18世纪增长到 30岁左右;19世纪末期,也还仅仅平均为40岁上下;1980年,世界人口平均寿命已达61岁,发达国家为72岁,发展中国家为57岁:1985年,世界人口平均寿命提高到62岁,发达国家为73岁,发展中国家为58岁。冰岛及日本为世界上人口平均寿命最高的国家,均为77岁。科学家预言,在本世纪末或下世纪初,将攻破癌症难关,那时候,人类的人口平均寿命将再次飞跃,世界人口平均寿命将超过80岁。全球最长寿的前10名国家依次为:日本、澳大利亚、加拿大、法国、西班牙、新加坡、希腊、以色列、意大利和瑞典,这些国家的人口平均寿命都超过了78岁。中国人的平均寿命为69.98岁。全球人均寿命最短的国家是非洲地区的塞拉利昂,1997年的平均寿命仅为36.62岁,比全球最长寿的日本人整整少40岁。
目前,60%的60岁以上人生活在发展中国家。25年后此数字将超过75%。因此,可能出现以下现象,即发达国家人民在衰老之前变富,而在发展中国家在变富前衰老。对发展中国家的预测认为,到2020年75%的死因与年龄有关。
⑵ 人生70古来稀,人活多少岁算长寿
我们可能在很多古装剧中看到,不管是皇帝,还是武功盖世的英雄,都追求长生不老。生老病死其实是一个自然现象,也是每个人都必须经历的阶段。从呱呱坠地到默然离开这个世界,每个人都是用自己的哭声来到这个世界,然后在亲人的哭声中离开。
随着时间和空间的改变,长寿的定义也就不一样的了。在古代,活到七十岁算是长寿,在现代发达的社会,可能一百岁,可能一百多岁。
⑶ 长寿和心态有没有直接的关系,还是说一个人的寿命是天注定的
人的寿命天注定,是唯心论的观点,唯物论,长期压抑悲伤的心态也是影响长寿因素之一
⑷ 中国人平均寿命是多少
2018年是77.0岁。2019年5月,国家卫健委发布《2018年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我国居民人均预期寿命由2017年的76.7岁提高到2018年的77.0岁,孕产妇死亡率从19.6/10万下降到18.3/10万,婴儿死亡率从6.8‰下降到6.1‰。
平均预期寿命亦称“平均寿命”。同一时期出生的人预期能继续生存的平均年数。假设有10万人同时出生,把这10万人从1岁开始,逐年存活下来的人年数相加,除以10万,得出这批人出生时的平均预期寿命。以此数值来推算这一代人的平均预期寿命。
平均预期寿命指标综合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疾病防治和卫生服务水平,对人口分析和人口预测具有重要的作用,国际上通常把它作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居民生活质量和医疗卫生水平的重要指标。
(4)人生寿命长寿扩展阅读:
寿命的长短受多种因素影响。先天禀赋的强弱、后天的培养、居住状况、社会制度、经济状况、医疗卫生条件等等都会对人类的寿命产生影响。
准确地估算出一个确定的寿命上限是不具备科学依据的。如今,人类寿命的长短正发生着改变,在生理学上寿命已经不再是一个固定的常数,但是它是否还能无限地延伸下去还有待科学研究。人类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缔造者,长久以来,不断地打破着生命的极限。
据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从各地情况看,上海、北京等地的人均预期寿命均已超过80岁,人均预期寿命超过70岁的有26省(市、区) 。
值得一提的是,从2012年开始,中国香港成为世界上人均预期寿命最高的地区,2014年人均预期达83.98岁。可以说,中国人均预期寿命已处于发展中国家的前列,有些地区已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⑸ 人类的生命极限是什么,历史上最长寿的人活了多少岁
如今,有人说"人生七十古来稀",定会为众人指为过时话。而说"人生百岁古来稀",则未必有人疑议。
106岁寿终的老共产党员谭天度,曾是新闻媒介广为报道的一个罕见的长寿老人。但有专家学者说,按“天年”的标准来衡量,他仍不算长寿。
到底这位专家学者说话是否有科学依据?“天年”这个标准又是怎么一回事?原来,古人为了说明人的寿命年限,经过无数实践,把按客观自然规律人生应活的寿命年限(龄),称作“天年”。人能健康生活达到或超过人生应该享受的这个年龄(即“天年”)才算健康长寿。否则,都是属于短命。这一说法是否有科学依据?这里先说点客观事实。
我国历史上有个"彭祖阿公八百传说"。相传彭祖活了800岁,一说为767岁。他是我国古时候北方大帝颛顼的一个玄孙,名铿。因为能做一手好菜,烹调的野鸡汤味道鲜美,黄帝品尝后,大加赞扬,高兴之下,竟把彭城(今江苏省徐州市附近)封了给他。这样一来,铿的名气四处传播,人们都跟他学习烹调饮食,尊他为我国饮食营养学的始祖,称他为“彭祖”,后来做神仙去了。这个传说有点神化,现已很难考证。但至今,我国彭山还有彭祖墓遗址。据考证,彭祖确有其人。那么彭祖到底活了多少岁呢?据西汉武帝时,鲁恭王从孔子宅获得一大批简,当时无人可识,只有孔安国认识古籀文,汉武便命他用当时的文字写出,其中有对彭祖的记载,说他活了767甲子。这个甲子应是以日数计算的,折说出来,共46020天。以每年365天计算,彭祖共活了126岁。可见,人寿超百岁既不是空前,也不是绝后的。
就从国内外有历史事实考证和文献资料记载的,超百岁老人及老人村确实存在不少。其中世界上最长寿的男子是英国的弗姆·卡恩,他活了207岁,一生经历了英国的12个朝代;世界上最长寿的女子是南美洲的玛卡兰珠,活了203岁;世界上最长寿的夫妻是日本的满平夫妇,丈夫活了194岁,妻子活了173岁;世界上三代同堂最长寿的是日本农民万部,1795年他全家应宰相召集去东京,时为194岁,妻子为173岁,儿子153岁,孙子105岁。世界上过和谐恩爱夫妻生活最长寿的还有匈牙利人罗文,死时172岁,妻子沙拉死时164岁,夫妻共过了147年和谐恩爱生活。世界上超过170岁以上的还有奥地利人克查尔腾,死时185岁。
世界上最长寿乡村和地区有喜玛拉雅群山中的巴基斯坦罕撤,平均年龄在90岁到150岁之间,男90岁以上,女60岁以上仍生育儿女是常事。南美厄瓜多尔边境内的维尔卡巴巴小村庄,绝大多数男女都能健康活到100岁以上。前苏联高加索,5000名以上男女超百岁以上;我国喜玛拉雅山下的汉扎村,110至150岁的老人健壮有朝气比比皆是,不少100岁以上的老人还有生育能力,继续生儿育女,这里是个没有疾病的乡村;广西巴马瑶族自治区,随处可见百岁以上老人的长寿之村。更为有趣的是百岁老人还有生育能力。我国历来有句谚语:"女人不怕羞,生到49。”说明自古以来,男人60岁,女人50岁基本上没有生育能力。然而客观实际并不是这样,男人百岁以上,女人60岁以上还是有生育能力,除了前面介绍的巴基斯坦罕撤及我国的汉扎村以外,前苏联阿塞拜疆有一位老人叫施拉里巴巴·穆斯里莫夫,在124岁时还生了一个男孩,1973年他死时为168岁,1966年荣获苏联劳动红旗勋章;英国人托巴斯·帕尔过了152年农民生活,120岁时再婚,婚后还继续生了儿女,儿子也活了127岁。由此可见,古今中外无数实践表明,人类百岁早已不是古来稀,百岁生育不新奇。
根据现代科学研究表明,人类的正常自然寿命应该是125至175岁,而且还不是它的极限。根据动物学家的大量科学研究结果发现,寿命与动物(含人类)的发育和成熟期有关系:1.人的寿命与其成长期的完成时间成正比例;人寿命是发育成长期的7倍(一般人各器官中骨骼的发育是最后完成的,约到24至25岁完成)。人类成长期,一般需要从18至25岁之间才能完成。按此规律,人寿命的(自然)年龄(我国古人称为"天年")应是18~25×7=125~175岁。2.哺乳类动物最高寿命(龄)相当于它们性成熟期的8~10倍。而人类性成熟期一般为12(13)~15(16)岁左右。按此规律,人寿命的(自然)年龄应是13~15(16)×8~10约为110是160岁左右。所以,无论从实践或科学研究充分证明人的"天年"(正常自然寿命)应该是110至175岁左右。其实,早在2000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曾对人寿“天年”有过推测,《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载:“尽终天年,度百岁乃去。”唐代医学家王冰解释说:“度百年,谓至130岁也。”老子也认为“人生大期,以120岁为限”。《尚书·供范》亦把人活120岁看成是“尽其天年”。由此可见,人长生不老,万岁万万岁是不可能的。但人生百岁既不是古来稀,更不算长寿,因尚未到达“天年”寿限!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让人类倍感委屈的又令人费解的是,大多数人不要说是长寿,就连自己应有生命极限都享受不到,绝大多数人只能有预期寿命中的一半长的寿龄,就算作是长寿了。因而流传“人生70古来稀”这句话。大多数人为什么不能按照“天老爷”(自然规律)赐给的寿龄(“天年”)?为什么会短命?是什么原因或因素阻碍人应该享受的寿命极限呢?这是千家万户人人都期望知道的话题,这里涉及许多人生饮食有趣的科学知识。
⑹ 人的正常寿命是多长时间
近年来,我们经常可以看到科学家们在不断预测人类的寿命极限:120、150……甚至有美国科学家预测本世纪末我们能活到200岁。这些预测,让很多人产生了这样的疑问:到底人类能活多久?怎样才能长寿?带着这些问题,本报记者采访了国内外的科学家及研究机构,对世界长寿研究的最新进展做了初步了解。 到底什么叫长寿 活到多少岁才算长寿?卫生部北京老年医学研究所遗传室主任杨泽教授告诉记者,目前,国际上一般认为,90岁以上为长寿,80岁叫高龄,65岁以上算老年。目前来看,我国人口的长寿比例是十万分之二,而位于我国的两大世界长寿乡广西巴马和新疆和田,长寿比例分别为十万分之三十五和十万分之六十七。 德国长寿医学研究中心负责人迪特·普罗格教授告诉本报记者,一般认为,人类的自然寿命在100岁以上是确切无疑的。人的寿命,主要通过内外两大因素实现。内因是基因,外因是环境和生活习惯。 内因:基因研究逐渐明朗 “长寿研究近百年来才开始科学化;近10年来,长寿研究逐步取得突破。”迪特·普罗格教授告诉记者,德国科学家用15年的时间,调查了576名百岁老人,结果发现,他们的父母死亡时的平均年龄比一般人多9—10岁。因此,科学家们认为,长寿的遗传因素非常重要。他说,目前,长寿研究已成为一个跨领域、发展迅速的研究科目。在欧洲科学家看来,衰老是一种多基因的复合调控过程,表现为染色体端粒长度改变、DNA损伤、DNA甲基化和细胞氧化等。这些因素综合作用,影响了寿命的长短。当前,科学家研究的重点主要集中在两方面:1.寻找“长寿基因”。在采访中,专家们主要谈到了两个研究方向。一是“4号染色体”。欧洲科学家认为,“4号染色体”上有长寿基因,如果能发明出刺激长寿基因的药物,就能减缓人类衰老的速度。在国内,科学家们也在做同样的研究。杨泽教授告诉记者,从2004年开始,他们在对广西巴马的长寿老人进行研究时发现,这些老人的4号染色体上可能存在长寿遗传基因。接下来,他们计划用2—3年的时间找到这些基因,并且研究它们的具体生理功能。“如果成功的话,对整个中国人群都有借鉴意义。”杨泽教授说。 二是载脂蛋白E。这种基因分为2、3、4三种亚型,其中2型和3型均能延迟发病年龄,降低发病率,促进寿命增长。法国和意大利等国的科学家普遍认为,主要是载脂蛋白E2基因在对人的寿命起延长作用;在我国,杨泽教授等科学家通过研究发现,长寿老人体内的载脂蛋白E3比较多,占到了80%—90%的比例,这也是巴马长寿老人的遗传标志。如何刺激它们更好地发挥作用,将是科学家们下一步的工作重点。 除此之外,还有研究发现,用转基因技术可以增加人体细胞的增殖能力,延长细胞寿命;有的研究则显示,给老化肌肉注入新基因能让人恢复青春活力。 2.抑制“减寿基因”。说到这一点,人们最熟悉的要算自由基了。老年医学研究所老年保健品功能评价室主任胡刚教授告诉记者,目前,国际上基本认定,自由基对人体的损伤是导致人类寿命变短的重要因素之一。自由基要是多了,就会导致细胞膜的通透性降低,甚至会破坏酶和DNA,使细胞逐渐“衰老”。 听到这里,记者提出一个问题:现在市场上很多产品都打出“消除自由基,抗衰老”的口号,它们到底有多大作用?老年医学研究所所长黎健教授告诉记者,要回答这个问题,先要了解自由基从哪里来。目前,科学家们找到了一种NADPH氧化酶,这种酶广泛存在于血管和血液细胞中,会导致自由基的产生。国外很多大公司都在研究怎么能抑制这种酶的表达,从而阻止自由基的产生。“不过,这种酶也只是众多导致自由基产生的物质之一,我们还有很多工作要做。”至于市场上的“消除自由基”产品,黎健教授指出,它们大部分是一条腿走路,只消除自由基,但不能抑制自由基的产生,因此作用不大。美国人曾经做过一个几万人的大型试验,发现只服用能够消除自由基的抗氧化剂,并不能降低冠心病等疾病的发生率,也就起不到延长寿命的作用。 除了自由基,前面提到的载脂蛋白E的4型,会促使老年痴呆症的发作,损害寿命。如何抑制它的表达,也是科学家研究的热点。 外因:生活习惯的影响得到确认 “内因”很关键,“外因”也不可忽视。在迪特·普罗格教授看来,环境和生活习惯在长寿上所起的作用甚至能达到66%。目前,在“外因”方面,科学家们提出,以下4点内容非常重要: 一是饮食。欧洲的一篇研究报告说,少吃可以延缓衰老。德国海德堡素食研究会认为,素食者的寿命要长于没有饮食忌讳的人。杨泽教授在研究中也发现,巴马长寿老人每日人均摄入热量比国际长寿协会推荐的1500大卡还低,只有1400大卡。 二是心理。英国心理学家通过研究发现,旅游度假能够延长人的寿命。比起那些从不旅游度假的人来说,每年外出度假的人在未来9年中死去的可能性要低21%。“精神作用对寿命的影响也很大。”黎健教授说,他在瑞士时,看到很多老人的独立性都特别强,有的还在大街上当义工,这种积极向上的生活心态,对长寿无疑是有好处的。 三是生活习惯。杨泽教授认为,人到30岁以后就应该注意保持生活规律,为以后的生活多积累一些能量。他说,人的一生其实是一个不断消耗的过程,熬夜、酗酒、过度运动等都会导致身体消耗过度。而身体可供消耗的就那么多,用一点少一点。记者在翻看普罗格教授提供的德国长寿医学研究中心的研究资料时发现,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是导致人类死亡的头号原因。在欧洲,70%—80%的人死于“生活方式病”———心脏病、脑卒中、高血压。德国富尔达大学健康学教授彼得·埃克斯特甚至认为懒人更长寿,理由是活跃的身体会产生更多“自由基”,加快衰老过程。 四是生存环境。在广西巴马,长寿老人有一些共同特点:性生活开始得晚、生育晚;多代同堂,不寂寞;膳食清淡,吃的都是完全天然、绿色的食物;住的都是土坯房,房子里也没有什么现代化装修材料。杨泽教授说:“有了这样的生存环境,对长寿肯定是大有裨益的。”在那样的环境当中,很多身体不好的人都会变得健康。杨泽教授告诉记者,社会要发展,但是一些传统的生活习惯真的不能丢。他希望,将来能把一些好的传统生活方式写进长寿指南中,供人们参考。 先健康,再长寿 在采访中,普罗格教授向本报记者说了这样一句话:我们要认真体会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两个口号“给生命以时间,给时间以生命”。它的意思是,即使生命能够通过基因调控而无限延长,但仍要追求生命质量,要活得有意义。 在总结长寿问题时,黎健教授告诉记者,现代人虽然寿命上去了,但很多人过了四五十岁就与疾病为伍,真正健康的“年龄”,和古代人的平均年龄差不多,后面的生命完全靠现代医学技术维持。这样的“长寿”,能有多大意义?因此,长寿必须引入健康概念。一个思维清晰、有一定独立生活能力、没有大病的高龄老人,才能称为真正的长寿者。这样的长寿,才能让自己身心愉悦,同时也不会给家庭和社会带来太多的负担。 现在最高纪录是165
求采纳
⑺ 人类的平均寿命是多少
人的寿限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的。古人云“人生七十古来稀”。清朝时人均寿命33岁,民国时期只不过35岁,而目前我国的人均寿命已达75岁。那么,人的寿命究竟该有多长呢?科学研究结果表明,人类的正常寿命不应该少于100岁。
大约在两千年以前,人类的人口平均寿命约为20岁;18世纪增长到
30岁左右;19世纪末期,也还仅仅平均为40岁上下;1980年,世界人口平均寿命已达61岁,发达国家为72岁,发展中国家为57岁:1985年,世界人口平均寿命提高到62岁,发达国家为73岁,发展中国家为58岁。冰岛及日本为世界上人口平均寿命最高的国家,均为77岁。
科学家预言,在本世纪末或下世纪初,将攻破癌症难关,那时候,人类的人口平均寿命将再次飞跃,世界人口平均寿命将超过80岁。全球最长寿的前10名国家依次为:日本、澳大利亚、加拿大、法国、西班牙、新加坡、希腊、以色列、意大利和瑞典,这些国家的人口平均寿命都超过了78岁。中国人的平均寿命为69.98岁。全球人均寿命最短的国家是非洲地区的塞拉利昂,1997年的平均寿命仅为36.62岁,比全球最长寿的日本人整整少40岁!~~~
⑻ 人的正常寿命是多少
我们中国人的平均寿命在75岁,但是女性的寿命会比男性长5年左右,只要女性寿命高于80岁就属于长寿,男性超过了75岁也算是长寿。也就是说只要超出了平均寿命感觉到幸福,就算是长寿了。其实生活在于质量而并不在于寿命的长度,患者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均衡的为身体摄入营养,减少各种疾病的产生。
想要长寿应怎么做?
1、远离垃圾食品
市面上大部分的垃圾食品,都是属于高盐分高油脂以及高糖分,再加上里面会含有,食品添加剂或者色精等,会紊乱为肠道里面正常的菌群,从而下降到抵抗力和免疫力。多吃一些应季的天然食物,在夏季多吃西红柿 西瓜 黄瓜 苦瓜等,具有清火补水的功效。
2、保护好器官
肾脏具有过滤的功效,身体里面所有的废物主要是通过肾脏过滤并且排出体外,每天至少要保证有2500毫升的水量。对于喜欢吃红肉类的人群来说,尽量要控制量,以白肉来代替,多吃一些能够清理血管垃圾的食物。随着年龄的增长,患有前列腺疾病的风险越来越高,比如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癌等。
3、多进行运动
俗话说生命在于运动,所以每天要抽出40分钟以上的时间来进行有氧运动,促进全身的血液循环,提高基础代谢率,降低患上疾病的风险,每天抽出10分钟的时间来晒晒太阳,防止出现脱发以及关节疼痛。多吃一些黄豆,因为里面含有的植物性雌激素,能降低女性患上卵巢癌以及乳腺癌的几率,尽量远离高脂肪及油炸的食物,多吃粗粮,积极预防三高。
每天要保证有充足的睡眠,晚上11点之前进入深睡眠状态,多进行体育锻炼,饮食方面以清淡容易消化为主,一日三餐定时定量,吃饭时细嚼慢咽,减少玩手机的时间。
⑼ 人生如何长寿
当科技足够发达的时候或许可以永生。在我所知道的技术只有冰封人体和端粒酶的研究有能让人永生的可能。 其他的诸如更换器官、药物等只能延长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