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常香玉的具体资料
常香玉(1923年9月15日-2004年6月1日),原名张妙玲,出生于河南省巩县(今巩义市),豫剧表演艺术家。
常香玉为第一、二、三、五、六、七届全国人大代表,是中国文联荣誉委员,曾担任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河南省戏剧家协会主席、河南豫剧院院长、河南省戏曲学校校长、沈阳音乐学院教授等职。
常香玉,唱腔字正腔圆,运气酣畅,韵味淳厚,格调新颖,以声绘情、以情带声;表演刚健清新、细腻大方,内涵深邃、性格鲜明。在表达人物内在的思想感情上,细致入微,一人一貌,栩栩如生。
代表作有《花木兰》、《拷红》、《断桥》、《大祭桩》、《人欢马叫》、《红灯记》等。
主要成就:
豫剧常派创始人
豫剧六大名旦之一
亚洲最佳艺人终身成就艺术奖
中国戏曲观摩演出大会获荣誉奖
常香玉 是著名的豫剧艺术大师。“戏比天大”是她从艺数十年最常说的一句话。9岁学戏,81岁溘然长逝。
从艺整整72年,她饱尝了旧社会民间艺人的辛酸,经历了抗美援朝炮火的洗礼,十年动乱期间被勒令禁止唱戏、受到批斗,改革开放后又重放艺术的光彩。
在从艺的大半个世纪里她始终以对党、对祖国和人民的无限忠诚生命不息演唱不止,践行了一位人民艺术家的神圣职责,在中国整个文化艺术界堪为表率。
(1)长寿星常香玉扩展阅读:
1951年,28岁的豫剧艺人常香玉,向正在朝鲜作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捐献一架战斗机。这架“香玉剧社号”米格-15战斗机,作为历史的见证,如今存放在北京郊区的中国航空博物馆里。
1951年6月,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发了一条来自朝鲜前线的消息:中国人民志愿军某高地遭受百余架敌机狂轰滥炸,全连战士壮烈牺牲,举国震惊。
常香玉事后回忆说,听到这个消息后,她一夜没睡,一大早就忍不住对丈夫陈宪章说:“我们武器装备落后,志愿军在朝鲜打得太艰苦了,咱们捐架飞机,中不中?中咱就干。”陈宪章说:“中,干吧!”。
但常香玉只是西安城里“香玉剧社”的社长,手里并没有多少钱。剧社里有师傅对她说“你别做梦了,你这就是痴人说梦,你连一架机关枪都不一定捐得了,你还捐飞机大炮呢”。
但性格倔强的常香玉说:“我们进行义演,有人看戏这不就有钱了吗?咱们半年不行就一年,一年不行就两年,不信完不成。”1952年2月,“香玉剧社”圆满完成了捐献飞机义演,共演出178场,观众31.23万人,演出的主要剧目16个,其中以《花木兰》一剧演出场次最多,最受群众欢迎。
义演捐款达到15.2亿元旧币,相当于现在的4000多万元人民币。常香玉捐献飞机一事,也释放出巨大的明星效应,一时成为全国关注的事件。众多姑娘把自己嫁妆都捐了出来,有的老人把一生的积蓄献了出来。据资料显示,到1952年6月,全国人民总计共捐款55650.37万元,可购战斗机3710架。
B. 常香玉大师的关门弟子是谁
常香玉大师的关门弟子是著名笑星范军
C. 如何看待常香玉收回小香玉称号而小香玉拒绝一事
著名豫剧表演艺术家常香玉原名张妙玲,是观众最熟知和喜爱的豫剧表演艺术家,常派豫剧艺术创始人,常香玉老人一生致力于常派豫剧艺术的发展和传承,是德艺双馨的艺术大师,为了能够将常派豫剧艺术发展传承下去,常香玉将毕生所学传授给了继孙女陈百玲,并为陈百玲取艺名“小香玉”。
常香玉是真心为了艺术的传承,发扬,光大,她看出来了那个所谓小常香玉根本不是那块料,所以,老人家她为了本门艺术流派的纯洁性而大义灭亲!而那个小常香玉小时候是挺可爱的,长大了却被世俗迷了本性,所以只有有钱可赚,只要能出头露面,她会抛弃了她奶奶苦心经营多年的艺术境界,混迹于各个能露面又赚钱的场所!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所帮助,望采纳,谢谢。
D. 常香玉、彭登怀、徐玉兰、严凤英分别唱什么
那“岁月静好,现实安稳”多少人借这句只意自己,却不知篡改着文字背后堪为人知的故事。到底能有几多人能懂得其中本人的状况,寓意了几多人生苦楚,那绝世风华的人生多少风雨落寞。悠远的凄凉,碎落了三千弱水的含义。天地那般不堪经意把青春几近荒芜,这一生的旅行终落得夕阳西下,青灯辗转。莫名楚立旧时雁字那段流离惆怅。落墨间光景在眸里闪着星星点点。
E. 她是著名戏曲家,豫剧大师常香玉的孙女,巅峰时艺名被收回,这是为何
众所周知,戏曲一直是我们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据不完全统计,仅现有的戏曲剧中就有360多种,其中尤以京剧、越剧、黄梅戏、评剧、豫剧、秦腔六大剧种为突出。
作为一种传统文化,戏曲是一种大众喜爱的娱乐活动,它们曾填满人民的文化生活,一度在民间广为流传。
常香玉大师固然是没有错的,陈百玲亦是,她们都为守护传统豫剧做出了自己的贡献,都值得大家敬佩。
如今陈百玲仍在为戏曲、小品等传统艺术的发展而奔走,她的“小香玉艺术学校”就是守护传统戏曲的最好方式,希望她越办越好。
F. 五世请缨常香玉戏词
五世请缨常香玉戏词如下:
一家人欢天喜地把我来请,一家人欢天喜地把我来请。
一家人欢天喜地把我来请,佘太君我穿宅越院来到前厅。
今日是老身我的寿诞庆,一个个膝下承欢满面春风。
年少人盼的是立功边境,年老人我喜的是啊一门忠贞。
老身我今年活了一百单七岁,眼不花这耳不聋。
腰不酸我这腿不疼,先王爷封我是个长寿星。
先王爷封我是个长寿星啊,红罗绸缎扎门彩。
青松翠柏搭寿棚,扎呀扎门彩呀。
搭呀搭寿棚呀,寿棚上高照着一对红纱灯。
那呀那么大呀那呀那么红,下坠五彩穗上面系红绳。
有一对大红喜蜡摆在那正当中,哟嗨。
那上边还画着个长寿星,那上边还画着个长寿星。
《五世请缨》其他情况简介。
《五世请缨》经过几代老艺人的口传心授,去粗存精,不断完善。50年代初期,剧作家陈宪章又从主题的鲜明、剧情的合理、节奏的张弛、人物的丰满、唱词的精炼等方面整理改编,更名为《五世请缨》,由常香玉领衔主演,唱遍了大江南北。
此剧跟随共和国的脚步前进,近50年来一代代的“佘太君请缨”,一茬茬的青年演员在此剧中锻炼成长。至今此剧已演出千余场。
G. 常香玉捐飞机的义举让你感到什么
让我们深受震撼,常香玉她这种高度的爱国热情将永远激励我们奋发向上,以实际行动来报效祖国。
1951年6月1日,中国人民抗美援朝总会向全国人民发出了开展捐献飞机、大炮、坦克的号召,一场波及全国的捐献武器运动高潮由此展开。豫剧著名女演员常香玉和她领导的“香玉剧社”决心在全国各大城市巡回义演,用演出的收入为志愿军购买一架战斗机。
为此,常香玉变卖了孩子的金锁和首饰,变卖了汽车,首先捐款4千万元(旧币),并用余下的钱作为剧社巡回义演的基金,购买义演时所需的东西。为了安心义演,常香玉把3个孩子托付给西安市保育院。
在她的带动下,剧社全体演职员爱国热情高涨,不辞辛苦,从1951年8月起,在河南、陕西、湖北、湖南、广东、江西等6省巡回义演170多场,观众达30多万人。经过半年的巡回义演,香玉剧社终于实现了为志愿军捐得一架飞机的愿望,飞机被命名为“常香玉号”。常香玉因此被誉为爱国艺人,在全国产生巨大影响。
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的《抗美援朝战争馆》里,陈列着一份已经褪色的《香玉剧社半年来捐献演出的工作总结》。这份《总结》真实地记录了1951年8月至1952年2月率领香玉剧社到6省市巡回演出的情况。
(7)长寿星常香玉扩展阅读
历史背景
1950年8月,美帝国主义为了巩固亚洲资本主义阵营,把扩张魔爪伸向朝鲜半岛,并于次年5月轰炸中朝边界鸭绿江畔,把战火逼近中国国门。为抵制美帝国主义侵略朝鲜的嚣张气焰,毛主席于1950年10月向全国人民发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号召,在全国上下掀起了支援抗美援朝正义战争的捐献热潮。
抗美援朝战争处于决战决胜的最关键时刻,朝鲜战场传来消息,百余架敌机的丧心病狂的狂轰乱炸,全连战士壮烈牺牲,阵地失守,举国震惊,中国人民沉浸在极度悲愤之中。时任西安戏剧表演艺术团“香玉剧社”副团长的常香玉,听到广播后,悲愤难眠。
次日,她早早把丈夫陈宪章拉起来说:“宪章,朝鲜战场上志愿军打的很艰难,咱能不能为他们做点事?”担任香玉剧社副社长的陈宪章理解她的心情,“咱俩用义演的办法为志愿军捐一架飞机吧!”“我们武器装备落后,美国凭着先进武器太猖狂了。”
常香玉夫妇经过反复商量决定用义演募捐的方式捐献一架战斗机。中共中央西北局书记习仲勋知道了这件事,找到常香玉说:“就用‘香玉剧社’号战斗机的名义进行捐献演出吧!”并委派马运昌、毛云霄、荆桦三位干部协助剧社从事捐献演出工作。
H. 《常香玉》阅读日记
日记就是每天记录你自己一天生活中比较有意义的事情或者比较重要的事情。每天写日记有助于我们写作文章和表达能力。那么我们小学生应该如何去写日记呢?
1、先在第一行中间写上某月某日,星期几,有的还要写上当天的天气情况。
2、第二行空两格开始写正文,转行要顶格。正文一般用记叙文的形式写,有时也可以用议论文的形式来写。不管用什么形式来写,都要正确反映当天遇到的有意义的事情,反映这一天自己的思想感情。另外,日记的内容要真实。诚实,是一种美德,自己怎样想,就怎样写,不要说假话。
3正文的篇幅可长可短,长的可以写成千字,短的可以只写一两句话。这要看自己所写的内容来决定。如果要详细地记下一件事,既要把事情的前因后果交代清楚,又要把事情的经过写得具体,那篇幅就要长些。如果要记的是自己从书本上看到的或从人家那里听到的一个知识,只要写下这个知识的要点,那篇幅就可以短些。总之,只要把该记的写清楚就可以了,可短的不要勉强拉长,可长的不要硬缩短。
日记主要的特点是用简洁的语言来描述自己一天所经历的事情,用最简洁的语言来写文章是文章通俗易懂。
怎样写好日记
把自己一天中的所见、所闻、所感、所做有选择地记录下来,就是日记。很多研究和探讨证明:写日记是提高写作能力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是一条最佳的途径。写日记是对自己毅力和恒心的锻炼,形成了习惯,习惯又迁移转化为能力,写作水平自然会提高。
写日记,即便是一行字,也是在写文章。不断增加写的次数,写文章的能力就会不断提高。要想写日记,就必须得从一天的生活中寻找日记的素材,但是我们每天的生活大多是日常的反复,怎样从平凡的生活中提取素材,这就需要一定的观察力。所以说,写日记也是在培养仔细观察的能力,从而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
按理说天天写日记才是最好的锻炼,但是考虑到有一定的难度,不过多地增加孩子们的学习负担,日记就变成了“周记”。很多同学觉得写日记特别地难,不知道该写什么,或者说对写日记的认识还很模糊。下面从日记的内容、要求、方法三个方面来浅谈日记的有关知识。
一、内容
内容丰富多彩,可以无所不包。选材也很自由,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有话则长,无话则短。
形式长短不论,记人、记事、议论、抒情均可。
二、要求
日记的第一行,要写清年、月、日,还要写上星期几和天气情况(晴、阴、雨、雪、风等)。第二行空两格写正文。
有选择地记。每天发生的许多事,不可能也不必要全部记入日记,选记自己认为最重要、最值得记的事就可以了。
必须真实。事情必须是亲身经历的,感想必须是真情实感。对所见之事不能随意夸大或缩小,要实事求是。
日记最好是当天的,不要补记。
三、方法
1、仔细观察
自己身边的人和事写起来比较容易,但是要想写得详细、具体、完整,需要花时间仔细地观察。比如写自己喜欢的玩具,可以从几个方面着笔,①玩具怎么来的②它的外表是什么样的③这个玩具怎么玩④平时总是和谁一起玩⑤你是否喜欢它,为什么。这样就能把一个物品写得很详细、很明白。日记材料就在我们身边,但是不注意观察,也会视而不见。因此,平时要细心观察自己周围的事物,包括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以及自己所做的。
2、从生活中寻找日记素材
生活中惊天动地的事情很少,大多是一些平平淡淡的小事情。对学生而言,每天必须做的事情,不外乎是上课、写作业、课间娱乐等等,可是,当你学到了新知识,答对了一道题,学会了一种新玩法,发现了一个小秘密……一定会很激动、很兴奋,在脑海里一定会留下很深刻的印象。这些不正是非常精彩的日记材料吗?记录下来,就是一篇好日记。
3、剪贴
将报刊上的文章或图片、自己喜爱的邮票、照片等贴在日记本上,在旁边写上说明或感想,这种作法有助于提高写日记的兴趣。
4、写兴趣和爱好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兴趣和爱好,有的喜欢弹琴、跳舞,有的喜欢打球、看书,有的喜欢旅游、饲养小动物……写喜欢的东西和喜欢做的事就不愁日记没有内容了。
5、摘录
如果觉得实在没什么可记的,就把学习中看到或读到的名人格言、座右铭或写人物、写景的优美词句、好的片段等摘录下来,以备今后写作文而用。
6、写心得
把自己对生活的思考、对事物的看法,以及自己在学习、生活中的优缺点等等一些进步成长的过程记录下来。另外,在读书之后,还可以写写读书心得。
总之,要想写好日记,就得做生活中的有心人。要善于观察、善于发现、积极思考、多练多写,更需要持之以恒。希望同学们从现在起就养成坚持写日记的好习惯。因为写日记,既积累生活,提高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又练笔,是提高运用中文写作能力的绝好的办法。“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快快拿起你们的生花妙笔吧!
I. 常香玉爱国主义教育精神
常香玉精神,伴我成长豫剧大师常香玉是一位跨世纪老人,也是几代人都熟知的爱国豫剧表演艺术家。她演唱的《拷红》《白蛇传》《破洪州》等诸多剧目可谓家喻户晓。常香玉,一位和蔼可亲,令人尊敬的老人,豫剧大师,前辈,她经历了一个多彩而且多难得戏剧人生。1923年秋,常香玉出生在河南巩县的一个贫困家庭,父亲曾是当地有名的豫剧表演者,但后来因嗓子出了毛病,不得不离开豫剧表演的舞台。童年时,常香玉就十分喜爱豫剧,在戏曲上有很大的天赋,她认为登台演出是件非常值得骄傲的事情,于是,9岁的常香玉开始跟父亲张富山学戏,(兴趣+天赋+努力=脱颖而出)终于,聪明好学的常香玉在13岁那年成为豫剧童星。长大以后,独创了常派真假和声体系,被誉为“豫剧皇后”。真正让河南人民感到自豪,令我由衷佩服的是常香玉为国为民﹑不惜一切的精神:在中国人民军事博物馆里,陈列着一份已经退色的《香玉剧社半年来捐献演出的工作总结》里面真是详细得记录了当时香玉剧巡回6省演出捐献飞机的感人事例。拂去历史的尘埃,打开这件珍贵的文献,让我们去追寻这位爱国艺人带领香玉剧社在全国6省市巡回义演的历史轨迹。1951年6月,中国抗美援朝总会向全国人民发出了为志愿军捐献飞机大炮的号召后,全国人民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捐献武器高潮。一听到这个消息,常香玉没有丝毫犹豫,立即做出了为祖国捐献飞机的决定,为了国家,常香玉不惜把自己的两个孩子送到托儿所,在巡回六省的演出中,受到了民众的热烈欢迎。光在洛阳﹑开封﹑郑州三市演出,就得到5亿余元……1952年2月,胜利返回西安,常香玉终于实现了为志愿军捐一架飞机的愿望,飞机被命名为“香玉剧号战斗机”。在全国人民的欢呼和好评中,常香玉谦虚得说:“前方同志拼了命流了血,保卫我们的幸福生活,而我们为抗美援朝捐一架飞机又算得了什么呢?”这句话深深震撼了我。2005年2月,常香玉与世长辞,但她那爱国精神永远铭记于我心,河南人民为此而骄傲,我们会把常香玉爱国为民的精神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