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长寿老人 > 多病长寿

多病长寿

发布时间:2022-01-12 01:37:25

『壹』 为什么有些体弱多病者往往更能长寿

善养生

他们深感自己有病,倍加注意保养身体。饮食清淡,不厚味,不暴食暴饮,注意生活规律,劳逸有度,利于养体。

淡名利

他们痛感自己体弱多病,看空一切,不去追求功名利禄,淡泊人生,安于平凡,省却许多烦恼,利于养神。

心平和

大多数体弱多病者很少与人争胜好强,既不做力不能及的事,也不为一些小事生气,不急不躁,豁达大度,心胸宽广,乐于助人,活得从容,利于养性。

重锻炼

大多数体弱多病者,都比较注重锻炼身体,他们都能根据自身的身体状况,选择锻炼项目,并能坚持不懈,利于强身。

戒烟酒

体弱多病者,大多都戒除了烟、酒,从而减少了有害物质对身体的毒害,利于健康。

多经验

体弱多病者因常受疾病刺激,他们都比较重视积累有关医疗保健知识,用于与疾病作顽强斗争,并以乐观、积极的态度对待疾病、对待人生,增强了人体免疫系统功能,增强了对病原体的抵抗能力,从而减少了某些突发病和癌症的罹患机会,利于延年。

『贰』 平时体弱多病的人更易长寿,这句话是正确的吗

其实也不尽然,这里面也有一个幸存者偏差,也有不少小时候体弱多病的,早早就过世的。

纪晓岚的《阅微草堂笔记》中有这样一段话:世间之至险者莫过于有所恃也,有恃而无恐!翻译成现代汉语就是:淹死会水的。越觉得自己身体好的人,越容易忽略自己的健康,就越容易挂。从来强弩弦先断,自古钢刀口易伤啊!

『叁』 为什么有些多病的人反而长寿,长期没病的人反而会早死

因为很多病前期没有什么明现的征兆,一旦发现就很危险。

『肆』 为何多数“老病号”容易长寿,身体强壮的人却寿命短

老病号往往比身体强壮的人更加注重健康,一旦有什么小病小痛,他们就会去医院检查,去就诊去拿药

古语说得好病从浅中医,很多大病都是从小病发展而来的,所以在一开始的时候就能够及时发现,及时治疗是最好的。

而老病号他们经常生病,所以会有这样的意识,知道身体不是铁打的,哪怕是铁打的也会故障,会磨损,他们会自觉主动地去就医

如果把老病号跟强壮的人比作是两台电脑的话,一台是经常出故障,但是修修补补一直能用,一台则是没有任何故障,一直都能用。

但是一旦病毒入侵的时候,经常修修补补的因为经常更新病毒库,反而越发能够抵御病毒的侵袭。

而一直都能用的,一旦抵挡不住病毒的话,就是彻底崩溃了,再也无法使用。

『伍』 为什么常生病的人反而长寿

美国一家保险公司对数百名年逾百岁的老人进行调查研究发现,长寿者中很多是体弱多病的“老病号”,而那些平素健康的人却往往扛不住突如其来的疾病。

身病还将心自医

体弱多病也能年逾百岁

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黄煌

许多平时经常上医院、病恹恹的人,反而活得更久,这是为什么呢?原因是这些人更加注重保健养生。那么,如何去养生呢?中国传统的养生经验十分丰富,从两千多年前的古医学著作《黄帝内经》,到流传在乡间的谚语格言,无不体现出中华民族在养生保健方面的大智慧。

1

不乱用保健品

俗话说:是药三分毒。据统计,我国每年因药物不良反应住院的病人达250万。有人认为中药比较安全,其实不然。中药也是药,也有几分“毒”。

近年来,补肾壮阳、温补肾虚的保健品在市场中销售得红红火火,胡乱服用补药,严重危害健康。另外,被传得神乎其神的冬虫夏草也并非神药,盲目服用也会致病。

2

少食利长寿

古代医书中,有关饮食养生的内容很多。而许多经验都讲到两个字:节食。节食,不是不吃东西,而是调控节制饮食的质量与数量。古人说,夜饭减一口,活到九十九。若要安,常带三分饥和寒。临床上发现,许多急性胰腺炎、胆石症急性发作、心肌梗死、脑溢血,大多与暴饮暴食、饮食过量有关。

怎样才算不过量呢?进食后:不胀,不闷,不气短;晚上:不干,不苦,口不黏,不打呼噜,不流涎;白天:头脑清醒,口气清新,没有疲惫感,工作效率高。

3

不偏咸、不偏荤,多吃菜

偏咸不利于健康。中国营养学家建议每人每天食盐不超过6 克,也就是一啤酒瓶盖。天天大鱼大肉、高脂肪、高蛋白质的饮食让身体受不了,于是造就了无数肥胖儿、脂肪肝。尤其是许多30多岁的青年人,已经挺起了啤酒肚,这是很危险的。

4

生命在于运动

步行是古老的,也是最经济、最简单、最安全、最有效的运动方式。那么如何步行才是科学的呢?每天快走两次,每次2000米,中间可以间歇2次。速度以每分钟100步左右为宜。时间在30~45分钟。走后不气喘,不心慌,不头晕,不大汗淋漓,要浑身舒坦,第二天不觉得累,这就是适度。

5

平常心才长寿

养生先养心,这是中国传统的养生理念。养心,就是调整心态,尤其是日常生活的心态,是一种世界观、价值观、荣辱观、幸福观。心态好,就长寿;心态不好,就生病。

俗话说,人比人,气死人。比来比去,总达不到自己理想的状态,于是厌世、颓废、抑郁??很多疾病大多与心境有关,古人说:“自身有病自心知,身病还将心自医。”对退休的老年人来说,不比财富,不比身体;要比快乐,比轻松,比谁活得自在。

文中图片来自网络/ 编辑燕声

『陆』 体弱多病就不能长寿吗

健康长寿,是我们常说的一个话题。但美国研究人员发现,体弱多病其实也是长寿人群之一。这个结果可能让人费解,不可思议,从何谈起啊?其实细细分析,确有其道理所在。 中医认为肾为先天之本,而人的衰老和肾脏关系密切,肾脏精气的充足与否是健康长寿的关键。 中医专家曾有过这么一个比喻,很形象,说人的肾脏就像一个煤气罐,即使先天不足,气未得满,但如能节约食用,不浪费,那么这个煤气罐也会用到高龄甚至百岁,寿终正寝。但如果自恃身体好,原气足,经常大火炒菜、烧肉,那么煤气也会提前用完,生命的烛光也将提前熄灭。 而从现代养生分析,也是如此道理。 那些先天体质不足的人,由于怕得病,在生活中就会处处留意,经常锻炼、少熬夜、戒焦戒怒、注意饮食、及时体检,等等,这样身体就会保养的很好。即使早期有了慢性病,或 病情已超过50%,但由于后天控制的好,疾病进展缓慢,仍可颐享天年。 而总认为身体不错的人,该吃吃,该喝喝,不锻炼,总是凭着自我感觉良好,那么可能疾病一旦出现就是中晚期,大意失荆州,悔之晚矣。 其实这类例子很多,像心血管疾病,很多一旦发现,血管就是重度狭窄,甚至达到80%以上,也许只能做心脏支架或搭桥解决了。更严重的,还会直接导致心梗或中风死亡。再如癌症晚期,更是回天无力。 所以,很多人,看似健康,却英 497b 年早逝。而身体孱弱,注意养生,却可细水长流,安享晚年。 还有,大家都知道唐代著名的医学家,药理学家、养生学家孙思邈,被后世称为药王,据说活到一百四十多岁。但孙思邈却是自幼体弱多病,为了改善体质,预防疾病,才学了医。结果不仅成就了一代名医,还改变了自身健康的命运,成为高寿的老人。 还有更多养生专家,由于从小身体孱弱, 便更多去关注营养,关注养生,结果不仅自己获得了健康,还成为了行内权威专家,为更多人带去健康。 所以,长寿、健康,需要的是治未病,而不是治已病。先天不足后天补,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啊。

『柒』 为啥多病的人容易长寿,没病的反而早死

怎么才能长寿

长寿是社会各界不老的话题,百岁老人们的长寿经验是大家渴求的“宝物”,但很可惜,目前还没有绝对的长寿公式。从统计来看,发现一个令人费解的现象:多病的人反而长寿,而没有病的人却容易早死!。

其实事情的真相是:多病的人知道自己身体不好,一有点小病就住医院跑,一方面在小病阶段就把病治好了,不会拖成大病。另一方面,经常去看医院,也有利于预防大病,及时发现身体存在的问题。所以,经常生病的人反而容易长寿。


中医认为,虚则补之。有些上了年纪的人,常有虚证是事实,适当进补可以;但一些并无虚症的人,也跟风补啊补,反而出现烦躁,失眠、头痛、腹胀、血压升高等症状。

『捌』 为什么小时候体弱多病的人反而都比较长寿

人的寿命跟体质有一定的关系,但是人的寿命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基因,如果小时候体弱多病的人家族中人都很长寿的话,他就有可能寿命长。

『玖』 体弱多病却能长寿,到底靠什么“支撑”着呢

不少老年人都担心自己会患上“老年痴呆”,的确,这个疾病是十分痛苦的,对于患者本身、家庭都是一个沉重的负担,所以老年人在生活中应该多注意预防。

预防措施:建议老年人在生活中可以多与他人沟通,注意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平时可以试试太极拳等等运动方式,有助于预防老年痴呆的出现。

阅读全文

与多病长寿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电焊养老保险 浏览:637
档案局退休干部重阳节 浏览:137
重阳节赏菊水墨画 浏览:887
2016养老保险没年审 浏览:106
养老保险教在哪里 浏览:588
老年人带什么行李好 浏览:892
老年女性心律多少才长寿 浏览:254
养老保险三个档的区别 浏览:842
唯有孝顺父母 浏览:876
重阳节感恩征文400字以上 浏览:84
亲子妹结婚父母怎么劝导 浏览:158
老人戴花手镯一般多少克 浏览:874
美国怎么缴纳养老金 浏览:54
我想跟60岁啊姨上床 浏览:213
在深圳做体检做哪些 浏览:345
鞍山铁西社保局办理退休 浏览:143
老人机怎么插手机卡 浏览:141
梧桐街道老年公寓 浏览:556
失智养老院 浏览:950
我爸说我不孝顺 浏览: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