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农村70多岁的老人不能耕种土地,应该如何解决老年生活呢
首先我想更正一点,现在农村六七十岁的人还比较硬朗,不至于无力种地,在城市的人更注重保养,六十来岁看着还很年轻,被返聘回单位的有的是,所以大家不用担心他们老的不中用。不过毕竟年纪大了,很多体力活都不能干了,应该交给年轻人了,农村老人们该何去何从呢?
当然也可以到城里找点轻快活来干,所谓轻快活,对于农村六十多岁老人来说,就只剩当门卫了,而且还是非保安那种,进出口登个记还可以,保卫安全恐怕“廉颇老矣”,小区、公司当保安一般都是五六十岁的人,年轻人不愿意干这种工作,赚钱太少不说,也太没有挑战性了,对于农村六十左右岁的老人来说,六十来岁不算老,干个门卫的工作不用太劳累,就是靠时间,还是不错的。
⑵ 农村老人70岁还在种地,是因为身体很健壮吗
人到达退休两年就应该好好的休养生息了,这是很多人的看法,人生当中绝大部分的时候都是在忙碌的,当然也有需要休息的时候,而当自己老了之后,身体能力大不如前,那么这个时候就应该选择休息了,但是对于农村人来说似乎并不如此。
我们依然能够在农村当中看到很多六七十岁的老人依然在下地干活,这个令人费解六七十的老人为什么还要干这么辛苦的工作呢?这其中的原因你又了解多少呢?说出来的话你们可能会有些后怕。
第1个原因就是如今很多的农村老人其实体力都非常的不错,因为他们在年轻的时候都是干那些体力活的,因此当他老去的时候,体力还是十分充沛的,可以干一些简单的农活,比如说种菜,这也是他们的生活方式,用来排解一下平常无聊的生活。
⑶ 农村70岁以上老人可享受政府什么样的政策
各地政策不同,以西安为例:
根据西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调整全市高龄老人生活保健补贴标准的通知》(市政办发【2012】113号)和《陕西省高龄老人补贴管理暂行办法》(陕老龄办发【2012】52号)的规定,凡户籍在雁塔辖区,年龄在70周岁以上者(含70周岁),均可领取高龄补贴。
其标准为70-79周岁老人每人每月50元,80-89周岁老人每人每月100元,90-99周岁老人每人每月200元,100周岁以上(含100周岁)老人每人每月360元。
凡具备享受高龄补贴资格的老年人,凭本人居民《身份证》和户口本原件及复印件三份及近期免冠两寸照片三张向其户籍所在地的社区居委会(村委会)提出申请,填写《西安市高龄老人生活保健补贴申请登记表》,一式三份。
高龄老人委托亲属或其他人员办理申请的,须提供本人的委托书和受托人的身份证原件和复印件(两份)。对无身份证号码或年龄信息有异议的申请人。
还须出具户籍所在地公安派出所户籍证明。委托近亲属或其他人员办理申请手续的,还须提供本人委托书及受托人的身份证明原件及复印件三份。
农村老人养老问题:
伴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大量农村青壮年流入城市,农村“空巢老人”越来越多。他们对自己面临的养老问题的担心与日俱增,对未来的生活透露出忧虑和迷茫。
调查中发现,农村“空巢老人”成因主要有四种情况:一是子女进城务工经商,二是考学入职外地,三是子女结婚出村或离乡,四是无子女。
但无论哪种原因,有相当多一部分老人的最终养老还是离不开农村,老有所依的问题还需要在农村解决。但是,新形势下的新情况,已经对我国“依靠子女、居家养老”的传统观念形成了冲击。
因而,适应新情况,找到解决农村养老问题的科学方式方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紧迫而重要的民生课题。
针对建好农村养老院和发挥好其作用,村委会主任建议重点做好下列工作:
一要鼓励村级主办,因地制宜建院。集体经济较好的村,以集体收入支持建设,建补贴型或完全福利型的养老院;集体经济薄弱的村,以村民自助互助、集资、引资等方式,建互助型或合作型养老院。
二要加强政府引导、规划和运行补贴。根据各地农村不同的经济条件,拿出相应的物力和财力,分类规划、分类补贴,推动农村养老建设均衡发展。
三要把新农村建设和农村养老院建设一并考虑,把农村养老院建设与乡村标准化卫生室建设相结合,与村民文化活动场所建设结合起来,尽量统筹农村老人“有所养”“有所医”“有所乐”。四要出台激励政策,吸引和鼓励各类经济组织、社会公益组织参与农村养老院建设和发展。
五要规范农村养老保险金制度的执行,落实“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最终让保险金为农村养老院良性运转提供支持。六要加强传统美德和新农村生活理念教育,使农村老人放弃传统的“养儿防老”观念,安心快乐地享受晚年。
⑷ 一个七十岁的老人在家耕种地被别人占了该怎么办
如果是你,你被中间被别人占了的话,那么我建议你去找村委会和老人讨论讨公道70多岁人家欺负人家有没有没有那个道德?
⑸ 60-70岁的农村老人,无力种地后,他们该怎么办
第一个问题,不种地能活下去吗?
不能。
1、农村人除了种地外,在农村几乎就没有其他收入来源。如果不种地,你吃的用的几乎就只能靠购买,仅靠一点儿养老保险根本不够,而且还不一定所有人都有养老保险。有人肯定说他们子女在干嘛?不给父母养老?当然不是的,只是农村老人都会心疼子女,从来不会像子女要钱,而且子女给的钱也不会要,即使要了也是替他们存着,在他们急需时在给他们。因此农村基本上不会存在六十岁老人不种地,只玩的情况,在农村,只要你还没有入土,你就得劳动,这就是农村人。
⑹ 农村60多岁的老人没办法种地了,还可以干什么增加收入
你讲的情况,在我们当地是不存在的。50岁至60岁这个年龄段,在我们当地农村,依然是壮劳动力。有些已到了这个年龄段的农民,不光种地,到了农闲季节还要在附近地区找一点零活干,为的就是多增加一些收入,生活宽裕点。⑺ 农村老人为什么七十几岁了,还要下地干活
在农村,下地干活的老人很多,但是这个年代,大家的想法也都改变了很多,都觉得,子女有出息了,大家老了更应该安享晚年,能闲着就闲着了,
古话说的好“但存方寸土,留于子孙耕”。按照农村的想法,如果土地长时间没人管,无人种,最后的结果就是到了子孙这一代,就没有土地了,虽然他们在城市不想回来农村耕地,但是没有土地,总感觉在农村缺少什么东西一样,生活也就不太可能,农村70岁老人的想法也就是这样,自己还有一点力气,就不该让土地荒了,费心费力,都要慢慢的维持下去,最后交给子孙。
⑻ 农村六十岁以上老人不种田能生活下去吗怎样可以衣食无忧
回到农村,田间劳作的农村老人五六十岁的,在地里干活是很普遍的,甚至70岁的仍有不少坚持种那几亩薄田。虽然国家有每月100左右的农村养老金,但他们仍然闲不住。
其次,土地收益。随着机器化和产业化的发展,以及土地确权,农村土地集约化经营趋势越来越强,农村老人无力耕种后,可将土地流转给土地大户,或者流转给农业合作社,获得土地租金收益或者入股分红收益。
再者,子女照顾。70岁后的老人的子女大多都已成家立业,在城里买车买房,子女经济稳定,也会孝敬父母一些养老费用。
另外,农村医疗制度也更有保障。医疗保障扶贫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18—2020年)也提出,实现农村贫困人口制度全覆盖,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覆盖率均达到100%。看病问题,将不用过于担心。
⑼ 70岁的老人做了五保还种地这样符合国家规定吗
也可以种自己的自留地
不违反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