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70岁的老人,得了“房颤”还可以活多久
看到楼上的回答,不忍直视。房颤的危害最可怕的是并发症,也就是脑卒中的风险显著增加,可以通过射频消融显著改善的。很多八九十岁岁的患者也接受了这种微创手术,术后生活显著改善,也不用因长期服药给身体造成损害。鄙人对房颤比较熟悉,建议去北京上海接受最专业的射频治疗。推荐上海市一医院刘少稳专家团队,CASE术式/大环消融,房颤射频手术能达到90%以上的成功率。
❷ 70岁老人,房颤、心率慢,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房颤、心率慢,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最好来院检查,若身体条件好应该手术治疗,我院每年300余例换瓣,效果好,死亡率极低。
(沈阳军区总医院朱鲜阳大夫郑重提醒:因不能面诊患者,无法全面了解病情,以上建议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一定到医院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❸ 77岁老人房颤有几种很危险吗
根据患者年龄过大,长期服用西药,患者耐药性会加强的。
意见建议:建议像此类心脏搏动,为最常见的心律失常,最好到中医院进行面诊组方中药调理的。
❹ 老年人房颤要注意什么
房颤又叫做心房颤动,是一种心房电活动紊乱的疾病。年龄是房颤的危险因素之一,年纪越大者患病的风险越大,60岁以上的老年人房颤患病率从约为1%,而70岁以上的老年人房颤患病率高达10%。房颤容易复发,不易根治,老年人要注意以下这些事项:
定期体检。房颤患者需要定期检查心脏彩超,动态心电图等相关情况,综合评估期可能出现的风险以及可能出现的意外,及时调整药物,以避免出现不良预后,减少不良事件。
戒烟戒酒。烟草中的尼古丁等物质对使心跳加快,加重房颤病情;酗酒损害心脏健康,增加房颤危险。所以,房颤患者最好能做到戒烟戒酒。
少饮咖啡浓茶。咖啡、浓茶等会使得神经兴奋,加快心跳,不利于房颤预后。除此之外,苏打水、巧克力中也含有咖啡因,也应该限制饮用或食用。
避免劳累。房颤患者本身心脏负荷就过重,而过度劳累会使心脏负荷更重,加剧心律失常。因此,房颤患者要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做到劳逸有度。
减轻压力。即使是没有心脏问题的健康人群,在压力过大时也可能发生房颤。研究表明,心理压力是最常见的房颤诱因。因此,房颤患者要把压力最小化。
控制体重。身体超重会增加心脏负荷,进而增加房颤危险。肥胖症会改变心房大小,随着体重的增加,心室心房会逐渐肥大。
规律用药。多数的房颤患者需要服用药物,常用的抗心律失常药物包括盐酸索他洛尔,另外医生会根据患者的情况,对患者得中风的风险进行评分,已决定患者是否需要抗凝治疗。对于需要服用的房颤患者来说,一定要遵医嘱规律用药。
治疗基础疾病。冠心病、慢性肺病、甲亢、糖尿病、心肌病、睡眠呼吸暂停等疾病都可能引起房颤,如果房颤患者同时存在其他基础疾病,也要进行积极治疗。
总之,老年人要想与房颤和平相处,不外乎解决引起房颤的基础疾病,避免房颤的诱因,改善生活方式,坚持服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及抗凝药。当然,还要记得定期复查及评估病情变化。
❺ 房颤一般多大岁数会有这样的情况
很多研究表明,缺乏维生素D的人易患心脏病和中风。但日前,美国一项新研究表明,维生素D含量高于正常值时同样损害心脏。如会加快心脏跳动节律,增加心房颤动的发生率。 “伤心”还是“补心” 有争议 早在2009年,美国心脏病协会科学大会上公布的一项研究结果显示,维生素D水平缺乏与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和死亡相关。 研究人员对超过2.7万50岁以上、没有心血管疾病病史的老年人群,仅随访一年多的时间,他们发现维生素D水平很低的患者77%更容易引起死亡,45%的患者较容易发展为冠心病。维生素D水平缺乏的患者发展为心力衰竭的比例是正常水平人群的近两倍。 研究人员因此认为,维持维生素D的正常水平有助于防范心血管疾病的并发症。 然而,另一种声音则透露:维生素D过多会损伤心脏。2011年,美国心脏协会年会上提出的一项最新研究来看:维生素D过剩未必对心脏有利,反而甚至会给心脏带来伤害,有可能增加房颤发生的机会。 房颤有何危害 “房颤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疾病之一,发作没有规律,很难预料发作和停止的时间。”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心内科主任张澍教授介绍道,房颤患者的心房则会呈现出一种快速而紊乱的颤动,无法进行正常、规则的收缩与舒张活动,会感觉心慌、气短、胸闷、眩晕、呼吸不畅等。 张澍教授解释说,老年人房颤的发病率高达10%,是仅次于高血压、冠心病的心血管疾病。如果发生心慌、胸闷和喘气,脉搏忽快忽慢,有可能是患有房颤了, 在此基础上, 晚上一躺下就会憋气,双脚浮肿,又经常没有力气和精神,有可能是房颤引起的心力衰竭,则为较严重的情况,需要马上治疗。 目前,我国的房颤病人可能高达800万,而且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同时,房颤的发病率会随着年龄增大而增加。房颤最大的危害是在心房内形成血栓,发生脑栓塞,从而导致脑中风与痴呆,严重危及生命。 对老年人而言,房颤也是一种“三高”疾病,即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 服用维生素 一定要在安全范围内 张澍教授提醒患者,“对于人体而言,任何种类的维生素、替代品均存在利弊。因此服用前要确定一个安全的剂量范围,医生要帮助患者明确多大剂量是有益于健康,多大剂量下具有一定的毒性。” 建议那些最近被诊断为房颤,并且正在服用维生素D补充剂的患者一定要提醒自己的医生,是否做一些检测,来了解自己体内血液中营养物质的水平, 帮助分析产生房颤的原因。李颖 相关链接 哪些人易缺乏维生素D 维生素D的主要功能是调剂体内钙、磷代谢,维持血钙和血磷的水平,从而维持牙齿和骨骼的正常生长就发育。儿童缺乏维生素D,易发生佝偻病。 人体内维生素D主要有两个来源:阳光中的紫外线照射皮肤合成和饮食提供(食物和补充剂)。 维生素D缺乏的最高危险人群主要包括:缺乏阳光或者在阳光下遮盖皮肤的人、深色皮肤的人、生活在高纬度地区的人、老年人(因为血液中有较少的维生素D的预兆因子,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外出的时间减少)、过度肥胖的人,以及孕妇和哺乳期妇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