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丹道养生究竟是什么对我们身体有什么好处求各位贤者详细解释!!
道家自从诞生之日起,就人才辈出。道家不仅产生了至今都影响深远的哲学家,其著名代表人物有哲学家老子、庄子等,而且产生了一批杰出的医学家和养生家如陶弘景、葛洪、孙思邈、张三丰等。其崇拜者众,上至帝王如曹操、孙权、唐高祖李渊、唐太宗李世民、唐玄宗李隆基、宋太祖赵匡胤、宋真宗赵恒、明太祖朱元璋等,下至名流学子如王羲之、李白、苏东坡、陆游、朱熹、高濂、李时珍、李光地等。这些人之所以崇拜道家,很大程度上和向道家请教养生思想有关。
现代社会中,道家思想依然受到追捧,如百家讲坛的对老子、庄子的评说现在仍非常走红。国外学者也对道家思想作出了很高的评价,如李约瑟博士在他的巨著《中国科学技术史》第一卷总论中,特别强调了道家对于中国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作用,在该书(中文本科学出版社)第199页中指出:先秦“道家具有一套复杂而微妙的概念”,“它是中国后来产生的一切科学思想的基础”。
总的说来,道家对我国的哲学、医学和养生学的发展起过极大的作用,为中华民族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为我们留下了一笔灿烂辉煌的文化遗产。
现在,我重点谈谈道家的养生,它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养生,引用明代养生家高濂在其著作《遵生八笺》中所言,“生身以养寿为先,养生以却病为急”,不难理解其含义,就是珍爱生命,使之健康长寿。
道教养生指导思想之一,是老子《道德经》中关于“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尊重客观规律的论述。养生也是如此,要在尊重宇宙、自然、社会发展的规律的基础上进行,要顺天时,合地利,谐人和,不要去做那些不顾自然法则,违反社会发展规律的事情。按着客观规律办事,就要把握好“度”做好阴阳平衡,使之不致于失调,这样,养生才能达到预期的目标。正如老子《道德经》所要求的那样,养生必须“知其雄,守其雌;知其白,守其黑;知其荣,守其辱;知其阳,守其阴”。二者不可偏离。
道教养生指导思想之二是老子《道德经》中所说的“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也”。要求养生的人们有一个象水一样的平和心态和美德。水利万物,无欲不争,滋润万物,从不计较得失。人们有了水的这种“不争精神”,“不争之德”、“多奉献不索取”的精神和心胸,就能够做到心静自然无忧烦,胸中也就有了自然大道,养生就能够取得顺天应道、天长地久的最佳效果。
道教养生指导思想之三是老子《道德经》中所要求的“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私心杂念太重,是达不到养生长寿目的的。减少私心,寡欲淡泊,是人生处世的一个基本点。养生的人,必须要“薄名利,禁声色,廉货财,损滋味,除人妄,去沮疾”。如果被名利、地位、权势、声色、外财所迷恋,放纵了对自己的严格要求,那么养生长寿就是一句空话,甚至在养生炼性的过程中会走火入魔,迷入邪途,进而损伤身心,直至病患缠身而折寿夭亡。道教养生的指导思想之四是老子《道德经》所指出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复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这是一段关于大自然生成变化规律的论述。一是指由道派生出的混沌的元气,它一分为二成为阴、阳二气,阴阳二气交合为三,阴阳交合生成万物。世上万物都是背阴而抱阳的,是阴阳二气的合体。阴阳二气交合平衡便生成了大千世界的和谐发展状态。阴阳偏离便有病,阴阳离绝命乃绝,和气生万物,平衡致吉祥,这是大自然的规律,也是生命的规律。同样,炼性养生的人只有“和”,只有与自然人类平衡相处,达到人我合一,物我合一,天人合一,才能够真正健康长寿。
道教养生指导思想之五是道教倡导的“我命在我不在天”的哲学命题。《抱扑子》提出“我命在我不在天,还丹成金亿万年”;《悟真篇》中说:“一粒灵丹吞下腹,我命在我不在天”。这些观点都集中地代表了道教对生命的看法。道教相信,人的寿命完全可以由自己掌握,生命长短的主动权就操纵在自己手里。为了达到这样一个目的,为了证明人类是掌握自己命运的主人,道教就把生命自主的观念化成了养生的实践运动。千百年来,无数的道教先辈们用自己养生修炼的行动,不断地实践着抵抗死亡,追求长生、夺天地造化,与命运抗争的坚强信念。
㈡ 上海百岁老人长寿秘诀是养生,养生真的能够让人长寿吗
2020年上海百岁老人超过3000人,上海被称为长寿之城,这些百岁高龄老人的长寿秘诀并没有多复杂,在我看来无外乎就是养生。只是养生听起来简单,要几十年如一日做起来很难。
最后还有个重要因素,一个健康身体才是长寿的根本。三天两头小毛病,甚至身体有大病,都会缩短寿命。所以在身体不舒服时候不要忌医,而且还得定期去医院做检查。大多数老人就因为小毛病不愿检查,堆积时间长就成大问题。
养生听起来简单,真正实现起来是真的难,至少我无法做到人到中年开始养生,酒不能喝多,各种重口味小吃不能碰,这真的无法忍受。
㈢ 长寿的养生秘诀有哪些呢
让老人长寿的养生秘诀
1、作息规律
一般比较长寿的老人,都有比较健康的生物钟,他们喜欢早睡早起,而且还有午休的小习惯。这样做的老人,往往睡眠充足,睡眠可是很重要的,睡眠充足整个人才会有精神,看起来神采奕奕的。
那些每天喜欢出去玩到很晚,每次都是深更半夜睡觉的人,第二天起来往往整个人显得精神萎靡,一副很累的样子。每天都如此的人,要比作息规律,坚持早睡早起的人,看起来明显要老很多。
2、不要太闲
很多老人不知道该做什么,每天都闲在家里看电视,除了看电视就找不到其他的活动了。这样子可不好,老了以后要多走动走动,因为生命在于运动,活动身体血液循环才会加快,才能获得充足的养分,供机体活动。
整天坐着不动,血液循环会变慢的,反而不利身体健康。建议老人们,不妨多走出家门,去公园散散步,练练太极拳之类的。走出家门的话,可以遇到很多同龄的老人,可以互相交流,打发无聊的时间,减少孤独感。
3、要有好心态
好的心态可以帮助减轻压力,增强身体的免疫力,而且笑口常开有益于心脑血管健康。年轻经常生气都对身体不好,更不要说机体老化的老人,若是生气的话,更容易损伤健康。
所以说,老人们年纪大了就不要那么操心了,儿女有儿女的福气,不要想着给他们包办一切。老人就享享福,不要去干涉儿女的生活,过好自己老两口的小日子就好了。
4、吃得清淡一些
很多长寿老人的饮食,都坚持多素少荤的原则。这是因为老人了之后,肠胃消化能力会下降,若是吃过多的肉,吃得太油腻的话,不利于消化,会给肠胃器官带来极大的负担。
建议日常要注重食物的搭配,不能吃得过于粗糙。建议饮食要以清淡为主,而且蔬果粗粮要合理搭配,蛋类、奶制品、肉类等等,也是适量摄入,必须要做到营养全面摄入。
老人日常如何保健
1、定时检查
年纪大了身体容易生病,因为他们的抵抗力比较弱,从而导致身体存在的隐患有很多。建议老人要定时检查,这样才能规避一些大病的风险。因为很多疾病很严重了才会通过身体表现出现,而做检查的话,可以在疾病刚出现的时候检查出来,在还是小病的时候,就将隐患消除掉。
2、少吃保健品
很多老人喜欢买保健品,其实保健品就是一些压缩的药物,吃多了对肠胃会造成极大的负担,而且还会导致身体内的一些营养被消耗掉,甚至产生一些疾病。
所以说,建议老人们别总是吃保健品,平日里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会更有营养,别想着用保健品来代替食物补充营养。保健品可不是万能的,并没有广告说的那么玄乎,那么有效果。
㈣ 藏秘长寿丹是真药吗
经查验,国家食药监局没有批准名称为"藏秘骨康"的药品或保健专食品(国家食药监局网属站查询返回的结果),也没有批准名称为"河南合盛堂"的企业生产任何药品,请消费者谨慎选择,注意防骗.消费者可向"藏秘骨康"销售商索要其批准文号,提供给我们,我们将尽力再做进一步调查.在人们传统的中医理念中,通则不痛,痛则不通。骨性关节炎因为有关节疼痛,所以往往归为痹证。这种痹证通常是指外部环境,如寒冷、潮湿等原因导致的关节疾病,所以也有人认为是老寒腿。但现代医学却认为骨性关节炎的病因远远超出了痹证的范围,而是多种因素造成的关节软骨的损害。如果不充分认识这一点,盲目地服中药治疗,则会带来严重的不良后果。中药并非没有毒性,一些治疗风湿病的活血化瘀、通筋活络的中药常有以毒攻毒的作用,对肝、肾功能等会有损害。曾有患者自行服用藤类植物治疗关节痛,结果发生急性肾衰竭。长期盲目治疗还会延误病情,使患者失去最佳治疗时机。建议消费者不要盲目用药,应选择正规医院接受治疗.
㈤ 耳朵竟是“养生丹”,多揉耳朵对身体有哪些好处呢
耳朵上面分布着很多穴位,也有整个的人体反射区.按摩耳朵可以促进血液、淋巴循环和代谢,调理身体各部及脏腑机能,达到健体强身的目的。首先,按摩耳垂儿能改善听觉,使患者耳聪目明。听觉不好的患者,如果坚持按摩耳朵达到3个月以上,听觉功能会显著改善,作用甚至优于药物的疗效。
㈥ 藏王养生丹有什么功效
具有补肾补虚、生精添髓、理气润肺、抗疲劳的作用。
㈦ 长寿丹是谁研制的药品
这个是用于防病保健治未病的长寿丹,我常给我爸妈买来吃,让他们更健康,据我所知这长寿丹是中医肖云院士研制的产品。
㈧ 丘处机《长寿丹经》是干什么用的
5、丘处机的《复长寿丹经》
丘处机道制号长春子,他不仅是全真门掌教,还是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养生学家和医药学家。他因以74岁高龄到西域劝说成吉思汗止杀、爱民而闻名世界,当然止杀爱民是有条件的,他曾为成吉思汗写了一部养生延年的《长寿丹经》。
丘处机勤练《长寿丹经》,活了80岁(在当时的医疗条件下,绝对是长寿,等于现在活了180岁),可是成吉思汗在攻打西夏时,坠马受伤,最后丧命,那本珍贵的《长寿丹经》估计他活着,没时间练,一定会藏于他的陵墓中,供自己死后进行一番好好学习。
㈨ 孙思邈的养生长寿方法哪几种
根据孙思邈的《千金方》和《摄养枕中方》,从中总结出孙思邈养生长寿的13种方法,广为流传:
发常梳:将手掌互搓36下令掌心发热,然后由前额开始扫上去,经后脑扫回颈部。早晚做10次。经常做这动,可以明目袪风、防止头痛、耳鸣、白发和脱发。
目常运:合眼,然后用力睁开眼,眼珠打圈,望向左、上、右、下四方;再合眼,然后用力睁开眼,眼珠打圈,望向右、上、左、下四方。重复3次。搓手36下,将发热的掌心敷上眼部。强化眼睛,纠正用眼错误。
齿常叩:口微微合上,上下排牙齿互叩,无需太用力,但牙齿互叩时发出声响。轻轻松松慢慢做36下。通上下颚经络,帮助保持头脑清醒,加强肠胃吸收、防止蛀牙和牙骹骨退化。
漱玉津:口微微合上,将舌头伸出牙齿外,由上面开始,向左慢慢转动;一共转12圈,然后将口水吞下去。之后再由上面开始,反方向再做一下。口微微合下,这次舌头不在牙齿外边,而在口腔里,围绕上下颚转动。左转12圈后吞口水,然后再反方向做一次。吞口水时,尽量想象将口水带到下丹田,可以强健肠胃,延年益寿。
耳常鼓:手掌掩双耳,用力向内压,然后放手,应该有卜一声。重复做10次。双掌掩耳,将耳朵反折,双手食指顶住拇指,再用力弹向后脑风池穴十下,“卟卟”有声。这动作每天临睡前后做,可以增强记忆和听觉。
面常洗:搓手36下,暖手后以后上下扫面。暖手后双手同时向外圈。这动作经常做,可以令脸色红润有光泽,同时不会有皱纹。
头常摇:双手叉腰,闭目,垂下头,缓缓向右扭动,直至恢复原位为一次,共做6次。反方面重复做6次。可令头脑灵活,防止颈椎增生。
腰常摆:身体和双手有韵律地摆动。当身体扭向左时,右手在前,左手在后,在前的右手轻轻拍打小腹,在后的左手轻轻拍打“命门”穴位。反方向重复。最少做50至100下。强化肠胃、固肾气、防止消化不良,胃痛、腰痛。
腹常揉:搓手36下,手暖后两手交叉,围绕肚脐顺时针方向揉。当自己的身体是一个时钟。揉的范围由小至大,做36下。可帮助消化、吸收、消除腹部鼓胀。
摄谷道:吸气时提肛,即将肛门的肌肉收紧。闭气,维持数秒,直至不能忍受,然后呼气放松。无论何时都可以练习。最好是每天早晚各做20至30下。
膝常扭:双脚并排,膝部紧贴,人微微下蹲,双手按膝,向左右扭动,各做20下。强化膝头关节,所谓「人老腿先老、肾亏膝先软。延年益寿,由双脚做起。
常散步:挺直胸膛,轻松地散步。最好心无杂念,尽情欣赏沿途景色。俗话说:“饭后走一走,活到九十九”。散步是有益的运动。
脚常搓:右手擦左脚,左手擦右脚。由脚跟向上至脚趾,再向下擦回脚跟为一下。共做36下。两手大拇指轮流擦脚心涌泉穴,共做100下。常做这动作,可以治失眠、降血压、消除头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