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长寿老人 > 60岁以上房颤发生率

60岁以上房颤发生率

发布时间:2022-01-09 08:53:23

① 心房颤动要紧吗

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房颤是一种老年性疾病,发生率随年龄而增加。50~59岁人群中房颤的发生率为0.5%,60岁以后发病率显著增加,平均每10年增加1倍,到80~89岁时上升到8.8%。发生房颤时,心房不遵循正常节律、杂乱无序地跳动,此时心房丧失了大部分功能,也导致心室跳动不规则,影响心室的正常功能。在心电图上表现为正常的心房波消失,显示为极不规则的心房颤动波。
导致房颤的原因很多,上面提到的年龄因素是主要原因之一,许多没有器质性心脏疾病、各种检查没有发现心脏结构异常的老年人也会得房颤。除了年龄因素外,许多心脏疾病如心力衰竭、心脏瓣膜病、心肌梗塞、高血压病等都是导致房颤的重要原因。心脏以外的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肺脏疾病、糖尿病也与房颤发生有密切关系。此外,最近的研究还发现,有些房颤和遗传有关。
那么,房颤有什么危害呢?房颤的危害主要包括两大方面。一是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房颤时心房、心室同步机械活动丧失,心室反应不规则,以及心率过快。心房收缩功能丧失后,心输出量明显下降,这尤其易发生在舒张期心室充盈障碍、高血压、二尖瓣狭窄、肥厚性心肌病(HCM)或限制性心肌病的患者。过快的心室率可导致心悸、黑朦、晕厥等症状,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心室率持续性加快(130 次/分钟以上)还可导致扩张性室性心肌病。而持续的快速心房率会对心房的机械活动带来不利影响,导致心动过速型房性心肌病。
房颤的第二个危害是血栓栓塞。严重者导致中风是房颤的最主要危害,也是房颤致死、致残的重要原因。房颤时心房丧失了节律性机械收缩,导致左心耳血流速度减慢,血小板等易于在左心耳聚集,形成血栓。这些血栓脱落时,如果沿主动脉下行到达腿部,会导致下肢供血不好,引起下肢坏死;如果脱落的血栓沿颈动脉上行到达脑部,阻塞脑部血管,就会导致脑梗塞、中风,严重者导致病人死亡。房颤患者发生中风的危险性比没有房颤的患者高5~7倍。血栓栓塞在心脏瓣膜疾病导致的房颤尤其容易发生,这类患者中风的比例比没有房颤的人高17倍。目前,据不完全统计,65岁以上老人的中风,有约1/4是由房颤导致。
既然房颤具有如此大的危害,我们应当怎样治疗呢?由于房颤的危害主要是由于心房跳动不规则、心室跳动频率过快、血栓形成,所以治疗也主要针对这几个方面。
首先,人们考虑用药物或电复律的方法将房颤转复成正常心律即窦性心律。目前常用的抗心律失常的药物主要有胺碘酮、心律平、索他洛尔等。这些药物都可以使一部分病人转为窦性心律。房颤持续时间越长的病人,越难转复过来。即使转为窦性心律,复发的可能性也很大,所以还要用这些药物长期维持治疗。胺碘酮是房颤转复为窦性心律后最有效的维持药物。但是维持的比例也不是很高。有研究发现,1年时间后,胺碘酮维持窦性心律的比例也只有60%左右。另外,胺碘酮、心律平等抗心律失常药物存在许多毒副作用,比如可以导致其他新的心律失常,胺碘酮还可能导致甲亢、甲状腺功能低下、肺纤维化等,许多患者不能耐受。通过电复律也可以使一部分房颤病人恢复正常心律,但也很容易复发,转复后还是需要长期服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来维持窦性心律。这和药物复律存在同样的问题。而且,电复律对于左心房扩大明显、房颤持续时间较长、存在心房血栓、年龄偏大的患者也不适用。由此看来,应用药物或电复律转复为窦性心律的办法存在较大的局限性。
另一种方法只针对房颤导致的快速心室率。应用倍他乐克、地高辛等药物治疗,使病人的心室率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如休息时控制在60~80次/分钟,活动后也不超过110次/分钟。这样的好处是避免心室率太快、心脏泵血减少的坏处。可以有效缓解心慌、头晕、乏力这些症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这种治疗方法的缺点是并没有终止房颤的异常节律,所以仍然存在导致心房形成血栓的危险。所以,这些病人还需要长期应用抗凝药物,预防血栓形成。常用的药物有华法林和阿司匹林。华法林的抗凝效果较好,对于老年病人(>75岁)、合并心力衰竭、高血压病、糖尿病,或者是以前有过中风的病人,都推荐用华法林治疗。应用华法林时必须经常监测凝血功能,现在常用的指标是国际标准化比值,英文缩写是INR。房颤患者服用华法林抗凝应当定期查INR,将INR值调整在1.8~2.5。低了达不到抗凝的效果,高了容易产生出血并发症。阿司匹林也可以用于房颤患者的抗凝治疗,一般推荐每天口服300mg。服用阿司匹林同样要注意出血并发症的发生。如果发现皮肤有瘀斑、牙龈出血、血便等,应当及时停药。必须注意的是,抗凝治疗并不能完全消除血栓栓塞这一严重并发症。
除了上述两种方法之外,最近针对房颤发展了一种新的根治方法,那就是在电磁标测系统(CARTO)的指导下进行射频消融治疗。1998年,法国专家发现,房颤的病因绝大部分和肺静脉有关。是肺静脉内的异常兴奋灶发放电冲动,因为心房也存在纤维化等病变,这些电冲动在心房内就形成房颤波。所以隔断肺静脉和左心房的联系,让这些电冲动不能传导到心房,可以达到根治房颤的目的。现在通过射频消融已经可以做到这一点。我们将导管经过股静脉送到左心房,通过电生理检查找出四个肺静脉和左心房存在电连接的部位,逐一消融,彻底隔断肺静脉和左心房的电联系,这种方法叫节段性肺静脉电隔离。另外一种方法要使用一种新型的标测系统,叫CARTO系统。这个系统可以直观地显示心脏和肺静脉的三维结构,便于我们辨认要消融的部位。在CARTO系统的指导下,我们移动导管在左心房内围绕肺静脉做环形的消融线,把肺静脉隔离在里面,也可以达到治疗的目的,这种方法叫环肺静脉消融。前一种方法对阵发性房颤的效果较好,成功率在60~70%之间,对持续性和永久性房颤效果只有30~50%。后一种方法成功率相对较高,对阵发性房颤可以达到90%,对持续性和永久性房颤也可达到60~70%左右。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房颤的方法在最近10年内得到了快速发展,每年全球接受这项手术的患者几乎都成倍增长。虽然射频消融还不能让全部患者得到根治,其成功率还有待提高,但是相对前面提到的方法,其副作用小,可以摆脱长期服药带来的并发症,从长远看,也可减少患者的经济负担。目前,射频消融的具体方法还在不断改进、完善之中,在不久的将来,会取得更好的效果。

② 心脏,房颤是怎么回事

什么是房颤
心房纤颤简称“房颤”是一种很常见的心律失常,仅次于早搏而居第二位,房颤是心肌丧失了正常有规律的舒缩活动,而代之以快速而不协调的微弱的蠕动,致使心房失去了正常的有效收缩,房颤持续三周以上为持续性房颤。
房颤治疗的目的
1、恢复窦性心律:是房颤治疗的最佳方法,只有恢复窦性心律,才能达到完全治疗房颤的目的,所以对任何房颤病人均应该尝试恢复窦性心律的治疗方法。
2、控制快速心室率:对于不能恢复窦性心律的房颤病人,可以应用药物降低较快的心室率。
3、防止血栓形成和中风:在房颤时,如果不能恢复窦性心律,可以应用抗凝药物治疗以预防血栓形成和中风的发生。
房颤对人体的危害
长期心房颤动会导致心房缺少有效的收缩,而代之无效的不协调收缩,心跳极不规则,心室充盈不完全,心排血量显著减少,这些无效收缩不仅不能将血液排出到动脉里去以维持正常的血液循环,反而要消耗心肌的能量,因此时间长了,容易引起心力衰竭。
注意事项:
1.心房颤动多由心脏病或其他因素所致,因此,防治心脏病和其他因素(如甲亢伴房颤时,要用抗甲状腺药物),是预防本病发生关键。
2.心房颤动转复正常后,应继续服药和对原发病的治疗,以防复发。
来源:
中国心律失常康复网

③ 房颤是怎么一回事会造成什么后果

心房颤动

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简称房颤,是一种十分常见的心律失常。据统计,60岁以上人群中,房颤发生率为1%,并随年龄而增加。

一 病因

房颤的发作呈阵发性或持续性。阵发性房颤可见于正常人,在情绪激动、手术后、运动或急性酒精中毒时发生。心脏与肺部疾病患者发生急性缺氧、高碳酸血症、代谢障碍或血流动力学紊乱时亦可出现房颤。持续性房颤发生于原有心血管疾病患者,常见于风湿性心瓣膜病、冠心病、高血压心脏病、甲状腺机能亢进、缩窄性心包炎、心肌病、感染性心内膜炎、心力衰竭以及慢性肺原性心脏病等。房颤发生在无已知心脏病变基础者,称为孤立性房颤。

二 临床表现

房颤症状的轻重受心室率快慢的影响。心室率超过每分钟150次,病人可发生心绞痛与充血性心力衰竭。心室率慢时,病人甚至不觉察其存在。房颤时心房收缩消失,心排血量减少达25%或以上。

房颤有较高的发生体循环栓塞的危险。栓子来自左心房或心耳部,因血流淤滞、心房失去收缩力所致,无心瓣膜病者合并房颤,发生中风的机会较无房颤者高5~7倍。二尖瓣狭窄或二尖瓣脱垂合并心房颤动时,脑栓塞的发生率更高。

④ 老年人得了房颤很严重吗

初发房颤,因为症状不明显,发作次数少,很容易被忽略,如果治疗不及时,很容易转为持续性甚至永久性房颤,造成严重的后果,长时间房颤的主要危害如下:(1) 心房内血液瘀滞易形成血栓,脱落导致脑栓塞肢体瘫痪、心脏、肠管、肾脏、肢体等部位栓塞; (2)频繁发作可导致显著的心房扩大,部分患者左房容积在2-3年增大2-3倍; (3)房室收缩不协调,心功能部分丧失,一般估计15-20%,加重和恶化已有的心力衰竭; (4)频繁发作产生心慌、头昏、黑甚至晕厥。
房颤很容易导致血栓,进而诱发一系列的心脑血管疾病。一般来说,由于长期房颤会导致心肌缺乏有效的收缩,消耗心肌的能量,时间一长就容易引起心力衰竭。表现为气急、心悸、胸闷、咳嗽,不能平卧、下肢浮肿等症状。所以,对于初发房颤,一定不能大意,必须及时就医诊断,确定治疗方案,初发房颤医生一般建议药物治疗,临床常用的是伟特索他洛尔Ⅲ类抗心律失常药,其对房颤治疗安全有效;如果发作频繁,药物治疗效果不佳,也可考虑射频消融术,作为非药物治疗手段,其成功率高但复发率也较高,所以一定要遵医嘱,合理选择治疗方式。总之,对于房颤,治疗就是要做到尽量减少房颤发作次数,以免造成严重后果。祝健康!

⑤ 心房颤动是怎么回事

什么是房颤?

正常心跳应该是心房先跳一下,然后电流往下传到心室,心室就跳一下。每分钟70次左右,只是心房先跳然后心室再跳,每一次心房跳动都能传到心室,引起一次心室跳动。如果心房乱跳了,那就是房颤。心房乱跳后不是每一次都能传到心室,有时候能传下来的,有时候传不下来,所以心室跳动是不齐的,不规律的。脉搏体现的是心室跳动,所以房颤的人脉搏是不齐的。

房颤是哪些病引起的?

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心脏神经乱放电,心房神经从一根电线变成一堆乱麻”呢?

1、有的找不到明显的其他病,就是颤,这叫“特发性房颤”。

不要在意他特不特,西医把所有找不到明显原因的都叫特发性。其实也不是一点儿原因没有,根据行善堂的研究,所有影响心脏神经的事儿都是原因,比如:喝浓茶、大量喝酒、喝咖啡,生气,太高兴(有打麻将自摸一条龙高兴的房颤了的,真事!亲自碰到的病人!),总之,喜怒忧思悲恐惊都有影响。有些老年人,心脏用了60-70年了,偶尔电线短路乱一下也可以理解。有些中年人,工作压力大,电路出点问题也可以理解。

2、有的房颤是其他病造成的。

比如风心病:风心病的人心脏瓣膜有损害,心房变大,大家不要忘了,心脏的神经、血管、肌肉他是一家子啊,神经负责放电,放电心脏才跳,心脏跳血管里的血才流,才能给人的各个器官供应血液营养,神经再牛也要靠血管里的血提供营养!所以风心病的时候心脏的心肌也有问题,瓣膜也有问题,心房也变大,神经司令部也饿的犯迷糊了,神经电路也被牵拉变形了,绝缘层也不管事了,所以就房颤了。

比如甲亢:人身上的每个部件都是互相连着的,都是有用的,都是互相影响的,所以中医讲究“整体论治”啊。甲亢的人爱生气,爱出汗,拉肚子,消瘦,心跳快,突眼……还有,容易房颤。不要问甲亢为什么引起房颤这个问题了,都连着,你分开来思考就治不好病了,甲亢还引起突眼呢?问什么?实际上,你听到的解释大多数也是不对的。西医的认识都在局部探索,中医的认识都在宏观把握,人不是机器,机器再复杂只要下功夫就能搞明白,人不是。

详细的可以参看《房颤总论,一文了解房颤全貌》

马宝琳观点来自于临床实战和独立思考,和目前主流观点有很多不同。当然,有很多观点已经变成现在的主流观点。

⑥ 中国人50岁以上心房颤动的占多少

流行病调查显示人群总体房颤发生率为1%,50岁以上患者房颤发病率为6.5%,80岁以上患者发病率为30%。

⑦ 我老爸有房颤,今年60岁,医生建议长期服药,但服药会造成胃出血,医生又不建议动手术,手术成功率只有60%

你好,从个人临床经验看,你父亲这种情况可以考虑手术治疗,但你父亲近期如果有胃出血的话,还是应该先控制好,建议先到消化科,做个胃镜仔细检查下,胃出血有时候不只是溃疡这么简单;等胃肠道的疾病控制好之后可以考虑手术治疗,在上海的大医院阵发性房颤成功率在80%,持续性的要低一些在70%,术前术后都要服用抗凝药物华法林,对胃肠道的损害作用比阿司匹林小些但还是要先控制好胃出血。

⑧ 房颤一般多大岁数会有这样的情况

很多研究表明,缺乏维生素D的人易患心脏病和中风。但日前,美国一项新研究表明,维生素D含量高于正常值时同样损害心脏。如会加快心脏跳动节律,增加心房颤动的发生率。 “伤心”还是“补心” 有争议 早在2009年,美国心脏病协会科学大会上公布的一项研究结果显示,维生素D水平缺乏与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和死亡相关。 研究人员对超过2.7万50岁以上、没有心血管疾病病史的老年人群,仅随访一年多的时间,他们发现维生素D水平很低的患者77%更容易引起死亡,45%的患者较容易发展为冠心病。维生素D水平缺乏的患者发展为心力衰竭的比例是正常水平人群的近两倍。 研究人员因此认为,维持维生素D的正常水平有助于防范心血管疾病的并发症。 然而,另一种声音则透露:维生素D过多会损伤心脏。2011年,美国心脏协会年会上提出的一项最新研究来看:维生素D过剩未必对心脏有利,反而甚至会给心脏带来伤害,有可能增加房颤发生的机会。 房颤有何危害 “房颤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疾病之一,发作没有规律,很难预料发作和停止的时间。”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心内科主任张澍教授介绍道,房颤患者的心房则会呈现出一种快速而紊乱的颤动,无法进行正常、规则的收缩与舒张活动,会感觉心慌、气短、胸闷、眩晕、呼吸不畅等。 张澍教授解释说,老年人房颤的发病率高达10%,是仅次于高血压、冠心病的心血管疾病。如果发生心慌、胸闷和喘气,脉搏忽快忽慢,有可能是患有房颤了, 在此基础上, 晚上一躺下就会憋气,双脚浮肿,又经常没有力气和精神,有可能是房颤引起的心力衰竭,则为较严重的情况,需要马上治疗。 目前,我国的房颤病人可能高达800万,而且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同时,房颤的发病率会随着年龄增大而增加。房颤最大的危害是在心房内形成血栓,发生脑栓塞,从而导致脑中风与痴呆,严重危及生命。 对老年人而言,房颤也是一种“三高”疾病,即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 服用维生素 一定要在安全范围内 张澍教授提醒患者,“对于人体而言,任何种类的维生素、替代品均存在利弊。因此服用前要确定一个安全的剂量范围,医生要帮助患者明确多大剂量是有益于健康,多大剂量下具有一定的毒性。” 建议那些最近被诊断为房颤,并且正在服用维生素D补充剂的患者一定要提醒自己的医生,是否做一些检测,来了解自己体内血液中营养物质的水平, 帮助分析产生房颤的原因。李颖 相关链接 哪些人易缺乏维生素D 维生素D的主要功能是调剂体内钙、磷代谢,维持血钙和血磷的水平,从而维持牙齿和骨骼的正常生长就发育。儿童缺乏维生素D,易发生佝偻病。 人体内维生素D主要有两个来源:阳光中的紫外线照射皮肤合成和饮食提供(食物和补充剂)。 维生素D缺乏的最高危险人群主要包括:缺乏阳光或者在阳光下遮盖皮肤的人、深色皮肤的人、生活在高纬度地区的人、老年人(因为血液中有较少的维生素D的预兆因子,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外出的时间减少)、过度肥胖的人,以及孕妇和哺乳期妇女。

⑨ 房颤一般发生在多少岁需要注意些什么

您实验设计中有无考虑到高血压与房颤间的关联?也许,减重与高血压也有正相关!而且,请举出心脏脂肪与房颤之间的组织病理病生机理?

⑩ 老年人房颤要注意什么

房颤又叫做心房颤动,是一种心房电活动紊乱的疾病。年龄是房颤的危险因素之一,年纪越大者患病的风险越大,60岁以上的老年人房颤患病率从约为1%,而70岁以上的老年人房颤患病率高达10%。房颤容易复发,不易根治,老年人要注意以下这些事项:

  1. 定期体检。房颤患者需要定期检查心脏彩超,动态心电图等相关情况,综合评估期可能出现的风险以及可能出现的意外,及时调整药物,以避免出现不良预后,减少不良事件。

  2. 戒烟戒酒。烟草中的尼古丁等物质对使心跳加快,加重房颤病情;酗酒损害心脏健康,增加房颤危险。所以,房颤患者最好能做到戒烟戒酒。

  3. 少饮咖啡浓茶。咖啡、浓茶等会使得神经兴奋,加快心跳,不利于房颤预后。除此之外,苏打水、巧克力中也含有咖啡因,也应该限制饮用或食用。

  4. 避免劳累。房颤患者本身心脏负荷就过重,而过度劳累会使心脏负荷更重,加剧心律失常。因此,房颤患者要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做到劳逸有度。

  5. 减轻压力。即使是没有心脏问题的健康人群,在压力过大时也可能发生房颤。研究表明,心理压力是最常见的房颤诱因。因此,房颤患者要把压力最小化。

  6. 控制体重。身体超重会增加心脏负荷,进而增加房颤危险。肥胖症会改变心房大小,随着体重的增加,心室心房会逐渐肥大。

  7. 规律用药。多数的房颤患者需要服用药物,常用的抗心律失常药物包括盐酸索他洛尔,另外医生会根据患者的情况,对患者得中风的风险进行评分,已决定患者是否需要抗凝治疗。对于需要服用的房颤患者来说,一定要遵医嘱规律用药。

  8. 治疗基础疾病。冠心病、慢性肺病、甲亢、糖尿病、心肌病、睡眠呼吸暂停等疾病都可能引起房颤,如果房颤患者同时存在其他基础疾病,也要进行积极治疗。

总之,老年人要想与房颤和平相处,不外乎解决引起房颤的基础疾病,避免房颤的诱因,改善生活方式,坚持服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及抗凝药。当然,还要记得定期复查及评估病情变化。

阅读全文

与60岁以上房颤发生率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关于重阳节的字谜及答案 浏览:393
秦皇岛老年公寓怎么样 浏览:946
个体户养老保险什么时间交 浏览:398
70岁女人低压90左右好吗 浏览:164
关于对父母的诗句有哪些 浏览:502
老年人睡不好觉喝什么茶 浏览:351
体检月经过后多久能恢复 浏览:811
保护老年人找哪个部门 浏览:418
宁波2016养老金最低 浏览:817
企业免养老金 浏览:45
郑州市养老金计算器 浏览:27
非常不喜欢自己父母怎么办 浏览:708
修建老年公寓的作用 浏览:203
汶上养老保险查询 浏览:94
以形神合一为理论基础的养生原则是什么 浏览:664
贵阳市级以上入职体检医院有哪些 浏览:289
重阳节茶话会社区小结 浏览:972
海安体检过后多久上班 浏览:847
夕阳红老年公寓伊犁市 浏览:448
父母去银行存款有什么影响 浏览: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