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舍生取义算不算执着
六度波罗蜜中首重布施。
布施有三种:
1、财布施:得财富。(如李嘉诚)
2、法布施:得智慧。(印光大师)
3、无畏布施:得长寿。(老红军、老八路)
你讲的这种情况属无畏布施。得长寿。今世不报,来世必报。看看老红军、老八路那么多人长寿,就因为他们是舍生取义的人。
供参考。
⑵ 给老红军的一封信100字
敬爱的红军爷爷:
您好!
记得我们学过一篇课文《倔强的小红军》,文章中那位宁肯牺牲自己,也不拖累别人的小红军让我们的心久久不能平静。大家都说,他没有牺牲,只是暂时昏迷。后来让后面的红军大部队给救了。后来又参加了抗日,再后来迎来了全国的解放,再后来他走进了学校成了一名勤奋的学生,再后来就成了一名老将军。他便是您,在红军长征过会理70周年之际,我提起笔,给您写下了这封信。
您还记得吗?在你们长征的途中,于1935年5月3日巧渡金沙江,进入史称"川滇锁钥"的会理进行休整。会理就是我的家乡,她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地方,早在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就建有县郡,她也是革命火种的摇篮,1935年5月10日,"红军来了!红军来了!"这声音如同春雷阵阵响彻整个会理,会理人民扬眉吐气了,他们很快地行动起来,配合红军开展"打富济贫"的斗争。通安、彰冠、南阁、东坝、积水、会理城北关、四宗村……。红旗飘飘,会理沸腾了,据《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长征记》记载:红军在会理一带,补充了新战士5000多人,一时间,会理大地传唱着一支脍炙人口的歌谣:"红军到,干人笑,粮绅叫;白军到,干人叫,粮绅笑,要使干人天天笑,白军不到红军到。"红军撤离会理后,依然有一支100人左右的游击队活动在会理的崇山峻岭之间,在敌人疯狂反扑报复的血雨腥风中,会理人民的心与红军息息相通,不少人冒着生命危险,保护和照料红军留下的伤病员,保存下红军书写的标语和留下的物品。革命的火种已经深深地埋在了会理人民的心里。1938年,会理六华乡的茅岩、杉木洞一带,又爆发了著名的"会理娃子寨"起义,这场斗争坚持了近十年之久,是凉山彝族人民反抗奴隶主和国民党反动统治的著名斗争。会理人民不但能在多灾多难的旧世界里顽强地与不公作斗争,还能在新社会里迈开豪壮的脚步大步向前走。
如今的会理正焕发着青春的气息,展示出她那勃勃的生机。4522平方公里的县境内矿产资源富集、石榴、烤烟、矿产成为了会理的三大支柱产业,闻名全国。
在西部大开发的号角声中,会理又迈出了开创历史的一大步。区域优势得到更大的发展,抓住烤烟这根经济支柱,大力发展畜牧业、林果业,整合矿产资源,真正实现了富民增收。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大幅度提高,城市建设日新月异,一排排高大的楼房,一条条整洁、宽敞的街道,鳞次栉比,绿柳飘拂,花香四溢的滨河大道,成为会理人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正在扩建的西环路、北环路构建了会理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步行街的建设也在紧锣密鼓的开展。城市功能日趋完善,一条条道路的美化、绿化、亮化,使会理人民感受到了生活的甜美、幸福。
敬爱的红军爷爷,如今的会理如密、如糖,加上厚重的文化积淀,光荣的革命传统,四季如春的怡人气候,您难道就不想重游故地,感受这一幸福的时光吗?红军爷爷,会理人民欢迎你!
祝:身体健康 万事如意!
⑶ 目前我国120岁高龄以上的寿星多吗,都有哪些人健在
随着现代社会医疗的不断进步,很多人理所当然的认为人类生命会延长。但是根据调查显示目前我国120岁高龄以上的寿星并不多,健在的有谭德本,苏毅然,范希贤等十几位老红军了。
总之,对于120岁高龄寿星来说,中国真的是不多了,我们要想长寿,就要学习前辈们的生活习惯,多运动,注意饮食,少熬夜,好好爱惜身体,健康最重要。
⑷ 我们要写一封给老红军爷爷奶奶的慰问信,谁会快告诉我悬赏分超高!急~~~~~~
你实实在在的写一篇就可以。如果你的内心还有一点善良,就让他发光。红军战士是不计较文字语言的。你想过好的生活,就写如何勤劳致富。你想学业又成,就写刻苦努力即可。
⑸ 2020年8月1日是建军几周年
93周年
因为解放军被认定成立是在1927年的“八一”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宣告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武装和创建革命军队的开始。所以从1927年到2020年,是建军93周年
1、拥军活动
八一建军节的习俗主要是个机关部门和社会团体开展形式各样的拥军活动。
每年建军节,部队都组织盛大的纪念活动,庆祝自己的节日。各级政府也会组织隆重的军民联欢晚会或座诫会,邀请老红军、军队离退休干部复员退伍军人、革命伤残军人及烈军属代表参加。同时,还要组织拥军优属活动,宣传人民军队的光荣传统,检查优抚工作的落实情况。
2、墓祭奠英雄人物
在这一天,全军将会举办各种活动来庆祝他们自己的活动。有的在部队举办文艺演出,展示他们的才能;有的则到社区访问孤寡老人,为他们献上一份亲情般的温暖;而有的则会到革命烈士陵园扫墓或者进行网上祭奠,以此来纪念那些为革命、为人民献出宝贵生命的英雄人物。
在八一建军节这天的扫墓活动中,不像清明节时的严肃和庄重,他们一般会在碑墓前举行一些纪念活动,为了纪念他们的功绩和对当下幸福生活的珍惜。祭奠时的程序和清明节扫墓差不多,一般会有打扫、供奉水果佳肴,或植树、献花圈、致祷词等,随后有的军人部队还会去拜访先烈们的家属,从活着的人那里聆听教诲。在科技发达的现今社会,他们还可以通过互联网进行网上祭奠,这也是未来扫墓祭奠活动的必然趋势。
3、看望慰问老同志
走访慰问军队离退休老同志老干部,向他们致以节日的问候和良好的祝愿。对军队老同志们在革命战争年代所作出的贡献以及长期以来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关心支持表示感谢,祝愿他们健康长寿、晚年幸福、合家欢乐。
4、为贫困家庭献爱心
在一些偏远的地区或者家庭条件不是很好的地区,尤其在节日期间,访贫问苦,切实把党的温暖送到老百姓的心坎上。
同一片蓝天下,确是不同的生活。有些环境恶劣,有的孩子连基本的生活都得不到保障。更别提像大城市孩子们有丰富的课外生活和物质生活。虽然政府已经按国家政策安排孩子们上学,但因为客观条件,还是有些孩子们不能上学。所以给他送去慰问金,给予贫困家庭最大的帮助,切实解决贫困家庭存在的实际困难。
⑹ 也说老红军为什么长寿
老红军们的长寿现象让我想起广西巴马的长寿村,同样都是长寿,他们有一个共同点就是经历过饥饿时期,红军长征爬雪山过草地没吃的很多人饿死了;幸存下来的都很长寿;巴马长寿村贫穷的年代那里的人长年吃不饱肚子。
饥饿不是什么好事,却能让人长寿。------龙梅
转载如下:
老红军向多本116岁,老红军张志洪104岁,老红军王邦忠101岁,老红军姐妹黄美根106岁、黄美念104岁,老红军李文乐101岁……百岁以上的老红军可谓数不胜数!
这些老红军的长寿秘诀也五花八门,什么“诸肉不如猪肉,百菜不如白菜”、“早晨吃点姜,百病都消光”、“大蒜是个宝,常吃身体好”、“齿常叩、耳常弹、面常搓”……其实,媒体宣传的都是表面现象,都是细枝末节,是向老年人传授养生之道的。以我看来他们的长寿原因有以下四点:
一、他们的身体素质本来就好。大家都知道美国黑人身体好,美国乃至世界的竞技体育项目几乎被他们统治了,那是因为美国黑人身体素质好。但是,这些黑人为什么素质好呢?15世纪40年代非洲大批黑人被贩卖到美洲,由于路途遥远,装运黑奴的货舱环境恶劣,大量黑人死于海上,只有身体素质特别好的黑人才能存活下来!也就是说,美国黑人是经过九死一生考验过的人种!是优胜劣汰后的幸运儿!高温、饥饿、干渴、瘟疫都对他们无可奈何!我们的老红军与美国黑人的遭遇何其相似?只不过他们参加革命是自觉自愿的。二万五千里长征途中他们吃了多少苦!炮火连天的岁月里他们受了多少罪!能够坚持到最后的真是凤毛麟角!老红军们哪里是血肉之躯?分明是钢铁战士!
二、他们老有所养。革命胜利后他们也算修成了正果,是有功之臣,他们安安稳稳地住进了“休养所”“疗养院”里,政府供给衣食住行,官员常去嘘寒问暖,医生护士不离左右。不但他们老有所养,而且他们的子孙也“各得其所”!即使是那些长征途中失散的红军战士,虽然功德不够圆满,待遇差一些,但每人每月也可以从民政部门领到90至120元不等的补助(1980年的数据)。老红军们的心情怎能不好呢?
三、他们达观。战争岁月,长征途中,他们眼睁睁看着战友们一个个倒下去了,一批批倒下去了,他们背着脑袋行军打仗,谁都不敢保证自己能活到明天!101岁老红军张国清常说:“与那些在长征中牺牲的年轻同志们相比,我活到现在,算是够幸运的了。”是啊,对于他们来说,活着就是最大的幸运!活着就是最大的福分!什么房子车子?什么金钱地位?都是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他们真正做到了“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
四、他们不寂寞。孤独寂寞是一般老人面临的最大困境,孤独寂寞也是健康的最大障碍。但是,老红军们从不孤独寂寞,上级领导看望他们,媒体记者采访他们,健康专家调研他们,亲人们探望他们,红领巾们去聆听革命故事,机关、工厂、学校邀请他们作报告……迎来送往,门庭若市,好不热闹!
——可惜,这些都是一般人学不来的!所以本文对一般老人的健康问题帮助不大,只是随便说说而已。
⑺ 新妙为什么称为老革命地方
新妙古镇历来是涪陵有名的旱码头——第一大镇,是“辛亥革命”、“四镇乡”农民革命武装斗争以及后来的民革川东特区纵队等在涪、丰、南、长、巴几个县的政治活动中心。它光荣的革命历史,承载着曾在川东发生的革命和反革命殊死大搏斗的血与火的斗争。1915年,刘伯承元帅来涪陵,以新庙子三分区为中心,所辖的“四镇乡”合计28个场(简称南坪)一带为网络,策划组织护国军,是一支川东反袁斗争中的重要力量;1926年同盟会员、川军中将、著名的共产党员李蔚如同志回涪陵后仍以新庙子三分区为重点,成立了新(新盛镇)、君(蔺市镇)、同(同乐镇)、龙(龙潭乡)四镇乡农民自卫军,它在 领导下开展了一系列与国民党 派统治者的斗争。当时的新庙子是“四镇乡”革命活动的象征!新庙子设立的新盛镇,所辖的新庙场、酒井垭、石家沱、石龙场、大乘寺、三合、增福、大顺、两汇、安镇坝等10个场,是当时“四镇乡”革命活动的根据地,其中新庙场、大顺场又是“四镇乡”革命活动的指挥中心;1949年,张振宇在新妙镇、石龙场组织的民革川东特区纵队,配合解放军夹击蒋家王朝,迎接新妙解放……革命老区新妙镇,有着光辉的足迹和历史丰碑,它在革命的征途中,曾留下许多革命先烈、志士仁人用鲜血和生命谱写革命史、抗争史的著名遗迹和不朽颂歌,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成果,凝聚成一部辉煌的革命史诗!1915年上半年,同盟会员、川军名将熊克武受孙中山先生重托,特前来新庙子以隐蔽的方式首先得到时任川东特区严防主任、团练首领陈礼耕的帮助,熊、陈二人深交多年,关系很密切,熊每次来新庙子都是住在“适园”陈礼耕家里。两人见面后熊克武说明了来意,陈礼耕当即推荐自己的得力助手团练分队长陈海堂来支持和参与,此人有战略战术和军事指挥能力,人们称之为“神枪手”。在陈礼耕的暗中安排和陪同下,前往新庙子原“冰心茶馆” (即:冰心茶社仁号)喝茶,有意召见陈海堂来茶馆会面。通过一番沟通和深谈后,三人很快达成共识支持讨袁,立即策划组织护国军。经过积极的准备工作,熊认为新盛镇的反袁斗争准备工作就绪,也形成气势,立得住脚根,便离开新妙作好下一步安排。1915年刘伯承元帅由上海回川,不久奉熊克武派遣,前来涪陵以新庙子三分区为据点,所辖的新(新盛镇)、君(君子镇)、同(同乐镇)、龙(龙潭乡)四镇乡(合计二十八个场)一带为网络,策划组织川东反袁护国军。陈礼耕立刻从自己部队抽调300多名精锐骨干并授权陈海堂亲自率领这批人马配合刘伯承在新妙组建护国军。由于反袁斗争顺服民意,反袁浪潮激发了当地的爱国志士、开明士绅、团练、袍哥首领等。尤其是袍哥组织率先响应,并将仁号改名“汉英社”,德号改名“维新社”,礼号改名“复荣社”,又名“三才社”(天、地、人三才是也)。这三个社的改名,都具有它的革命性、统一性和团结战斗的决心。在陈礼耕的大力支持下,直接由仁号大爷李实藩、团练分队长陈海堂等出面扩张队伍,同时借凭陈礼耕在当地的影响力和实力,经过四方联络,很快得到当地王立山地方军的鼎力相助,一时主动报名参加护国军的就有仁号大爷李实藩与其二哥李次安、大哥李树珍三兄弟,德号大爷陈树屏以及王贡三、朱栋成、李九师、甘泽敷、尹定章等数十名要人。刘伯承常住在新庙场栈房陈树屏和槐庄朱栋成家,有时也频繁出入在石和“李氏野园”李实藩家。组建护国军,开始是以“新盛镇”的团练为基本队伍,公开招兵、扩军,聚集人枪,在各场广大民众的支持下,护国军由最初的300多人而发展到数千人,刘伯承善于使用当地人,由郭香翰任司令(同盟会员兴隆乡人),李实藩(石和乡人)负责外事联络,陈海堂(新妙镇人)负责军事训练,刘伯承因年轻、文化水平较高兼任文书。(2005年80岁退休老师瞿伦荣回忆曾听李实藩,陈树屏、王贡三等口述过新妙袍哥组织如何支持组建护国军的经过)农民英豪王立山,在辛亥革命的影响下有民族感,他声称川东护国军是兄弟部队。王自立司令,将自己领导的地方军改为“抗捐军”约1000余人。同年贵州“新四团”在涪陵城收刮四万多银元要路过新庙子,团练分队长陈海堂从长寿何绍尧司令得知消息后,立即通知王立山部队,共同到距东侧两公里外的火麻岗一带截击,“抗捐军”司令王立山亲自带领200余人精干队伍,从南面的花土堡、黄泥堡、马道子、财神岭岗等形成五里长的包围圈,团练分队长陈海堂带领团练一个排的兵力从北面碾糟榜、塔坡、上接丛石岩一线;撮箕垭口为最高点,由“抗捐军”尖兵连长李在荣带兵固守。王立山用的最新十籽连枪,陈海堂用的新式双筒枪亲自打主攻,一旦南北夹击就形成口袋形,进得来就出不去。“新四团”由窦矶裕团长带领,由涪州城南面出发,沿途经蔺市、酒井垭到达新庙子。行军时前面走的是尖兵连,接着是押送银元、物资的数十匹马驼子,大部队尾随其后,呈长蛇状,整个部队首尾相距十余里。窦团长万万没有想到被包围了。截击部队化装成农民,头戴斗笠、身披蓑衣,严守着各个大小山堡。待“新四团”尖兵连先遣部队刚进入火麻岗大黄桷接坪处时,各处联络信号突然响起了枪声、吼声,南北方向同时集中地向夹谷中的“新四团”开枪射击,一时枪声不断,驼马乱奔,血流满路,尤其是在大黄桷树周围,死尸成堆。经过一场激战,先头部队近200余人全部歼灭,几十匹马驼子全部被截获,使“新四团”的大部队还来不及增援时,战斗迅速结束。截击部队查蛮子受伤后致死。当时刘伯承元帅也参加了战斗,他年轻勇敢,抢先冲到大黄桷树周围,不幸腿部被打伤,艰难地从一大堆死尸爬过,结果被附近一农民发现后,将刘伯承背去玉皇观交尼姑定成师太隐藏于神龛内,躲过了“新四团”的搜查。(1983年88岁谢海和介绍他在王立山部队任连长时,他跟随王立山到成都川北一带,后又回涪陵攻打涪州城;1950年尼姑定成师太口述刘伯承参加打火麻岗受伤经过)
⑻ 作文给老红军的一封信
您好!
也许,今天的您已是白发苍苍;也许,今天的您已是步履蹒跚,可是,无论怎样我们也不能忘记您当年冒着生命危险,在战场上浴血奋战、英勇杀敌的身影。
我的爷爷也是一名军人,当我还是一个牙牙学语的小宝宝时,爷爷就经常给我讲革命前辈的英雄故事。红军过草地,爬雪山的艰辛,八年抗战的不屈不挠,您们大无畏的革命精神深深印在我的心里。上学后,老师告诉我们,革命前辈的故事不能忘,革命前辈的精神不能忘,革命前辈的爱国主义情怀不能忘。老师教导我们热爱祖国是每一个中国人的基本原则,热爱祖国要从我们身边的点点滴滴做起,从每一件小事做起。
今天,我们的祖国已不再是任人宰割的东亚病夫,祖国强大了!
现代化的城市繁华耀眼;科技发展日新月日;高速公路四通八达。神九天宫太空对接,蛟龙深海探索试验。我们每天都能感受到祖国变化,每天都能体验到生活的幸福与美好。
请老红军爷爷放心,我们不会忘记您们的付出与牺牲。做为祖国未来的我们一定会好好学习,将来去建设我们伟大的祖国,让祖国变得更加繁荣、富强,谱写祖国和谐发展的新篇章!
祝您们永远健康、长寿
⑼ 很多抗战老兵都很高寿,为什么啊
说明当年抗战的人多,人口基数大。生活条件差些,大鱼大肉又吃得少,还要多劳动,粗擦淡饭保平安吗!当然长寿了,你看长寿之乡的老人都是这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