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被称为“老爹”的台湾著名摇滚歌手是谁
迪克牛仔 迪克牛仔,1959年11月27日出生于高雄 ,台湾男歌手 。1998年9月,迪克牛仔发行了第一张的翻唱专辑《咆哮》 。1999年1月,迪克牛仔发行专辑《忘记我还是忘记他》。2000年,参加第25届中国哈尔滨之夏音乐会—“维纳斯之夜”台湾歌星演唱会 。2002年6月,推出专辑《咆哮2002》。2004年4月2日,推出专辑《本色》 。2005年,在北京工人体育馆举行个人演唱会 。2007年,推出专辑《风飞沙》 。2010年发布专辑《禁区》 。2011年,做客 《MTV国际音乐榜》 。2013年,参加《百变大咖秀》节目的录制。2015年,参加以“春·和”为主题的晚报羊年春晚。2016年,《蒸发太平洋》迪克牛仔献唱主题曲
❷ 被称为老爹的中国台湾著名摇滚歌手是谁
以下供参考
迪克牛仔(1959年11月27日-),本名林进璋,外号老爹,台湾流行音乐男歌手。
他以翻唱而出名,1999年迪克牛仔发行了第一张的全新国语专辑《忘记我还是忘记他》,专辑的主打歌《三万英尺》、《有多少爱可以重来》都是当时红极一时的歌曲。
好像比较喜欢听 费玉清 和 蔡琴 的歌
❹ 20世纪6、70年代的摇滚乐队和歌手
20世纪6、70年代在摇滚圈里当然是The Beatles的天下了!同时代的还有Black Sabbath,重金属鼻祖级的乐队。Deep Purple乐队!老鹰乐队!滚石乐队!成立于1962年的The Beatles统领了整个60-70年代,也影响了60-70年代的人,美国60-70年代的人被成为迷失的一代,但The Beatles的音乐能给他们一丝的充实感!热门单曲: 1.yesterday 2.hey jude 3.let it be 4.we can work it out 5.all you need is love中国那时候好像没有什么摇滚乐队吧??香港有一只大家比较熟悉的,就是谭咏麟等5人在1973年成立的“温拿五虎”歌手你说是中国还是世界呢??那多了去了,说一晚上也说不完!中国的:胡松华、才旦卓玛、郭颂、马国光、张越男、罗天婵、李光曦等等等等等等等等等等国外的:The Carpenters-《昨日重现》、Elton John-《skyline pigeon》、Williams-《 moon riverAndy》...还有Elvis Aron Presley(猫王).Michael Jackson是1958年生人,1970年开始了自己的演绎生涯,1978年才正式出道,1979年发行个人第一张专辑,辉煌在80年代以后.
❺ 台湾男歌手70年代都有谁
台湾男歌手70年代的有:罗大佑、李宗盛、齐秦、李寿全、黄舒骏、童安格等。
1、罗大佑
罗大佑(Tayu Lo),出生于台湾省台北市,是台湾省苗栗县的客家人,祖籍广东梅州市区梅县区,创作歌手、音乐人、作家。代表作《明天会更好》、《东方之珠》及《皇后大道东》。
❻ 各个年代死去的摇滚歌手都有谁
首先告诉你,这些不是贴的,而是本人一个字一个字给你打的,
所以请尊重本人劳动成果,非常感谢!
Aaliyah(1979-2001) R&B小天后 22岁 飞机失事
Barry White(1944-2003)灵魂乐传奇人物 59岁 高血压引发的肾衰竭
Bob Marley(1945-1981)雷鬼乐传奇人物 36岁 脑癌,肺癌,肝癌
Brain Jones(1942-1969)前滚石乐队吉他手 27岁 在自家游泳时溺水身亡
Darby Crash(1959-1980)The Germs主唱 21岁 海洛因吸食
Darrel Abbott(1966-2004)Pantera吉他手 38岁 被歌迷枪杀
Doug Colvin(1952-2002)The Ramones背司手 50岁 海洛因吸食
Eazy-E(1964-1995) NWA创立者 31岁 自杀
Elliott Smith(1969-2003)独立民谣歌手 34岁 自杀
Elvis Preslay(1935-1977) 猫王 42岁 心脏病
Frank Sinatra(1915-1998) 爵士乐领袖 83岁 心脏病
Freddie Mercury(1946-1991) 皇后乐队主唱 45岁 艾滋病
George Harrison(1943-2001) Beatles乐队吉他手 58岁 癌症
Gram Parsous(1946-1973)The Byrds成员 27岁 吸毒
Ian Curtis(1956-1980)Joy Division主唱 24岁 自杀
Janis Joplin(1943-1970) 布鲁斯女神 27岁 海洛因吸食
Jeff Buckley(1966-1997) 另类摇滚歌手 31岁 溺水
Jeffrey Hyman(1951-2001) The Ramones主唱 50岁 淋巴瘤
Jerry Garcia(1942-1995) 感恩而死乐队主唱 53岁 吸毒引发心脏病
Jimi Hendrix(1942-1970) 吉他天才 28岁 呕吐物窒息而死
Jim Morrison(1943-1971) The Door灵魂人物 28岁海洛因吸食
Joe Strummer(1952-2002) The Clash主唱/吉他手 50岁 心脏病
John Cummings(1948-2004)The Ramones吉他手 56岁 前列腺癌
John Denver(1943-1997) 乡村乐著名音乐人 54岁 飞机失事
John Lennon(1940-1980) Beatles乐队主唱 40岁 被歌迷枪杀
Johnny Cash(1932-2003) 乡村乐传奇人物 71岁 糖尿病
Karen Carpenter(1950-1983) The Carpenter主唱 33岁 厌食症
Keith Moon(1946-1978) The Who鼓手 32岁 呕吐物窒息而死
Kurt Con(1967-1994) Nirvana主唱 27岁 自杀
Layne Staley(1967-2002) Alice in Chains主唱 35岁 吸毒过量
Lisa Lopes(1971-2002) TLC成员 31岁 车祸
Luther Vandross(1951-2005) R&B/灵歌天王 54岁 中风
Marvin Gaye(1939-1984) 灵歌教父 45岁 被其父枪杀
Maurice Gibb(1949-2003) Bee Gees成员 54岁 心脏病
Michael Hutchence(1960-1997) INXS主唱 37岁 自杀
The Notorious B.I.G(1972-1997) 说唱歌手 25岁 被枪杀
Ol Dirty bastard(1968-2004) Wu Tang Clan成员 36岁 吸毒过量
Ray Charles(1930-2004) 灵魂乐传奇人物 74岁 肝功能恶化
Sid Vicious(1957-1979) Sex Pistol灵魂人物 22岁 海洛因过量吸食
Tupac Shakur(1971-1996) Hip-Hop界传奇人物 25岁 被谋杀
其中: 21-30岁 12人, 31-40岁 12人,
41-50岁 6人, 51-60岁 7人
61-70岁 0人, 71-80岁 2人,
81-90岁 1人,
最年轻死者:Darby Crash(1959-1980)The Germs主唱 21岁 海洛因吸食
最年长死者:Frank Sinatra(1915-1998) 爵士乐领袖 83岁 心脏病
摇滚:23人 R&B: 5人 Rap:4人 Folk,Country及其他:8人
❼ 美国有个玩摇滚的老头,大概50岁左右,舞台上超疯狂,挺瘦的,歌声几近呐喊似的,那个人叫什么哩
应该是大嘴Steven Tyler吧
aerosmith的主唱.声音倒不是呐喊而是嘶喊,很"骚"那种
不管是不是你所想问的内那个人都建议你听听他们的容作品,很棒
例如"what it takes""I don't want to miss a thing""wake this way""fly away from here"
现场台风很华丽
❽ 有一个外国组合.主唱是一个老头.白头发.然后还有四个男的是副唱..谁知道这是什么组合
那不是一个乐队。那个老头名字叫Frankie Vallie,是美国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一个叫the four seasons的乐队的主唱。在一场花样滑冰的表演中,他还演唱了一首歌,名字叫Can't take my eyes off of you(有些地方叫Can't take my eyes off you)是一首很著名的歌曲,现在被许多的歌手翻唱过。
我也很喜欢他的声音。希望以上的信息对你有用。(*^__^*) ……
❾ 求一个外国70岁老摇滚歌手的名字。
艾米-怀恩豪斯
❿ 70年代的最红的摇滚歌手是谁呢
在1976-1977年间,一场朋克摇滚的变革极大地改变了英国的音乐状况,这是由诸多原因造成的。一方面,声望不断壮大的纽约地下音乐歌手伊基.波普(Iggy Pop)为对其有深刻影响的表演家,为朋克提供了许多风格独特的服装样式;撕裂的衣服,用别针别上再加上一个合适的反传统意象。而与此同时,英国酒吧成为成长中的年轻朋克摇滚音乐家汲取营养的地方。“性手枪”(the Sex Pistols)乐队的约翰尼.罗顿(Johnny Rotten)就经常光顾在基尔本和大路酒吧举行的小型音乐会。“碰撞”(the Clash)乐队的乔.斯特拉莫(Joe Strummer)最初就学艺于演奏强劲摇滚风格的节奏与布鲁斯乐队“101人”(101ers)。
大多数年轻人已对70年代占据排行榜的摇滚乐队感到厌烦,因此到70年代中期,他们日益希望出现变化。尽管此时这种情绪还不明确,但等到一些主要促进者——其中最突出的要数马尔科姆.麦克拉伦(Malcolm McLaren),使起初的抗议演变成一场音乐革命时,这种要求变化的情绪就相当鲜明了。
到1976年底,麦克拉伦因其对“性手枪”的出色管理而开始为人所知。该乐队是英国朋克革命的急先锋。在1976年前半年中,“性手枪”乐队定期在伦敦演出,开始引起观众浓厚的兴趣,这不仅由于他们演奏的音乐沙哑喧闹,而且还因为其音乐的确令人兴奋,富有激情,原始的快节奏摇滚和咆哮着唱出充满讽刺意味和抗议的歌词互相融会,浑然一体。
“碰撞”的歌词也主要表现同样强烈的幽默感,同时还体现出将虚伪揭穿的坚定决心。这支乐队自1976年春天起开始在伦敦演出。朋克现象在1976年前半年蓬勃发展,于同年9月达到早期高潮,即时在地处伦敦牛津街的“100俱乐部”举行了朋克音乐节,着重介绍了“性手枪”和“碰撞”以及其他乐队。
1976年11月,“碰撞”与CBS唱片公司签约,11月底“性手枪”的第1张单曲唱片“联合王国的无政府主义”(Anarchy in the UK)由EMI唱片公司发行。紧接着唱片发行人比尔.格伦迪(Bill Grundy)接受了电视采访,这次众所周知的采访以滔滔不绝的惊叹语告终,使“性手枪”成为英国最为人津津乐道的乐队。
1977年具有分水岭意义:一夜之间到处充斥着新的朋克乐队,其中许多是第一次拿起乐器,并且在3个月内就使乐队名字出现在“洛克西”(Roxy)的节目单上,“洛克西”是伦敦最主要的朋克聚会地,在这里,“诅咒”(the Damned)乐队形象酷似恐怖电影中的人物,音乐既快又猛,曼彻斯特的“嗡嗡公鸡”(Buzzcocks)乐队创造出高能量的“流行朋克”风格。“果酱”(J am)乐队问心无愧地接受了现代派的影响,苏克西与“女妖”(Siouxsie and the Banshees)乐队突出用吉他弹奏哀诉的圣歌。除了这些名称迥异却极其出名的乐队之外,还有无数昙花一现的乐队,例如,“透视器”(X-Ray Spex)乐队以迷人的波利.斯蒂林(Poly Styrene)为首,他使一些拙劣的作品变得流行。这个乐队所坚持的左翼立场和劳拉.洛吉克(Lora Logic)极富特色的哀怨的萨克斯演奏,为失意沮丧的年轻人创作出一些更加著名的朋克歌曲,如“哦,奴隶,起来”(Oh Bondage, Up Yours)、“身份”(Identity)以及“伍尔沃思勇士”(Warrior is Woolworths)。
吉米.珀西(Jimmy Pursey)的激烈摇滚乐队“沙姆69”(Sham 69)也因其政治立场引起人们的注意,该乐队还对70年代“油”(Oil)音乐风格的发展负有间接责任,而以比利.艾多(Billy Idol)为首的“被遗忘的一代”(Generation X)乐队则以首张单曲唱片“你的年代”(Your Generation)与“谁人”(The Who)乐队的“我的年代”(My Generation)相互应。
“广告”(The Adverts)乐队的“一个和弦的奇迹”(One Chord Wonders)为其深受好评的歌曲之一;在1977年8月以另一首索然无味的以时事为题材的歌曲“透过加里.吉尔摩的眼睛看”(Looking Through Gary Gilmore's Eyes)进入排行榜前20名,其他在洛克西演出的乐队包括有“切尔西”(Chelsea)、“999”、“食客”(Eater)(因其14岁的鼓手迪伊.杰纳雷特(Dee Generate)而出名)、“潜伏者”(the Lurkers)、“振动器”(the Vibrators)以及澳大利亚的“圣徒”(the Saints)、“屠夫与狗”(Slaughter and the Dogs)、名字古怪的埃德.班格(Ed Banger)以及在曼彻斯特崛起的“鼻出血”(Nosebleeds)乐队,还有来自杜汉郡的“穿透”(Penetration)乐队,该乐队拥有一位才智过人的杰出的主唱波林纺.默里(Pauline Murray)。
朋克现象的影响范围超越了伦敦,而且即使当时人们已经清楚地认识到“朋克”已经包含了各种发展中的音乐风格,每个涉及者都普遍“对任何一种确定的价值感到不屑一顾,在对抗和无秩序中感到欣喜若狂,在纯粹的业余性质的活动中培养低级个人主义精神和好奇的崇高信念”。一位朋克现象评论家如此说。
1977年的头一件大事是“碰撞”为促销第1张用自己名字命名的专辑特意作了一次名为“白色暴乱”的巡回演出。同时演出的还有“果酱”、“裂缝”(the Slits)和“地铁”(Subway Sect)乐队。“果酱”中途离开去推销自己的首张唱片,另两支乐队的风格与朋克极为合拍,都由一些泰然自若的初学者组成:“裂缝”清一色女性成员,她们在一次帕蒂.史密斯(Patti Smith)的音乐会上相识并决定组织一支乐队,主唱歌手阿莉.厄普(Arri Up)故意在看上去湿漉漉的裤子上再套上朱比莉牌半短灯笼裤——通常标准的女人气质使她们反感。“地铁”乐队演唱一些怪诞、有关异化的先锋派歌曲,但后来由于歌手维克.戈达德(Vic Godard)的心思集中于BBC二台,乐队开始演奏鸡尾酒会爵士乐,最后乐队与戈达德分道扬镳,组成了“拳击手”(Jo Boxer)乐队。
乐队之间的竞争非常激烈,诸如“性手枪”和“碰撞”等出自马尔科姆.麦克拉伦的乐队宣扬自己的意识形态原则,对其他英国朋克乐队缺乏政治敏感性深表不满,尤其是“诅咒”,然而当“鲜玫瑰”(New Rose)专辑在Stiff公司发行时,“诅咒”成为英国第一支在全国发行唱片的乐队。于是1977年的大部分时间里,“诅咒”带着无政府主义的音乐,以飞快的速度在英国各地进行巡回演出。
虽然一开始许多朋克乐队都不愿在BBC电视节目“最佳流行歌曲”中演出,嫌其商业味太浓,但在唱片入榜之后,他们中即有不少乐队乐于应邀在电视上露脸,“碰撞”是个例外。这一节目使朋克乐队得以在全国亮相,在一定程度上很快为“广告”、“透视器”和“果酱”带来了最初的成功。
然而在英国社会主流中,朋克摇滚的地位只不过是人们酒足饭饱之后的一个嗝,英国1977年的重大事件是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登基25周年纪念,正是这个时候,“性手枪”又一次成为争议的中心,在6月份庆祝活动进行之际,他们出了一张名为“神佑我王”(God Save the Queen)的大不敬单曲唱片,并在排行榜上名列第2。Virgin唱片公司认为该唱片的实际销量超过了第1名歌曲罗德.斯图尔特(Rod Stewart)演唱的“我不想谈论它”(I Don't Want to Talk About It),可是为了不使女王陛下难堪,只好不让它得第1了。
马尔科姆不让“性手枪”在任何俱乐部演出的要求使乐队变得更加偏执,尽管——或者说由于“性手枪”惹了许多麻烦,朋克取得了重大的进展。个体乐队和独立唱片公司开始盛行并赢得欢迎,许多著名的乐队显示了自己不凡的实力,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但是到1978年底,朋克革命已走完了它的发展历程,“性手枪”在1978年1月解散,在其后一年之内,其他朋克革命的元老乐队不是像“性手枪”一样解散,就是开始发展超越真正朋克狭隘界限的音乐式样 。一些顽固的乐队仍然固执己见。但因为不再属于音乐主流,他们和支持他们的一些顽固迷一起被撵至边缘,当然,朋克不甘心束手就擒,依然苦苦挣扎,但已无回天之力,到80年代中期,它只不过是一种奇特的音乐形式而已了。
尽管长期以来,朋克几乎不能从本质上影响屈从于商业而非创造才能的唱片工业,但它给这个工业及时地注入了急需的兴奋剂。当时许多乐队,严格地来说,即使不能直接算是朋克,却也从朋克巅峰时期引发的热情中受益匪浅。
倘若朋克有什么值得纪念的,那必然是指它粉碎了那个时代成名摇滚音乐家被人奉若神明的地位,并且向年轻人表明,每个人都
能拾起乐器,走上舞台,发出有价值的声音。
仅仅这一因素,就打破了一大堆音乐障碍,为实验主义和折衷主义的兴起铺平了道路,使之日后成为80年代音乐风景的重要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