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康熙被称为长寿之君,他能够长寿究竟有什么秘诀
康熙帝的寿命是68岁。
清圣祖仁皇帝爱新觉罗·玄烨(穆麟德:Hiowan Yei,1654年5月4日-1722年12月20日),即康熙帝,清朝第四位皇帝、清定都北京后第二位皇帝。
年号康熙 。蒙古人称为恩赫阿木古朗汗(Enkh Amgahan)或阿木古朗汗(蒙语"平和宁静"之意,为汉语"康熙"的意译)。
康熙帝8岁登基,14岁亲政,在位61年,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
少年时就挫败了权臣鳌拜,成年后先后平定三藩、收复台湾(郑氏台湾)、亲征噶尔丹、保卫雅克萨(驱逐沙俄侵略军),以尼布楚条约确保清王朝在黑龙江流域的领土控制,创立"多伦会盟"取代战争,联络蒙古各部。
(1)长寿的政治家扩展阅读:
康熙帝的生平
康熙8岁丧父(存疑),10岁丧母。母亲重病时,玄烨“朝夕虔侍,亲尝汤药,目不交睫,衣不解带”;母亲病故后,玄烨昼夜守灵,水米不进,哀哭不停。康熙后来回忆说,幼年在“父母膝下,未得一日承欢”。
康熙亲政不久后,便宣布停止圈地,放宽垦荒地的免税年限。他还着手整顿吏治,恢复了京察、大计等考核制度。为了防止被臣下蒙蔽欺骗,康熙还亲自出京巡视,了解民情吏治。
其中最著名的是六次南巡,此外还有三次东巡、一次西巡,以及数百次巡查京畿和蒙古,此举极大的促进了康熙对民情的了解,他还亲自巡视黄河河道,督察河工,并下令整修永定河河道。
康熙晚年倦勤,导致官吏贪污,吏治败坏。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御史参劾户部堂官希福纳等侵贪户部内仓银六十四万余两,牵连的官吏多达一百一十二人。
康熙说“朕反复思之,终夜不寐,若将伊等审问,获罪之人甚多矣”。最后只把希福纳革职,其余官吏则勒限赔款。
康熙是清朝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他坐镇北京取得了对三藩,沙俄的战争胜利,消灭在台湾的汉族政权,显示了康熙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另一方面,康熙少年时就挫败了政治对手鳌拜,年老时利用“文字狱”打击汉族异议人士。
康熙创立“多伦会盟”取代战争,联络蒙古各部;意图以条约确保清朝政府在黑龙江的领土控制。他开创康乾盛世的大局面,是一位英明的君主、伟大的政治家。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爱新觉罗·玄烨
Ⅱ 中国在位最久,最长寿的帝王是谁
中国历史上最长寿的十位皇帝:
一、爱新觉罗·弘历——乾隆帝 89岁
爱新觉罗·弘历,满族,生于康熙五十年(1711年)八月,卒于嘉庆四年(1799)正月,是清朝第六任皇帝,入关后的第四任皇帝。他是雍正帝第四子,属兔,康熙五十年(1711年)生于雍亲王府。雍正元年(1723年),弘历被其父雍正秘密建储,十一年封为和硕宝亲王,开始参与军国要务。雍正十三年(1735年),雍正去世,弘历即位,改年号乾隆。由此,他站到了当时中国社会的至高点,开始施展其“文治武功”。乾隆在位六十年,退位后又当了三年太上皇,无疾而终,终年89岁。葬于裕陵(今河北遵化西北70里昌瑞山)。
二、南朝梁武帝萧衍 86岁
萧衍(464年~549年),字叔达,小字练儿,南朝南兰陵中都里(今江苏丹阳)人,自称是汉代名相萧何的第二十五世孙。建立了梁朝,是为高祖、武帝。梁武帝是一个多才多艺学识广博的学者。他的政治、军事才能,在南朝诸帝中堪称翘楚。他在学术研究和文学创作上的成就,则更为突出。史书称他:“六艺备闲,棋登逸品,阴阳纬候,卜筮占决,并悉称善。草隶尺牍,骑射弓马,莫不奇妙。” 他很好学,从小就受到正统的儒家教育,“少时习周孔,弱冠穷六经”,即位之后,“虽万机多务,犹卷不辍手,燃烛侧光,常至午夜”。这种刻苦学习的精神,为他的学术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大周国皇帝武则天 81岁
武则天(624年—705年)唐高宗李治皇后,后为周则天皇帝,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祖籍:并州文水(今山西省文水县) ,出生于利州(今四川省广元市),武则天14岁时,唐太宗李世民召入宫为才人。太宗死后,则天入感业寺为尼。唐高宗即位,复召入宫封存为昭仪,进号宸妃,与王皇后、萧淑妃互相谗毁争宠。永徽六年(655)高宗立武氏为皇后。武则天素多智计,兼涉文史。上元元年(674年),与高宗并称“天皇”。“天后”弘道元年(683年)高宗去世,中宗李显即位,则天临朝称制。嗣圣元年(684年),废中宗为庐陵王,立睿宗李旦,继续临朝称制。载初元年,废睿宗,自称圣神皇帝,改国号为周,定东都洛阳为神都。
当朝期间,贬逐老臣,任用酷吏,唐初的元老重臣如长孙无忌、褚遂良、于志宁、裴炎等人,少数被贬逐,多数遭诛杀。举行殿试,创武举、自举、试官等制,经济上采取薄赋敛、息干戈、省力役等主张,因此在其执政的半个世纪中,社会经济呈现政绩辉煌,国威大振。!
神龙元年(705年)正月,张柬之、桓彦范、崔玄 、敬晖等人联合右羽林大将军李多祚发动政变,逼武则天退位,迎中宗复位。同年十一月去世,谥大圣则天皇帝。四、五代十国吴越国王钱镠 80岁
钱镠liú,字具美,小字婆留,汉族,杭州临安人。父钱宽,母水丘氏。生于唐宣宗大中六年(公元852年),卒于后唐长兴三年(公元932年)。
五、宋高宗,名赵构 80岁
高宗,名赵构(公元1107年-1187年),字德基,汉族。徽宗第九子,钦宗弟,历史上有名的昏君,因不思收复北方故土,宠信奸臣秦桧和下令处死岳飞父子而背负恶名,为人诟病。北宋灭亡后,在南京即帝位。在位36年,让位后病死,终年80岁,葬于永思陵(今浙江省绍兴县东南35里处宝山)。
六、十六国南燕慕容德 79岁
慕容德(326~405),中国十六国时期南燕的创建者。后增一字名备德,字玄明。昌黎棘城(今辽宁义县西北)人。鲜卑族。前燕主慕容皝少子。慕容皝时封范阳王,为征南将军,369年,东晋桓温率军攻前燕,德与兄慕容垂一道大败晋军于襄邑。慕容垂投奔前秦主苻坚后,德连坐免职。前秦灭前燕,他被徙到长安。淝水之战后,慕容垂称王,建后燕,都中山。慕容宝继位,以慕容德镇邺城,总管南境 。397 年, 魏军攻下中山,慕容宝奔龙城,后燕被截为两部分。398 年,慕容德率众自邶徙滑台(今河南滑县东),自立为燕王,史称南燕。滑台处于北魏和东晋之间,南北两面受敌,南燕所能控制的不到10 城 ,滑台还一度被魏军占领 。于是慕容德东进夺取青州,400年称帝。于广固( 今山东益都西北 )建都。下令检括户口,出荫户5.8万。南燕拥有步兵37万,铁骑 5.3 万。德死,兄子超继位,410年为东晋刘裕所灭。
七、前蜀高祖王建 71岁
前蜀高祖王建(847~918), 前蜀国的建立者。字光图。陈州项城(今河南沈丘)人,一作许州舞阳(今河南舞阳西)人。王建少年时以屠牛、盗驴、贩私盐为生,乡里人叫他”贼王八”。后投忠武军(治许州,今河南许昌)。黄巢起义军进攻长安时,僖宗逃奔成都,监军杨复光分忠武军八千人为八都,以镇压起义军,王建与鹿晏弘等各为一都头。中和四年 (884),王建等五都头率兵入蜀,被号为”随驾五都”,归宦官田令孜指挥。令孜认王建等为养子。僖宗还长安,王建等分典神策军。光启二年 (886)由于藩镇作乱,僖宗再奔兴元,王建为清道斩斫使。后宦官杨复恭代田令孜掌禁军,疑王建,出之为壁州(一作利州)刺史。王建招集溪洞酋豪,组织了一支八千人的队伍,逐步扩大地盘。光启三年,他弃阆州(今四川阆中)西赴成都,与西川(今四川成都)节度使陈敬瑄相攻,逐步占领成都西、南诸州。大顺二年(891),攻占成都,囚西川节度使陈敬瑄及田令孜。乾宁四年(897), 破梓州(东川节度使治所), 占有东西两川之地。天复二年(902)取山南西道(治兴元,今陕西汉中)。三年,唐封王建为蜀王。王建北有汉中,东有三峡,割据蜀地的基础稳固。后梁开平元年(907),王建在成都称帝,国号蜀,史称前蜀。八、五代十国南平武信王高季兴(858-929) 71岁
高季兴(858~929)中国五代十国时南平的创建者。字贻孙。陕州峡石(今河南三门峡东南)人。为富人家僮,后随其主为朱温部将 。唐末,朱温势力已扩大至荆州。后梁开平元年( 907 ),朱温即帝位后,派高季兴赴 任荆南节度使 。荆南镇 旧辖 10州(一作8州),唐末,为邻道 侵夺殆尽。高季兴到 镇时,仅得江陵一城。季兴招集亡散军民,又收用以唐进士梁震为首的文武官作辅佐,暗中 准备割据。乾化 四年(914),后梁封季兴为渤海 王。后唐同 光元年(923),李存勖灭后梁 ,季兴入朝洛阳。次年,受封为南平王。后唐灭前蜀以后,季兴得到归、峡二州。季兴还一度控制了夔(今四川奉节东)、忠(今四川忠县)、万(今四川万县市)三州,但很快又被后唐取回,故南平是十国中最小最弱之国。但因南平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复杂的政治、经济关系,高季兴得以长期割据一方。他死后,高氏父死子嗣,兄 终弟及,直至963年才 被宋灭亡。
九、十六国后燕慕容垂(326-396) 70岁
慕容垂(326—396.6.2),字道明(明屠本《十六国春秋》载一字叔仁),原名霸,昌黎棘城(今辽宁义县西北)人,鲜卑族,十六国时期后燕建立者,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统帅。
十、明太祖朱元璋(1328-1398) 70岁
明太祖朱元璋(1328~1398),字国瑞,原名朱重八,后取名朱兴宗,后改现名元璋。大明王朝开国皇帝,民族英雄,也是继汉高帝刘邦以来第二位平民出身并且统一全国的君主。汉族,濠州钟离(今安徽省凤阳县)人。祖籍沛县(今江苏省沛县),与刘邦同乡,《明史 太祖本纪》称朱元璋“世家沛,徙句容,再徙泗州。”。《明实录》、《天潢玉牒》等史籍中也有类似记载。1368年——1398年在位,年号洪武。谥号开天行道肇纪立极大圣至神仁文义武俊德成功高皇帝。葬于 明孝陵。
中国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是是清朝的康熙皇帝,从8岁登基,共在位61年。而实际执政最长的皇帝则是乾隆皇帝,一共63年。
Ⅲ 长寿的长寿名人
历来有不少名人因在其短短的一生中迸发出惊人的能量而被后世人所铭记,其实,历史上伟大的名人也有许多人是非常长寿的,并且在成就上毫不逊色,其中的一些更因其长久的人生轨迹获得了额外精深的思索以及迟来的成绩。这里谨罗列活过耄耋之年的名人以览于诸位:
柏拉图:公元前427-公元前347 哲学家,古希腊三贤之一
索福克勒斯公元前496-公元前406 剧作家
米开朗琪罗1475-1564 雕塑家,画家
提香1490-1576 画家
伏尔泰1694-1778 法国哲学家
布丰1707-1788 博物学家
歌德1749-1832 作家,著有《浮士德》
华兹华斯1770-1850 诗人
雨果1802-1885 法国作家,著有《悲惨世界》
斯托夫人1811-1896 作家,著有《汤姆叔叔的小屋》
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 作家,著有《复活》
哈代1840-1928 作家
叶芝1856-1939诗人
萧伯纳1856-1950 爱尔兰剧作家
泰戈尔1861-1941 印度诗人,诺奖得主
绥拉菲莫维奇1863-1949 作家,著有《铁流》
伏尼契1864-1960 作家
纪德1869-1951 作家,著有《伪币制造者》
丘吉尔1874-1965 英国政治家
毛姆1874-1965 作家,著有《刀锋》
雅娜·卡尔曼特1875-1997 法国长寿者,活到122岁,年龄被吉尼斯世界纪录确证,是经确证的世界上最长寿的人。
黑塞1877-1962 德国作家,著有《荒原狼》,诺奖得主
海伦·凯勒1880-1968 二十世纪最伟大的残疾人,杰出的励志作家
毕加索1881-1973 有史以来第一个活着亲眼看到自己的作品被收藏进卢浮宫的艺术家
莫里亚克1885-1970 作家,代表作《在路上》
阿加莎·克里斯蒂1890-1976 女侦探小说家
托尔金1892-1973 作家,著有《指环王》
博尔赫斯1899-1986 阿根廷作家,著有《小径分岔的花园》
冰心1900-1999 中国诗人
郑集1900-2010 中国生化学家、营养学的奠基者
巴金1904-2005 中国作家
贝克特1906-1999 荒诞派代表,著有《等待戈多》
纳吉布·马哈富兹1911-2006 埃及作家,诺奖得主
尤奈斯库1912-1994 荒诞派代表,著有《秃头歌女》
光未然1913-2002 中国诗人,著有《黄河大合唱》
杜拉斯1914-1996 作家,著有《情人》
阿瑟·米勒1915-2005剧作家,著有《推销员之死》
索尔·贝洛1915-2005 作家,著有《洪堡的礼物》
荣毅仁1916-2005 中华人民共和国前任主席、杰出的企业家
莱辛1919- 作家,诺奖得主
塞林格1919-2010 美国作家,著有《麦田里的守望者》
亚历克斯·哈利1921- 2008 黑人作家,著有《根》
阿兰·罗布-格里耶1922-2008 作家
约翰·布莱恩1922- 作家
Ⅳ 政治家和科学家哪个的平均寿命更长
科学家
政治家天天要被国事烦死
Ⅳ 世界上著名的政治家有哪些
中国:秦始皇、刘邦、萧何、刘彻、霍光、光武帝、曹操、诸葛亮、杨坚、杨广、李世民、房玄龄、李隆基、张九龄、赵匡胤、范仲淹、司马光、朱元璋、朱棣、张居正、孙中山、蒋介石、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
日本:伊藤博文、田中角荣
美国:乔治·华盛顿、托马斯·杰斐逊、亚伯拉罕·林肯、富兰克林·罗斯福
俄国:列宁、斯大林、赫鲁晓夫、戈尔巴乔夫
英国:奥利弗·克伦威尔、威灵顿、温斯顿·丘吉尔
法国:拿破仑·波拿巴、托克维尔、夏尔·戴高乐
德国:奥托·冯·俾斯麦、阿道夫·希特勒、康拉德·阿登纳
意大利:加富尔、朱塞佩·加里波
Ⅵ 中国长寿皇帝排名
1、清高宗乾隆(89岁)
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1711年9月25日—1799年2月7日),清朝第六位皇帝,定都北京之后的第四位皇帝。年号“乾隆”,寓意“天道昌隆”。
在位六十年,禅位后又继续训政,实际行使最高权力长达六十三年零四个月,是中国历史上实际执掌国家最高权力时间最长的皇帝,也是最长寿的皇帝。
乾隆帝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一位赫赫有名的皇帝。乾隆帝在位期间清朝达到了康乾盛世以来的最高峰,他在康熙、雍正两朝文治武功的基础上,进一步完成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社会经济文化有了进一步发展。
乾隆重视社会的稳定,关心受灾百姓,在位期间五次普免天下钱粮,三免八省漕粮,减轻了农民的负担,并且重视水利建设,起到了保护农业生产的作用,使得清朝的国库日渐充实。
乾隆帝时期武功繁盛,在平定边疆地区叛乱方面做出了巨大成绩,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并且完善了对西藏的统治,统一了新疆,正式将新疆纳入中国版图,清朝的版图由此达到了最大化,近代中国的版图也由此正式奠定。
乾隆帝在位期间,汉学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民间艺术有很大发展,如京剧就开始形成于乾隆年间。但是乾隆帝在位后期奢靡,吏治有所败坏,多地爆发起义。
并且闭关锁国政策也达到了最高,拉大了和西方的差距,中国正处于近代的前夜。
乾隆六十年(1795年),乾隆帝禅位于第十五子颙琰。嘉庆四年(1799年)2月7日卒于紫禁城养心殿,享年89岁。
庙号高宗,谥号法天隆运至诚先觉体元立极敷文奋武钦明孝慈神圣纯皇帝,葬于清东陵之裕陵。
2、梁武帝萧衍(86岁)
梁武帝萧衍(464年-549年6月12日 ),字叔达,小字练儿,南兰陵郡武进县东城里(今江苏省丹阳市访仙镇)人,南北朝时期梁朝的建立者(502年-549年在位)。出身兰陵萧氏,为西汉相国萧何的二十五世孙 。
南齐时,萧衍累官雍州刺史,其间两次参与抵御北魏,颇受齐明帝宠待。永元二年(500年),起兵攻讨东昏侯萧宝卷,并拥立南康王萧宝融称帝。
次年,攻陷建康。中兴二年(502年),接受萧宝融“禅位”,建立南梁。在统治初期,萧衍尚能留心政务,对宋、齐以来的种种弊端有所纠正。
为使各州郡置于自己的控制之下,他采取了更换异己、任用亲信,兼以讨伐的方针。但对门阀世族,萧衍一改前例,尽可能地恢复他们尊崇的地位;又宽待宗室,授诸王以实权。
萧衍在位时间达四十八年,在南朝诸帝中位列第一。在位晚期,随着年事增高,开始怠于政事,又沉溺佛教。
太清二年(548年),“侯景之乱”爆发,萧衍被囚死于建康台城,年八十六。谥号武皇帝,庙号高祖,葬于修陵。
3、则天大圣皇帝武曌(82岁)
武则天(624年-705年12月16日),自名武曌(zhào) ,并州文水(今山西文水)人。
中国历史上唯一的正统女皇帝(690年-705年在位),也是即位年龄最大(67岁)、寿命最长的皇帝之一(82岁),与汉朝的吕后并称为“吕武”。
武则天为荆州都督武士彟次女。十四岁时,进入后宫,为唐太宗才人,获赐号“武媚” 。唐高宗时封昭仪,后为皇后,尊号“天后”,与高宗并称“二圣”。高宗驾崩后,作为唐中宗、唐睿宗的皇太后临朝称制。
天授元年(690年),武则天自立为帝,改国号为周,定都洛阳,称“神都”,建立武周。武则天在位前后,大肆杀害唐朝宗室,兴起“酷吏政治”。
但她“明察善断”,多权略,能用人,所以使得贤才辈出。又奖励农桑,改革吏治,重视选拔人材。晚年逐渐豪奢专断,渐生弊政。
神龙元年(705年),武则天病笃,宰相张柬之等发动“神龙革命”,拥立唐中宗复辟,迫使其退位。中宗恢复唐朝后,为其上尊号“则天大圣皇帝”。
同年十一月,武则天于上阳宫崩逝,年八十二。中宗遵其遗命,改称“则天大圣皇后”,以皇后身份入葬乾陵。其后累谥为“则天顺圣皇后”。
4、宋高宗赵构(81岁)
宋高宗赵构(1107年6月12日-1187年11月9日),字德基,宋朝第十位皇帝,南宋首任皇帝,宋徽宗赵佶第九子、宋钦宗赵桓之弟。
大观元年五月(1107年6月),赵构生于宫中,历任检校太尉、定武军节度使等职,靖康二年(1127年)五月初一,其父徽宗,长兄钦宗被金人俘虏,北宋灭亡。
同年,赵构在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即位为帝,重建宋朝,是为南宋。
赵构在位时,迫于形势起用岳飞、韩世忠等大将抗金,但大部分时间仍重用主和派的黄潜善、汪伯彦、王伦、秦桧等人,后来甚至处死岳飞,罢免李纲、张浚、韩世忠等主战派大臣。
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在位三十五年的赵构禅位于皇太子赵昚,被尊为光尧寿圣宪天体道性仁诚德经武纬文绍业兴统明谟盛烈太上皇帝。
淳熙十四年(1187年)卒于德寿宫,时年八十一岁。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长寿帝王之一,谥号曰圣神武文宪孝皇帝,庙号高宗。
光宗绍熙二年(1191年),加谥受命中兴全功至德圣神武文昭仁宪孝皇帝。
5、元世祖孛儿只斤·忽必烈(80岁)
孛儿只斤·忽必烈(1215年—1294年),即元世祖,蒙古族,政治家、军事家。监国托雷第四子,元宪宗蒙哥弟。大蒙古国的末代可汗,同时也是元朝的开国皇帝。蒙古尊号“薛禅汗”。
1251年,蒙哥任忽必烈为总理漠南汉地军国庶事,南驻爪忽都之地。他先后任汉人儒士整饬邢州吏治,立经略司于汴梁,整顿河南(今洛阳)军政,并屯田唐、邓,收到积极效果。
1253年,受京兆(今陕西西安)封地。同年,忽必烈受命与大将兀良合台远征云南,灭大理国。1258年蒙哥兴师伐南宋,授命忽必烈代总东路军。
1259年9月,蒙哥在合州前线病逝。1260年3月,忽必烈在部分诸王的推戴下,即汗位于开平,建元中统。忽必烈以汉地丰富的人力、物力为依托,出兵击败阿里不哥。
1271年(至元八年),取《易经》“大哉乾元”之义,建国号为大元,确定以大都为首都。1274年(至元十一年),命伯颜大举伐宋。1279年(至元十六年)最后消灭了流亡在崖山的南宋残余势力,完成了全国的大统一。
统一全国后,忽必烈重用回回人阿合马。阿合马从中统初便主管中央财政,多方搜刮,权势日重。后阿合马独擅朝政。
1282年(至元十九年),大都发生了王著、高和尚刺杀阿合马事件。此后,忽必烈又先后任卢世荣、桑哥专理财政,都以失败而告终。
同期,忽必烈接连派遣军队远征日本、安南、占城、缅甸与爪哇,都遭到失败。但抗击海都、笃哇等西北诸王的侵扰和平服东北诸王乃颜叛乱,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1294年(至元三十一年),忽必烈病逝。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中国皇帝
Ⅶ 中国著名的政治家
杰出的政治家,有一个很重要的条件,那便是积极推动了良性制度的建立,推动社会向上的发展。在我国古代历史上出现过的优秀政治家,灿若星辰,不胜枚举。下面略举几个。
1、周公(姬旦)
周公姓姬名旦,周武王之弟,西周初年杰出的政治家,被尊为“元圣”和儒学先驱。武王死后,周公辅佐年幼的周成王,摄政七年,提出了各方面的带根本性典章制度,完善了宗法制度、分封制、嫡长子继承法和井田制,这些制度的形成对中国封建社会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创制的礼乐制度更成为中国古代社会“百代不易”的制度。为周王朝建立巩固和发展做出了不朽的贡献。
2、管仲
管仲是春秋时期齐国杰出的政治家,被誉为“法家先驱”、“圣人之师”、“华夏文明的保护者”、“华夏第一相“。在齐桓公时期担任国相,在任内大兴改革,即管仲改革,政治上,管仲整顿了当时的行政管理系统,有效地维护了社会稳定,在用人方面总结出一套对于各级官员实行奖惩的具体办法,注重经济和农业,反对空谈主义,开创职业技能教育,外交上打出“尊王攘夷”的旗帜,军事上制定了一种社会与军事相结合的战斗体制,为日后大规模作战打下来基础,经济上实行了统治盐铁的经济政策。管仲的改革使得齐国富国强兵,齐桓公也成为了春秋时期第一位霸主。
3、李悝
李悝是战国时期的政治改革家,在魏文侯时期任魏国相国,期间开始实行变法,在政治上主张废除世袭贵族特权,选贤任能,赏罚严明,经济上,主要实行“尽地力”、“平籴法”,李悝为了进一步实行变法,巩固变法成果,汇集各国刑典,著成《法经》一书。李悝变法不但使魏国走上了富强的道路,更是中国变法之始,在中国历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4、商鞅
商鞅在秦孝公时期主持变法,这场变法便是后世最为著名的”商鞅变法“,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一次较为彻底的封建化变法改革运动,不仅推动了秦国社会的进步,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使秦国实现了富国强兵,更顺应了封建历史发展的潮流,推动奴隶制社会向封建制社会转型,也成功地把法家思想带进上层建筑,影响了中国人两千多年,大大推动了社会进步和历史的发展。
5、秦始皇
灭六国,统一全中国,结束春秋战国以来的割据混战局面;政治上:建立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对我国后世影响深远;文化、经济上: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促进各地经济文化交流和发展;军事上:北击匈奴,修筑长城;兴修灵渠,开发南疆。
6、萧何
萧何是汉高祖刘邦时期的丞相,与张良,韩信并称为“汉初三杰”。秦末辅佐刘邦起义成就大业,汉朝建立后,萧何担任丞相一职,在政治上最大的成就便是制定了汉律,萧何废除了当时无理的秦朝苛法,而维持社会秩序的法令制度都一律保留,重新制定律令制度,作为《九章律》。
7、孝文帝
孝文帝是一个卓越的政治家改革家。实行均田制、整顿吏治、迁都洛阳,易汉服、断北语、通婚姻等等。促进了民族的融合 巩固了北魏的政权,使洛阳再一次成为经济文化中心,实行均田制恢复了经济的发展,使人们生活方式汉族化、生产方式汉化、社会制度封建化,为隋唐统一思想文化奠定了基础。
8、隋文帝
结束自东汉末以来长达360余年的分裂动荡局面,开创了统一的新局面;他大胆改革行政机构,创造出一套符合时代要求,并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制定了开放的思想文化和民族政策,促进了思想文化的繁荣和民族的融合。隋文帝励精图治,勤于政事,提倡节俭,他在位时隋朝出现了繁荣的景象,史称开皇之治。
9、王安石
王安石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在宋神宗期间任丞相一职,主持变法。王安石变法的根本目的,是要改变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增强对外防御,对内弹压的能力,以巩固和加强封建统治。变法期间,政府财政收入大幅增长,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豪强地主的兼并势力,人民负担减轻,呈现了百年来不曾有过的繁荣景象。可惜这场变法只维持了15年便为守旧派所废罢,以结束告终。
10、张居正
张居正是明朝杰出的政治家,万历时期的内阁首辅,辅佐万历皇帝朱翊钧开创了“万历新政”,史称张居正改革。政治上,实行考成法,以“尊主权,课吏职,信赏罚,一号令为主”,中心是解决官僚争权夺势、玩忽职守的腐败之风。经济上,实行一条鞭法,促进商品经济的繁荣。张居正新政是继商鞅、秦始皇以及隋唐之际革新之后直至近代影响最为深远、最为成功的改革。
Ⅷ 政治家长寿对国家来说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本人长寿没什么不好的
但要是在位置上长寿就是独裁了,这个不太好
国家大政方针不大变动的前提下,不同的政治家也有不同的想法,有助于发展,开阔视野
个人想法~~
Ⅸ 历史上大有作为的政治家为什么多难长寿
历史上大有作为的政治家为什么多难长寿,我想原因有以下两点:
其一,一个人从出生到20岁是成长阶段,如果活到50多岁,真正可用于工作和干事业的时间也就30多年。想想上述诸人在他们不算长的一生中成就了那么多的丰功伟绩,更感我辈的平庸。我是承认天才存在的,是历史、是时势造就了他们这些英雄,为他们提供了一个表演威武雄壮活剧的舞台,使他们的天赋和勤奋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发挥,从而推动了历史的前进和发展。
其二,他们是事业上的大成功者,他们的英名和事业已经永载史册。然而事业的成功已经耗尽了他们毕生的心血。背负了太多的沉重,长期的超负荷的劳动,体力和脑力的长期透支,摧毁了他们的健康,使他们未老已衰,致英雄往往魂断于盛年,这实在是令人遗憾和十分惋惜的事!如果天假以年,能让他们活得更长一些,比如到 70多岁,80多岁,历史定当为他们再书上重重地一笔。也许是晚年的辉煌,也许是晚年的失误,就只有天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