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国民党最长寿将军
最长寿将军应该抄是 孙元良,1904年生,2007死,活了103岁
毕 业 于 黄 埔 军 校 一 期,曾 任 88 师 师 长、第 22 集 团 军 司 令 官、 第 5 绥 靖 区 司 令 官 等 职。其子孙祥钟,是台湾电影明星,艺名秦汉。
B. 怎样活到100岁
陈立夫谈长寿秘诀
今年9月6日是立夫先生的百岁寿诞,他将多年亲身经历所得整理成“我怎么会活到100岁”,详述其养生之道如下:
先天的禀赋
先天的禀赋,人人不同,而最可贵者,我则具有四种。
一、我能熟睡 我一睡下去,不到几分钟、就能睡着,而且不久就睡得很熟,这是恢复疲劳的最有效方法,内人孙禄卿女士常常妒忌我,说我有这好福气。
二、不发脾气 我每次遇到困难,往往只怪自己,不怪人家,所以不会发脾气,更不会因此和人家冲突,所以小时候小朋友都喜欢和我玩。当我29岁担任了中央党部秘书长及32岁担任组织部长等职后,我都客客气气待他们,他们亦恭恭敬敬待我,无一次发过脾气,所有部下,都对我很好,不知脾气何用。
三、记忆力强 我很小在私塾中
就以记忆力强胜同学,例如一本《孟子》,别人需要半个月才能背熟,我则只需三四天,塾师认为我是好学生。我凭记忆力强,平时往往不带书包回家,去私塾中背
诵如流,后来到了上海南洋路矿学校中学部,我除了英文学得迟了,比不上人家,国文则常在班中同学之上,其他数、理、化因记忆力强,考在同学之前,总分数第
一,每一学期可得奖状一张,四年得了八张,墙上都贴满了奖状,他人见了都赞美不已。 我后来去北伐军总司令部担任机要科长,对前方拍来军事电报,每日来者必须把回电报发清,才能休息,每晚必至12时,始能睡觉。
四、有恒心 因为我记忆力强而
又能守之以恒。我的早起,在家中为第一人,去上学在街上则天天碰到一位茅山僧人,背上背有一韦驮像用以化缘,三步一拜从不间断,有一天我忍不住问他:“请
问老师父,你天天一早就在街上,三步一拜是为的什么?”老师父说:“你年纪大小,不懂的。”我再问他,他说:“我要为大家造一座庙。”我又问他:“你天天
行拜,人家怎么会给钱,助你造庙?”他答曰:“会的,你年纪大小,不懂的。”他就拜着走了。
后天的保养:
一、养身在动,养心在静
昔人云“户枢不蠹,流水不腐,以其常动故也”,我每天5时半即起,作全身自力按摩之运动,迄今已将近半世纪矣。在上海进入中学受学时,各种球类运动均好参与。其他如赛跑、游泳、滑冰、打拳等等,亦莫不参与。年岁愈老亦不中断。老年自身按摩之法:为东北秦太太所口授、称之日“内八段锦”。
我每日三顿饭后走路,由护士陪同,每次约走500至600步,行此已有20年矣。
养心在静,第一在淡泊明志,余诚无志于仕途,对于勾心斗角之争,绝不愿见其出现。
二、饮食有节,起居有时
我们的家,既非富有亦非贫乏;推因二叔辛亥革命起义上海,事成而家亦不复穷困。但不久反袁称帝,又遭迫害,复归于贫困。故饮食终归贫乏之,其能维持学业不辍,则全赖三叔在银行服务以协助有以成之也,故饮食有节,起居有时二者勉强有恒做到。
三、多食果菜,少食肉类
家贫其能不断餐者,因上一代兄弟友善从不分家,故 能免于三餐不断,祖母茹素,家中每日所费于买菜之数仅1元之3元/10而已。固然两素两荤,家里女人吃素的多,自然适合,我即无所谓,其实正合乎养生之道。
四、物熟始食,水沸始饮
吃生牛肉、海鲜等已成为人类之普通习惯,认为好吃不问其他。我则认为癌症日见其多,其原因可能在此。故我终守“物熟始食,水沸始饮”,从不破例。
五、头部宜凉,足部宜热
有一美国老年人活至120岁,究其长寿原因,总结为:“保持头部冷,保持足部暖”。此正与中国老年人睡眠前以热水洗脚,非至极寒冷之日,不戴帽子同一理由。我深信其理而保持此习惯。
六、知足常乐,无求乃安
昔人云,“登天难,求人更难”,故常以自立自强,好学博学诲人。“无求于人品自高”。求人常使其心不安,而受制于人,不可称为自主,欲求心之安乐必从知足无求做起。
七、减少俗务 寻求安宁
我服务国家社会75年,认识的人确实不少,若在礼仪方面不自加约束,则终日怕忙碌碌为人奔走,我之身体健康必受影响,乃于80岁生日之起,自限“不为”之事如下:
不剪彩;不证婚;参加婚礼及寿宴不发言;不任冶丧委员会主任委员。如此做法减少年高时之麻烦不少。
我之身体,并不特别强壮,自58岁起,即患糖尿病,亦曾因胆结石及膀胱结石,动过外科手术,其他的病亦曾生过,今居然能活到100岁不亦天乎。
自拟治心肌阻塞症之药方
(一)用大白芹菜(降血压通血管)半棵,切成小块,用打果机打烂。
(二)加黑木耳(美国认为可使血小板不凝结)浸水后,一饭碗之量,加入打果机打烂。
(三)加冬菇(日本一研究所认为冬菇是血管之清道夫)浸水后去蒂,一饭碗之量,加入打果机打烂。
(四)加山楂粉(据认为可平血压通血管)二两及水若干于打果机,打烂成薄浆。
(五)加丹参粉(据认为是冶心肌阻塞之有效药)二两于打果机加水,打烂成薄浆。
(六)加黄芪粉二两及水若干于打果机,打烂成薄浆。
(七)将此薄浆倒在锅中煮滚后,倒在瓶中,置人冰箱,分五六天与燕窝同于早饭前煮食之。
此方为立夫自己发明,使心脏不致阻塞,现已服了6年之久,有友人服之,认为确有效果。(摘自《参考消息》)
C. 民国元老张群的对联人生
民国元老张群的对联人生
摘要:
20世纪风云际会的国民党要员们大多长寿:陈立夫103岁,张学良101岁,薛岳102岁,宋美龄以唯一的女性独占鳌头,竟有106岁.这其中,民国著名的外交家张群活了104岁,他曾自诩姜子牙,有“人生七十方开始”的名言存世.通观其跌宕的政治人生,你会发现,张群的长寿与夫人马育英的风趣及二人和谐美满的婚姻是分不开的.
作者:刘创
D. 陈立夫的养生之道
陈立夫一生历经风风雨雨,却身体安康长寿,享年102岁,其中确实有些养生之道。
1990年8月27日晚,陈氏家族在美国纽约举行了一个盛大宴会,庆祝陈立夫和夫人孙禄卿90大寿。为了感谢前来祝寿的亲朋好友、校友门生、国民党元老,陈立夫以介绍他的养生之道作为答谢致辞。
陈立夫说,他的长寿之道分为四个“老”,共32字:“老健:养身在动,养心在静;老伴:爱其所同,敬其所异;老友:以诚相见,以礼相待;老本:取之有道,用之有度。”
在宴会上,陈立夫的致辞如下:
人生活到90岁是一件不简单的事,尤其夫妇二人都到90。我今天答谢诸位第一句话就是“祝诸位全体健康和长寿。”同时要乘此机会报告大家,老年人之四大需要,以及达到四大条件之要点如下: 老而不健康,是不幸福的,所以要保持健康为最重要。让我奉赠你们八个字:“养身在动,养心在静。”
古人云:“户枢不蠹,流水不腐。”因为它常动之故。人体亦然,多动使其血液流通,增进健康,其理易明。人都了解自己身体方面的缺点何在,就得在这方面多做运动。我每天清早5时半一起身,就要淋浴,淋浴时当水冲到哪里,就按摩到哪里,从头顶到脚心,每处用两手按摩100下,一共需要40分钟,连洗脸拭牙等约需1小时。早饭后,再散步1000步。如此做来,已有28年,决没有一天间断。持之以恒为最重要,此之所谓“养身在动”。
养心在静。首在不发脾气,不寻烦恼,知足常乐。我随蒋公服务25年,从未向他做任何要求,故心常快乐。他要我做这事做那事,我尽心竭力去做,做不好,是非所学(我是学采矿工程的),非我之罪也。故心常安,所以睡眠甚佳,不厌不游,此之谓“养心在静”。 老本者,指老而有储蓄也,亦即经济方面有独立能力,而无须求于人(包括儿女在内)也。于此我亦有八字奉献如下:“取之有道,用之有度。”
以上四点,仅述以往之经验,仅供诸位之参考,仍请指教。
据采访过陈立夫的美国《时代周刊》记者白修德的描述,陈立夫“身体虚弱,面色清秀”。百岁寿诞时,陈立夫写过一篇《我怎么会活到100岁》的长文,文章开卷语写道:“长命百岁,是人人所期望的,但是非人人所能达到的。其原因甚多:有属于先天所禀赋、有属于后天的保养、有灾难而能逃过、有俗务而能减少。”在《我怎么会活到100岁》的长文中,他谈了自己独到的体会:先天的禀赋,人人不同,而最可贵者,则具有四种 一、能熟睡。二、不发脾气。三、记忆力强。四、有恒心。 长寿关键在于后天的保养,有七点为要。
养身在动,养心在静。在上海进入中学受学时,各种球类运动均好参与。其他如赛跑、游泳、滑冰、打拳等等,亦莫不参与。年岁越老越不中断。 养心在静,要淡泊明志。余诚无志于仕途,对于勾心斗角之争,决不愿见其出现。
饮食有节,起居有时。他的家既非富有亦非贫乏。因其二叔辛亥革命起义上海,事成而家亦不复穷困。但不久反袁称帝,又遭迫害,复归于贫困。故饮食终归贫乏之,其能维持学业不辍,则全赖其三叔在银行服务以协助有以成之也,故饮食有节、起居有时二者勉强做到。
多食果菜,少食肉类。家贫其能不断餐者,因上一代兄弟友善从不分家,故能免于三餐不断。祖母茹素,固然两素两荤,家里女人吃素的多,自然适合,其实正合乎养生之道。
物熟始食,水沸始饮。吃生牛肉、海鲜等已成为人类之普通习惯,认为好吃不问其他。他则认为癌症日见其多,其原因可能在此。故终守“物熟始食,水沸始饮”,从未破例破例。
头部宜凉,足部宜热。有一美国老年人活至120岁,究其长寿原因在于:“保持头部冷,保持足部暖。”此正与中国老年人睡眠前以热水洗脚,非至极寒冷之日,不戴帽子同一理由。
知足常乐,无求乃安。昔人云:“登天难,求人更难。”故常以自立自强,好学博学诲人。“无求于人品自高。”求人常使其心不安,而受制于人,不可称为自主,欲求心之安乐必从知足无求做起。
减少俗务,寻求安宁。陈于80岁生日之起,自限“不为”之事如下:不剪彩;不证婚;参加婚礼及寿宴不发言;不任治丧委员会主任委员。如此做法减少年高时之麻烦。
陈坦言,他的身体并不特别强壮,自58岁起,即患糖尿病,亦曾因胆结石及膀胱结石,动过外科手术,其他的病亦曾生过,今居然能活到100岁,不亦乐乎。后天的保养是长寿的关键。 1949年冬,蒋介石逃到台湾后,为保住政权,先拿陈立夫开刀。陈立夫的原则是“不生气”。他去了美国,隐居在新泽西州湖林镇,埋头研究起《易经》来。 为了维持生计,他找孔祥熙等故人借了近2万美金,买了一个养鸡场。没有帮手,他就自己动手,喂食、捡蛋、买饲料、卖鸡蛋、清理鸡粪,肩挑背扛。他自学养殖专业知识,很快就学会了给鸡喂药、打针。 养鸡不仅让陈立夫摆脱了经济上的困窘,还让他的精神得到了振奋。更令他高兴的是,他因多年伏案工作,背部肌肉劳损,常年背部疼痛,从事体力劳动竟然治好了这个病。陈立夫还在家中制作皮蛋、咸蛋、豆腐乳、粽子,为唐人街的中餐馆供货。 闲下来的时间,陈立夫和夫人读书、写字、绘画,还担任了普林斯顿大学的客座教授,隔几天就去大学讲课,进入了无忧、无辱、常乐的人生境界。
E. 宋美龄,陈立夫,张学良都是2000年以后才去世的;和他们同时代的人有没有现在(2009)还活着的
国民党那边应该没有了,就是有也是不太出名的,但像他们一样长寿的确实也有几位,比如张群(1889-1991),何应钦(1890——1087)。
大陆这边的吕正操现在还或着,他出生于1905年,今年已经104岁了。
F. 我怎样活到100岁——陈立夫谈养生
�嘣�虻ń崾�鞍螂捉崾���饪剖质酰�渌�牟∫嗌���缃窬尤荒芑畹�100岁,已很知足。我总结自己的养生方法,应有如下几种: 熟睡 我一躺下,用不了多久就能入睡,这是恢复疲劳的最有效的方法。 不发脾气 每次遇到困难,我往往只怪自己,不怪人家,所以不会发脾气,更不会因此和人家冲突。 学会健脑 我很小在私塾读书时,记忆力就比其他同学强。例如一本《孟子》,别人需要半个月才能背熟,我则只需三、四天就背熟了。平时要多用脑,注意多食补脑食物。 有恒心 我不仅记忆力强而且还能持之以恒地锻炼身体。我一般不睡懒觉。以前清晨锻炼时,在街上总会碰到一位僧人,三步一拜地化缘,从不间断。一天,我忍不住问他:‘老师父,你天天一早就在街上,三步一晖是为什么?’老师父说:‘你年纪太小,不懂的。’我再追问,他说:‘我要为大家造一座庙。“你天天行拜,人家怎么会给钱?’答日:‘会的,你年纪太小,不懂的。’后来听说他终于建起了一座庙。 养身在动。养心在静 古人云‘户枢不蠹,流水不腐’,我每天5时半即起,做全身按摩之后,再进行其它运动。如跑步、游泳、滑冰、打拳等。 年纪大了以后,我每日3顿饭后由护士陪同走路,每次约走600步。 养心在静,贵在淡泊明志。我无志于仕途,对于勾心斗角之争,绝不愿看见。 多食果菜,少食肉类 由于祖母喜食素菜,家中每日两素两荤,这是符合养生之道的。 物熟始食,水沸始饮 吃生牛肉、海鲜等已成为很多人的习惯,认为好吃可以不问其它。我则坚持‘物熟始食,水沸始饮’,从不破例。 头部宜凉,足部宜热 听说,有一位美国的老年人活至120岁,究其长寿原因,总结为:‘保持头部冷,保持足部暖’。这与中国老年入睡眠前以热水冼脚,非特别寒冷之日,不戴帽子同一理由。我深信其理而保持此习惯。 知足常乐,无求乃安 古人云,‘登天难,求人更难’,故常以自立自强,好学博学诲人。‘无求于人品自高’。求人常使心不安,而受制于人,欲求心之安乐,必从知足无求做起。 我从80岁生日起,自限‘不为’之事如下:不剪彩;不证婚;参加婚礼及寿宴不发言;不任冶丧委员会主任委员。如此做法减少年高时之麻烦不少。
G. 陈立夫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
陈立夫(1902年—2001年)浙江省吴兴县(现湖州市)人,名祖燕,号立夫。陈果夫之弟。其二叔陈英士(陈其美)于辛亥革命初期与黄兴同为孙中山的左右股肱,与蒋介石关系密切。中国国民党政治家。1923年北洋大学矿科毕业,后获美国匹兹堡大学硕士学位。陈立夫是20世纪中国的重要人物之一,在近100年的漫长生涯中,以20世纪50年代成为国民党在大陆失败的替罪羊为界,正好分前后两个50年。前50年,他是政治人物;后50年,他潜心于研究中国文化,著述甚丰,再度引起华人学术界重视。 [编辑本段]个人概述 1923年北洋大学矿科毕业,后获美国匹兹堡大学硕士学位。 陈立夫的叔父陈其美追随孙中山先生从事辛亥革命,后因反对袁世凯称帝被暗杀。受其叔父的影响,1925年陈立夫从美国匹兹堡大学煤矿工程专业毕业后,放弃实业救国的理想,加入国民党,和其兄陈果夫逐渐掌握了国民党组织大权,建立了CC系,形成“蒋家天下陈家党”的局面。1926年初任黄埔军校校长办公厅机要秘书,随侍蒋介石左右。历任国民党中央组织部调查科主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机要科主任、中央党部秘书长、中央执行委员、常务委员、组织部长、社会部长、国防最高委员会委员、军事委员会第六部部长、国民政府训练总监部政治训练处处长、建设委员会秘书长、土地委员会主任委员、国民政府委员、教育部长、立法院副院长等职。他与其兄陈果夫一道,组织“中央俱乐部”,在国民党内形成一个很有权势的CC系集团,竭力控制国民党党部,维护蒋介石统治。他任调查科主任为时不长,但此后调查科一直在其控制之下,并于1938年8月改组为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调查统计局(简称中统),从事反对中国共产党并对付国民党内反蒋派系的斗争。 深为蒋介石信赖。1949年去台湾。1951年去美国定居。1969年回台湾,历任“总统府”资政、中央评议会主席团主席、中华文化复兴运动推行委员会副会长、中国医学院董事长、孔孟学会理事长等职。1988年7月,与中央评议会34名委员向台湾当局提出提案,主张以台湾的资金科技和大陆的人力资源合为互惠基础,建设中华。多次公开主张一个中国。主编过《孔子学说对世界之影响》,《易学应用之研究》等。著作有《唯生论》、《生之原理》、《四书道贯》、《孟子之政治思想》、《人理学研究》、《从根教起》、《迎头赶上》、《陈立夫先生言论集》。译有李约瑟的《中国之科学与文明》。到了台湾后,陈立夫兄弟二人被蒋介石排挤,他去了美国。在美国,陈立夫一边养鸡,一边弘扬中华传统道德,大力宣传中医,被誉为中医“守护神”。 陈立夫一生经历了3个世纪,堪称奇迹。他早年致力于宣传国民党的意识形态,晚年研究孔孟之道,其长寿和养生之道也带着哲学的思辨性。 陈果夫及陈立夫是国民党重要人物。陈立夫曾任蒋介石私人秘书,长时间主持人事及组织工作,亦是国民党党内安全特务机构:中央组织部调查科(中统)的始创人。在国民党内部,陈立夫和陈果夫的派系被称为“二陈”或者CC系。1948年陈立夫曾到美国为杜威助选,结果杜威落选,而国民党亦因而开罪上台之杜鲁门。1949年到台湾後,蒋介石为整顿在台势力,陈立夫难以在台立足,离开政坛去美国新泽西州定居,以经营农场养鸡、卖皮蛋、粽子等食品为生。晚年回台湾后也多做文化上的工作,不在政坛上有决定性影响。但因是国民党元老,仍很受尊敬。
H. 中统的陈老板是谁 军统的戴笠 还有个毛人凤 这三个人在职务上什么关系
中统的陈老板指的是陈立夫军统的老板是戴笠,毛人凤是后来戴笠飞机失事后继任的局长职务(后期军统更名为保密局)职务上在军统(不是戴笠是老大时)刚开始时,陈立夫掌管第一处(后来发展成中统)和局长一职(好像是,有点忘了,对不住啊),戴笠负责第二处(后来扩编成声名显赫的军统局),两人是上下级关系,但是基本上各干各的,军统只是个招牌而已戴笠和毛人凤是由第二处扩编成军事委员会调查局的,两人是同乡,戴笠是副局长,负责局内具体事务,毛人凤是秘书(做过的最高职位是代理秘书主任),属于上下级关系 如有不对敬请指出,如有需要请追问O(∩_∩)O哈哈~
I. 历史上姓陈的名人有哪些
历史上姓陈的名人有:陈完、陈胜、陈平、陈汤、陈寔、陈琳、陈登、陈宫、陈群、陈震、陈寿等等。
1.陈胜
陈胜(?—前208),字涉,秦末阳城( 今河南省登封市东南,一说今河南省商水县西南)人,秦朝末年农民起义的领袖之一。他与吴广一同在大泽乡(今安徽宿州西南)率众起兵,成为反秦义军的先驱;不久后在陈郡称王,建立张楚政权。后被秦将章邯所败,遭车夫刺杀而死,陈胜死后被辗转埋葬在芒砀山。刘邦称帝后,追封陈胜为“隐王”。
5.陈寿
陈寿(233年—297年),字承祚。巴西郡安汉县(今四川南充)人。三国时蜀汉及西晋时著名史学家。
陈寿少时好学,师事同郡学者谯周,在蜀汉时曾任卫将军主簿、东观秘书郎、观阁令史、散骑黄门侍郎等职。当时,宦官黄皓专权,大臣都曲意附从。陈寿因为不肯屈从黄皓,所以屡遭遣黜。蜀降晋后,历任著作郎、长广太守、治书待御史、太子中庶子等职。晚年多次被贬,屡次受人非议。元康七年(297年)病逝,年六十五。
太康元年(280年),晋灭吴结束了分裂局面后,陈寿历经十年艰辛,完成了纪传体史学巨著《三国志》。此书完整地记叙了自汉末至晋初近百年间中国由分裂走向统一的历史全貌,与《史记》、《汉书》、《后汉书》并称“前四史”。
参考资料网络-陈胜
网络-陈平
网络-陈汤
网络-陈宫
网络-陈寿
J. 谁知道动以养身,静以养心是什么意思
这还不简单啊.简单的来说,多多运动就是对身体好,外在的形成一种状态,给以健康的评论,静可以代表修心,和安静的思考的意思,不动,反思自己,把心理的状态调整好,给以好的心态!就这样形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