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你会不会不远万里的去见一个人
当有一份值得牵挂的感情,值得付出的人存在的时候,距离根本不是问题,相隔再远也不会感觉陌生,距离再长也会想方设法的去和他相见
② 鸟巢水立方,80岁以上的老人是免费进吗
去故宫,天坛、去万里长城、去怡额园。
③ 自古以来活到80岁的有几位
如果是普通老百姓,那估计数不胜数,
如果是皇帝,我国共有皇帝近500个,80岁以上有:
清高宗乾隆为最长寿者,活到89岁;
梁武帝萧衍享年86岁,是仅次于乾隆的长寿皇帝;
武则天(终年81岁;
宋高宗赵构 终年80岁;
元世祖忽必烈 也是80岁。
④ 抖音80岁姐姐不远万里去看78岁的兄弟背景音乐叫什么
背景音乐名字是《离别的车站》,演唱者是赵薇。
⑤ 历史上有真实记载的哪一位皇帝活的最久,活多少岁
乾隆(1711年9月25日子时—1799年2月7日)生于康熙五十年八月十三,卒于嘉庆四年正月初三,终年89岁,葬于河北裕陵(今河北省遵化市西北)。乾隆于雍正十三年即位,为清代入关第四帝。乾隆在位共六十年,乾隆六十年禅位于十五子颙琰,自己成为太上皇
除乾隆外另外四位活过80的皇帝
(1)梁武帝萧衍,享年86岁,在位48年。但他局处一隅,三次舍身入寺,长于文学,精通音律;侯景之乱后,饥病而惨死。
(2)大周女皇武则天,享年82岁,在位15年。是中国唯一女皇帝。
(3)宋高宗赵构,享年81岁,在位36年,建都临安(今杭州),半壁山河。
(4)元世祖忽必烈,享年80岁,在位35年。是中国历史上版图最大的时候,比乾隆时期的中国版图大了差不多二倍。
⑥ 许世友想孝敬母亲却又一次次离家 急急急,求求帮助!!!
许世友未到10岁时父亲便去世了,母亲更加辛勤劳动。一天,许世友到山上挖野菜回家晚了,母亲迎着寒风站在村口等他,他一阵心酸,流出了眼泪,心疼地跪在地上对母亲说:“娘,俺晓得你最疼俺,俺这一辈子不管有没有出息,一定尽心奉养您!”
许世友16岁那年,误伤了一个地主的儿子,地主勾结官府到处追捕他。一年后,许世友悄悄回到家中,跪在母亲面前,喊了一声:“娘,俺走后,让您老受苦了!”
许世友投身**斗争之后,反动派对他恨之入骨,曾几次抄他的家,许世友的母亲被迫带着两个女儿逃到外乡。一次在行军路上,许世友偶而碰到正在沿街乞讨的母亲和妹妹,难过得泪如泉涌,一下子跪在母亲的面前,泣不成声:“娘,孩儿不孝,连累您老人家无处安身……”
1949年,许世友已是山东军区司令员。不久,许世友便接来了年迈的母亲。当饱经风霜的母亲从吉普车里走出来的时候,许世友叫了一声:“娘!”随后当着数十名官兵的面,泪如泉涌,跪在了地上。母亲心疼地说:“孩子,快起来,一个大将军怎么能当着这么多部下跪我一个老太婆!”许世友却说:“我当再大的官,还是您的儿,您老就让我多跪会儿吧,这样我心里好受些!”
勤劳惯了的许母,在城里住了不到一个月,便住不下去了。1959年春天,许世友思母心切,请假后起程返家。他看到母亲背着柴草,马上快步跑过去,接过母亲背上的柴草,然后跪倒在母亲面前,说:“娘,您这么大年纪了还上山砍柴,儿心里实在难过啊!”直到母亲答应再也不去砍柴了,许世友才起身。
1985年10月22日,一代名将许世友在南京军区总医院八病区告别了尘世,享年80岁。
北京医疗条件那么好,许世友为何不愿去呢?当时,许世友就十分清楚自己肝癌的凶险,他怕到了北京,就回不了南京,更回不了他的新县老家,那么,又怎么能实现他死后土葬的愿望呢?
对承办许世友的丧事,党中央和中央军委的指示,均未涉及遗体究竟是土葬还是火化?当时除少数落后地区外,全国都禁止了土葬。南京军区的上上下下都知道,许世友遗体的处理是特殊的、例外的。
那还是在1956年,在中南海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期间,中央领导默默地传阅着一份关于国家机关领导人员实行火葬的《倡仪书》。
当时,在这份《倡仪书》后面签名的有:毛泽东、朱德、彭德怀、康生、刘少奇、周恩来、彭真、董必武、邓小平……
不久,中共中央召开八大。当《倡仪书》传到许世友手中时,他不仅没有签名,还找到毛泽东,表示自己对火化的不理解。
许世友是个出了名的孝子。这一点已闻名四邻。而每当许世友自己做错事,他便会跪在母亲面前,痛哭流涕认错。
许世友自参加红军后,睡梦中常常因思念母亲而泪流满面。他的部队两次路过敌占区的家乡,他都冒险回到家中探母。1952年许世友担任山东军区司令员,他请假回家看母亲。此时,离他1932年那次回家,母子二人已经有20年没有相见了。
那天,许世友翻身下马,见自家的门口走着一位老婆婆,一身褴褛,灰白的乱发犹如一堆乱草窝,脚上穿着露出脚趾的破棉鞋,身上背着一捆柴,许世友在那苍老的脸上寻找着20年前的记忆,却面目全非。还是母亲认出了儿子:“你是友德娃吧?”
“娘,我是友德啊,许世友“扑通”一声,跪倒在老人家面前,母子抱头痛哭。许世友为母亲擦擦眼泪,站起身,从母亲那弱小的肩头卸下那捆树枝。他想到自己年迈的老母至今还过着这种艰苦的日子,实在有愧,便又“扑通”一声跪倒在母亲面前,母子俩再次抱头痛哭了半个小时。
“友德娃啊,你大老远来家一趟不容易,俺替你烧水喝,。”许母颤颤地起身,回屋里烧水。而跪在地上的许世友没有母亲的发话,就一直跪在那里。
活着要尽忠死了要守坟。
1957年冬天,这时已是国防部副部长兼南京军区司令员的许世友,他又一次回家。此时,许母已是78岁高龄。那天许世友到了家许母正在喂猪。许世友在她的背后轻轻地喊了一声:“娘,俺回来看你了。”
许母回头,满是皱纹的脸上笑出了一朵花,然而,那朵“花”很快没有了,她说:“友德娃啊,俺已是78岁的人了,俺母子俩是见一次少一次了。”她双手颤抖着,抱着许世友痛哭起来。
许世友这位全国闻名的将军,在母亲面前却像个孩子,他伴随着母亲,呜呜地哭。
1959年许世友探亲,许母已经作古。许世友跪在母亲的坟边,喃喃自语:“娘,忠孝难全,你老人家健在时我未能服侍你,我死后,一定来为你守坟。”
1979年10月22日,许世友决定死后回到母亲身边,他有了土葬的想法。于是,他给大儿子许光写了一封信:
许光:
邮去现金伍拾元整,用这笔钱给我买一口棺材。我死后不火化,要埋到家乡去,埋到父母身边,活着精忠报国,死了要孝敬父母。
我今年74岁了,身体很好,活到八九十岁,也只有十多年了,你们可以先作准备。
许世友, 10月22日。
1985年刚过了元旦,许世友交代秘书给党中央写了报告,说自己来日不多,对组织别无他求,要求党中央在他死后实行棺葬,理由是自幼参加革命,报效生母不足。活着尽忠,死了尽孝,葬在老母坟边以尽孝道。
时间一天天过去了,将军的病情一天天地恶化,他经常在朦胧中询问报告是否有了回复。
许世友要求棺葬的报告送到北京,中央领导和中央军委领导传阅,全国解放后,除了任弼时、毛泽东没有火葬,谁有这个胆量要求土葬?谁也作不了这个主。最后,报告送给了邓小平,请他拍板。
一纸通行证司令魂归乡。
邓小平最了解许世友,他瞻前顾后,最后感到许世友毕竟是许世友,全中国只有一个,便在报告上批示:照此办理,下不为例。
10月26日上午,中顾委副主任王震受邓小平委托来到南京军区,郑重地传达了邓小平的意见。他说:“许世友在60年的戎马生涯中,战功赫赫,百死一生,是一位具有特殊性格、特殊经历、特殊贡献的特殊人物。邓小平同志签的特殊通行证,这是特殊的特殊。”
王震一连说了七个特殊,这在当今中国领导层中,谁能有这种评价和待遇呢?鉴于邓小平对许世友的这些高度评价,谁还能提什么意见呢?
10月31日下午,党和国家领导人在南京向许世友遗体告别时,刚刚还是万里无云的天空瞬间突变,电闪雷鸣,持续了20分钟后,天空又是一片晴朗。有人神秘地说:“老天爷哭了,它这是为许司令送行啊."
棺木的原材料,是广州军区司令员尤太忠派人到广西的原始大森林里采伐的楠木。南京军区工程机械连在10月22日来到了万山之腹的许世友家乡新县许家泵的墓址,开挖墓穴,迎候老司令魂归故乡,归依高堂。
许世友土葬的消息并没有公开。灵柩归故里的日期只在极少数高层人物的掌握和筹划之中,越发将许世友的葬礼搞得神秘化,人们都在暗地里窃窃猜测。
11月7日晚11时,护灵柩的官兵们突然接到整装出发的紧急通知,担负护送灵柩的负责人、南京军区副参谋长范志伦在11月8日零点整时举起右手,用力一挥,朝灵柩车队低声命令:“出发。”
11月9日凌晨车队抵达新县许家泵。由于事先没有通知任何人,车队抵达时又是半夜时分,所以,没有任何人迎接,一切都是悄悄进行的。
许世友灵柩到达墓地时,早已等候在此的工兵官兵们忙开了,除了铁锹铲土的声音,四周静得出奇。
东方终于露出一丝鱼肚白,千山万岭披上彩霞之际,隆重而又秘密的特殊葬礼终于顺利完成,我们的老司令许世友同志终于入土为安。从此,犹似唐诗宋词中描述的青溪绕田的小山村增添了一景:英雄许世友之墓。
许世友的坟茔紧靠着父母的墓穴,了却了他“死后尽孝”最后的心愿。墓穴坐落在青山绿树丛中,却没有任何的修饰,当时中央规定,不许设墓碑。可是,由于络绎不绝的参观者反映,一年后,由王震出面提出,为许世友竖了一块高高的花岗岩石碑,著名画家范曾手书七个大字:许世友同志之墓。
从各方面来综合来说,这原因大部分是因为自己的政治及军事信仰和爱国理想,以及中共的需要。
⑦ 历史上当皇帝最久的10位有那些
第一:清圣祖 康熙 爱新觉罗·玄烨在位61年(1662-1723)年,康熙帝是中国历史上一位非常了不起的皇帝,他文武双全、励精图治,少年时即平定三藩之乱,开创了史家称赞的“康乾盛世。”第二位:清高宗 乾隆 爱新觉罗·弘历在位60年(1736-1796),这是一位风流天子,六下江南流下了无数民间传说,其实,如果算上当太上皇的时间,他的实际执政超过了祖父康熙帝。第三位:辽道宗 耶律洪基 在位56年 共用过从清宁到泰昌五个年号(1055-1101)第四位 汉武帝 刘彻在位54年(公元前140-公元前86),他是第一个使用年号的皇帝,从建元到后元共用了十一个年号,年号之多除了武则天也无人能比(这位女皇在执政21年间共用了17个年号),汉武帝雄才大略,西汉王朝在经历了“文景之治”后,在武帝的统治下,整个王朝达到了巅峰。第五位:辽圣宗 耶律隆绪 在位49年 (982-1031)第六位:梁武帝 萧衍在位48年(502-550),南朝梁的开国皇帝,这位皇帝最大的特点是好佛,甚至要放下万里江山去佛寺出家,在他的倡导下,佛寺遍及江南,才有了杜牧“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的名句。第七位 明神宗 万历帝 朱翊钧在位48年(1573-1620),这位皇帝登基时仅10岁,此时,帝师内阁首辅张居正秉政,推行“万历新政”,抑制豪强,在全国丈量土地,推行“一条鞭法”,可惜,张居正死后,万历帝便改弦更张,而且几十年不理朝政,大臣们想见皇帝一面比登天还难。第八位:明世宗 嘉靖帝 朱厚熜 在位45年(1522-1567),这位皇帝的最大梦想是得道成仙,于是不理朝政,重用奸臣严嵩严世藩父子,将一个大明王朝弄得乌烟瘴气、国势日颓。第九位:唐玄宗 李隆基 共用先元、开元、天宝三个年号在位44年(712-756),这位皇帝经历了开元盛世,也遭遇了天宝之乱,所以,他的人生极为复杂,更何况,他的身边还有一位倾国倾城的杨贵妃,“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一首《长恨歌》让我们永远记住了这位多情的大唐天子。第十位:宋仁宗 刘祯从天圣到嘉祐共用了九个年号,在位41年(1023-1064),这是一位有作为的皇帝,也算得上一位名君,重用杜衍、富弼、韩琦、范仲淹四大名臣功不可没,而喜爱文学的人一定会对庆历这个年号非常熟悉,就因为范仲淹的那篇名文《岳阳楼记》中的首句“庆历十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⑧ 彭友善的人物生平
1911年辛亥,彭友善出生。 农历七月初三日午时出生于江西省余干县城内彭宅。祖父名昌言、字恭宾,父亲名太轩,母亲江四姑,大哥彭友仁,二哥彭友贤,姐姐彭友梅,友善行四。 小名海通,学名友善,号至斋,别号超真、自然信徒、虎癖居士。
1922年壬戌,11岁。暑期,随长兄赴上海求学,考入上海西区小学高小部。课余学画素描、习字,参观各种画展。在“大世界”第一次看到威武雄壮的东北虎,从此迷恋上了画虎。长兄友仁与上海美专的老师刘海粟、潘天寿、诸闻韵、汪声远等关系都很好,常偕友善携作品请教,获益良多。
1925年乙丑,14岁。暑期在余干考棚小学高小毕业,并考入江西私立玉亭初级中学。从张振仍先生习国文,学传统诗,学画国画。
1931年辛未,20岁。与大哥友仁合作丈二宣之《难民行》,徐悲鸿先生在画上题诗云:我生之初尚无为,我生之后逢百忧。天下尽是滔滔者,洪水猛兽漫相求。吁嗟彭君幸而免,悲苦流离写成卷。且抒郁抑自宽怀,吾侪有艺堪消遣。好望拭目待升平,闻道黄河能自清。此画收藏于中国革命博物馆。是年就读于南京中央大学艺术系,从徐悲鸿先生习西洋画,结识李毅士、张书旅二先生。1932年转学至武昌艺专绘画系。
1932年壬申,21岁。春初,祖父病重。三兄弟相继回余干,农历四月祖父病逝。因长兄友仁参加革命遭当局通缉,友贤、友善亦遭株连,经逃脱,暂避于景德镇郊区许家。作《祖父之逝》、《许聚书老伯像》。
1933年癸酉,22岁。春,入武昌艺术专科学校绘画系学习,受校长唐义精先生赏识,予以免学杂费,提供绘画材料之优待。作《恶梦》(又名“善与恶之斗争”,488cm×243cm)、《双栖》(又名“孔雀”,工笔重彩)等。
1934年甲戌,23岁。秋,毕业于武昌艺术专科学校绘画系,暑期军训时因被推选为学生代表向训练总监提意见,险遭枪决。旋回江西,受江西省主席熊式辉赏识,被委任为江西教育厅图画指导员。 1935年乙亥,24岁。作《大同世界》(彩墨,96cm×172cm)、《华清池》(彩墨,97cm×180cm),《英雄与美人》(彩墨,93cm×173cm)等。
1936年,丙子25岁。1936年有感于外侮日炽、民族危亡在即,遂创作八尺巨幅《同舟共济》图(国画,122cm×243cm),呼吁举国上下,精诚团结,共赴国难。该图于1936年被选为江西之珍贵礼品,祝贺蒋介石五十大寿。后在抗战期间蒋经国长期悬挂于他的办公室中。画的两边悬有孙中山先生亲书之对联,内容是“仰天地正气,法古今完人”。此画曾印成图片风行全国,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因该图呼吁抗战有功,专门给作者颁发美术界唯一的“胜利勋章”一枚。兼任江西美术事业委员会主任委员,负责教育部第二次全国美术展览会江西美术作品的征集工作,创作《篱菊鸡栖图》(彩墨,60.6cm× 134.5cm,中国美术馆收藏)、《和尚挑水》、《小卖》等,
1937年丁丑,26岁。4月,第二次全国美展时,彭友善一人入选作品四幅,数量和尺幅均为画展之最,即《恶梦》、《大同世界》、《华清池》、《伴侣》均为中西合璧的艺术风格,评委会赞扬他的画是一种值得提倡的新中国画,引起艺坛瞩目。其间发起成立中华全国美术会,彭友善为发起人之一,亦为首批会员。 七七事变后,积极投身抗日救亡宣传活动,曾创作大量抗日宣传画如:《逃亡图》《后羿射日》《最后胜利图》等,于江西各大中城市举行街头画展。曾于南昌及赣州举办画展义卖,所得全部捐献给抗敌后援会作救济难民及购买飞机大炮之用。
1938年戊寅,27岁。与在延安抗大工作的邵式平通过一封信,被江西省保安处秘密监视半年。作大幅抗日宣传画《最后胜利图》(白竹布,330cm×330cm)及《苏武牧羊图》
1940年庚辰,29岁。与胡献雅先生在赣州共同举办“献机义卖”画展一次,得款870余银元,悉数捐献抗日。集体加入国民党。结识杨啸欧、涂香山、欧阳康、陈彦和、陈小从等。
1941年辛巳,30岁。兼任三民主义运动委员会第二专门委员会主任委员,江西省实验幼稚师范学校美术指导员,创办业余美术补习班。7月,借送友贤回故里养病为由离开教育厅,在上饶受顾祝同、邓文仪挽留,任第三战区文化设计委员会第二组艺术专员。撰写《现代绘画十法》(重庆政府教育部《教育年刊》及《前线日报》上予以刊载)《建设三民主义的艺术》等在上饶民教馆及汪家园举办画展二次。结识顾祝同、邓文仪、黄维、徐先兆、杨大膺、修天、刘任涛等。
1943年癸未,32岁。与潘天寿、俞剑华、谢海燕在建阳举办过一次联谊画展。不久,第三战区文化设计委员会撤销,友善回余干筹办余干县立中学,任校务主任。集体加入三青团。
1944年甲申,33岁。3月3日,与吴惠生女士在余干订婚。彭吴两家为世交。友善再赴上饶,任第三战区文化运动委员会艺术组长。作大幅虎图50幅,与友贤在上饶举办“百虎画展”。
1945年乙酉,34岁。1月,调任中央训练团东南分团(训练青年远征军干部之机构)艺术干事,黄维任团长。9月4日,友善与惠生在余干县弋阳溪二酉庐举行婚礼。下半年在广昌国立幼稚师范专科部任副教授(陈鹤琴任校长)。作《全民雀跃庆和平》(彩墨,122cm ×243cm)、《驺虞图》(彩墨,68cm ×136cm)、《精忠报国图》(彩墨,72cm× 159cm,已赠黄维)。
1946年丙戌,35岁。任庐山暑期学术讲习会讲师,为期一月,结束后在牯岭“协和礼堂”举办个展,结识美国总统特使马歇尔将军,因通过他将《全民雀跃庆和平》图转赠杜鲁门总统,以《驺虞图》赠马歇尔将军,马设宴致谢,席间三次起立代表美国人民、美国总统及他本人向作者致谢。画展中结识李济深先生,先生即席题字“游于艺”相赠。还结识吴宗慈先生,为先生作国画肖像一幅。应蒋介石电召赴南京为马歇尔特使再绘一幅《百雀图》,任国民政府国防部新闻工作人员训练班艺术组长兼美术教官。
1947年丁亥,36岁。任国防部新闻局第二处艺术专员,国防部因《同舟共济图》呼吁抗战有功,颁发“胜利勋章”一枚。经识熊乐忱、马壁,由马壁介绍拜齐白石老人为师,作《白石老人像》一幅赠齐师,白石老人亲笔题赠句云:“疏狂那堪作人师。”并赠近照,其后题句云:“超真贤弟长相见。”作《百雀图》多幅,国防部以其分赠国际友人。长女石天出生。
1949年己丑,38岁。6月,任余干联合中学副校长。
1950年庚寅,39岁。3月调景德镇陶业专科学校任副教导主任兼教授及景德镇市文联副主席,景德镇市美协 主席等。夏,由许德瑗先生介绍加人中国民主同盟,徐悲鸿先生来信(见图)谓中央美术学院研究部需人,他愿为之推荐。长子彭开天出生。
1951年辛卯,40岁。调江西省画报社工作。
1952年壬辰,41岁。作《方志敏攻打漆工镇》(165cm×330cm,油画)。11月,调武昌中原大学政研班学习。
1954年甲午,43岁。为中苏友好馆创作《伟大的友谊》油画一幅(165cm×330cm)。次女乐天出生。
1955年乙未,44岁。2月,借调去革命烈士纪念堂搞油画创作,并借调吴齐、余新民、苏正、宁璘、王平、李朝墩等人成立油画创作组,友善任组长。赴上海、杭州、石家庄、邯郸、武汉、平江等地参观。结识谢觉哉、谢象晃、刘开渠、王式廓、莫朴等。7月,油画《永生》开始起稿。
1956年丙申,45岁。继续油画创作,5月当选第一届江西省政协委员,江西省美协理事。为解放军军委总政治部创作《彭黄平江起义图》(彩墨画,122cm×243cm)
1957年丁酉,46岁。7月《永生》(700cm×400cm油画)及《彭黄平江起义图》相继完成;参加省委召开的文艺工作者鸣放座谈会、高等学校讲师以上鸣放座谈会、江西师院艺术科鸣放座谈会,被划为“极右分子”,受降薪一级、盟内严重警告处分。
1960年庚子,49岁。在多次赴南昌县、余江县、都昌县下放劳动后,是年冬友善携岳母及三个儿女下放弋阳县漆工镇苏家墩落户,全家食野果中毒,雨后推独轮车因山路塌方几乎跌死。
1961年辛丑,50岁。清明节前后,友善携家小调回江西师院;夏,借调革命烈士纪念堂,作《毛主席代表来到瑞金》(油画,150cm×300cm)、《高虎脑战斗》(油画)等。
1962年壬寅,51岁。上半年,继续在革命烈士纪念堂搞创作,9月回江西师院摘掉右派分子帽子,恢复教学,任素描、解剖、透视、美术欣赏、国画等课。参加江西省文艺界第三次代表大会。
1963年癸卯,52岁。小儿彭中天出生。
1965年乙巳,54岁。1月至3月,参加江西社会主义学院学习,与部分学生赴余江县兰田公社和贵溪毕家站开门办学。
1966年丙午,55岁。夏,“文化大革命”开始,8月11日被罚跪在师院水泥地晒太阳,双腿灼伤溃烂达半年之久;被抄家两次,历年创作大部分被抄去,在江西师院第一教学大楼开过一次“彭友善黑画展览”,后作品不知去向。
1967年丁未。56岁。下放江西师院附属白马山农场劳动,被押赴梅岭参加“集中训练”
1968年戊申,57岁。在“一打三反”运动中,被戴高帽子,挂黑牌站在江西师院大门前示众游斗。
1969年己酉,58岁。春,江西师院迁拿山沟边村井冈山附近,改名“井冈山大学”,友善随校参加劳动。
1971年辛亥,60岁。井冈山大学招收工农兵学员,友善担任素描及美术欣赏课程教学。
1972年壬子,61岁。井冈山大学迁回南昌恢复原校名,专案组为友善作了结论,宣布解放。 1973年癸丑,62岁。3月,借调江西革命烈士纪念堂恢复油画《永生》,复制者还有吴仕华、章仁缘、唐稚云等,5月完成。
1975年乙卯,64岁。“批林批孔”运动开始,友善为批判对象,停止上课,调系资料室工作。
1977年丁巳,66岁。参加省四届政协会议,当选省美协副主席。
1979年己未,68岁。8月,友善的右派分子结论得到改正。作《雄鸡报晓》(彩墨,68cm×136cm,为省政协作)、《雄鹰展翅》(彩墨,96cm×178cm,为北京人民大会堂作)等。
1980年庚申,69岁。作《夕钓》(彩墨,47cm×68cm)、《斗鸡图》(彩墨,68cm×136cm)、《深山古寺》(彩墨,95cm×179cm)、《猫菊》(彩墨,47cm×68cm)等,复制《英雄与美人》(彩墨,93cm×173cm),是年被批准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1981年辛酉,70岁。春,举办“彭友善、燕鸣画展”(由省美协主办),8月在汉阳归元寺举办“彭友善画展”(由武汉归元寺文物处主办)。12月批准退休,作《长啸》(彩墨,63.5cm×46cm,中国美术馆收藏)、《野凫图》、《雄视》、《竹林夜月》,复制《自然之神》、《乘龙观音》等。
1982年壬戌,71岁。作《菊花群鸡图》(34cm×91cm,中国美术馆收藏);6月去景德镇画瓷画,在景市举办瓷画展一次;8月在杭州市浙江文化会堂举办个展一次(由浙江、江西两省美协主办),在杭结识谭建丞、周昌谷、方增先、郑朝、周采泉等。在沪结识沈迈士、谢稚柳、陈佩秋、唐云、应野平、吴青霞、包谦六、朱振铎、裴先白、宋日昌、周谷城、郑逸梅、冯英子等。
1983年癸亥,72岁。作《百虎图》长卷(彩墨,45cm×1387cm)、《神州狮吼》(68cm×136cm)等
1984年甲子,73岁。5月19至6月2日,在北京中央美术学院陈列馆举办个展。(由中国美协、江西文化厅、江西美协、江西师大主办);结识廖静文、吴作人、刘勃舒、侯一民、罗工柳、蔡若虹、李真、曾竹韶、孙滋溪、沈希诚、黄苗子、郁风、艾青、陆石、肖劲光、黄鼎臣、董纯才、宋中等,晤及旧识章毅然、黄梦雪、徐而行、程至的、黄维等。9月,应邀偕惠生参加“赣南中秋书画会”。《长啸》获江西优秀文艺一等奖
1985年,乙丑74岁。任江西省第五届政协委员、江西省文史研究馆荣誉馆员。11月,在南京江苏美术馆举行个展(由江苏美协、江西美协、江苏美术馆、江西师大主办)。结识亚明、杜平、归鸿、范飞等,晤及旧识谢海燕先生。江苏美术馆收藏国画《虎》一幅。为庆祝抗日战争胜利40周年复制《全民雀跃庆和平图》(彩墨,95cm×179cm)及《大同世界》等。
1987年丁卯,76岁。4月在广州美术馆举办个展(由广州美术馆主办),结识黎雄才、关山月、林镜秋等。广州美术馆收藏国画《虎》一幅。
1988年,戊辰77岁。重制《恶梦》(又名“善与恶之斗争”,彩墨,122cm×243cm),原画抗战中被毁。撰写《画虎艺术》一书,由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
1989年己巳,78岁。12月,在香港文化会堂举办“彭友善画展”(由香港美术研究会主办)。结识李汛萍、纪振中、赵少昂等,晤及旧识赵世光先生。
1990年庚午,79岁。作《琴筝和鸣图》(64cm×129cm)、《雄风万里》、《雄鹰展翅》、《秋林访胜》(67cm×134cm)、《危崖俯瞰》(39cm×79cm)等。
1991年辛未,80岁。作《布袋和尚》(69cm×136cm)、《达摩面壁》(67cm×117cm);荣获从事文艺工作30年荣誉证,受聘为江西书画院顾问。作《达摩东渡》(70cm×139cm)、《母子虎》(68cm×137cm)等
1993年癸酉,82岁。荣获国务院颁发有突出贡献专家证书。作《朱竹小鸡》(68cm×85cm)、《大梦将醒》、《履险》、《雄视》(69cm×137cm)等。1995年乙亥,84岁。10月,在省文联影协展厅举办“彭友善吴惠生诗书画展”以纪念金婚(由江西书协、江西美协主办)。 1996年丙子,85岁。得旅美华人彭跃南先生帮助,与美国杜鲁门图书馆取得联系,并获美国杜鲁门图书馆谢函,寄来1946年通过马歇尔将军赠美国总统杜鲁门的《全民雀跃庆和平图》之彩照。
1997年丁丑,86岁。参加江西省文史研究馆为庆香港回归之笔会,即席作《红白梅图》,参加省美协之笔会,书写“庆香港回归,喜金瓯重圆”,曾作《驺虞图》(84cm×152cm)、《全民雀跃庆回归》(120cm×248cm)、《香归故土》(84cm×152cm)庆祝香港回归。于8月16日凌晨1时15分,因心脏病突发逝世于江西医院,于8月20日在堎上殡仪馆大厅举行隆重追悼会。 周谷城先生题词云:充实而有光辉。李苦禅先生题词云:千秋笔墨惊天地。艾青先生题词云:用彩色谱写诗篇。黄苗子先生题词云:虎虎有生气。吴作人先生题词云:师造化,夺天工。陈立夫先生题词云:文以载道,艺以宏德,唯有德者能久享其名。
去世后曾于1998年及2004年先后在北京、南昌为其举办纪念画展。廖静文先生致贺电云:彭友善先生是江西美术界的一位杰出代表,曾是徐悲鸿十分喜爱的学生。其作品题材广泛,可谓人物、动物、山水、花鸟无所不能。其艺术手法融合中西,以形写神,形神兼备,引人入胜。吴官正同志贺词云:他热爱祖国,画艺精湛,独具风格魅力。美国杜鲁门图书馆贺词云:《全民雀跃庆和平》这幅画现在仍然是中美两国人民友谊的象徵。去世后六年,2013年10月26日彭友善、彭开天水墨联展在台举办,展出了彭氏父子名作共65件。
2014年1月18日,北京旷深2014精品拍卖会(江西第四期):160号拍品彭友善《鲁迅像》(立轴 设色纸本142×80cm)以110万元被333号买家拍得,创造了彭友善个人书画作品历史最高纪录。
⑨ 80岁老人不远万里来寻找初恋,一把鼻涕一把泪
真爱,痴心不改
⑩ 黄飞鸿有四个老婆,十三姨是第四任,其他老婆去了哪里呢
提起十三姨,大家第一反应是不是关之琳,她的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让人移不开眼睛,在大家的印象里,十三姨就应该是关之琳这样的。
也只有关之琳版本的十三姨才配得上英武过人的黄飞鸿。
也许是电视剧的代入感太过强烈,黄飞鸿的形象也自然的被人想象成李连杰的样子,英武帅气的黄飞鸿配上娇俏可人的十三姨,妥妥的金童玉女范。
当然电视剧是无法与真实的历史划上等号的,黄飞鸿原名黄锡祥,他的父亲黄麒英被誉为佛山十大高手之一。
可惜一生济世为怀、救死扶伤的宗师黄飞鸿,晚年重病缠身,“宝芝林”也被付之一炬,其长子汉林又告失业,因此忧郁成疾,于1925年4月17日,病逝于广州城西方便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