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象皮拿来煮一天能吃200克吗
苋菜又叫米苋,系苋科,属一年生植物苋之茎叶,我国自古有之。苋菜按其颜色分红苋、绿苋和红绿杂色三种。在我国南北各地均有栽培,是夏季应市的主要蔬菜之一。 苋菜富含多种营养素,所含蛋白质、脂肪、钙和磷质,营养价值都比菠菜高。绿苋菜的铁质稍逊于菠菜,红苋菜含的铁质则超过菠菜1倍以上,至于维生素的含量, 菠菜更比不上苋菜。如果一个人一天吃100克苋菜,就可以满足人体对维生素a的需要量;每100克红或绿的苋菜含维生素c25~175毫克,一个人一天吃100~150克苋菜,即能满足人体对它的需要;此外,苋菜还含有菠菜没有的维生素b2成分。
苋菜叶多质嫩、茎细柔软,既可炒食、做汤,又可稍烫切短凉拌,均清爽可口,易于消化吸收;若将苋菜先入冷锅中,不放油在火上炒熟盛起,再将生油炼熟,倒入苋菜酌加蒜泥拌食,更加鲜嫩、风味独特。苋菜叶里含有高浓度赖氨酸,可补充谷物氨基酸组成的缺陷,很适宜婴幼儿和青少年食用,对促进生长发育具有良好的作用,尤对用牛奶、奶粉等代乳品哺喂的婴儿有益。如将鲜苋菜洗净、切碎 做汤饮汁,或把切细的苋菜炒熟透捣成泥,酌量分喂婴幼儿,既能增加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又有帮助消化,疏通大便,清热解毒之效。
苋菜还有较好的药用价值。尤其是红苋菜。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苋菜 “甘、冷利、无毒,具有补气除热,利在小肠,治初痢”等功用。祖国医学认 为,苋菜具有解毒清热、补血止血、抗菌止泻、消炎消肿、通利小便等功效; 民间一向视苋菜为“补血佳蔬”,故又有“长寿菜”之美称。
民间验方介绍:用鲜苋菜50~100克,捣汁或水煎浓缩,酌加白糖或蜂蜜调味服用, 可治咽喉痛、扁桃腺炎。用苋菜50克炒黄研粉,加适量红糖开水冲服,可治产后 腹痛。常用红苋菜煮汤服食,对血丝虫病下肢象皮肿、甲状腺肿大,久服有效。 将红苋菜200克,加水4碗煎煮至1碗,温服,对子宫颈癌有辅助疗效。用鲜苋菜 叶加白糖捣烂,敷于患处,每天换药2~3次,可治疮疖肿。以鲜苋菜叶捣烂,加 适量蜂蜜调匀,敷于小腿溃疡患处,每天换药1~2次可有疗效。
苋菜的可食用人群
一般人群均可食用
1. 适合老年人、幼儿、妇女、减肥者食用。在夏季食用红苋菜对于清热解毒,治疗肠炎痢疾以及大便干结和小便赤涩有显著作用;
2. 脾胃虚寒者忌食;平素胃肠有寒气、易腹泻的人也不宜多食。
苋菜的食物相克
苋菜禁忌与甲鱼和龟肉同食。
苋菜的食用方法
1. 常用烹调方法包括炒、炝、拌、做汤、下面和制馅。但是烹调时间不宜过长。
2. 在炒苋菜时可能会出很多水,所以在炒制过程中可以不用加水。
3. 如果想蒜香扑鼻,就要在出锅前再放入蒜末,这样香味最为浓厚。
『贰』 太阳草的简介和传说 十万急速·····
学名】Portulaca oleracea Linn.
【英文名】Purslane
【科属】为马齿苋科植物马齿苋的幼嫩茎叶、马齿苋科 Portulacaceae。
【别名】长命菜、五行草、安乐菜、马齿苋、酸米菜、长寿菜。
[性味归经】性寒,味甘酸;入心、肝、脾、大肠经。
[【来源】本品为马齿苋科植物马齿苋Portulaca oleracea L。 的干燥地上部分。夏、秋二季采收,除去残根及杂质,洗净,略蒸或烫后晒干。
【源形态】一年生草本,长可达35厘米。茎下部匍匐,四散分枝,上部略能直立或斜上,肥厚多汁,绿色或淡紫色,全体光滑无毛。单叶互生或近对生;叶片肉质肥厚,长方形或匙形,或倒卵形,先端圆,稍凹下或平截,基部宽楔形,形似马齿,故名“马齿苋”。夏日开黄色小花。蒴果圆锥形,自腰部横裂为帽盖状,内有多数黑色扁圆形细小种子。
【性状】本品多皱缩卷曲,常结成团。茎圆柱形,长可达30cm,直径0。1~0。2cm,表面黄褐色,有明显纵沟纹。叶对生或互生,易破碎,完整叶片倒卵形,长1~2。5cm,宽0。5~1。5cm;绿褐色,先端钝平或微缺,全缘。花小,3~5朵生于枝端,花瓣5,黄色。蒴果圆锥形,长约5mm,内含多数细小种子。气微,味微酸。
【鉴别】取本品粉末2g,加盐酸乙醇溶液(1→20)15ml,加热回流10分钟,趁热滤过。取滤液2ml,加3%碳酸钠溶液1ml,置水浴中加热3分钟后,在冰水中冷却,加活性炭少量,搅拌,滤过,滤液加新制的重氮对硝基苯胺试液2滴,显红色。
【性味归经】酸,寒。归肝、大肠经。
【功用主治】 适用于痢疾(大便半干半稀)、清热解毒,凉血止血。用于热毒血痢,痈肿疔疮,湿疹,丹毒,蛇虫咬伤,便血,痔血,崩漏下血。现代大多用于治疗肠炎、急性关节炎、膀胱炎、尿道炎、肛门炎、痔疮出血等。
【[宜食】适宜肠胃道感染之人食用;适宜皮肤粗糙干燥,维生素A缺乏症,角膜软化症,眼干燥症,夜盲症的人食用;适宜小儿单纯性腹泻,小儿百日咳者食用;适宜钩虫病患者食用;适宜妇女赤白带下及孕妇临产时食用;适宜矽肺患者食用。
【忌食】凡脾胃索虚,腹泻便溏之人忌食;怀孕妇女,尤其是有习惯性流产的孕妇忌食,因马齿苋性属寒滑,食之过多.有滑利之弊。根据前人经验,马齿苋忌与甲鱼同食,否则会使实用者肠胃消化不良,食物中毒等。
《食疗本草》:“煮粥止痢及疳痢。”《开宝重定新本草》:“马齿苋,服之长年不白。”《本草经疏》:“长年不白,总言其凉血益血,疾去身轻之功耳。”《本草正义》:“马齿苋……,治女人赤白带下,则此症多由湿热凝滞,寒滑以利导之,而湿热可泄,又兼能入血破瘀,故亦治赤带。濒湖谓散血消肿,利肠滑胎,解毒通淋,又无一非寒滑二字之成绩也。”
《本草经疏》:“凡脾胃虚寒,肠滑作泄者勿用。煎饵方中不得与鳖甲同入。”
【按语】
马齿苋作为一种野菜,中国老百姓食用已久,确实别具风味。夏秋季节,采拔茎叶茂盛、幼嫩多汁者,除去根部,洗后烫软,将汁轻轻挤出,拌人食盐、米醋、酱油、生姜、大蒜、麻油等佐料和调味品,做凉菜吃,味道鲜美,滑润可口。也可烙饼,做馅蒸食。我国许多地方的群众,至今还有将马齿苋洗净,烫过,切碎,晒干,贮为冬菜食用的习惯。
【营养成分】
[编辑本段]
每100克马齿苋鲜嫩苋茎叶含蛋白质2.3克,脂肪0.5克,糖类3克,粗纤维0.7克,钙85毫克,磷56毫克,铁巨1.5毫克,胡萝卜素2.23毫克,维生素BI0. 03毫克,维生素民 O. 11毫克,维生素PP 0.7毫克,维生素 C 23毫克。此外,还含有大量去甲肾上腺素、钾盐及丰富的柠檬酸、苹果酸、氨基酸以及生物碱等成分。维生素A样物质,故能维持上皮组织如皮肤、角膜及结合膜的正常机能,参与视紫质的合成,增强视网膜感光性能,也参与体内许多氧化过程。马齿苋对大肠杆菌、痢疾杆菌、伤寒杆菌等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特别是对痢疾杆菌的作用很强,所以.马齿菜适宜患有急慢性痢疾肠炎以及膀胱炎,尿道炎(轻度尿道畸形也可)的人服食。马齿苋中含大量去甲肾上腺素和多量钾盐,以及苹果酸、柠檬酸、谷氨酸、天冬氨酸、丙氨酸和蔗糖、葡萄糖、果糖等。现代 药理研究表明: 抑菌试验:对大肠杆菌、伤寒杆菌、痢疾杆菌等均有抑制作用,特别对痢疾杆菌的作用很强。
马齿苋也属一名酸米菜,南京地区药材名叫安乐菜。系马齿苋科植物。肉质草本,开黄色小花,果实成熟时环状裂开,分布中国各省。
【赤白痢疾】
马齿苋60~90克(鲜草加倍),扁豆花3至12克,水煎加红糖,一日分2次服。或马齿苋烧存性,研细,以糖水调服。每次服6克,一日2次。
【妇女赤白带】
鲜马齿苋,洗净捣烂绞汁约60克,生鸡蛋2个,去黄,用蛋白和入马齿苋汁中搅和,开水冲服,每日1次。
【黄疸】
鲜马齿苋绞汁,每次约30克,开水冲服,一日2次。
【烂腿 (臁疮)】
鲜马齿苋捣烂,连渣敷于患处。
【小便尿血,便血】
鲜马齿苋绞汁,藕汁等量,每次半杯 (约60毫升),以米汤和服,一日2次。
【尿道感染,尿余沥,尿不尽,尿线细,尿畸形】
马齿苋150克,红糖90克 , 加水浸泡2小时,文火煎30分钟,一日一剂,一日服3次。
【用法用量】 9~15g;鲜品30~60g。外用适量捣敷患处。
【贮藏】置通风干燥处,防潮。
【备注】(1)马齿苋为治菌痢的要药,可单用本品煎服,也可配合辣蓼等药同用,以用新鲜者效果较佳。本品在近年来应用范围有所发展,如用治百日咳、肺结核及化脓性疾患等。由于本品原可做蔬菜食用,即使大量应用也很安全,故是一味值得重视的药品。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马齿苋与羿的神话故事
[编辑本段]
我国上古神话传说中最著名的射手是羿。据说,羿的所在地是有穷族,他制作的弓箭,善射,无论是高处的、远处的、动的、细小的,他都百发百中。
尧之时,十日并出。焦禾稼,杀草木,而民无所食。猰貐(ya yu 亚雨)、凿齿、九婴、大风、封豨(xi 希)、修蛇、皆为民害。尧乃使羿诛凿齿于畴(chou 筹)华之野,杀九婴于 水之上,缴( zhuo 酌)大风于青丘之泽,上射十日而下杀猰貐,断修蛇于洞庭,禽(与擒通)封豨于桑林。万民皆味道,置尧以为天子。于是天下广狭、险易,远近,始有道里。
羿奉尧的命,射掉了危害人类的10个太阳和六种可怕的野兽。从此,不管是宽还是狭窄的地方,是险峻还是易行的地方,是远还是近,都畅通无阻。
羿只能射下十日之中的9日,一日躲在马齿苋下幸存下来。太阳为了报答马齿苋的救命之恩,从此以后无论多么热认得天气,太阳都晒不死马齿苋。
毒隐翅虫皮炎
(Paederus fuscipes dermatitis)
毒隐翅虫皮炎是盛夏季节常见的皮肤病,每年的6~9月份是高发季节。毒隐翅虫常栖于潮湿的草地之中,乱石腐木之下,昼伏夜出,且喜高空飞行,有较强的趋光性,能分泌一种强酸性的毒液,皮肤接触后可出现炎症反应。
毒隐翅由皮炎的临床特点有哪些
1.毒隐翅虫皮炎发病有明显的季节性,6~9月份最多,特别是阴雨前后的闷热天气发病率更高。
2.皮损多于早上起床后发现,反损以面、颈、胸背及四肢暴露部位为主,表现为线状、斑片状或点状的水肿性红斑,其上分布密集排列的污黄色、白色的水疱或脓疱,线状皮损犹如竹签或指甲刮伤一样,形态多异而不规则。斑片状皮损与皮肤烧伤相似,皮损的长短,大小,多少不一,一般长的约2~5cm,最长者可达10cm以上。
3.患处皮损灼热刺痛,严重者可伴有恶心、呕吐、恶寒发烧等全身症状。病程一般一周左右,皮损干燥,结痂,脱落而愈。局部可暂时遗留色素沉着斑。
单方可选用马齿苋(鲜者更佳)捣敷患处,每日2次
马齿苋是乡村野道上随处可见的一种野草,叶和茎都能吃,乡里人拿它当野菜,填肚子充饥。马齿苋命贱,哪里土旱哪里长,石头缝里也能扎根,扑棱棱生长一大片来。它的生命力有种少见的顽强,牛啃它,羊也啃它,越啃越旺,永世啃不绝。马齿苋还有个好听的名字,叫太阳草。
太阳草不死的传说,使马齿苋这种普通、平凡甚至卑微的植物成为顽强、不朽与神奇的代称。
说的是很古很古以前,天上挂着十个太阳,江河烤干了,大地烤焦了,天下人快死绝了。那时,人群中冒出一个叫羿的英雄,使出万钧之力,拉开了轩辕神弓,放出了轩辕神箭,一连射下九轮太阳。最后一个太阳吓坏了,慌忙逃命,仓皇间四顾茫茫,皆为焦土,唯有一丛马齿苋长得茂盛耀眼,状如灶盖,那太阳便一头栽下来,钻入马齿苋的草棵下面,躲过夺命的一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