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长寿老人 > 邵阳市长寿

邵阳市长寿

发布时间:2021-12-04 00:37:42

A. 大师,本人1990.2.4农历,男,上午九点出生,姓名:王泽焘,出生地点:湖南省邵阳市绥宁县,谢谢!

王4划(土)泽17划(水)焘18划(火) 得分:88(吉)
天格:5分(土)人格:21分(木)地格:35分(土)外格:19分(水)总格:39分(水)
「王泽焘」的“三才”解析
(土木土)暗示健康、生活是否顺利为:向上进取容易成功而富贵,基础犹如立于磐石,泰然安康,心身健康,得享长寿。(吉)1、总论:坚强的毅力,能克服人生难关,有创业的天才,可积极向外发展成功,必能在社会上有所作为。也要注意意外变故。2、性格:好胜心较强,待人谦虚客气,但自律较严,交际不算灵活,不肯与人妥协。在对自己满怀信心的同时也要注意与人沟通。3、意志:给人一种积极进取的感觉,比较有进取心。要防止耐性不足,考虑事情不周全的问题。4、事业:通过自己辛勤创业,事业成功有望,中年后可一展抱负。5、家庭:生活大致圆满,夫妻有时对生活细节有争论,子女勤劳孝顺。6、婚姻:男取勤俭贤淑之妻,要多注意感情交流;女嫁有才干之夫,婚后生活圆满。7、子女:子女少但有责任感,且都能孝顺父母。长大后成功率很高。8、社交:乐善好施,有照顾他人的美德,但不一定得到亲友之助,因此要慎防亲友拖累。9、精神:精神安然,内心有时苦闷,但都能得到安慰。10、才运:辛劳中有收获,才利可得。自己发展创业能有所作为,意外之财不可得。11、健康:身体健康,安享晚年,注意神经衰弱、肝胃病等问题。12、老运:一生比较勤劳,通过自己的劳动来获取回报。

B. 湖南邵阳市饮食节创始人是哪里人

邵阳的人情交往亲朋戚友之间,逢年节、寿诞、喜庆,互相探望、庆贺。邵阳有“初一崽,初二郎,初三初四拜姑娘”的习惯。初一这天一般是在家里给大人拜年,也有邻居互拜;初二,女儿女婿、外甥给岳家、舅家拜年。新宁地方正月初八接女儿、姑娘回家小住,正月初十左右,岳父、舅父去女婿、外甥家看望;五、六月间岳母看望女儿、女婿,叫“望夏”。平时敬客,与客人见面或分离,相互抱拳作揖,民国以后逐渐改为握手。有客入室,须起身相迎让坐,敬烟茶要用双手。客人在座不责备家人,不打骂小孩。有长者在座,不摇头晃脑,不翘腿、不乱笑。客人谈话,不随便插嘴。客人众多,须逐一招呼,不得疏漏一人。客人告辞,须起身相送出门。客入主门,雨具不带入室内,并忌带中草药及纸钱、香烛和白布等物。主人敬烟茶,要双手接取。不经主人招呼,忌入内室顶针续麻邵阳流行“顶针续麻”,以扩大儿童词汇量。本地广泛流行一些“顶针续麻”的典型儿歌。如《刀把豆歌>:“刀把豆,打红花。娘叫我,行人家。爷(Ya爹)叫我,看水牛。水牛过江,踩倒蛤蟆。哈蟆拂水,拂到乌龟。乌龟烧香,烧倒和尚。和尚念经,念到先生。先生占卦,占到姐姐。姐姐绣花,绣个糍粑。我某伢子快来呷糍粑。”儿童搞这类活动,通常先由一人(往往是大人)就眼前事物,开个头引导,然后让大家联珠,就最后一个词语的前一语素提问后接上去造句。使语句递接紧凑,浮想联翩,灵活畅达。如大人先说:“多好看的一朵花呀?花呀花,什么花?黄花。黄呀黄,什么黄?鸡蛋黄。”然后让儿童们你一句我一句接下去,可能是:“什么鸡?公鸡。什么公?老公公。某伢子爷爷是个老公公。”也可能是:“什么鸡?飞机。什么飞?童子飞。飞到婆婆园里去了。”最后又落到眼前事物,就算完了。儿童聚集一块,有时为唱歌、发言或做其它事,需要排定个先后次序。简单方式是“发拳”,人多场面大,就“点将”或称“点子”。大家围坐,由一人边念口诀,边绕着圆圈一字一人逐个点。有时要绕几个圈才能点定。口诀中间点名部分可以“看势行事”,比较灵活。流行的口诀有:“点子点波罗,茄里咬里罗,里罗婆罗善,(点名。如:某伢子,某妹子,赵二黑皮,张家大耳朵松保……),跳过墙头捉到你。”“你”字落音处的人便是点的将。口诀各地不完全一致。洞口的口诀有:“点子点波罗,石狗咬田螺。田螺爬上树,你是邱相公。”被点着的“邱相公”,就是点的将。必须服从安排,去唱歌、发言或做其它指定的事。邵阳丧葬习俗病人咽气前,儿孙辈跪于床前送终,如其神志尚清,就吩咐遗言。有的儿孙外出赶不到送终,就喂参水“吊气”,拖延时日。气绝即放铳一响,鞭炮一挂以报丧。停尸板脚下点一盏灯。用柏叶水沾白布给者洗身,装殓。装殓衣服要成单数。者口里含七粒米,叫作带粮走。绥宁等地凡六十岁以上的人去世,脚要踩一箩谷,谷存给子孙吃。人要坐着,与生儿女要坐着一样,同称“坐生坐”。母亲后,要先通告舅家,舅父母来到,备“报恩餐”招待。孝子要跪在舅父母面前。舅父母对去世情况,予以了解和分析,叫做“分真”。再给外甥讲些好话,叫作“讨好”。父亲了,跪向伯叔辈请求分真讨好。平时,孝子对父母不好的,会久久跪着,听从教育,许可起身才能站立,然后者入殓。人去三天内,要找一块象人形的石头背回家中供奉。者是女,则在岩石前供一盆水和一把梳,是男则供以烟叶。每天还要供奉餐食,三年后,才把岩石埋掉。安葬前,要打道场超度亡灵,孝眷披麻戴孝,穿麻织品长衣,头戴由麻布做成圆圈、前边缀上六颗白棉花的孝帽,并拖上麻布长头巾,脚穿麻鞋和白布袜子,手持孝杖,称作“成服”,并请人唱丧歌或唱戏守夜。出殡不论墓地远近,抬棺的绕道缓行。有的地方抬棺的要走乡间小路表示者对家乡的留恋和告别。绥宁等地老人了,棺材埋尸之外,还要用华美的窑缸将者的生庚八字写在里面掩埋,叫做“埋魂”。1949年后,各地丧事改革从简。一般出讣告,开追悼会以悼念者。城市推行火化,在殡仪馆或者生前所在单位举行追悼会,亲友吊丧,送以花圈、祭嶂,出席追悼会。乡镇也开始推行火化,土葬者亦减少了很多旧俗礼仪。80年代起,出殡时有动用汽车、族旗为前驱的,送葬人员多,冲炮喧腾,花圈直径高达3-5米,祭坟修墓比过去增多而且讲究邵阳工商运输习俗开商店,以前称做坐庄生意。店中采购货物的叫跑街先生,管账的叫帐房先生、红薄先生,新投师的叫徒弟。徒弟入店时须央人介绍,交定额押金,写好打杂三年,从师学艺。满师后,要办出师酒,才能正式议定工资。染织业的学徒,“三年帮一年”。前三年没有工资,还要廉价帮工一年,才可出师。老板的儿子,多到别人开的店子做学徒,避免在本店以少老板身份出现。出师后通称先生。平时,店员都要住在店里,雇期一般一年一定。每年正月初五上工,过小年吃饭时,老板如荐某店员坐上席或将席上鸡头对着谁时,即表示他将被辞退,来年请别处高就。如因贪污或他事被开除,本市镇同行一般不再雇用,称为“卖了码头”。做生意讲彩头,清早开张营业,不借钱,不兑办、不借秤;第一笔生意尽力争取成交,以求开门大吉;每月初一、十四、十五、二十三日为忌日不讨帐,别人来讨帐,也可不理。每年正月初五前只进财不出财。初一不扫地,其他早晨,扫地须从门口向内扫。忌单日及二十四日出外做生意。走村串户的小买卖有货郎担,“一头扁、一头口(luan ),走遍天下无人盘”。一般小本商贩,从城市购进针线、毛巾、钮扣、刀剪等日用小商品,到邻近乡村出售。有时以货易货,换来羽毛和畜皮土特产,转手卖给城市商店。货郎以摇耳鼓为售货信号,同时夹以吆喝声。一些有文化的人,在春节前后,从隆回的滩头买一担红纸,并自备书写大楷的笔和墨,到贵州省各处售春联,可得一笔收入。还有一些人,背着方形木箱,陈列各式眼镜,既出售,又修理,遍及内外远近城镇。50年代后,商业网逐渐密布城乡,货郎担也随着减少。市辖各县农村均有赶墟场的习俗。每隔十几、二十里的地方,设有墟场,或一、四、七,或二、五、八,或三、六、九为赶场日。日用百货、农副产品等均有购销。80年代起墟场设点比过去还多,邻近一些场的场期互相错开,各不相同,便于行商轮流作买卖。赶集贸易更日趋活跃。工匠行内,规矩严密。遵从“一日为师,终生为父”的古训。各匠一生带徒甚多,其第一个徒弟叫长徒,晚年最后的徒弟叫“关门弟子”。各业皆有所谓秘术,将秘术传给长徒或最宠信的徒弟称为“戒卦”。师傅临终前召徒弟跪受秘术,叫做“戒殁卦”。徒弟得其真传者,称“嫡传弟子”或“掌门弟子”。师傅戒卦的内容主要是毕生技术总结,但也有许多迷信成份,如预测吉凶的占卜祭祀,暗下“魇镇”以咒雇主家庭破败等。建房时,择吉日砌工破土下基,木工架马动工,均需杀雄鸡敬祖师,叫做“起水”。铁匠栽铁墩时,下面要放少许大米、茶叶、黄豆和食盐。开炉时,先打饭勺、菜勺,再打几枚门兜钉,然后再打别的用具。甲匠给人未做完的工夫,乙匠不得插手。工匠中,还有一些常用的行语,如称饭勺为秤,称筷子为篙杆,称切菜砧板为好吃,称吃肥肉为放水等。50年代后,手工业者组织起来,生产程序逐步机械、半机械化,老中青工人开展传、帮、带活动,经验技术的传授从出版物、讲座、观摩等多种渠道进行,秘术、戒卦、行语和迷信活动迅速消除。1949年以前,一般民用船,称“洞舶子”。船小,不怕风险,“船小两头尖,有水上得天”。船工每天凌晨要观察天色,从起什么风,测知天气如何,决定是否行船。船民视船头为一船主宰,忌人脚踩,尤忌女人践踏。船上忌讲龙、虎、鬼、梦等字眼,有人讲了,当天就不行船,或休息半天再走,碰上姓陈的要改称姓浮,因陈与沉谐音,防遇风沉船。船民大都结伙出船,因一怕土匪二怕险滩。他们少则五、六船,多则十船、数十船,船多人多,小股土匪,不敢骚扰。过险滩、行逆水,分工协作,牵、推、拖、划结合,互相团结。娄邵铁路建成后,境内县、区、乡公路成网,火车、汽车、拖拉机运输一条龙,水运由于资江下游建了柘溪电站,运输阻隔,煤炭木材等物资均用汽车、火车外运,故毛板船、洞舶子日渐减少,水运旧俗也随着消失。邵阳婚娶习俗旧俗议婚,男方接女方生庚后,压在神龛香炉之下三夜,家中无不祥之事,便可合婚。订婚时,男方准备庚帖,即红莺笺与绿凤柬各一张,称莺凤书,庚帖里层左边写男的生庚,留右边由女方填写,再请媒人送往女家。女方将女的生庚填好后,留住象征男方的莺笺,送回代表女方的凤柬,称为拨庚。庚帖也有用龙凤书的,红书为双龙图案,绿书为双凤图案。绥宁、城步一带旧婚俗,舅权极大,姑娘的女,要优先嫁舅家,舅家无子或表示不同意时,方可与别人议婚。订婚时,媒人带老油纸伞一把,置放女家堂屋的神龛上。女方背后取下纸伞,将事先备好的花布和丝线彩球藏于伞内,让媒人带回男家。彩球即为订婚信物,要永远保存,一旦离婚,必得退还彩球才算了结。当媒人及其他来客宴饮时,一听到爆竹声响,媒人便立刻取伞往回走,守候门口的妇女同时拥上来,将泥巴往媒人身上涂抹,直追到离家五百米处才止,身上沾的泥巴多,象征女方对亲事满意。迎亲时,轿门悬着古镜,轿上挂着马灯。彩轿到达女家大门口,其亲戚会把门关上,待男方从缝里塞进一些钱,才给开门,叫做“挡亲礼”。新娘出嫁前,家长要邀请年龄相仿的未婚女伴,陪吃一席酒,叫“待女”。还会约闺中姐妹及姑嫂等,执手边哭边唱,叫哭嫁。新娘由兄弟背上彩轿,不让双脚沾地,上了轿,女方亲友随轿掩泣而送,待新郎在途中多次劝回,并投以“回步礼”,送者才依依告别。彩轿抬到男家停在大门外,男方杀雄鸡祭祀后,再抬至堂屋前,安放约一小时,新郎才去开轿门,称为“压性”。许多地方在迎亲彩轿后用米筛插箭三支,还要两个儿童扮成红包巾,绿包巾行于彩轿前。彩轿回到男家大门口,门槛上预置瓦一片,上罩米筛,下放谷七粒,新娘出轿,要用脚将瓦踩破,表示弄璋(生男)不弄瓦(生女)。隆回北面区乡,在彩轿进入男家中堂时,一人擎伞,在刚出轿门的新娘头上一张一收,连续三次以压煞。新娘进屋时,新郎要站在高处,将来才可超过女方。武冈一带有用火把迎亲的,火把用麻杆、葵杆、竹片扎成,长数尺,中间缠上红纸,当送亲队伍一出现,两个十二、三岁的迎亲伢子,一左一右,出大门迎亲。新婚夫妻到新娘娘家去,叫回门。回门那天,不能留宿,必须当天赶回。如两家相距太远,就等满了月才回门,但不论留住多久,必须夫妻同归。有的则是在婚后次年的春节回门。清代至民国初年,妇女订婚后夫,提倡“守望门寡”。结婚后夫,更是守寡终身,不得再嫁。夫妻关系恶化,如有女子私奔,族间有处以沉塘溺者。如因丈夫后生活困难而改嫁的,婚礼必简单,不动鼓乐,不拜堂,不闹洞房,轿子不从娘家正堂屋出门。五四运动以后,青年妇女守寡者日益减少。50年代后,人民政府提倡婚姻自由,寡妇再嫁为法律所允许,同时也允许离婚男女再行复婚。婚事由男女青年自主。议婚、订婚多由双方交换信物或合影留念。有的征得家长同意,由男方设酒会、舞会招待亲友,宣布订婚。结婚仪程也大为简化,到政府取得结婚证后,各自按经济情况办筵席,请主婚人宣布,亲友聚会热闹热闹。80年代后,嫁妆、筵席逐渐讲究,兴闹洞房,讲恋爱经过,但旧俗的繁文褥节不再恢复。邵阳宴客饮酒习俗人们遇婚丧喜庆事,常摆酒设宴,一般八人一桌,以堂屋正中上方为上席,上席左正右副。席数多的,分两排并列就坐,称东南席。席上用菜以鸡、鱼、肉三牲为主,肉又以东坡肉为首,其他配以海带、黄花、粉丝、干笋之类,凑成九道十碗。席上如有海参、墨鱼、鱼翅及龙珠米的,便为上等筵席,通称海参席或鱼翅席。瓜果蔬菜,多不上席,狗肉、乌龟、青蛙肉亦不上席(甚至不准上灶)。宴客饮酒时,兴猜拳行令。上菜必由主人先尝,“鱼”“余”谐音,鱼到菜止。许多家庭,留鱼不吃,以示留客。对久居客无意再留时,主人领先吃鱼,含有鸡飞鱼走之意。鱼为筵席上必需品,在难于得手时,则用木头凿制成鱼形,盖上辣椒、姜片等佐料充代。邵东太平地方,常用红漆木雕的鱼上席留客,称太平鱼,邵阳歇后语:“太平鱼一看得吃不得”。武冈、洞口等地还有用鸡头、鸭头敬客的习俗,客人应该高兴接受,如果不食,需向主人说明,否则视为不敬。1949年后,酒宴铺张之习大为减弱。80年代起,筵宴之风再盛。结婚、生子、晋级、得奖、都以筵席的多少,品位的高低相攀比。城镇的楼堂酒馆,鳞次栉比,气派豪华,非往昔所能比。这一方面反映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另一方面,也有不少是被旧的习俗左右,不量入为出,甚至破产为筵席,受人耻笑的。邵阳生育诞辰旧俗孕妇怀孕,娘家提公鸡探望,叫催生。怀孕期内忌食免肉,免生缺嘴儿女;接近产期,忌见穿红衣者。孕妇难产,在住宅大门口张鱼网。婴儿落地,第一个外人进门谓之“踩生”。如来人是多子多福者,主人温酒端茶相待;如果是孤寡人或手持锄头,簸箕等物者,则尽量回避,自认晦气。婴儿诞生即鸣放鞭炮并随即向娘家报喜。报喜礼物,生男则提公鸡;生女则提母鸡。邵东等地,生男从大门外放炮到堂屋内,生女则从堂屋内放炮到大门外。娘家不受礼,并回赠粮米,衣服、红包等。婴儿出生,一般先取个吉利乳名:龙儿、凤儿、福儿、喜儿;有的则以“贱”代贵,狗儿、牛儿。小孩初生,即有算命先生上门排算八字,并用书面形式记录好,献给主人家,叫做“送官书”。如果八字带煞,便将小孩寄名,或改取僧名,年年往寺庙庵堂朝香献贡。富家子弟还买来穷人儿子送往庵寺作为“替僧”,或认岩石、松柏、桥梁、碑等为干爷娘,取名“石伢”、“松伢”、“桥伢”、“碑伢”等,每逢生日或新年,便前往岩、松、桥、碑前焚香礼拜。还有认人为亲娘亲爷的,认定后往来密切。婴儿下地三日,用艾叶、过路樟、九里志、万岁藤、金银花藤等煎水洗澡,边洗边唱念祝祷歌谣,如:“娃娃洗了过路樟,十里过路九里香;娃娃洗了万岁藤,易养易带长成人。”洗澡时,香油涂身,以祛秽免疫,俗称“洗三”。然后给婴儿穿上新衣,抱至大门边,边用棒褪敲门,边喊“嘿嗬、嘿嗬”,名曰“吓岩鹰”,可以使小孩胆大有为。这天,亲友来贺,叫“打三朝”,主人办席待客,并分赠红蛋等物。女儿在满月前三天之内,男孩在满月前后三天之间,给婴儿剃除胎发,留下脑气门部位不剃,剃下的胎发由父母收藏。剃头师傅吃过酒饭,收受香桌上敬奉祖先神灵的升米红包,并说吉利语。对小孩不可直称长得嫩胖,乖巧,要反称长得丑,象狗一样。小孩出生百日,开始吃饭食荤菜。一般选用鲤鱼、猪尾、猪嘴、猪肠和三个肉丸子,每样喂一点,外婆家赠送“记性把”(糯米把)、柏枝(谐百知),还有赠戴长命锁的,一般戴到十二岁左右解锁。小孩第一次坐摇窝到外婆家,称“移窝”。外婆家将小孩带来的喜饼分送给邻居,待小孩回家时,外婆及各邻居又回赠钱米衣物,鸣炮相送。小孩周岁,亲友送礼祝贺,家长宴请款待并举行“抓周”活动,占卜小孩前途。抓周时将算盘、书、笔、糖果、钱币等摆在小孩面前,让其随意抓取,最先抓到什么,便预示小孩将来的爱好。祝寿。无论大人小孩,每逢诞辰,必须改善饮食,叫过生日,一般男庆虚岁,女庆实岁,称“男上女满”。小孩过生日,称“长尾巴”,也有叫“黄狗过田凼的”。山区有的过生日,早餐吃素,叫吃报母斋。六十岁以上,逢十则叫庆大寿。庆寿前,将请柬分送亲友,寿诞先晚行祝寿礼,寿主居上座,接受晚辈礼拜,俗称拜寿。礼毕,以米粉招待,叫吃长寿粉。寿诞之日,亲友赠鱼、肉及寿联、寿匾等,主人盛宴待客,座次讲究班辈、年龄大小,言谈举止,皆循规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做生简单一点的,煮几个鸡蛋给寿主吃;讲究一点的仍然请宴,诞席散时,赠送蛋糕。

C. 邵阳 风俗习惯

1、湖南祁剧

邵阳流传最广的地方戏剧为祁剧。祁剧是湖南地方大戏剧种之一,它又称祁阳班子,民国初年称“祁阳戏”,清末又名“楚南戏”,因形成于祁阳而得名。

2、邵阳花鼓戏

邵阳花鼓戏旧称“花鼓”。湖南民间小戏剧种,兴起于旧时邵阳县境,本世纪五十年代开始称为邵阳花鼓戏。主要流行于邵阳市和邵东、新邵、邵阳、隆回、洞口、新化等县市,以祁剧宝河派戏白结合邵阳地方语言为舞台语言。

20世纪50年代命名为“邵阳花鼓戏”。邵阳花鼓戏的音乐源于当地山歌小曲,在发展过程中曾受祁剧音乐、宗教音乐和说唱音乐的影响,演出风格诙谐、活泼、明快清丽。

3、宝庆竹刻

宝庆竹刻是从实用竹器工艺中脱胎出来的一种集观赏、实用于一体的民间工艺。2006年5月20日,该遗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4、滩头年画

滩头年画是湖南省唯一的手工木版水印年画,产地在邵阳隆回滩头镇。隆回滩头年画形成于唐朝李世民时代,至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最后一代传人高腊梅创作了29个年画版本,其中有一版本《老鼠娶亲》。

(3)邵阳市长寿扩展阅读:

邵阳市位于湘中偏西南,资江上游,自古为“上控云贵、下制长衡”的交通要塞,曾因水路、公路交通顺畅而辉煌。

明清时期,宝庆府城依资江黄金水道和数条驿道而成为水陆要冲,湘中重镇;民国时期,湘黔公路干线贯穿境内,邵阳县城成为东南与西南商品物资转运枢纽。

2002年12月,潭邵高速正式通车,邵阳进入高速公路时代。2014年12月,邵阳高铁北站投入使用,邵阳驶入高速铁路时代。

2016年9月,中共邵阳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龚文密在第十一次党代会上提出,邵阳将实施“二中心一枢纽”战略,打造湖南省域副中心、湘中湘西南经济文化中心、全国区域性交通枢纽。

D. 邵阳最有名的名胜古迹是什么有什么历史价值

邵阳市,史称“宝庆”,资江与邵水交汇穿城而过,是一座具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古城。邵阳市境内山环水复,风光秀美,景色宜人,旅游资源丰富。有被誉为“山水甲桂林”的丹霞地貌莨山风景名胜区;有八十里南山的江南草原风光;有全国七十二佛地之一的武冈云山;有原始次生林绥宁黄桑自然保护区。市区有“双清秋月”、“龙桥铁犀”、“六岭春色”、“佘湖雪霁”、“神滩晚渡”、“山寺晓钟”、“洛阳仙洞”、“白云樵隐”、“岳平云顶”、“桃洞流香”等景观。其中如双清亭,地处资江砥矶上,与北塔夹江对峙,大有云带钟声穿林去,月移塔影过江来之神韵;桃花洞庭湖和无底洞,构造奇特,兼有地下暗流,风趣万千。
(1)东塔屹立在宝庆市人民广场左侧的东塔山上。唐代曾在此建风水塔,五代时毁于兵灾。宋高宗建炎元年(1127)重建,后又毁于兵。是塔之建,始于清道光14年(1834),修到四级,又因战争而中辍。直到同治元年(1862)续修,直到同治13年竣工。东塔高27米,因地势高岸,所以看去高耸入云,十分壮观。塔分七层、八面,塔内十分宽敞,可容百人,底层有门,两条石砌的旋梯,绕塔盘旋,可直抵塔顶。登上塔顶,临窗远望,山河逶迤,尽收眼底。繁华闹市,高楼林立。 1965、1982年,东塔经过两度维修,已列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市人民政府已将这里辟为“东塔公园”。面积105亩,公园有南大门,面向广场,门内建有三角亭,还为纪念著名的蔡锷将军,建立了“艮寅庄”茶社。北大门面向北塔,远望资江,建有望江亭,公园设置,匀称美观,处处绿树成荫,是一处引人入胜的游览胜地。
(2)双清亭被誉为“宝庆十二景”之一,建于北宋的双清亭,小巧玲珑。双层翘檐雕满飞禽走兽,朱红色的柱梁在阳光下璀璨夺目。双清亭宛若一位秀丽迷人、婷婷玉立的少女,高高地伫立在资江南岸的悬崖陡壁上。数百年来,无数的墨客骚人为其迷人的风姿所倾倒,为她写过无数赞美的诗篇。明代诗人李青的《游双清亭》,道出了双清亭的地理形胜,诗写道:“天开图画在双清,绿水青山泼眼明,风入琳琅摇凤尾,云移松桂偃龙形;望中隐隐窥衡岳,坐里闲闲瞰洞庭,送客如云冠盖集,举杯漫道别离情。”出生于邵阳的近代著名思想家魏源则称双清亭是:“屿扼双流合,江涵一廓烟。”辛亥革命的重要人物、民主革命先驱蔡锷等也在双清亭留下了咏叹的诗篇。双清,双层翘檐雕满飞禽走兽,朱红色的柱梁在阳光下璀璨夺目。双清亭与北塔遥遥相对,中间一湾清水流过,别有一番情趣。黄昏降临,舟影、亭影、塔影同映资水中,景色分外迷人。明朝湖广巡抚赵览为这一佳景题名为“双清胜览”,清未诗人徐小松还书一幅楹联赞曰:“云带钟声穿树去,月移塔影过江来。”这幅楹联对仗极其工整,描景形象生动,富有感染力,已成为脍炙人口的千古名联。
(3)六岭,指邵阳旧城内东南隅的天池、铁铸、望仙、六一、八角、鹿头(又名栖真)6座山岭。宋代在六岭顶上各建一亭,分别名为绣谷遐观亭、苍雪寒碧亭、楚望亭(又名望仙亭)、杏冈亭(又名六一亭)丹井亭、月池亭,后颓圮。宋宁宗嘉定十二年(1219)邵州知州刘保于旧址复建,并在六亭之间建镇边楼。提举毛宪撰《镇边楼记>,称赞六亭和镇边楼布局之巧妙。宋理宗赵昀曾为景区题写“江山一览”、“烟雨奇观”两匾额,已不存。站在这些楼阁上,远眺石门、白云诸峰,青翠如画;近俯资、邵二水,泻碧流光。特别是早春来临,竹随雨绿,桃逐风红,细柳轻烟,莺燕啁啾,为城内寻春佳境,故称为“六岭春色”。
(4)水府庙地处资、邵二水汇流处,始建于明万历年间,清顺治年间复建,道光年间再建。 庙前江畔建有戏楼,每年庙会,祈神唱戏,盛极一时。戏楼顶额上题有“半入云”三字,两旁原有一副对联:妙手空空,一弹秋水一弹月;余音袅袅,半入江风半入云。 戏台后化装间有集合对联,曰:古往今来只如此;淡妆浓抹总相宜。
(5)曹婆井是一口有神话色彩的井,相传有个叫曹婆的曾以此井之水酿酒开店,一道人常来店饮酒,曹婆待他甚好。道人离开邵阳时将一药丸投入井水中,于是井中出水皆为酒,曹婆从此致富。后道人重来邵阳,问情况,曹婆答道:“水可当酒卖,但没有酒糟喂猪。”道人嫌其贪婪,笑着说:“天高不算高,人心节节高,井水当酒卖,还说猪无槽。”因复投一丸入井,于是井水不再成酒,此一故事流传甚广,府志县志皆有记载。故事托意讽 喻,内容深刻,故为大家所欣赏。现在井水仍汨汨而出,清洌无尘。
(6)仙人井地处西外街资江河边有一口仙人古井,又名云泉,相传八仙之中唯一的女性何仙姑路过此地,见此井水口如柱,冰凉透骨,水质甘甜,清澈透底,故在此饮水。仙人古井分三层,一层饮用,二层洗衣洗菜,三层挑担淋菜之用。头层石壁上有碑,并刻“古仙人井”四大字,字迹 古雅,填朱红,十分醒目,并水从石壁流出,有茶杯口粗细,落入井中,潺潺作响如琴声清脆。水质芳馨透亮,似有仙姑遗香,附近村落居民游人无不为仙人古井感到骄傲,流连忘返,据说常喝仙人井水,可以健身长寿。近来由于自来水和建筑群落不利因素,仙人古井水流短缺,饮水人员比过去相应减少,以往那种担水的热闹场面非如 昔比。但仙人古井还是保持原来面貌,只是比较冷落罢了。

阅读全文

与邵阳市长寿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我老公对我父母不冷不热怎么办 浏览:493
体检血压高怎么提升 浏览:902
常平镇体检在哪个医院 浏览:814
老年人娱乐场所怎么贴声明 浏览:666
关于孝敬老人的短片 浏览:226
深圳60岁以上老人如何打新冠疫苗 浏览:5
讨债说负责赡养老人需要什么凭证 浏览:379
英国讨论孝顺 浏览:70
老年人腿痛用啥补钙 浏览:720
父母给小姑子钱怎么办 浏览:194
老年人如何让钱生钱 浏览:954
小区敬老院 浏览:39
2020年胶州市养老保险交费多少 浏览:129
非学历教育老年大学 浏览:328
中国养老金制度城乡差别 浏览:906
秋季养生最好的是什么 浏览:409
老人家总爱出汗怎么回事 浏览:506
长春市区敬老院 浏览:539
河南征兵什么时间体检 浏览:669
老人家吃不下东西了越来越瘦 浏览: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