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是陆游的年龄大还是林升的年龄大
林升(1123~1189)字云友,又名梦屏,号平山居士,南宋诗人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
陆游大于林升
林升,字云友,又名梦屏,号平山居士,南宋诗人(1123~1189),1126年,金人攻陷北宋首都汴梁,俘虏了徽宗、钦宗两个皇帝,中原国土全被金人侵占。赵构逃到江南,在临安即位,史称南宋。南宋小朝廷并没有接受北宋亡国的惨痛教训而发愤图强,当政者不思收复中原失地,只求苟且偏安,对外屈膝投降,对内残酷迫害岳飞等爱国人士;政治上腐败无能,达官显贵一味纵情声色,寻欢作乐。《题临安邸》这首诗就是针对这种黑暗现实而作的,它倾吐了郁结在广大人民心头的义愤,也表达了诗人对国家民族命运的深切忧虑。浙江平阳(今浙江苍南县繁枝林坳)人,他的作品《题临安邸》被纳入小学课本中。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尚书右丞陆佃之孙,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
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宋高宗时,参加礼部考试,因受秦桧排斥而仕途不畅。宋孝宗即位后,赐进士出身,历任福州宁德县主簿、敕令所删定官、隆兴府通判等职,因坚持抗金,屡遭主和派排斥。乾道七年(1171年),应四川宣抚使王炎之邀,投身军旅,任职于南郑幕府。次年,幕府解散,陆游奉诏入蜀,与范成大相知。宋光宗继位后,升为礼部郎中兼实录院检讨官,不久即因“嘲咏风月”罢官归居故里。嘉泰二年(1202年),宋宁宗诏陆游入京,主持编修孝宗、光宗《两朝实录》和《三朝史》,官至宝章阁待制。书成后,陆游长期蛰居山阴,嘉定二年(1210年)与世长辞,留绝笔《示儿》。
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具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词与散文成就亦高,刘克庄《后村诗话续集》谓其词“激昂慷慨者,稼轩不能过”。有手定《剑南诗稿》85卷,收诗9000余首。又有《渭南文集》50卷(其中包括《入蜀记》6卷,词2卷)、《老学庵笔记》10卷及《南唐书》等。书法遒劲奔放,存世墨迹有《苦寒帖》等。
⑵ 为什么陆游早死
怎么可能,陆游死的时候都85岁了,人生七十古来稀,陆游绝对是长寿的代表好不!
⑶ 古诗词里藏的养生,难怪有那么多长寿诗人
杜甫在《曲江二首》中有句诗:“人生七十古来稀”,别看现代人七十多岁的老头老太太有很多,在古代,人们的平均寿命的才四五十岁,能活到60岁已经很不容易了,这与当时的医疗条件、、物质条件当有很大的关系,不过即使在那样的时代,还是有一部分人取得了长寿,而且很多都是诗人,在他们的诗词作品中也道出了他们的养生秘笈,好好看这篇文章哦,跟他们学点养生文化,你也吃嘛嘛香,身体倍棒!
诗词界的长寿冠军——陆游
陆游(1125—1210),一生勤于诗作,传世的据统计有9000多首,享年85岁,晚年还不辍诗笔,《春游》:‘沈家园里花如锦, 半是当年识放翁。也信美人终作土, 不堪幽梦太匆匆。’这首诗便是在他临终前84岁的时候做的,可见他晚年的精神状态、身体情况都还是非常好的。
养生界流传着一句诗:“华山处士如容见,不觅仙方觅睡方”,便出自陆游诗《午梦》,医学研究表明,睡午觉对人体有很多的好处,可以缓解疲劳、调解心情、还能预防不少疾病,而睡眠不足则会导致人体免疫力下降、代谢功能紊乱、焦虑等症状。所以下班之余不要老玩手机了,睡会觉吧!
除了睡觉外,陆游在《杂赋》一诗中提到:“觉来忽见天窗白,短发萧萧起自梳”,头乃“百脉之宗”,勤梳头可以起到良好的按摩作用,今天起床你梳头了吗?
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运动也是陆游养生必不可少的,他一直坚持“饭罢忌久坐,时须曳筇枝”(陆游诗《冬日斋中即事》),才能“六十登山不用扶”(陆游诗《冬日斋中即事》)。动起来吧小伙伴们!
请点击输入图片
很会生活的诗人——袁枚
翻开袁枚的诗集,清新自然,生活中的细微场景都是他笔下美妙的诗词,前段时间很火的《苔》“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还有小时候学过的《所见》“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无一不是生活中常见的。袁枚是个十分重视生活情趣的人,他爱读书、爱旅游,70岁上午时候还远行到了南京、广东、广西等地。难怪当时便有人称赞他“八十精神胜少年,登山足健踏云烟”。
多从生活中寻找情趣,旅旅游看看书,能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情,对身体健康很有帮助哦~~
乐天派诗人——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他生逢乱世,命途多舛,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晚年多病还患有风疾,但是他却活到了74岁,比当时很多的人都要长寿,想必与他乐观的心态有关,《自觉》一诗中他写道:“畏老老转迫,忧病病弥缚。不畏复不忧,是除老病药。”你害怕老去,越会觉得老得快,你担忧疾病,疾病更难痊愈,坦然面对,是治病防老最好的药方。老话说笑一笑十年少,不正是这个道理吗?
一蓑烟雨任平生——苏轼
苏轼在《游诸佛舍》一诗中写道:“何须魏帝一丸药,且尽卢仝七碗茶”,苏轼爱茶,对品茶、烹茶、茶史等都有较深的研究,诗文中也有许多关于茶的佳作。茶中含有许多对人体有益的成分,具有很强的保健功能,饭后喝碗茶还能解油腻,对于利尿解热也有一定的作用。根据身体情况,适当的饮些茶也是不错的养生方法哦!
⑷ 诗人陆游能活到85岁高龄是因为常练气功吗
陆游是宋代著名的爱国诗人,一生著诗文万余首。同时他也是一位养生家。在人均寿命只有三四十岁的南宋时代,他竟享年85岁,而且耳不聋、眼不花、背不驼,有时还能上山砍柴挑着回来,可谓我国古代诗坛的长寿冠军。陆游能获得如此高寿,与他的养生有道是分不开的。他的长寿秘诀在哪里?读陆游的诗文,可以探寻其长寿之道。
达观以养生:“昨夕风掀屋,今朝雨淋墙,虽知柴米贵,不废野歌长。”
从这首诗中,可以看出陆游乐观豁达的胸怀:尽管屋上的瓦被狂风掀掉,墙壁被大雨淋湿将要倒塌,家中揭不开锅盖,可是他没有为此而忧郁,仍然吟诗不绝。对于曲折坎坷的人生,他认为,应该是“纷纷谤誉何劳问”,“莫厌相逢笑口开”,正是这种乐观的人生态度,成就了一位大诗人,成就了一位寿星。
⑸ 陆游是怎样养生的
陆游写了一些养生诗,说明他重视养生之道。陆游认为食粥是长寿的最简单方法,诗云:
世人个个说长年,
不悟长年在眼前。
我得宛邱平易法,
只将食粥致神仙。
长年即长寿。神仙,是长寿的代换式,“食粥致神仙”,就是食粥能长寿。这是食粥长寿法。
陆游还有梳头长寿法,有诗为证:
觉来忽见天已白,
短发萧萧起自梳。
中国历来有梳头长寿之说,因为头上的穴位,通过梳子的刺激,使血液循环加快,有利于皮脂腺的分泌,这对防治神经衰弱、脑动脉硬化和脑血栓均有效。
陆游还有含饴弄孙长寿法,诗云:
整书拂几当闲嬉,
时与儿孙竹马骑。
故尔小劳君会否?
户枢流水即吾师。
“整书拂几”是“动”,“含饴弄孙”也是“动”,总起来说,这长寿法是户枢流水法。“户枢流水”是修辞的用典,引自《吕氏春秋·尽数》“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句,这里的“户枢流水”是修辞的节缩法,即统括式。上面说的“含饴弄孙”就是逗小孩子玩,也是“动”,这与“户枢流水”都是一种修辞的代换式。
陆游还有扫地长寿法,诗云:
一帚常在堂,
有暇即扫地。
既省得堂奴,
亦以平血气。
这也是“动”,“扫地”与“户枢流水”在长寿这一点上是“同义结构”。陆游认为“按摩导引”不如“扫地”。其诗云:
按摩与导引,
虽善亦多事。
不如扫地法,
延年直差异。
⑹ 陆游写过一首关于长寿的诗是什么
卧春
暗梅幽闻花,
卧枝伤恨底。
遥闻卧似水,
易透达春绿。
⑺ 为什么陆游能比唐婉多活50年
唐婉身体不好。另外你懂得,女人相比男人还是更脆弱,唐婉一直的郁结于心也是让她身体不好的一个原因。最后一点,古代的男人尚可以有所寄托和追求,譬如陆游后来的爱国从军,但你让唐婉做什么来排解呢?
个人之见,希望能帮到你
⑻ 陆游食粥诗 长是读zhang还是读chang
长:读音cháng。长年,意思是长寿。
宋代陆游《食粥》原文:
世人个个学长年,不悟长年在目前。
我得宛丘平易法,只将食粥致神仙。
译文:
世间的人都想学长寿之道,却不曾领悟到长寿的秘方就在自己眼前。我得到诗人张耒的平和简易养生方法,只需食用粥就可以延年益寿似神仙。
(8)比陆游还长寿扩展阅读
这是陆游74岁时写的一首诗。诗中的宛丘,指宋代诗人张耒,其与黄庭坚、晁补之、秦观并称“苏门四学士”。
陆游的《食粥》是秉承北宋诗人张耒的食粥说的。全诗以明白如话的语言肯定食粥是一种长寿之道。
现代科学研究表明,大米含有淀粉、脂肪、蛋白质及多种矿物质,营养丰富。只是由于时代的限制,陆游还不可能通晓粥所具有的这些营养价值,但其食粥可以延年的经验之谈与科学道理暗合,这颇值得称道。
该诗是作者兴起而作,主要讲述了喝粥延年益寿的好处,表达了作者对于喝粥的喜爱和推崇。
所谓“食粥致神仙”并不是说喝粥就能成仙。这句诗的本意是说粥有很多养生功效,经常有选择地食粥有助于养生长寿。
⑼ 陆游为什么活到83岁他的长寿秘诀是什么呢
不多管闲事!
⑽ 比陆游老的诗人,还要年代
陆游(1125—1210),活了86虚岁。比他长寿的诗人有:
北宋词人张先(990—1078),活了89虚岁。词是诗的一种,词人也应算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