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上班骑自行车能活得更久,这种说法是正确的吗
骑自行车有什么好处?
4.太在意别人的看法
在意别人的看法没有错,但是太在意别人的看法往往会忽略自己的感受。长此以往,你的内心会很压抑,你活着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别人,你会失去很多快乐。
㈡ 坚持运动真的能比不运动的人长寿吗
是的。
《英国运动医学杂志》新发布的一项持续15年、涉及8万人的调查报告。调查报告显示普通人通过锻炼身体可降低28%的死亡风险。下面这些运动项目对健康和长寿的影响最明显。
01 持拍类运动
羽毛球、乒乓球、网球等持拍的小球运动对速度、耐力、爆发力、反应力、控制力等的要求都很高,不仅锻炼肩肘、手部、下肢等部位,还能调动大脑功能,实现眼到手到心到。
持拍类运动训练到的运动部位更全面,强度适中又包含队友间的互动,因此健身效果特别好。
可减少综合死亡风险47%,心血管疾病死亡风险56%。
02 游泳
游泳可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41%,可减少综合死亡风险28%。并且能改善血液循环和呼吸功能,预防动脉硬化等心血管疾病,延缓呼吸机能减退。
游泳几乎不会造成运动损伤,更适宜长期坚持,非常适合关节不好的人,以及超重和肥胖的人。
03 瑜伽
瑜伽可降低死亡风险27%以及心血管疾病死亡风险36%。
瑜伽是一种身心同练的运动,可以改善生理、心理、情感、精神等,具有身心疗愈的功效。
04 跑步
跑步,装备比较简单以及不太受场地限制,容易进行,因此跑步的人群相对比较多。
跑步可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45%。跑步主要是下肢力量,增强心肺功能,延缓大脑衰老。腿部力量强,人老了也能站得稳,降低跌倒的风险。
跑步前先热身10分钟,运动后要做拉伸运动,跑步时上身要直,两臂放松,自然摆动。结束后也适当做一些放松运动,让机能更好的过度,恢复平静状态。
05 大球运动
大球运动未能明显降低死亡风险,但有出众的健康好处。大球类运动更多体现竞技体育的精神,对运动者的心理素质、反应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都是训练。
㈢ 骑行能给身体带来什么好处
骑行对身体有哪些好处?
骑行不仅可以减肥,据现代运动医学研究结果表明,骑行对人的身体有以下一些好处:
4、除了以上作用外,还有科学家指出,经常运动对减轻心理的压力及防止沮丧有益。特别是在进行户外骑行的时候,人们精神专注,且沿途可以欣赏一些景观,这些都是放松心情的好方法。但是一旦运动过度,以上的益处即将向另外一面发展变成坏处,而所谓的过度,一方面表现在骑行时间过长,骑行强度过大,另外也跟骑行姿态有关。而坏处的最明显的症状就是疼痛,最明显的部位有:手,手腕,颈椎,腰椎,膝关节,前列腺。
骑行运动健身时一定要把握好度。当然也要注意骑行姿势,通过学习,正确的掌握骑行姿势是很有必要的。
㈣ 西安一72岁糖尿病老人8年骑行10万公里,他当初开始骑行的初衷是什么
大部分人在生活中都懒得运动,但其实在威及到生命的时候,每个人都会努力的活着,72岁的老大爷在之前被查出自身患有糖尿病,医生建议他一定要好好的锻炼身体,这样才能让自己更加长寿,而这名老大爷在听从了医生的建议之后,花了1700元买了一辆自行车,就开始了自己的骑行之路,在之后的八年时间里,这名老大爷一直都在不同的地方来进行自己的骑行之旅。
到目前为止,这名老大爷的骑行时间已经超过了八年,而累计骑行路程也超过了十万公里,在这个过程中,她的身体得到了一个非常有效的锻炼,同时也结交到了新朋友,比起八年前的自己,这名老大爷觉得自己的身体要更加好一些,心态也更年轻。
70多岁的老大爷能够为了改变自己的身体,骑行10万公里,那我们年轻人也自然能够为了自己的身体做出一些改变,免得自己当年迈的时候为自己年轻所做出来的事情而后悔。
㈤ 运动量与长寿是正比关系还是反比关系为什么
对于喜欢经常看看文献的我来说(多么变态的爱好啊~~),最近看到的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 美国医学会杂志)刊登的一篇Viewpoint恰巧可以解答你的问题。鉴于JAMA在医学界的地位,这篇Viewpoint也可以代表目前对于“运动量”医学研究的权威观点了:首先, 2008 physical activity recommendations of 30 minutes of moderate intensity exercise daily (eg, briskwalking, dancing, and gardening) or 75 minutes of vigorous-intensity exercise weekly (eg, running, fast cycling, and competitive sports). 美帝2008年的指南推荐成人每天进行30分钟中等强度的锻炼(例如快走、跳舞、园艺劳动等等)或者每周进行75分钟的强度更大的运动(例如,跑步、快速骑行、对抗性运动),然并卵,超过半数的米国人做不到这一点。。。然后,作者说,运动对于健康的益处已是无可非议的了(降低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肿瘤发生风险,提高远期寿命),但是也有研究证实“大剂量”的运动(额。。。也就是运动过量吧)似乎会增加心血管因素死亡风险,研究如下:
1. Schnohr P, O’Keefe JH, Marott JL, Lange P, Jensen GB. Dose of jogging and long-term mortality.J AmCollCardiol. 2015;65(5):411-419.
2. Williams PT, Thompson PD. Increased cardiovascular disease mortality associated with excessive exercise in heart attack survivors. Mayo Clin Proc. 2014;89(9):1187-1194.
3. Mons U, Hahmann H, Brenner H. A reverse J-shaped association of leisure time physical activity with prognosis in patients with stable coronary heart disease. Heart. 2014;100(13):1043-1049.
4. Armstrong ME, Green J, Reeves GK, Beral V, Cairns BJ; MillionWomen Study Collaborators. Frequent physical activitymay not rece vascular disease risk as much as moderate activity. Circulation. 2015;131(8):721-729.【其中第三四篇都是发表在很牛叉的杂志上的文献,结论可信度还是可以滴】于是乎,就有人研究,既然运动量与健康获益不是完全的线性关系(也就是说“不是运动量越大,越好”)
㈥ 求重庆九龙坡单车骑行长寿路线
风景都差不多,你要想绕路那得自己来
㈦ 长寿的老人,为什么绝大多数都是不进行体育锻炼的
如何才能健康长寿呢?
影响长寿的因素很多,并不是说做到某一点就能长寿。笔者个人认为,要想健康长寿,应该要做到:
(1)健康的生活方式:生活规律,早睡早起,不熬夜;有一种能调节身心的业余爱好,如读书、下棋、唱歌、练气功、听音乐、养花草、观鱼鸟等;没有恶习,如抽烟酗酒、吃喝嫖赌等。
(2)健康的饮食:饮食有节制,膳食均衡,以清淡为主、少吃高盐、高脂肪、高糖分及辛辣刺激性食物,多食果蔬,能做到定时进餐、饥饱适中、细嚼慢咽、不暴饮暴食。
(3)适宜的运动:每天保持一定量的运动量,无需拘泥于运动形式,健身、跳舞、打太极拳、骑行、散步、快步走、爬山等,甚至劳动,都能够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
(4)积极的生活态度:拥有乐观平和的心态,生活中多点微笑、少点沮丧。
(5)良好的人际关系:敬老爱幼,夫妻恩爱,相互尊重,不因鸡毛蒜皮的小事而拌嘴,以和为贵,正所谓家和万事兴。对朋友、同事以及邻居也应真诚相待,多助人为乐、与人为善。
总之,寿命跟很多因素相关,如遗传因素、运动强度、医疗水平、营养水平、生活条件、生活环境等,运动是其中一个因素,可以说,适度的、规律运动和健康的饮食才是健康长寿的最佳选择。
㈧ 浙江一102岁老人徒步2公里赴约103岁闺蜜,她们长寿的秘诀是什么
一名102岁的老人徒步2公里赴约103岁的闺蜜,这样一段佳话真的让人很羡慕,她们长寿的秘诀可能和生活习惯有关系。
浙江102岁老奶奶徒步2公里与103岁闺蜜赴约,她们的友谊让人羡慕。百岁长寿老人的共同特点,就是乐观、爱运动和有规律的生活习惯。
㈨ 骑行自行车可以让人长寿吗
自行车骑行运动是有氧运动,可以达到健身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