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周武王享年93,90岁时竟亲征伐纣!周武王年龄到底该多大呢
作为商周交替的风云人物,姜子牙年龄一直是谜,从八九十岁到一百三四十余岁,说法不一莫衷一是。
之所以如此,问题在于史书上对姜子牙遇周文王时年龄描述不一,有说年过七十遇周文王,有说年过九十遇周文王,近代顾吉刚认为姜子牙二十余岁时遇周文王等等。与此同时,周文王年表也是一个谜,而研究姜子牙年龄唯一可供参考的又是周文王年表。
于是,姜子牙的年龄就说不清了,古人各执一词,互不相让。
但问题在于:史书并未直接记载姜子牙遇见周文王是哪一年,而“文王在位五十年”(或在位五十一年)的时间又争议颇大,自然也就很难判断姜子牙究竟活了多大。因此,欲探究姜子牙年龄,必先确定一个“参照物”,就是周文王的情况。
关于周文王的年龄,一直以来流传的都是97岁,史料来源于《礼记·文王世子第八》:“文王曰:‘非也。古者谓年龄,齿亦龄也。
我百,尔九十,吾与尔三焉。’文王九十七乃终,武王九十三而终。
② 姬昌百子一女怎么都没结婚
周文王可考证的儿子
姬伯邑考:文王姬昌之子。武王同母兄弟十人老大。母太姒。
姬发:周武王。同母兄弟十人二。母太姒。
管叔鲜(姬鲜):武王弟,封鄘国。一说封地在管。武王同母兄弟十人老三。母太姒。
姬旦:武王弟,周公。其子封鲁。武王同母兄弟十人老四。母太姒。
姬奭:召公奭,周文王的儿子,武王的弟弟。
蔡叔度(姬度):武王弟,封卫国。一说受封蔡,后叛乱被放逐。其子胡又被封于蔡,为蔡国始祖。武王同母兄弟十人老五。母太姒。
曹叔振铎(姬振铎):周文王子,武王同母兄弟十人老六。母太姒。受封曹国。
成叔武:武王同母兄弟十人老七。母太姒。
霍叔处:武王弟,封邶国。武王同母兄弟十人老八。母太姒。
康叔封:武王同母兄弟十人老九。母太姒。
姬聃堣(焻季载):周文王子,武王同母兄弟十人老十。母太姒。受封於沈,建立沈国(今栳南平兴县北),后代子孙以国为姓。
郧叔武:周文王子。
毛叔郑:文王多子女,其中有个叫郑的是武王姬发的弟弟,跟随武王伐纣,灭商后被封于毛(今河南宜阳),于是被称为毛郑、毛叔郑(与周文王子管叔鲜、蔡叔度、霍叔处、郧叔武一样)。
毕公高:【潘】 1.出自姬姓,为周文王子毕公高后。毕公高封其子季孙于潘,附庸于毕国。据说其地在今陕西省北部,子孙以采邑命氏。
姬葡:周文王的第十七子姬葡封于郇(今山西省临城)为伯爵,史称郇伯、郇侯,建立郇国。
姬伯廖:周文王子。
③ 出场没几次的伯邑考都得以封神,为何当爹的姬昌却没能封神呢
西伯侯没有渡劫,他本人是寿终正寝的,走的很安然,其他人都是渡劫后成神的。
西伯侯在治理自己的地盘时候,治理的非常好,他的美名人人皆知,正所谓树大招风,久而久之商朝那边就开始诋毁西伯侯了,当时还是老大的纣王听到这些议论,自然出现种种猜忌,为了大商的安全,决定把西伯侯给关押起来,顺便看看关押之后这天下会是怎样的,但是时间关久了纣王也觉得不妥当,毕竟西伯侯也没有犯法,关他也没理由。
西伯侯姬昌被人们称之为周文王,是位贤明君主,死后灵魂跟先圣一样,被后人祭拜。
④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讲的是周文王姬昌和太姒的事儿
君子是指周文王姬昌,“淑女”是指的洽川的太姒。当时,姒家的大姑娘太姒秀外慧中,心灵手巧,按现在的话说就是集智慧、美貌于一身,是个不折不扣的大美人。
姒是上古八大姓之一,她们的祖先是中国古代治水的英雄大禹。人长的漂亮,还聪明,身世背景也都不错,所以太姒在外的名声自然是相当好了。
周文王在取得了太姒父母的同意之后,就带着周文王去参观自己的家乡。当时的情景太过美好,两个热恋中的人看一切都是美的,而且耳畔还回想着雎鸠鸟儿“关关”的叫声。
此情此景之下,周文王当然要赋诗一首了,所以就吟诵出了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⑤ 周文王姬昌为什么活了97岁
周文王去世时的年龄,历史书没有确切的记载,说他活到97岁,然后才去世只是一种传说,不可信的。
⑥ 相传周文王有百子,请问分别叫什么名字呀!
周文王可考证的儿子
姬伯邑考:文王姬昌之子。武王同母兄弟十人老大。母太姒。
姬发:周武王。同母兄弟十人二。母太姒。
管叔鲜(姬鲜):武王弟,封鄘国。一说封地在管。武王同母兄弟十人老三。母太姒。
姬旦:武王弟,周公。其子封鲁。武王同母兄弟十人老四。母太姒。
姬奭:召公奭,周文王的儿子,武王的弟弟。
蔡叔度(姬度):武王弟,封卫国。一说受封蔡,后叛乱被放逐。其子胡又被封于蔡,为蔡国始祖。武王同母兄弟十人老五。母太姒。
曹叔振铎(姬振铎):周文王子,武王同母兄弟十人老六。母太姒。受封曹国。
成叔武:武王同母兄弟十人老七。母太姒。
霍叔处:武王弟,封邶国。武王同母兄弟十人老八。母太姒。
康叔封:武王同母兄弟十人老九。母太姒。
姬聃堣(焻季载):周文王子,武王同母兄弟十人老十。母太姒。受封於沈,建立沈国(今栳南平兴县北),后代子孙以国为姓。
郧叔武:周文王子。
毛叔郑:文王多子女,其中有个叫郑的是武王姬发的弟弟,跟随武王伐纣,灭商后被封于毛(今河南宜阳),于是被称为毛郑、毛叔郑(与周文王子管叔鲜、蔡叔度、霍叔处、郧叔武一样)。
毕公高:【潘】 1.出自姬姓,为周文王子毕公高后。毕公高封其子季孙于潘,附庸于毕国。据说其地在今陕西省北部,子孙以采邑命氏。
姬葡:周文王的第十七子姬葡封于郇(今山西省临城)为伯爵,史称郇伯、郇侯,建立郇国。
姬伯廖:周文王子。
姬虞仲:周文王子,其孙为周卿士,食采于樊。
周文王有百子的传说最早见于《诗经》。中国古人的观念是孩子越多越好,“子孙满堂”被认为是家族兴旺的最主要的表现,“周文王生百子”被认为是祥瑞之兆,所以古代有许多“百子图”流传至今。杨绯桢有《六宫戏婴图》,并配诗曰:“百子图开翠屏底,戏弄碰扭未生齿。”宋代辛弃疾也在一首《鹧鸪天》中曰:“恰如翠幙高堂上,来看红衫百子图。”
关于周文王有百子的说法,学界多有质疑,原因在于:史书没有百子的详细记录,提及的只有十八位,他们分别是:长子伯邑考、次子周武王发、三子管叔鲜、四子周文公旦、五子蔡叔度、六子郕叔武、七子霍叔处、八子卫康叔、九子毛叔郑、十子冉季载、十一子郜叔、十二子雝叔(雍)伯、十三子曹叔振铎、十四子滕叔绣、十五子毕公高、十六子原叔、十七子丰叔、十八子郇叔。
对于文王有百子的说法是否可信?我觉得可信。理由在于:1、此前无人有百子,忽然有人有了百子必成稀罕事,加上落在文王身上,于是传诵就顺理成章。2、文王有多少妻子?人们不知道,如果有二十个以上的房室,生百子就不是什么难事。3、对周文王,生卒年月有确切记录,即前1152至前1056年,也就是说他活了97岁,他能够生子实际年龄数在80年以上,起用姜子牙时他还能拉车,说明他身体好,所以生100个儿子太有可能了。
周文王有百子也并不是什么希奇事,同类事件在历史上还有很多,比如《吉尼斯世界记录大全》记录18世纪时俄罗斯妇女瓦西里耶芙,一共分娩27次,其中16胎是双胞胎,7胎为三胞胎,4胎为四胞胎,共生孩子69个,成为人类历史上生育最多的女人。与周文王相似的如摩洛哥国王伊斯迈尔,在位55年(公元1672—1727年),共生育儿子525个和女儿342个,被《吉尼斯世界记录大全》收录为人类历史上生育最多的男人。距离我们时间较近的生育巨人是沙特阿拉伯开国君主伊本·沙特(公元1932—1953年),结婚300多次,去世时子孙160多人,虽然仅经历了几代人,但他的男性后裔到今天已发展到5000多人,成为世界上最庞大的王室。
中国历史上生子过百者,也不只周文王一人。比如西汉时中山靖王刘胜,生育了120多个儿子(女儿数目不详),蜀汉开国君主刘备就是他的直系后裔。明朝的庆成王朱济炫,是明太祖第三子晋王朱棡的后代,生有儿子约100人,除长子继承王位外,其他全部封为镇国将军,由于儿子太多,彼此之间很多都不认识。
⑦ 都说乾隆是活得最长的皇帝,89岁时死,但是周文王姬昌活到97岁啊
顶1楼2楼3楼的朋友。顺便补充一点,即便周文王是真的活到了97岁,那么说乾隆是活的最长的皇帝也没错。因为周文王不是皇帝,他的称号是“王”不是“皇帝”。“皇帝”是秦始皇创建的称号。所以说乾隆是活得最长的皇帝是对的,这跟周文王活多长没关系,因为他不是皇帝
⑧ 姬昌活了97,怎么姬发才44岁
周文王十三岁(12周岁)生伯邑考,十五岁(14周岁)生姬发。这是因为周文王的父亲季历被商纣王的祖父文丁和父亲帝乙幽禁而死,所以周文王十二岁(11周岁)继位,并生儿育女,周文王在位50年,则寿61(周)岁
⑨ 传闻西伯侯姬昌有一百个儿子,他们都是谁呢
姬昌只有18个儿子。
一、姬昌儿子列表:
1、伯邑考(姬考):姬昌嫡长子,母太姒,早卒
2、周武王(姬发):即周武王,姬昌嫡次子,母太姒
3、管叔鲜(姬鲜):姬昌嫡三子,母太姒
4、周公旦(姬旦):即周文公,姬昌嫡四子,母太姒
5、蔡叔度(姬度):姬昌嫡五子,母太姒
6、曹叔振铎(姬振铎):姬昌嫡六子
7、郕叔武(姬武):姬昌嫡七子,母太姒
8、霍叔处(姬处):姬昌嫡八子,母太姒
9、卫康叔(姬封):姬昌嫡九子,母太姒
10、冉季载(姬载):姬昌嫡幼子,母太姒
11、郜叔:姬昌十一子
12、雍叔:一作雍伯,姬昌十二子
13、毛叔郑(姬郑):姬昌十三子
14、滕错叔(姬绣):姬昌十四子
15、毕公高(姬高):姬昌十五子
16、原叔:姬昌十六子
17、酆叔:姬昌十七子
18、郇叔(姬葡):姬昌十八子
二、姬昌儿子资料:
1、伯邑考,生卒年不详,姓姬,名考,周文王姬昌嫡长子,周武王姬发同母兄长,母太姒[sì]。
周文王十三岁,长子伯邑考出生。十五岁时,次子周武王出生。一说,周文王被纣王囚禁后,伯邑考在殷商做人质,为纣王驾车。
纣王烹杀伯邑考,将他做成肉羹赐给周文王,并说:“圣人应当不会吃自己儿子做成的肉羹。”周文王最后还是吃下肉羹。
纣王说:“谁说西伯昌是圣人?吃了自己儿子做成的肉羹尚且不自知。”另一说,周文王舍弃伯邑考立次子周武王为太子。
王国维等认为周文王舍弃伯邑考及伯邑考的儿子而立周武王为太子,是遵循殷礼。梁玉绳则认为伯邑考是早死,并非被周文王废掉太子之位。
2、管叔鲜
管叔鲜(?―公元前1039年),姬姓,名鲜,周文王姬昌与太姒所生第三子,周武王姬发同母弟 ,周初三监之一,周朝诸侯国管国(今河南郑州)国君。因受封管国,故称管叔或管叔鲜。
周武王灭商建周后,将管叔鲜封于管地,建立管国,与蔡叔度、霍叔处协助、监督商纣王之子武庚,一同治理商朝遗民,史称“三监”。
周武王死后,其子周成王继位。周成王年幼,由管叔鲜四弟周公旦摄政。管叔鲜与蔡叔度、霍叔处不满周公旦摄政,于是挟持武庚发动叛乱,史称三监之乱。不久,周公旦平定叛乱,诛杀管叔鲜,管国灭亡。
3、蔡叔度
姬姓,名度,世称蔡叔度,周文王姬昌与太姒所生第五子,周武王姬发同母弟,周初三监之一,蔡国始封君,蔡姓始祖。
周武王灭商后,封于蔡(今河南上蔡)。周成王时,蔡叔度与其兄管叔鲜挟持商纣王之子武庚叛乱,不久便被周公旦平定。
蔡叔度被流放,最终死在流放之地。蔡叔度死后,其子姬胡亦受封于蔡,史称蔡仲。
4、郕叔武
郕叔武,即成叔武,本名姬武,周文王姬昌的第七子,周武王姬发的弟弟。为周朝诸侯国郕国开国君主,他被封在郕国,在今山东省宁阳县东北。
5、毕公高
生卒年不详,姬姓,名高,周文王姬昌第十五子,周武王姬发异母弟,周武王灭商朝后,受封毕地 (在今陕西咸阳,一说在今陕西西安),史称毕公高,是毕国与毕姓始祖。
周成王临终时,遗命他与召公辅佐周康王继位,周康王命他治理东郊。由于毕公等人的辅佐,使周成王与周康王时期天下安定,四十多年没有使用刑罚,史称“成康之治”。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姬昌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管叔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蔡叔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郕叔武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康叔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毕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