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长寿老人 > 长寿土匪

长寿土匪

发布时间:2021-11-05 15:39:57

1. 常遇春二儿子常升到底去了哪里,为何下落不明

常遇春二儿子常升实际上是受到蓝玉案的牵连而被处死了,只不过这个消息并没有对外公开,所以才会让人觉得常升下落不明。
这还得从常升的身世说起。常升的亲生母亲是蓝玉的姐姐,所以蓝玉也就是常升的舅舅。当时朱元璋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借口大将蓝玉试图谋反,将蓝玉杀害并且株连九族,其中涉及到了一万多人的性命,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蓝玉案,而常升因为和蓝玉的这层关系,所以也在被杀害的人之中。

2. 三国里,最老的是[严颜]吗终年多少

三国里,最老的是[严颜]吗?不是,有两个说法,一个是丁奉,一个是廖化。但是,确切年龄难以考证。

丁奉(?—271年),字承渊,庐江安丰人,三国时期东吴重要将领。他活了一百岁。

廖化(?—264年),由黄巾杀到蜀亡,够长吧 元俭就是廖化,他是整个三国时期最长寿的人之一,一共活了一百多岁。

赵云88岁黄忠77岁严颜70+.

孙权(182年—252年),字仲谋。222年在金陵称王,229年称帝,建立吴国,即东吴,史称孙吴。222年—252年在位。父孙坚,兄孙策。

三国历史上最聪明和最长寿的谋士 贾诩,活了77
---------

严颜(生卒年不详)。

严颜为刘璋部将。建安十六年(211年)刘备入蜀,当时严颜为巴郡太守,知道刘备入蜀事,曾说:“此所谓‘独坐穷山,放虎自卫’者也。”。建安十九年(214年)刘备进攻江州,严颜战败被俘,张飞对严颜说:“大军至,何以不降而敢拒战?”,严颜回答说:“卿等无状,侵夺我州,我州但有断头将军,无降将军也!”,张飞生气,命左右将严颜牵去砍头,严颜表情不变地说:“砍头便砍头,何为怒邪!”张飞敬佩严颜的勇气,遂释放严颜并以严颜为宾客。之后的事迹不在正史中出现,但《三国演义》描述严颜后来成为黄忠的副将,跟随其出战,屡立功劳。

严颜的事迹颇有含糊之处,一个焦点是他到底有没有归顺(投降)刘备。 在过去奉蜀汉为正统的氛围下,这个也不是大问题,可是如果冷静地去看三国演义,这个问题就颇值得讨论。

严颜投降张飞了吗?

“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 …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为严将军头,为嵇侍中血。为张睢阳齿,为颜常山舌…” 文天祥这首《正气歌》道尽了历代忠义之士的正气,实乃千古绝唱。其中四烈臣之首的严将军,指的是忠州(今重庆市忠县)人严颜。实际上,忠州正是得名于严颜将军和另一位将军巴曼子。唐太宗李世民因为巴严二将军的“意怀忠信“而赐名“忠州”。这是中国大地上唯一以“忠”命名的州县。

了解三国故事的都知道严将军是何等的忠义。在战败被俘后,严将军宁做断头将军,誓不投降。那么,严颜最后做了断头将军了没有? 很多人都相信他最后为张飞的义气所感召,投降了刘备。这实在是受了至少三分假的《三国演义》的影响之故。真实的历史似乎不一样,而严颜将军比他在演义中的形象还要高大。

《三国演义》第63回《诸葛亮痛哭庞统 张翼德义释严颜》写到刘备部将张飞入川,经过激战,终于擒获巴郡太守严颜将军。严颜见张飞的场景是这样的:

群刀手把严颜推至。飞坐于厅上,严颜不肯下跪。飞怒目咬牙大叱曰:“大将到此,何为不降,而敢拒敌?”严颜全无惧色,回叱飞曰:“汝等无义,侵我州郡!但有断头将军,无降将军!”飞大怒,喝左右斩来。严颜喝曰:“贼匹夫!砍头便砍,何怒也?”张飞见严颜声音雄壮,面不改色,乃回嗔作喜,下阶喝退左右,亲解其缚,取衣衣之,扶在正中高坐,低头便拜曰:“适来言语冒渎,幸勿见责。吾素知老将军乃豪杰之士也。” 到这里为止,严颜将军的光辉形象跃然纸上。然而后面写的却是,张飞的高帽一戴在严将军的头上,严将军就投降了,并且号召他镇守各地的手下也投降,于是张飞得以飞速进军。后来严颜老当益壮,在刘备的征汉中大战中协助另一位老将黄忠,大破曹操军,立下赫赫战功。(演义给人的印象是,严颜属仅次于五虎将这等超一流武将的一流,而且显然是智勇双全的。当代许多三国游戏都因此把严颜的武力和智力设得颇高。)

原本宣称“宁断头,无降”,但在张飞义气感召下,就束手请降,虽然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未可厚非,但我总觉得不是那么光彩。尤其是和《三国演义》里描写的巴蜀另一大将张任一比,就更会让人怀疑严将军为何得以独享盛名。要知道张任可是至死不降,诸葛亮为全他忠义之名而杀了他。难道李世民和文天祥的忠义观和今人大不相同?如果忠州只出了一个忠臣巴曼子,李世民更可能赐名“巴曼子州”而不是“忠州”了; 何况,还有李世民追认严颜为忠州刺史的说法。而文天祥怎么可能去歌颂一个最终投降的人呢?

因为很多人都把《三国演义》当正史来读,对张飞义释严颜后,严颜即投降这一点深信不疑。又因为大家心目中不自觉的将蜀汉作为正统,一般都对严颜投降持肯定态度。比如说成语“断头将军”就是因严将军的故事而来,不过在解释时说严将军最终感张飞恩义,才投降。还有不少地方都宣称有严颜墓。不过近来也渐渐有了不同声音,有人认为严颜经受不起糖衣炮弹的攻击。我不想深入评论这两种观点,因为它们所依据的或许是虚构的故事。所以我试图通过有限的史料,还历史的本来面目。

我所见的忠州记述严颜的文字在有名的忠县石宝寨。那些文字意思是,张飞义释了严颜,严颜并没有投降,他在成都被破的消息传到忠州后自己做了断头将军。我相信这段文字的真实性。现在这个时代的人或许觉得严将军不必如此。但在古代,真正的高士在无力回天时都会做类似的选择:或隐居,或自杀,自绝于人世。更何况严将军心中,有那断头将军巴曼子的忠义身影。巴曼子,这位春秋战国时代小国巴国的将军,为了平定巴国的内乱,请楚国出兵帮忙,答应事成后以三城相谢。事成后巴将军却不同意割让城池,因为巴国的人民不愿做楚国的奴隶。巴将军对来讨城的楚国使者说:“我有一个更贵重的东西,请你拿去酬谢楚王吧。”楚使带回去的,是巴将军的头。传说巴将军自己把头砍下,血喷三丈余高,而身子久久不倒。或说巴曼子有失信义。我却不以为然。谁能说巴将军的头不比三个城池更贵重?如果说巴将军有失信义,那也是舍小义而就大义。事实上,楚王并没有因此兴兵征伐巴国,他只是长叹一声:“如此忠臣,惜不忠于我。”然后以上卿之礼厚葬了他。巴将军就此成了巴蜀永远的英雄,严将军也义无反顾,追随了他。

可是这段文字有什么依据?是不是今人美化严将军?县志上有没有记载?更重要的是,当时的实际情况有没有记录下来?这些都是问题。尤其是因为《三国演义》的流传太广,没有有力的证据来推翻它,一般人是不会相信的。

这些疑问在我心里已经有很多年了。直到最近我看了《三国志》里的《蜀志•张飞传》,才觉得严将军没有投降的可能性要大得多。《张飞传》对张飞义释严颜一段是这么写的: 先主入益州,还攻刘璋,飞与诸葛亮等溯流而上,分定郡县。至江州,破璋将巴郡太守严颜,生获颜。飞呵颜曰:“大军至,何以不降而敢拒战?”颜答曰:“卿等无状,侵夺我州,我州但有断头将军,无有降将军也。”飞怒,令左右牵去斫头,颜色不变,曰 “斫头便斫头,何为怒邪!”飞壮而释之,引为宾客。飞所过战克,与先主会于成都。 这里张飞确实义释了严颜,并很敬重他,“引为宾客”。但从这段文字里看不出严颜投降了,更看不出他号召手下投降,所以张飞才需要“所过战克”。当然张飞对严将军的“引为宾客”,也有可能只是一种变相的软禁。《三国志》在这里对严颜的描绘极为正面,且栩栩如生。对张飞义释严颜的行动,《三国志》的作者陈寿评论说,“有国士之风”。《三国志》里再没有对严颜将军的其他记载。刘璋手下的与严颜同级甚至更低的人投降了刘备后,都获赏赐,很多并受重用,《三国志》都有他们的传,虽然大都较短。如果如《三国演义》所说,严颜真投降了刘备,那么依据他在演义中的事迹来看,他绝对是蜀汉数得着的大将,不可能不入传,杨戏的季汉辅臣赞里也应该提到他。

《三国志》是信史,后来的史书,比如宋代的《资治通鉴》,对张飞义释严颜一段都完全采用了《三国志》的说法。另有一些史书对严颜将军有零星记载,但都不构成对《三国演义》的支持。比如《四川通志》记载:“汉将军严颜墓,在(四川巴中)城西蒙外,有庙在墓后。”但这并不说明严颜是蜀汉将军,因为东汉巴郡太守也是汉将军。而且《四川通志》修于清嘉庆年间,甚至在《三国演义》成书之后,对遥远的三国历史的有些记述,不排除是依据传闻。这里比较有意思的是指出严颜墓不在忠州,而在同在四川的巴中。当然巴中和忠州相隔并不远, 这个记载有可能是真实的,而在严颜故里忠州乌杨区将军村的将军墓则可能是衣冠冢。

考虑到《三国志》,《资治通鉴》,李世民和文天祥都比《三国演义》成书的明代早很多而且更令人信服,《三国志》又是写于三国刚过的晋代,以及严颜将军不投降的更合理性,我们可以基本肯定,严颜将军并没有投降,他确实是顶天立地的英雄。严颜将军壮烈的言行,正代表了巴蜀英雄不屈的气节,所以他才被后世推崇。与张任等相比,严颜何以能独享盛名呢?诗人苏轼苏辙兄弟游历忠州,分别写下了一首《忠州•严颜碑》, 对此给出了清楚的解释:

苏轼诗: 先主反刘璋,兵意颇不义。孔明古豪杰,何乃为此事。刘璋固庸主,谁为死不二。严子独何贤,谈笑傲砧几。国亡君已执,嗟子死谁为。何人刻山石,使我空涕泪。吁嗟断头将,千古为病悸。

苏辙诗: 古碑残缺不可读,远人爱惜未忍磨。相传昔者严太守,刻石千岁字已讹。严颜平生吾不记,独忆城破节最高。被擒不辱古亦有,吾爱善折张飞豪。军中生死何足怪,乘胜使气可若何。斫头徐死子无怒,我岂畏死如儿曹!匹夫受戮或不避,所重壮气吞黄河。临危闲暇有如此,览碑慷慨思横戈。

诗人兄弟生于四川,他们对严颜的事迹了然于胸,对严颜是万分敬佩。苏东坡,这位“历史上最潇洒的文人”,还对刘备和诸葛亮攻打刘璋的行为极为反感。这两首诗不仅是严颜没有投降的一个佐证,而且阐明了严颜比其他许多烈士更了不起的原因。“严子独何贤,谈笑傲砧几。”“国亡君已执,嗟子死谁为。”“被擒不辱古亦有,吾爱善折张飞豪。” “匹夫受戮或不避,所重壮气吞黄河。临危闲暇有如此,览碑慷慨思横戈。”如此的严将军,岂会投降? 如此的严将军,又岂能不名垂千古?

参考资料
《资治通鉴·卷第六十六》
《资治通鉴·卷第六十七》
《三国志·蜀书六·关张马黄赵传第六》

3. 历史上最后一位压寨夫人到底有多美呢

民国最后一位压寨夫人杨丙莲,不仅美,而且长寿,1919年生人,2014年去世。

其实像杨丙莲这样的压寨夫人,在民国是多如牛毛的。在土匪横行的年月,但凡有几十条枪的,哪个不是三妻四妾。但作为土匪的女人,这种人一般也很难活长久。一种情况,伴土匪如伴豺狼,少有不慎就有可能让自己的土匪男人弄死;二种情况,民国的土匪基本上都蹦跶不了多久,最多能蹦跶到上世纪五十年代,最后随自己的土匪男人一起被剿杀掉的几率很大;三种情况,即便早早地脱离了土匪窝,但因为曾经的黑历史,在先乱世后严世中,大多也很难活下来。

多行不义必自毙!

1950年,张平的张家坨老巢被攻破,之后他带着杨丙莲和5男3女,8个孩子到处逃窜。无路可逃后,他让杨丙莲带着8个孩子逃回了娘家,自己则继续亡命。

半年后,属于张平的末日到了。因为作恶多端、民愤极大,张平最终落了个先枪毙、后枭首示众的可耻下场。

一般情况下,始终跟张平捆绑在一起的杨丙莲在这个时候是很难活命的,但她做过的那些善,积过的那些德最终救了她。

你真正地善待过别人,别人一定会善待你!

就这样,杨丙莲获得了宽大处理,得到了平安活下去的机会。

然而对一个30岁带着8个孩子的寡妇来说,好好活下去并不容易。

但杨丙莲用一个小染坊以及女人特有的坚强和韧性熬过了漫长的苦难岁月——

聊到这里,如果要说杨丙莲这位曾经的压寨夫人有多美?

或许可以这么说,她昔日的美没有辜负她生命中的善良和坚强。

4. 16岁嫁给当地土匪成最美压寨夫人,后来怎么样了

杨炳莲出生于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杨炳莲这位老人如今已百岁,时间已经使她的脸上布满了皱纹,却不让人觉得苍老;岁月的臂膀依靠在她的脊背,让她的身影变得些许佝偻,却不让人觉得沧桑。她的容颜经过时间的镌刻,显得更加温柔和美丽。一种气质是通过岁月的沉淀来培养的。这绝非易事。因为有些人即使生活了许多年,也无法做到如此镇定自若。在我们面前的百岁老人杨炳莲拥有如此杰出的气质,甚至令人钦佩,这可能是由于她的非凡过去和生活经历所致。

后过去十余年,张平一家遭到了围剿,张家坨被攻破。张平带着他的家人逃到各处,逃脱了几个月,后将杨炳莲安置在了家乡。一切都没有恢复平静,半年后,张平被枪杀,军民将其首始终。从那时起杨炳莲就成为寡妇。但是,杨炳莲并没有遭受残酷的批斗,人们反映出她是诚实,忠诚和善良的,因此她被放走了。正是这样一位老人是我们理解,也许朴实和善良是我们生命力的保障。

5. 103岁老人挥锄如常,一生经历被了解后,让人感动!她长寿的秘诀是什么

6. 梦幻西游中,在长寿村花3万买的宝图和打强盗得到的宝图哪个更好一些

在长寿郊外买的图挖了
100%出怪
打强盗得的图挖了后出什么都是随机的

7. 中国历史上,比较有名的土匪头子有哪些

在中国历史上,历朝历代都有土匪横行,尤其是在朝代更迭之时,土匪之乱更盛。在中国历史上,大多数人耳熟能详的土匪头子有程咬金、张作霖和座山雕。前两位都是土匪出身,后来归顺了朝廷,唯有座山雕一条匪路走到终。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一部长篇小说《林海雪原》,牵动了多少读者的心!书中对土匪头子座山雕等人的描写,使现代的人们了解到了土匪的凶残。的确,土匪是凶狠的,土匪是霸道的,土匪是打家劫舍的,土匪就是强盗。长篇小说《林海雪原》对土匪头子座山雕等人的描写,是对关东大地众多土匪劣迹的浓缩。

8. 中国最后一位压寨夫人长什么样子呢

民国最后一位压寨夫人杨丙莲,不仅美,而且长寿,1919年生人,2014年去世。

其实像杨丙莲这样的压寨夫人,在民国是多如牛毛的。在土匪横行的年月,但凡有几十条枪的,哪个不是三妻四妾。但作为土匪的女人,这种人一般也很难活长久。一种情况,伴土匪如伴豺狼,少有不慎就有可能让自己的土匪男人弄死;二种情况,民国的土匪基本上都蹦跶不了多久,最多能蹦跶到上世纪五十年代,最后随自己的土匪男人一起被剿杀掉的几率很大;三种情况,即便早早地脱离了土匪窝,但因为曾经的黑历史,在先乱世后严世中,大多也很难活下来。

多行不义必自毙!

1950年,张平的张家坨老巢被攻破,之后他带着杨丙莲和5男3女,8个孩子到处逃窜。无路可逃后,他让杨丙莲带着8个孩子逃回了娘家,自己则继续亡命。

半年后,属于张平的末日到了。因为作恶多端、民愤极大,张平最终落了个先枪毙、后枭首示众的可耻下场。

一般情况下,始终跟张平捆绑在一起的杨丙莲在这个时候是很难活命的,但她做过的那些善,积过的那些德最终救了她。

你真正地善待过别人,别人一定会善待你!

就这样,杨丙莲获得了宽大处理,得到了平安活下去的机会。

然而对一个30岁带着8个孩子的寡妇来说,好好活下去并不容易。

但杨丙莲用一个小染坊以及女人特有的坚强和韧性熬过了漫长的苦难岁月——

聊到这里,如果要说杨丙莲这位曾经的压寨夫人有多美?

或许可以这么说,她昔日的美没有辜负她生命中的善良和坚强。

9. 王阳明为何短命

据后人分析,王阳明得了肺癌,这与他的学习和努力工作密切相关

这让我想起了于伯雅演琴和谢志音的钟子淇。他努力工作后英年早逝。

寒湿阻气、阻血对人体的危害很大,导致90%以上的各种疾病。你能看见在阴凉处生长的植物吗?更不用说活着的人了。

几个月后,阳明先生平息了四田的叛乱。他还杀死了数百年来一直处于困境中的断藤峡土匪。事情一办完,他就写信请他回老家休养。直到阳明先生去世,他都没有等到诏书让他回家休养。

1529年1月9日8时许,王阳明在江西省南安地区大余县青龙铺码头回家途中因病去世。在57岁的时候,阳光是上帝赐予人类的最好的东西。尽可能地暴露在阳光下,各种阴凉病气都会在暴晒时溶解。

10. 他亲眼看到蜀汉灭亡,最后悲愤离世,这个三国最长寿武将是谁

在三国时期,寿命特别长,许多人在他眼里基本都是晚辈,后来亲眼看见蜀汉灭亡,最后悲愤离世的人就是廖化


一路走来,廖化看了多少生生死死,很多事情他都看淡了,唯有刘备的心心念念的北伐也是他心中所想。直到刘备去世,诸葛亮多次北伐未能成功,并使蜀国元气大伤,到后来诸葛亮去世,刘禅终究没有能够坐稳自己的江山蜀国。廖化亲眼看见自己的国家,自己多年奋斗的心血被各种势力瓜分好处,一下接受不了离开了人世。

阅读全文

与长寿土匪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把孝敬根植于幼小的心田手抄报 浏览:231
哪些地方适合老年人冬季养老 浏览:219
苏州80岁以上老人乘地铁如何免费 浏览:587
养老金进入哪个零售业 浏览:935
2016养老金上海涨多少钱 浏览:608
50岁男人抵抗力差 浏览:703
长寿龟脱皮是什么原因 浏览:498
小练笔孝顺 浏览:671
开一个养生民宿投资多少钱 浏览:498
衡阳退休人员社保年审 浏览:264
打70岁老人轻微伤 浏览:650
91岁老人骑电动车去哪里开 浏览:379
电网社招体检后多久录用 浏览:22
养老保险存折到哪个银行办 浏览:87
老人家喝什么菊花茶 浏览:172
怎么查农村交的养老费 浏览:64
孝敬老人典范的事迹 浏览:116
到了退休年龄不退休可以吗 浏览:356
老人家快递 浏览:605
延迟退休年龄明朝吧 浏览: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