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长寿老人 > 文化低长寿

文化低长寿

发布时间:2021-11-04 22:40:51

㈠ 什么叫长寿文化

长寿文化漫谈
长寿,可以说是人类与生俱来的追求。“长生不老”的梦想,几乎与人类文明历史一样久远,长寿还是一种内涵丰富的文化。中华民族的长寿文化有其自己的特点,这就是古朴、凝重,既注重理念的作用,又注重实践的功效,源远流长,多姿多彩。
自古以来,中国人从未中断过对长寿的追求,在我国民间,嫦娥偷灵药、彭祖不老、秦始皇求仙、汉武帝炼丹……流传着一个个美丽动人的传说经典故事。
中国人用字十分讲究字意。有趣的是,人从生到死,均有“寿”字组成的词相伴。例如:在出生时,有寿诞、寿辰等;祝愿活得安康快乐方面,有寿安、寿康、寿恺等;过生日时,有寿桃、寿酒、寿面等;为老人祝寿时,有寿诗、寿联、寿面等方面的内容;人“走”了,又称为寿终、寿寝。
祝寿的吉祥语很多,内容丰富,含义深远。如南山之寿、寿比南山、福海寿山、万寿无疆、长命百岁、长命富贵、与天地同寿、福寿安宁、寿倒三松、延年益寿等等。
现在,按世界卫生组织的划分:44岁以下为青年人,45~60岁为中年人,60~75岁为年轻老年人,75~90岁为老年人,90岁以上为长寿老人。我国在《老年人权保障法》中规定,60岁以上公民称为老年人,一般退休年龄也以此为准。
我国长寿的老人,各年龄段拥有许多别称,各有其一定的文化内涵和意义。
60岁被人们称为“花甲”。孔子的《论语》曾写:“六十而耳顺。”所以60岁的老年人,又常称为“耳顺之年”。
70岁被人们称为“古稀之年”。它源于杜甫的《曲江诗》:“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70岁,又称“杖国之年”。
80岁被人们称为“耋”,80岁以上称为“髦”。80~90岁的老年人,称为“髦耋之年”。给这个年龄段的老人祝寿,常常送一幅“猫戏蝴蝶”画,猫是“髦”的谐音,蝶是“耋”的谐音,是恭祝老人长寿的意思。80岁,也称为“杖朝之年”。88岁,称为“米寿”,这是因为“米”字可以分成8份。
90岁被人们称为“九秩”、“九龄”、“眉寿”等。所谓“眉寿”,是指老年人的眉毛甚长,也是老年人长寿的特征。99岁称为“白寿”,因为“百”字去掉一横即为“白”字。所以,称99岁大寿为“白寿”。
我国民间通常说来,从60岁开始,过生日叫“做寿”,在每逢整十之前的九,如69、79、89、99岁生日时,则要过大寿。民间习俗有“贺九不贺十”的说法。操办大寿,寿礼、寿俗更加丰富多彩,如寿堂、寿樟、寿联、寿文、寿烛、寿桃、寿面、寿酒等等,一应俱全,洋溢着浓郁的“寿”文化传统色彩。
为老年人操办寿宴,无论宴席丰盛与否,均少不了面条,特称为“长寿面”。面条越长越好,其含意是祝福寿命很长。老人吃一碗长寿面后,如果还想吃的话,亲人要给老人加面条,称为“添寿”。在寿宴上,还要给老年人敬寿酒,谐音“寿久”,有祝福长寿的美意。
另外,民间还有敬“寿桃”的习惯,如果一时无法购买鲜桃,就用米粉制成桃子形状,它也是祝寿的吉祥物。女儿去娘家为亲人祝寿,往往送8个寿桃,象征“八仙庆寿”,也有的地方习俗是送9个,象征“长久”。
由此可见,我国的“寿”文化不仅历史悠久,而且内容丰富,含意深刻,备受重视,代代传承,达到最高境界。
http://www.sinotds.com/printpage.asp?ArticleID=900

㈡ 文化素质与长寿有何关系

调查资料证明,人的寿命与人的文化素质有一定的关系。文化素质越高,其平均寿命越长;文化素质越低,其平均寿命就越短。

据我国第四次人口普查资料显示:湖南省全省生前有职业的死亡人口中,各类专业技术人员死亡率为3.3‰,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机关工作人员死亡率为3.6‰,工人(含产业工人、运输工人、建筑工人等)死亡率为4.5‰,农林牧渔劳动者死亡率为9.6‰。四川省各民族人口中,回族的文化指数8.41,平均预期寿命为72.3岁;汉族的文化指数6.27,平均预期寿命为68.44岁;彝族的文化指数最低,仅为1.8,其平均预期寿命也最短,为57.11岁。

另据来自美国保健统计中心的资料,1986年他们对44216名24~64岁的美国人进行了寿命调查,并与1960年的同种调查结果作比较。结果表明,具有不同学历的人,死亡率亦不同:1986年高中学历以下的白人女性死亡率为3.4‰,黑人女性死亡率为6.2‰,黑人男性死亡率为13.4‰;而大学毕业以上学历的同类人的死亡率却分别为1.8‰、2.2‰、6‰。与1960年对比,26年间,高中毕业以下者的死亡率从9‰减至7.6‰,大学毕业以上者的死亡率则从5.7‰减为2.8‰。

以上资料充分说明,文化素质的高低与人口的预期寿命有着密切的联系。其原因主要在于:一是文化程度越高,知识越丰富,卫生保健知识了解得也越多;二是文化程度越高,防病治病的能力也越强,自我修养与控制的能力也越强;三是文化程度越高,自我生活的能力越强,经济条件相对较好,生活条件较优裕,自然也就延长了寿命。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讲,提高文化素质综合指数是提高人们平均寿命的重要一招。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近些年来,我国有些文化素质较高的中年知识分子却英年早逝,这是违背上述规律的。这是由于前些年收入分配关系还未理顺、脑体倒挂、事业与家庭负担过重以及生活条件和医疗保健条件较差等综合因素造成的。我国政府和社会,正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思想指导下,多方采取措施改变这种状况。中年知识分子本人也应自觉增强自己的保健意识,培养良好的生活方式。劳逸结合。有张有弛地工作,并要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以求健康长寿,更多地为祖国和人民做贡献。

㈢ 请问,在中国文化里面,长寿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啊

长寿当然是好事,长寿说明这个人老了但是身体各方面都很健全,这个人比别的人活的时间长。

㈣ 没文化能长寿吗

当然可以啊。

人能不能长寿和

有没有文化没多大关系的。

像这种年代没文化的确实不多。

只是文化程度高低差别而已

㈤ 中华文化为何长寿

中华民族悠悠五千年,孕育形成了具有独特东方特色的文化体系,在其自身不断发展和成熟中、在推动世界文明的发展中起到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继承与发展是中国文化能够不断发展的两个重要原因。继承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一个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凝聚了该民族世世代代的创造和智慧,是该民族赖以生存的精神力量,一个民族文化的发展和复兴,离不开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离开对传统文化的继承,文化发展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继承的目的是为了发展,不能原封不动地承袭传统,必须要把握时代的脉搏,与时俱进,有所淘汰,有所发扬,从而使文化得到发展。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要把握好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有自强不息、勇于进取的信念;有善于学习其他优秀民族艺术之长的包容心态在这个过程中,不断革除陈旧的、过时的旧文化,推出体现时代精神的新文化,这就是“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我们生活在这样一个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和文化的东方国度,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才能进行正确的文化选择,成为自觉的文化传承者和享用者。我们的中国文化才能够生生不息的流传下去。

㈥ 社会中文化程度特别低的农村人最后都怎么样了

对前几代农民工来说,没少吃文化程度低的亏,处处碰壁的农民工也是痛定思痛,深深了解了知识的重要性,所以农民在生活上可以宠着子女,但是在对待子女学习的问题上,大都是十分的严格。把自己的希望寄托在了子女的身上。

㈦ 探究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长寿且充满活力的原因

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美的享受和爱的教育,使我怀着对祖国的无限热爱,更加自信地面对未来无限的挫折与挑战。进行的道德品质教育,有利于大学生形成优良的道德品质,进而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要继承并发扬传统美德,从自己做起,孝敬父母、长辈,以一颗仁爱之心面对身边的人,做到长幼有序、尊敬师长、友爱同学,守信用, 遵守自己的承诺并积极地去履行, 做一个讲信用的人,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感染身边的人。

㈧ 文化低能干什么

人是活到老学到老的,文化这东西只想说呵呵了。。。
有些高等文化的在素养方面还不如你。文化高可能第一个好找工作吧,毕竟现在很多企业看的就是这个,相当于敲门砖,起点比别人要高些,但在职场了,不一定你文化高就能爬的高。。现在那部《小欢喜》正好说明了这一切,人这一生学的有很多的,你在某个行业领域你坚持了,那你可能就是专家,别半途而废就好,不然你高文化也不行。。。。希望我帮到你吧

㈨ 文化低的人很可怕

这不是素质低、而是思想简单、他们有他们自己思考问题和做事的风格、换位思考、他们也会认为有学问的人整天就知道一肚子大道理、而很多简单的事都不会、往往思想简单的人活的才快乐、精彩。。。。

㈩ 为什么有些人文化水平很低,年龄小,认知水平低却自以为是胡思乱想

1、国家应试教育的失败,终其一生就读了几本教科书,就以为得道了。
2、国家经济大发展了,拜金主义,知识无用论抬头了,以无知为荣了,
3、社会多元化,思想禁锢少,以为有了异想就可以天开了。于是胡思乱想,胡言乱语越来越多了。
4、黄钟毁弃瓦釜雷鸣,以争当凤姐以丑为美,大话连天了。
总而言之是无知害人。

阅读全文

与文化低长寿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月薪3万退休的时候退休金 浏览:543
八十岁老人最多活多少年 浏览:196
长寿花刚长出来是什么颜色 浏览:312
春季养生不踩雷怎么办 浏览:830
恩施州养老院条件 浏览:589
老人家庭锻炼 浏览:479
深圳户口退休金 浏览:435
烟台地区退休金2018年上涨多少 浏览:337
形容父母不容易的句子有哪些 浏览:591
山东女人养颜养生茶大概多少钱 浏览:611
农村养老三百块钱领多少 浏览:751
上海养老金9千元以上占比率多少 浏览:408
女人50岁综合症 浏览:447
如何调节自己的父母 浏览:394
长寿婆柯南 浏览:937
地质测量人员退休年龄 浏览:43
老人胯骨错位多久能恢复 浏览:588
弟弟对父母不好对婶叔好怎么办 浏览:312
临沂市养老保险账户余额怎么查询 浏览:972
莱芜事业单位27年退休工资多少钱 浏览: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