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一个人身体健康,心情愉快,为什么这样就有助于长寿
老人保持愉快的心情更有助于长寿。为什么如此之说呢?
情绪的改变还可使人体抵抗力、免疫力减弱,各种传染病甚至癌症就会乘虚而入。所以快让自己每天保持好心情吧!
『贰』 长寿和心态有没有直接的关系,还是说一个人的寿命是天注定的
人的寿命天注定,是唯心论的观点,唯物论,长期压抑悲伤的心态也是影响长寿因素之一
『叁』 心理健康与长寿有何关系
曹操在他的名诗《龟虽寿》中曾这样写道,“神色品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盈缩之期,不独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此诗说的是有志进取的人,虽然知道年寿有限,然而却雄心勃勃,壮志不衰,并且不相信成败寿夭全由天定。表现了积极进取、奋发有为、自强不息的乐观主义精神,这种精神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是十分可贵的,俗话说:“发怒郁闷催人老,经常笑笑变年少。”说明要想延年益寿,应该培养乐观开朗的性格,保持愉快舒畅的情绪。四川省在对372位长寿老人进行调查时发现,他们中98%以上的人都具有开朗乐观的性格,无一人是孤僻抑郁者。
这些老人之所以成为“老寿星”,皆与他们心情舒畅、心胸宽广、对生活充满信心、对人生抱有希望分不开。我国古代最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在比较艰苦的生活环境中,能够活到70多岁的高龄,实属古来稀,其长寿的原因之一是注重心理健康。他主张,人在老年时要把名利看得淡一些,更不要在身体虚弱时还竭力去追逐名利,因为这样得到的往往是苦恼和烦闷,甚至是疾病。他特别欣赏具有清心寡欲精神状态的人,如对颜回的“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表示称赞:“贤哉回也。”孔子最反对患得患失,怨天尤人的精神状态,提倡心胸坦荡,刚毅坚强。
众所周知,苏东坡是我国北宋时期有名的大文豪。他的诗,或自然流畅,或气势雄伟;他的词,豪放杰出,气贯长虹。其实,苏东坡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文学家,而且精通养生之道,尤其重视心理健康。“达观”是苏东坡极力倡导的,他也是这样做的。他多次遭贬,辗转流离,还受诬入狱,险些被处死,但就是在这样的境遇中,他也一直保持了达观开朗的情绪,即使在最不得志的时候,他也不甘寂寞,或泛舟,或登山,尽情领略山川古迹风光,努力从苦闷中解脱,给自己开拓从内心到外在的广阔世界。
陆游是我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诗人,他对养生也颇有研究,其养生法则之一是重视情绪调整,注重心理保健。陆游认为,能否长寿的关键,与是否重视情绪调整有关。读书忘忧堪称颜回第二的陆游就是从读书中获得心理安慰而有益于健康的。他自称“书痴”。“客来不怕笑书痴”,“老人世间百念衰,惟好古书心未移。”陆游又说:“治心无他法,要使百念空。”意思是人们要想不得心理疾病,必须不追求名利等个人的东西。他生性豁达,即使在穷困潦倒之际,也浩歌不已。
现代医学研究发现,人在得到安慰时,体内可产生一种与吗啡结构相近的化学物质——“内生吗啡”,从而对人体产生有益的调节作用。
谢觉哉是我国德高望重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他1884年生于湖南,1971年逝世于北京,享年87岁。谢老在几十年革命斗争生涯中,历尽艰难曲折,但始终精力旺盛。这与谢老十分重视心理保健是分不开的。
谢觉哉的《长寿十诀》主要有:“暴饮暴食固宜慎之,强进小食亦非所宜,每日于空气清新处行适度运动,决不可剧烈;身体、衣服、居室均宜清洁;每朝入厕一次,务养成习惯,胃腑务使健全;起卧须有定时,睡宜充足;衬衣宜常洗涤,卧具须时曝日光之中;晨起出外呼吸新鲜空气;皮肤勿使强壮;食后不即用脑;当勤厌惰,宜成习惯。”
石克出生于1900年,是我国制药工业的开山者之一。他早在1933年便研制出我国第一台挂糖衣机,性能超过了欧美的同类机器。以后石老又研制出我国第一台转盘压片机。石老在90多岁时,仍步履稳健,气色红润,脸上连老年斑也没有,看上去还不到70岁。当问起他的长寿之道时,他说:“我认为要想长寿,精神是第一位的,只要你不斤斤计较个人的得失,有着高尚的理想和追求,就会永远健康。”真是一语道破天机。
中国历代养生家和医家都把精神修养作为养生长寿之大法。在目前,人类已进入“情绪负重的非常时代”的情况下,精神因素将会越来越多地影响人体健康。因此,要成为一个真正的健康者,不仅要身体无病,而且要精神愉快、心理健康。
自古以来,书法家大多是长寿的。《耄耋恒言·消遣篇》说:“笔墨挥洒,最是乐事。”这说明常练书法,可使人精力充沛,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在上海市文史馆馆员、书法家苏局仙老先生100岁时,上海书画社举办了“苏局仙书法作品展览”。苏老的书法被誉为人书俱老的佳作,苏老先生不仅善于书法,而且擅长写诗,一生共写下一万首诗,辑成《水石居杂缀》、《蓼莪居诗集》多卷,不愧为当今文坛老寿星。
苏老说他的生活准则就是节制嗜欲,清茶淡饭,心情舒畅快活,从不把富贵荣辱放在心上,胸中常养“一团春气”,心理像春天一样生机勃勃、快快活活。“文化大革命”期间,他写的6000首诗被诬为“四旧”,付之一炬,但他并未心灰意冷。“他烧他的,我写我的。”安之若素。苏老说:“谁不想长寿?但最好的办法是,首先将‘生死’二字抛于九霄云外,以卸不必要的思想负担,只有这样,才能像原始森林中的树木那样长寿,这就叫‘寿命不期长而自长也’。”
以上举例说明,只有心理健康的人才可能长寿。因此,在物质生活较为丰富的今天,人们应该更加重视心理健康。
『肆』 心理状态对长寿有什么样的影响
认真的心态决定了对待人生的态度,凡事全神贯注去做的人,往往比那些版懒散的人更健康长寿,权因为态度认真的人往往更能成功,从而感受喜悦,也有利于良好心态的发展。同时,有研究发现,童年时期态度认真的人是预示长寿的一种信号。
『伍』 哪种情绪有助于长寿
从心理学上来说,坏情绪就是我们的抑郁、焦虑、烦躁、恐惧等不良情绪。偶尔的坏情绪是非常正常的,因为我们的情绪是存在波动的,当我们受到了不良的刺激,就会产生坏情绪,但如果长期的处于坏情绪之中,或者说坏情绪影响了我们的生活,那么请不要大意。
『陆』 什么样的心理有利于老人心理健康
防止过度乐观。过度乐观的人往往没有那些小心谨慎的人细心。为了保持健康,小心谨慎的人更懂得自我防护,更少从事高风险活动,比如,抽烟、酗酒、吸毒或者飙车等。这些人也会远离有不良嗜好的人群。
『柒』 哪些心理有利于我们长寿
在我们的认知里,我们常常认为,那些爱笑的,乐观的爱运动的这些人常常比较长寿,但是事实上呢,并不是这样。
对于这个问题呢,美国加州大学心理学教授进行了为期20年的专项研究,他们发现决定人类长寿的原因并不是单一的。在霍华德·S·弗雷德曼和莱斯利·R·马丁的《长寿计划》一书中,列出影响长寿的诸多心理因素。
在上个世纪50年代,马查多多一天的薪水就达到了一千美元,后来创立了自己的时装公司。对于马查多来说,她并不缺钱。但是在82岁,她依然和一家模特公司成功签约。对于马查多来说,成就感、心态是她保持活力的主要原因。
『捌』 怎样做心理训练长寿法
老化是一种极为复杂的现象,应进行多角度研究。激素虽可与年龄对抗,但其他原因如遗传、生活方式、运动和心态也会导致老化。
我们无法一一将影响长寿的因素都在这里说到,只能介绍有限的几种。
科学家在试图解开衰老的机制的同时,也在试图寻找抵抗这种机制的方法。
于是,一门新的学科应运而生——青春学。科学家主要沿着三个方向进行这方面的探索:药物长寿法、饮食长寿法和心理训练长寿法。
衰老是长期的自然过程。这一过程贯穿人的一生。由于衰老是不可避免的,因此我们只能寻找各种方法来延缓衰老过程,使人体在进入老龄后仍能保留年轻机制所特有的生理机能。
这便是人们所说的第二青春了。但这可能吗?医学博士、俄罗斯心理分析学协会主席别尔金教授对此给予了肯定的回答。同时他认为,青春常驻之道在于人体自身之潜能。
“人的机体中每秒钟有600万个血细胞诞生,同时有600万个血细胞死亡,机体就这样不断新陈代谢。那么机体怎么就会衰老呢?所有问题都出在我们大脑,因为所有人的头脑中都生来就存有一个念头:‘人人必死。’这又有什么关系呢?我们知道,心理过程的存在使人同其他动物区分开来,‘第二生物学’——心理学也因此而诞生,其基本原理是:心理活动影响生理过程。形象地说,心理活动是我们死亡和康复的先兆和起因。
美国科学家沃尼什已通过自己的实验充分证实了这一点。他运用各种心理疗法消除了患者心脏上的硬化斑。”
“没有任何药物吗?”
“是的,只用心理疗法便可能治愈病人。当年,我的右肺发现肿瘤,我的朋友、科学院院士布洛欣建议我动手术,并说要帮我请到最好的大夫。但我决定自己治病,尽管我知道这需要巨大的勇气和毅力。我得学会控制病变器官,也就是说要让那里的一切活动听从大脑的指挥,同时要想象病兆图像,并按病变趋势往回想。一开始,我研究学习了所有与恶性肿瘤有关的知识,因为我必须正确了解癌变部位发生的一切过程;我还必须学会下达有关‘命令’。那么什么东西能消除肿瘤呢?细胞卫士。这就是说,我要让自己的机体产生这类细胞并将其‘派往’病变部位。要想做到这一点,首先要了解病灶及其与机体其他部位的联系。”
“这么说来,病人都得是医生了?一般人怎么掌握这种方法呢?”
“不是这样的,有模型、示意图和医生的讲述便足够了,然后就可以进行自我暗示,不过这只是心理疗法的一部分。另一部分是心理医生针对病人心理与病情专门进行的医疗暗示。”
以上是《俄罗斯消息报》记者同别尔金教授的一段谈话,这位记者与之谈话以后,又同阿伦·伊萨科维奇教授谈论了同样的问题。这位教授同意别尔金教授的观点。
“特定的心理活动是可以使机体恢复原有健康状态的。但遗憾的是,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的心理活动常常仅表现为死亡的催化剂。形象地说,是我们自己在借助心理感受来逐步消灭自己。
“细胞拥有自己的受体。这种受体对激素和其他化学物质反应灵敏。特定的心理活动会促使受体老化,使其失去敏感性。这样的话,无论你服用多少激素,细胞受体对机体内的生化反应都会毫无反应。就像一部坏了的电话机,不管你怎样的叫喊,对方都听不到你的声音。”
“当然,受体的敏感性是可以恢复的。我们甚至还可以使细胞产生新的受体。最主要的是要找到启动这一过程的第一动力。我个人的医疗实践证明,通过这种途径使人重新焕发青春活力是完全有可能的。”
『玖』 长寿老人的心理特点是什么
健康长寿是老年人追求的生活目标之一,保持合理的营养,有规律的生活习惯和适度的运动对保健、长寿有很大帮助。同时,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对老年人的健康长寿也有很重要的意义。有关研究表明,长寿老人所具备的心理优势是他们获得健康长寿的一个重要原因,长寿老人的心理优势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满足现状
常言道,知足者常乐。长寿老人对自己的生活、工作状况、个人成就、能力性格等都比较满意,对自己以前的经历评价较高,回顾过去的工作和生活经历,觉得自己活得很有价值,有意义,感到自己的过去和现在都很圆满,让人满意。(二)处世乐观
曾经经历过诸多的风风雨雨,悲欢离合,无论在顺境还是在逆境之中,长寿老人都能乐观处世,在艰难困苦、坎坷荆棘中看到希望,看到明天,不为个人得失而抑郁悲观,不因道路曲折而灰心丧气。豁达乐观的处世态度使长寿老人总能保持愉快的心境,笑口常开。(三)情绪稳定
人的情绪会因生活、工作中的各种事件而发生波动,为获得成就而愉快,为失去所爱而伤心。情绪稳定性差的人,常会因生活中这样或那样的遭遇产生较强的情绪反应,表现为好激动、爱生气、常伤心等。而长寿老人由于生活阅历丰富,对挫折耐受力强,对情绪控制力好等原因能够保持较为稳定的情绪状态。据调查,有95%以上的长寿老人情绪稳定,社会适应力强,能经得起生活环境中的各种不良刺激,即使遭受重大精神创伤也能很快调整情绪。(四)个性平和,胸襟坦荡
长寿老人个性稳定、平和,能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现实,主动承担责任,参与工作,待人和善,慈祥,宽厚,心胸开阔,不拘细节,平易近人,关心晚辈,不仗势欺人,不倚老者压人,能与周围人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在和谐的交往中获得心理满足。而且长寿老人兴趣面广,生活热情高,生活内容丰富。(五)对生活充满信心
长寿老人大都热爱生活,信心十足,热衷于所从事的工作或娱乐活动,并从中获得满足感和乐趣,能发挥自己的优势参与工作或帮助他人。在工作和生活中发挥个人能力,体现自身价值,并得到他人的肯定和尊重。
长寿老人的这些心理特点对每一位老年朋友都有值得借鉴之处,通过心理保健具备这些心理特点,您一定会健康长寿,美满幸福。延年益寿要注意什么
延年益寿的办法很多,现归纳以下五点:
一、“吃”:好些病是“吃”出来的,因此在“吃”上可按下列食谱处理:每日吃1个鸡蛋,250毫升鲜牛奶,300克主食,40克水果。500克蔬菜。按此摄取,基本可防止肥胖及缺钙,总热量在2000大卡左右。
二、“喝”:即每日喝50克至100克红葡萄酒,300克自制的果汁、菜汁,以及喝些大枣粥芝麻粥等。
三、“防”:以预防为主,围绕保健开展体育活动。
四、“养”:养生贵在保“养”,生活有规律,即醒后静默半分钟起床。起床后静坐半分钟起立,起立后静站半分钟活动;早晨运动半小时,中午睡眠半小时,晚问散步半小时。情绪要乐观,笑一笑,十年少,把烦恼扔到太平洋里去。
五、“五忌”:即戒烟;忌酗酒;忌贪色;不暴躁;不妒忌,不与人攀比。知足常乐。自己认为美就是美,自己认为好就是好。不为别人活着,面对生活安然处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