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清朝寿命最长的妃子
定妃万琉哈氏。
定妃(1661年-1757年)万琉哈氏,亦称瓦刘哈氏,满洲正黄旗人,正五品郎中拖尔弼之女,生于顺治十八年正月,康熙二十四年生皇十二子胤祹,五十七年十二月册为定嫔。
雍正帝即位,尊为皇考定妃。雍正年间定妃就迎养于履亲王胤祹府第,乾隆朝每逢岁时节日必迎入宫,赋诗献寿,亦称为宫中盛事。但再未进尊封。
定妃九十大寿时,乾隆帝亲至府第祝贺。乾隆二十二年四月初七日薨,终年九十七岁,是清朝后宫中最长寿的嫔妃,堪称有清一代后妃之冠。
(1)雍正长寿的妃子扩展阅读:
清朝其他长寿嫔妃:
1、婉贵太妃
婉贵太妃(1717年2月1日-1807年3月10日),陈氏,陈延璋之女。生于康熙五十五年十二月二十日。乾隆帝妃嫔之一。乾隆帝即位前的侍妾之一,乾隆即位后初封陈常在,累晋婉妃。
嘉庆帝即位后,尊封为婉贵妃。嘉庆十二年二月初二日薨,年九十二(古代虚岁),为乾隆帝后妃中最为长寿的一位。
2、纯悫皇贵妃
纯懿皇贵妃(1689年11月~1784年12月17日),耿氏,管领耿德金之女,清世宗之后宫,生皇五子和亲王弘昼。
生于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十一月,康熙年间事世宗为格格,雍正元年(1723年)正月,封为裕嫔,雍正八年(1730年)八月,进裕妃。
乾隆二年(1737年)九月,高宗尊为皇考裕贵妃,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十月,高宗又尊为皇考裕皇贵太妃。
乾隆四十三年十月,高宗又以年届九旬再尊为皇考裕皇贵太妃。乾隆四十九年,薨于甲辰十二月十七日,享年九十六岁。次年二月,册谥曰纯懿皇贵妃,葬泰陵妃园寝,位列诸妃之上。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定妃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婉贵太妃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纯懿皇贵妃
B. 雍正的妃子有哪些
1、敦肃皇贵妃
敦肃皇贵妃,年氏,一等公、湖广巡抚年遐龄之女,年羹尧之妹。康熙年间嫁入雍亲王府,为侧福晋。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三月十二日生皇四女。
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五月二十五日生皇七子福宜,康熙六十年(1721年)十月九日生皇八子福惠,雍正元年(1723年)五月十日生皇九子福沛。从她首次生育直至她逝世的十一年间,雍正帝的子女无旁出。
2、纯懿皇贵妃
纯懿皇贵妃,耿氏,管领耿德金的女儿,雍正帝之妃嫔。康熙年间入侍雍亲王府为妾,号格格,雍正年间,初封裕嫔,后进裕妃。乾隆时,初尊为皇考裕贵妃。
耿氏与皇太后钮祜禄氏的关系很好,情如姐妹。乾隆四十二年,皇太后崩,乾隆念裕贵妃慈爱恩情,晋尊为裕皇贵太妃。四十九年薨,谥曰纯懿皇贵妃。生育皇五子和恭亲王弘昼,实际上是乾隆帝唯一活着的兄弟。
3、齐妃
齐妃,李氏,知府李文烨的女儿。于藩邸侍雍亲王,为侧福晋。康熙三十四年七月生皇二女和硕怀恪公主,此女是雍正唯一活至成年的女儿。康熙三十六年六月生皇子弘昐。康熙三十九年八月生皇子弘昀。康熙四十三年二月生皇子弘时。
四名子女只有弘时一人活至雍正登基。雍正初,封为齐妃,地位高于乾隆生母熹妃。但后来儿子弘时得罪雍正而被削宗籍,李氏身为其母,也难免受累,一直没再得到晋封。齐妃薨于乾隆二年四月。
4、谦妃
谦妃,刘氏,管领刘满女。康熙五十三年生雍正七年入宫,初为刘答应,雍正八年晋为刘贵人,雍正十一年六月十一日亥时生皇六子圆明园阿哥弘曕,封谦嫔。乾隆二年九月晋尊皇考谦妃。三十二年丁亥五月二十一日薨,年五十四。子一,皇六子弘曕。葬泰陵妃园寝。
5、懋(mào)嫔
懋(mào)嫔,宋氏,主事金柱女。康熙年间入宫,号格格。康熙三十三年三月十六日丑时为刚17岁的雍正生了皇长女。康熙四十五年十二月初五生皇三女,二女皆未逾月殇。雍正元年二月十四日封为懋嫔,同年十二月二十二日举行册封礼,卒于雍正八年九月。
C. 雍正皇帝的妃子有哪些
1、敦肃皇贵妃
敦肃皇贵妃,年氏,一等公、湖广巡抚年遐龄之女,年羹尧之妹。康熙年间嫁入雍亲王府,为侧福晋。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三月十二日生皇四女,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五月二十五日生皇七子福宜。
康熙六十年(1721年)十月九日生皇八子福惠,雍正元年(1723年)五月十日生皇九子福沛。从她首次生育直至她逝世的十一年间,雍正帝的子女无旁出。雍正帝登位,册为贵妃。
雍正三年十一月,病重,晋封为皇贵妃。十一月二十三日,薨,谥号为敦肃皇贵妃。年氏是雍正帝最受宠的妃子,但其一生命运坎坷,三个儿子一个女儿皆夭折。死后一个月,年羮尧就被降罪。
2、纯懿皇贵妃
纯懿皇贵妃,耿氏,管领耿德金的女儿,雍正帝之妃嫔。康熙年间入侍雍亲王府为妾,号格格,雍正年间,初封裕嫔,后进裕妃。乾隆时,初尊为皇考裕贵妃。耿氏与皇太后钮祜禄氏的关系很好,情如姐妹。
3、齐妃
齐妃,李氏,知府李文烨的女儿。于藩邸侍雍亲王,为侧福晋。康熙三十四年七月生皇二女和硕怀恪公主,此女是雍正唯一活至成年的女儿。康熙三十六年六月生皇子弘昐。康熙三十九年八月生皇子弘昀。
康熙四十三年二月生皇子弘时。四名子女只有弘时一人活至雍正登基。雍正初,封为齐妃,地位高于乾隆生母熹妃。但后来儿子弘时得罪雍正而被削宗籍,李氏身为其母,也难免受累,一直没再得到晋封。齐妃薨于乾隆二年四月。
4、谦妃
谦妃,刘氏,管领刘满女。康熙五十三年生雍正七年入宫,初为刘答应,雍正八年晋为刘贵人,雍正十一年六月十一日亥时生皇六子圆明园阿哥弘曕,封谦嫔。乾隆二年九月晋尊皇考谦妃。三十二年丁亥五月二十一日薨,年五十四。子一,皇六子弘曕。葬泰陵妃园寝。
5、懋嫔
懋(mào)嫔,宋氏,主事金柱女。康熙年间入宫,号格格。康熙三十三年三月十六日丑时为刚17岁的雍正生了皇长女。康熙四十五年十二月初五生皇三女,二女皆未逾月殇。雍正元年二月十四日封为懋嫔,同年十二月二十二日举行册封礼,卒于雍正八年九月。
D. 清朝最长寿的三位妃子,都活过90岁,是哪三位
古代人的寿命普遍都不长,像乾隆这种活到89岁的,已经算是高寿中的高寿,他不少妃子和儿子,都被他给熬死了。就算像康熙这种活到69岁的,也能被称为长寿老人了。
当然,历史上比他们还长寿的也有人在,恰好他们身边就有这样的人,就是他们自己的妃子。今天我们就来看看,清朝最长寿的三位后妃,均活过90岁,分别为康雍乾三位皇帝的妃子。这三位的长寿,连乾隆都要自叹不如。
然而坐上嫔位之后,陈氏就在这个位置上待了46年之久。陈氏表面为一宫主位,可实际上的待遇,和贵人差不多。只有在她五十大寿时,乾隆稍微提高了一点赏赐,其余生日的赏赐,都是按常在的标准配合。由此可以看出,陈氏非常不受宠。
陈氏并不得宠,加上她没有生育子女,所以多年来得不到晋升也正常。不过在乾隆五十九年,乾隆还是将她晋封为婉妃,此时的陈氏已经78岁了。嘉庆即位后,尊陈氏为婉贵太妃,嘉庆对其还是很尊敬的。嘉庆十二年,陈氏去世,享年90岁,入葬裕陵妃园寝。E. 雍正最长寿的妃子活到多少岁
在清朝二百多年的历史中,康乾盛世的出现对后世影响极大。很多人都会将这一盛世归功于康熙帝和乾隆帝,但事实上雍正帝才是为此奉献了一生。雍正登基后,一直以“勤勉”著称,甚至还因此冷落了后宫。其实,他的后宫十分精彩,有一位女子本是皇帝的侍妾,一生无宠却生下了皇子,后来竟然因为甄嬛的缘故活到了97岁,受封皇贵妃。
这一年的10月,她突然重病,就连皇帝十分担忧,为了让她心情能够愉悦一些,皇帝特地下令,将她尊封为了“裕皇贵太妃”。但是她还是没能熬过去,最终病逝,享年97岁。其实纵观这位女子的一生,她虽然没有得到皇帝的宠爱,但是因为自己的性格,更因为有个好儿子,得以在后宫平安生活多年,更活到了97岁,已经比大多数妃嫔幸运多了。
F. 历史上最长寿的皇帝妃子前十位
定妃,万琉哈氏,满洲正黄旗人,郎中拖尔弼之女,生于顺治十八年正月,比康熙帝小七岁。
康熙二十四年生皇十二子胤祹,五十七年十二月册为定嫔。雍正帝即位,奉皇太后懿旨:“朕念十二阿哥之母,多年侍奉皇考,甚为谨慎,久列嫔位,今晋封为妃。”
雍正帝尊为皇考定妃。雍正年间定妃就迎养于履亲王胤祹府第,乾隆朝每逢岁时节日必迎入宫,赋诗献寿,亦称为宫中盛事。
定妃九十大寿时,乾隆帝亲至府第祝贺。乾隆二十二年四月初七日薨,终年九十七岁。定妃所生皇十二子胤祹,于康熙四十八年三月封贝子,经常随康熙帝出巡。五十七年办理正白旗满洲、蒙古、汉军三旗事,六十一年授镶黄旗满洲都统,十二月进封履郡王。雍正二年,胤祹受宗人府弹劾,因治事不能敬谨而被夺爵,又因事降为镇国公;八年五月复履郡王。
乾隆即位后,封胤祹履亲王,乾隆二十八年七月二十四日薨,终年七十九岁,称得上母子皆高寿,下场都不错。中国历史上最长寿皇后王政君王政君(前70─13年),魏郡元城(今河北正定县)人,出身于官宦之家。
公元前53年(汉宣帝甘露元年),政君十八岁那年应诏入宫,迈出了皇后之位的第一步。
公元前49年十二月,宣帝驾崩(熬死的第一个皇帝),
刘骜(王政君与汉宣帝的儿子)三岁,
皇太子刘奭在宣帝驾崩的当天,登上未央宫前殿的龙位,他就是汉元帝,刘骜是他的长子,前被立为皇太子。
但是王政君还没有立即成为皇后,因为刘奭不喜爱王政君。
元帝想把皇后的凤冠戴在傅妃的头上。
但是,在他那个时代,刘骜既立为皇太子,皇后的桂冠按传统的规制当属于王妃。
元帝整整跨躇了三天,他还原引来非议,最后还是无可奈何地立王妃为皇后。
公元前33年(汉元帝竟宁元年)。元帝病重,
元帝宠臣侍中史丹闯进元帝寝宫,顿首涕泣而言;“皇太子名闻天下,臣民归心。今臣听陛下有废立之意。若是这样,请陛下先赐我死吧!”元帝见状,长叹一声,说:“没有此事。皇后谨慎,先帝又疼爱太子,寡人岂敢违先帝之意?”
刘骜保全了皇太子的名字,王政君也保全了皇后的凤冠。
公元前33年(汉元帝竟宁元年)五月,元帝死于未央宫,终年四十三岁。刘鳌继位为汉成帝,尊王氏为皇太后,移居长乐宫。
绥和二看(前7),成帝驾崩,定陶王刘康的儿子刘欣即皇帝位,是为哀帝。哀帝尊皇太后王政君为太皇太后。
王政君生于汉宣帝时,一生经历七朝,历尽沧桑,她一人虽没有什么政治野心,但愚庸无能,软弱寡断,终于断送了汉朝刘姓的江山。公元13年(新朝始建国五年)二月,太皇太后忧愤而死。享年84岁,她是中国历史上最长寿的皇后之一。太皇太后的遗体被运往渭陵,与元帝合葬。
G. 清朝后宫最长寿的妃子经历4朝享年97岁,她有什么长寿秘诀
当年参与夺嫡的皇子,大多被雍正以各种理由处死了,而十二皇子当时能够认清局势,没有参与其中,后来在雍正登上皇位之后,也对他庇护有加,在大臣弹劾十二皇子的时候,雍正将他保了下来,对他的母亲也是善待了。
所以不管在上面时候,都要认清局势,看清环境的变化相当重要,不属于自己的不要去强行争夺,也许能让你更加安全,知足才是人生最长久之道。
H. 谁是清朝后宫最长寿的妃子,虽不得宠,但以九十七岁高龄得到善终
她是康熙皇帝的嫔妃——定妃,因为她淡泊名利,与世无争,没有参与后宫的恩恩怨怨,也没有参与夺嫡之争,所以她能够在后宫中安稳的生活下去,雍正即位的时候就将她封为皇考定妃,到乾隆继位的时候,对她也是非常的尊重,定妃终年97岁,是清朝后宫中最长寿的一位嫔妃。
直到她58岁的时候,才被封为嫔妃,而且还是康熙念在她多年的功劳册封的,封她为定妃,而她仍旧淡泊名利,与世无争,并不参与后宫的纷争,也没有鼓动她的儿子争夺太子之位,最后活了下来。后来,康熙皇帝过世之后,雍正皇帝即位尊封她为皇考定妃,让她在王府中享受自己的晚年生活,乾隆皇帝继位之后,对她就更加尊重了,甚至在她90岁生日的时候,乾隆皇帝还亲自到府中庆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