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为什么说60岁看三国觉得刘备最厉害
20岁看三国觉得曹操最厉害,40岁看三国觉得司马懿最厉害,60岁看三国觉得刘备最厉害,说明了不同的阅历,对同一件事物的看法和感悟是不一样的。产生这样的结果,很正常。我认为原因如下:
年轻气盛,总想干一番大事业,当然也因沉不住气,有点急功近利。而三国里的曹操,事业迅速有成,一下子就成为三国中最强的一方势力的领导,手下强将如云、谋士众多,正是20岁青年所追求和向往的。
另一方面,自己奋斗了一辈子,最后事业不过如此,而刘备当初一无所有,还和曹操孙权三分天下。想当初,曹操统一了北方,率军几十万南下攻打孙权的时候,刘备团队还只是寄居在刘表一座小城的小股势力,起步比曹孙晚了太多,但是不影响他后来得了三分之一天下。所以这个年龄段,看过了人生的多艰,知道一切都来之不易,自然会佩服一开始弱小的刘备。
所以,人的阅历不同,对事物的看法是不一样的,这也就对三国有不同的感悟。
❷ 为什么60岁看三国觉得刘备最厉害
48岁还复没有寸土之地!(制刘奇再傀儡也是人家荆州的地盘)仍有吞吐天下之大志!怎能不让人动容?顺便说一句,当时60以上已经算得上高寿了!现在平均年龄差不多68,忘了哪年看到的了,你现在五十五了,创业破产六七次,你还敢说你要干翻腾讯,捅死阿里,踢走大众?看看你周围55岁仍然落魄的人的状态,你就会不由的对刘备升起一股敬佩之心!
"天下英雄,唯操与使君耳"
❸ 为什么说60岁读三国觉得刘备最厉害
有句话说“20岁看三国觉得曹操最厉害,40岁看三国觉得司马懿最厉害,60岁看三国觉得刘备最厉害”,觉得曹操厉害的自不必说,司马懿家族最后夺得天下也必然是厉害的。但刘备却颇多争议,有人讽刺刘备的江山是哭出来的,有人说他是伪君子真小人等等不一而足。
不过,为什么很多人也说60岁读三国觉得刘备最厉害呢?恐怕有以下几点。
1、出生寒微却能三分天下有其一。
说到刘备的出生,虽然号称“汉景帝子中山靖王胜之后”,但其实政敌骂他最多的一句话是“织席贩履小儿”,《三国志》记载;“先主少孤,与母贩履织席为业”,可以说一句话道尽刘备的出生――卑微。说难听点,就是个摆地摊的,刘备的出生可能还远不及看本文的各位。在看看三国中那些英雄豪杰,哪个不是出生豪门望族。
曹操出生在官宦世家,其父曹嵩继承了曹腾的侯爵,在汉灵帝时官至太尉,与家大业大的夏侯氏还有不少关系。东吴孙氏、司马懿等都是世家大族。这些人天生拥有的政治资源非常人可以企及。
刘备在这样一个世家大族盘踞纷争的时代,闯出一片自己的天地,绝对是一碗高级鸡汤。
2、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都知道这句诗是曹操写的,但其实更符合刘备的一生,刘备大半生漂泊流离,投奔过多个诸侯,40多岁还一事无成。
备住荆州数年,尝于表坐起至厕,见髀里肉生,慨然流涕。还坐,表怪问备,备曰:『吾常身不离鞍,髀肉皆消。今不复骑,髀里肉生。日月若驰,老将至矣,而功业不建,是以悲耳。
然而其不屈不挠,最后夺得蜀地,60岁才称帝。你想想你周围的40多、50多的人都在干嘛?是不是都在打麻将看电视?40、50还能有如此雄心壮志,刘备能不令人感慨吗?
3、独特的人格魅力
《三国志》有这样的记载“郡民刘平素轻先主,耻为之下,使客刺之。客不忍刺,语之而去。其得人心如此。”,有人看不起刘备,派人刺杀他,结果这人却被刘备感动,不仅没杀刘备,还把这事告诉了刘备,这种或许小说才有的情节,出现在了史书中,作者陈寿都感慨“其得人心如此”。
英雄起于微末,能雄踞一方且声名不坠者,几千年来少之又少。60读刘备,略尽人世艰辛,更能体会刘备的长处。
❹ 为什么说60岁的人看三国会觉得刘备最厉害
不妨试着想一下,等你到了60岁,你会是什么样的状态?20多岁初出茅庐,经历了不断的积累从而30而立,之后不断忙于自己的事业从而40不惑,之后眼看孩子长大结婚从而50知天命,到了60耳顺,你还会有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雄心壮志吗?大多数人都似乎洞悉了自己的人生,只想安度晚年,也不愿再去追求什么。
但是即使在最难的时候,刘备身边也不缺乏人跟随,难得的是大家都对他赞誉有加,这是什么样的人格魅力,这难道还不算厉害吗?
❺ 为什么说60岁看三国觉得刘备最厉害
刘备是最能隐抄忍的一个君主,符合老人们讲的,仍辱负重。因为刘备在汉末争斗中起初白手起家,他什么都没有,唯一有的就是百姓的支持,但然了,正真的历史上,可能会不一样,因为大家了解的三国多数是,三国演义里的故事,但是小说就是小说,里面很多故事都是瞎编的,比如空城计原来起初是曹操对,吕布用过的计策。
❻ 为什么说人到了60岁看三国觉得刘备最厉害
因为司马懿都是跟他学的,都有吞吐天地之志,纳四海八荒之心,刘备自身没什么本事,但是人缘好又会用人,从一个织席贩䕑的小商贩一直靠自己的努力做到皇帝,光这一点三国无人可比
❼ 为什么60岁的人看《三国演义》觉得刘备很厉害
因为小年轻更喜欢霸气的人物,硬碰硬的,宁死不屈的,但不需要年龄,只要有了社会阅历就明白刘备的强大,想要成为人上人无耻是必备的条件,没有之一,有几个人能像刘备那样屡战屡败却再接再厉,从最底层爬到权力巅峰,你可以鄙视他的无耻,却不得不敬佩他的韧性
❽ 为什么说60岁的人看三国都觉得刘备最厉害
刘备才是普通人最高成就的写照,他的情商很高,很有智慧。很多做法都值得现代人学习和借鉴,比如曹操煮酒论英雄,稍有失误就会人头落地,还有吕布被擒,那可是险象环生,他都能很好的避免了,最厉害的是关羽杀文丑斩颜良后,袁绍要杀刘备,刘备机智脱身
❾ 为什么说人到60岁再看三国才觉得刘备是最厉害的
因为刘备的一生完美的诠释了一句话:再牛逼的梦想,也经不起傻逼一样的坚持。
这个社会中的大多数人,都不可能像孙权和曹操一样。孙权的父亲孙坚和兄长孙策,开创了江东的大业,让孙权得以在弱冠之年坐断东南。而曹操出身官宦之家,自幼与曹氏和夏侯氏的一群猛人亲戚一起长大,在乱世之中,人才是最大的财富,何况这些人才都是自己的亲戚。老曹自己也是天赋异禀,搞政治、打仗、写诗、写文章样样在行。
只有刘备,像我们大多数人一样,出身平民的家庭,虽然祖上沾亲带故,还能算上高祖的后裔,但是对他的现世生活没有任何帮助。刘备读书资质也是平平,长大了也只能贩席织履为生。
年轻时的刘备,所拥有的,不过是一个远大而遥不可及的梦想而已:兴复汉室。可是在残酷的汉朝末年,一个几乎没有任何背景和资源的年轻人,想要完成这个牛逼的梦想,几乎是不可能成功的。
然而,刘备还是像傻逼一样坚持了下来。虽然不断的失败,不断的流离,但是他从来也没有放弃自己心里的梦想。
所以虽然一个人没有背景,但是结识了关张两位好兄弟;
虽然颠沛流离,但是总算是有了新野这么一块小地盘;
虽然徐庶不得不离开,但是仍然在离开之时走马荐诸葛,三顾茅庐奠定三分天下;
虽然曹操大军压境,但是东吴的孙权、周瑜、鲁肃仍然与他联合起来,赤壁对阵;
虽然军师庞统殒命在落凤坡,但是他仍然遵从军师的遗志,放过了黄权,善待益州的一干武将;
具有荆、益二州,他走上了人生的巅峰;如果放在普通人身上,可能就此停止了奋斗,开始安乐。但是他没有忘记自己最初的梦想,依然不断的挑战北方哪个巨大的身影,直到最后挑战失败,关张两兄弟殒命;而刘备为了践行当初与两位兄弟同生共死的诺言,向东吴复仇,最后却无奈的失败了,只好在白帝城托孤。
一生都在不断的进取,一生都在不断的失败。可是失败并不能丝毫的动摇他的意志,他只是一次次从失败中爬起来,再次的向前奔跑,直到生命的终点。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虽然是曹操的诗,但是放在刘备身上,再合适不过。
❿ 为什么说人到60岁再看三国才觉得刘备是最厉害的
因为60岁之后人该经历的都经历了,
社会上的人情世故都看懂了,
这个时候再去看三国就知道刘备
是一个脸皮多么厚,内心是多么黑的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