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长寿老人 > 破译张学良的长寿密码

破译张学良的长寿密码

发布时间:2021-02-23 14:29:03

㈠ 破译宋美龄长寿密码的作者简介

窦应泰,祖籍辽宁铁岭。党员作家,著名民国史研究者。张学良系列与蒋氏家版族系列纪实文学,为权其近年主要研究与写作的范畴。近十年曾在国内多家出版社出版以宋美龄、蒋介石为代表的蒋氏人物传记作品多部,其中有《宋美龄的最后日子》、《宋美龄与刘纪文的初恋》、《蒋介石第三代子孙》、《美丽与哀愁——蒋方良画传》、《蒋纬国其人》、《蒋氏家族第四代》、《蒋门四遗孀》等;在香港出版繁体字本《蒋介石的香港梦》;在台湾出版繁体字本《蒋氏五兄弟》等。
《破译宋美龄长寿密码》为作者经二十多年对传主其人进行长期研究的最新成果,亦是第一部在国内乃至华人世界揭密二十世纪著名女政治家宋美龄养生与长寿的探密性作品。

㈡ 龚如心家族的作者简介

窦应泰,男,汉族,1946年12月10日出生,辽宁铁岭人。著名作家、史学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笔名河西客、叶知秋、雪帆等。1985年迄今已在人民出版社、作家出版社、人民日报出版社、中国文联出版社、新华出版社、团结出版社、华文出版社等国家级、省级出版社出版长篇作品60余部,约2000万字。部分作品在香港、台湾等地出版繁体字单行本。其史学文章多次刊发于美国《世界日报》、台湾《传记文学》、《历史周刊》及香港《明报》月刊等,引起国际关注。《曾荫权传》获得第五届全国统战系统出版社优秀图书奖,《张学良遗稿》被评为“2005年度最受读者欢迎的100本好书”,《破译宋美龄长寿密码》《李敖档案》等进入各大书店畅销书排行榜。反映中医文化的长篇小说《手相》、《偏方》由作家出版社相继出版后在文坛引起轰动,新华社、《人民日报》、《北京青年报》、《作家文摘》、《法制晚报》等多家媒体对该书给予很高评价。以山东临沂地区柳编工艺为背景创作的长篇小说《柳王》经人民(东方)出版社推出后,引起社会各界对柳编艺术的关注,改编为同名电视剧。长篇小说《客家人》为其深入广西贺州实地挖掘客家文化精髓后最新推出的力作。作家传略已编入《中国名人大辞典》、《中国艺术家名录》、《世界人物辞典》、《二十一世纪人才库》和《当代辽北文艺界知名人士传略》等。

㈢ 从粤军到黄埔军校,陈诚是怎样认识蒋介石的

前一阵,来,看看陈诚在保定军校的日子这篇文章,有读者留言

今天,后续来了。

保定军校毕业之后,陈诚分发至浙军第二师见习,见习期将满之际,同学邓鸣汉从广东写信来邀请他加入粤军。陈诚觉得自己既然已经是中国国民党党员,就没有理由拒绝南下。浙军中的前期同学闻讯纷纷劝止,只有樊崧甫敦促陈诚快走:

“北洋军阀内困不已,民心压抑已久,中山先生革命必告成功。我以家累不能奔赴,你可先去。异日你我互相策应,一方有所成就,均可彼此提携。居者有守,行者有为。前期同学留你抬轿,不可信也。”

陈诚

讨伐叛军肇庆负伤

1923年2月,孙中山在广州河南士敏土厂设立大元帅府,第三次建立广东革命政权。粤军第一师师长李济深,下辖第一、第二旅,合计五个团,团长依次是梁鸿林、张弛、邓演达、戴戟和张发奎。陈诚初来乍到,先任第三团中尉副官,邓鸣汉时任第三营上尉连长。

是年春天,邓演达率部进驻鹤山、高明,除了补充训练,同时还负责监视粤北方面勾结北洋军阀的沈鸿英部。新任大本营参谋长蒋介石建议东路军总司令许崇智“速率本军集中省城,先破沈鸿英叛军,以防引北敌入粤”。4月中旬,沈鸿英果然异动,接受北洋政府委任的广东督理一职,兴兵进攻广州。粤军第一师协同友军在清远境内与敌展开激烈战斗,迫使沈鸿英败逃广西老巢。

邓演达

陈诚任中尉副官的时间很短,只有一二个月,“旋升上尉连长,担任大元帅府之警卫”。5月,陈诚扈从孙中山到前线巡视,“并参加西、北江诸战役。讨冯葆初于肇庆,胸部中弹负重伤”。肇庆一役,邓演达的第三团牺牲最大,营长谭邃负重伤,连长邓鸣汉、陈文山、法雨民和好几个排长阵亡。陈诚负伤的具体时间和经过现已无从考查,只知伤得不轻入院治疗,蒋介石“适来肇庆,入院临视伤患”,对陈“抚慰有加”。这应该是蒋介石和陈诚第一次互动,由于等待慰问的官兵众多,或许说不上几句话,自然不太可能留下深刻印象。

蒋介石的日记对此没有提及,由蒋亲自审定修改,毛思诚所撰的《蒋公介石年谱初稿》一书,5月6日有一条相关记录:“侍从大元帅至三水慰问伤病兵”。三水距离肇庆五十多公里,水路交通方便,的确是收容伤员比较理想的后方。住院治疗期间,陈诚写信给浙军的同学黄复兴:

初上前线,即不幸负伤,殊为懊丧。此信对前期同学,除哲山兄(樊崧甫字),不可给看,恐被他们耻笑。

樊崧甫看过信后,嘱咐黄复兴代函慰籍。陈诚伤势痊愈后,邓演达把他安排到补充营任连长,旋即编成第三团第一营第四连。

父亲病故练兵无果

1924年春,粤军第一师全部调至肇庆整训,邓演达兼任陆军军官学校(黄埔军校)筹备委员,营长严重升任副团长兼派为军校入学试验委员。新任营长黄明和营副陈德建说不到一块,形同水火,未几被双双调走。陈诚很想接任营长一职,邓演达考虑再三,调来旅部主任参谋余汉谋承接其缺。余汉谋是广东高要人,保定军校第六期步兵科毕业,为人比较宽厚,地缘关系又具有相当优势,陈诚没有表现出不安于位,一段时间下来,第一营“办士兵教育最好的是陈诚的第四连”。

1925年,广州国民政府东征陈炯明,当时陈诚担任炮兵连长。

不久,陈诚调任第三团炮兵连少校连长,邓演达对他抱有很大期望,打算以此为基础,将来适时扩编第一师直属炮兵营。陈诚很快制定了一份为期三个月的教育训练计划,然而5月份的一封家书打乱了他的练兵步伐。

原来父亲陈希文因与青田石门洞主管讼争本村屋后山场所有权失败,心情忧郁,卧床不起,弥留之际想见长子最后一面。陈诚焦急万分,恨不得插上翅膀马上飞回青田,但又苦于没有旅费,一时不知所措。严重知道后马上借钱给陈诚,催促他赶紧动身归省。令人遗憾的是,当陈诚急冲冲赶回高市时,父亲已先一日病逝,作为长子一天亲奉汤药都没赶上,不免抱憾终身。

黄埔军校成立之后,邓演达以教练部副主任兼任学生总队总队长,粤军第三团的日常工作有些顾不过来,但他仍不忘检验炮兵连三个月下来的教育成绩,决定进行一次步炮协同作战演习。陈诚选定梧州北郊白云山为演习场,带领排长、班长冒着烈日投入准备工作,先是测量距离,然后竖立标杆、设置靶场,最后把三门七五山炮及炮弹驮入场内。

那天,邓演达如期率全团军官莅场参观演习,结果“见各种动作都尚生疏,对步兵的要求固然不能适应,在时间、空间的配合上相差更远”。在接下来的实弹射击环节,连发三弹都不中目标,不是远了就是偏了,弄得陈诚脸红耳热,无言可对。邓演达集合全场官兵进行讲评,考虑到陈诚因为奔父丧多少影响训练计划,他没有当面斥责,而是更多地勉励炮兵连官兵好好研究炮兵学术,努力训练。邓演达没有让陈诚当场下不了台,陈诚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军校助教再组炮兵

1924年9月,邓演达正式辞去粤军第三团职务,代理黄埔军校教练部主任。同时,严重以战术教官兼代第一总队队长,陈诚调任黄埔军校上尉特别官佐,担任教育副官工作。

陈诚寄赠好友周至柔的便装照片。

“升官发财请往他处,贪生畏死勿入斯门”是黄埔军校有名的对联,为了体现革命精神,军校的教职员多为降级使用,比如李济深原为中将师长,降级为少将教育部主任;邓演达原为少将团长,降级为上校代主任;严重原为上校副团长,降级为中校队长。陈诚从少校降级为上尉亦属情理之中。所谓特别官佐其实并无特别之处,就是协助长官处理一些日常事务,兼带助教性质。黄埔军校从第二期开始设立炮兵队,这个时候把炮科毕业的陈诚调到军校,显然具有一定针对性。

特别官佐与校长蒋介石面对面的机会应该并不多。碰巧有一次,蒋介石见陈诚“在微曦的晨光中读《三民主义》,便与之交谈起来。他对校长的垂询,应对得体,蒋很满意,并将赏识之情告知严重,严亦称陈年轻有为,更加深了蒋对陈的印象”。

陈诚最早接触到三民主义有关著述是在1920年前后,他说那时候“陆续读到国父的书,沾溉到国父的革命思想,几有如迷失航路的人忽然望见灯塔之乐。于迷茫中重新获得光明,于绝望中重新获得希望。”

蒋介石征求陈诚是否愿意担任他的特务队队长,陈诚“以去年胸部受伤,近日尤有隐痛,请少宽时日,再行奉命”。虎门要塞司令陈肇英、军校参谋处长钱大钧也想找来陈诚做帮手,都被陈诚婉拒。10月初,苏联援助军校的第一批武器弹药海运抵达黄埔,“内有大本营向俄定购的山炮、野炮、长短枪支、轻重机关枪以及各种弹药”。陈诚作为蒋介石随从参谋前往检视,巧遇廖仲恺也从广州过来,廖说:“苏俄武器中,有火炮数门,七生的五口径。可组成炮兵部队。惟炮兵人才,不知军校已否物色储备?”蒋介石指着陈诚说:“陈辞修系保定八期炮兵科毕业,可任连长。”廖仲恺连说:“好极!好极!”

孙中山、宋庆龄、蒋介石以及廖仲恺在黄埔军校的开学典礼上。

于是,保定军校第八期炮兵科毕业的陈诚又干回了老本行,又有了用武之地,事实上,他后来的功名大业就是从国民革命军炮兵开始的。

1933年7月,蒋介石、陈诚在庐山军官训练团。

作者:冯杰

编辑:陈晓燕田萌

文史e家原创内容

如需转载,

请联络我们获取版权

好文推荐:点击文字,立即查阅

【揭秘】戴笠亲信沈醉回忆中共叛徒张国焘的军统岁月

【揭秘】清末北京如何治理泛滥的娼妓业

【名人养生】“养生达人”何应钦的长寿之道

“抗战夫人”“沦陷夫人”和“劫收夫人”

【养生必读】破译“女神”宋美龄的长寿密码

“秋膘”您得这么贴:“姑姑筵”,蒋介石、宋美龄、张学良都馋这口!

【解密】蒋介石三次下野与家族关系

【人物春秋】打手、舵手、推手:蒋经国的一生

【权威解读】日本战史中的国民党正面战场

【名家论史】马勇:为什么说甲午战争日本“太小人”

㈣ 宋美龄养颜秘录的作者简介

窦应泰,是当来代作家自。已经在国内及海外发表的近80部纪实文学作品中,多为民国历史人物和近代人物的传记。其中尤以记述宋美龄、蒋介石和张学良等历史人物的三大系列为主体。作者在撰写宋、蒋、张三大系列人物传记31部的基础之上,近年来又进入深层次的史料发掘与研究。从而形成了这些近代历史人物的“养生系列”新作。曾经出版的畅销书《破译宋美龄长寿密码》、《破译蒋介石养生密码》、《破译张学良长寿密码》及《蒋经国病况剖析》等作,再次引起读者的兴趣。《宋美龄养颜秘录》则是这一系列的最新采访与研究的成果。

㈤ 客家人的作者简介

窦应泰,著名作家、史学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1985年迄今已在人民出版社、作家出版社、人民日报出版社、中国文联出版社、新华出版社、团结出版社、华文出版社等国家级、省级出版社出版长篇作品60余部,2000万字。部分作品在香港、台湾等地出版繁体字单行本。其史学文章多次刊发于美国《世界日报》、台湾《传记文学》《历史周刊》及香港《明报》月刊等,引起国际关注。《曾荫权传》获得第五届全国统战系统出版社优秀图书奖,《张学良遗稿》被评为2005年度最受读者欢迎的100本好书”《破译宋美龄长寿密码》《李敖档案》等进入各大书店畅销书排行榜。反映中医文化的长篇小说《手相》、《偏方》由作家出版社相继出版后在文坛引起轰动,新华社、《人民日报》、《北京青年报》、《作家文摘》、《法制晚报》等多家媒体对作品给予很高评价。以山东临沂地区柳编工艺为背景创作的长篇小说《柳王》经人民(东方)出版社推出后,引起社会各界对柳编艺术的关注,作品被改编为同名电视剧。长篇小说《客家人》为其深入广西贺州实地挖掘客家文化精髓后最新推出的力作。作家传略已编入《中国名人大辞典》、《中国艺术家名录》、《世界人物辞典》、《世界名人录》和《当代辽北文艺界知名人士传略》等。

㈥ 为什么男人会有婚外恋

在这复个世界上,真正的爱是有制的,如果他爱你是真的,他离开你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怕影响自己的家庭,一个人只有一颗心,一颗心只能装一个人,你能把两个人同时装进自己的心里吗?一日夫妻百日恩,你现在能陪他,可是你不能陪他走完一生对吗?他选择离开一半是为了自己,一半是为了你,有时候离开也是一种爱,一种更深沉的爱,其实他离开你,他自己也很痛苦,如果他真的爱你的话。

㈦ 张学良的故事

张学良(1901年6月3日~2001年10月14日)汉族,字汉卿,号毅庵,乳名双喜、小六子。版祖籍辽宁海城,1901年6月权3日(夏历4月17日)出生于辽宁省台安县九间乡鄂家村张家堡屯(旧称桑子林詹家窝铺)。奉系军阀首领张作霖的长子。纵观他的一生是伟大的,他施行易帜使中国从形式上走向了统一,虽然他奉行蒋中正(字介石)的不抵抗政策(此处有争议),据中国历史教科书及张学良纪念馆是蒋中正下达的不抵抗命令,但据《中国近代史》(第四版)以及张学良自述(可见《张学良世纪传奇》第四十五章《沈阳兵变》部分)则是张学良本人下达的不抵抗命令)致使东三省不费吹灰之力就落入日本贼寇之手,但日后的西安事变不仅将中国共产党从危机中解救了一把同时也拯救了中国革命(此处有争议),让中国从内战走向了联合抗日并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中国人民内部的团结,为中国抗日战争做出巨大贡献。
重大事件则是:东北易帜,九一八事变,西安事变.
更多的请您看这个网址.

阅读全文

与破译张学良的长寿密码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老人应该吃什么中药补身体 浏览:600
妇科体检充血是什么意思 浏览:898
狗子孝顺 浏览:737
呼市新华体检中心属于哪个区 浏览:641
长寿考场6 浏览:193
80岁老人夏天的衣服图片欣赏 浏览:409
北京养老保险每月缴存时间 浏览:38
10月21日重阳节股票休假不 浏览:620
老人一年的花费多少钱 浏览:843
老年人呼吸次数40 浏览:344
父母最希望如何过年 浏览:14
老人家畏寒 浏览:385
我们都对父母做了什么 浏览:648
养老保险滞纳利息 浏览:399
孝顺的孩儿 浏览:174
男性体检拍胸片后多久要孩子 浏览:791
河南省建筑工人退休年龄 浏览:165
泽塔长寿花 浏览:607
80岁脑出血术后昏迷 浏览:767
父母吵架后婴儿睡觉不踏实怎么办 浏览:4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