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长寿老人 > 王石谈长寿

王石谈长寿

发布时间:2021-02-17 08:06:24

1. 印度121岁老人,最引以为豪的是:至今还是童子之身

随着社会越来越好,丰富的食物、完善的医疗体系,年龄过百岁的人也是版越来越多了,目前世界最长寿的权人是百井盛,在2014年被吉尼斯世界纪录机构认定为世界上年龄最大的男性,不过这一记录即将被打破,打破这个记录是一位印度老人。

印度121岁老人,最引以为豪的是:至今还是童子之身

老人年龄那么大,看起还是很满健谈,他还透露一个秘密“我这一生都没经历过男女之事。”不少网友看到此事纷纷表示,如果这样活着能长寿,那我也不乐意,这样的生活太没意思了。对此,你是怎么看的呢?

2. 默写填空: (1).《庄子 北冥有鱼》中反映普通人谈长寿可悲的两句是( ),(

谈长寿可悲的: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
忧君忧民的:处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自我安慰的:怨公子兮怅忘归,君思我兮不得闲

3. 生命在于运动还是在于静止

面对如此浩瀚的宇宙,显得人类是多么的渺小,但是有很多人对宇宙充满了好奇。比如科学家们都在探索宇宙,地球上的生物是怎么来的等等一系列问题。现在有很多人在想生命究竟是在于运动还是在于静止?其实是在于运动。因为我们的身体都是无时无刻地运动着,比如身体里的各个器官都在轮着各自的轨迹运动、工作着。

比如老年人,他们因为很少运动而导致身体健康出现了一些问题,甚至演变成疾病,比如老年痴呆症,健忘症等等。缺少运动会使身体里器官的运动速度减慢,细胞更新速度缓慢。这就是为什么上了年纪的人动手术恢复的能力很慢,而年轻人动手术伤口恢复得很快的原因,所以世间万物离不开运动。

4. 关于王石谈进入70岁一事,你有何看法

很多人都知道王石,这是一个非常成功的企业家,而且是非常有影响力的,王石谈进入70岁的时候,他说他更担心的是老年人不要影响年轻人的进步,我认为这是王石的一种对社会的担当,也是对于年轻人的帮助,而且王石也谈到年轻人应该更好的为社会做贡献,自己也应该更多的做公益,所以我认为这是一件好事,其他企业家也应该学习,接下来跟大家具体说明。3.王石是一个有担当的企业家,其他企业家也应该学习。
我认为对于成功的企业家来说,肯定不能够只追求钱上的成功,更应该追求对于社会的贡献,就比如像王石这样,虽然自己非常成功了,但是自己会开讲座,会为很多人传播思想,有助于他们的进步,我认为其他企业家也应该学习这个精神,这样一来我们的社会就会更加进步。


总而言之,我认为关于王石谈进入70岁,一是首先说明了,王石是一个非常有担当的人,因为他说不能影响年轻人的进步,老年人也可以做很多事情,而且自己经常开讲座传播思想,帮助别人进步,我认为王石是一个有担当的人,其他企业家如果也能够像王石一样,我们的社会一定会多很多厉害的人。

5. 什么才是真正的健康长寿

健康”、抄“长寿”这两个词语袭是不可分离的,健康是长寿的基础,长寿必须以健康为前提。离开了健康而空谈长寿是没有多大意义的。因此,我们必须把健康和长寿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来讨论。那么,健康长寿是不是真的就那么遥不可及呢?本刊将陆续推出一个系列文章,来告诉广大读者怎样才能身体健康,怎样才能长寿。 亚健康,长寿的绊脚石 什么是健康呢?世界卫生组织曾经指出:“健康是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能力上的完好状态,而不仅是身体的没有疾病或虚弱。”这就是说,一个人必须身体健康、心理健康、道德良好、人格健全。且具有适应社会(包括各种激烈的社会竟争)的能力,才能算得上是一个完全的健康人。 那怎样才算得上长寿呢?古人认为能做到“尽其天年”就是长寿。所谓天年,今天叫做自然寿...

6. 性爱与长寿有什么关系

和谐的性爱可以使人身心健康,而身心健康的人总是可以享受天年的,所以,性爱的专正常与否,也就直接影响人属的寿命长短。

例如,人人都都知道充足的睡眠是延年益寿的密诀之一。得不到酣畅睡眠的人,就没有足够的精力来应付日常生活,更不用“梦想”长寿了。安眠药物也许有助于入睡,却无法使人“安眠”,因为安眠药引起的后遗症太多。只有性生活才是最自然最有效而又没有副作用的安眠剂,所以,许多患有多年失眠症的单身男女在结了婚之后,多年痼疾就忽然不药而愈。归根究底,这也是性爱的妙用之一。

除此之外,医学知识告诉我们,一个内分泌均衡的人,身体各部位的营养也较为正常,不易生病,而适当的性爱活动正可以使内分泌发挥正常的功能。缺乏性生活的人,在容貌或生机上,也都会不知不觉地萎缩下去。

长时间抑制性欲,在生理方面会造成失调的现象,在心理上,则因不断的自我挣扎与焦虑不安,而呈不安定的神经过敏,这种人,身心都得不到正常的发展,自然也就无从谈长寿。

7. 畅谈长寿心得 为何大师多长寿

对此现象,两名中医大师邓铁涛、周岱翰一致认为:胸襟广阔、品格崇高的人能长寿,要长寿就要效仿这些大师,得意淡然,失意坦然,起居、饮食规律。 邓铁涛刚刚获得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评出的首届“国医大师”称号,93岁的邓铁涛是广东唯一获此殊荣者。68岁的周岱翰是中国最早成立的四大中医学院之一———广州中医药大学的首席教授、中华中医药学会肿瘤分会名誉会长。两位中医大师日前接受羊城晚报专访,畅谈长寿的心得。 邓铁涛: 养生必先养德,缺德者难长寿 心理素质要过硬 羊城晚报:已经逝世的多名大师均很高寿,如启功93岁、巴金101岁、钱钟书88岁、马寅初101岁……远远超过中国人均期望寿命的70多岁,怎样分析这一现象? 邓铁涛:大师之所以长寿,是因为他们的胸襟宽广,时常考虑的是整个国家、整个民族,要做大事业,因此他们不会看重个人一时得失,对苦难、挫折的耐受力特别强,不会对琐碎小事斤斤计较,正如经济学大师马寅初说的“得意淡然、失意坦然”。所谓“名利误了一生”,很多过度追求名利的人,由于劳动太少、纵欲过度,就算名成利就,也会短命。 羊城晚报:这些大师的成长经历,大都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经济困难时期的饥荒……可谓多灾多难,先天不足,后天也没太多进补的机会。这么看来,营养和生活条件反而不是长寿的主要决定因素? 邓铁涛:不错,心态才是决定长寿的重要因素。这些大师都是以民族的利益、人民的幸福为人生奋斗目标的人,不追求个人的享乐,不会为个人的得失想不开,不会处心积虑算计他人。在晚年经济条件较好的时候,他们注意个人饮食起居———因为要成就国家、民族的大事业也需要健康的体魄。如马寅初,他的一生算是苦难了,但是他有大智慧,写出了“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观天外云卷云舒”这样大气的对联,他的心理素质是相当过硬的。 提倡多开展志愿者活动 羊城晚报:很多在改革开放后成长起来的新一代,缺乏挫折和艰苦教育,怎样磨练这些年轻人? 邓铁涛:应该提倡多开展志愿者活动,让城市这些生活优越的人下到农村去帮助困难户,接受广大劳动人民的教育,这样他们就会知道最底层的人民群众是怎样生活的,就会珍惜现在的生活,不会因为自己有点钱、读了点书就趾高气扬。我和劳动人群的感情也是这样培养出来的,1951年参加土改,整整两年的时间,我这个在大城市培养的中医到新会去和农民一起生活,足足生了两年的虱子,我认识的一对夫妇,全家只有一条裤子,白天不敢下田,天黑了晚上才敢出去劳动,为什么他们这么苦?这是我下乡时常想的问题,感情就是这样培养出来的。要下到农村去,才能培养出共产主义的人生观———解放全人类,最后解放自己。 周岱翰: 长寿不一定要天天吃好东西 长寿也有遗传因素 羊城晚报:前日刚刚辞世的季羡林、任继愈分别高寿98岁、93岁,他们的长寿之道有什么共通之处? 周岱翰:两位大师都有崇高的品格、平常的心态,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这样才能承受多种磨难。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包括身体和心理都要没有疾病,如果患得患失,整日忧心忡忡,医学上认为这种人容易内分泌失调,身体各系统脏器的功能也会失去平衡状态。当然,长寿还有遗传背景,家族中有长寿的人,自己也有机会长寿。 要避免不良的生活方式 羊城晚报:不少高寿八九十岁甚至上百岁的大师,都经历过物质匮乏的年代,为什么营养不良反而没有影响他们的寿命? 周岱翰:其实长寿不一定要天天吃好东西,不一定要吃补品。我常告诉病人,对中医补气、补血要正确认识。我的很多肿瘤病人,生活条件是非常优越的,家里也有很多滋补的名贵中药,但补多了反而有害。比如人参“补气”,但中医认为“气有余便是火”。有一名病人,用人参炖鸭来补身体,结果火气上攻,眼睛看不到、耳朵听不到了,后来用生萝卜汁才解掉人参的大补。又如“补血”,中医认为“血过多便滞”,盲目补血的病人反而血管堵塞,所以气血都不是猛补就好的。 现在营养条件好了,很多营养过剩导致的“富贵病”就出现了:如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癌症,这些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是现在国人死亡的主要原因,绝大多数是和生活方式有关的。所以说,要长寿就要避免不良的生活方式。上面提到的这些大师,没有日夜颠倒生活的,而现在的很多年轻人,白天睡大觉,晚上做夜猫子,生活紊乱以致很多以前老年人才出现的疾病,在年轻人身上早早就出现,如肥胖、高血压等。 健康长寿没有固定的模式 羊城晚报:季羡林的养生之道,包括不刻意控制饮食,他说自己什么都吃。这和时下不少人倡导的多吃蔬菜、水果,少吃海鲜、动物内脏的所谓“健康饮食方式”不一样。 周岱翰:季羡林的观点是对的,其实健康长寿没有固定的模式,不能过度偏激地食用所谓的“健康食物”。现在国外有一个新的医学名词———“健康食物痴迷综合征”,就是指一些人过度痴迷维生素,不吃肉,光吃蔬菜、水果汁,蔬菜里又光吃西红柿、胡萝卜,以为健康饮食就是吃粗粮,一点肉都不吃,一点动物内脏都不吃。其实就拿动物内脏来说,由于富含胆固醇,是大脑的必须营养成分,如果小孩摄食的胆固醇过低,会大脑发育不良;老年人胆固醇过低,会导致帕金森病、老年痴呆。所以像季羡林那样,什么都吃,平衡饮食才是真正科学的饮食方式。 羊城晚报:您平日接触大量肿瘤尤其是晚期癌症的病人,您认为患癌症的人有什么共同之处吗? 周岱翰:现在的医学研究发现,乳腺癌和抑郁症是一种“共生病”,因为病人心态异常而产生,这在其他癌症病人如男性的前列腺癌中也同样存在。有的人未病先惊,心理太脆弱,治疗的效果不会好。因此在治疗中,我尝试多了解病人的心理状态,多做心理疏导。(责任编辑:高原)[我来说两句]

8. 人真的可以长寿吗

现在我国的长寿老人,寿命已经有达到110多岁了。我们可能会投去羡慕的眼光,但是我们不知道百岁老人,他们的孤单和孤独。这个时候的老人虽然已经四世同堂,但是子孙儿女们都有他们自己的生活要忙。而且同龄的人可能由于疾病已经过世了。生活中没有亲人或者同龄人的陪伴,那么生活就索然无味了。所以我们在生活中最好顺其自然,不要过多的执着于长寿。

阅读全文

与王石谈长寿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四川退休金2015新政策 浏览:266
60岁的老年人如何锻炼身体 浏览:628
烟台社保退休科 浏览:392
做人要孝敬父母 浏览:391
平江长寿丧 浏览:586
赞孝顺的经典句子 浏览:395
湖南今年养老金怎样调 浏览:197
僧人养老院 浏览:249
阎良区养老保险 浏览:298
长寿区查询 浏览:210
长寿贵福禄 浏览:678
孝敬长辈图文并茂的小报 浏览:969
跨市养老金 浏览:648
重阳节公司公告 浏览:875
老年人脚底血栓症状 浏览:213
幼儿园志愿者服务方案重阳节 浏览:324
长寿花重瓣有多少品种 浏览:828
台州老年大学报名 浏览:155
济宁老年大学的地址 浏览:278
父母卖房子子女交多少税 浏览: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