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长寿老人 > 活人墓60岁

活人墓60岁

发布时间:2021-02-12 03:12:53

A. 古代人为什么60岁要活葬呀

六十发甲子与鍪子坟在胶东,以前一直有种传说:古代某时候在胶东有种习俗,说是年过六十岁的老人会被子女送到坟墓里。坟墓留一个小口,留给子女为老人送饭用。一般子女会给老人送饭三十五天,孝顺的也至多送一百天,然后就不再给老人送饭,老人也就饿死。这种传说历来传说甚盛,但是研究档案历史的专家们查尽了各种资料,却始终找不到有关内容,因此对这一传说一直保持怀疑态度。 中国人向来有尊老的传统。儿女对老人,尊之敬之尚来不及,怎么会出现这种荒唐的习俗?对国君要忠,对长辈要孝,这一直是人们心目中根深蒂固的念头,怎么会出现这种荒廖透顶的作法呢? 但是,相信六十发甲子的人一直认为有个证据,就是在胶东地区存在的鍪子坟。

前两天陪上级电视台记者采访了这段事。据说这种坟在烟台市牟平区姜格庄一带原有不少,牟平区志办公室主任王本世曾见过,牟平文史资料上也有图片。听说在姜格庄镇西念与姜格庄村之间的山地上曾有不少这样的坟,在洪水头村也发现过。但到底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坟,一直没有定论。

鍪子坟地下是棺椁,地上是圆形建筑,圆形,上尖,极似古代武士头盔。有人曾怀疑这是否是古代把年过六旬的老人安置的地方,因为这种传说一直很盛。但烟台市博物馆及牟平区县志办的权威人士都表示怀疑,因为迄今为止没有任何资料可以证明曾有过这种习俗。有专家认为,这种建筑可能是古代人们为祭礼用的建筑,因为古时墓区一般林木茂盛,人们祭礼时燃烧纸张,很易起火,因此人们建些建筑,在里面烧纸,这样可以确保安全。我们曾问专家这种坟墓形状极似古代武士头盔,是不是受当时驻军影响?因为元时蒙古军队在姜格庄一带有驻大批驻军,这些蒙古兵马的奇异装束可能会给汉人以影响。加上蒙古人居住时喜欢用圆形的蒙古包,与鍪子坟的形状是相似的,说不定他们的坟墓也与此相似。对此专家认为尚待考证。我曾问专家,这种坟墓地下是长方形,地上是圆形,是否来自周易的天圆地方的影响?专家也说无法作出结论。究竟这里面有什么玄机,还有待专家考证了。补充回答: 这在古代叫活葬。
冀中一带,常见古坟,砖拱,其内常有一可睡之床。乡老皆谓之“活坟”之证。
胶东半岛亦有此传说,说是元代的葬制。
相传说是不知在何朝何代,朝廷作了个规定,老人凡年届花甲,不死也要离家住进坟墓,其子女如有孝心,可允许送饭食百日,以后任随老人饿死墓中。由于60年为一个甲子,就有了“六十岁花(发)甲子”的说法,而老人呆的活人墓就被称作“丘子坟”。
据新华网5月10日报道,烟台牟平区、开发区和蓬莱等地陆续发现了暴露在外的“丘子坟”。
有一个古老的传说,烟台本地的老人们或许还会记得:说是不知在何朝何代,朝廷作了个规定,老人凡年届花甲,不死也要离家住进坟墓,其子女如有孝心,可允许送饭食百日,以后任随老人饿死墓中。由于60年为一个甲子,就有了“六十岁花甲子”的说法,而老人呆的活人墓就被称作“丘子坟”。
“丘子坟”的传说并非空穴来风,烟台牟平区、开发区和蓬莱等地都发现了这样暴露在外的“丘子坟”。见过此墓的人们不禁心生奇怪:是什么人的墓如此简陋?看尸骨的形状,难道他们入葬前是活着的么?流传至今的传说是真有其事吗?中华民族自古视孝悌为优良传统,怎会容忍这样一个灭绝人伦的做法发生?
伴随着考古发掘的深入,“丘子坟”背后的秘密,也被一层一层拨裂开。
神秘“丘子坟”
在胶东地区的路旁沟壑、断崖土坎处,经常可以看到一种暴露在外的坟墓。它们多用砖石垒砌而成,墓壁由底渐渐向上收小,做成一个圆圆的穹隆顶,样子有点像旧时代盛油的篓子,故人们称之为“油篓坟”。这种坟多数形体很小,不过一米见方,人在里面连身体也躺不开,像个农家院里的鸡窝,因此又有人把这种坟墓称为“鸡窝坟”。
原烟台市博物馆副馆长林仙庭告诉记者,这种墓的底部多有一个砖铺的小床,床上往往有一堆人骨,一两个人头,旁边一个饭碗,一只水瓶。这成堆而放的人骨不像是死人通常躺卧的样子,倒像是或蹲或坐的姿势。人们想,这也许是古人丘尸(在正式入葬前停放尸体)的地方,于是胶东很多地方也把这种坟墓叫做“丘子坟”、“模子坟”。
上世纪90年代以前,考古工作者曾零星发掘过多处被称为“丘子坟”的这种墓葬。近年以来,又数次较为集中地对这类墓群进行了规模较大的发掘。2002年,开发区岗嵛村北工地开工时发现一批小墓。考古人员赶赴现场发现墓区范围很大,约有一万多平方米,暴露出的墓葬大多是砖室墓,方底圆顶。附近的工人、农民都说:这不是老辈子的丘子坟吗?考古人员觉得这个墓地正是揭开谜底的一个好机会,于是先后3次对这处墓群进行了考古发掘,共清理砖室墓及少量石室墓等60余座。
2003年,在修建烟台———蓬莱公路工程中,市博物馆、蓬莱文物局对与岗嵛幕群同样性质的蓬莱南吴家墓群进行了发掘。2005年,莱山王杆墩村北、陈家村西都发现这种墓葬。
“这批墓葬的特点很突出,大部分是用较薄的灰砖砌成,浅浅的埋在地下,样子全是仿照地面房屋。”林老介绍说,因在地下要耐得土压和朽烂,故不能像房屋一样用木质的梁架斗拱等,只好做成穹隆顶。它的平面形状多为正方形,也有六边形,八边形等。墓地北半部有一个不高的砖床。直起的墙壁上留有窗户,东壁上往往有一个三角灯台,高级一点的墓里东西两壁多有屏风。“当然,这所有的陈设均非真实,而是用砖雕刻而成,仅起象征的作用———给死者预备的阴间住宅嘛!”林老打趣地说。

B. 民间传说中的瓦罐坟习俗,为何被称为活人墓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随着社会不断的发展,有很多的习俗流传至今。在流传的过程中有的习俗在慢慢的消失,事到如今我们也无法看到。但是从很多的民间习俗中可以窥探到消失掉的习,例如民间传说中的瓦罐坟习俗,该习俗指的就是将父母活埋。

不过随着社会文明的不断发展,我们的民族已经形成了自己的文化,有了百善孝为先的行为,同时历朝历代的皇帝也总是标榜以孝治天下。由此可见,孝道已经深入人心,因此后来这种让人难以接受的丧葬习俗便慢慢的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

C. 活人做喜墓起什么作用

老传统!预备后事,终生放心!还有预备棺材的。
喜墓~活人墓在古代也版叫活坟、生祠,清代赵翼 《陔权馀丛考·生祠》:“《庄子》 庚桑子所居,人皆尸祝之。盖已开其端。《史记》 栾布为燕相, 燕齐之间皆为立社,号曰栾公社; 石庆为齐相, 齐人为立石相祠,此生祠之始也。” 传说古时候,人活到60岁就得活埋掉,有人不忍心活埋自己的父母,就建造了花甲墓。这种墓为圆顶,墓壁为圆形或八角、六角型,顶部留有一个方口,是用来往下吊饭罐的,每日由此将饭送入,什么时候地下的人不能接饭时,即是归天之日,就将顶口封死。

D. 瓦罐坟老人为什么不跑

在古代,人们对于孝的追求更是到了一种极端的地步,甚至有不少愚孝的兴起。但是在古代也伴随着这样一个与孝道相违背的传说,它就叫做瓦罐坟。

它存在于中国野史中,与古代提倡之孝背道而驰,或许它正是对当年黑暗历程的一种记录,那么到底什么是瓦罐坟呢?

一、残忍的瓦罐坟风俗,一场漫长又残忍的葬礼

瓦罐坟顾名思义,瓦罐是用来形容坟墓的形状的,但是这个坟墓埋葬的却不是死人,反而是一座活人墓。

据野史记载,关于瓦罐坟的风俗,最早便出现在秦朝时期,它存在的意义便是将家里已经年满60岁,但是还没有去世的老人送进这个坟墓中。

在密闭的空间里,也会见证老人的逝去。唐朝的韩锷曾经写过《岁华纪丽》,在里面他曾说过瓦罐坟的习俗。

兴起在云南地下,挖出墓穴,四周砌青砖,顶部用砖发券,留一出入口,形似瓦罐,故得此名。

这本书更加印证了瓦罐坟存在的真实性,它是孝道的一个黑暗区域,同时也并不被中国众多正史所承认。

被送进瓦罐坟的老人便知道自己时日无多,住进这里之后,每一餐儿子都会来送饭,但是每送一顿饭也都会在门口砌上一块砖头。

在这里面的老人非常明白,每吃一顿饭每加一块砖都会让自己离死亡也就更近一步,在日益狭小的空间中出口会被完全封死,到那一刻也是老人死亡的来临。

在《民间杂谈》中也记录过这种事,相传在云南这种风俗已经不仅仅成为了一种选择行为,而是一种必然行为。

有些孝顺的儿子也是不得已受到风俗的逼迫,必须将自己家中年老的父母送到瓦罐中,在这里的老人每一天都吃着送自己上路的饭菜。

也不知道他们一天天迎来自己的死亡,最后在绝望中结束自己的生命,会是什么样的感想呢?

这个风俗确实残忍,同时也让我们觉得非常的悲惨,其实反观生产力低下的古代,这样的习俗似乎也是有据可依的。

在古代人靠天吃饭,如果一旦发生天荒那么就会在全国产生饥荒,饿死的人数不胜数

E. 什么时间买墓地最好 活人买墓地合适吗

这个的话有一种情况就是俩个老人去世了一个,买好墓地,活着的老人可以先不刻名字,刻上的不描金也可以。

F. 原五华县河东镇沙渴小学老师暴力霸占山头,违建豪华坟墓,活人墓

既然如此恶劣,而且这么充分,可以找媒体曝光现在这个社会最怕媒体

G. 60岁老兵为战友扫墓,无意间看到自己的陵墓,这是怎么一回事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老百姓过上了安居乐业的日子。但在上世纪七十年代,中越边境也曾发生过一场战争,这让昔日有过战斗经历的人,依然记忆犹新。当然这其间,也发生过很多有兴趣故事,其中晏礼根的遭遇却格外奇特。

结语

每一位英雄的背后,都有着不一样的血泪故事。对于已经逝去的人,值得我们永远的记住与怀念,而对于那些仍健在的英雄们,我们要向他们致以最崇高的敬仰。

H. 外地人在北京市可以买活人墓地吗夫妻俩60岁刚出头,买了两年了。

你想多了
现在早就限制买这些
不过房子是可以买的

I. 人到60岁被活埋到底出现在哪个朝代人到60岁被活埋的真相是什么

人活到60岁被活埋具体到哪个朝代是无据正可查,因为中国文化历史几千载,注重礼、孝,即便哪个朝代有这60岁活埋先例也不敢记载,这可是要背负千古骂名的,每个人从出生,由长辈养育而大,在至老后均无法免于一死,生老病死,乃是自然法则,不可怠慢养育之人,乃是孝悌之礼,岂敢有记载。

这里面要说传得最神的,当属鄂西北,鄂西北是鄂与豫陕渝的毗邻地区,斜倚于大巴山的余脉,该山脉上遍地都是寄死窑,由于地形偏深山老林,这个习俗从古至今都流传着,据说明朝时期,六十花甲子,不死也要被活埋。

而这些老人一经背负上去,就永久沉眠于此,也幸得这些风俗没有被传承到当今,当今人人温饱,即便老了还有养老院,可谓幸福满满。

J. 女子被忽悠买"活人墓"是怎么回事

近日,合肥市民骆女士和郑女士对参加某公司组织的免费“黄山一日游”后备感后悔。

本来说好是去看映山红,结果映山红没看到,两人各被忽悠6万多元买了“活人墓”做投资。后来得知触犯了“禁令”,两人要求退款却遭到对方拒绝。





黄山市民政局社会事务科曾姓负责人表示,所谓“备用墓位”不过是涉事公司营销时玩的概念,不会受到相关法律保护。
阅读全文

与活人墓60岁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女人自制养生茶有哪些 浏览:514
为什么自己交养老统筹 浏览:762
行政法70岁 浏览:507
什么是精神情志养生康复 浏览:119
宜昌85岁老人每月多少养老金 浏览:180
老年人读书的学校有哪些 浏览:154
喝完酒体检有什么指标会升高 浏览:949
合肥老年人每月工资补助多少 浏览:959
五行养生油是什么 浏览:568
乌鱼配什么菜最养生 浏览:503
70岁老太成富翁吴胜明 浏览:837
九月九重阳节舞蹈 浏览:89
现役军人父母医疗优惠标准是多少 浏览:952
重阳节的重的笔顺 浏览:923
广州社保退休工资怎么计算 浏览:638
老年人适合读什么评书 浏览:522
退休工资两千 浏览:718
居家养老和养老院养老哪个好 浏览:236
深圳二档养老金多少一个月 浏览:129
高品质养老有哪些 浏览: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