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长寿老人 > 长寿县大盛镇

长寿县大盛镇

发布时间:2021-02-12 00:47:46

Ⅰ 重庆长寿所有乡镇的资料

长寿区(原长寿县)位于重庆市东部,是一个古老文明的县。县名的由来,传说纷纭,较为普遍的说法是:在明代洪武年间,有一位状元及第官拜当朝的宰相,一次下乡察访民情,路过双龙场,(一说是路过新市乡附近的河石井),突遇大雨滂沱,便在酒店歇息躲雨,得见酒店对面一家庭院张灯结彩,鼓乐齐鸣,笙歌不辍,人来客往,十分热闹,正待问个究竟。却见一位老翁,满头白发,银须齐胸,年约九十有余,来店沽酒,自称是给爷爷做寿。这位宰相听后,兴趣油然而生,便向老翁问道:“令祖父高龄几何?”老翁笑答:“我的祖父正满一百五十岁”。宰相越发惊奇,正欲细问,又见一个年约四十多岁的中年人来到老翁面前,口称爷爷,给你送来雨伞。片刻,又有一个儿童蹦蹦跳跳欢天喜地前来,称送伞者为爷爷,要他回去拜寿行礼。宰相在这里再也按捺不住,于是亲赴寿翁家祝贺,宾主动寒喧中,主人察颜观色,深感来人谈吐不凡,遂取出文房四宝,请其题词留念。宰相亦不推诿,接过笔来,龙飞凤舞地写下“花眼偶文”四个大字。主人不解其意,向他请教,宰相便以每个字为句首,写下四句诗:

花甲两轮半,眼观七代孙;

偶遇风雨阻,文星拜寿星。

下方落款是:“天子门生门生天子”。主宾们才恍然大悟,方知客人是当朝宰相,又是皇帝的老师,大家不由肃然起敬。

这位宰相通过察访,了解到这个古老文明的乐温县,土地肥沃,物产丰富,山清水秀,景色宜人,民风淳朴,热爱劳动,百岁老人比比皆是。便回朝奏明天子,从是年九月开始,遂改乐温县为长寿县。

这个美妙的传说,历经数百年,至今民间还绘声绘色盛传不衰。但此事毕竟是传说,没有事实根据。 长寿县名究竟由来如何?要从长寿县的地理沿革说起。根据重庆简史记载,在战国时期,秦惠王更元九年(即公元前三百一十六年)以前,四川东部一带处在氏族部落阶段,缺乏详细的文字记载,无法查证。按长江所经之地,长寿周围古代氏族、部落的分布情况判断,长寿属于枳。有巴、枳、鱼等氏族。巴:其地在今重庆附近;鱼:其地在今奉节区;枳:其地在今涪陵城西四十五里梓里乡,氏族部落时期,长寿属枳,隶属巴国梁州。 秦始皇统一六国(公元前221年),置三十六郡,长寿县域属巴郡的枳县。《正义》枳:“今涪州城,为秦枳县,在江南”。《龚志》云:“枳辖今涪陵,长寿等县地”。县治在今涪陵城西四十五里梓里乡。西汉、东汉、三国蜀汉以及西晋时期,长寿县属枳县部份,隶属涪陵郡。东晋(公元347--420年)时期,晋桓温平蜀,以旧枳县为涪陵郡治,而迁巴郡之枳于邻溪口(今江北区洛碛镇),长寿区域仍是枳县一部份,隶属涪陵郡。南朝、西魏、北周时期,枳区隶属巴郡,直至隋朝开皇初废郡止。

唐代武德二年,正式置乐温县(即今长寿区域),隶属涪州。“因其地常温,禾稼早熟,民乐之”,故定名为乐温县。元末明玉珍及其子明升踞蜀十年(公元1361--1371年),建立农民政权,国号夏,都重庆。明代洪武六年九月,明玉珍将乐温县改名长寿县。以县北有长寿山,居其下者,多长寿老人,因此得名。《明志》:长寿“府东少北,洪武二年置” 县城仁和场灌滩寺。明天顺中,知县时顺始迁县城于铜鼓坎,下则濒临长江,外环以深濠。万历年间,不幸中火,知区王来举重修。崇祯末年,复毁于农民起义军。清代康熙六年,知县余钰复移置于凤山,以石修砌成垣,辟有四门:东名“迎晖门”;南名“安庆门”;西名“集凤门”北名“拱辰门”。八年功竣。至此,长寿县城规模始具,人称“凤城”,直到今日。

直至现在,长寿区同样也不负长寿之名。到2004年末,全区60岁以上老年人已达到14.1万人,占总人口的12.8%,已超过国际通用人口老龄化起点(7%)的标准线。 假若你来到长寿区的协信广场上,可以很惊奇的发现,整个广场上大多数都是老年人,是一道十分让人感到温暖的风景线。

Ⅱ 重庆长寿的名字是怎么得来的呀

长寿区(原长寿县)位于重庆市东部,是一个古老文明的县。县名的由来,传说纷纭,较为普遍的说法是:在明代洪武年间,有一位状元及第官拜当朝的宰相,一次下乡察访民情,路过双龙场,(一说是路过新市乡附近的河石井),突遇大雨滂沱,便在酒店歇息躲雨,得见酒店对面一家庭院张灯结彩,鼓乐齐鸣,笙歌不辍,人来客往,十分热闹,正待问个究竟。却见一位老翁,满头白发,银须齐胸,年约九十有余,来店沽酒,自称是给爷爷做寿。这位宰相听后,兴趣油然而生,便向老翁问道:“令祖父高龄几何?”老翁笑答:“我的祖父正满一百五十岁”。宰相越发惊奇,正欲细问,又见一个年约四十多岁的中年人来到老翁面前,口称爷爷,给你送来雨伞。片刻,又有一个儿童蹦蹦跳跳欢天喜地前来,称送伞者为爷爷,要他回去拜寿行礼。宰相在这里再也按捺不住,于是亲赴寿翁家祝贺,宾主动寒喧中,主人察颜观色,深感来人谈吐不凡,遂取出文房四宝,请其题词留念。宰相亦不推诿,接过笔来,龙飞凤舞地写下“花眼偶文”四个大字。主人不解其意,向他请教,宰相便以每个字为句首,写下四句诗: 花甲两轮半,眼观七代孙; 偶遇风雨阻,文星拜寿星。 下方落款是:“天子门生门生天子”。主宾们才恍然大悟,方知客人是当朝宰相,又是皇帝的老师,大家不由肃然起敬。 这位宰相通过察访,了解到这个古老文明的乐温县,土地肥沃,物产丰富,山清水秀,景色宜人,民风淳朴,热爱劳动,百岁老人比比皆是。便回朝奏明天子,从是年九月开始,遂改乐温县为长寿县。 这个美妙的传说,历经数百年,至今民间还绘声绘色盛传不衰。但此事毕竟是传说,没有事实根据。 长寿县名究竟由来如何?要从长寿县的地理沿革说起。根据重庆简史记载,在战国时期,秦惠王更元九年(即公元前三百一十六年)以前,四川东部一带处在氏族部落阶段,缺乏详细的文字记载,无法查证。按长江所经之地,长寿周围古代氏族、部落的分布情况判断,长寿属于枳。有巴、枳、鱼等氏族。巴:其地在今重庆附近;鱼:其地在今奉节区;枳:其地在今涪陵城西四十五里梓里乡,氏族部落时期,长寿属枳,隶属巴国梁州。 秦始皇统一六国(公元前221年),置三十六郡,长寿县域属巴郡的枳县。《正义》枳:“今涪州城,为秦枳县,在江南”。《龚志》云:“枳辖今涪陵,长寿等县地”。县治在今涪陵城西四十五里梓里乡。西汉、东汉、三国蜀汉以及西晋时期,长寿县属枳县部份,隶属涪陵郡。东晋(公元347--420年)时期,晋桓温平蜀,以旧枳县为涪陵郡治,而迁巴郡之枳于邻溪口(今江北区洛碛镇),长寿区域仍是枳县一部份,隶属涪陵郡。南朝、西魏、北周时期,枳区隶属巴郡,直至隋朝开皇初废郡止。 唐代武德二年,正式置乐温县(即今长寿区域),隶属涪州。“因其地常温,禾稼早熟,民乐之”,故定名为乐温县。元末明玉珍及其子明升踞蜀十年(公元1361--1371年),建立农民政权,国号夏,都重庆。明代洪武六年九月,明玉珍将乐温县改名长寿县。以县北有长寿山,居其下者,多长寿老人,因此得名。《明志》:长寿“府东少北,洪武二年置” 县城仁和场灌滩寺。明天顺中,知县时顺始迁县城于铜鼓坎,下则濒临长江,外环以深濠。万历年间,不幸中火,知区王来举重修。崇祯末年,复毁于农民起义军。清代康熙六年,知县余钰复移置于凤山,以石修砌成垣,辟有四门:东名“迎晖门”;南名“安庆门”;西名“集凤门”北名“拱辰门”。八年功竣。至此,长寿县城规模始具,人称“凤城”,直到今日。 直至现在,长寿区同样也不负长寿之名。到2004年末,全区60岁以上老年人已达到14.1万人,占总人口的12.8%,已超过国际通用人口老龄化起点(7%)的标准线。 假若你来到长寿区的协信广场上,可以很惊奇的发现,整个广场上大多数都是老年人,是一道十分让人感到温暖的风景线。

Ⅲ 长寿古镇有什么好玩的并作介绍

长寿古镇位于重庆市长寿区长洪路西侧的菩提山脚下,占地2000亩,总投资43亿元。距长江约3公里,南邻渝宜高速公路,北靠渝巫(山)路和渝利铁路、渝万城际铁路,东接长寿区桃花新城,南接老城区,西、北紧接菩提山旅游区。按照国家AAAAA级景区标准打造的长寿古镇是菩提山·中国长寿文化城的重要组成部分。景区以巴渝文化为背景,中国西部(云、贵、川、渝)建筑文化为平台,集中展示几千年来巴渝的人文文化及中国寿文化。
长寿古镇主要景点及介绍
1、御龙潭广场
御龙潭广场位于长寿古镇景区东南角,占地2778平方米。传说此地乃是秦始皇为追求长生不老炼丹之处,亦是建文帝避难之所,故名为御龙潭。御龙潭是长寿古镇主要水系万寿河、青龙溪、蟠桃湖等水系的源头。景点包括御龙潭、文星拜寿星、八仙祝寿、照壁、雕塑、寿星、何石井、风雨楼、闲亭、连廊、假山、火塘会等,众多景点散落在广场之上,千姿百态,各领风骚。潭内“鱼龙同戏”, 池塘荷花清丽,而日日酣歌醉舞的火塘会、时时余音绕梁的风雨楼,更是触目满眼风情,到处呈现蓬勃生机。体现了御龙潭广场“亲民、平安、长寿”之意。

2、长寿阁
长寿阁由南北两阁组成,最高点为29.9米,建筑面积约2152平方米,两阁以廊台相连,构成了凤凰展翅的格局,宛如玉凤展翅、凌空欲飞。阁楼最高为6层,而1层则被建成一个大通间,与《易经》之中 “天一生水、地六成之”相对应。整座阁楼错落有致、空间极富韵律,登楼远眺,可见菩提夕烟,令人心旷神怡,悠然意远。

3、万寿公园
万寿公园占地35亩,是以巴渝传统的村落建筑文化、人文文化、生活场景文化及福寿文化来打造的主题公园,园内有山、有水、有村庄,是具有传统原生态文化的世外桃源,无论家庭休闲或朋友聚会,均可以满足功能需求。园内辅以互动游乐设备而建的综合型主题公园。园内设有巴渝村落、三星观、吊脚楼、蜀道悬棺、摩崖石刻、神仙洞、等景点,古朴的自然村落无处不体现着浓郁的巴渝民族特色和悠久的长寿文化精粹,犹如镶嵌在万寿广场旁的一颗璀璨明珠。

4、福寿双塔
坐落在万寿广场北端的东西两侧的福寿双塔,是两座高为5层19米,建筑面积为315平方米的景观塔楼,也是万寿广场的标志性建筑。东为福塔、西为寿塔,双塔均采用四角两重檐的形式,登高望远,凭栏环顾,乐享“四时全有景、八方皆入画”的美好意境,加之塔内设有的科举文化精展,把整个万寿广场彰显得墨香四溢。

5、综艺馆
民间综艺馆,建筑面积为1947平方米,是古镇内最大的综合性文娱表演场所,也是汇聚川渝地区八珍玉食的绝佳之地。在这里,您不仅能享受到来自巴蜀传统综艺文化的视觉盛宴,同时也能品味到当地特色的饕餮美食。馆内用于综艺表演的古戏台,宽18米,深13米,堪比慈禧太后看戏的“中国第一古戏台”。

6、三星观
位于万寿公园内的三星观,是供奉道教神仙“福、禄、寿”三星的道观。观内从左到右,依次供奉着掌管人间富贵的“福星”、 掌管人间功名利禄的“禄星”及掌管人间寿长的“寿星”。
7、蜀道悬棺
古蜀道历史悠久,至今已有3000多年历史,是保存至今人类最早的大型交通遗存之一,比古罗马大道的历史更为悠久。而在绝壁悬岩之上,也悬藏着迄今难以解读的千古之谜——悬棺葬,它与蜀道一起,构成一道风景,一派人文奇观,反映了古代三峡民族一种奇特的葬俗,更有着丰厚的历史文化内涵。

8、衙门
衙门是古代官员办理公务及其眷属居住的处所,建筑面积3000多平方米,前院用来展示古代的衙府文化,后院用作寿文化及民俗博物馆。中轴线上主体建筑物有照壁、大门、仪门、月台、大堂、二堂等,在各院两旁配有排列整齐的廊房、厢房和配楼,充分地展示了巴渝政治文化和长寿人文文化别具一格的特色。

9、福园
福园,占地面积600平方米,全园以水面为中心,以水景为主体,环池布置清朴雅洁的亭台楼阁,曲廊连接。整座园林建筑布局疏落相宜、构思巧妙,风格清新秀雅、朴素自然。叮咚的流水,以声入景,更增加这座小园林的诗情画意。

10、寿园
寿园,占地面积860平方米,借景周围古色古香的氛围,高度体现了“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造园准则。园内亭台、长廊、古戏台、小桥等建筑与整个古镇相融一体,艺术构思巧妙,宛如一幅古朴动人的画卷。

11、过街楼
过街楼高3层,通高15米,建筑面积为380平方米。楼阁由城门、城关的建筑形式演变而成,是传统市井文化与建筑文化完美结合的建筑形式。门楼高4.2米,楼上供有神像,当人们从门楼通过时,就起到了参拜神灵的作用。

12、庙会广场
庙会,又称“庙市”或“节场”,是中华文化传统的节日风俗,也是中国民间广为流传的一种传统民俗活动。庙会广场占地3753平方米,是进行日常节庆活动、宗教祭祀活动的主要场所。

13、文庙
文庙即孔庙、夫子庙,是我国历史封建王朝祭祀孔子的庙宇,建筑面积575平方米。它不但承载了历代先民对儒家文化和和谐社会的祷愿与向往,同时也是我国古代建筑的代表性典范,是我国城池建筑中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14、城隍庙
城隍庙,二进院四合院式建筑,建筑面积780平方米。前院供奉城隍爷、文财神、武财神,后院供奉玉皇大帝、王母娘娘及太上老君、南斗星君等众多道教神仙。

15、长寿塔
长寿塔高4层,通高21米,建筑面积335平方米,是一座典型的重檐歇山顶式的景观塔楼。整座塔楼飞檐翘角,庄重中透着秀逸;雕梁画栋,艺术价值极高。楼层的四面筑有回廊,可供人凭栏远眺,登高四望,整个长寿古镇尽收眼底,美不胜收。

16、后海
后海是一片有水而能观山,垂柳拂岸的闲散之地,岸上一座座精美的四合院和曲曲折折的老胡同,更为它铺陈着历史的无穷韵味。在这里,您不仅能放飞心灵,还能够看见老北京四合院建筑群的缩影,咀嚼那似乎早已远去的传统遗韵。

17、城门楼
城门楼,位于长寿古镇中轴线的最北端,古时用于军事防御的高台式建筑,现为长寿区地标性建筑之一。城楼高4层,通高20米,建筑面积2257平方米,结构精巧,气势雄伟。

Ⅳ 长寿的简介(人文地理、风景名胜…)

长寿区(原长寿县)位于重庆市东部,是一个古老文明的县。县名的由来,传说纷纭,较为普遍的说法是:在明代洪武年间,有一位状元及第官拜当朝的宰相,一次下乡察访民情,路过双龙场,(一说是路过新市乡附近的河石井),突遇大雨滂沱,便在酒店歇息躲雨,得见酒店对面一家庭院张灯结彩,鼓乐齐鸣,笙歌不辍,人来客往,十分热闹,正待问个究竟。却见一位老翁,满头白发,银须齐胸,年约九十有余,来店沽酒,自称是给爷爷做寿。这位宰相听后,兴趣油然而生,便向老翁问道:“令祖父高龄几何?”老翁笑答:“我的祖父正满一百五十岁”。宰相越发惊奇,正欲细问,又见一个年约四十多岁的中年人来到老翁面前,口称爷爷,给你送来雨伞。片刻,又有一个儿童蹦蹦跳跳欢天喜地前来,称送伞者为爷爷,要他回去拜寿行礼。宰相在这里再也按捺不住,于是亲赴寿翁家祝贺,宾主动寒暄中,主人察言观色,深感来人谈吐不凡,遂取出文房四宝,请其题词留念。宰相亦不推诿,接过笔来,龙飞凤舞地写下“花眼偶文”四个大字。主人不解其意,向他请教,宰相便以每个字为句首,写下四句诗: 花甲两轮半,眼观七代孙; 偶遇风雨阻,文星拜寿星。 下方落款是:“天子门生门生天子”。主宾们才恍然大悟,方知客人是当朝宰相,又是皇帝的老师,大家不由肃然起敬。 这位宰相通过察访,了解到这个古老文明的乐温县,土地肥沃,物产丰富,山清水秀,景色宜人,民风淳朴,热爱劳动,百岁老人比比皆是。便回朝奏明天子,从是年九月开始,遂改乐温县为长寿县。 这个美妙的传说,历经数百年,至今民间还绘声绘色盛传不衰。但此事毕竟是传说,没有事实根据。 长寿县名究竟由来如何?要从长寿县的地理沿革说起。根据重庆简史记载,在战国时期,秦惠王更元九年(即公元前三百一十六年)以前,四川东部一带处在氏族部落阶段,缺乏详细的文字记载,无法查证。按长江所经之地,长寿周围古代氏族、部落的分布情况判断,长寿属于枳。有巴、枳、鱼等氏族。巴:其地在今重庆附近;鱼:其地在今奉节区;枳:其地在今涪陵城西四十五里梓里乡,氏族部落时期,长寿属枳,隶属巴国梁州。 秦始皇统一六国(公元前221年),置三十六郡,长寿县域属巴郡的枳县。《正义》枳:“今涪州城,为秦枳县,在江南”。《龚志》云:“枳辖今涪陵,长寿等县地”。县治在今涪陵城西四十五里梓里乡。西汉、东汉、三国蜀汉以及西晋时期,长寿县属枳县部份,隶属涪陵郡。东晋(公元347--420年)时期,晋桓温平蜀,以旧枳县为涪陵郡治,而迁巴郡之枳于邻溪口(今渝北区洛碛镇),长寿区域仍是枳县一部份,隶属涪陵郡。南朝、西魏、北周时期,枳区隶属巴郡,直至隋朝开皇初废郡止。 唐代武德二年,正式置乐温县(即今长寿区域),隶属涪州。“因其地常温,禾稼早熟,民乐之”,故定名为乐温县。元末明玉珍及其子明升踞蜀十年(公元1361--1371年),建立农民政权,国号夏,都重庆。明代洪武六年九月,明玉珍将乐温县改名长寿县。以县北有长寿山,居其下者,多长寿老人,因此得名。《明志》:长寿“府东少北,洪武二年置” 县城仁和场灌滩寺。明天顺中,知县时顺始迁县城于铜鼓坎,下则濒临长江,外环以深濠。万历年间,不幸中火,知区王来举重修。崇祯末年,复毁于农民起义军。清代康熙六年,知县余钰复移置于凤山,以石修砌成垣,辟有四门:东名“迎晖门”;南名“安庆门”;西名“集凤门”北名“拱辰门”。八年功竣。至此,长寿县城规模始具,人称“凤城”,直到今日。 直至现在,长寿区同样也不负长寿之名。到2004年末,全区60岁以上老年人已达到14.1万人,占总人口的12.8%,已超过国际通用人口老龄化起点(7%)的标准线。 假若你来到长寿区的协信广场上,可以很惊奇的发现,整个广场上大多数都是老年人,是一道十分让人感到温暖的风景线。

Ⅳ 中国十大长寿之乡是

中国十大长寿之乡的长寿秘密 5月22日,山东省莱州市被中国老年学学会正式命名为“中国长寿之乡” 。据介绍,中国老年学学会从2006年开始进行“中国长寿之乡”的评审活动,并制定了15项考核标准。其中最重要的指标有3项,一是百岁老人数量占总人口数的7/10万,二是80岁及以上老人占总人口数的1.4%以上,三是区域人均预期寿命超过全国平均水平(71.4岁)3岁。目前,中国十大长寿之乡为广西巴马、广东三水、广西永福、湖南麻阳、四川彭山、四川都江堰、河南夏邑、湖北钟祥、江苏如皋、山东莱州。

广西巴马:
巴马人长寿的主要因素在四个方面:一是具有特殊的自然环境。境内山青水秀,环境优美,空气新鲜,空气中负氧离子含量特高,是一般平原地区的三十多倍;同时无环境污染,是天然的养生好地方。二是具有独特的长寿食物。巴马寿星们的食物主要有珍珠黄玉米、大米、小米、红薯等,常吃的蔬菜主要是南瓜苗、红薯叶、青菜、苦麻菜、雷公根、野藤菜、野蘑菇、香菇、木耳、竹笋等;油类以茶籽油、火麻仁、黄豆粉为主;他们多吃素食,少食荤腥。三是老人们坚持长期生产劳动。四是生活起居有规律,性格乐观开朗。此外,巴马的长寿还与饮矿泉水、喝中草药酒及晚婚晚育之类的养身之道有一定关联
广东三水:
三水地处广东西江和北江交汇处,饮用水源水质常年达到饮用水源地一级保护标准。近年来,三水区大力进行环保整治,先后将17家工艺落后、污染大的立窑式水泥生产线全部关闭。良好的生态环境和持续的环境保护措施,使得三水区成为珠三角地区难得的生态绿洲。三水的百岁老人多生活于西江和北江河畔的村镇中。长寿老人有一个非常明显的特点:非常乐观的情绪、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平和的心态及浓厚的爱心。多数百岁老人出身贫寒,自小养成勤劳、好动、豁达的习惯。饮食清淡,喜欢吃粥和喝汤,吃本地生产的粮食、蔬菜、水果、鱼、杂食等。
广西永福:
悠久的人文历史,山青水秀的居住环境,清新自然的空气和经济、社会的稳步发展为广西永福人延年益寿奠定了扎实基础。永福县积极倡导家庭成员之间互敬互爱,关系和美,每年要进行一次“和谐家庭”和“孝星”评选活动,推动和谐社会发展。永福县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冬短夏长,人居环境好。境内河流纵横,水质优良;森林覆盖率达74.1%,空气清新。老人们能长寿,除了自然条件、民风淳朴、邻里和谐、心理健康外,还与他们的饮食有关。永福县专门对各乡镇长寿老人起居饮食进行了充分的调查了解,共同研究设计了千叟宴菜谱,用料全部产自本地。主要有10道菜,包括金玉汤、寿桃、麻姑献寿、百汁鸡球、佛果酿、马蹄胶、常安宫丁、板峡竹鱼、锦寿面、福敬亲人等,整个菜谱色香味俱全,而成本不足百元。
湖南麻阳:
麻阳为什么会出现那么多长寿老人?专家认为,该县独特的自然环境有利于长寿。麻阳地形奇特,西、南、北三面被高山环绕,朝东倾斜开口,海拔高差达1275米,这种特殊的地貌轮廓俨然一个天然“地磁场”。地下水中含有人体所需的多种微量元素,该县的饮用水水质、大气和室内空气达标率均为100%,山河垃圾无害化处理达到100%,森林覆盖率达56.48%。专家还发现,在这偏远山区,一种被医学界视为“长寿素”的负离子含量极高。这里历年的平均气温在17摄氏度左右,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尤其是丘陵地带多瀑布、喷泉。民俗专家还认为,麻阳人住山寨则建吊脚楼,住平地则建二层高的房屋,保证了居住环境的通风和干燥。
四川彭山:
因彭祖而得名的四川彭山是我国彭祖长寿文化的发祥地,具有家庭和睦、孝文化博大的人文背景和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由此形成了我国最早也是最完备的长寿文化发祥地。据悉,在彭祖房室养生术的长期熏陶下,彭山人科学地对待性,不视性为神秘,也不视性为洪水猛兽。对此,长寿专家萧振禹表示,人类进入21世纪以后,实现社会和谐、保持健康长寿、不断提高人的生命质量成为人们普遍的美好理想。彭祖的长寿文化,究其根源是建立在人体自身和谐及人与外界相和谐的基础上,其核心就在于一个“和”字。彭祖的导引行房术、调摄疗养术、膳食养生术和房室养生术四大养生术,其“适身、通神、一志、导心”八字要诀,分别从生理和情理方面补益健养人体,从而使人得以健康长寿,因此具有很高的科学研究价值。
四川都江堰:
都江堰青城乡是成都市百岁老人最密集的地方。这里为何盛产寿星?生命学专家解释,成都平原独特的人文环境和地理环境造就了长寿之乡。都江堰的长寿现象是一个综合现象,它得益于都江堰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人文环境、生活习性,比如适宜的温度、物种的多样性,以及对中草药的运用。地理界一般认为,长寿有30%是遗传因素,另外70%是外部环境影响。西南地区冬暖夏凉的气候、舒适的生活环境都有利于生存。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王五一研究员认为,岷江流域土壤中丰富的硒元素可能是出现长寿的重要原因。
河南夏邑:
夏邑县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冷暖适中。虬龙沟、巴清河、沱河、东沙河等河流横穿全境,水质优良;空气清新,大气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当地物产丰盛,小麦、玉米、大豆、红薯、苹果、食用菌、各类时令蔬菜均是餐桌上常见的食品。饮食起居和日常生活特点突出:一是顺其自然。种啥吃啥,四季常新的农作物和蔬菜,调剂制作一日三餐,少荤多素,保证了老人身体的新陈代谢能力,显现出良好的养生效果。二是勤劳刻苦。动可延年,思能抗衰。大部分百岁老人操劳一生,克勤克俭,锻炼出了过硬的身板,并养成了早睡早起、勤苦劳作等生活习惯,有效增强了身体的抵抗力。三是性格爽直,开朗豁达,劳动积极,乐于奉献,一生乐观、不生气。“河南夏邑地理位置优越,历史文化厚重,经济发展迅速,生态保护坚决,民众心态平和,长寿人口显著,多项指标超过标准,评定为‘中国长寿之乡’名副其实。”

科技博览----探秘长寿乡之夏邑寻因1-----河南省商丘市夏邑县

湖北钟祥: </b>
钟祥人之所以长寿,主要与四大因素密切相关:一是生态环境因素。钟祥市境内与人体元素相关的矿产资源相当丰富。水资源丰富,全市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均在100%。还具有清新可人的大气环境。二是人文习俗因素。 钟祥长寿文化源远流长。其中尊老敬老的好传统尤为突出,尊老敬老的遗风,一直流传至今并发扬光大,涌现了很多尊老敬老的动人故事。三是勤劳好动因素。 钟祥市的长寿老人基本上是地地道道的农民(或渔民),他们从小就下地干农活,劳动磨炼了他们的意志,也锻炼出他们强健的体魄。四是饮食习惯因素。他们绝大多数坚持一日三餐,主食以米饭为主。对于菜类不挑食,荤素皆可。钟祥自古以来盛产黄豆,豆腐、豆皮、豆干、豆筋等一系列的豆制品便成了钟祥人一年四季餐桌上的美味佳肴。钟祥地处大洪山南脉,这里生长着一种稀有植物叫葛粉。野葛之根加工而成的葛粉可以说是一种难得的绿色保健食品。钟祥的百岁老人还有一特点,就是爱吃“土鸡蛋”。
江苏如皋:
如皋长寿饮食文化的核心,可以用“淡、杂、鲜、野”四个字概而言之。如皋人的饮食习惯是粗茶淡饭,以素为主,拒绝大鱼大肉、大油大糖、大吃大喝。青菜、萝卜、豆腐是如皋人的当家菜、家常菜。吃的杂,什么都吃,是如皋人饮食文化的又一特色。如皋百岁寿星中有93%的人,既吃大米、面粉等细粮,又食玉米、大麦、元麦等粗粮。如皋地区田畴平旷,河港交错,是一座新鲜食品的天然仓库,使如皋人吃东西有条件讲究个“出水鲜”。肉要当天宰的,虾要当天捞的,鱼要现剖的,文蛤要现劈的,青菜要早上拔的,毛豆要早上剥的,豇豆要早上摘的,芋头要当场刮的,豆腐、茶干绝对要当天做的。如皋滨江临海,四季分明,气候湿润,日照充足,无霜期长,适宜野菜蓬勃生长。如皋人饭桌上一年四季都有新鲜碧绿的野菜佐餐。
山东莱州:
中国老年学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赵宝华表示,目前中国的长寿地区有三种类型:温饱型、小康型和富裕型,莱州属于富裕型。“莱州地理位置优越,历史文化厚重,经济发展迅速,生态保护坚决,民众心态平和,长寿人口显著,多项指标超过标准,评定为‘中国长寿之乡’名副其实。”莱州自古就有“齐鲁之甲胜,天下之名疆”的美誉。四季分明,气候宜人,土壤肥沃,水质优良,绿化率高,空气清新,这些都为莱州百姓提供了长寿的良好条件。莱州有悠久的敬老爱老传统。长期以来,老年人,特别是高龄老年人,都能得到全社会的尊敬和爱护。近年来,该市开展了以“爱父母、敬老人”为主题的“孝德工程”。同时,莱州市还大力推进养老服务社会化,不断完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社会救助制度,为长寿老人提供坚实的物质保障。
</B>

Ⅵ 重庆市现在长寿区下面有哪几个镇呀

截至2015年12月,长寿区辖凤城街道、晏家街道、江南街道、渡舟街道、菩专提街道、新市街道、八颗街属道等7个街道,长寿湖镇、云台镇、葛兰镇、但渡镇、邻封镇、云集镇、双龙镇、龙河镇、海棠镇、石堰镇、洪湖镇、万顺镇等12个镇。

共有28个社区、223个行政村,312个居民小组、1881个村民小组。 区政府驻凤城街道桃源大道13号。



(6)长寿县大盛镇扩展阅读

长寿区葛兰镇自然资源:镇域内水资源丰富,桃花河流经全境,盛产鲢鱼、草鱼、鲤鱼、桂鱼、黄辣丁、鲶鱼等鱼类,肉质鲜美,营养丰富,可垂钓或捕捞。河岸地带,盛产粮食、蔬菜、大叶麻竹等作物和沙田柚、芭蕉、血脐、无核桔、枇杷、桃子、李子、荔枝、桂圆等特色水果。

矿产资源有煤、石灰石、白云岩、钾矿等11种,其中石灰石储量达5000万吨,白云岩储量达4000万吨。森林面积4500公顷,森林覆盖率为42%。

Ⅶ 重庆市渝北区有哪些大镇

大竹林镇、礼嘉镇、悦来镇、王家镇、石船镇、大盛镇、洛碛镇、玉峰山镇、统景镇、茨竹镇
我觉得这几个算渝北的大镇

Ⅷ 长寿古镇有什么好玩的

长寿古镇主要景点及介绍
1、御龙潭广场
御龙潭广场位于长寿古镇景区东南角,占地2778平方米。传说此地乃是秦始皇为追求长生不老炼丹之处,亦是建文帝避难之所,故名为御龙潭。御龙潭是长寿古镇主要水系万寿河、青龙溪、蟠桃湖等水系的源头。景点包括御龙潭、文星拜寿星、八仙祝寿、照壁、雕塑、寿星、何石井、风雨楼、闲亭、连廊、假山、火塘会等,众多景点散落在广场之上,千姿百态,各领风骚。潭内“鱼龙同戏”, 池塘荷花清丽,而日日酣歌醉舞的火塘会、时时余音绕梁的风雨楼,更是触目满眼风情,到处呈现蓬勃生机。体现了御龙潭广场“亲民、平安、长寿”之意。

2、长寿阁
长寿阁由南北两阁组成,最高点为29.9米,建筑面积约2152平方米,两阁以廊台相连,构成了凤凰展翅的格局,宛如玉凤展翅、凌空欲飞。阁楼最高为6层,而1层则被建成一个大通间,与《易经》之中 “天一生水、地六成之”相对应。整座阁楼错落有致、空间极富韵律,登楼远眺,可见菩提夕烟,令人心旷神怡,悠然意远。

3、万寿公园
万寿公园占地35亩,是以巴渝传统的村落建筑文化、人文文化、生活场景文化及福寿文化来打造的主题公园,园内有山、有水、有村庄,是具有传统原生态文化的世外桃源,无论家庭休闲或朋友聚会,均可以满足功能需求。园内辅以互动游乐设备而建的综合型主题公园。园内设有巴渝村落、三星观、吊脚楼、蜀道悬棺、摩崖石刻、神仙洞、等景点,古朴的自然村落无处不体现着浓郁的巴渝民族特色和悠久的长寿文化精粹,犹如镶嵌在万寿广场旁的一颗璀璨明珠。

4、福寿双塔
坐落在万寿广场北端的东西两侧的福寿双塔,是两座高为5层19米,建筑面积为315平方米的景观塔楼,也是万寿广场的标志性建筑。东为福塔、西为寿塔,双塔均采用四角两重檐的形式,登高望远,凭栏环顾,乐享“四时全有景、八方皆入画”的美好意境,加之塔内设有的科举文化精展,把整个万寿广场彰显得墨香四溢。

5、综艺馆
民间综艺馆,建筑面积为1947平方米,是古镇内最大的综合性文娱表演场所,也是汇聚川渝地区八珍玉食的绝佳之地。在这里,您不仅能享受到来自巴蜀传统综艺文化的视觉盛宴,同时也能品味到当地特色的饕餮美食。馆内用于综艺表演的古戏台,宽18米,深13米,堪比慈禧太后看戏的“中国第一古戏台”。

6、三星观
位于万寿公园内的三星观,是供奉道教神仙“福、禄、寿”三星的道观。观内从左到右,依次供奉着掌管人间富贵的“福星”、 掌管人间功名利禄的“禄星”及掌管人间寿长的“寿星”。
7、蜀道悬棺
古蜀道历史悠久,至今已有3000多年历史,是保存至今人类最早的大型交通遗存之一,比古罗马大道的历史更为悠久。而在绝壁悬岩之上,也悬藏着迄今难以解读的千古之谜——悬棺葬,它与蜀道一起,构成一道风景,一派人文奇观,反映了古代三峡民族一种奇特的葬俗,更有着丰厚的历史文化内涵。

8、衙门
衙门是古代官员办理公务及其眷属居住的处所,建筑面积3000多平方米,前院用来展示古代的衙府文化,后院用作寿文化及民俗博物馆。中轴线上主体建筑物有照壁、大门、仪门、月台、大堂、二堂等,在各院两旁配有排列整齐的廊房、厢房和配楼,充分地展示了巴渝政治文化和长寿人文文化别具一格的特色。

9、福园
福园,占地面积600平方米,全园以水面为中心,以水景为主体,环池布置清朴雅洁的亭台楼阁,曲廊连接。整座园林建筑布局疏落相宜、构思巧妙,风格清新秀雅、朴素自然。叮咚的流水,以声入景,更增加这座小园林的诗情画意。

10、寿园
寿园,占地面积860平方米,借景周围古色古香的氛围,高度体现了“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造园准则。园内亭台、长廊、古戏台、小桥等建筑与整个古镇相融一体,艺术构思巧妙,宛如一幅古朴动人的画卷。

11、过街楼
过街楼高3层,通高15米,建筑面积为380平方米。楼阁由城门、城关的建筑形式演变而成,是传统市井文化与建筑文化完美结合的建筑形式。门楼高4.2米,楼上供有神像,当人们从门楼通过时,就起到了参拜神灵的作用。

12、庙会广场
庙会,又称“庙市”或“节场”,是中华文化传统的节日风俗,也是中国民间广为流传的一种传统民俗活动。庙会广场占地3753平方米,是进行日常节庆活动、宗教祭祀活动的主要场所。

13、文庙
文庙即孔庙、夫子庙,是我国历史封建王朝祭祀孔子的庙宇,建筑面积575平方米。它不但承载了历代先民对儒家文化和和谐社会的祷愿与向往,同时也是我国古代建筑的代表性典范,是我国城池建筑中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14、城隍庙
城隍庙,二进院四合院式建筑,建筑面积780平方米。前院供奉城隍爷、文财神、武财神,后院供奉玉皇大帝、王母娘娘及太上老君、南斗星君等众多道教神仙。

15、长寿塔
长寿塔高4层,通高21米,建筑面积335平方米,是一座典型的重檐歇山顶式的景观塔楼。整座塔楼飞檐翘角,庄重中透着秀逸;雕梁画栋,艺术价值极高。楼层的四面筑有回廊,可供人凭栏远眺,登高四望,整个长寿古镇尽收眼底,美不胜收。

16、后海
后海是一片有水而能观山,垂柳拂岸的闲散之地,岸上一座座精美的四合院和曲曲折折的老胡同,更为它铺陈着历史的无穷韵味。在这里,您不仅能放飞心灵,还能够看见老北京四合院建筑群的缩影,咀嚼那似乎早已远去的传统遗韵。

17、城门楼
城门楼,位于长寿古镇中轴线的最北端,古时用于军事防御的高台式建筑,现为长寿区地标性建筑之一。城楼高4层,通高20米,建筑面积2257平方米,结构精巧,气势雄伟。

Ⅸ 问重庆长寿经济情况

长寿抓住撤县设区、三峡工程建设、西部大开发、重庆大发展的战略机遇,以建设重庆工业高地、现代农业基地、旅游休闲胜地和区域物流中心为目标,经济持续健康发展。[8] 2013
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74亿元,比2012年增长(以下简称增长)12.1%;地方财政收入65.6亿元,增长13.2%,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7.2
亿元,增长7.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58.8亿元,增长19.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1.6亿元,增长16%;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0120
元,同口径增长1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072元,同口径增长13%。[9]
农业
长寿史称“天府膏腴之地,川东鱼米之乡”。盛产水稻、玉米、小麦、红苕、油菜、榨菜、茶叶、柑橘、蚕桑、生猪、鲜鱼等,是全国的产粮大区、产肉大区、优质水果基地、农村综合能源试点基地,是重庆市最大的禽蛋基地、西瓜基地和重要的蔬菜基地。

长寿农业生产条件优异,农田水利设施完善,1980年以来,农业连年丰收,粮食连年增产,农牧渔商品量逐年增加,大
大改善了全区人民生活,并为国家提供了较多的粮食和农产品,先后被国家定为全国商品粮生产基地区、长江上游防护林建设工程启动区、长江中上游水土保持工程
试点区、长江上游优质商品水果生产基地区城、瘦肉型猪生产基地区、商品鱼生产基地区。

2013年,长寿区发挥现代农业园区的示范作用,“1+5+2”特色效益农业发展格局初步形成,全年农业总产值达到
49.3亿元,增长8.9%。全区渔业和禽蛋产量居全市第一。颁证认定家庭农场105家,新发展各类合作社39家,90家农民合作社与市场建立了稳定的产
销关系。新建改建农村公路115公里,范家桥水库工程竣工。完成整村脱贫计划任务。实施三峡后续一期建设项目14个,落实广西对口支援资金630万元。[9]
工业

寿工业基础雄厚,特别是天然气化学工业在西部乃中国有着重要地位,是中国西部最大的天然气化工基地,天然气化工产品总量居中国国内市场第一位。2004
年,进入重庆工业十强区县。2005年,实现工业总产值105.9亿元,同比增长29.9%,工业利税18.5亿元,同比增长41.1%。工业经济在全区
生产总值中的贡献率达到73.5%。工业增速居重庆市第一位。

早在战国时期,长寿已有采矿炼丹业。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龙溪河梯级发电站被列为中国156项重点工程之一。
至1959年5月,相继建成狮子滩、回龙寨、下洞电站。电力工业的发展和丰富的天然气资源为发展工业奠定了基础。"大三线"建设时期,相继有四川维尼纶
厂、四川染料厂、长风化工厂、川东脱硫总厂、川江船厂等大中型企业在长寿兴建,并带动地区工业的发展,使长寿成为重庆市化学、轻纺工业基地。

2006年长寿区有工业企业731家,基本形成化学工业、机械制造、金属冶炼、食品加工等产业,其中化学工业已成为
重庆工业的支柱产业之一,四川维尼纶厂、扬子江乙酰公司、长寿化工公司、长风化工厂、重庆天然气净化厂等大中型企业集中了国内规模最大的天然气化工装置,
可生产26个系列、数百种产品。借助重庆市实施天然气资源优势转化经济优势战略的机遇,长寿启动建设了重庆(长寿)化学工业园区和重庆晏家特色工业园区。
重庆(长寿)化工园区规划控制面积28平方公里,发展天然气化工、精细化工和石油裂解三大产业,甲醇系列、乙炔系列、丙烯乙列、氯碱系列、新材料和精细化
工六大产品链,吸引了日本三菱瓦斯、香港建滔化工等一批跨国企业相继落户,成为重庆市的第二大产业园区。重庆市晏家工业园区初步形成以国际复合材料、重庆
钢铁集团、淅江环松集团为龙头的金属冶炼、机械加工、建筑建材、电子电器四大产业集群。2006年,两大工业园区引进企业92家,协议引资350亿元,其
中世界500强企业4家,跨国企业17家,重庆50强企业4家。[10]

2012年末,长寿区拥有工业企业1032家,其中规上企业131家,年产值过亿元工业企业为61家,实现工业总产值750.6亿元,其中规上工业实现总产值546.5亿元,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38.4%。[9]
2013年,以长寿经开区为龙头,以街镇工业走廊为配套,全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全年完成工业投资184.4亿元,增
长5.3%;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632.8亿元,增长13.6%。长寿经开区五大主导产业被列入城市发展新区重点培育的千亿、百亿级产业集群规划,完成各
类投资183亿元,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550.5亿元,占全区总量的87%;全年新签约项目21个,利用外资额连续四年列全市国家级开发区之首。街镇工业
走廊完成投资13.5亿元,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11.4亿元,成为重庆市知识产权试点园区。

希望能够帮助到你。望采纳

阅读全文

与长寿县大盛镇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银川市养老金在什么地方交 浏览:969
2017年还增加退休金吗 浏览:458
机器人如何运用与关爱老人 浏览:545
养生粥礼盒多少钱 浏览:332
70岁老大爷跳鬼步舞 浏览:585
老年人弱势群体怎么养老 浏览:976
老年人早上就打盹是什么原因 浏览:970
中级养生是做什么 浏览:249
幼儿园关于孝顺父母的儿童故事100字 浏览:179
体检胸片查什么 浏览:981
老人吃饭忘钱怎么做 浏览:191
老年人有时嘴角小动作 浏览:341
道教养生怎么理解 浏览:469
信宜市养老院 浏览:415
单眼视力障碍绍兴在哪里可以体检 浏览:37
中医对老年人血脉不通症状 浏览:349
养老公寓和住宅产权有什么区别 浏览:821
老年人晚上喝牛奶好吗 浏览:329
一般养生食材的比例是多少 浏览:857
潮安退休养老金调整怎么算 浏览:8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