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长寿老人 > 婉嫔最长寿

婉嫔最长寿

发布时间:2021-02-11 09:16:36

A. 历史上最长寿的嫔妃是哪位

王政君是中国历史上最长寿的太后!
王政君(前70—13年),享年84岁,魏郡元城(今河北正定县)人,阳平假王禁的次女,汉元帝刘奭的皇后,性软弱,无主见,

王政君出身于官宦之家,传说她的母亲李氏梦月入其怀,遂有身孕,生下了政君,她的父亲做过廷尉史(法庭书记),王禁嗜酒好色,娶了好几个小老波,生有四女八子,王政君的生母李氏失宠。与王禁分手,改嫁荀安为妻,王政君从小失去母爱,长大后的政君,婉顺贤慧。及笄就被她的父亲嫁出去,未过门而丈夫病死,后改嫁给东平王做姬妾,未进王府门而东平王死。许嫁之人暴病而亡,父亲王禁十分奇怪,找人算了一卦,算卦之人说:“你的女儿及富贵之命,将来所嫁之人一定是显贵之人。”王禁很高兴,便教政君写字读书,弄琴鼓鼓瑟。

公元前53年(汉宣帝甘露元年),政君十八岁那年,王政君应先入宫,适皇太子刘奭的爱妃司马氏死,司马良娣临死前,对皇太子说:“妾本不该死,是那些妃嫔咒的。”司马氏死后,刘奭十分悲伤,他想起司马良娣的话,发誓不再接近嫔妃,汉宣帝怕太子忧伤过度,令皇后挑选五名宫女,供太子选妃,王政君位列于候选人中,她穿着一件绣着红色花边的艳服,刚好坐在最靠近太子的位子上,太子还陷于思今爱妃司马氏的悲痛之中,无心选妃,皇后在旁边催促,刘奭随便指着靠近自己身边的一位宫女,皇后看王政君长相还算说得过去,更何况皇太子点头,于是就忙命人将王政君送到东宫。

就这样,相貌平平的王政君,在一个偶然的机遇中成为了太子妃,太子刘奭并不喜欢王政君,谁知政君侍宿一夜而怀孕生子。此后太子刘奭再也没临幸于她。

宣帝听说有了嫡孙,高兴万分,亲自给他起名为骜,字太孙,而且时常抱刘骜,逗他玩。

公元前49年十二月,宣帝驾崩,刘骜三岁,皇太子刘奭在宣帝驾崩的当天,登上未央宫前殿的龙位,他就是汉元帝,刘骜是他的长子,前被立为皇太子。

按说,母以子贵,刘骜被立为皇太子,他的母亲王政君应该头顶凤冠。但元帝犹豫不决,因为他不宠爱王政君。

他最宠爱的妃子是傅氏和冯氏。傅妃聪明伶俐,善解人意,所以在宫中的人缘极好,虽于元帝,但并不遭众嫔妃的嫉妒。王政君生了刘骜不久,傅妃生了儿子刘康,冯妃生了儿子刘兴。

元帝想把皇后的凤冠戴在傅妃的头上。但是,在他那个时代,刘骜既立为皇太子,皇后的桂冠按传统的规制当属于王妃。元帝整整跨躇了三天,他还原引来非议,最后还是无可奈何地立王妃为皇后。

他又创设了一个宫中的地位次于皇后的名号——“昭仪”。昭仪位视丞相,比诸侯王,他心爱的傅、冯二妃为昭仪,立刘康为定陶王,刘兴为信都王。

王皇后徒有皇后尊号,被冷落一边,好在王政君生性柔顺,不是争风吃醋的女人,汉元帝对皇后家的家庭,照例给予恩典,王氏家庭封王者,多至十人,为西汉末年外戚擅权埋下了祸根。

但是她的儿子、皇太子刘骜越来越让元帝不满。刘骜曾好读经书,恭谨有冖。有一次,元帝召他,他闻诏忙前去。但刘骜不敢横穿皇帝专用的驰道,而是绕了一个大弯。元帝见太子来迟,责怪太子,刘骜说明了原因,元帝很高兴,但好景不长,刘骜对经书渐渐厌烦了,整日游手好闲喜欢喝酒、游玩。元帝多次训斥,但太子屡教不改,于是元帝打算废黜刘骜,另立傅妃之子刘康。

公元前33年(汉元帝竟宁元年)。元帝病重,傅昭仪、刘康在侧侍奉,皇后,太子被拒之门外,一天,元帝向其近臣透露他要废黜,另立刘康为继承人的心愿。王皇后、太子听后,惶恐不知所措。

这时,元帝宠臣侍中史丹闯进元帝寝宫,顿首涕泣而言;“皇太子名闻天下,臣民归心。今臣听陛下有废立之意。若是这样,请陛下先赐我死吧!”元帝见状,长叹一声,说:“没有此事。皇后谨慎,先帝又疼爱太子,寡人岂敢违先帝之意?”

就这样刘骜保全了皇太子的名字,王政君也保全了皇后的凤冠。

公元前33年(汉元帝竟宁元年)五月,元帝死于未央宫,终年四十三岁。刘鳌继位为汉成帝,尊王氏为皇太后,移居长乐宫。

耽于声色的成帝任命舅王凤为大司马大将军领尚书事,掌理朝政。成帝自己整日游山玩水,斗鸡走狗,朝政大权实际掌握在皇太后和她哥哥王凤手中,堂堂天子也得看他们眼色行事。

成帝身体多病,即位多年无子。定陶王刘康来朝,成帝留他在京师伴驾,有以刘康为帝位继承人之意。王凤对此不满,担心刘康做了皇帝对王氏不利,遂借日蚀为名,奏谏成帝遣刘康回他的定陶国去。成帝无奈,只好与刘康相对涕泣而别。

成帝对于自己大权旁落,王凤专权用事,日渐不满,有罢免王风之意。恰好京师地方升官京兆尹王章上书成帝,建议成帝贬王凤,推荐中山王的舅舅冯野王取代王凤,结果他俩的密谋让王音知道了。

王音是皇太后王政君堂弟王弘的儿子,他官为侍中,在成帝左右侍奉,成帝与王章密谋时,他不露声色,事后偷偷地通报王凤,于是王凤在家,上书辞官。成帝觉得这是罢免王凤的大好时机,谁知,皇太后出来作梗,她哭哭啼啼地,不吃不喝,向成帝施加压力,成帝只好把王章打入死牢,杖毙狱中,妻子流放边陲。

当王氏外戚一个个显贵无缘、趾高气扬,骄奢淫逸的时候,年仅十三岁的王莽与母亲相依为命,他被服简陋,举止恭谨,小心翼翼地侍奉执掌进行大权的姑伯。与那些王家贵公子相比,洁身自好、恭俭有礼的王莽格外引人瞩目。

阳朔三年(前22)王凤病重,王莽在侧侍候,数月未解带,王凤十分感动,弥留之际,哦皇太后和成帝授给王莽一官半职。王莽更加小心谨慎的侍奉姑叔,皇太后对这个侄子颇有好感。

王凤死后,王根辅玫五年病,上书矩阵,推举侄子王莽出任大司马一职。

绥和二看(前7),成帝驾崩,定陶王刘康的儿子刘欣即皇帝位,是为哀帝。哀帝尊皇太后王政君为太皇太后。哀帝即位后,他的祖母傅昭仪、母亲丁姬两家成了新的权贵,与王氏外戚在权益分配上发生冲突,太皇太后命王莽辞职以缓和矛盾,王莽极不情愿的上书辞官。

元寿二年(前1),哀帝驾崩,哀帝无子,太皇太后在哀帝驾崩的当天迫使哀帝把军政大权交给王莽,王莽重登大司马的宝座。他和太皇太后迎立中山王刘兴年仅九岁的儿子刘衎为帝,是为平帝。

平帝年幼不能临政。于是,太皇太后临

朝称制,行使皇帝的权力,她依赖王莽,委政于他。

其实王莽觊觎帝位已久。他结党营私。排除异已;又沽名钓誉,广施恩惠。经过几年的经营,他把朝政大权控制在自己的手中。

对太皇太后王莽是不敢惹的,年迈的太皇太后仍握有相当大的权力,为独揽大权,王莽指使爪牙上书,说太后至尊,不宜操劳过度,一些小事就不必亲躬了。太皇太后闻之十分高兴,规定以后惟有封侯赐爵一事须秦闻于她,其他事一概由王莽裁决。

随着岁月的流失,平帝逐渐长大了。王莽觉察平帝对他专权十分不满。便先下手鸩杀了平帝,拥立了一个年仅两岁的刘婴为“孺子”,自己做起“摄皇帝”来了,王太后万万没想到自己一手栽培的侄儿王莽竟欲施篡夺她儿孙的天下!但悔之晚矣,此时朝中大权完全落入王莽手中,自己有名无实权,怩没有什么力量能阻止王莽代汉自立了。

到公元8年,王莽将小皇帝刘婴废黜,在爪牙的欢呼声中戴上皇冠,堂而皇之地坐上龙椅之后去谒见的太皇太后,说他秉承天命,代汉而立,建立新朝。昔日掌握实权的太皇太后如今也只有愤慨、怒骂的能力了。

翌年正月初一,在未央宫前殿隆重地举行了新朝皇帝即位典礼。王莽登上龙座南面称帝,接受百官井朝贺,奉太皇太后上“新室文母太皇太后”的玺绶,去掉汉朝的称号。

王莽代汉自立,觉得只有接管汉氏玉玺,才算是真正的取代了刘室天下。因此,他称帝不久,便迫不及待地遣王舜去长乐宫向太皇太后索要“汉传国玺)。

太皇太后大怒,指着王舜的鼻子骂道:“王舜,你家蒙受汉室皇恩,却不思报答,反而乘汉室人孤势薄,帮王莽篡位。像你们这样的人,猪狗不如。我乃汉室老寡妇,活不了几天了。我死了,就让这块玉玺葬,他王莽休想得到!”

王舜伏在地上,羞赧汗颜。很久,才抬头对太皇太后说:“皇上意在必得,太后今天还给,明日还能还不给吗?”

太皇太后担心王莽得不到“汉传国玺”会狗急跳墙,遂拿出玉玺,扔在王舜面前,骂道:“我老将死,你们兄弟定受灭族的报应!”

汉代在宫中先声夺人的官员都著着黑貂。王莽更为貂。太皇太后思念汉朝,拒绝按新朝礼行事,而且命令侍从仍著着黑貂。王莽见了,也无可奈何。

太皇太后在悲愤中度过了她一生的最后时光。

王政君生于汉宣帝时,一生经历七朝,历尽沧桑,她一人虽没有什么政治野心,但愚庸无能,软弱寡断,终于断丧了汉朝刘姓的江山。

公元13年(新朝始建国五年)二月,太皇太后忧愤而死。享年84岁,她是中国历史上最长寿的皇后之一。太皇太后的遗体被运往渭陵,与元帝合葬。

B. 乾隆的妃嫔妻妾中,哪位最长寿

愉贵妃
珂里叶特氏(1714——1792),员外郎额尔吉图之女,生于康熙五十三年五月初四。雍正时入侍高宗藩邸,乾隆初为贵人。乾隆六年生皇五子永琪;同年十一月晋为愉嫔。乾隆十年十一月晋为愉妃。皇五子永琪勤勉好学,多才多艺,擅长骑射,贤淑国语(满语),乾隆对他很是钟爱满意,一度欲立之为储君。不想永琪未能继承父母长寿的基因,体弱多病。乾隆三十一年封为荣亲王,可惜好景不长,同年三月永琪即永离父母而去(电视剧中说愉妃先死,不确),留下悲痛欲决的福晋和未成年的儿子,年仅二十六岁。谥曰:纯,即荣纯亲王。愉妃在孤寂和对儿子的追忆中度过二十六年,于乾隆五十七年五月二十一日薨,享年七十九岁。五十八年葬裕陵妃园寝,奉谕照皇贵妃例办理,一应礼仪与庆贵妃(庆恭皇贵妃)同。

这女子活了78岁!!~~牛X

C. 乾隆最不受宠的妃子是谁,一生无儿无女,却活到了92岁

在乾隆一众妃子里最长寿也最不得宠的,那就是婉贵妃陈氏。足足活到九十二岁,这在古代也算是非常高寿之人。虽然在乾隆的后宫佳丽中,没有十分受宠,但是一生平平淡淡,没有那些勾心斗角,远离是非,也算是众多妃子中最后的赢家吧。

还记刚出场时,婉贵人就是非常知书达理,虽然在众多佳丽中难以出挑,但是她的性格,她的行事风格,却让她在后宫这些女人角逐的地方,不惹眼,能够平安度过,也是幸之。

虽然一生无子嗣,但是活到最后的婉贵妃,也算是看淡了那些名利权贵的争夺,还不如安心自在,过着怡然自得,心情舒畅的生活,不然,怎么能活到九十二岁呢?

D. 清朝最长寿的三位妃子,都活过90岁,是哪三位

古代人的寿命普遍都不长,像乾隆这种活到89岁的,已经算是高寿中的高寿,他不少妃子和儿子,都被他给熬死了。就算像康熙这种活到69岁的,也能被称为长寿老人了。

当然,历史上比他们还长寿的也有人在,恰好他们身边就有这样的人,就是他们自己的妃子。今天我们就来看看,清朝最长寿的三位后妃,均活过90岁,分别为康雍乾三位皇帝的妃子。这三位的长寿,连乾隆都要自叹不如。

然而坐上嫔位之后,陈氏就在这个位置上待了46年之久。陈氏表面为一宫主位,可实际上的待遇,和贵人差不多。只有在她五十大寿时,乾隆稍微提高了一点赏赐,其余生日的赏赐,都是按常在的标准配合。由此可以看出,陈氏非常不受宠。

陈氏并不得宠,加上她没有生育子女,所以多年来得不到晋升也正常。不过在乾隆五十九年,乾隆还是将她晋封为婉妃,此时的陈氏已经78岁了。嘉庆即位后,尊陈氏为婉贵太妃,嘉庆对其还是很尊敬的。嘉庆十二年,陈氏去世,享年90岁,入葬裕陵妃园寝。

E. 婉妃只是乾隆的丫头,居然活了92岁,她真的这么长寿

她确实如此长寿,一生平平淡淡,活到了九十二岁才去世。要说君王的女人那是数不胜数,或许很多君王都认不全自己老婆的脸。所以在众多后宫妃子中,总有一些不受宠的妃子,而婉妃陈氏就是其中之一。不过她虽然不受宠,但却很长寿,一直活到了92岁才最终离开了人世。

可以说陈氏的一生平凡至极,从未得到过君王的宠爱,也没有任何子嗣。只不过陈氏却很长寿,到了嘉庆帝时期还被嘉庆帝封为婉太妃。也因为陈氏长寿,所以在后宫中也是地位极高深受尊敬,因此到了晚年陈氏才算是真正的享福。虽然说陈氏没能获得君王的宠爱这是不幸的,但幸运的是在险恶的后宫中她能走到最后,而且以92岁的高龄安详晚年,享尽荣华富贵。

F. 清朝活到90多岁的3位嫔妃,长寿秘诀是什么,据说只有简单的4个字

长寿秘诀是不争不抢,因为这三个妃子都非常清楚自己的地位,从来都是安分守己,不跟任何人树敌,也不会主动争宠,就这样安安分分过自己的小日子。



清朝活到90多岁的第三位婉妃陈氏

婉妃陈氏的老公是乾隆,她是乾隆早期的女人之一,加上她没有为乾隆生下孩子,自然就更加不受宠了。乾隆也就是象征性升了她位份,要知道她在婉嫔这个位置上坐了很久,她活到92岁死的时候,帝王才给她升了位份,也就是妃位了,足以看出她有多不争不抢了。

G. 她13岁成为乾隆身边丫鬟,苦熬46年封妃,成清宫最长寿的妃子吗

研究清朝后宫,发现有一个十分有趣的现象,越是那些无宠的妃子活得越长久,比如说康熙后宫的定妃万琉哈氏,虽然在生下十二阿哥胤裪后失宠,但她却清心寡欲,成为大清后宫最长寿的妃子。今天笔者要讲的这位也是一个无宠之人,但同样成为一个长寿之人,她就是乾隆后宫的婉贵妃。

嘉庆十二年二月初二,婉贵妃陈氏寿终正寝,享年92岁,由此她成为乾隆后宫中最长寿的一位妃子。随后,嘉庆帝下旨将陈氏葬入了裕陵妃园寝,其宝顶位于第一排西侧,即纯惠皇贵妃宝顶的右侧。

H. 乾隆后宫中最长寿的妃子,出身卑微,晚年过得怎么样了呢

#百家故事#在中国历朝历代的后宫中,乾隆皇帝的后宫可谓大放异彩,原本嫔妃数量并不算巨大的乾隆皇帝却有着多位名声大噪的后妃,让其追忆一生的结发妻子孝贤皇后富察氏;忤旨断发让其厌恶一生的继后辉发那拉氏;被野史坊间传得神乎其神的“香妃”和卓氏,还有被各种影视剧拍来拍去火遍大江南北的令妃魏佳氏。

嘉庆十二年十一月。一生无儿无女的婉贵太妃陈氏在寿康宫薨逝,享寿九十二岁。陈氏是乾隆皇帝所有后妃之中最为长寿的,同时也是清朝后妃之中仅次于康熙定妃和雍正裕妃之外第三高寿者。从雍正年间嫁给宝亲王弘历为侍妾直到嘉庆四年乾隆驾崩,陈氏与这位中国历史上最长寿的皇帝相伴七十年,是陪伴乾隆皇帝时间最久的嫔妃。

皇帝与嫔妃相伴时间长达七十载,这在中国历史上也是绝无仅有的人唯一一对。然而这漫长的七十年,婉贵妃陈氏得到了乾隆皇帝多少宠爱呢?

欢迎留言交流

I. 清朝最长寿的妃嫔:历经四朝年逾九旬的婉贵妃 她是谁

婉贵妃陈氏是一位汉族女子,生于康熙五十五年(1716)十二月二十日,她的父亲是陈延璋。大约在雍正七年左右,陈氏通过参加选秀而进入皇四子弘历的潜邸,成为一名低级侍妾。雍正十三年(1735)九月,宝亲王弘历继位,是为乾隆帝。乾隆封陈氏为常在,位份较低。
不过很快陈氏的地位就有了提升,乾隆二年(1737),陈氏被晋升为陈贵人。乾隆十三年,陈氏被晋封为婉嫔,终于获得了后廷主位。本来以为自己的人生迎来了转机,但是陈氏实在是提不起乾隆的兴趣,再加上她也没有生下一男半女,就这样陈氏一直在嫔位上坐了四十六年。
乾隆五十九年(1794),已经七十九岁的婉嫔陈氏终于被象征性地晋升为婉妃,很难得的是陈氏的身体一直很康健,不得不说陈氏一位会保养又很聪明的女子。嘉庆继位后,陈氏被嘉庆尊奉为皇考婉贵太妃。嘉庆十二年(1807)二月初二,婉贵太妃溘然长逝,终年九十二岁,她成为乾隆后宫中最长寿的妃子,嘉庆亲自到婉贵太妃的金棺前祭酒以示哀悼。嘉庆十二年十一月初三,婉贵太妃陈氏的金棺被葬入裕陵妃园寝。

阅读全文

与婉嫔最长寿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银川市养老金在什么地方交 浏览:969
2017年还增加退休金吗 浏览:458
机器人如何运用与关爱老人 浏览:545
养生粥礼盒多少钱 浏览:332
70岁老大爷跳鬼步舞 浏览:585
老年人弱势群体怎么养老 浏览:976
老年人早上就打盹是什么原因 浏览:970
中级养生是做什么 浏览:249
幼儿园关于孝顺父母的儿童故事100字 浏览:179
体检胸片查什么 浏览:981
老人吃饭忘钱怎么做 浏览:191
老年人有时嘴角小动作 浏览:341
道教养生怎么理解 浏览:469
信宜市养老院 浏览:415
单眼视力障碍绍兴在哪里可以体检 浏览:37
中医对老年人血脉不通症状 浏览:349
养老公寓和住宅产权有什么区别 浏览:821
老年人晚上喝牛奶好吗 浏览:329
一般养生食材的比例是多少 浏览:857
潮安退休养老金调整怎么算 浏览:8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