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长寿老人 > 长寿援建村

长寿援建村

发布时间:2021-02-08 22:31:30

1. 功德碑文怎么写

村庙碑记

五百余载佑福,大明盛世竣功。不见当年庙宇,惟留神树长生。岁内月沧桑,钟鼓石狮容隐踪;世事变亘,宝殿戏台遁形。百年钟声悠悠,颂扬千年道统,一生孝善烈烈,流传百世芳名。
乾坤因循正道,善恶自有感应,村长李君三红,倡议村贤百众,值此物阜年丰,修庙恒祈太平。添珠集贝,德邻齐心合力;琢石雕木,高匠规划施工。宝殿庄严,二十四孝为基础;门楼宽阔,四面八方佑前程。
修庙修德修身,福地霞瑞辉映,佑寿佑财佑人,神树木茂枝盛,敬老敬贤敬业,宽容坦然人生。
集贤村重修某某庙组委会

2. 红十字天使计划的项目体系

“红十字天使计划”已经初步形成包括
援建乡村博爱卫生院(站)版、培训乡村医生、开展权贫困农民和儿童大病救助三个方面内容,直接捐资救助和资助设备通过定点医院免费治疗救助两种救助模式,大病救助种类包括白血病、先天性心脏病、脑瘫、进行性肌营养不良、唇腭裂、目盲、聋哑、癌症、心脏病、城市亚健康等十多个病种的公益项目体系。
“红十字天使计划”是中国红基会推动的重点公益项目,自2005年8月启动以来,项目内容不断完善和丰富,已经成为中国最著名的公益品牌之一。2008年4月,“红十字天使计划”荣获了我国慈善领域的最高政府奖项——2007年度“中华慈善奖”最具影响力慈善项目。

3. 多家企业和商会与142个贫困村“结对子”什么情况

为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我市积极动员和组织全市各类企业积极参与“百企联百村 共建美丽新农村”扶贫行动,多家企业和商会与142个贫困村“结对子”,确保年底前实现全面脱贫的目标。

就业扶贫要积极发挥就业主渠道作用,在贫困地区建立劳务培训基地,提供更多的职业技能培训机会。每年拿出一定数量的就业岗位,重点解决一批建档立卡贫困户劳动力就业,确保想就业有岗位、能就业保收入,实现贫困户靠工资脱贫。

捐赠扶贫采取直接捐赠、设立扶贫公益基金等形式开展扶贫;以援建村庄道桥、饮水工程、卫生设施、文化场所等为基础,配合推进异地搬迁、危房改造,帮助贫困村改善面貌;以高校学生、重病患者、留守儿童、空巢老人、残疾人为重点,对贫困户开展捐资助学、医疗救助、生活救助等公益扶贫活动。

4. 援建村文化广场的报告

问题首先题目应该报告应请示请示报告两概念要混淆)具体功用回同篇报告言报告呈阅答性公文主要作用向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提建议属于陈述性公文;请示呈批性公文主要作用向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 般说要求领导批办定要用请示
确供参考:
x政发[2010] 号

《XXX乡关于农民体育文化广场配置体育器材请示》

县体育局:
随着XX乡经济社快速发展民群众水平断提高越越群众参与全民健身运迫切需要设施齐全体育场所结合全民健身运我乡新建农民体育文化广场广场缺少各类体育器材满足群众需求特向贵局申请配置篮球架X套健身路径X套乒乓球台X副共计费用约 元
XXX乡政府(盖章)
二OO四月十二(期定写)

主题词: 城乡建设 公用事业 请示
共xxx乡政府 20104月12印发
共印3份

5. 红十字商会到底是个神马啊!!!!

红十字商会不是红十字会下的任何机构和单位,社会上如果存在这个所谓的红十字商会也不是合法的,与红十字会无关。

现在在看看这个答案,很多人都被无情的耍了

面对这个社会,我只能骂一句 操

6. 财团法人中华民国佛教慈济慈善事业基金会收到的钱怎么用

佛教慈济基金会由证严法师创办至今已经走过近半个世纪
为联合国的一员

1、慈善事业

台湾的慈善经验,因着大爱牵引出全球四十七个国家、三百四十五个联络点,在全球六十九国留下爱的足迹,战乱的阿富汗、科索沃、卢安达;民生困顿的外蒙、北朝鲜;遭逢地震重创的土耳其、伊朗、萨尔瓦多;饱受风灾、水灾肆虐的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多米尼加,以及南亚海啸的受灾区域,甚至是遭遇飓风的美国,及水患侵袭的玻利维亚,慈济志工皆不分宗教、种族,大爱始终如一。秉持着「教富济贫、济贫教富」的感恩心,悲智双运。

中国大陆自1991年华中、华东发生世纪洪灾,慈济基金会秉持「直接、重点、尊重、务实、及时」的原则,在中央及地方各级领导的支持下开展慈善工作,慈济人自筹旅费,不计辛劳,年年以一分如同对亲人的疼惜与关爱,从未间断,已帮助超过二千万人次。

在江苏、安徽、甘肃、贵州、福建、广东等二十七省市自治区,分别进行各种慈善工作,对洪灾、雪灾及震灾地区的民众发放民生物资,援建新村、敬老院、福利院、希望中小学,提供清寒奖助学金,援建水窖,移民迁村、冬令发放粮衣被等。

2008年5月12日汶川强震,5月14日慈济志工紧急赶赴灾区;5月15日,全球慈济人同步展开「慈济川缅肤苦难,大爱善行聚福缘」募款、募心活动,启动人人的爱心善行,汇聚善的共振、爱的福缘。慈济由设立赈灾服务点,展开热食供应、义诊服务及心理的关怀等服务工作,并鼓励受灾的乡亲一起投入志工,以服务走出悲恸。看到乡亲由忧愁至展开笑容,彼此鼓舞照顾,令人深感欣慰与安心。慈济动员医护团队投入义诊、往诊服务乡亲,守护乡亲的生命及健康。

慈济在川震的重建脚步,将以四年三阶段的执行方案,以「走在最前,做到最后」的精神协助灾民重建家园。在永久性住房及校园重建规划的同时,协助灾区先行搭设能够使用三年以上的简易教室、简易寺庙,提供一个可以遮风、躲雨、驱寒、避热之处,让灾民得以暂时先安身及学生的学习环境有个缓冲地,并藉以鼓励灾民走出阴霾,并恢复生机。紧接着慈济将投入「希望工程」,目前已开工或进行规划中计十三所学校。

2、医疗志业

证严上人一念悲悯,于慈善工作中发现,因病而贫,初始设义诊所为贫困者义诊,进而创立医院。在累积十余年救贫经验中,深知「疾病是痛苦的根源,贫穷的由来」,救济工作只能治标,「防贫止病」才是根本之道。于是,怀抱悲心,再度挑起重担,发愿为缺乏医疗设施的台湾东部民众筹建医院,以病人为中心,推向「人本医疗、尊重生命」的愿景,提升东部医疗水平。

慈济以生命平等的理念,不收医疗保证金,让贫者免费就医,并且成立「国际慈济人医会」(Tzu Chi International Medical Association;简称:TIMA),目前在全球十一个国家,设有五十八个据点、超过七千名医护专业志工,形成一个有组织、有系统的全球医疗服务网。

四川震灾中有许多前往义诊的慈济志工,他们都是来自慈济医院的医护人员及国际人医会成员;人医会志工,平日以关怀居住地贫苦患者为主,执行包括外科手术在内的全科性义诊服务,若国际间发生灾难,也配合慈济赈灾行动,启动医疗救援工作。截至2008年12月底,已在全球三十九个国家义诊,服务超过一百五十万人次,为偏远及医疗资源缺乏者义诊,也为海外贫病民众进行大型跨国义诊。

2000年6月,慈济援建上海东方肝胆医院病房大楼,2004年9月再度筹款援建福建福鼎市医院医疗大楼。同时,慈济与残疾人协会针对白内障患者给予复明手术,期望慈济的医疗之爱,让病苦者获得更好的服务。慈济并在宁夏、湖南、河南、浙江、安徽、江苏、贵州、云南、广东等地兴建爱幼中心,加强对妇幼同胞的照护。

3、骨髓捐赠
在佛教经典中,将自己的肉身奉献出来,布施给急需救助的人,称为最上布施;捐赠骨髓即是最上布施。目前台湾有许多志愿捐赠骨髓的民众,他们的无私布施,让对岸同胞受惠,成就生命交融的髓缘大爱。

海内外慈济人响应证严上人的号召,为全球的血液疾病患者,争取生存的权利,于1993年成立「慈济基金会骨髓捐赠资料中心」,2002年改制为「慈济骨髓干细胞中心」,以脐带血、周边血干细胞移植,希望为人类医疗带来新的展望。在慈济志工全力倡导及热烈参与下,许多善心民众加入骨髓捐赠验血行列。每一对案例都是由慈济志工一路劝髓、捐髓、陪髓、抽髓、取髓,程程髓缘显示台湾的爱心密度之高,这些具备大爱胸怀的捐赠者所奉献的,是清净无染的大爱,证严上人说,这就是「清水之爱」。
骨髓移植能够根治几十种过去认为不治之症的疾病,特别是白血病和其它血液系统的恶性肿瘤。由于免疫学中组织配型的严格要求,骨髓移植大多由同胞手足提供骨髓,凡是没有配型相同的手足,就只能从没有血缘关系的数万人中去寻找合适的供髓者。近年来,随着独生子女家庭的增多,建立一个数量庞大的骨髓数据库更为迫切。

1997年4月18日,安徽省刘姓少年因罹患白血病,经由慈济骨髓数据库配对找到捐髓者,此后两岸髓缘不断。本着「尊重生命」,以及「救人一命,无损己身」的理念,慈济骨髓数据库截至2008年底已逾三十一万笔资料,已完成一千八百零一例移植配对,移植成功率更超过百分之八十,受髓者遍布全球二十七个国家及地区,其中大陆地区就达七百四十八例。慈济骨髓志业推动为大陆血液疾病患者积极开启生命另一扇窗。

4、教育志业

慈济继踏出了慈善和医疗的脚步之后,基于培育医护人才,和解决台湾东部少女的就业问题,于是在1989年成立慈济护专,迈向教育志业的第一步,至2000年7月,完成了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研究所之全程、全面、全人的「完全化教育」,并于海内外设立幼儿园、小学、中学,开展社会教育推 广,落实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

慈济教育是以「慈悲喜舍」为校训,以「尊重生命、肯定人性」为宗旨;以「品德教育、生活教育、全人教育」为目标,不仅重视专业教育,更重视启发人的「良能」。所以在学校里,不只教授学业,还要五育并进,更要强化孩子的生活教育、品德教育,尤其在静思语教学的推广下,让孩子学习付出、学会感恩。例如在慈济大学附属实验小学,优秀的学生才能打扫厕所,以相对于将劳动服务视为处罚的想法,坚持「尊重生命,肯定人性」理念,并培养学生待人热情与礼貌的态度。

为了让慈济的教育理念更加落实,因此在全球推动社会人文教育,希望慈济人文不仅在学校开枝散叶,更要在每一个有爱的地方开花结果,开设人文推广课程,设立儿童精进班、青少年成长班等。而在大专院校更组织了慈济大专青年联谊会及在各级学校成立了慈济教师联谊会,数万名教师利用课余时间切磋教育的真义,更难得的是,有一群大爱妈妈深入台湾七百多所小学,利用晨间自习时间,以「静思语」的真情大爱陪伴孩子成长。

自1991年华东水灾起,慈济在大陆帮助教育资源缺乏地区所援建的各级学校已达五十三所,并以助学金方式补助河北、河南、江苏、江西、安徽、湖北、贵州、福建、广东、上海市等地贫困学生就学。

目前慈济在全球援建了一百六十二所教育机构,虽各地有不同的教育制度与学程,却有共同的方向 - 引导学生走上正确的人生道路。

5、国际赈灾
慈济自1991年援助孟加拉水患,揭开国际赈灾的序幕起,迄今援助七十个国家地区。对於受灾国家,除了提供粮食、衣被、榖种、药品的紧急援助外,还援助建房、建校、协助开发水源、提供义诊;关怀项目尽管有别,「尊重生命」理念却是始终如一。
从关怀台湾本土出发,发展为具国际宏观视野的全方位人道关怀,慈济全球性的救援行动,足迹横跨欧、美、亚、非、大洋洲等五大洲,在2003年获联合国肯定,成为台湾第一个加入国际非政府组织(NGO)的慈善团体。

爱的力量,可以抚平不安心灵;爱的力量,更能化解世间一切灾难。这正是所有慈济志工不畏艰难、不计辛劳,穿梭於世界各角落,在灾变里抚悲伤、在战火中慰苦痛的信念所在。

除此以外,慈济还积极推动人文事业、环保事业、小区志工等,是非常值得信赖的佛教慈善团体。

7. 求二战时期红十字会情况

世界红十字日简介
每年的5月8日为世界红十字日,这是1948年国际红十字会第二十届理事会确定的。在这一天,国际红十字会及其在各国的分会都以各种形式纪念这一日子,以表示红十字运动的国际性以及红十字人道工作不分种族、宗教及政治见解的特性。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捷克斯洛伐克红十字会首先倡议每年举行为期3天的“红十字休战日”活动。该会的倡议和作法,普遍受到了国际红十字界的赞赏和支持。
1921年在瑞士日内瓦召开的第十届国际红十字大会,通过了一项决议,向各国红十字会推荐捷克斯洛伐克的作法。在1948年召开的协会一次执行委员会议正式确定以亨利·杜南的生日———5月8日作为世界红十字日。
[编辑本段]历史
一战结束后,捷克斯洛伐克红十字会首倡每年在复活节期间设立为期3天的“红十字休战日”,以弘扬红十字会的人道思想,同时结合红十字会业务开展全国性的卫生、救济、儿童福利等方面的宣传活动。该倡议得到了广泛的响应。1921年,第10届国际红十字大会在瑞士日内瓦召开,决议向各国红十字会推荐捷克斯洛伐克红十字会组织红十字休战日的做法。此后,第11届、第14届、第15届、第16届国际红十字大会多次对红十字休战日进行了肯定,使得红十字休战日成为普遍的做法。
二战结束后,第19次国际红十字会理事会于1946年举行,鉴于各国分会虽然普遍组织红十字休战日活动,但是日期各不相同的情况,指示协会秘书处研究确定一个固定的日子为国际红十字日。1948年,国际红十字会执行委员会建议以国际红十字会创始人亨利·杜南的生日5月8日为全球统一的红十字日。同年,第20次国际红十字会理事会在瑞典斯德哥尔摩举行,批准了这一建议。从此,5月8日正式成为世界红十字日。
1984年,由于不断有穆斯林国家的红新月会加入,世界红十字日正式更名为“世界红十字和红新月日”。
[编辑本段]世界红十字日由来
在瑞士苏黎世某处的苍松翠柏间,耸立着一座白色的大理石纪念碑,碑上正面的浮雕是一位白衣战士,他正跪下给一个濒于死亡的伤兵喂水;碑的背面刻着几行字:琼·亨利·杜南,1828—1910,红十字会创始人。
亨利·杜南(Henry Dunant)于1828年5月8日出生于瑞士日内瓦,是一位议员的儿子。从小受人道主义思想的熏陶,十分关心老弱病残和社会底层的穷苦人。1859年6月,这位年青的银行家偶经意大利北方的索弗利诺镇,恰逢拿破仑三世指挥的法兰西—撒丁岛联军与奥地利军队战斗的最后阶段,他亲眼目睹尸横遍野的战场上,无数的伤员在不停地呻吟、叫喊。由于缺少医护人员,大部分伤兵得不到应有的护理。富有同情心的杜南为这种惨象所震惊。他立即到镇上动员和组织居民救护这些伤兵。1862年11月,杜南把这次亲身经历写成《索弗利诺的回忆》一书,在日内瓦发表。他在书中强烈呼吁人类不要战争,在战时有必要不分你我,向敌对双方派出救护团体。1863年2月,由他发起在瑞士日内瓦成立了一个伤兵救护国际委员会,即红十字国际委员会。同年10月,欧洲16国的代表在日内瓦举行国际会议,决定在各国成立红十字组织。为表示对杜南和他的祖国的敬意,会议决定以瑞士国旗图案红底白十字相反的颜色与图案——白底红十字作为红十字会的通用标志。
1864年8月,红十字会在日内瓦再次举行会议,签署了第一个《改善战地武装部队伤者病者境遇之日内瓦公约》,即红十字会公约。从此,红十字会正式得到国际公约的承认和保护。由于宗教和历史等原因,一些伊斯兰国家类似的组织采用红新月或红狮和太阳作为标志。
红十字会或红新月会都是同一性质的志愿的救护、救济团体,在世界上被认为是一个超越国界、超越时空的非政治、非宗教的人道主义团体。初创时旨在在战时照顾伤员,后成为一般地预防灾难、救济难民的机构。世界上的许多国家都成立了红十字会或红新月会。在国际上,它们的联合组织是红十字会与红新月会协会。
亨利·杜南开创的红十字事业为人类和平与进步作出了杰出的贡献。然而他却为此耗尽了自己的资财,沦为老人济贫院的病人。1896年当人们在济贫院发现他,并了解他是国际红十字组织奠基者的身世后,人们把世界上最崇高的荣誉赐予这位慈爱的老人。1901年他获得了首次颁发的诺贝尔和平奖。1910年10月30日杜南离开了人世。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鉴于战争给各国人民带来的巨大痛苦,捷克斯洛伐克红十字会首先倡议每年举行为期3天的“红十字休战日”活动,并在此期间大力宣传红十字会的人道思想,增进各国人民之间的友谊与合作,促进世界和平,减少战争。与此同时,还结合红十字会业务进行全国的卫生、救济、儿童福利等方面的宣传教育。捷克斯洛伐克红十字会的这一倡议受到了国际红十字界的普遍赞赏和支持。
1921年,在瑞士日内瓦召开的第10届国际红十字大会上通过一项决议,向各国红十字会推荐捷克斯洛伐克红十字会组织红十字休战日的做法。接着在次年举行的红十字会协会理事会第2次会议上,根据已取得的成就和经验,敦促各国红十字会认真考虑红十字休战日的做法。随后,第11届国际红十字大会再次审议了这个问题,建议在全世界范围内规定一天为红十字日,并指示国际红十字会成立一个小组委员会研究和制定一套切实可行的办法。
1930年第14届国际红十字大会在布鲁塞尔举行,根据大会的一项决议,设立了由捷克、比利时和协会共同指派的三国委员会,负责在3年期内亲赴现场实地考察捷克斯洛伐克红十字会红十字休战日的组织工作和实践经验。1934年在东京举行的第15届国际红十字大会上,听取了三国委员会的考察报告,充分肯定了红十字休战日的活动。1938年在伦敦举行的第16届国际红十字大会上,红十字休战日的作法再次得到肯定。到1946年协会举行第19次理事会会议时,世界红十字日的活动已比较普遍。理事会在其决议中指示协会秘书处研究确定一个固定的日子为国际红十字日,各国红十字会在这天都要举行纪念活动。1948年协会召开的执行委员会会议正式建议,今后各国红十字会尽量选择5月8日亨利·杜南(国际红十字组织的创建人)的生日作为世界红十字日。同年,在斯德哥尔摩举行的协会第20次理事会会议上,批准了执行委员会的建议。于是,国际红十字会正式确定每年的5月8日为世界红十字日。
中国红十字会成立于1904年,是国际红十字会与红新月会国际联合会的成员,目前全国有32个分会

8. 红十字是参与什么的旗帜

红十字会系由瑞士银行家亨利·杜南(Henry Dunant)成立。红十字会将他的生日5月8日订为“世界红十字日”,而红十字几乎成为图腾的标志,是由他祖国瑞士的国旗颜色翻转而成。
亨利·杜南在1859年时路经意大利伦巴底,目睹奥地利、法国及撒丁王国军队在索尔弗利诺(Solferino)悲惨的战役,发现伤兵经常乏人照顾,情况凄惨,所以1862年自费出版了《索尔弗利诺的回忆录》(A memory of Solferino / Un souvenir de Solferino)一书,希望唤起社会的注意,并且号召群众成立一个民间、中立的伤兵救援组织。
1863年,杜南与古斯塔·莫瓦尼埃(Gustave Moynier )、吉勒姆-亨利·杜福尔 (Guillaume-Henri Dufour)、路易斯·阿皮亚(Louis Appai)及西奥多·莫诺瓦(Theodore Maunoir)一同成立了“救援伤兵国际委员会”(International Committee for the Relief of the Wounded),此即为国际红十字运动的滥觞。
1864年,此时红十字会运动已经扩散至欧洲12个国家,并于日内瓦首度签署了《改善战地陆军伤者境遇之日内瓦公约》,即第一条日内瓦公约。
救援伤兵国际委员会于1875年改名为红十字国际委员会 ( International Committee of the Red Cross) ,并向外扩张至伊斯兰国家,但由于十字是基督教的宗教符号,伊斯兰教徒不愿意接受,1876年在奥斯曼帝国采用“红新月”标志,波斯帝国采用古老的狮子和太阳图案。1929年国际红十字会承认了这两个符号。伊朗霍梅尼政变取得政权后,废弃了红十字会的符号,和其他伊斯兰教世界一样采用红新月会符号。国际红十字运动才于1986年改名为“红十字与红新月运动”,而红十字会联合会则于1991年改名为“红十字会与红新月会国际联合会”。后来以色列要求采用红色犹太教符号,六角的“大卫之星”,没有被红十字会批准,因为怕此例一开,各种团体都会要求自己的五花八门符号,红十字会正在讨论准备采取一种国际通用的,没有宗教意义的红菱形符号。
红十字运动一百多年来,由于在战时及承平时机对人类社会都有卓著的贡献,所以共获得3次诺贝尔和平奖,加上创办人亨利·杜南于1901年获颁的诺贝尔和平奖,总计红十字会获得4次最高的和平殊荣。
红十字会是一个遍布全球的慈善救援组织,目的为推动“红十字运动”(或称“红十字与红新月运动”),是全世界组织最庞大,也是最有影响力的类似组织,除了许多国家立法保障其特殊位阶外,于战时红十字也常与政府、军队紧密合作。

阅读全文

与长寿援建村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长寿路到余荫山房 浏览:413
重阳节感受到什么 浏览:403
桂林社保买购15年未到退休年龄 浏览:785
50岁退休了需要多少钱养老 浏览:747
怎么体面地养老 浏览:377
50岁看帅哥 浏览:306
重庆50岁大婶 浏览:467
安徽农村60岁以上老人 浏览:608
社保局提前退休自查 浏览:856
遵化养老中心电话多少 浏览:532
敬老院监督膳食质量 浏览:657
70岁的狗是那年出生的 浏览:283
会怀疑自己的老年痴呆 浏览:343
学生见父母朋友要怎么穿 浏览:179
退伍养老保险退休领多少钱 浏览:831
敬老院配电线路的规定 浏览:845
老年人腰部受凉酸痛怎么办 浏览:537
运动鞋老年人 浏览:667
安岳考驾照体检哪些项目 浏览:550
太原市最好的养老院 浏览:778